Ⅰ 如何评价国产奔驰“铝换钢”现象呢
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但是这车经常熄火抛锚,卡尔·本茨怕出洋相,没勇气把它开上路。看到这么厉害的发明在车间里吃灰,其夫人贝尔塔·本茨坐不住了,有天早上带着两个孩子将这辆三轮车驶向了100多公里外的娘家。
随着消费者变得越发理性,真正关心消费者的车企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车门、翼子板等材质的更换,对于土豪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在悬架、AB柱这种关乎乘员安全的地方进行减配,则是不能接受的。车企们要记住,中国人钱多,但并不傻。
Ⅱ 奔驰铝换钢你怎么看
首先,成本问题。1月份奔驰销量逆天,E级冲到了豪华车排行榜榜首,E300可以45万落地,可见优惠幅度之大,这些优惠不是平白无故的,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国外的奔驰用的高强度的铝合金,这种铝合金成本要比钢高出好几倍,怎么说呢,在国内这种跪舔奔驰的氛围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厂家多卖车,买家少花钱,算是双赢了。
其次,工艺和售后问题。铝合金工艺先进,钣金技术是另外一种技术了。目前国内大多数的4S店还是原来的钢材钣金技术,如果时全铝覆盖件的话,售后技术和设备还要升级,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当然是铝了,铝合金只有钢材一般的重量,就可以达到钢材的强度,并且耐腐蚀性要比钢材好。现在的汽车都在追求轻量化,轻量化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速快、油耗更低。有的人会说车越重越稳,其实是个误区,一辆后八轮够重了吧,60码过弯试试,直接掉沟里的节奏,稳不稳真的不是简单看车重,看的是底盘调校,有的跑车用的是碳纤维覆盖件,重量才1吨左右,弯道均速150km/小时,照样很稳。
奔驰E铝换钢后,重了300公斤,空车就相当于满载,并且北京奔驰对悬架也进行了简配,再加上车身重,直接导致了断轴。铝换钢也就罢了,多做些安全加固措施就行,但还缩水减震。
Ⅲ 汽车铝车身和铁的区别
铝车身主要是轻量化的作用,也就是铝车身比铁车身轻,而且抗氧化性较好,刚性都差不多
Ⅳ 铝换钢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通俗一点讲,就是这些国产的奔驰车的德国原型车在设计、制造的时候,很多部件用的都是铝合金材料,但是到了国内生产。
Ⅳ 如何看待国产奔驰新E级“偷工减料”以钢代铝
这个太正常了,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不光这个,那个探界者不也是更换了钢制的了嘛。
Ⅵ 国内为何简配铝车身
要将性能车做快,一是把发动机动力做上去,另一种是尽可能减重,对于我们天天接触的民用车而言,我们不需快得上天,但必须够省油,省油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减重。减轻车身的方法很多,但目前比较普通且实际的是使用轻量化的材料,碳纤维太贵,所以铝合金是个不错的选择。用铝合金车身会不耐撞吗?撞了维修费用是否很贵?这是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今天终于有数据说明问题了。
新款的安全性能高的原因有不少,但最大变化在于新材料应用后,车身重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车有313kg的差异。相同的碰撞条件下,根据仅有的物理知识,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引发的撞击力就更大,这也是为何现代汽车更钟情于铝制部件的原因,考虑最多的并非要在售后坑钱,而是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安全标准,但是无奈国内的标准还不够高,部分厂家变会选择成本更低的铁质材料。
在我们的共识里面,铝合金的维修成本一定比铁部件贵,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在北美市场,F-150的情况有另一个角度的思考。贵在人工并非部件IIHS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都是以15km/h偏置15%撞击左前角,另外一次以同样的速度和偏置角度撞击右后。这样便可以看作相同条件的碰撞,而结果也显而易见,就像我们的理解一样,铁制的部件更加坚固并且不容易损坏,铝制部件吸能效果更好。
Ⅶ 2022款奔驰还是铝换钢吗
2022款奔驰还是铝换钢。据外媒披露,2022款奔驰GLC或将采用更多的铝合金材料,车重将有望减轻50公斤,而动力方面或将广泛使用48V弱混系统,2022款GLC在满足排放的前提下,还能带来更充沛的动力表现,这是比较难得的体验。
铝换钢特点
铝换钢就是减配,就是铝制车身的重量轻,并且铝制车身的耐腐蚀性相对于钢制车身要好很多,所以铝换钢后,本身能够给车身增加300公斤的重量,相当于正常体重的4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你的车即使是你自己开也相当于铝制车身的车满载的状态。
另一个论点就是铝换钢是一个无奈之举,是为了保证驾驶者和乘坐者的安全,同时是为了车辆的后期成本降低做的一个选择,毕竟铝制对于车身来说相对于钢,还是比较脆的,所以在碰撞发生时不能很好的保证车上人员的安全,另外铝制车身的维修成本太高了,动不动就不能钣金,只能通过更换配件的方式来进行,无疑提升了成本。
Ⅷ 抖音车评人说奔驰E铝换钢增重300公斤,大呼不坑穷人,事实却是
抖音车评人说奔驰E级铝换钢后增重300公斤,还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减震器断裂形成断轴,今天六叔就告诉你事实的真相。
01奔驰E级铝换钢的真相
1、奔驰的平台化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奔驰的MRA后驱平台采取了技术共享的原则,因此就车身结构和设计上来说,奔驰S级、奔驰E级、奔驰C级、奔驰GLC、奔驰GLE、奔驰GLS等车一致。(你可以理解为以上这些车在被动安全方面基本一致,但在主动安全方面因车价和定位原因有很大差别。)下面虽然是以E级车举例子,但也同样可套用到其它MRA后驱平台车的身上。
2、奔驰E级车到底有没有铝换钢?
事实上是有的,抖音车评人说奔驰E级车的四门两盖都是铝换钢,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海外版本的奔驰E级车四门也是钢制结构,前后机盖是铝合金结构。进入到国内后,前后机盖变成了软钢结构。
事实上,同样的价格,你买奔驰也好,宝马奥迪也罢,在驾驶风格和配置上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但在车身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其实豪华品牌都有自己的底线,不会拿百年口碑开玩笑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买帕萨特的车主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了,毕竟中保研25%偏置碰撞A柱断裂,可不是召回能解决的问题。
抖音车评人应该拿吸铁石去宝马4S店
会有新发现的不用谢我,我叫雷锋
黑奔驰都黑不到点子上真悲哀
哪天看到奔驰的律师函发来就都消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奔驰GLC碰撞结果优异,铝换钢并未对其产生影响
3月13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C-IASI)公布了2019年第二批的车型国产版奔驰GLC的测试结果,其中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大项中,获得了优秀的评价,与C-IASI碰撞体系近似一样的美国IIHS体系中的碰撞结果保持一致。
在上述的被动安全测试中,国产版GLC均获得了优秀的评价,而在主动安全测试中,国产版GLC的碰撞预警系统和自动制动系统在识别出障碍物后进行了预警和自动刹停,所以在FCW(碰撞预警系统)中获得了满分1分,在AEB(自动制动系统上)中获得了4分,并没有获得满分,原因是因为AEB(自动制动系统上)在介入时间上较晚,所以大家在实际用车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总结:整体来看,国产版奔驰GLC在这次C-IASI的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较海外车型的测试结果相比,也完全没有缩水,让国内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很放心,也能让我这个准车主感到安心,安全性值得信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