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利拿下奔驰母公司多少股份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以约9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
有媒体评价称,吉利成为戴姆勒股东,标志着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一步进军欧洲,吉利还希望在明年借助其全电动汽车品牌Lynk & Co自主打开欧洲市场。据两名了解吉利思路的人士表示,吉利热切希望与戴姆勒就共享电池技术达成协议。
在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戴姆勒被认为是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的领军者之一。
戴姆勒表示:“我们欢迎企业家李书福成为定位长期的股东。”
吉利对此拒绝置评。两名知晓双方讨论内情的人士透露,吉利在去年10月与戴姆勒接洽,希望后者发行新股,以便吉利成为股东,但遭到戴姆勒拒绝。
2. 吉利把奔驰也收购了吗
吉利花90亿美元从二级市场买了戴姆勒将近10%股份,变成戴姆勒最大股东,这次收购其实就像股民在股市买股票一样,不是奔驰主动出让。不过不管怎么样,吉利在戴姆勒集团拥有了话语权,也能参与决策了,未来可能会推动吉利和奔驰在国内的合作,所以...
3. 吉利CFO如何回应吉利收购奔驰的花费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已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
这已经不是吉利的首次大手笔的海外收购了,早在2010年,吉利就全资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去年更是加快了海外收购的步伐,在2017年一月收购沃尔沃集团80%的股份后,5月,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的股份,还获得了宝腾汽车子公司英国莲花汽车50%以上的股份;11月又收购了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
如果说早年的收购可以帮助吉利汽车弥补在技术、市场等层面的不足,那之后的收购,吉利汽车可以直接利用海外本土企业扩展自家的海外蓝图,为它们大大省去了熟悉市场的时间,打入德系车市场后,吉利汽车也会获得更为优质的市场资源支持。
4. 9年前吉利花120亿收购了沃尔沃,现在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沃尔沃以前是一个极具豪华的品牌,在9年前的时候沃尔沃已经到了企业存亡之际,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让他在北美市场中是一直没冷落,后来福特转变战略转攻国内市场,却没想到销售更差,人人都知道沃尔沃很出名,素来就有“安全性能最高的车”之称,但是好像消费者并不吃这一招,沃尔沃的汽车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被同行所称赞,也只能说它出生的很不是时候,当国内还只能买起十多万的车的时候,它的定价就是二十多万,当国内能够买百来万的时候,奥迪、宝马、奔驰在这个价位的车太多了,很少有消费者会去想起沃尔沃这个品牌。
这一次,戴姆勒仅仅是负责Smatr的外观、内饰造型,汽车的动力、电机等等都是吉利来负责制造。有很多人问我,吉利这些年到底赚了多少?吉利让沃尔沃翻了10倍
5. 吉利和奔驰有什么关系
吉利只是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权,成为了戴姆勒最大股东。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缔造者,李书福以及吉利汽车一向是业界的关注焦点。从创立至始,吉利一直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不仅成功挑战了外资品牌与合资品牌一统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而且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同样可以获得出色的发展业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表明,2006年吉利汽车年销售量是20.4万辆,约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5.33%。从5%到10%,中间所要跨越幅度之大令人吃惊。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纵横中国汽车市场的当下,横亘在吉利面前的不仅仅是强大对手的重重包围,还有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汽车核心技术的把握。
从而某种程度上来
吉利的整个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挑战到突破的缩影,而吉利的梦想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朝着自主方向发展的梦想。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由李书福拥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前,戴姆勒发布公告称。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通过一家投资公司持有戴姆勒近10%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将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2018年10月,戴姆勒将与吉利合作在中国成立网约车合资公司,开展乘车和汽车共享服务。双方将各持50%的股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利汽车
6. 奔驰被吉利收购了吗
没有。
吉利控股集团斥资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并持有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了戴姆勒最大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但并未收购奔驰。毫无疑问,吉利集团此举将是中国在海外整车领域进行的最大规模投资,也刷新了吉利集团于2010年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的纪录。
据外媒报道,这笔投资并非直接由吉利控股集团作出的,而是代表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作出的。不过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由于海外媒体认知导致的一种误读行为,外媒将李书福个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团,并不存在李书福个人入股一说。”
此前,戴姆勒最大的股东为科威特投资局,拥有6.8%的股份;其次为贝莱德,拥有6%的股份。
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浙江杭州, 在浙江台州/宁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陕西宝鸡、山西晋中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并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工厂。
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立志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现拥有吉利汽车品牌、领克品牌和几何品牌,拥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及全部经营管理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2019年4月,吉利汽车与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正式签约,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汽车服务合作伙伴,并正式启动主题为“科技吉利,悦行亚运”的亚运战略,标志着吉利汽车品牌升级征程进入全新阶段。
7. 吉利花费90亿美金成为奔驰股东,为什么不发展自己
20多年前,国内汽车市场几乎是一个合资品牌。路上行驶的汽车不是大众,丰田,本田,只有厢式货车以外的国内品牌很少,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本土品牌发展了该品牌。
该公司的交易持续了几个月,现在德国监管机构宣布跨境交易是合法的,吉利不必支付罚款,也不需要继续进行进一步调查,这表明吉利已经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是的最大的股东已成为令人沮丧的事实,这项跨国交易震惊了汽车和整个金融界。
8. 高位入股戴姆勒,吉利做“赔本买卖”
[亿欧导读]?高位买入,两年腰斩,吉利入股戴姆勒这波亏吗?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吉利持有的1.036亿股戴姆勒股票,“亏损”过半已是事实。
疫情在海外的失控蔓延,让全球金融市场深陷史无前例的“黑色三月”,全球各大股指断崖式暴跌,不光是10个交易日经历4次熔断的美股,欧洲主要股指均大幅震荡、接连“跳水”,英国富实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均重挫至52周内的最低点。
股灾中,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无一幸免。其中戴姆勒情况尤甚,一年跌幅达42.39%,3月27日29.59欧元每股的收盘价相较于吉利2018年的买入价,账面蚀本近六成。
吉利从2016年就开始传出吉利欲收购戴姆勒股份的消息,但对戴姆勒来说,定向增发将稀释老股东的股份,从保障股东权益的角度考虑,戴姆勒欲拒还迎,暧昧表示“欢迎新投资者透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方式加入”。
2018年2月,吉利终于通过对二级市场股权收购的方式,以70欧元每股的价格、花费90亿美元高价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这笔折合人民币569.7亿元的收购成本,是整个吉利汽车集团2018年全年净利润的4.5倍。
吉利耗时耗力、费劲周折成为了戴姆勒股东,能眼睁睁看着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蒸发吗?
当时吉利所持的股权价值约为90亿美元,从戴姆勒最新的股价来看,拥有戴姆勒1.036亿股的吉利,目前所持股权总价值仅剩约29亿欧元,浮亏超50亿欧元。
纵观戴姆勒自吉利购入至今的盘面,整体股价一路波动下跌,2018年过后再未回归70欧元高位。2019年初戴姆勒股价一度跌破50欧元时,曾有传言称吉利将减持一半戴姆勒股份,吉利随后言简意赅发布声明辟谣:“作为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没有减持戴姆勒股份的计划,所持有的戴姆勒股份不变。”
仅过了一年,如今戴姆勒股价相较2019年初的彼时“底价”再度腰斩,吉利减持的传言又喧嚣起来。
亿欧汽车认为,即便戴姆勒股价低迷,短时间内难见起色,吉利减持或抛售股票的可能性不大。吉利一开始入股戴姆勒便不是奔着分红去的,更是服务于吉利全球化布局和进军高端科技出行的战略目的。
早在入股完成之际,吉利便表示持有戴姆勒股票是集团的长期战略投资,希望助力戴姆勒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
除了股权交易,吉利显然更重视资源的置换与协同,通过入股戴姆勒建立“友谊”,获得更多业务合作机会。事实上,自入股之后双方的联系便日益密切起来。
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正式与吉利达成协议,双方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各持股50%,共同开发在华开展业务所需的软件基础设施,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使用高端车型将包括但不限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
紧接着,2019年3月,吉利与戴姆勒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计划将戴姆勒旗下smart品牌打造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入股戴姆勒所花的90亿美元,不仅给吉利与世界一流车企搭了架云梯,也是吉利为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车企提前买的一份保险。
由此看来,李书福也不算做了赔本买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吉利收购戴姆勒为什么遭罚款
吉利收购戴姆勒9.69%的股权一事又起波澜。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德联邦金融监管局认为吉利在收购戴姆勒股份时,在通报时间上违反了相关规定,目前面临高达1000万欧的罚金,或者年营业额5%的巨额罚款。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希望借此事件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商业收购监管。
对此,吉利于5月13日透过媒体回应称,自己准确无误地履行了德国监管机构的披露要求,但由于近日德国监管机构出台了新的政策条款,吉利需要对收购的部分相关情况进行补充披露。
在法兰克福汇报引用德国财政部的一封信函报道中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戴姆勒的股权投资应该“部分”在2月22日而不是2月23日披露。该报看到的信函称,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调查发现,有关3%和5%阈值的文件提交应该在2月22日完成。调查结论完成后,可能的罚款将由BaFin确定。
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德国财政部的信件,作为此次交易的参与者,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已经要求摩根士丹利更正披露文件日期。德国财政部管理着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拒绝对信的细节进行说明。不过,摩根士丹利已经根据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的要求修改了文件披露日期。
对此,5月13日,吉利方面回应称,吉利在第一时间,即2018年2月23日,就其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事项通知了市场,且通知的内容准确无误,吉利认为,2月22日时,虽然股东间已基本敲定这一交易,但因为和投行的沟通尚未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当时并没有披露义务。
但也有媒体注意到,实际上,早在2月27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就表示,将调查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以约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是否遵守了披露规定。“就像在其他类似案例中一样,我们自然会考虑这样的收购是否及时遵守了披露要求”,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在当时的一份声明中说到。
以下内容为吉利的回应:
吉利在第一时间,即2018年2月23日,就其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事项通知了市场,且通知的内容准确无误。
吉利通知资本市场有关其持有的投票权数量也一直都是准确的。BaFin(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对吉利23日的通知内容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过BaFin要求吉利对2018年2月22日的情况做出补充披露,这项要求是BaFin基于对政策条款的最新解读提出的,而该解读是2018年5月9日才首次公布。
认为之所以要求吉利做补充披露,是因为22日当天,吉利通知了相关投行(即最终于23日向吉利出售股份的投行),吉利的股东已经原则上批准了这项潜在交易。但是这种和投行之间的内部沟通并没有对任何一方产生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法律义务仅在双方于23日签署正式的股份购买协议后才产生。从22日夜间至23日,双方还在就购买协议的内容进行最后的谈判。总之,此前吉利对资本市场披露的投票权数量一直是准确无误的,应BaFin要求做补充披露不会对这一事实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