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各位大虾解释一句话“奔驰委托迈凯轮生产SLR”
取自网络:
迈凯轮之前是个F1赛车手,创立了迈凯伦车队(自己造底盘,用别人的引擎),我想大家都知道。而F1是及其烧钱的,如果你想强大,自己必须有钱,或者有大厂商的支持,所以迈凯轮就造些高性能跑车来弥补财政上的短缺,81年的McLaren M12 GT还参加了当年的勒芒。到了90年代,我们熟悉的用BMW引擎的MCLAREN F1出现了,并获得了95年的勒芒冠军。如今则有SLR来维持迈凯轮。
所以造跑车的迈凯轮和F1中的迈凯轮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丹尼斯也可以因为SLR赚钱,这有点像法拉利,先有车队再有造跑车的公司,不过法拉利有自己的发动机,公司的规模也比迈凯轮大。
但是经历了这么久的漂泊,奔驰似乎成了迈凯轮的久留之地,不仅为车队提供引擎,还在一起造了SLR。现在奔驰已有迈凯轮40%的股份,奔驰正在和丹尼斯谈剩下股份的事情。我想不出多久迈凯轮就会成为奔驰的子公司,奔驰也会因此回到梦寐以求的赛场,不仅在F1要强大,回到勒芒我想也只是时间问题。来弥补奔驰在F1和勒芒因两次事故带来的遗憾!
㈡ 奔驰和迈凯伦是什么关系啊 迈凯伦是个什么公司
McLaren,迈凯伦 是一家英国公司,以发动机技术出名。 2000 年 1 月,戴姆勒克莱斯勒 – 向迈凯轮 F1 车队供应引擎的梅塞德斯 - 奔驰的母公司 – 收购了迈凯轮集团 40% 的股份。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梅赛德斯-迈凯伦 F1 车队 现在好像叫 沃达丰-迈凯伦-梅赛德斯 车队吧。 F1新赛季梅萨德斯车队和迈凯伦车队不是同一个 奔驰宣布收购布朗GP车队 更名“奔驰大奖赛车队” 欧洲当地时间11月16日,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召开发布会,宣布以收购布朗GP 75.1%股份的方式接管车队。新车队将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大奖赛车队(Mercedes Benz grand prix team)”。 “梅赛德斯明年将开始使用自己的厂队参加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戴姆勒CEO蔡澈在发布会上说道。 按照蔡澈透露的信息:布朗GP被收购的75.1%的股份中,45.1%属于戴姆勒,其余30%归阿布扎比的Aabar公司。Aabar在今年3月收购了戴姆勒9.1%的股份。布朗当前的所有者(罗斯-布朗,尼克-弗莱和其余股东)将持有车队剩下的24.9%的股份。 新车队将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大奖赛车队,但仍由罗斯-布朗领导。 “罗斯-布朗将继续担任车队领队,因此将保持他现有权利。就像梅赛德斯-奔驰高性能引擎部的引擎队伍一样,全新的梅赛德斯-奔驰大奖赛车队将与由众所周知的诺伯特-豪格领导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运动部合作。”蔡澈接着说到。 梅赛德斯-奔驰同时表示,迈凯轮将购回奔驰手中握有的迈凯轮股份,但银箭至少在未来的6年内,仍会使用三叉星引擎。此前,奔驰拥有迈凯轮40%的股份。 到目前为止,车队尚未宣布2010年的车手阵容。诺伯特-豪格表示最早下周会有结果!
㈢ 谁能告诉我奔驰和迈凯轮这两个品牌是什么关系
说到迈凯轮呢,要是按英语的翻译应是:麦克拉伦,这是一个英国也蛮有名的电子制造商罢了,因为组建了F1车队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为了中国的F1市场,就把翻译名统一规定叫:迈凯轮啦!当然也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制造公司有着一定的合作关系。因为梅赛德斯-奔驰是迈凯轮F1车队的引擎提供商。迈凯轮F1车队的全名就叫“迈凯轮-梅赛德斯-奔驰 F1车队”
而作为电子制造商,则就叫做为“迈凯轮电子制造公司”
迈凯轮只是 梅赛德斯-奔驰 旗下一个专门生产赛车和超级跑车的小车场,总部在英国,它们的关系就像宝马和迷你一样.(注意:梅赛德斯-奔驰 还没有完全拥有迈凯轮的全部股份)
迈凯轮是新西兰车手布鲁斯麦克拉伦创立的车队,后被英国人罗恩丹尼斯领导的P4公司收购.目前迈凯轮国际集团结构还是比较复杂的~~呵呵.
迈凯轮最为成功的合作者应该说是福特考斯沃斯,本田和宝马.比较有意思的就是1997年奔驰与迈凯轮并肩作战F1的同时迈凯轮-宝马和奔驰-AMG还在FIA-GT赛场上针锋相对.不过与奔驰合作得到两次冠军之后被奔驰收购了部分股份.
㈣ 梅赛德斯奔驰与迈凯轮是什么关系
迈凯轮是车队
梅赛德斯奔驰是汽车公司= =
算是合作关系,就像红牛用雷诺的引擎一样。
因为造引擎除了雄厚的财力支持你各种五花八门的实验之外,还有很强大的技术支持……像目前国内做汽车的有很多是直接去买图纸,或者直接外包给专门的发动机厂。
迈凯轮再强也就是一个车队,做不起引擎的。做车子要比做引擎容易得多。
另外迈凯轮不是只用奔驰的引擎,只是因为目前两家合作。像宝马着名的S70引擎就是为迈凯轮设计的。另外迈凯轮也不是只有F1。
㈤ f1,迈凯轮和奔驰有什么关系
麦克拉伦,英国有名的电子制造商,因为组建了F1车队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为了中国的F1市场,就把翻译名统一规定叫:迈凯轮!当然也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制造公司有着一定的合作关系。因为梅赛德斯-奔驰是迈凯轮F1车队的引擎提供商。迈凯轮F1车队的全名就叫“迈凯轮-梅赛德斯-奔驰 F1车队”
而作为电子制造商,则就叫做为“迈凯轮电子制造公司”
迈凯轮是 梅赛德斯-奔驰 旗下一个专门生产赛车和超级跑车的小车场,总部在英国,它们的关系就像宝马和迷你一样.
迈凯轮是新西兰车手布鲁斯麦克拉伦创立的车队,后被英国人罗恩丹尼斯领导的P4公司收购.
迈凯轮最为成功的合作者应该说是福特考斯沃斯,本田和宝马.比较有意思的就是1997年奔驰与迈凯轮并肩作战F1的同时迈凯轮-宝马和奔驰-AMG还在FIA-GT赛场上针锋相对.不过与奔驰合作得到两次冠军之后被奔驰收购了部分股份.
㈥ 迈凯轮与奔驰的关系
奔驰拥有麦凯伦电子公司40%的股份,是其战略合作伙伴
梅塞德斯奔驰是戴姆勒奔驰的一个品牌系列
米尔·耶里内克(Emil Jellinek)。Mercedes这品牌名其实是来自他的女儿Mercédès的名字,这名字原本是一个西班牙文里称呼女孩子用的名字,意指“优雅”,但因为当时欧洲普遍流行与法国有关的事物,因此反而是以法文的方式发音。耶里内克原本只是一位DMG汽车的忠实爱用者,他洞悉了刚萌芽的汽车工业无可限量的前景,于是从1898年开始,利用自己在国际金融界的人面与丰富的资金,开始替DMG销售汽车。除此之外他也曾驾驶着DMG的汽车参加了在法国尼斯(Nice)附近举办的赛车活动,在赛场上他有个绰号叫“梅赛德斯先生”(Monsieur Mercédès),渐渐的,Mercedes这名字开始变成DMG汽车的昵称。
1900年4月时,耶里内克与DMG达成一个协议,将原本只是昵称的“Mercedes”正式用来作为新产品的品牌,而搭载的新发动机则用“Daimler-Mercedes”的名称。第一辆悬挂Mercedes品牌的新车是在1900年12月22日登场,这辆35匹马力的赛车是出自另外一位德国汽车工业界的重要人物、威廉·梅巴赫(Wilhelm Maybach)之手,当时他是DMG的首席工程师。新车款的登场带给汽车产业非常大的震撼,例如它那划时代的低重心冲压制造钢质车架,轻量化高输出的发动机与蜂巢格状的水箱。
㈦ 迈凯轮是哪个旗下的,它的价格
说到迈凯轮呢,要是按英语的翻译应是:麦克拉伦,这是一个英国也蛮有名的电子制造商罢了,因为组建了F1车队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为了中国的F1市场,就把翻译名统一规定叫:迈凯轮啦!当然也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制造公司有着一定的合作关系。因为梅赛德斯-奔驰是迈凯轮F1车队的引擎提供商。迈凯轮F1车队的全名就叫“迈凯轮-梅赛德斯-奔驰 F1车队”
而作为电子制造商,则就叫做为“迈凯轮电子制造公司”
迈凯轮只是 梅赛德斯-奔驰 旗下一个专门生产赛车和超级跑车的小车场,总部在英国,它们的关系就像宝马和迷你一样.(注意:梅赛德斯-奔驰 还没有完全拥有迈凯轮的全部股份)
以上为转载Mclaren F1 大概在1百万美金左右McLaren MP4-12C 大概在25万美金左右
㈧ Mclaren与M.Benz的关系
楼上的,你了解以下时事政(和~谐)治行不?奔驰还在控股迈凯轮的40%?
楼主
奔驰与迈凯轮现在的关系:
奔驰为迈凯轮提供F1赛事中的引擎到2015年,在其他领域没有任何关系(我说的是今年2010年)!
迈凯轮不是奔驰的子公司,纯粹的合作关系。奔驰曾经是迈凯轮的引擎供应商加赞助商,迈凯轮只好硬着头皮帮助奔驰开发跑车SLR项目;迈凯轮是个集团企业,有赛事公司、跑车公司、电子系统公司、市场公司、技术应用公司等等,迈凯轮跟欧洲航天局都有合作项目;
赛事背景方面:
在1995年奔驰作为迈凯轮的引擎供应商逐渐吃掉迈凯轮40%的股份
但随着奔驰09年后收购布朗GP车队成立奔驰F1厂商车队,将原来持有迈凯轮的40%股份抛售,迈凯轮方面将在2011前全部收回股份,迈凯轮正式回归纯正英伦血统的车队!
民用背景方面:
迈凯轮自己曾设计制造的跑车McLarenF1因为售价太高,98年便停产;99年正式接手奔驰的SLR项目,并在99年东京车展上推出了VisonSLR,03年正式定名为“Mercedes-BenzSLRMcLaren”,但这只是迈凯轮帮助奔驰开发的项目,因为奔驰与迈凯轮造车理念不同,SLR虽然很美,但销量大不如意···奔驰在去年彻底结束了与迈凯轮在民用方面的合作,奔驰交给自己的AMG开发了SLSAMG跑车,而迈凯轮毫不示弱,放开手了推出了自家的MP4-12C超跑···
也就是说:奔驰与迈凯轮现在只剩下F1赛事中的引擎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其他领域没任何关系!
至于楼主您说的“车神”,应该指的是“车王”舒马赫吧,他现在与罗斯伯格一起组成纯粹德国阵营为奔驰F1车队效力参加2010年的F1赛事,而迈凯轮也将巴顿召回旗下与08年世界冠军汉密尔顿组成全英国阵营参加今年的F1~!
不相信的话,去官方网站调查!
http://www.mercedes-gp.com/这是奔驰2010参加F1的官网
http://www.mclaren.com/这是迈凯轮的官网
想进一步了解迈凯轮与奔驰在民用跑车领域的渊源
看看网络吧
http://ke..com/view/1823985.htm?fr=ala0_1_1这是迈凯轮独立设计制造的F1跑车
http://ke..com/view/1341441.htm这是迈凯轮与奔驰合作的SLR跑车
-------------------------------------------------
楼主补充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
合作公司:迈凯轮和什么公司亲密?以前是奔驰,因为奔驰控股40%的迈凯轮股份。。但是现在没有什么,如果非要有就是F1赛事中的迈凯轮的赞助商们,诸如VODAFAONE通信,希尔顿酒店,豪雅手表,johnniewalker等等各大之名品牌···http://www.mclaren.com/想了解详细的,看看中文官网吧!
引擎:
迈凯轮现在F1赛事领域为了节省成本(金融危机背景),加上奔驰引擎从07年后FIA的“引擎冻结”的规则下优势明显,所以自己并没有独立开发引擎,奔驰与迈凯轮的签订了到2015年的引擎供应合同,到时,迈凯轮在F1赛事中会拿出自己的引擎···
至于以前为什么迈凯轮没自己的引擎,那也是因为有各大成熟的引擎供应商,自己没必要耗费巨资成立独立的引擎部门,但重长远来看,迈凯轮自己现在也在一部部向绝对的独立厂商靠拢。。。毕竟这次奔驰给的教训,迈凯轮自己心中有数了···
F1赛事中的客户身份但这并不意味着迈凯轮没有能力自己独立生产引擎,迈凯轮新开发的超级跑车McLarenMP4-12C(McLarenF1的继任者)就是迈凯轮自己独立生产的3.8升双涡轮增压90度夹角V8发动机,峰值马力输出高达600hp,最大扭矩达到600Nm,这台发动机的马力输出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比市面上任何一台发动机都更高,包括所有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甚至超过混合动力系统。
McLarenMP4-12C的网络:http://ke..com/view/3232776.htm?fr=ala0_1_1#4
㈨ F1中的迈凯轮车队和奔驰是怎样个关系
迈凯轮是一支英国车队,奔驰是它的引擎供应商,好像也持有一部分迈凯轮的股份。1997年奔驰和迈凯轮一起开发了一部超级公路跑车——McLaren F1。最近还有传闻说奔驰要全资收购这支车队
㈩ 急求奔驰公司和哪些公司企业有合作关系,越多越具体更好
梅塞德斯奔驰的生产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其前身是戴姆勒集团与奔驰汽车公司,与戴姆勒——奔驰合作的中外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国外:
克莱斯勒公司—— 1998年6月,世界上两大知名汽车业巨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宣告合并,并购金额高达360亿美元。但是,这个被当时舆论誉为强强联合的“天堂婚姻”并不美满。合并后的克莱斯勒品牌销售依然不理想,导致其亏损严重。据报道,Cerberus将至少承担克莱斯勒公司180亿美元的债务。
在2007年5月18日,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证实,他们已将美国子公司克莱斯勒集团80.1%的股份,转让给了私人资本运营投资公司Cer-berus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形同戴姆勒及克莱斯勒两集团再度分家。
AMG——AMG公司 是一家隶属梅赛德斯·奔驰的改装厂商。由当时的戴姆勒-奔驰 ( Daimler-Benz ) 的工作人员汉斯 ( Hans-Werner Aufrecht ) 和艾尔哈特 ( Erhard Melcher ) 于 1967 年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阿斯巴赫 ( Großaspach ) 共同建立。后来公司的赛车研发部迁往阿法特巴赫 ( Affalterbach )。
梅赛德斯·奔驰在1999年收购了AMG公司,使其成为奔驰的改装车分部。
迈凯伦——Mclaren是奔驰的子公司,奔驰有30%的股份。Mclaren是奔驰的赛事合作伙伴,还合作生产了SLR
奔驰是迈凯伦的主要赞商,现在是合作伙伴,迈凯轮的动力是由奔驰提供的,他们曾合作推出了奔驰迈凯轮SLR跑车a这款车是目前奔驰售价最贵的一款车,在中国的售价大概是八百万人民币。
国内:
北京奔驰——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BBDC)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中外方股权为50%:50%,于2005年8月8日正式成立。
海尔洗衣机—— 海尔洗衣机事业部于2008年7月宣布,公司正式与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精艺生产方面展开深层次合作。此次两者的合作将有效发挥优势资源协同效应,并将引领整个洗衣机产业链向产品精工品质导向转移。
福田汽车——2008年8月8日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其与德国戴姆勒汽车于8月7日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中国合资设立中重卡公司,各持股50%,并可能将合作延伸至客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