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能源汽车能跑多少公里
新能源汽车一般能跑400公里左右,但目前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升,最长的已经能跑1000公里以上。
其实汽油车和纯电车一样,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续航能力。其实像是电机功率大小、路况、车重、风阻系数、轮胎甚至是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都会影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而且以上有不少因素是很难去测算的,因此可以使用电动车的工信部续航里程和电池容量大小大致去判断电动汽车100公里几度电。
新能源汽车注意事项
车辆启动时应缓慢启动,禁止急加速、急刹车。
车辆运行时,仪表上显示电池组SOC一旦低于20%低电量报警尽量往充电桩方向开。
为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每次放电SOC不要放的太低,不要低于10%,为延迟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电池一个月最少进行一次充放电循环。
㈡ 一般新能源汽车能跑多少公里,万一没电了怎么办
摘要 亲,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谢谢!
㈢ 新能源汽车充满电一次,大概可以跑多长时间
不同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时间不同。我们来看看普通新能源汽车充电一次需要多长时间。BAIC E150EV慢充时间8小时,快充时间2小时,续航里程150公里。比亚迪E6慢充时间20小时,快充时间2小时,续航里程300公里。江淮何玥IEV4慢充时间8小时,快充时间2.5小时,续航里程200公里。江淮何玥IEV5慢充时间8小时,快充时间2.5小时,续航里程200公里。奇瑞eQ纯电动车慢充时间8-10小时,快充时间30分钟,续航里程200公里。腾势慢充时间5小时,快充时间1.5-2小时,续航里程250公里;北汽C70GB慢充时间10小时以上,快充时间2小时,续航里程130公里。荣威E50慢充时间6-8小时,慢充时间1.5小时,续航里程180公里。
㈣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大概是多少公里
目前,车主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一般都以400公里续航保底,希望续航里程越长越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之前电动汽车续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征VS里程焦虑
大数据论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征,文中显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虽然理论上说,200公里的续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论终究是理论,消费者还是会产生“里程焦虑”,原因上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充电余量:一般车主都不会等到剩余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多数人都习惯还有几十公里续航的时候就去充电。考虑到充电桩的数量要少于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续航的时候,就得去充电了。所以,以200公里续航为基准的话,这下除去100公里,那么至少要300公里续航。
2. 真实续航vs工信部续航:中国厂家给的是NEDC续航,美国的是EPA续航,欧洲目前是WLTP续航。大体上来说EPA比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给各位车主举个例子就是说是300公里续航,实际上大约开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开空调、高速的话,可能还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来,要想开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续航。
3. 远行需求/突发需求:即使说是95%的情况下都在市区开,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个游、春节回家等,那电动汽车该怎么办?
考虑到以上情况来说,大多数消费者在选电动汽车的时候,还是希望续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来说这是由问题的。
高续航带来的问题
电动汽车电池很重,往往要占到整个车重的20—30%左右。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这部分车重是额外增加的,相当于是“能量征税”。
也就是说,我再多加1度电的电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续航的。随着续航边长,电池增加;这种“能量税”会越来越重,从经济上变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释:能量密度决定了堆电池数量的难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况下,电池数量堆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相当不经济了。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如果说能量密度是关键问题,那我不断地研发,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吗?
这个道路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短期来看:面临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矛盾。
长期来看:面临物理化学的上限瓶颈。
二. 提高充电便利性
有两个方向:
1. 提高充电速度
2. 增加充电桩数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决基础设施。
三. 电池充电宝
目前市场上有外置的充电宝还有一款内置的充电宝,也就是传说中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此款电动汽车在定义上都不一定能归纳在电动汽车里。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细说了。
写在最后: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不加钱,续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说,在特定条件下,电动汽车时续航越多越好的。
对于全社会来说,即使不加钱,过高续航也就意味着更不节能,更不环保。核心问题在于电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综合来看,电动汽车并不是续航越多越好。
㈤ 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多少钱能跑多远
至于电动车,电瓶价格要看电池容量大小的,比如常用的有12AH与20AH的,4只12AH电池按目前的价位应该在大概三百五,4只20AH电池按目前的价位大概五百五,另外不同牌子不同地方价格也会不一样的。采用充电桩充电,目前主流充电桩充电一度电价格在1.6元到1.8元之间,充满电大概需要31度电左右,价格在49.6到55.8之间。
其实在日常家庭平常220V电压下,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是在六到八小时之间,就可以让汽车电池从零到100%。如果按照一台续航能力为150km左右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容量所使用的电量为18度电左右。
㈥ 新能源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能跑多远
这个主要看电池容量和品牌,一般100到700公里不等。另外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还跟电池的衰减程度、环境、驾驶习惯等都有关系。
但新能源汽车因为电池的局限性,如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等,一般都适合在市区代步使用,不适合长途出行。
(6)新能源汽车能跑多少公里怎么充电扩展阅读:
电池支持最高续航里程是指该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仅依靠电池中的电量支持该车行驶的最高里程。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关键,它能为整个新能源系统提供电力,但是受到材质和技术的制约,电池所提供的续航里程有限,对于混合动力车来说,电池支持的最高续航里程较短,普遍不超过10公里,而纯电动汽车,其电池支持最高续航里程较大,能达到上百公里。
㈦ 新能源汽车开多少公里,需要更换一次电池呢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一般在八年左右。所以八年左右就可以考虑去更换一次电池了。
1、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目前都采用市面上较为流行的锂电池组。锂电池优势是储电多、放电大、寿命长、无污染等,但是虽然寿命长,可随着使用和时间的流逝,功效还是会减弱的。
2、由于电池的质量以及个人驾驶习惯的不同,所以不能全部根据厂家标准来判定,还要自己掌握一个判定更换电池组的标准。打个比方,平时充电1小时即可充满,但这一次只充了30分钟电量就满了,可以判定电池组的容量变小了,应该去检查或者更换了。
3、有的时候通过充电时间来判定也不准确,最准确的方法就是通过行车里程来判断。如果平时充满电可以开300公里,如果这一次充满后只能开150公里,很可能就是电池容量不足,需要检查或者更换电池了。
㈧ 新能源汽车能跑多少万公里
这个主要看电池容量和品牌,一般100到700公里不等。另外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还跟电池的衰减程度、环境、驾驶习惯等都有关系。
但新能源汽车因为电池的局限性,如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等,一般都适合在市区代步使用,不适合长途出行。
电池支持最高续航里程是指该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仅依靠电池中的电量支持该车行驶的最高里程。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关键,它能为整个新能源系统提供电力,但是受到材质和技术的制约,电池所提供的续航里程有限,对于混合动力车来说,电池支持的最高续航里程较短,普遍不超过10公里,而纯电动汽车,其电池支持最高续航里程较大,能达到上百公里。
㈨ 新能源汽车充满电能开多少公里
新能源汽车充电后可行驶约100-300公里左右,有些配置比较高,可行驶约500公里左右。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1、环保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2、低噪音
运转中电机的噪音和振动水平远低于传统内燃机。
3、加速快
电机可以在所有转速范围内输出最大扭矩,所以起步加速非常迅速。然而,传统汽车直到2000转才能输出最大扭矩。
㈩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大概多少公里
目前,车主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一般都以400公里续航保底,希望续航里程越长越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之前电动汽车续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征VS里程焦虑
大数据论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征,文中显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虽然理论上说,200公里的续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论终究是理论,消费者还是会产生“里程焦虑”,原因上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充电余量:一般车主都不会等到剩余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多数人都习惯还有几十公里续航的时候就去充电。考虑到充电桩的数量要少于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续航的时候,就得去充电了。所以,以200公里续航为基准的话,这下除去100公里,那么至少要300公里续航。
2. 真实续航vs工信部续航:中国厂家给的是NEDC续航,美国的是EPA续航,欧洲目前是WLTP续航。大体上来说EPA比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给各位车主举个例子就是说是300公里续航,实际上大约开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开空调、高速的话,可能还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来,要想开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续航。
3. 远行需求/突发需求:即使说是95%的情况下都在市区开,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个游、春节回家等,那电动汽车该怎么办?
考虑到以上情况来说,大多数消费者在选电动汽车的时候,还是希望续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来说这是由问题的。
高续航带来的问题
电动汽车电池很重,往往要占到整个车重的20—30%左右。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这部分车重是额外增加的,相当于是“能量征税”。
也就是说,我再多加1度电的电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续航的。随着续航边长,电池增加;这种“能量税”会越来越重,从经济上变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释:能量密度决定了堆电池数量的难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况下,电池数量堆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相当不经济了。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如果说能量密度是关键问题,那我不断地研发,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吗?
这个道路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短期来看:面临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矛盾。
长期来看:面临物理化学的上限瓶颈。
二. 提高充电便利性
有两个方向:
1. 提高充电速度
2. 增加充电桩数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决基础设施。
三. 电池充电宝
目前市场上有外置的充电宝还有一款内置的充电宝,也就是传说中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此款电动汽车在定义上都不一定能归纳在电动汽车里。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细说了。
写在最后: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不加钱,续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说,在特定条件下,电动汽车时续航越多越好的。
对于全社会来说,即使不加钱,过高续航也就意味着更不节能,更不环保。核心问题在于电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综合来看,电动汽车并不是续航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