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斯拉一周涨两次,今年电动汽车持续涨价会是常态吗
特斯拉汽车的价格一周涨两次,今年电动汽车涨价可能成为一个常态。毕竟随着越来越多不能盈利的电动汽车企业被淘汰出场,剩下的电动汽车都是质量比较好的,而且电动汽车涨价还有油价上升导致的因素。
特斯拉汽车一周就涨了两次价格,从本月初开始,特斯拉对model3等电动汽车开始了涨价之旅,而本周更是连涨两次价格。涨得最凶的model Y直接就涨了2万元,涨价以后竟然还有更多的人买了,这意味着市场对于电动车涨价的预期是比较能够接受的。从市场的预期来看,今年电动车汽车持续涨价有可能会成为常态,因为目前油价高涨会让更多人选择电动汽车,同时电动汽车成本上涨也是重要原因。
⑵ 2021年9月份车会涨价吗
不会。
2020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对各行各业打击都非常大,像汽车产业的停工停产、供应链的停工停产严重影响汽车的产能,而本身意图在2020年正式上市的全新车型、年度革新款型,以及交付时间较长的新势力新能源汽车等,这些都使得汽车价格大跌。
然而2021年我们已经从新冠病毒中走了出来,各大汽车产业都已近逐渐恢复了正常化,所以2021年的汽车生产产能受影响的概率不大。
降价促销给库存降压
汽车库存积压的话会占用了更多的库存容量、增加了库存管理的难度,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厂家和经销商的资金流动,于是厂家很自然就会对汽车进行降价促销。
但是我们在经过疫情的折磨后,越来越多人觉得有车出行更方便,不用担惊受怕挤公交,所以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纷纷选择购买车辆,所以许多人都赶在2020年年末买好车辆了,库存家里解决了,各个品牌的优惠活动也在2021年到来之际戛然而止。
⑶ 【汽车人】原材料大面积涨价,车价还能扛多久
在中国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汽车行业的销量在逐渐回暖,但由于原材料价格随之上涨,产业链的利润也被上涨的成本吞噬掉了一部分。据中汽协统计,2020年1-10月份,重点汽车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4%,增加额为1079.3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相当一部分由供应链承担了。当然也有少数议价能力较强的供应商会提价,尤其新能源汽车上游的企业议价能力更强,但由于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对汽车终端售价目前还影响甚微。
上游原材料大涨,中游想涨价却有心无力,价格传导不下去,CPI和PPI反而通缩。都说车企难,其实上游供应链更难。(文/《汽车人》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比亚迪上涨行情是否会持续
主要是比亚迪汽车的销量明显大涨,同时刀片电池的产量也在爬坡阶段,业绩不断上升,也导致比亚迪最近的股价不断上涨。近日,比亚迪发布财报后,其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一度站上了150元的高位,市值也首度突破了4000亿人民币。从今年年初开始,比亚迪的股价一直在高涨,涨幅超过190%,可以说丝毫不受疫情的影响。而更好的消息在于,中国汽车市场在疫情恢复之后,开始持续复苏,以比亚迪为主的国内汽车品牌股价不断船新高,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各品牌的销量都超出了预期,国产新能源车在品牌方面不断发力。
如果只看比亚迪汽车数据的话,9月份全系列比亚迪汽车销量达1.9万辆,从销量上超过了11万辆,受汽车销售量的影响,比亚迪的财务数据也十分亮眼。公司还上调了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能实现34亿人民币的利润,实现增长超过110%,比早前预测的要更高。
比亚迪在公告中也表示,目前比亚迪“汉”系列的车型主打三十万以上的价格区间,并且取得非常好的销量,目前汽车的销量还在爬坡过程中,而且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也不断开拓了更多的客户,产能也在爬坡阶段。
⑸ 汽车零部件涨价潮正上演,或持续半年至一年时间
当前,汽车零部件涨价潮已上演,基于各种原因,或持续半年至一年时间。
汽车零部件迎涨价潮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大范围停工,产能下降,很多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供需失衡,一批零部件企业因此上调产品售价。
近期,有主机厂向盖世汽车透露,公司近期遇到了零部件涨价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主机厂产量减少,另外由于疫情造成的影响,进口件有运费增加方面的诉求,“涨幅在1%-3%左右,因零件而异”。
据盖世汽车了解,轮胎、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多家企业已相继宣布零部件涨价,涨幅最高达到2倍以上。
轮胎领域,包括住友橡胶、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等在内的多个轮胎品牌已相继涨价。其中,住友橡胶自3月1日起将北美市场的轮胎价格上调5%;米其林自3月16日起在美国市场涨价7%,在加拿大市场涨价5%;固特异自4月1日起将北美市场乘用车轮胎的售价上调5%;倍耐力则计划于4月6日将美国轿车与轻型卡车轮胎的价格上调5%。
图片来源:倍耐力
电子元器件领域,由于日本和韩国承载了大量电子上游核心元器件及材料的生产,加之在此次疫情中两国受影响相对严重,相关元器件的供应受到明显影响并因此涨价。据相关数据,目前汽车用的MCU等电子元器件已经普遍涨价2-3成,有的甚至涨价了2倍以上。具体来看,3月底国内MLCC龙头国巨已经对渠道进行了一轮提价,国内被动元件龙头风华高科此前亦进行了提价。有分析机构预测,在电子元器件新一轮涨价潮中,MLCC、电阻、硅片、晶振、CCL、存储、面板、LED芯片等或无一幸免。
其他领域也有一些企业进行了产品售价的上调。例如某零部件公司,该公司主营产品汽车天窗导轨、挡风网边条、扶手、滚压件、铝/锌压铸件、行李架、防撞梁、电池箱、脚踏板、亮饰条等产品。据悉,该公司部分产品涨幅在1%左右,涨价主要是因为上游的原材料有上涨,运输成本也有提高,“公司主要原材料是铝锭,有涨价情况,涨幅在3%”。
此外据相关机构预测,一些进口比例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包括变速箱、电喷系统、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也可能因为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提价。
涨价潮或持续半年至一年时间
疫情导致供需缺口拉大,零部件涨价合乎逻辑。但从近期盖世汽车的相关采访中可以发现,基于各种原因,这场涨价大戏不会持续太久。
首先,零部件涨价与海外疫情直接相关,当疫情结束,产能恢复,涨价潮大概率会退去。
一主机厂表示,零部件涨价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集中爆发,大概会持续到过了疫情期,汽车行业复苏。另一主机厂则表示,零部件涨价会持续半年至一年时间。
零部件企业中,重庆莱特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特威”)表示,零部件涨价潮可能会持续一年左右,并且不会恢复到比疫情之前还低的水平;台州华联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粉末冶金”)表示,零部件涨价还会持续半年至一年,应该不会恢复到比疫情之前还低的水平;艾福迈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福迈”)也认为,涨价潮会持续一年时间,但有可能一些公司为了生存和增加竞争力降低零部件价格,使之恢复到比疫情之前还低的水平;另一零部件公司则表示,不好肯定,主要看全球疫情的稳定情况。
其次,在汽车领域,“年降”已成惯例,多数主机厂每年都会要求零部件企业进行一定幅度的降价,零部件涨价概率本就较小,如今受疫情影响,主机厂业绩下滑,零部件企业涨价的可能性更低。
某主机厂表示,零部件涨价会导致主机厂经营困难,因为主机厂生存也很困难,主机厂又要加强质量控制成本,又要提升产能竞争力,付出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
该主机厂直言,他们是不允许供应商涨价的,这一点供应商也清楚,但其会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供应商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开展VAVE、替换二供方等,“我们一般不会因为零部件涨价而更换供应商,但如果碰到拿涨价威胁我们的供应商,我们是毫不留情的”。
此外,整体车市低迷,企业竞争因此加剧,为稳住订单,多数零部件企业对涨价表现得十分谨慎,甚至可能会选择降价。
在盖世汽车采访到的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并没有涨价,也并没有涨价的计划。其中包括主营催化剂、排气系统及消声器的企业,主营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主营橡胶减震金属衬套、液压衬套、稳定杆衬套等产品的的企业,主营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以及金属3D打印制品的企业,主营汽车轴类产品的企业等。
图片来源:日经新闻网站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埃贝赫表示,零部件涨价不会持续太久,反而可能会出现降价,“一方面,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会进入萧条期,行业就业压力会随之增大,就业竞争增大,势必会导致成本的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主机厂为了找回失去的业绩以及抢占市场,会将疫情影响的压力下放,势必会导致零部件降价;此外,疫情导致经济萧条,大众购买力疲软,整个行业的企业都可能面临降价”。
涨价潮带来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涨价难免会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于整体车市而言,疫情所导致的零部件短缺,已经使得整车生产节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如若零部件涨价,则可能会使得整车生产成本上升,甚至新车延迟上市,从而影响到整体车市的增长。
一零部件公司认为,零部件涨价会对中国车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身车市大的环境不好,汽车销量上不去,导致整车价格下调,如果零部件供应链企业价格再上调,影响无疑会增大”。
一主机厂表示,主机厂的利润率降低,售后件的价格会有所上调,会降低市场消费活性,反过来影响车市汽车销量。
于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而言,影响可能更甚,一些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另一些企业则可能迎来更良性的发展环境。
华联粉末冶金表示,整车和供应链会重新洗牌;莱特威认为,小企业的经营压力会加大,而中大型企业在疫情过后则能够获得良性发展;艾福迈表示,汽车消费会更为理性,涨价可能致使竞争力弱的汽车厂家更弱,消费者因消费升级可能更关注中高端品牌。
在零部件涨价潮中,部分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或受益。鞍钢向盖世汽车表示,零部件涨价会促进国产零部件厂的激增,整车市场会暂时进入生产减缓阶段,非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会由国产的逐步替代进口零部件。
中游零部件企业则可能面临夹层受气的处境。如今,电子元器件、轮胎等零部件涨价,势必会影响主机厂利润,但当前车市低迷,车企竞争加剧,车价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在此情况之下,主机厂难免会将压力下放到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经过进一步转移,本已面临原材料涨价的中游零部件供应商压力剧增。
针对涨价潮带来的影响,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表示,对于汽车供应链上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涨价潮势必会带来一定挑战,但考虑到验证周期长等问题,短期内被替换的可能性不大,长期来看,经历此次疫情之后,一些企业可能会重新梳理自身的供应链,把自身的供应链拉长,拓宽供应链的安全边界,降低中断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2022年汽车会涨价吗
摘要 你好,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会涨价的,基本现在就开始涨价了,官方指导价没变,但是优惠力度小了,主要是因为芯片和限电的原因,产量不足,所以预计会用降低优惠的方式来稳定收入。
⑺ 汽车涨价估计要持续多久啊
车行业不会一直这样涨价的,随着有车越来越多。慢慢就会饱和了,估计用不了三年5年的就会降价的,而且会有电瓶车,汽车就会被大多数人不选择。
⑻ 国内油价调整,预计涨幅270元,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
今天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了,而且是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不过,提醒车主朋友这两天还是赶紧去加油站加满汽车油箱,因为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率测算,将于明天晚上24时开启的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迎来打破纪录的国内油价调整八连涨,预计每吨汽油价格上调270元的油价涨幅刷新了今年新高!
一、油价大涨啥时候是个头?
我们看到油价已经开始了第8个连续大涨了,大家都在说这油价连续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当前的油价上涨,未来还不会会不会接着涨上去?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是和国际油价密切相关的,虽然不是完全标准一致的浮动,但是基本上是属于一个相互关联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成品油上涨和下跌的结果就会在我们日常的油价中体现出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油价的大涨实际上和成品油价格有着密切的关联度,由于国际油价处于一个比较强劲的上涨区间之中,实际上带动了整体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在判断当前油价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以国际油价为参考标准,所以这件事的分析就变成了国际油价的分析。
⑼ 未来三年汽车的价格会涨吗
1、如果没有什么重大政策或市场的事件发生,低排量车会维持在一定水平,高排量车会有松动,整体有点下降趋势,但如果期间有大量新车推出,整体市场价格会有回升。
2、三年之内汽车价格会降,而油价一直会涨,同时能源危机促使人们开发和普及新型能源汽车,它们最初的造价肯定会比汽油车高。
⑽ 2021汽车涨价会持续多久
2021汽车涨价持久2个月。
然而2021年我们已经从新冠病毒中走了出来,各大汽车产业都已近逐渐恢复了正常化,所以2021年的汽车生产产能受影响的概率不大。
降价促销给库存降压
但是我们在经过疫情的折磨后,越来越多人觉得有车出行更方便,不用担惊受怕挤公交,所以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纷纷选择购买车辆,所以许多人都赶在2020年年末买好车辆了,库存家里解决了,各个品牌的优惠活动也在2021年到来之际戛然而止。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