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互联网时代,车企构建C2M新制造模式
近年来汽车销售持续承压,消费者话语权提升,对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汽车行业“以产定销”时代已成过去,“用户驱动制造”模式成为车企转型的“必选项”。
汽车行业正在以协同柔性、智能制造为目标,推动生产数字化进程,实现订单、设计、制造与“云数智一体化”集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打通数字通路,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透明化,以及生产、决策的敏捷化响应,成为了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自2018年以来,汽车产业进入了激烈的存量竞争时代,生产端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突出。各大车企纷纷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规避风险。但目前,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制造经验的提升和精益制造的理念已将汽车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边际效应愈加明显。
除了精益化生产难以再进一步,更加棘手的问题在于,大批量制造的同质化汽车产品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传统的“以产定销”依据既有经验和市场调研来制定排产计划的方式,在多变的市场形势和多样的用户需求面前变得越来越落伍,库存积压、生产资源不匹配、生产计划执行率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以上种种弊端,正在倒逼车企彻底改变既有的生产流程,一种名为C2M (Consumer to Manufacturer用户连接制造商)的模式被汽车产业所采纳应用,帮助车企建设配套的信息化和柔性能力,为用户提供小规模的个性化购车方案。
过去数年间,汽车行业在数字化生产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实践。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等核心生产环节,行业自动化率一直在不断提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奇瑞常熟工厂、吉利余姚工厂等均宣布在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实现了100%自动化。但在提升自动化率的同时,各个环节的数据长期处于孤岛状态,行业并未做到充分挖掘生产过程中沉淀的数据资产价值。
而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同样有车企开始尝试小批量的定制化产品。例如,上汽大通推出蜘蛛智选系统,让用户自主选择车辆外观、颜色、内饰、配置等。岚图也宣布,未来要在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之下,实现千人一车到千人千车的转变。
尽管行业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客户对车辆的定制依然停留在简单的选择阶段,缺少更深层次的参与途径。同时,小批量生产带来的排产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升、工艺流程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协同响应难度加大等都是车企生产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难题。
此前,由腾讯发布的《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将车企推动生产数字化转型主要挑战归结为两点。首先,如何将多渠道客户订单快速转化为工厂的生产排期,在最短的时间向用户交付产品;其次,大规模C2M生产如何通过对冲焊涂总车间中流程过程的监控和干预,确保每个环节产品的质量,以及最终线下产品的质量。
同时《白皮书》也提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打通贯穿设计研发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数字化通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以应对用户驱动模式带来的潜在风险,将生产流程、工艺中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是车企应对生产数字化挑战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讲,利用数字工厂将传统汽车生产制造方式转变为柔性化生产方式,以便快速地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降低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产生的一切不确定性和风险,是生产数字化的核心目标,而实现这两点必须要做到数据的透明化和决策的敏捷化。
就数据透明化而言,通过将库存、制造、物流、质检等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串联,进行分析和使用,可以改变原有粗放的生产方式,解决车企生产环节长久以来的遗留问题或未被发现的问题,从而实现精准管控生产效率,并且预防潜在的风险。
而决策的敏捷化,可以支撑车企真正实现用户来驱动产品设计、制造的全流程,支持C2M柔性化的生产,将物料、库存、排产、物流等环节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随时更新,将有效解决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求波动、物料约束、库存约束、产能约束的问题。
例如,今年八月腾讯和吉利旗下的广域铭岛共同研发了大规模柔性定制C2M套件,助力制造企业从订单到交付、研发到生产的全价值链重构。通过市场用户、生产企业和供应链资源的高度协作,推动制造企业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转变,从而在未来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个性化的趋势下抢占先机。
腾讯汽车直连用户的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示意图
从具体的产品架构来看,腾讯的C2M解决方案,是基于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AI等能力,以“1+N”模式为汽车等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其中“1”代表云服务架构,可横向支撑车企上下游整体供应链协同,并针对C端用户大规模定制需求,纵向联动智能、柔性的工厂生产资源,打通生产各环节,与供应链端实现全闭环集成。而“N”则代表着通过N种不同的产品服务组合支撑N种业务场景,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业务需求,以“乐高式”产品模块自由组合服务。
总而言之,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快速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落实并交付用户创意,优化用户的体验,同时实现精益化生产和降本增效,是汽车行业生产数字化要解决的新课题。而只有不断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以用户定义产品”,让每一个订单都如期而“制”。
⑵ “库存车”怎么界定
1、从买家角度来说,库存时间以生产日期为起点计算,从汽车厂商角度来说,库存时间以入库日期为起点计算。
2、车子出厂不代表马上就会发往4S店,而是在4S店有批发计划并打款之后,厂家才会安排发运。
以上两个结论包括库存车相关的内容,还需要展开来说更清晰明了,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严格意义来说,“库存车”指的是一切在库(房)的现车,而现在整个汽车行业包括经销商和消费者,都默认“库存车”是存放时间过久的“滞销车”。
——当然,我个人认为,一个词语只要应用范围足够广,不影响沟通和交流,那就没必要去上纲上线的纠正。
关于厂家汽车排产计划
当前主流品牌厂家采取的排产计划都是“常备车型”+“4S店需求车型”。
常备车型通常是各自品牌的热销车,4S店进货需求大,消费者购买需求也大,厂家源源不断地生产热销车型,是对市场的基本供应。
但是当前汽车市场环境下,品牌厂家往往也会调控资金压力和生产压力,所以就需要4S店提前预测下个月(后三个月)的销售情况,以帮助厂家合理制定排产计划。没有需求预测这种要求的品牌,往往就对月度(季度、年度)的车型销售任务管控很细致。终极目的都只有一个,缓解各自品牌厂家的排产压力。
看到这里就很好理解了,通常存放于厂家,尚未发给4S店的汽车资源有三种情况:
(1)厂家常备车型,生产下线后等待4S店有进货需求,再安排发运,由于不同品牌的经营状况不同,常备车型在厂家大库的存放时间也不同。
(2)4S店一定期限内需求的车型,这种车型在厂家层面会按照排期进行阶段性生产,下线后通常很快会被4S店打款提走,以完成进货任务。
(3)订单式销售车型,这种车型只有在客户交付定金、4S店提报订单需求后,厂家才会安排生产,通常生产周期也会久一些,动辄1-2个月以上。
关于4S店库存管理
4S店从厂家进货也分三种情况,分别是:
(1)完成当月进货(销售)任务
(2)完成客户订单需求
(3)完成厂家强制配额
只要这家4S店运营状况良好,该品牌的市场环境良好,那么经过库存管理依然会出现库存车的情况,明显是以上第3点的原因居多。
但是很可惜,当前市场环境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很多库存车也是由以上第1点导致出现的。
看似符合第2点的消费者可以松一口气,但是又追溯到了“厂家排产”其中的情况:厂家那边也是有可能出现库存车的。
原则上来说,4S店完全有理由根据车辆到货入库日期去计算库存时间,但是消费者不认啊,厂家偏偏有时候也是猪队友,给订单客户发运库存车是最影响厂商关系的行为。
在骨感的现实面前,4S店根据车辆生产日期去管理库存结构才是正确的做法。
库存3个月:调整车源所在地,比如从二网回调车辆并更换较新的车源,比如将展厅内的车辆与库房中的车辆互换。(因地而异,有些客户喜欢选展厅展车,因为室内存放且干净,有些客户极度厌恶展车,认为人来人坐,与二手无异。)
库存6个月:库存预警,并制定促销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额外优惠/资源外放/加大内促/惩罚机制。这个库存时间也是传统意义上被称为库存车的起点,虽然对于一些弱势品牌不太公平,但市场本来就是无情的。
库存12个月以上:4S店都不好意思说这是新到店的车,给予额外优惠是必然的,同时也要承诺售后二次检测、更换机油甚至补做保养。
库存24个月以上:部分地区车管所不允许直接上牌,必须至验车处进行上线检测后方可办理上牌手续,同时对于营运车辆缩减使用年限,比如原本8年报废的营运车,强制为6年报废。
关于遇到库存车该怎么办
作为消费者,首先评估自己的接受度:是完全不能接受库存车,还是在能获得更多让利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库存车。
如果是前者,那么只需要做到这两点:
(1)签订合同之前,白纸黑字明确注明不要生产日期超过X个月的车。
(2)订单车辆到店/当天直提的消费者,看到库存时间超过心理接受度的车辆,直接拒绝。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可以和销售顾问好好砍价一番:
(1)库存5-6个月,以要赠品(装饰、保养)为主,因为这种库存时间的车辆其实并无大碍,这个用户不要,可能下个用户也会要,4S店也就不会轻易给出可观优惠。
(2)库存6-12个月,可以谈额外的现金优惠,价格谈判原本就是你来我往,双方在其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可。
(3)库存12个月以上,购买时需谨慎,毕竟一台车如果能这么久没卖出去,本身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排除这台车就是单纯的放久了而不是有问题,但是做为普通消费者,你有能力去甄别吗?
库存车不是洪水猛兽,尤其是对于我们汽车行业的人来说,很多同事就喜欢以更低的价格去买自家公司的库存车,毕竟知根知底,省下来的也是真金白银。
而如果是对库存车疑虑难消的消费者,与其在这种时候让自己为难,甚至提车之后都思来想去不能安心,那么不如在选购阶段就直接放弃库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