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车的简介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乘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商用车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1)汽车有多少专利扩展阅读:
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1844~1929)于1885年10月研制成功的,一举奠定了汽车设计基调,即使现在的汽车也跳不出这个框框。他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专利局正式批准发布。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本茨的专利证书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其实,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不到8km/h,但是它还是从巴黎到乔维里波达来回跑了18km。1884年,法国人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的四轮汽车。
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它相关的许多发明就已经出现了,如铅酸蓄电池、内燃机点火装置、硬橡胶实心轮胎、弹簧悬架等,所以汽车是许多发明或技术的综合运用。
哥特里布·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1881年,戴姆勒同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所谓汽车工厂。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发明了汽油内燃机。1885年末,戴姆勒将马车改装,增加了转向、传动装置,安装了功率为1.1kw的内燃机,装上四个轮子,车速达到了14.4km/h。
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1843~1900)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本茨和戴姆勒是人们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他们的发明创造,成为汽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他们两人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汽车之父”。
㈡ 脑洞大开的汽车专利,你知道多少个
不论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体验共享汽车、网约车带来的便捷和省心,亦或是自己驾车通勤享受独立的空间,汽车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间有着太多的千丝万缕。也正是由于经常接触,对汽车的陌生感早已经被习以为常的心理所替代,让我们对汽车少了一些敬畏之心。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中控台的部分,并没有提及脚下三个踏板的部分。不过兵哥认为,其实可以采用国内教练车那套辅助系统。只需要把中间连接的开关锁止了,就能在副驾驶一侧进行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中国汽车国外专利数量
中国汽车在国外的专利数量,这个没人统计过,估算不会太多,因为现在大部分人开的车都是国外的专利。
㈣ 中国汽车行业企业专利数榜发布 比亚迪发明专利超行业60倍
据近日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科创力排行榜》(下称“排行榜”)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中国汽车行业212家上市企业共申请专利16.43万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775件;共申请有效发明专利2.23万件,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105件。比亚迪以专利申请2.4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0.64万件雄踞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第一。同时,比亚迪申请专利量占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总和的15%以上,是行业均值的32倍;有效专利量占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总和的28%以上,是行业均值的60倍。值得注意的是,在乘用车领域,无论是申请专利数还是有效专利数,比亚迪都超过行业第二和第三的总和,充分体现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科技创新能力。
历史无数次证明,靠市场换技术是换不来别人的核心关键技术的,只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才是硬道理。比亚迪深耕新能源多年,坚持自主研发、垂直整合,走出了一条技术驱动、科技领先的发展道路。作为民族企业的代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中国人造好车是比亚迪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比亚迪将不忘初心,持续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㈤ 汽车的专利多吗
汽车的技术专利比较多,比如丰田混动的ecvt技术,别的厂家使用需要付专利技术费用,各个车企都有技术专利,不然那么多车企每年投入那么多搞研发是为什么,现在马自达搞转子发动机技术,如果弄成了这就是一个技术专利,别的厂家晚弄出来用在车辆上是需要付给马自达技术专利费的。
㈥ 奇瑞发明汽车“弹射座椅”,奇瑞还有哪些安全设计专利
9月6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汽车分离式弹射座椅及车辆”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汽车分离式弹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连接机构、弹射机构和控制器。座椅本体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部座椅和下部座椅;连接机构和弹射机构均设置于所述上部座椅和所述下部座椅之间;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超过设定值的碰撞信号时,控制连接机构分开,同时还控制弹射机构将上部座椅向上弹射到空中。本发明可以使车内乘坐人员及时快速地离开发生碰撞的车辆,避免或者减少车辆在受到巨大撞击时的人员伤亡。
㈦ 据统计沃尔沃多少项汽车专利
截至最新,沃尔沃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约有9500件专利申请。
沃尔沃当前的专利布局全球,共覆盖了5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美国与德国是其主要的专利布局目标市场。
沃尔沃的专利申请总共涉及1100多个细分技术领域,其中最为集中的技术领域是“在发生交通危险时保护乘客和行为的车上装置技术类别”。
沃尔沃是瑞典着名豪华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该品牌与1927年在瑞典哥德堡创建。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㈧ 中国汽车有多少用特斯拉技术
蔚来,小鹏,理想等。特斯拉于2014年公布了四千多项技术专利
目的是为了大家都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把新能源汽车蛋糕做大做强,而在公布专利当年,我们国家成立了以,蔚来,小鹏,理想,法拉第未来等一系列的汽车品牌,共同分享专利技术,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才是最好的结果。
特斯拉的专利,牵涉到:
1、纯电动车综合控制,电机控制系统制造及优化;
2、电池单体技术、成组技术、均衡优化及寿命管理;
3、整车系统控制,热失控探测报警,多种电源配合应用技术;
4、防止过充过放和其他电池滥用技术,高压电气连接及高压安全技术等等。
几乎我们所遇到的,其实特斯拉在专利中都有描述。特斯拉一共公布了387项专利,包括各种专利类型。专利名称和专利号。特斯拉的公开专利并不是一个准确的说法。准确地说,所有专利都是开放的。
㈨ 小米汽车多个专利公布
其中,“电动车辆及其控制电源电路”能够确保在低压电池出现故障时,依然正常驱动低压侧负载和高压侧负载工作;“自适应巡航启动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可实现基于当前车辆的目标信息准确、合理的调整自适应巡航功能的启动时长,降低车辆的硬件成本。
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进入造车领域,拟成立一家智能电动 汽车 全资子公司,首期投入了100亿人民币。
2021年8月25日,小米宣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
2021年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人代表为雷军,注册资金为100亿。
2021年10月19日,雷军又表示,小米 汽车 的首个工厂会落户北京。小米造车的各项进程都超乎了他的想象,目前已经收到了大约2万份简历,到岗研发团队也有453人。
2021年11月18日,小米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为北京,法定代表人还是雷军,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车整车制造、 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等。
2021年11月23日,小米公布的财报显示,目前小米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3,919人,在总员工数中占比超过44%;其中,小米 汽车 团队成员已超过500 人。
2021年11月27日,小米正式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小米首个工厂果然落户北京了。
按照计划中的进程,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小米 汽车 工厂一期在2023年6月就会竣工,二期会在2024年3月开工,然后在2025年3月份竣工,而小米首辆 汽车 会在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其中一期、二期的年产量都是15万辆。
相关专家表示,在电子消费品领域,小米 汽车 有着充足的粉丝基础,并且在近些年已经成功打造了除电子消费品之外的生态链条。业内认为,小米 汽车 将会是小米生态链的集大成者。不过,小米 汽车 正式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对于其会聚焦哪一细分市场,虽然在此前小米董事长雷军已经表示小米 汽车 的售价在10万-30万元区间,但这毕竟还是一个太过宽泛的范围,业内认为,小米 汽车 可能沿用手机的定价思路,会聚焦在20万元以下的市场。
审读:喻方华
㈩ 小米汽车已申请280余条专利,你对小米汽车有哪些期待
小米公司有着很深厚的技术沉淀,无论是智能座驾还是操作系统,都没有问题。也让众多米粉更期待这辆车的亮相。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公司,也在探索着各种领域的发展,小米汽车的研发也标志着小米公司近正式进入汽车产业。未来小米汽车肯定会搭载最新的尖端产品,也让用户对他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对小米汽车的期待。
小米公司自创建开始就在探索各个领域的发展。这次获得授权专利车辆的小米汽车给业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个专利涉及到整个车身的摄像头模组,还有采集方向图像信息。这也夯实了,小米要进入汽车行业的方向。同时小米还在整个车身的智能化系统终端传感器等多方面进行了专利的申请保护。小米公司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大家呈现出一辆智能化的潮流汽车。也让更多米粉为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