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氢能源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呢
1.就能量充满时间来说
氢汽车的充电时间很短,不到5分钟。即使是目前的超级充电桩电动车,给一辆纯电动车充电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2.续航里程方面
氢燃料汽车续航里程可达650-700公里,部分车型甚至可达1000公里,目前纯电动汽车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氢能汽车和电动汽车各有利弊。电动汽车是当前的趋势。因为氢动力汽车有很多优势,虽然未来可能不会取代电动汽车,但会协同发展。随着氢能汽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找到贵金属铂的替代品,低成本生产高纯氢,并在传统加油站设立加氢区,使氢能汽车在市场上快速发展。
㈡ 氢能源汽车优缺点
氢能源汽车优缺点如下:
1、优点: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氢在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而且燃料电池没有回收的问题,氢燃料电池车在环保方面可以做大真正的零排放。
2、缺点:就是价格过于昂贵,氢能作为汽车新能源只能是氢燃料电池车,但是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开发出来的电池价格也是过于昂贵。
㈢ 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你觉得最终谁会胜出,成为未来的主要选择
燃油车,其他都是浮云
氢气在地球上不存在的,先搞清楚这点。虽然水中有氢,但是和二氧化碳含炭一样,属于“氧化态”。
从水中提取氢,相当于把石头从山底再搬到山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而这能量从哪里来?最便宜的还是用煤炭,石油。煤,石油是一次能源。
所以。氢是二次能源,氢的本质决定了,氢不是能源,氢不过是能源存储介质罢了,
氢气的来源,是煤,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就像你走路放了个屁一样。便宜。
但是如果专门生产氢。则成本贵的很。
发展氢能 汽车 ,是环保概念扭曲的结果。气体燃料不适合大规模应用。也无法大规模。看看天然气 汽车 就知道了。
不要以为氢不排放碳。实际追踪生产氢的源头,排放碳更多。
也不要以为氢能替代石油,要是能代油,美国就不打石油战争了,从太平洋大西洋舀水就行了。
同样的路子,电动 汽车 能量密度瓶颈解决不了,而补贴却没了,再整个氢能概念,继续套补贴。
5年之后,会发现氢能一地鸡毛。
我是老张,专业甲醇 汽车 。请关注。
电动 汽车 和氢燃料 汽车 谁才是未来?关于这一点,业内存在不同的观点,一边是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纯电技术路线,一边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究竟谁有谁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但是至少从能量加注的便利性来说,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远远走在了前面。
在电动 汽车 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30-80%充电,完整充电需要1小时以上,并且续航严重依赖于气温和行驶路况的当下,氢燃料 汽车 却已经能够实现3分钟满血复活,并且稳定续航600km。并且这种氢燃料 汽车 已经可以实现量产,这就是丰田公司的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
MIRAI在日语里是“未来”的意思,代表着这项技术仿佛来自未来。作为氢能源 汽车 的代表作,这款 汽车 通过碳罐储存氢气,再通过氢燃料电堆将氢气转化为电能驱动车辆行驶,这款车唯一的排放物是水,可以实现真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前日本国内道路上行驶的氢 汽车 已经超过4000辆。
那么这款车的售价多少?需要加注多少氢气呢?根据央视报道,这款车的售价约合人民币46万元,东京市中心的加氢站即可为这些车型提供加氢服务,通过输送管道3分钟就可以加注5公斤的氢气,大约需要人民币400元。考虑到日本9元/升左右的汽油售价,如果按照汽油车7升/百公里计算,600公里需要42升汽油,加注汽油的价格也达到了接近400元,也就是说氢气的价格相比汽油已经贵不了多少。
据估算,到2030年,日本国内氢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20亿元,对于长期依赖能源进口的日本来说,完善氢能源产业意义重大。
日本的氢能源 汽车 发展对于我国也有一定的启示。氢气作为被誉为未来能源,热值高并且清洁环保,氢燃料 汽车 加注氢气时间短、受基础设施的限制更低、便利性更强,而且我国的氢气制取来源广泛,有大量的工业副产品氢气,氢气可能相比电池是更合适的能源种类,目前奇瑞、吉利等车企也在研发氢能源 汽车 ,希望我国的氢能源 汽车 能够早日实现量产,并且价格可以进一步降低。
怎么这么多的人看好氢燃料,无知无畏啊。电动 汽车 不光是锂电池,未开还有石墨烯等更尖端的电池出现。
发电火电是污染,但是未来核电,光伏,风电的占比越来越大,火电污染的问题自然解决。
用电制氢,我们国家目前火电占比极大的情况下,用电制氢岂不是更加浪费。目前的所谓氢燃料,仅仅是依托化工企业的氢气产能。除非未来存在大量的环保的富裕电能,制氢用来转化储存电能的方式存在。
电动 汽车 和氢能源 汽车 ,谁最后会胜出,成为未来的主流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作为 汽车 领域从业者,今天就趁势来普及一下这个概念。
先纠正两个概念。
一、题主所说的“电动 汽车 ”,在国内电动化的发展中,应是包括“非传统燃油车”(即存在弱混电池的车)、“混动 汽车 ”、“纯电动 汽车 ”以及“燃料电池 汽车 ”。
二、氢能源 汽车 实际上是“氢燃料电池” 汽车 ,而不是像以甲烷气体为能量来源的加气 汽车 。
好了,明白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不少电动 汽车 企业对这种发展思路做了相关宣讲,燃料电池 汽车 是电动 汽车 发展的高级阶段,关键是在“电池技术”方面有技术瓶颈无法突破,而目前狭义上的纯电动 汽车 受充电设施、续航等问题的影响,所以还是坚持以现在的48V弱混车和插电式混动 汽车 比较主流。
在相关规划上,2045年之后,氢燃料电池 汽车 可能才会成为主流。对于日本来说,火力发电比较昂贵,加上日系车代表着“地球梦”、“蓝天梦”发动机技术,也将内燃机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他们仍以燃油车为主战场,纷纷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 汽车 ,比如丰田量产的MIRAI车型就是一款氢燃料电池 汽车 。
那既然氢燃料电池 汽车 是电动 汽车 发展的高级阶段,你觉得哪个会胜出呢?就好像你在问“ 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哪个会胜出?”一样,感觉自己知识丰富,实则已经被业内嘲笑成一个“笑话”了。
电动 汽车 ,实际上就是用电能作为动力来驱动 汽车 进行运动。它符合“机械能”到“电能”过渡的一般趋势,也即是内燃机过渡到电池电机,所以国内开始大力发展“电动 汽车 ”来进行“弯道超车”。
注意,这里的电动 汽车 指的是纯电动 汽车 ,不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目前也已经取消掉了。电动机具有扭矩大的优势,所以加速性能特别好,比如特斯拉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3.1s,碾压许多着名的内燃机驱动的跑车了。
但电动 汽车 也存在诸多的瓶颈,使得民众对于电动 汽车 的发展普遍有信心不足的情况。
比如,所有的电动 汽车 ,都要建立新的“充电站”或“充能站”,这些充电设施的建设、使用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可忽略;
其次,电动车的整车成本一向比燃油车要贵出很多,这主要是蓄电池的成本比重比较高,约战全车总成本的30%~50%。而内燃机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再次,目前的车用充电电池基本上都为锂电池,巡航时间短是个令人非常不能接受的瓶颈问题,并且充一次电的时间慢则8小时,快充也得一小时才能满电80%的状态;
诸多原因,使许多朋友对电动 汽车 并不感冒。并且近来媒体屡屡曝光“电动车自燃事故”,而电动车一旦发生自燃,10秒内伴随着大量的高热、高温与爆炸,逃生率几乎为0,使得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能带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为了解决电动 汽车 成本高的问题,日产公司就曾经提过这么一个方案,其想法就是用户购车时,只购买车辆本体,购车后进行“电池租赁”;
既然电池是租赁的,那么续航、充电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就是“充电站”或“充能站”备有大量的电池,并负责充电,用户的车辆没有电了,到“充电站”即可更换满电的电池;
至于缴费问题,用户就按照上一次更换电池开始到目前的行驶里程缴纳电费。这种做法解决了电池成本高昂的问题,同时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造成的老化。但缺点就是所有成本都压给了“电池制造商”以及服务商了,使得投资过大。
燃料电池 汽车 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生成能量进行发电,产生的电力再来作为 汽车 的驱动能量实现运动。燃料电池从燃料的来源上,分为纯氢气和液化天然气等几种。
由于甲烷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固定式装置,体积较大,不怎么被认可。而氢气的制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工业生产的副产物;二是发酵反应中产生的氢气;三是电解水产生的氢气。
有了能量来源“氢气”之后,就开始了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电能”→“氢气的化学能”→“电能+热能”→“车辆的动能”,在整个能量传递中,都是H原子与O原子反复的结合,并不会产生什么空气污染。
基于此,丰田MIRAI便横空问世了:充氢3分钟,这个时间比加油的时间还要短,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达到500km,须知电动 汽车 的续航是从150km逐步发展起来的。
综上,广义上的电动 汽车 包含一切电力驱动的 汽车 ,其中明确了燃料电池 汽车 ;而如果比较狭义上的电动 汽车 (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 汽车 孰优孰劣,掰着脚趾头就能猜得到结果。
就目前 科技 而言,是氢能源,除了贵点,胜在污染集中,环保工作异于处理。锂电池嘛,本身就是污染,又是二次能源转化,储存难,保存难,充电桩建设难,回收难,易污染,电池成本其实不比氢能源低。
此二者都是忽悠,都是骗局,最终都不会成功。最终都会跟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一样,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这些听着光鲜实际而无用的东西,在中国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有补贴,玩者们一哄而上全都是冲着补贴。1
我认为是电动 汽车 。因为氢的储存不易,生产成本高,运输也不易,安全性不好,氢燃料的使用上也需要贵金属支持,成本下不来。但是氢燃料也必须要发展,因为有些应用需要,比如潜艇。我理解的氢只是能源储存的一种方法,现在储能的方法很多,比如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等。
未来一定是电动 汽车 (+智能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天下,氢能源(燃料电池) 汽车 也是电动 汽车 的一种,区别于锂电池动力而已。氢燃料电池方向、其它纯电池方向未来都会有大发展,也还都存在很多障碍需要解决。
氢燃料电池 汽车 是真正的无污染,标准的新能源,续航能力强,加气快捷。但还存在氢的生产、运输、储存及车载氢的安全问题等需要解决。
而锂电池等纯电池驱动 汽车 存在的充电时间长、电池容量不够及寿命不够问题、废旧电池污染处理等问题也很难解决。
伪命题:氢能 汽车 难道不是电动 汽车 吗?
以“日韩车系”为核心的车企们热衷于【氢能 汽车 】,于是哈日哈韩的年轻NC们就盲目的认定这种 汽车 一定很先进,因为在此类 汽车 爱好者的普遍认知中外国技术就代表先进——哪怕是日韩技术。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疑问: 氢能 汽车 和电动 汽车 哪种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然而类似的提问本就很显得无知,因为氢能 汽车 就是电动 汽车 !
所谓的“氢能”并不是依靠燃烧氢产生热能,在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化学发动机。其本质是利用氢氧反应产生电流,以燃料电池堆(化学发电器)为电动 汽车 的【动力电池组】充电,最终仍以电驱 汽车 的“氢燃料电池堆增程式·电动 汽车 ”。也就是说这种 汽车 具备普通电车的所有总成与特征,只是多出一组增程器而已。
知识点:电动 汽车 需要增程是因为续航里程偏短,造成续航短的原因是动力电池制造成本太高,也就是在合理的价格区间无法装备太多的电池。
然而制造氢燃料电池堆需要消耗的主要材料是【铂(白金)】,小功率的堆也需要几十克,每组的制造成本高达数万元。而以目前的高标准LFP磷酸铁锂电池,原车动力电池组成本加上燃料电池成本,直接换用LFP可以轻松让 汽车 续航破1k,那么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还去增程呢?
(PT为铂金元素符号)
制氢的清洁方式只有“电解水”,消耗60kwh左右的电能可以电解出1公斤左右的氢。这些氢放到电池堆里只能反应出20kwh左右的电,也就是说用电制氢、用氢发电会有三倍的能耗,这与环保背道而驰了。
重点:液态氢的加注速度同样很慢,相比快充的时间充其量能减少一半;但是使用成本又会是普通电动 汽车 的十倍以上,所以综合使用成本也不会被接受。
而且液态氢的能量密度相当于等量T·N·T的三十五倍左右,普通氢能电车装备6公斤左右则相当于随车携带数万枚“手雷”。可想而知在碰撞中如果造成泄漏会怎样,韩国某氢能 汽车 在工厂中爆燃,产生的冲击波至少仅500米左右范围内的房屋墙体击裂了。这就是氢能 汽车 的品质,所以在全球推广也没卖出去几台,在日本本土市场发展多年后也只有几千台的保有量而已。
增程 汽车 最佳的选项目前仍然是“内燃机”,因其能量转化的损失是要低于氢燃料电池堆的。所以很多中重型客货车只需要用1.0~1.5T的双缸柴机油即可满足发电需求,相比燃油版≥5.0T的柴油会大幅降低耗油量。而且这种机器的制造成本相当低,这就是混合动力增程电动公交车都用柴电增程的原因。
新能源 汽车 未来一定会以纯电驱动为主,因为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非常优秀的LFP电池成本也能低至300¥/1kwh左右。在这种电池普及后普通家用 汽车 续航突破500公里会很轻松,中端车甚至有600/1000公里不等的续航,这是燃油车也极少能做到的水平。至于营运车辆则可能依靠无线充电或解控接触网充电的方式,实现与道路等长的续航能力,所以增程系统作为过渡选项即使柴电也会消失。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㈣ 氢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哪个好
氢能源汽车比较好。
氢能源汽车相对于电动车的优势如下:
1、环保方面:氢在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而且燃料电池没有回收的问题,氢燃料电池车在环保方面可以做大真正的零排放。
2、充能速度:电动汽车要把电池充满,就算是用快充,也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充80左右。氢燃料电池车加氢就快多了,仅仅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加满。
㈤ 氢能源燃料电池车和纯电电动车哪个环保谁会是未来之星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说到新能源,大家马上会想到电动车。但是,被大家忽略的不仅仅是电动车,还有氢燃料车。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电动汽车已经占据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对于续航里程和实际环保效果的争议也一直存在。然而,进入市场较晚的氢燃料汽车显然受到新能源市场趋势和份额的影响。
然而,如果不添加燃料,一辆有价值的汽车将只是一堆废铁。氢燃料汽车最大的挑战是加氢站的建立,不像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动力设备的转换来完成续航所需的动力。纯电动汽车被称为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事实上,主流专家和媒体人对此争议很大。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本质上来自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截至2018年7月,中国火力发电占比74%。毫不夸张地说,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来自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氢燃料汽车。目前汽车消费政策向新能源倾斜,导致国产电动车被骗后增长迅猛。可见电动汽车是目前的趋势。但是氢燃料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㈥ 氢能源汽车VS电动汽车,谁会笑到最后两者之间有何差别
随着石油资源枯竭,新能源汽车早就提上了研发议程。多年技术上积纍和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大阵营,一个是纯电动车,另一个就是氢能源汽车。两者在动力组成上有很大区别,而且各有优势,究竟谁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宠儿,下面不妨让我们通过特斯拉和丰田Mirai一起来探讨下。
现在众多的车企开始各自押宝,目前丰田和本田都在豪赌氢能源,现代也有意研发氢能源汽车。而同为日系日产似乎对氢能源没有兴趣,它将精力放在了研发电动车上,目前日产聆风是全球卖得最好电动车。作为电动车标杆的特斯拉也表示不会研发氢能源汽车,中国车企也将重心放在了电动车上。现在车企都已经选择好各自阵营,看来这不仅是场能源革命,更是场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豪赌,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㈦ 氢能源汽车和电动车相比,哪个更有优势
㈧ 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传统锂电池电动车,有哪些优劣势
氢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有着充满时间短续航时间长的优势。但由于是前期阶段,有着笨重和技术不足原因无法得到量产,这也是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存在的劣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的投资和技术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倡议的重点环保建设项目之一,氢能成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锂电池汽车优点
锂电池汽车主要由锂离子电池和氢能源电池组成,与传统汽车相比没有电池单体重量大、体积小的劣势。由于锂电池比能量高、耐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充电快,不需要频繁充电、使用方便,具有绿色环保零排放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流锂电有锂离子电池乘用车(BEV)以及锂电池客车混合动力乘用车(HEV)等两种车型类型。纯电动客车(BEV)作为锂电池汽车应用的第一阶段已经在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了推广应用,同时采用多种类型电池来提高电动汽车本身性能。
㈨ 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你觉得最终谁会胜出,成为未来的主要选择
氢气在地球上不存在的,先搞清楚这点。虽然水中有氢,但是和二氧化碳含炭一样,属于“氧化态”。
从水中提取氢,相当于把石头从山底再搬到山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而这能量从哪里来?最便宜的还是用煤炭,石油。煤,石油是一次能源。
所以。氢是二次能源,氢的本质决定了,氢不是能源,氢不过是能源存储介质罢了,
氢气的来源,是煤,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就像你走路放了个屁一样。便宜。
但是如果专门生产氢。则成本贵的很。
发展氢能 汽车 ,是环保概念扭曲的结果。气体燃料不适合大规模应用。也无法大规模。看看天然气 汽车 就知道了。
不要以为氢不排放碳。实际追踪生产氢的源头,排放碳更多。
也不要以为氢能替代石油,要是能代油,美国就不打石油战争了,从太平洋大西洋舀水就行了。
同样的路子,电动 汽车 能量密度瓶颈解决不了,而补贴却没了,再整个氢能概念,继续套补贴。
5年之后,会发现氢能一地鸡毛。
我是老张,专业甲醇 汽车 。请关注。
电动 汽车 和氢能源 汽车 ,谁最后会胜出,成为未来的主流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作为 汽车 领域从业者,今天就趁势来普及一下这个概念。
先纠正两个概念。
一、题主所说的“电动 汽车 ”,在国内电动化的发展中,应是包括“非传统燃油车”(即存在弱混电池的车)、“混动 汽车 ”、“纯电动 汽车 ”以及“燃料电池 汽车 ”。
二、氢能源 汽车 实际上是“氢燃料电池” 汽车 ,而不是像以甲烷气体为能量来源的加气 汽车 。
好了,明白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不少电动 汽车 企业对这种发展思路做了相关宣讲,燃料电池 汽车 是电动 汽车 发展的高级阶段,关键是在“电池技术”方面有技术瓶颈无法突破,而目前狭义上的纯电动 汽车 受充电设施、续航等问题的影响,所以还是坚持以现在的48V弱混车和插电式混动 汽车 比较主流。
在相关规划上,2045年之后,氢燃料电池 汽车 可能才会成为主流。对于日本来说,火力发电比较昂贵,加上日系车代表着“地球梦”、“蓝天梦”发动机技术,也将内燃机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他们仍以燃油车为主战场,纷纷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 汽车 ,比如丰田量产的MIRAI车型就是一款氢燃料电池 汽车 。
那既然氢燃料电池 汽车 是电动 汽车 发展的高级阶段,你觉得哪个会胜出呢?就好像你在问“ 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哪个会胜出?”一样,感觉自己知识丰富,实则已经被业内嘲笑成一个“笑话”了。
电动 汽车 ,实际上就是用电能作为动力来驱动 汽车 进行运动。它符合“机械能”到“电能”过渡的一般趋势,也即是内燃机过渡到电池电机,所以国内开始大力发展“电动 汽车 ”来进行“弯道超车”。
注意,这里的电动 汽车 指的是纯电动 汽车 ,不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目前也已经取消掉了。电动机具有扭矩大的优势,所以加速性能特别好,比如特斯拉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3.1s,碾压许多着名的内燃机驱动的跑车了。
但电动 汽车 也存在诸多的瓶颈,使得民众对于电动 汽车 的发展普遍有信心不足的情况。
比如,所有的电动 汽车 ,都要建立新的“充电站”或“充能站”,这些充电设施的建设、使用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可忽略;
其次,电动车的整车成本一向比燃油车要贵出很多,这主要是蓄电池的成本比重比较高,约战全车总成本的30%~50%。而内燃机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再次,目前的车用充电电池基本上都为锂电池,巡航时间短是个令人非常不能接受的瓶颈问题,并且充一次电的时间慢则8小时,快充也得一小时才能满电80%的状态;
诸多原因,使许多朋友对电动 汽车 并不感冒。并且近来媒体屡屡曝光“电动车自燃事故”,而电动车一旦发生自燃,10秒内伴随着大量的高热、高温与爆炸,逃生率几乎为0,使得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能带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为了解决电动 汽车 成本高的问题,日产公司就曾经提过这么一个方案,其想法就是用户购车时,只购买车辆本体,购车后进行“电池租赁”;
既然电池是租赁的,那么续航、充电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就是“充电站”或“充能站”备有大量的电池,并负责充电,用户的车辆没有电了,到“充电站”即可更换满电的电池;
至于缴费问题,用户就按照上一次更换电池开始到目前的行驶里程缴纳电费。这种做法解决了电池成本高昂的问题,同时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造成的老化。但缺点就是所有成本都压给了“电池制造商”以及服务商了,使得投资过大。
燃料电池 汽车 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生成能量进行发电,产生的电力再来作为 汽车 的驱动能量实现运动。燃料电池从燃料的来源上,分为纯氢气和液化天然气等几种。
由于甲烷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固定式装置,体积较大,不怎么被认可。而氢气的制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工业生产的副产物;二是发酵反应中产生的氢气;三是电解水产生的氢气。
有了能量来源“氢气”之后,就开始了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电能”→“氢气的化学能”→“电能+热能”→“车辆的动能”,在整个能量传递中,都是H原子与O原子反复的结合,并不会产生什么空气污染。
基于此,丰田MIRAI便横空问世了:充氢3分钟,这个时间比加油的时间还要短,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达到500km,须知电动 汽车 的续航是从150km逐步发展起来的。
综上,广义上的电动 汽车 包含一切电力驱动的 汽车 ,其中明确了燃料电池 汽车 ;而如果比较狭义上的电动 汽车 (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 汽车 孰优孰劣,掰着脚趾头就能猜得到结果。
不要问,将来 汽车 的主导就是氢能源,只是现在还不明了氢电池的寿命是多少年。氢电池报废后的处理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再回收利用的价值。如果没有再回收利用的价值了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纯电动车不是绿色环保能源,不值得提倡。纯电动车只是把污染转移到了火电厂核电厂而已。属于污染转移,氢能源确不同,排出的是水,氢对大气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只是大气中氢的含量超标对人类是否会有影响,这需要长时间的实验监测才能知道。
我的感觉是家用车电能为主,大型商用车氢能为主。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五年内会出现能量密度大于300W/公斤的电池包,这样就会有充电一次饱6、7百公里的电动车,并且车重控制在2吨以内,家用车充电以在家、单位慢充为主,公共快充为辅。另外由于燃料电池价格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大幅下降,在车辆生命周期内要跑的多才可能回本,所以用在大型商用车上才有前途。
先说两个事故:
以上两个事故单独看都是偶发性事故,但鉴于电动 汽车 实质上已有较大保有量,假设氢燃料电池车后来居上成为市场销量老大呢?
在此介绍一种被称为“亚核武器”的炸弹:云爆弹
咋样?云爆弹很可怕吧?现在我们假设:
在大量电动 汽车 和氢燃料 汽车 普及以后,一辆氢燃料 汽车 ,和一辆Tesla model S停在了同一个地下车库。因为巧合和意外,氢燃料电池 汽车 发生了氢气泄漏,因为氢气无色无味,无法被有效发现。
最后model S突发电池组模块故障,进入热失控状态,数秒以后产生爆燃,进一步直接点燃地下车库中的高浓度氢混合气体。
看,这跟亚核武器云爆弹有什么区别吗?
单独特斯拉烧起来,可能只是车主来不及跑,要是再加上Mirai泄漏,地下车库里所有活物恐怕都无法幸存!
鉴于大量Tesla已经存在于哥高档小区办公楼的地下车库,各位土豪你们真的还想要再来普及要你命的氢燃料电池私家车吗?
请让氢燃料电池 汽车 局限于物流等有限行业并严禁其进入地下车库长期停放!
电动汽+快速换电站(更换电池),是 汽车 发展的最终模式,因为电机是目前作为动力源最成熟的技术,电是作为能源最方便的来源,电动 汽车 目前已经很成熟,只是续航和电池寿命两个瓶颈没有解决,这个都可以通过换电站迎刃而解,电池是换电站的只要交了押金和每次的换电费用你可以无限期使用,到时候不用了还可以还电池退押金,换电站通过收电费和服务费盈利(这个费用要确保比油费低),只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和电池统一标准,车厂做到电池方便更换就一切OK,别的氢能源,烧水等等都是扯淡!
氢能源是必然的。风能、潮汐能、水电、核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电力水解氢———氢燃料车———排放水以及应急用电,这是未来闭环的人类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难得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各方观点一致。现在急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成熟,制氢成本制氢方式的转变,从高压气体储氢到低压低温液体储氢的转变,都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至于那些动不动说氢燃料车会爆炸之类的,我只想说一句,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汽油内燃机 汽车 的时候,习惯于马车的人也是这么评论的。鼠目寸光!
社会 的发展地球石油资源的减少,使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方式。作为百姓一种出行方式,作为经济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缓环节,家用 汽车
㈩ 氢能源汽车和电动车哪个更有前景两种路线会直接竞争嘛
首先说一下电动 汽车 :优点 节能环保 ;缺点 电能补给问题、续航路程问题两大问题制约着电动 汽车 迅速发展及普及。再说一下氢能源 汽车 ,分为两种类型,氢作为燃烧代替传统汽油,另一个就是氢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这两个类型都有着节能环保的优点。当然也存在弊端,续航行程的决定因素就是氢资源,氢密度很低,即使是液态氢存储空间同样受到制约,氢的储存行驶也不是单纯氢资源,必须先提取,再利用,储存问题如何解决很重要,最终影响的就是行驶里程。两种能源 汽车 都是将来发展的方向,都有各自的缺点需要解决改善,从能源转化方向来看,氢能源更值得研究推广,仅代表个人观点!
目前来说,无论是氢能源还是电动车,都是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如今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市场的认知中,电动车由于投入时间较早,充电桩的普及化,显然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氢能源入市较晚,市场大众并没有个实际概念,认知度显然不足。
众所周知,由于电动车的技术瓶颈限制,电动车的充电速度和续航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而氢能源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些不足。氢能源车型的燃料加注,就跟 汽车 加油一样,几分钟就能完成,而续航里程和燃油车更是相差无几。
所以说,氢能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氢能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全球各主要大国都致力于氢能发展,中国也在氢能研究方面取得多方面的进展,也是完全有能力大规模推进氢能源应用和普及的国家之一。
氢能的特点在于,导热性好、燃烧性好、点燃快、燃点高、损耗低、利用率高、以及零废气排放。
有人可能就问了,既然氢能源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市面上的氢能源这么少见呢?
确实是,纵然氢能源千般好,奈何现实严重困扰其发展的脚步。
首先是氢能车的尚不成熟,国内目前氢能车的量产销售非常少,公共交通领域车型居多(如公交车、出租车),轿车领域大部分仍然停留在车企或者研究机构的实验车型,且已出现的量产车型,由于车企宣传力度低,市场认知度较差。
以 汽车 产业成熟的日本 汽车 界为例,同为 汽车 产销巨头的本田和丰田虽然相继有氢能车量产上市,由于充氢难和售价高昂,销量惨淡。
(2014年12月上市的氢能源车型丰田Mirai)
其次是配套设施的便利性。由于市场的共识是发展纯电 汽车 ,充电桩倒是越来越多,而氢气站谁听过没?我想谁都没听过。
有倒是有,截止2016年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加氢站不过5座。2017年5月,中国首个市场化运营的加氢站-佛山瑞辉加氢站才建设完毕。可以说,目前数量极其稀少。
最后就是认知问题。由于公众对于氢能源的不明所以,看到部分车型上配备的加气罐,担心氢能源车会存在像加天然气燃料 汽车 类似会产生爆炸等不确定的安全隐患,也为氢能源的推广,带来许多困扰。
其实这个担心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氢能车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从已上市销售的产品车型来看,大都有防泄露、防高压、防碰撞、防进水的安全装置。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不久的未来,氢能源车型完全有机会和电动能源车发展成并驾齐驱的形式。哪怕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车突破了发展瓶颈,充电速度快了,续航里程高了。但只要加氢费用不高的话,我相信,氢能源车型还是有着美好的前景的。
氢能源被全球科学研究誉为“终极能源”,电动车只是电力供应的转换而且废电池处理困难涉及环保,氢能源利用地球上循环的水资源产生氢气,每次加氢时间和燃油车一样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利用介子膜提取分离氢元素的一个“电子”经过催化剂铂材料与氧气发生物理反应产生电力,经燃料电池产生动力给机动车驱动力,经过复杂的过程氢能源 汽车 的尾气只是清洁的水。水中提取氢气价格昂贵现在还不足取,但是在火电厂、化工厂、煤焦炭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品氢气,这样就解决了目前氢能源发展瓶颈问题。国内氢能源大都采取加拿大巴拉德技术,不论是佛山飞驰还是武汉氢能源产业园区都有和巴拉德合作,还有清华亿华通的国内技术也已经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转换,国内氢能源发展已经进入高速爆发期,两年之内就能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公交车看到氢能源客车。
个人认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与现在市场上的电动 汽车 有本质上的区别:
氢燃料电池 汽车 ,属于自身产生电力用于驱动车辆的行驶。
现有市场上的电动 汽车 ,属于将电力转化存储后,通过再次转化形成电力用于驱动车辆。
所以认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在解决好安全问题后,将可替换现有市场上的电动 汽车 。。。
氢只能来源于水,而水制氢又仅限于海边的核电项目,而且是海水淡化+核电,制得的氢用于冶炼项目,提高金属纯度品质,而不是用于氢燃料电池!!!东方电气搞的是电池,两者毫不相干,其它公司更是完全不具备产业价值,只有产业一体化企业才具有价值,上海电气是唯一从海水淡化、核电、氢燃料电机、 汽车 发动机等一体化产业巨头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氢燃料电池 汽车 和采用锂电池的纯电动 汽车 都是新能源 汽车 的重要技术路线。从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看,纯电动 汽车 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 汽车 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将与纯电动 汽车 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需要。
从目前看,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产业化进程明显要晚于纯电动 汽车 。我国氢燃料电池 汽车 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整车成本较高,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依赖于整体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及相关的政策、标准、法规的不断优化完善,某种程度上比电动 汽车 的推广难度可能还要大。
首推电动车,氢能耗电量大,但动力强,可作重型运输工具。
氢;一一做 汽车 能源使用是一条现实发展之路,我们选择氢做能源不会对资源、环境构成任何影响,更不会破坏环境。再一个是,如果我们开的 汽车 用氢做能源;这不会对现在己使用的车辆做大的改动和调整,只需对发动机局部做小的调整即可。
这两者相比较的话,氢能源才叫新能源,它所使用材料报废后还可回收再利用。然而电动 汽车 怎么分析都分析不到新能源三个字上面去,而且还有污染,一旦处理不当,污染程度将要远远大于燃油车。
全球未来10年电车一定普遍有~哪个国家哪里充电都方便,电车市场大~但别的新能源车市场有限难推广,日本车企没优势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