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半天玩甘谷大象山够吗 从甘谷火车站到甘谷大象山要多久,交通方式是什么
够了,其实也没多大的,不过半天玩的话就差不多一直走路了,想停留下的话估计不行了。火车站到大象山可以做各种大巴,公交,班线车都有的,不过公交没有直达得转车,建议坐班线车,再不行还有出租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甘谷大像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
大像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制。
② 到甘谷火车站够怎么去大象山啊坐车还是走路谢谢回复啦~~
坐车去吧,走路太远了,火车站有去武山县或者洛门镇的汽车,到大象山路口下车,
③ 天水市内旅游的好去处有哪些
天水主要旅游景点:玉泉观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 ·大象山大佛·甘肃天水石门山 ·仙人崖 ·伏羲庙 ·甘肃天水水帘洞 ·南廓寺 ·千佛洞 ·甘谷大象山 ·曲溪 ·拉稍寺 ·天水师范学院·大地湾遗址 ·麦草沟 ·拉稍寺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 ·卦台山 ·显圣池 ·李广墓 麦积山 石窟位于天水东南部,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有的俊俏活泼,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在天水附近的武山尚有拉梢寺石窟,位于绝壁上的浮雕大佛高约六十公尺,远观尤觉雄伟。 麦积山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各洞窟。 羲皇故里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载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即出生于天水,故天水又称为“羲皇故里”、“龙的故乡”。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伏羲诞辰日和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天水便举办规模盛大的祭典仪式,1995年起 ,又扩大办成了天水伏羲文化节。 现存的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在市区西关,当地称作人宗庙,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 麦积山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冈、龙门着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北, 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在甘肃天水市北天靖山麓。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亭台高下,碑碣遍山;林木蓊郁,曲径深幽。春来杂花丛生,碧草蒙茸,游人至此,流连忘返。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草书四帖,上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组成一幅喜气洋洋的风情民图。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 2006年05月25日,玉泉观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伏羲庙 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 大像山石窟 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 ,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2001年该石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 卦台山气势宏伟,环境壮观。卦台山山体如一龙马之态雄卧于景色秀丽的三阳川西首,集一川风脉于山岭,画卦台远视如一古老城堡。“文革”期间,这里的殿宇钟鼓楼等古建筑大部分被拆除。改革开放后,被破坏殿宇修复如旧,使卦台山恢复了历史的原貌。卦台山和山右渭峡中的“渭水秋声”同为秦州十景之一。 卦台山传有风胜龙石,洗脚真迹,龙马仙洞,卦台旧痕,九龙朝卦,姜维古城等八景之说。其中最为神奇当推“龙马仙洞”了,传说伏羲在卦台山创画八卦时刻,山右渭峡峭壁中突然有一洞窟訇然窍开,飞腾出一只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便启迪伏羲触发灵感,创画出太极八卦图,易经学者张渊量来这里后写诗句赞曰:“卦台山上文明启,龙马洞中万象生。” 仙人崖 仙人崖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天水市东南6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的东北方向,始于南北朝,据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 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区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组成,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下,知名景点有“仙人送灯”、“净土松涛”、“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丽,景景相连,犹如仙境。其中位于朱家后川的净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净土宗寺院。现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庙。 仙人崖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山巍、水秀、崖峻、林密;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宇、庙观、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凹凸飞崖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泥塑雕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较少。据一九五三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团鉴定,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兴建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 仙人崖景区主要由石莲谷、仙人崖、罗汉沟、净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祷峡等景点组成。 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组成。三崖即东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而灵应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称。 在这一景点中最宏伟壮观的是由“五峰”和罗汉沟群峰共同构成的“十八罗汉朝玉帝”的景象。其景象的具体构成为:东、西峰和玉皇峰三峰参列,玉皇峰处于正中;宝盖峰和献珠峰与三峰比列,宛若仙童侍立;另有罗汉沟的群峰似具若揖若拜之势,故有“十八罗汉朝玉帝”之美称。在这里现保存有北朝、宋、明、清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七平方米,永乐年间的珍贵铜佛像5尊。以及明清两代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间,多数建于天然岩庵下和巉岩奇峰颠。 仙人崖三崖中,以西崖面积和佛殿数量为最,14座殿宇内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艺术价值极高。 仙人崖地势险要,群峰峦嶂,岩石万仞,松桧成林,鸟语花香。以石岩洞、献珠峰、南天门、宝盖山千佛崖最为典型,奇山、秀水、绿树、野花相映,涉足其间,确有身临仙境之感。珠山与宝盖山之间有一孤峰,望之如塔,峰上有燃灯阁,内有明代塑像燃灯佛。相传这有天然仙灯,深夜有灯火自崖石飞出,故以“仙人送灯”的美称列入秦州八景之中。
④ 甘谷的古代建筑
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位于文旗山上,也位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它成功的将石窟文化和古代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像山,根据释迦牟尼的“乘象入胎”的传说,叫做“大象山”才是更加精确的。大象山石窟是悬崖大象,被人称为是“甘谷八景之一”,大约有二十二个窟龛,且大多都是呈现方形的,并且还设有僧侣修行的禅窟,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 大象山上除了甘谷大佛,还有很多其他的着名景点,比如太昊宫、永明寺、千佛洞、伏羲庙、文昌阁、财神殿、关圣殿、双明洞、睡佛窟。虽然各个景点的名字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和佛教、僧人、庙宇分不开。如果您是一个佛家的信仰者,来到这儿,一定会对佛教有更加深入和更加透彻的感悟。在大象山还流传着很多的民间传说,有大佛胡须、夜得神力。这里的每一个人不见得能说全每个传说的来龙去脉,但是多多少少都了解一点。如果您对这些传说感到好奇,不要害羞,说不定站在你身旁的那个人就知道呢! 甘谷的风景包括石窟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然,也有人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概括,即一廓两线,分别为古冀文化长廊、石鼓山风景旅游线和礼辛镇古遗址旅游线。 大象山的交通十分方便,行车8公里就到了火车站,您也可以直接乘坐火车到甘谷下车。此外,你也可以在天水火车站直接乘坐汽车到达大象山。
⑤ 哪里可以查到:天水——武山(水帘洞)、天水——甘谷(大象山)的汽车班车的往返时刻表
不用的,到汽车站直接坐车就可以了,一天有许多的班次的。
到武山了之后,坐个出租(三轮),几块钱就到了。
到甘谷也是这样的。
去的时候,记得要带吃的东西,这2个景点没有什么好吃的,不一定吃的习惯。卫生也不怎么好。
⑥ 从甘谷县城到大象山风景区有公交车吗
路程也就3公里,暂时还没有公交车,你可以打的或者坐地老鼠。
⑦ 请问有甘谷拉这个地方吗是国外的
甘谷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是一个几千年古甘肃省天水市甘谷概况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80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相传华夏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诞生于县南“古风台”,当年大禹治水,导渭于河,遗迹犹在,春秋时石作蜀负笈齐鲁,游学洙泗,师从孔子,名列七十二贤;蜀汉大将军姜维,在三国后期继承诸葛事业,力撑蜀汉半壁江山,“远志”风范,遗泽后世;清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被誉为“关西师表”。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县城西南四十里处传为秦先祖非子牧马之地。有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多处,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或藏于北京故宫,或存于省博物馆。县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公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而泥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高23.3米,宽10.02米,塑造超凡,为国内所罕见。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林木葱茏,青松苍翠,峰峦竞秀,林壑幽美,登临其上,陇山渭水,尽收眼底。华盖寺、姜维墓、蔡家寺各具特色,为海内处游人所仰慕。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大像山为依托,映带华盖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故里、蔡家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热线。
甘谷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良好,适宜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有“金腰带”之称。南岭渠使南山6万亩农田变得富庶丰饶,十余万亩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草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天然资源。甘谷是祖国的几何中心,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纵贯全境,宝兰二线即将通车,316国道从县城南通过。以这两条交通大动脉为主线,和县、乡、村公路构织成交通网络,把甘谷城乡和外地联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古老而神奇的甘谷山川沸腾起来了。“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使甘谷雄姿焕发,屹立于西部大开发前沿。
甘谷县先后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建筑劳务县基地,中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开心果引进繁育示范基地,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
灿烂的文化 甘谷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我国地理的几何中心。为全国县制的肇始之地、建县迄今2691年、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浓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无数名人先贤。甘谷县是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的生息之地。县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而泥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高23.3米,是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塑造超凡,国内罕见。更有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华盖寺、姜维墓、天门山、蔡家寺等相映带,构成陇上黄金旅游热线。
丰富的资源 甘谷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素有“辣椒之乡”美称。细线辣椒和白条党参畅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以月季花为主的花卉种植方兴未艾,12万亩优质果园,10余万亩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草地,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石灰岩、花岗岩等开发潜力十分广阔。以精细化工、石棉制品、纺织、机械、建材、食品、包装、服装、铸造为主的地方工业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优良的环境 陇海铁路、316国道横穿而过,通甘、泾甘、北甘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的通信传输手段和丰沛的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悠久的商贸传统,高品位的建筑业劳务资源,宽松的政策环境、丰富的土地贮备和水资源优势,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极为高效便捷的条件。
广阔的前景 甘谷被认为是全国最适宜于人居的地方之一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旺盛的人气和广阔的开发前景,热情好客的居民传统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愿望,使甘谷成为一块仁人志士关注和青睐的热土,一大批根深叶茂的境外企业的进入和蓬勃发展,在使甘谷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的同时,更加激发了境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情。
老县城!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象山
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交通: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7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
⑧ 有谁知道甘肃甘谷的大象山
甘谷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 ,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 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交通: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距离火车站有8公里。在车站有直达甘谷的汽车,也可乘火车直接从甘谷车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