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滚动摩擦系数是多少
在车速为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跑的路面类型滚动阻力系数:滚动阻力系数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0.010-0.018。
首先在车辆行驶前要知道车辆的重量m G=mg,再让车辆在低速匀速行驶(速度越低越好且要匀速)这个时候观察扭矩表的数值。摩擦力F=驱动力=(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轮胎半径)这里半径单位为米,摩擦系数=F/G。
滚动摩擦副在工程技术中与滑动摩擦副一样被大量地采用,滚动摩擦能减少阻力这一原理早在史前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图像中已见使用,随着车轮的发明,人们已比较朴素地理解到它与滑动摩擦有着本质的区别。滚动摩擦不仅动摩擦系数小,静摩擦系数也小。
相关信息
钢管混凝土滚轴平均滚动摩擦系数在2%~4%之间,随着荷载增大,滚动摩擦系数略有减小。采用不同直径的实心钢滚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滚轴直径增大而减小,随着荷载增大而增大。试验研究也表明启动摩擦系数比匀速运动摩擦系数大。
采用长200mm的140×5mm空心钢管滚轴进行试验,测得均布荷载时的启动摩擦系数为3%~4%,由于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以及滚轴种类不同而产生的。试验情况和实际工程现场情况差别较大。滚动摩擦系数主要影响因素有材料特性、轨道平整度、滚轴直径、竖向荷载分布情况等。
B. 汽车轮胎规格参数怎么理解
一般轮胎规格可描述为:
[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速度标识]
或者
[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速度标识]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
例如轮胎: 195/65 R15 88H 或者195/65H R15 88
可以解释为:
胎宽-----------------------195mm
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为-------65% 即胎厚=126.75,126.75/195*100=65(%)
轮毂直径-------------------15英寸
载重系数-------------------88
速度系数-------------------H
速度标识最大时速 常用车型
B 50 km/h
C 60km/h
J 100km/h
K 110km/h
L 120km/h
M 130km/h
N 140km/h 备用胎 Spare Tires
P 150km/h
Q 160km/h 雪胎,轻型卡车胎 Winter, LT Tires
R 170km/h 轻型卡车胎 LT Tires
S 180km/h
T 190km/h
U 200km/h
H 210km/h 运动性轿车 Sport Sedans
V 240km/h 跑车Sports Cars
Z 240km/h 跑车 Sports Cars (或大于240km/h)
W 270km/h 特型跑车 Exotic Sport Cars
Y 300km/h 特型跑车 Exotic Sport Cars
注:
1.较常见轮胎速度标识为:P,S,T,H
2.如轮胎无速度标识,除非另有说明,一般认为最大安全速度为120KM/H.
下图是轮胎上一些常见标识,该图为典型北美轮胎标仅供参考.
Tire Size/轮胎尺寸,Loading Rating Index/载重系数, Speed Rating Index/速度标识。
汽车轮胎结构分类:
可分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
花纹分类:
可分为条形花纹、横向花纹轮胎、混合花纹轮胎、越野花纹轮胎
种类分类
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即:PC——轿车轮胎;LT——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农用车轮胎;OTR——工程车轮胎;ID——工业用车轮胎;AC——飞机轮胎;MC——摩托车轮胎。
尺寸分类
1、全尺寸备胎:全尺寸备胎的规格大小与原车其他4条轮胎完全相同,可以将其替换任何一条暂时或已经不能使用的轮胎。
2、非全尺寸备胎:这种备胎的轮胎直径和宽度都要比其他4条轮胎略小,因此只能做为临时代替使用,而且只能用于非驱动轮,并且最高时速不能超过80km/h。
C. 各种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
在干燥情况下,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差别不大,但在雨后,差别就比较大了。正常干燥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为0.6,雨天路面摩擦系数降为0.4,雪天则为0.28,结冰路面就更低,只有0.18。
轮胎的作用
第一,轮胎是车辆与路面之间力传递的载体,通过轮胎传递驱动力、制动力、转向力等,从而实现了汽车的驱动、制动、转向等操作。
第二,支撑车辆载荷。车辆的载荷导致轮胎的下沉,直到轮胎接地面积的平均压力与轮胎内部的充气压力达到平衡。
第三,减轻、吸收汽车行驶过程的震动和冲击力,避免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的震动而导致早期损坏。同时适应车辆的高速行驶状态并降低行驶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轮胎的性能
轮胎作为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零部件,轮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轮胎性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此各个国家也针对轮胎安全性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随着汽车行业的突飞猛进,消费者在关注轮胎安全性能之余,开始关注整车的舒适性、操控稳定性、NVH等性能。
第一类,法规强制要求的安全性能:高速、耐久、脱圈、强度、外缘尺寸;
第二类,轮胎装配到整车测试的性能:舒适性、操控稳定性、NVH、燃油经济性、耐冲击性能、干湿地制动性能、磨耗性能等;
第三类,轮胎上的轮胎性能表现而进行的单胎性能测试:静态接地压力分布、滚动阻力、轮胎刚性、轮胎单体噪声、轮胎模态、PRAT、六分力测试、气味性、气密性、环保性、轮胎动平衡均匀性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轮胎
D. 汽车轮胎的负荷指数是多少
轮胎负荷指数“lure load rode” ,又称轮胎负荷标号二指 轮胎在标准规定的仗用条件下,按速度符号标明的速度行驶 盯,所能承受最大负荷的数字代号。
【负荷指数】:是把1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的。
例如:负荷指数为100的1条轮胎的最大负荷是800kg。(以下是数据参考)
负荷指数 千克 负荷指数 千克
71 345 99 775
72 355 100 800
73 365 101 825
74 375 102 250
75 387 103 870
76 400 104 900
77 412 105 925
78 425 106 950
79 437 107 975
80 450 108 1000
81 462 109 1030
82 475 110 1060
83 487 111 1095
84 500 112 1129
85 515 113 1164
86 530 114 1200
87 545 115 1237
88 560 116 1275
89 580 117 1315
90 600 118 1355
91 615 119 1397
92 630 120 1440
93 650 121 1485
94 670 122 1531
95 690 126 1578
96 710 124 1627
97 730 125 1677
98 750
E. 汽车轮胎主要有几种规格
两种规格。一般轮胎规格可描述为:
1、[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速度标识]
2、[胎宽mm]/[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速度标识] R[轮毂直径(英寸)] [载重系数]
例如轮胎: 195/65 R15 88H 或者195/65H R15 88。可以解释为:
胎宽:195mm
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为:65% 即胎厚=126.75,126.75/195*100=65(%)
轮毂直径:15英寸
载重系数:88
速度系数:H
一般来说,了解[胎宽]/[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R[轮毂直径(英寸)]对更换适合爱车的轮胎有帮助。了解轮胎的[载重系数][速度系标志]对行车安全有帮助。
(5)汽车轮胎系数一般是多少扩展阅读: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单从轮胎角度讲,相同花纹的轮胎如果胎面越宽,和地面接触面越大,与地面摩擦力越大,车抓地力越好,越平稳舒适,对应操控性越好,同时油耗会相应增加。越宽越大的轮胎价格越高,扁平比约小价格也越贵,因为制造工艺复杂通常会带来更好的抓地力,但同时油耗、胎噪也有可能增加。
轮胎的高宽比数字越小(越扁平的轮胎),车辆的操控性就越好,但舒适性可能会下降,而且轮胎撞击异物时鼓包的机率可能会增加。反之,高扁平比的轮胎缓冲能力强,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转弯时的侧向抵抗力弱。
F. 汽车轮胎225、60、R16什么意思
225/60r16是轮胎的型号规格,其中225表轮胎宽度是225MM,6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60%,也就是断面高度是宽度的60%,而R代表的是该轮胎为子午线轮胎,16表示该轮胎适用的轮辋直径是16英寸。
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补强橡胶,大规模用于补强胎面胶是在轮胎采用帘布之后,因为在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轮胎使用中损坏得还要快,炭黑在胶料中的用量增长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胶中使用的炭黑也不过20份左右。
这时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体不用,已达50份以上。胎面中掺用炭黑以前,轮胎大约只行驶6000km就磨光了,掺用炭黑后,轮胎的行驶里程很快就得到显着的提高。一组货车轮胎大约可行驶10万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达20万km。
发展起源:
在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胎面胶但无花纹。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
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