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宝马320Li与奥迪A4L哪个好
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中,一旦提起豪华汽车,很多消费者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宝马、奔驰、奥迪。这3个汽车品牌的汽车确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很多消费者在计划购买豪华汽车的时候,都会在这三者之中做出一个选择。但是同样都是豪华汽车品牌,在买车时,要如何在这3者之中做出一个抉择呢?今天就先来讲讲宝马与奥迪。下面就各选一个车型,来进行两者比较。
⑵ 奥迪和宝马哪个好
宝马与奥迪这两个品牌,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而且这两款车型在国内一直都有非常不错的口碑,价格自然也比较贵,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车主都会选择这两个品牌。
但是,到底是选择宝马比较好,还是选择奥迪比较好,这就让众多的车主感到非常的纠结,这两个品牌的汽车他们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有很多的内行人也表示,一款车确实很不错,但另一款车的名声完全是吹出来的!
宝马汽车的发展
宝马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做汽车的,一开始他们只是一家飞机公司,到了后来才逐渐向汽车行业进行发展。但是不管是做飞机还是做汽车,他们公司确实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而且一直都能被大家所认可。
他们公司的宗旨,就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要以极高的品质面向消费者,所以说宝马的汽车,能够经久不衰,一直排在中上游的水平,是有一定原因的,不是随便吹嘘出来的。
在同等级同价位的汽车企业当中,在汽车品质方面能和它相提并论的,应该就只有奔驰一家。宝马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它的发动机,不管是从配置上来看,还是从动力上来看,都是非常厉害的,得到了不少车主们的认可。
宝马4系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而且他们一直都在努力研究创新,研发新技术,慢慢的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从它们独有的蓝天白云的车标上也能显现出它们的特色。总体来看,宝马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汽车品牌,甚至还有很多的国家,把宝马作为政府的专用汽车。
奥迪汽车的发展
奥迪汽车的价格也不便宜,这款汽车之所以能在国内有很高的名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曾经被我国政府采购,并且还把这个品牌的汽车作为专用车型。这一做法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奥迪的影响力,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虽然说这个品牌的汽车价格比较高,但是大家还是愿意购买的。在很多人的心中,奥迪就是权势的代表,人们觉得开奥迪车的人,肯定都不简单,在国人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过去,要是能够买得起一辆奥迪车,那自然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在之后政府内部也进行了改革,奥迪也不再是规定的专用车了,人们对于奥迪的盲目崇拜,也开始慢慢的减弱了。
这件事情对于奥迪来说,其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能对于大一点的人来说,奥迪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是对于年轻人们来说,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奥迪一开始的附加形象,甚至还会觉得,它本身也没什么优点,还卖那么贵,还不如多花点钱买辆宝马呢!
所以说,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出,这两个品牌的汽车虽然说都比较昂贵,但是大家更认可宝马,对于奥迪则不太感冒,认为它的名气基本都是吹出来了。不过有一部分内行人表示,奥迪也是有优点的,比如说奥迪的汽车舒适性比较高,外观设计很稳重,操作起来也比较舒服。
人们之所以愿意选择奥迪,也是因为它比较可靠,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非常好。而且奥迪在国内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多年,它已经完全了解国内消费者的审美了,很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就比如说它们家最具特色的加长版内饰,国内的消费者就非常满意。
奥迪A6L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奥迪口碑下滑的真正原因
当然,不管是哪个品牌的汽车,肯定都不可能是完全无缺的。就比如说奥迪汽车经常会出现烧机油,车子颠簸,发动机舱进水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了一直都难以解决。而倍受追捧的宝马,同样也存在油耗过高,底盘太低,车内空间不足的众多问题。两者相比较的话,肯定都有各自的优点,也会有各自的缺点,很多人都说奥迪比不上宝马,绝对不是因为奥迪的缺点比宝马多。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奥迪的口碑日益下滑呢?如果大家真正了解奥迪的发展历史就能知道,奥迪A6就是它当年的巅峰期,也是口碑最好的一款车,深受民众欢迎,在大街上见到最多的就是A6L。
但是巅峰期过后,它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奥迪的根基开始出现动摇。了解过他们官方的数据之后,我们也能发现,在近5个月以来,奥迪a6的销量似乎一直都在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也在不断的降低汽车的售价,尽管如此,低销量的危机依旧没有解除。
所以说我们大概也能看出奥迪的问题,首先它已经失去了政府的支持,另外自己的营销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品牌效应,当然汽车的研发技术问题也不能忽视,在早几年消费者就不断反馈的一些问题,到今天他们依旧没能给出解决方案,甚至有些问题还变得更加严重了。综合上面的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它的销量开始不断的走低。
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这样认为,奥迪汽车的价格虽然和宝马奔驰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汽车质量却远不如这两个品牌,在没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之后,他们也失去了保护伞,再加上实力方面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导致它的销量越来越低,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的汽车定位就会离开中高端品牌,但是对于奥迪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在中端的汽车品牌中,他们是可以称霸的。
奥迪TTS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才会有一些懂车的人表示,奥迪之所以卖这么贵,根本就不是因为它的质量好,完全都是靠吹的。如果说她想保住中高端汽车的地位,想要增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必须将现在存在的问题全部改正,才能改变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⑶ 奥迪a4和宝马3系内饰方面 哪个做工用料好点
肯定a4l能好点了
a4l2.0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动力较320i大
而且宝马的底盘虽然好
调校好
但是2.0的动力的确不咋地
只有搭配宝马的直六发动机
才能发挥宝马的操控优势
320i和318i都很一般
空间也不及a4l大
舒适性也不行
性价比不高
⑷ 奥迪A6和宝马5系哪个好
5系的油门和刹车很舒服,不管是给油还是刹车,脚传递给踏板的力度在各个阶段是均匀的,奥迪的刹车有点硬,轻轻踩刹不住,稍微用点力气又刹的很死。同样的速度踩刹车你能很清楚的知道踩多少能够刚好停到你想让车停的位置,奥迪的刹车要一轻一重的来回调整,也有可能我5系开习惯了不是那么容易适应奥迪的刹车。这点不要和我杠,家里以前的A6到现在的A8,朋友的Q8都给我这样的感觉,开习惯宝马之后要适应一阵子(此外,5系的踏板脚感和卡宴差不多,希望奥迪能从自己家的子品牌里学点好的)
内饰方面A6和5系都有程度不一的异响,喜欢实体按键/经典选5系,喜欢科技/年轻选A6。5系iD6(G30/31/38)以后的车机很好用,屏幕位置也比C8的A6高,连CarPlay看导航很方便不用低头,这一代奥迪的屏幕太低了看导航什么的要稍微低一下头,跑个长度之类的挺累的而且也不是那么安全
实体按键也比奥迪虚拟座舱的触摸屏来的更舒服,虽然奥迪那两个大屏看起来很帅而且也有按压反馈,但那玩意儿不太好掌握空调温度之类的具体数值,比较容易一不小心就调高/低了,相比之下宝马传统的旋钮更容易操作,而且还有阻尼反馈
说那么多优点喷一下宝马的方向盘,5系的方向盘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比A6的更沉,做原地掉头之类的操作的时候是真的和打太极一样,要费些力气来捣鼓一个又沉又大的圆盘子挺烦的。相比之下A6的方向盘小巧很多,甚至说A8/Q8的方向盘都比较小巧,对女性/力气比较小的人来说比较友好
此外奥迪的车灯真不是盖的,同样的LED,Q8大灯能覆盖的面积和距离不是5系的勺子能比的…
售价方面A6优势比较大,但抛开排量谈价格就是耍流氓,所以看题主具体的选择,5系和A6在功率差不多的情况下稍微在售价方面吃点亏
⑸ 奥迪和宝马哪个更好有什么推荐吗
我认为奥迪比宝马更好一些,因为在定价方面,相同的奢侈品牌实际上有不同的定价。对于奥迪和宝马来说,奥迪的价格比同级别的其他奢侈品牌要便宜一些。奥迪科技与时尚的融合是比较好的。奥迪技术意识强,配置高,驾驶感好。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奥迪性价比比较高的汽车。
1、奥迪A3:A3关注年轻消费者。虽然从外观上看,A3是该系列的入门级车型,但从内饰材料和工艺上看,A3并没有被忽视。坐在A3车厢内,来自坚固的奥迪家族设计路面,中控台上方材料厚实柔软,最新设计的多媒体显示屏位于顶部。同时,A3小心地用绒布包裹手套箱的内部,这大大提高了等级。虽然前排座椅采用中等硬度和柔软度手动调节,但它们也能很好地包裹车身。在后排,短座垫影响大腿的支撑,但腿部和头部空间相对丰富。
5、奥迪A6L:奥迪A6L是一汽奥迪的核心,非常合适。原因是这辆车把奥迪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科技感是奥迪A6L最大的卖点。独特的外形是科学技术的一大特点。仪表板上的三个大屏幕非常显眼。
⑹ 奥迪Q5L和宝马x3哪个做工好
不同意一楼的说法,这两款车单独看就能看出Q5L的做工比X3更赞,毕竟奥迪Q5L车身内外饰使用超过40处镀铬件,所有按键均有镀铬装饰;内饰提供11种颜色组合,还有7种内饰条选择,无论是材质档次或数量,都远比X3强的多,而且Q5L还实现了微米级工差控制,怎么说也是Q5L的做工好。
⑺ 奔驰宝马奥迪,哪个档次会高一些呢。
无论宝马、奔驰、还是奥迪,都属于德系车中档次较高的车型了,这个问题有点大,这三个品牌都旗下档次很高的车型,同样有档次不高的车型。
但总的来说,宝马、奔驰、奥迪历史非常久远,在汽车历史的长河当中也占有很多的戏份。
奥迪、奔驰、宝马这三款车的定位也略有不同,奥迪和宝马其实在欧洲主打的是运动性,而奔驰更注重商务型和舒适性,中国人常说,开宝马,坐奔驰嘛。奔驰的后排绝对是超越宝马的存在,是一款适合去乘坐的车型。
而宝马的操控性更好,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深,你如果拥有一台高端的宝马车,他更希望上手去体验他的驾驶乐趣。
如果让我个人去做出选择,我个人觉得奔驰大于宝马,而宝马又大于奥迪,但是我知道国人对奥迪的感情其实比奔驰和宝马更深,毕竟进入中国市场最高嘛。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