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奥迪召回e-tron/A4/A6/A8/TT等车 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委托奥迪授权经销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检查仪表板副驾驶前气囊盖板弱化线位置的织物切割情况。如没有切割或没有完全切割,则按照维修指导进行切割,以确保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可以完全展开,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属于2021年4月16日发布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奥迪汽车》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扩大召回原因为通过备件装车情况排查,发现有部分车辆可能在维修过程中更换了有问题的仪表板。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短信等方式通知车主,奥迪授权经销商会主动联系相关用户并安排免费召回维修事宜。用户可致电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客户服务热线:400-817-1666,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此外,也可登录网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关注微信公众号(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线索。
❷ 6月车辆召回盘点,BBA均有涉及,奔驰召回67万辆领衔
前言: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走高,汽车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话题。在过去的6月份,车评社注意到有多个汽车品牌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备案并发布了召回公告。今天,我们又梳理了6月份的相关数据,为大家做一期月度盘点。
重庆力帆召回3651辆
日前,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召回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产的部分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共计3651辆。
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纯电动汽车: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动力电池包内部高压线束分布存在干涉情况,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绝缘层磨损、短路;2、电池包汇流铜排连接螺钉存在松动风险;3、动力电池包充电温度阀值设置过高,在长时间使用快充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由于以上原因,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式:1、改善汇流铜排螺栓固定方式,增加螺纹胶,防止松动;2、检查电池包内高压线束,对于老化、磨损线束进行更换并调整线束布置;3、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查,对有质量隐患的模组进行更换;4、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升级,完善充电策略;5、对电池包密封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隐患的电池包箱体进行返修或者更换。
车评社观点:电动车的电池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到续航里程及用车安全等诸多问题。不过让笔者以外的是,濒临生死边缘的力帆汽车能够担负起隐患车型召回的重担,这还是非常值得点赞的。不过,这也为消费者提了一个醒,纯电动车型比较特殊,购买之前一定要货比仨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2019年度汽车召回事件回顾,关键词:德系、高田气囊
近些年,国内汽车市场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购车人的消费观里,品牌、外观、空间等因素已不再是占据着决定性地位,而和汽车召回、投诉以及碰撞等事关车辆质量、安全问题的信息,也正成为舆论的焦点。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有关汽车召回公告共有215条,涉及的召回车辆共计6539512辆,囊括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现代、本田等39个品牌。而其中,单批召回车辆超过2000台的召回公告就有99条。
整理完2019年所有的召回信息,小编归纳出两个重点:德系涉及召回的车辆数目位居榜首;因高田问题气囊召回的汽车数量最多。
而到了2019年6月27日,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搭载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ES8电动汽车,共计4803辆。
召回范围内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包搭载了规格型号为NEV-P50的模组,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存在走向不当的情况,可能被模组上盖板挤压,导致被挤压的电压采样线束表皮绝缘材料磨损,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线束绝缘层烧损从而引起电池包热失控和起火,存在安全隐患。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动力电池包,以消除安全隐患。
小结
其实,除了以上的信息,去年备受关注的还有本田雅阁的“失速门”召回事件。自失速门事件曝光之后,经过网络舆论的不断发酵,终于在2019年8月8日,广汽本田决定自2019年8月30日起,召回2017年7月25日至2019年8月7日期间生产的装备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部分国产雅阁汽车,共计222674辆。
这次召回的20多万辆雅阁,由于1.5T发动机中冷器出口处空气流速设计的原因,车辆在大雨等高温高湿环境下行驶时,可能导致少量冷凝水在中冷器出口处聚集,在这种情况下急加速时有冷凝水滴被吸入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缺火,极端情况下可能使发动机进入保护模式,从而导致车辆出现行驶中加速受限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相关部门机构对于车辆安全隐患检查力度的加强,汽车召回已经不再是一种“遮遮掩掩”的状态,企业通过召回解决产品存在的问题、隐患,对于企业品牌和消费者的保护都是正向的。但如果召回过于频繁、处置措施不当,也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二次伤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