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享一下爱车奥迪e-tron的深度试驾体验感受!
非常有幸继场地试驾以及冰雪丛林越野体验之后,能又一次得到奥迪的垂青,拿到长测车深度感受e-tron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试驾活动帖子传送门: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fafc6efdca2c74b2/86105198-1.html
苗条纤细的钥匙
在整备车间清洗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去亲密接触了
自己动手清洁内饰
擦车是跟车间建立感情快速熟悉起来的捷径
装好行车记录仪,保证长测期间车的安全
上一组出浴照
虽然是低配车型,气势一点也不弱
接车里程1057,续航303,上一位车主的能耗是27.4kwh/100km
清零,开启我的体验
无线carplay超级方便,如果手机需要充电直接插线,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有反馈的触屏手感很赞,但是在carplay界面没有震动,屏幕清洁就是黑屏,触摸屏确实是指纹收集器[偷笑]
车位满满当当的
停回家里车位,平时觉得宽敞的车位瞬间就变小了
日常采买,带娃小菜一碟
一购物车东西进去就这么不起眼
拿到车开了47.3公里,续航里程却掉了83公里,而平均能耗只有23.7也比之前的27.4还要低,感觉有点蹊跷,开始排查问题
首先检查胎压
调整到厂家建议值
检查胎压都时候发现了e-tron安静的小秘密,有声学结构的厚实轮拱内衬,为消除路噪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夜过去,发现续航又回复了25公里,相当于之前开了47.3公里掉59公里,误差11.7,这下感觉好接受多了
五一假期中的值班路上开出来的长测期间最低能耗19.1,没有拥堵的环路果然是刷低能耗的宝地,随着最新记录的诞生,续航里程也回归了正常,行驶里程和显示续航里程基本一致,误差在4公里,并且之后也保持在这个范围附近,一直比较准确了, 猜测除了电脑计算能耗需要足够的里程适应新的驾驶逻辑,也跟胎压有一定关系, 所以建议大家不管开什么车,驾驶过程都要勤关注一下胎压情况
特别巧合的停在了两个老Q5中间,相比Q5经典的圆润外观,e-tron特别有一种承前启后的感觉,既典雅又现代
舒适模式下空气悬挂处于中间位置,窗线高度比Q5高5-6㎝
对后排很友好的设计,靠背角度和腿部空间都很舒服,装上儿童安全座椅也轻松无压力
几乎纯平的地台大大提升了便利性
每次关闭启动拨钮,系统会提示充电预约计划和空调计划开启,正赶上5.2的33度热浪,提前自动打开空调让用车舒适度有了极大的提升,这又是一个电车的优势,以前的宝马X1也有这个功能,但是因为不支持远程启动发动机,就只有驻车通风而不能开启空调,效果就大打折扣导致这个功能鸡肋了,还不如提前开门散热来的快
在即将出现里程焦虑的时候,e-tron还提供里程模式
可以自动控制,让里程最大化,似乎是比节能模式更加极端一些
充电目标设置可以自定义充电计划,还可以在地图里关联定位,自动启用设置
设置合理的目标电量可以帮助保护电
去荟聚遛娃顺便感受一下号称北京最大的公共充电站
没想到开局就是地狱级难度[流泪] 油车占桩车位小
电车充满不离桩,占着电桩不充电
充电线不够长
用尽洪荒之力,就差一厘米插不上
只好再费九牛二虎之力挪成车头朝里的姿势
扫码,充值,开始充电,然后发现悲剧了,充电桩没电压
指示灯也显示没充上,地下二层一共十几个30kwh直流快充我换了7-8个,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都没充进去,无论新旧国标全是没有电压,真是心态爆炸[抓狂]
最终在辗转了10跟充电桩后,在新国标7kwh交流慢充桩上顺利开始充电,此时距我进停车场已经超过了4小时[流泪][流泪]简直欲哭无泪
e-tron的充电接口还是很有高级感的,也很智能,插着线不能挂档,不能移动,仪表盘会提示, 拔了线盖子会自动关闭,避免开着盖子上路狼狈尴尬的场面
自动激活了预设充电设置,充满时间令人绝望,随缘充吧,尽量充完充值资金就得
在感受过充电艰难的弱小无助后, 用8小时换来了3.5小时有效慢充时间,花费50元,得到100公里续航 [大哭]
在地狱般的充电之旅小小地回了口血后,e-tron又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大兴野生动物园,最后薅了一把高速免费的羊毛,也体验一下高速工况, 和市区行驶一样,行驶起来安静沉稳,动力响应积极,在高速上超车提速特别有信心,就是需要不时的关注时速,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超速。 主观感受上从80公里到120公里行驶噪音,无论是风噪还是路噪,都没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必须时刻关注仪表时速。好在导航也会特别贴心的在检测到限速牌之后,结合车速做出是否超速的提示。我没找到这个提示在哪关闭,即使把导航语音和驾驶辅助语音提示全都关掉,它仍然会在你超速的时候做出请减速慢行的简单提示,但是并不会报限速多少呢,感觉这个级别的提示还是比较人性化,并且不招人烦的。 还有就是奥迪安全碰撞预警,在高速行车上也让人觉得心里非常踏实,当前车减速,并且我车的速度偏高,快速接近前车时,仪表盘会弹出一个碰撞预警的提示,声音非常的柔和,不会吓到司乘人员。而如果驾驶员不及时采取制动措施的话,系统也是会自动帮忙刹车的。不过这一项功能还是不检测为妙,风险太大。在场地试驾的时候,可控风险的环境里也体验过这个碰撞预警的高级了[嘻嘻]。
这就是最终的驾驶里程,在5天的时间里开了261公里,都是日常天天用车的场景。 总结一下: 这辆车给我的感觉还是非常好开的,整体是沉稳舒适的风格。 悬架系统方面, 空气减震的滤震非常好,跟我的S4相比,感觉每天走的同一条路都更加平滑了,对乘坐者更是非常友好,后排乘客感觉到路面的震动,相对驾驶者来说有更加明显的过滤和削弱。 不过在支撑性方面就稍显不足了,毕竟这辆车自重太大,有2.6吨以上,在刹车点头的时候,盘桥掉头侧倾的时候,还有慢速通过减速带之后,它的减震阻尼都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体重,会有多余的晃动。 再加上为了让如此巨大的体重能够刹得住,奥迪为这辆车配备了非常强大的刹车系统,而且非常灵敏,如果是频繁堵车一脚油门一脚刹车防止加塞狗的工况下,会有点不好掌握而无法让车辆平顺,而如果稍微拉大车距,并且预判前车的动态的话,只要是保持行驶,哪怕再慢都可以仅仅依靠使用动能回收系统和轻触刹车,就让车辆开得非常的平稳舒适。 动力方面 储备非常的充足,在全部的用车区间里面,我几乎没有让车辆的功率超过75%,只有一两次红绿灯排第一弹射起步才让功率满载。在这里也不得不夸一下奥迪为驾驶乐趣准备的弹射功能,让这一辆以居家舒适为主的车好玩儿了不少。无论是市区路况还是环路亦或是高速中途加速方面,电车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不需要降档,不需要拉转速,不需要等涡轮建立压力,只要一脚电门下去,车就可以随着你的动作迅猛的窜出去,无论是超车并线还是在车流中穿梭都非常的得心应手。 转向方面。 转向手感仍然不太好,在低速的时候和高速的时候,方向盘转起来感觉力道还算比较均匀,但是在这个中低速40公里左右的情况下,初段感觉比较飘,没有什么回馈感,可是车头还是会跟着走可以说不失精准,但是稍微转向角度大一点,他的阻尼又会来的比较突兀,线性差。相对各种模式来说,方向盘设置在舒适或者自动的时候,整体感觉没有什么违和感。方向盘和车头的比例也比较好比较精准,但是手感和阻尼还是不太真实电子档比较重,跟车辆缺乏沟通。这样的模式让驾驶变得更轻松,但是在运动性方面还是会打一些折扣。这样的调教也比较符合这辆车的调性吧,轻松舒适 车载娱乐方面 无线carplay连接非常的快,系统菜单反应巨快,比B9平台的系统都要快,震动反馈感觉也很好,有点物理按键的感觉, 音响系统也非常的赞,哪怕这是最低配,没有选配BO音响,它的音质音色还有功率也非常的足够。让我感觉他的声音单元就好像跟bo音响用的是一样的单元,而且我非常怀疑他甚至连功放都是有的,不过并没有舍得去翻找,因为可能会需要扒开后备箱内饰板才能看到那个功放。 另外就是做工方面继承了奥迪一如既往的精致,用料和装配都是行业标杆。但稍显遗憾的就是最低配车型座椅的用料感觉不够细腻,虽然有比较禁脏,比较耐造的好处,但是跟车厢整体的高级感有一点违和。还有整车既配备了全车10雷达,也配备了360影像,可以说硬件已经足够了,但是并没有给到自动泊车这个功能,如果厂方能够不是为了区分高低配,而把这项功能作为全系标配的话,我认为就更好了,毕竟对厂方来说几乎没有成本的提升,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用车便利性会极大的提高,毕竟这辆车尺寸还是比较大的,在日用停车方面对于驾驶技术并没有很熟练的人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 充电方面 这就要吐槽一下了,在大力推广电动车这么多年之后,公共的充电设施仍然有这么多的不完备,在大家使用充电设施的习惯上,仍然有这么多的陋习,使用者并不能很好的为他人考虑。导致在公共场所下这些充电桩的利用率并不好。 最后我觉得e-tron对于日常家庭使用来说真的是神器,舒适,安静,平稳,有质感,空间大,如果有自己的私人充电桩整个用车体验应该会非常的愉快而完美。 码字不容易,向版主申精[嘻嘻][抱拳]。 也欢迎各位车主和准车主一起探讨各种驾驶感受和使用经验[握手]。
② 对谈奥迪A6L车主:聊一聊,那些打动你的关键瞬间
奥迪A6L,一款非常具有符号意义的车。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影响,豪华C级轿车阵营才成为国内最具备市场指标性的车款。
很多人对奥迪A6L的印象,是由圆头圆脑的C5那代开始,逐渐壮大于改成大嘴的C6一代,并持续至C7;“稳重、低调”一直是C5、C6以及C7这几代车型的“官方”印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18款奥迪Q7,说说1万公里用车真实感受
哈,都说有个好标题能够吸引更多目光,但想想写这篇文章的真实出发点是把我买车用车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车友或者即将成为车友的你们,所以标题还是要简单直给。废话不多说,言归正传!先说说车主本人,80后男性,19年本龄18年驾龄的A本老司机,开过国产、合资、进口车也不算少,总里程没有100万也有80万了,所以自诩对市面上大部分车还是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再说说选车心路历程,作为曾经的Q5车主,对奥迪品牌的“中庸”和性价比尤为赞许;在阔别奥迪品牌和SUV3年后,家里此时有两辆轿车,无论家用还是日常代步都需要一辆可以带给你安全感但又相对实用的SUV,假期可以轻度撒个野,偶尔可以草原高原浪一浪,上下班皮实耐用油耗相对友好。明确了需求,接下来就是框定范围,和坛子里多数人一样,Q7、X5、GLE320、XC90老几样选一。着实各论坛泡了有一阵子,对这几款车型也算是各种学习了解,简单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选车时间2019年8月,购车9月,参考款式都是2019年之前的首先排除了平行进口车,TJ港水太深,没有资源没有朋友我就不去冒险了,况且进口车质保和维修还是要有保障,要不真出了问题这高零整比的车能让你哭死(具体案例见下文)X5:首先新款的X5绝对是这几款里颜值第一,之前总被吐槽的内饰也提升了几个档次,卓越的驾驶感堪称百万级别王者;但是!换代的代价大家都懂,20T排量70出头的车价落地就80多,全北京不加价就算优惠了,超支太多,无奈PASSGLE320:当时的行情是老款优惠万20T车型70左右,新款不优惠还没现车;说实话如果X5和GLE都是同排量价格相近的话,我会选奔驰,豪华感和优质的做工甚至超越了更高级别的凯宴(个人观点勿喷)。但毫不纠结的原因同X5,20T车型带着2吨多的自重还是有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差点意思XC90:说实话这是我都没去看车试驾就放弃的一款车,各位关注的朋友可参考各大网站的评测视频,几个突出的问题可以关注。优点突出,主动安全性和环保材质的大量应用,同时整车优惠幅度之大令人乍舌;缺点明显:20T双涡轮增压和变速箱的匹配还差火候,整车隔音效果同级别最差,越野性能同级别最差,简单的说摆在那看是好车,开起来就原形毕露(不是车黑,谨代表个人观点)最后说说Q7:我承认最先看的是Q5,新Q5L加长是亮点,后排乘座空间和质感明显改善,但是发动机分了高低功率,并且引以为豪的夸戳没有了!对不起我接受不了没有灵魂的奥迪;真是有点机缘巧合,那时候的Q7海外已经发布新款非换代产品,大家都知道这款Q7的销量大不如前,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的以往的霸气和商务范,变得更加年轻和运动化。当销售告诉我20T车价50多落地60,30T车价60多落地70的时候,并且看到白色现车还是加装黑两包的效果后,真的是一见钟情了;找了做线上购车平台的朋友,比店内总监价格低了2个点,并且免了强制装饰,京牌置换贷款全下来70以内,当天看车试驾交定金回家等贷款资质审批,也真是神速了。。。车断断续续开了半年多了,里程也过万了,刚做完首保,在坛子潜水这么久觉得是时候分享下用车真实感受了油耗:日常北京驾驶,60%快速路,40%市区拥堵路段,综合从12降到了不到11,当然有疫情期间路面压力减少的原因,如多市区驾驶12-13比较正常,高速按限速跑油耗在10左右动力:如果预算够建议30T别犹豫,虽然是上一代机械增压发动机,增压同时消耗部分动力,但3.0排量打底起步、超车及高速巡航都底气十足。当然这种2吨以上的车你想起步窜一下有推背感还是得挂S档,D档不心疼油钱的地板油也不差,涡轮没有迟滞感,120公里挂S轻给油也能窜一下。想买车的真的推荐去店内试驾一下,每个人对动力的够不够理解不一样,自己觉得好就是好。稍微延展一下,曾经郊区轻度越野爬坡和交叉轴,3.0的机器吼一声真的是动力随叫随到,不知道2.0是否还是这样?比较突出的几个点:1、隔音绝对是亮点,虽然黑亮包的轮胎从255R19升级到285R20,但是胎噪风噪以及发动机噪音进到驾驶舱都控制的不错,各种路面的虑振传递进来的也很少,有驾驶豪华轿车的质感2、视野极佳,操控性比较中庸;高坐姿的前视野和宽敞的A柱视野让你开起来有更好的安全感,方向盘握感和回馈感很奥迪,简而言之就是不像开个大车,即使对女性而言也很轻松;但有一点是因为285宽胎带来隐藏风险,在不平整路面时一定要双手紧握方向,因为路面颠婆回馈会引起方向突然微调,刚开始非常不习惯3、没有所谓的烧机油现象,也未出现天窗仪表盘等异响的状况,可能RP比较爆棚;入门级原车音响质量一般,后改装4门音响加功放有所改善,非发烧级够用4、底盘不带升降,虽四驱能力强大,但通过性未做深度测试,一般路况轻度越野足够从容面对,坐在车里信心十足5、安全性较好,去年底五环走神追尾一小轿车,前车尾杠碎裂,后备箱轻度变形,我车前中网有拳头面积破碎,前唇小变形,大灯无破损,雷达有异常报警,维修价格居然近3万。。。(买平行进口车的朋友维修成本请三思)想到的先这么多,欢迎拍砖
32还是36色氛围灯,车内布局合理,科技感十足,中控屏不支持触摸并且尺寸太小,但清晰度极佳
④ 2020奥迪Q3,45 TFSI时尚动感型,分享3000公里用车感受
刚提车回来的样子,干干净净小伙子一枚~
优点:外观时尚年轻运动,内饰采用最新设计语言,两块儿大屏科技感十足B格满满。座椅包裹感十足,很舒适。发动机动力充沛,即使80-120k,h依然有推背感。变速箱换挡积极且平顺。底盘有韧性,路感反馈还算清晰。悬挂总体偏舒适。隔音中规中矩,没有掉队B&O音响加持(但我的耳朵听不出它的优势[流泪]),氛围灯30色可调。槽点:发动机涡轮迟滞明显。档把太丑,钥匙太low了。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您是年轻人,追求动力,至多有一个宝宝,那买他就完了!不会让您失望!空间动力颜值都在线。如果您追求成熟稳重,或有了两个宝宝,那我认为舒适和大空间才是您的选择目标,Q3推荐值就没那么高了。
补充一点,油耗!开了这么久,经历过铺装路面,轻度越野,高速,高速堵车等等情况,油耗大约维持在10个左右。不知保养过后能否降低一些。以上就是我的用车小体验啦,大家有啥疑问或想法非常欢迎私信我或在下方留言,日后将继续更新用车中的发现和感受。
⑤ 确实是个很难得抉择,奥迪Q5L深度对比宝马X3谁更适合你
不少消费者在年少时就有了一个“豪车梦”,毕竟大多数人都拒绝不了豪华品牌的魅力。所以当事业成功后,一辆能够让全家人坐得舒舒服服,且综合产品力不错的豪华品牌汽车就显得让人难以拒绝了,很多豪华品牌都推出了中型SUV,看中的就是这块市场。
而Q5L,虽然它不完美,但确实是在30-40万级别开起来最干净清爽、最有乐趣和激情的一款SUV,更加适合对驾控有需求的用户。X3的产品力更加均衡,并且外观和内饰更加精致,似乎也更能收到用户的喜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品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⑥ 奥迪Q2L,5000公里用车感受,不拘一格,潮流之选
春节前吧,因为我跟媳妇儿俩人儿的工作地点有点儿南辕北辙,所以想去看一台适合女生开的小两厢车。最初是打算在宝马mini和奥迪A3之间选的,看了两圈下来,媳妇儿相中了A3的喀纳斯绿两厢运动版,说实话,那颜色我感觉我驾驭不了,但是女人买车嘛,无非就是造型、颜色,至于动力啥的,基本可以忽略了后来盘算盘算去奥迪4S店里订车的时候呢,一进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台珊瑚橙的奥迪Q2L,当时我那外观控的媳妇儿就走不动了,说什么也得看一看这台车,没辙,找来销售,打开车门进去一看,感觉跟A3一模一样,配置啥的也差不多,媳妇儿说,要不买这个吧,好看好看!这是唯一的理由得,问了销售得知,Q2L也在促销搞活动,裸车降4W多,那还说啥呢,当天就定下来了。可谓是雷厉风行的典范了!年前提车,过年老家一趟来回,再加上春节期间的来回奔波,目前已经5300公里了,怎么说呢,优缺点都有,上图说话吧!
这张是远光灯效果
总结一下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优缺点吧,优点:1、车子小巧玲珑,外观颜色、造型很好看,比较适合女司机;2、奥迪1.4T的发动机动力还是很强劲的,在高速上超车啥的也不费力,不过没试过开空调,等天暖了开空调试试,希望不要太肉;3、油耗低,目前我车综合油耗显示6.9,比我原来的蒙迪欧少了一半。缺点:1、车内储物空间不算多,特别是中间区域,手机都没地方放;2、高速胎噪比较大,跑到120的时候,基本就觉得有点吵了,我前段时间喷了个底盘装甲,目前还没上高速,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总的来说,我把这台车定位为一个适合女生在城市里开的小型CUV,这样的话,个人感觉这台车的配置啊、动力啊是完全能够胜任的,还是一款不错的车的。
⑦ 兼顾舒适和操控,运动豪华B级车别错过全新奥迪A4L
“奥迪A4L太战斗了!S4附体?!爱啦爱啦!”朋友微信发来三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我们用一天时间,将长轴豪华运动轿车试了个遍,3系、XEL、CT5、TLX-L和近来大热的A4L。
运动豪华首选3系?老黄历了!朋友对比试驾后倾心全新奥迪A4L,后者也因为操控上有了长足进步,综合表现超强,被很多车评人、车迷、消费者戏称为“奥迪3系”。
图中红车为致雅型。
文|大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