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车以外另一种用车新体验,奥迪Q2L e-tron用车记
[大兵]说起买电动车,其实并不在考虑范围内,可能还是担心续航和充电问题,买Q2L纯电,完全就是一个意外,一个巧合。家里有了一辆汽油B级车,所以准备再买一辆小车给老婆用,小型SUV为主,毕竟通过性,后备箱空间以及实用性,确实要好过轿车,但是十几万的小型SUV其实挺难选的,主流的那几个总觉得缺点什么,可能自己的车在舒适性,静谧性以及配置层面都比较好,我个人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试驾了一些车的确有不满意之处,后来就换个角度,还是买个紧凑级轿车,从骐达、福克斯STline,再到A3,1系,日系车我只看上了骐达,对丰田的卡罗拉雷凌,本田思域、大众高尔夫这种没什么兴趣,韩系的菲斯塔这种就看看就好,真要买也不会买,其他的别克英朗威朗也没啥兴趣,毕竟买个小骐达,省油、空间大,座椅舒适,而且买个高配的话配置也还可以,后期也保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主要就是同事有三辆骐达,居家是不错,但基本上就是个工具车,没什么可以玩的东西,没什么吸引我的亮点,但考虑到我老婆开,可以是备选车辆。我自己比较喜欢福克斯STLINE,动力性,操控性,外观颜值,配置等都比较完美,空间也挺大,但考虑到底盘低,路感比较清晰,实用性有点打折扣,而且福特的品控总有点担心,且保值率低,新福克斯大街上没见过几辆,不过这个价格确实很有诱惑力,13万顶配,落地15万,的确性价比无敌,算是当时的备选中的首选。然后去看过奥迪的A3,其实女生开个小奥迪挺好的,买个红色小A3也不错,而且最低配价格真的是跌到跟高尔夫一样的水平,不过这车试驾了之后,有几个地方有遗憾,隔音比较差,然后没有奥迪的虚拟驾驶舱仪表,买带电动座椅的1.4T中配落低也得20万以上,还有各种加装,且大众集团的干式双离合总让我喜欢不起来,尽管开上去没有明显闯动和顿挫,但最终还是放弃,主要就是因为车子的高级感一般,且价格超20万,20万买个高级感好一点的B级车不香么,所以车还是自己去试驾,开过感受过才知道是不是心中的菜,后面还去试驾了1系,基本上除了动力匹配上比A3好一点以外,其他跟A3也差不多,后来奥迪的销售说觉得A3隔音不好,可以试试Q2L,说是隔音比A3好,然后我试驾了,感觉是好一点,但是买低配往上一个配置的基本上就21万左右,超20万买个小Q2L性价比一般,而且买奥迪,有些配置还是得选装,不然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就没得用了,如果选了几个配置,那价格21万都挡不住,所以基本上排除。试驾完Q2L的晚上,正准备纠结到底买骐达还是福克斯,无意间瞄了一眼Q2L纯电的报价,发现附近有家4S店报价16万多,而且免税,只需要保险就可以,就打电话问了一下,说确有此事,但考虑到太远,赶过去得一个小时,就没有去这家店,而是找了一家离家很近的奥迪4S店,问他们有没有纯电Q2L,说有十几辆,都是老板从外地收回来的试驾车,公里数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其中有两台红色是顶配+11个选配,报价17万出头,而且看了一下配置,真心无敌,标配的全液晶仪表盘,选配的BO音响,翻毛皮电动座椅,电尾等,都是实用性很高的,且可以提升车辆档次感的配置,就蠢蠢欲动,但是从来没有开过电动车,对电动车的一些特点一无所知。于是上网做功课,第二天马上联系供电局和物业,看看在自己固定车位上是否可以安装充电桩,若行,则可以考虑买,后来师傅说可以装,就带着老婆和我爸妈一起去看车,去试驾,那个感受,让我爱上了这台车,因为是顶配+选配,所以内饰的科技感和质感的确比普通A3或者Q2L好不少,而且开起来的感受真的是很好,除了开快了风噪和路噪会比较明显以外,其他地方都比较满意,可以说,已经满足甚至超过我买车的要求了,后来跟老板谈价格,最终车价+过户费、保险费和充电桩费用不到18万,已经相当满意了,而且我们选了一台试驾公里数只有几十公里的试驾车。下面,简单分享下用车感受吧~
最后附上我的油车[酷]总结一下,如果家里有汽油车,且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的,并且对于它的续航里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那买电动车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电动车的用车体验跟汽油车是完全不同的,算是一个互补吧,比较推荐的电动车,像特斯拉、蔚来、小鹏,广汽传祺等,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那建议还是买个普通的汽油车,毕竟,谁都不想三天两头为了找充电桩而烦心。[得意]
② J.D. Power:四分之一车主因质量或性能好购买自主品牌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今日正式发布2020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研究显示,自主品牌形象五年来持续提升,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因为质量或性能好而购买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向上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是J.D.Power连续第21年开展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也是J.D.Power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启用全新IQS平台的第一年。该研究重点考察了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新车车主遇到的质量问题,新车质量得分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
研究显示,同意及非常同意自主品牌创新、可靠、环保和声誉好的车主比例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12%、9%、7%和10%。与此同时,以质量或性能好为最主要购车原因的自主品牌车主比例从2015年的16%提高至今年的25%,而以价格便宜为最主要购车原因的自主品牌车主比例从12%下降至6%。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表示:“自主品牌形象持续改善,越来越多消费者因为质量和性能选择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向上战略正在产生积极效果。品牌向上不是口号,只有在质量和技术等核心能力上下功夫,自主品牌才能突破价格天花板,实现长足进步和持续增长。”
研究也发现,自主品牌与行业平均水平依然存在差距。五大车系中,仅有自主品牌(135个PP100)的质量表现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127个PP100)。
“从表面看,自主品牌的表现影响了行业整体的质量表现,但这是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质量要求逐步向国际品牌看齐造成的。此外,自主品牌之间的质量差距也较大,虽然少数头部企业已经达到国际品牌同等的质量水平,但大多数自主品牌还处于较后的位置。自主品牌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不懈地改进产品质量。”蔡明表示。
以下为2020年研究的其他发现
设计不良类问题占大多数:全新IQS平台共增加61个全新问题点,其中多数为设计不良类问题。2020年研究显示,设计不良类问题占62%,远高于故障/无法操作类问题(37%)。更多设计不良类问题的识别,能帮助汽车厂商尽早发现产品设计缺陷,从设计源头避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主流车与豪华车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今年行业平均新车质量为127个PP100。主流车(128个PP100)和豪华车(121个PP100)的质量差距从2019年的16个PP100缩小至7个PP100。
车内异味和胎噪问题位列行业前20大问题前两位:2020年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20个问题中,车内异味和油耗问题有所改善,但胎噪、发动机异响和空调风扇噪音等噪音/异响类问题的抱怨增加。20个问题中的8个问题为新增问题点,其中6个为性能不佳类问题,如发动机动力不足、电源插座/USB接口充电太慢和前雨刷刮不干净挡风玻璃等。
排名最高的品牌和车型
新车质量研究(IQS)是J.D.Power在全球和中国的旗舰行业联合研究之一。该研究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不良和故障/无法操作。具体诊断问题包括9个类别(车身外观、车身内装、驾驶体验、配置/操控/仪表板、信息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动力总成和驾驶辅助)的218个问题点。
2020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购车的32,536位车主的真实反馈。研究覆盖57个品牌的241款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间在70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想买辆30-40万的suv,有哪些值得推荐
30-40万元的SUV,永远逃脱不了BBA,但鉴于预算最高只有40万,本着花最少钱买最好车的原则,我比较推荐奥迪Q5L,主要原因Q5L在30-40万区间的SUV中性价比是最高的,当然如果觉得奥迪品牌不够“有面”的话,选择奔驰GLC可能是最好的。宝马X3则性价比和“有面”两头都不占,但是它的操控确实最好的。如果预算能再高一点的话,我个人还比较推荐奔驰GLC,因为它除了价格略贵,在各方面才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