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很多人都认为,奥迪的车就是比不过奔驰和宝马
这是因为品牌定位的问题,奔驰宝马的定位就是那些公司的高端人士,而奥迪则偏定位在蓝白领小领导一点,从质量上说是差不多的。
㈡ 宝马为什么速度跑不过奥迪
宝马的发动机和奥迪的发动机是不一样的,发动机的扭矩不一样,当然速度不一样呀。
㈢ 宝马为什么没有象奔驰SLR SLS和奥迪R8那样的超级跑车M6就是宝马最强的跑车了么最快只能跑到250吗
一楼,I8,5秒破百的成绩,极速250也算才超跑?I8是电动混合的,奥迪和奔驰早就有了,奔驰的数据我没查,奥迪的电动超跑都比I8提速快。
二楼,R8不算超破?4.2的R8不算超跑可能还说的过去,但是5.2的是真正的超跑,奥迪的R8GT国内没有销售,但是数据上根奔驰的SLR和SLS是差不多的,按你的说法,SLR和SLS都能算超跑,为什么R8不能算?
8系马上就复活了,算了吧!十几年前就吵着要复活,也没见复活,超跑不同于普通的车型,普通的车型可以共享,而超跑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研发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奔驰SLR也是在F1迈凯轮的支持下才产生的,后来迈凯轮不和奔驰合作,奔驰在SLR的基础上才衍生出了SLS。奥迪R8是奥迪在勒芒奋战多少年积累的技术才研发出来的。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当然宝马是不缺资金的,但是宝马在F1混了这么多年,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曾经还因为成绩差而推出F1,反观奥迪奔驰,前者9次勒芒冠军,5次蝉联,后者在F1也是叱咤风云。
奥迪和奔驰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前者是迈凯轮,后者是勒芒经验和强大的大众集团,大众旗下的跑车有布加迪,保时捷,而奥迪旗下就有一个跑车品牌兰博基尼,还支持太阳神阿波罗,号称纽伯格林第二神车。
宝马是有M系列,但是奥迪有RS,奔驰有AMG啊!这三种只是高性能改装车,并不是超跑。
所以说宝马想在超跑行列跟奥迪奔驰分庭抗礼还是有些难度的。
㈣ 奥迪的品牌力,为什么总是不如宝马和奔驰
奥迪确实是一个沉沉浮浮的汽车品牌,但奔驰和宝马在二战期间,也已经把当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实际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无几。都是从80年代末开始,向豪华车市场全面进发的。奥迪A3,基本上19万就可以拿下,还有A3两箱的,有商家报价18万,其实裸车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折扣,所以十多万就可以买一辆奥迪了。
作为后来者,奥迪需要作出更大努力才能证明自己,这使得奥迪在技术运用上比奔驰宝马激进。在V8试水后,奥迪推出第一代A8,便已用上全铝合金车身,BBA老家德国包括整个欧洲,奥迪在售价和销量上也不比BB差。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汽车之家站内搜索奔驰宝马奥迪三国杀这篇文章,总的来说奥迪在老家认可度是很高的。
㈤ 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奥迪比不过奔驰宝马
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觉得奥迪比不上奔驰宝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奥迪进入时间太长了,几乎是跟中国汽车市场共同成长起来的品牌。没有任何现象空间,也没有了神秘感,所以感觉奥迪比不上奔驰宝马。
㈥ 奔驰性能优于奥迪宝马,为什么市场表现却不如宝马
奔驰销量不如奥迪、宝马的原因不仅是中国奔驰和进口奔驰两大渠道整合不力的结果,更是奔驰在产品线、动力总成和服务等的缺失。
当奥迪、宝马纷纷上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候,奔驰还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后来逐渐改为机械增压和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但为时已晚,这个领域已经被奥迪的2.0TFSI、3.0TFSI和宝马1.6T、3.0T、4.4T涡轮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侵染,当时奔驰还在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与欧洲和中国对排气限制的政策是格格不入的。以前,宝马的一个短板是缺少2.0T的,现在已经装入新款车型中,普遍用到3系、5系、X1、X3、混合动力车型中,这是宝马最新的发动机明星,对车型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明显,对应对各种政策也是游刃有余。
㈦ 奥迪为什么比不过奔驰宝马
你好,说的这个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奥迪的历史没有奔驰宝马的历史长,奔驰从19世纪就开始做车了,而且一直做的都是高端品牌,而奥迪从九几年才开始有了第一台八缸发动机,起步晚
㈧ 奔驰宝马为何在中国干不过奥迪
谁说的啊。没这份数据啊。分析一下吧。奥迪A6,曾经的奥迪100都是中国政府的官车,你说政府采购大不大。奥迪性价比高,价格比奔驰宝马要低。但却不失档次,舒适性高,实用性大。另外就是楼上所说奥迪进入中国市场早啊。
奔驰宝马在中国早期就跟现在的劳斯莱斯一样,但是到现在一个南方中等城市的奔驰宝马占有量达到5,6w啊。
还有就是奔驰宝马是暴发户,二奶车,没有奥迪低调的内涵
㈨ 大家普遍觉得奥迪比不过奔驰宝马,是为什么
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奥迪不如奔驰宝马?近几年奥迪的溢价能力大幅缩水,与奔驰宝马基本拉开明显差距。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同级别的奥迪a6和宝马5、奔驰e的差价在5万以上。奥迪感觉像宝马的等级,宝马感觉像奔驰的等级,奔驰只认为是等级。奥迪品牌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了公务用车的支持,政府采购少了很多,降低了原有奥迪品牌的附加值,神秘感荡然无存,从而无形中把档次降低到更高的水平。
其次,在品牌定位上,奥迪初步保持了“官车”在中国的形象。你没看到政府出行都是奥迪A6。但尴尬的是,随着“官车”光环的逐渐褪去,奥迪在中国的品牌形象也逐渐模糊,导致消费者对奥迪的品牌认知处于中间多年的不清晰状态,奥迪只是在近几年才通过强调科技感完成了品牌重塑。同时,奔驰和宝马分别在豪华和运动的道路上疯狂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