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奥迪汽车 > 宝马铁粉为什么喜欢奥迪a6

宝马铁粉为什么喜欢奥迪a6

发布时间:2022-11-02 23:44:42

❶ 宝马5系和奥迪a6哪个当婚车更受欢迎

A6更受欢迎。
原因:1、A6黑色车比较多,宝马黑的比较少。2、奥迪保有量大,很容易找到很多辆一样的车,车队更整齐、好看。

❷ 为什么要选奥迪A6

牌子好,质量好,配置高,动力强,价格适中,尤其推出了3。0T,在各大车厂中最先规避掉刚提高的税率,以3.0的排量获得4.0以上的动力,就是这样啊,最重要口碑好

❸ 为什么社会人总喜欢开奥迪A6L

1、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更多的预算去购买豪华车。当然A6L肯定有着自身的优势。

2、价格优势,奥迪在BBA豪华品牌中同等价位的车型,让利幅度肯定是最大的。奥迪惯用的伎俩就是价格战。上市没多久后一般就会有优惠,有时候优惠幅度喜人。别看新车上市时丐版指导价有40多万,如果不着急买车,等上一段时间再入手,落地都在40w以内了;所以说,奥迪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3、在营造科技感这件事上奥迪可是个中高手A6L的内饰设计放在同级别中独树一帜。中大型车的消费人群逐渐年轻化,拉丝铝饰板也比木纹更适合他们。

4、奥迪家族式的外观很耐看。虽然比不上奔驰宝马的外观来得那么有个性、时尚,但是它大气啊。原本一直是官车形象,现在也慢慢改变了这个风格,但仍不缺乏稳重。A6L外观中规中矩,不会让人觉得太激进,符合大众的审美。当然,现在的设计也越来越年轻化、运动化,满足更多年龄阶段消费者的需求。

5、动力。奥迪配备的EA888发动机,早已深入人心。2.0T的动力,完全能够满足用车需求。起步加速、超车,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其实,买这个价位的车,基本已经不需要考虑动力了,因为动力肯定不会差。

❹ 为什么感觉买奥迪A6的比较多奥迪A6使用感受怎么样

开一款奥迪A6L,有档次有面子,并且维修保养油耗都是相当划算的,在C级车中销量第一,并不是因为价格便宜,保养维修费用低,而是奥迪A6L,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是其它车型能取代的。奥迪a6l外观设计沉稳端庄,前脸六边形格栅十分犀利,矩阵灯组闪亮精神,格外有科技感,车身侧面修长匀称协调,棱线清晰,不乏力量,尾部饱满厚重,流水转向灯点亮后也颇具辨识度。

并且双离合和适时四驱也不一定不好,最起码更省油了,也能看到现在的豪华车更趋向于家用的趋势。经济不好节约才最重要,性能只能往后排。在科技配置方面,奥迪A6L秉承了一贯的造车理念,“所有的高端科技,唯有以您喜欢的方式呈现,才有意义。”奥迪A6L的科技配置全面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的惊艳效果。

灯光,是奥迪品牌独特的科技标签。在豪华C级轿车全新奥迪A6L上灯光科技再升级,新一代高清矩阵式LED大灯不但具备更高的亮度以及更远的照射距离,也更加智能。全新奥迪A6L看起来更加年轻动感,运动套件的设计让它摆脱了以往老板车的形象,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这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毕竟接下的90后年轻人渐渐开始崛起。

❺ 宝马5系跟奥迪A6怎么选择优缺点是什么

宝马5系跟奥迪A6怎么选择?优缺点是什么?

宝马5系和奥迪A6L这两款车都是豪华中大型车里销量的佼佼者,他们两个各有各的优缺点,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哪一个更好一些呢?主要是因为而已。


所以,如果看内饰的做工和外观,可能奥迪更适合一些奥迪一些吧,但是如果单纯的论开起来的感觉和机械性能, 还是宝马5系更胜一筹,您认为呢?

❻ 宝马3系和奥迪a6哪个有面子

对于要求高的,用于商务用车的可以考虑奥迪A6,耐用动力强。如果用于居家或者普通上班代步,舒适好操控些的可以选择宝马3系。

如下:

1、外观部分

奥迪A6外观上的最大变化是,前脸上原本被前保险杠分开的散热和进气格栅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梯形格栅。这种奥迪家族最新成员的标志性前脸设计将复古、经典与现代、时尚有机地融为一体。全新宝马3系基本沿用了海外版全新3系车型的设计风格,锐利的LED前大灯组与尺寸经过加大的亮黑色双肾式前格栅相接,搭配前包围进气口和立体感的线条。

2、内饰部分

奥迪A6在内饰方面,色彩和材料的和谐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状态,车厢内设计更具雕塑感,其华丽的材质、高贵的品味、和谐的色彩搭配和便捷的操作性再次显示了奥迪在车内设计方面无人企及的领先地位。宝马3系车型基本沿用了海外版车型的主体设计。例如,全新的悬浮式液晶屏配合全新造型的电子挡杆以及带有M标识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

3、动力部分

奥迪A6搭载的3.0 TFSI发动机,能够输出213千瓦(29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420牛·米的强大扭矩。宝马3系搭载的是新款B系列2.0T发动机,其功率为184马力,与之匹配的依旧是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❼ 为什么奥迪A6能够成为“官车”

奥迪能够成为“官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抓住了市场变革的机遇,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来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有人可能认为大众进入国内的时间比较早,这点没错,但是同期也有其他车企进入国内,而能够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寥寥无几,最终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彻底边缘化。所以说,奥迪不仅抓住机遇,还巧妙的根据市场需求,让自己发展壮大,做到一家独大。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当时自主品牌红旗车型的各项指标达不到使用标准,最后经由国务院批准,正式将红旗品牌停产。而政府部门急需的公务车辆,选择采购国外的先进车型,大量购置各个品牌的进口车辆。

当时国际大环境有所好转,德日美等国家的 汽车 品牌车型大量进入到国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些ZB主义国家生产的 汽车 远比自家造和东欧兄弟国家的车辆品质好上太多,发现了不足,那就改进呗。总不可能老是拿着大笔钱去买进口车吧?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有能力自己造车。可是改来改去,发现没有技术根本玩不转。那就造成了迫切需要有技术的车企帮助。而当时又没有什么钱,能怎么办?那就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拿出诚意去招商。

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国内 汽车 行业老大哥一汽。由于进口车型中,日系车的产品质量是最让人信服的,而且当时我们和日本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所以当时一汽最先找到日本 汽车 厂商。不过不知道日本人是看不上中国市场还是不愿意共享技术,反正最终事情没谈成。后来也找过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但是在具体合作事宜上依旧没谈妥。最终,跟这三家的合作只能是不了了之。

1987年,大众集团的董事长来华考察,被一汽的规模震惊,估计他自己都没想过中国竟然能有这么大的 汽车 制造厂家,当即明白了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立马拍板将奥迪100车型在中国上马生产。当然奥迪100车型已经是风靡德国的明星车型,而这一代车型又恰好是奥迪A6的前身,一汽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橄榄枝,于是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1988年,双方就开启了首次合作,由德国奥迪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00 汽车 ,采用的是德国原装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下线销量的模式,先期生产了499辆奥迪100,优先供应ZF部门,即便后来加大产量,绝大部分都是供应ZF订单。当时的奥迪100可谓是那个时代中国市场国产的绝对豪车,包括后来改款推出的奥迪200,垄断了中国豪华车市场将近十年的时间。直到99年,最着名的奥迪官车A6横空出世,国产后取代了奥迪200。至此,奥迪才算真正走上了官车之路。

而大众集团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想要高端车市场,对于平民领域也没有放松,大众品牌国产后,推出的桑塔纳、捷达,和A6一起,从两个方向共同进发,攫取了大众集团在中国成长的养分,进而不断做大,最终成为了中国市场两大巨头品牌。

此前,奥迪凭借奥迪100带来的先发优势,未经面世就被国内政府部门抢购一空。此后,奥迪在公务车领域一路高奏凯歌,并长期雄霸中国官车市场。陆续带来了奥迪A6、奥迪A4等车型,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加长改造,并由此开创了豪车加长风。从此,奥迪牢牢占据着国内政府用车第一宝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车”。

而在 汽车 还是“奢侈品”代表形象与地位的年代,很多私家车主也愿意购买奥迪,认为其“有派头”、开着它“好办事”。

2013年的奥迪在国内火到什么程度?还有一个侧面事件可以证明。

那时候,黑色奥迪不仅是官车的标配,也成为了婚车的标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少女孩都要求在结婚的时候奥迪当婚车,即便没有奥迪A8、奥迪A6L也得有奥迪A4L,而且数量还不能少,要不然会让人笑话。为了借到黑色奥迪当婚车,新郎们纷纷求爷爷告奶奶去找车。而对于黑色奥迪车主,一到好日子就被拉去当婚车,也让不少人苦不堪言。

可奥迪的好日子,在2013年戛然而止。

2013年以后的奥迪:不再是官车

2013年11月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公车改革启动,“官车”奥迪受到的市场影响无疑最为严重。

2013年之后,不仅政府用车不再考虑购买奥迪车,就连私家车市场也开始向年轻化、 时尚 化转变,奥迪此前古板严肃的“官车形象”受到了挑战。

官车的身份就此失去了,但奥迪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了起来。

在2013年公车改革以后,奥迪开始迅速转变形象,加速推出了奥迪A3、奥迪Q3等一系列运动化车型,主打低端入门车,价格更便宜且造型更 时尚 ,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而在既有车型方面,曾经加价才能买到的奥迪Q5、奥迪A6L等畅销车,在终端市场开始了大幅度的优惠,几万元的优惠成为了常态化,奥迪Q5在换代前夕甚至推出了10万的大降价活动。而刚刚上市没多久的奥迪Q5L,优惠也达到了8、9万元,可见其疯狂。

二战结束后,我国基础工业相对薄弱,要知道造车就是针对基础工业的一次考核,当时我们的基础工业不过关,所以想要造出 汽车 是无比艰难的、以及那个时代的外交关系,所以我们只能引进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的车子,可以说建国后首批公务车完全是东欧车,比如经典的 伏尔加、华沙 (造型像波罗乃兹)等;随着时间逐渐的推移,第一批自主车企成立,比如 一汽、东风、上汽 等车企,它们的诞生预示着咱们已经不完全依赖进口车辆了,但那个时候这几家车企完全是山寨路数,确切的说大部分用的是外国发动机,貌似当年还有一款车是匈牙利产的(外号大白熊,哪位叔叔知道这款车具体名字还望告知晚辈)最为高级。。。 就这样我们靠着东欧进口车、部分自产车型坚持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随着72年尼克松先生访华之后,咱们的国际外交环境缓和,随后不久与日本建交,这个时候大量日系中高端车进入咱们国内,实际上在 历史 进程中,最可能成为咱们公务用车的是日系品牌,但还是那句 话机遇没抓住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咱们国内就引进一批奔驰,比如当时的沈阳有四辆左右(东北局两辆、东北电管局两辆),但当时的奔驰并没有得到重视(估计当时懂车的太少)所以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高级领导坐 伏尔加 、东北电力领导坐奔驰;但总之在上世纪70年代后,公务用车形成了以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位主、德系奔驰为辅的局面,丰田皇冠、日产公爵、奔驰w123皆为主流。。。

随着国际外交环境日益好转、经济实力的不算提升,当时大量的进口车进入咱们国内,拿这些 德、日、美 的进口车,和当时的自产、东欧四破一比较,才发现资产车、东欧车的品质及性能太差,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发现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技术, 汽车 工业有的时候需要源于外来的帮助,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迫切需要引进外国车企来 合资 ,理念就是 市场换技术 ,我们真是拿出了诚意,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这就是一块具备无限未来价值的大蛋糕;我们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下了血本,可依然没有几家外来车企重视,或许那个时代我们经济不好、或许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总之进展缓慢。。。 出现递出橄榄枝的外国车企有两家,分别是 大众、标志 (最早其实想与克莱斯勒、丰田搞合资,但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实现),尤其是大众对于我们合资的愿望所表现出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所以第一家合资车企 上海大众于1985年成立,广汽标志于1987念成立 ;这算是拉开了我国合资 汽车 产业的序幕,但由于这两个品牌终究不是豪牌、车型也偏小,所以作为高端公务用车终究有些不够气势,所以这个时候大众顺水推舟把在二战中遭受重创、战后一蹶不振的 奥迪 引入国内,成立了一汽奥迪,奥迪当时虽然很惨,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然定位于豪牌,就这样 奥迪100 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主流公务用车,实际上大众都没想到奥迪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奥迪依靠咱们国内市场重新崛起。。。 写到这很多朋友就可以明白,并不是说咱们多认可奥迪,只是在那个我们最需要爱外国车企帮助的时候,只有大众、标志积极配合了,接受我们 市场换技术 的理念,才有了今日大众在咱们国内销量等于两田一产总和的结果,如果当年丰田、日产、通用、克莱斯勒等企业表现的更主动些,如今国内市场的格局也许就不是这样了,还是那句话机会是公平的,谁能抓住谁就能获得更多财富;拿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格局做交换筹码,还不够么?结果只有大众看到了这个潜力,看似古板的德国人,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

这部分就是题外话了,很多朋友总觉得奥迪的档次低于奔驰、宝马,实际上奥迪最初的定位比奔驰还要高一丢丢,只不过奥迪的发展历程太 悲情 ,曾经辉煌的 汽车 联盟在二战后被彻底摧毁,先是被奔驰收购,奔驰不重视又出售给大众,大众也没有把这个曾经的高端品牌当回事,只不过因为奥迪研发部门的能力强大,所以大众留下奥迪,偶尔从奥迪处拿走点未申报的专利等;所以战后的奔驰、宝马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而战后的奥迪却过着寄人篱下的苦日子,所以这就产生了奥迪不如奔驰、宝马的假象,再一点就是当年的奥迪属实换代慢、车型又少,这同样给了我们一种奥迪很差劲的感觉,但实际上奥迪的品牌底蕴并不差,只不过发展历程太艰辛。。。
总而言之上述就是奥迪成为早期公务用车的原因,实际上好多年前的公务用车很多,比如伏尔加、华沙、上海、积姆、红旗、奔驰、丰田皇冠、日产公爵等,其中奔驰、日产、丰田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首先的公务用车品牌,只不过机遇没抓住,而抓住机遇的是大众、标志,只不过大众成功的将机遇转化成了 果实 ,奥迪成为主流公务用车,靠的就是大众与我们积极的合作态度,所以大众换来了十几年后在咱们国内市场的繁荣,毕竟大众帮了忙,所以奥迪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公务用车品牌。。。

奥迪车能作为BBA豪华轿车的名号,跟其被列为官方用车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奥迪车做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就与根正苗红的一汽合作,一汽中国 汽车 的先驱和摇篮。与凯迪拉克相比没有走弯路。

进入中国后,奥迪车比起宝马奔驰品牌而言,虽然设计豪华,但品牌力要弱不少。说白了就跟大众辉腾一样,低调奢华。符合官方的采购选择和口味。

奥迪车本身设计在R8出来之前,一直是中规中矩,稳重大气的商务男风格。这个设计方向也是深得官方盖章的成熟干练风气。

最后,就是奥迪的价格跟几个豪华巨头比,还是有一些的距离,这也体现了其性价比的方面。

总之,官车的需求他基本具备,还具有合资的品牌优势。被选为官车也是理所当然的。

奥迪A6成为官车,其实还是 历史 的问题,且听我细细道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那时候是红旗)耗油不说性能又差,还经常出各种各样毛病,无论是实用还是面子,都是说不过去的。经国务院决定就停产啦。于是寻找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担子就落在了 汽车 业老大哥一汽身上。

一汽首先想到的是跟日本 汽车 厂商合作(想技术共享,实现国产),你别说,那时候跟日本关系还不赖。不过这日本人呢,也不知道是傻还是人家本来就志不在此,又或者根本就是不想共享技术,居然不太愿意。那就德系美系找吧,一汽先后找到了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勒斯,但都在合作方面的事宜产生分歧,最终只能告吹。

时间拖着拖着就过去了五六年,来到87年10月,当时大众集团的董事长哈恩来到中国考察,“顺道”(其实肯定人为安排的啦)考察了一汽,结果被一汽的规模所震惊,援引他本人的话来说:“上帝,我怎么没有早一点发现中国有如此大的 汽车 厂。”随后也不知道是有人建议呢还是哈恩自己想到的,就说啦“要不将奥迪 100 放到中国国产得了”。

这奥迪100正是奥迪A6的前身。考虑到奥迪100在德国当时已经是明星车型,车身结构全部是轻量化材料制成,更为重要的一点风阻系数仅为0.30,奥迪100成了先进设计的同义词,于是一汽和奥迪当即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合作之后,1988年德国奥迪公司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00,第一批就生产组装了499辆奥迪100,局限于当时国内对高档豪车的了解,这一批奥迪100瞬间就被政府部门抢购一空,自然奥迪100成了名副其实的官车。

在当时,国产了的高端车也只有奥迪,所以机关里当然只有买奥迪了,而老百姓呢只能买桑塔那,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传统和习惯了。

那大家会说,宝马和奔驰哪里去了?这两个家伙进入中国市场晚于奥迪,而且奥迪在中国采取了差异化的市场细分策略,将低调和成功作为其市场定位。这与中国政府寻求低调而不失地位车型的需求相当吻合,奥迪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就更显得顺理成章!

这个得从30年前的政治 历史 说起了。

当年本来我国是有意让戴姆勒 汽车 成为我们那时国家用车的。我国从厂家购买了一大批打折低价新车,但是没有发动机,买的时候厂家承诺我们可以以低价配发动机。当我们开始了发动机选购时,戴姆勒突然要加价,而且费用特别高。几乎一台发动机比一台车还贵并且对方毫无谈判余地。恰巧当时奥迪特别想进入中国市场,收到这一消息后,奥迪厂家技术人员等立即飞往我国,提供了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后来戴姆勒得知这一情况,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就开出了条件说每台发动机只象征性收入1元钱的费用,那时正在气头上的中国采购方坚决不使用戴姆勒发动机,从而使用奥迪发动机。那一次是奥迪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是自己抓住了机会。

日后,德方奥迪厂家赠送了我们几十台A8免费供我们国家领导使用,因为奥迪厂家那会儿得知,在中国是政治决定一切的,于是乎先免费给我们使用,。结果使用下来,领导们感觉都非常好,不论是动力配置还是安全性,可以说奥迪这一举动是很成功的一次植入式营销。

上面的领导用奥迪A8很好,接下来大批的征服官员都开始使用采购奥迪。当然不可能都使用A8 ,综合各方面性能配置就选用了A6。

真正成为所谓我们老百姓口中的官车是第五代A6,当时的奥迪厂家内部代号为C5。

那是原装进口的A6,也是最成功的一代之一。后续因为采购量实在太大。在和一汽谈判讨论后决定在中国长春建造一汽奥迪,一方面可以加大供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市场成本。没记错的话C5当年问世的价格相当于一套一线城市的普通居住房了,可以说是达官贵人的标配,那时了没奔驰宝马什么事儿,它俩在旁边看着奥迪的销量也是一点办法都没,因为在我国的确是政治第一。

后续推出了C6也就是第六代A6L,还破天荒的为我国加长了,这下更讨消费者的欢心,一路大卖。销售端市场上我们老百姓想买那车,要么加钱要么傻等着,反正就是买不到。从而很多消费者去买皇冠,本田,天籁等等。奥迪的销量更是一路攀升,无可匹敌。当然人家的当时也是想方设法为中国市场改变,各种电子配置,加长,排量的随机应变,我印象最深的是专为我国推出的2.4版本,这可真是破天荒的,同时也带动了奥迪其它各个车型系列的销量。还有各种噱头,什么2008中国奥运会特别版等等……

奥迪那时的成功现在想想是有原因的,他们足够的为中国特供生产,别的厂家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学。做生意的那时基本都是买的奥迪。

当然了,风水轮流转,现在官方政策的取消,奥迪也没有那么的一家独大了,但那也是我国的 汽车 发展史中一段里程碑式的存在。

我认为奥迪在11年左右大改款才真正被人誉为官车,也是灯厂出现的初型!奥迪一直秉承大众的硬朗外形,还有平庸而不失大气的内饰,从而显出这个品牌的低调而不失地位品味的感觉!在那个改款的时代宝马依然会让人有一种浓浓的土豪感,甚至一看就是富人座驾,而没有从政那种硬朗气势,而奔驰这个品牌一直位居国人心中的第一地位,如果一班官员从奔驰车下来会让人认为腐败感非常重,因为奔驰就是一种凸显贵族气质的车,所以不太适合官员乘坐,而奥迪刚刚好在于其他两个品牌之间,而且在质量和动力舒适度上都不比其他豪华品牌差,而且换代刚刚好适合爆发时世,所以非常符合国人审美观和使用感受,从而就政府购入此品牌车!而发展到现在的年代其实官车的称呼已经慢慢淡出了,因为现在有些国家部门都会用到其他品牌的车了,所以已经不一定是奥迪了!再加上现在国家红旗车在所有的工艺上都有所提升,已经达到国家豪车级别,所以目前发展到现在红旗和奥迪在官车中都很受欢迎了!所以奥迪的官车这个称呼不是唯一的了,不要太在乎这些称呼,不要什么都向神坛推上去!今时不同往日!

❽ 为何满大街都是奥迪A6汽车呢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人可能会想,一台满大街跑的奥迪A6有什么好说的?一辆没有个性的车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今天满街跑的A6L,而是真正的A6。
圆润的德系汽车
当这张照片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整个人似乎都回到了15年前,甚至20年前,是的,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这第一代的国产奥迪A6,底盘代号C5,在当年的中国大街上跑的德系车是像捷达和桑塔纳这样的方头车,当时,中国人对德国汽车的印象也是方正的,然而,这款奥迪A6一进入中国,立刻打破了人们的观念,原来,德国车也可以如此圆润。




相比同时代的宝马5系和奔驰E级,奥迪A6似乎更接近我们普通的中国人,虽然他们也是德国血统,但对我们来说,这个圆头小子就像一辆中国车,如今的中国街头,很难见到这一代奥迪A6,二手车的价格已经达到1万左右,然而,若不是金钱能养得起情怀的人,还是不要碰为好,幸运的是,奥迪A6的血脉一直延续下去,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款纯电动A6在路上悄然奔跑。

❾ 为什么老总喜欢坐奥迪A6。

之所以都选择奥迪A6是因为它的外观比奔驰和宝马更有内涵。外观设计与细节
突破时代的凌厉姿态
有人说时代是需要突破的,又有人说经典是需要传承的,而我说,这才是你的时代。全新奥迪A6L,传承经典C级轿车沉稳姿态,以凌厉线条突破你对行政级座驾的期望。全新奥迪A6L基于MLB-Evo这一先进平台打造,拥有更加丰富的设计空间和更先进的底盘结构。多层分段式腰线前所未见,这是高端冲压工艺的结晶。平稳宽大的前脸,暗藏玄机,凌厉的折角引擎舱线条是突破曾经的痕迹,而暗藏于中网之中的多模组毫米波雷达才是指明了时代的方向。
双面孔设计让运动与豪华巧妙并存,只因你的选择而变化。经典与突破并存,这是现代设计与工业制造的巧妙结合。优雅的线条从车头传递至车尾,金属镀铬式贯穿元素与多面立体线条塑造了肌肉感十足的车尾。简约而不简单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让全新奥迪A6L的车尾变得庄重而又独特。

阅读全文

与宝马铁粉为什么喜欢奥迪a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汽车音响改装哪里好 浏览:793
荣威r标汽车有哪些 浏览:99
芩巩工业园区有什么厂 浏览:414
国产宝马x3座椅加热按钮在哪里 浏览:151
宝马x2减配哪些 浏览:816
一辆宝马525一年费用是多少 浏览:94
工业冷冻机有哪些品牌 浏览:505
玛莎拉蒂宝马奔驰奥迪买哪个好 浏览:583
广东工业大学ic班学费多少 浏览:11
汽车都有哪些灯图标 浏览:397
工业信息部门如何改革 浏览:339
中国进口掠夺者汽车哪里有卖 浏览:889
奔驰车辅助电瓶在哪个位置 浏览:827
郸城到漯河是漯河的哪个汽车站 浏览:370
成都奥迪租车哪个平台便宜 浏览:414
定进口宝马多久才能到4s店 浏览:719
宝马汽车座椅怎么样 浏览:148
深圳罗湖哪里有汽车客运站 浏览:215
永通汽车免检标志在哪里领取 浏览:930
黄色的汽车有哪些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