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奥迪R8一共生产了多少台
奥迪R8,以前使用V6发动机,成为了一个笑柄,而奥迪在为他换了V8FSI的心脏后,引用TOP
Gear
的话说,化身为一只披着羊皮的恶狼。
此外该车为手工打造,R8跑车由于是奥迪唯一采用手工工艺打造的车型,因此全球的产量相当有限。安世豪表示,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R8现在全球日生产量可达到22辆,每年可以达到5000辆的产量。但首批供应中国的数量只有10辆,据悉,基本均已被预订。由于奥迪R8采用客户特殊化定制来生产车型,用户可以选择多达8款的车身颜色,并根据需求和喜好选择赛车坐椅、全真皮装饰等个性化装备,因此客户从下单到正式提车约需等9~12个月。
❷ 奥迪R8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在巴黎车展上,奥迪R8无疑是最夺人眼球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继承了赢得5次勒芒桂冠R8的基因,更多以它线条的简洁和身材的匀称,当选最漂亮的车型之一。即使奥迪首次介入高手林立的超级跑车领域,它也能再次确立在设计方面的优势。但是,它的设计究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呢? 面对奥迪R8,我们不知这期设计故事该从何说起。Walter de’Silva的设计理念?还是奥迪官方报道?在Silva看来,“奥迪R8的个性既不张扬,也不平庸。到底是什么阐释了其优雅的气质?”在奥迪官方看来,“我们第一款中置发动机跑车R8吸取了无数次赛车胜利的经验,融合了奥迪创造性设计和技术专长。”然而,最能反映事实的也许是观众雪亮的眼睛。 是的,R8确实是第一款中置发动机奥迪车型,勇敢地向新生的Aston Martin和保时捷911发起挑战。明年春天,亮相日内瓦车展的R5也将加入竞争行列。驾驶室前移,车尾加长,它的轮廓不仅仅让人想起赛车版R8,而且让人回味其远祖,那是战前的国际汽车大奖赛得主Auto Union Type C。赛车版R8也是前后轴分别承载44%和56%的重量,这一切绝对不是巧合。车身较低,而且短促,但宽阔的车身看上去一切成竹在胸。无论从何种角度观看,R8“看上去犹如箭在弦上,犹如肌肉紧绷,随时待发的运动员”。没错,新车源自3年前的勒芒赛车原型,“但是丝毫没有抄袭原来的设计,”奥迪集团设计总裁De Silva补充说。“这部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表达了自身的运动个性、技术特点和优雅气质”。问题是,对于优雅,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解释,客户自己也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不妨先听听De Silva是如何解释优雅这个词:“我确信,优雅是一种怀旧的概念手法。确实,伟大的品牌如Pininfarina,Bertone和Giugiaro,总是生产一些特别优雅的汽车。奥迪文化需要的就是追求细节和质量的最高境界。我喜欢简洁的艺术造型。我们今天的所有车型的特点是整体设计简洁,富有个性,特别是从前部来看。R8也不例外。R8蕴含了许多意大利元素,非常注重体积和外形的处理。当然,我也希望设计能够融入我自身的一些个性。”对于上面这一大段解释,我不知道车主们有什么看法。在我看来,怀旧中寻找优雅,也许是容易一些吧,而在未来中可能找到更多的是时尚吧!我们都知道,在跑车领域,意大利有着绝对的地位,而De Silva先生其实正是意大利人,R8的意大利元素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中置发动机是所有超级跑车经典的设计,R8的设计灵感也源自这一般赛车设计思路。De Silva 这样地解释说,“这是我和我的队伍设计的第一款中置发动机车型,我们必须小心翼翼,以免受到这些习惯思维的影响。宽进气口?众多矫饰的赛车符号?不,奥迪R8不会在意这些。R8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其发动机,外表表达的是优雅的气质。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方面,与赛车版奥迪没有任何联系。这似乎是个悖论!”问题是在奥迪的品牌中并没有任何超级跑车的东西。De Silva并不直接否认,他说,“对奥迪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车进入这个高档领域,而这正是奥迪所需要的。R8只是个开始。现在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我们的R5即将亮相,一切将会真相大白!”机械部件是整个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对这种车型而言。4.2升V8发动机最大马力为420bhp,0-100km/h时间为4.6秒,峰值速度为301km/h。四轮驱动和18寸的大车轮搭配的轮胎似乎直接来自赛车,奥迪空间架构采用非常漂亮的铝皮装饰。和车顶的曲线设计一样,前身的设计非常时尚,其中梯形的前鼻非常有气魄,侧面连接大的进气口,这种设计令De Silva感到非常自豪。的确,车尾凹凸面打造出和谐的整体效果,车鼻、侧身的侧面剪影和车尾在门槛上面融合成动感线条和肩部线条,进一步突出了奥迪独特的原型轮拱。这两条线烘托了车门的效果,导向侧面的进气口。“边叶”部件保护着进气口,并有助于导入适当的气流,其外壳采用碳的颜色,形成了非常有趣的颜色对比。“过去,发动机的冷却确实带来了些许麻烦,”De Silva承认。“虽然隐蔽得很好,但侧面的进气口还是大了些。通过设计,边叶设计起了作用,隔离了前移的驾驶舱,保持了优雅、时髦简约的跑车风格”。有史以来,奥迪的四环徽标第一次坐在了发动机罩上,而不是格栅上。另外,所有的车灯第一次备选LED技术。为了迎合此类车的风格,车身配置了扰流器和散射灯,但是其设计风格完全是奥迪一贯的风格。皮革和Alcanta是内厢的主要装饰材料,布局的中心点是驾驶位置,遵从“形式为功能服务”的设计哲学。但是,内厢像赛车一样简陋,除了与外表相呼应的碳纤维嵌入材料外,主要以线条和简约来诠释风格。“我们不可能忽略舒适这个关键要素,”Silva解释说。“我们认为R8是一款日常用车,而不是仅仅在周末兜兜风。前行李箱可以放置两个衣箱,一个衣袋和鞋箱。座椅后面还可以放两个衣箱,或者两个高尔夫球袋。”细节的处理精益求精。与De Silva并肩战斗的,还有几个月前才离职的奥迪设计总裁Gert Pfefferie。此外,Lamberti、Carsten Monneryan、Andreu Sola分别负责外形、内厢和灯光、车轮、发动机箱的设计。至于De Silva对结果是否满意?“与第一部概念车相比,R8看上去更加出色,”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❸ 奥迪r8柳州到衡阳要多久时间
5.2L的R8 最高时速316km/h 衡阳到柳州的直线距离为490公里~
如果你保持全速行驶的话1个半小时不到就能到了
❹ 买一辆奥迪R8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到车
每家4s店不太一样。有的25W左右。
时间基本上是6个月以上,甚至1年,包括德国出厂到船运到天津港的时间
❺ 奥迪R8银色的订车加提车要多久
你好 这个是要分情况的 如果你当地的经销商有资格卖R8 那是很快的 如果没有 那就需要调车子了
如果是个性化订单 大概需要半年左右 经销商从接受你的订单开始 向厂方发去订单 然后开始造 从德国发过来 差不多半年
❻ 抖音54万R8什么梗54万奥迪R8事件全过程
近日,“54万奥迪R8”突然间就在网络上火了,很多网友好像都不知道这是咋回事,所以给大家简单整理了一下。❼ 奥迪R8已经在国内上市了多少钱
在170万左右吧!买车还得看你买的车身的长度!它的价钱也很多的!奥迪R8是在2007年上市的!
❽ 我想买奥迪《R8》请问谁能帮我找新车。
杭州我知道是已经有三台R8
杭州奥迪 r8 听说售出了辆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8-7-15 08:33
那位仁兄见过啊!
提问者: davidwrk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是的`是在杭州下城区绍兴路浙江奥通专卖店售出的~已经可以在网上看到它的照片 牌照好象是浙A288T8 好象是 (听说车主加价30W才拿到车)我在网上最近看到杭州又有一部红色的R8 是在163car里面看到网友拍到的 (今天经过奥通专买店门口看见前几天停着的银色R8已经不在`可能又买掉了,杭州上路的应该有3辆R8了)
回答者:zhouhu6426 - 经理 四级 7-9 13:38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 据徐关注中~
这车一定要亲眼见一次
奥通专买店 杭州市绍兴路
❾ 奥迪店现在可以预定奥迪R8吗
可以预定,但要等大概一年左右才能提车,还有,R8只吃99#油...
❿ 奥迪R8跑车的性能及报价是多少
价格(万元) 排量CC 最大功率KW 178.50 4163 309/7800 驱动方式 长/宽/高mm 轴距mm 中置四驱 4431/1904/1249 2650 动感设计 新奥迪R8,是一款无与伦比的超级跑车。侧面线条结构分明,车门后的侧翼个性鲜明,对比强烈的彩色侧翼强调了侧面空气流动的感觉,这一切无不散发着跑车血统的魅力。 4.2升V8中置发动机 结合quattro�0�3全时四轮驱动,4气阀FSI�0�3燃油直接喷射技术可输出309千瓦的功率,可使新奥迪R8在4.6秒内加速至100公里/小时,发动机转速最高可达8250转,最大扭矩430 Nm,最高速度为301公里/小时。 奥迪电磁减振技术 可通过中央控制台按键凭个人爱好对悬架进行调节的自适应式阻尼控制系统(含舒适和运动模式),可根据车辆行使状况对阻尼特性进行调节,使悬架迅速适应路面情况,从而提升驾驶的舒适性与乐趣。 Bang & Olufsen音响系统 通过12个扬声器实现环绕声再生,中央扬声器位于仪表板上,每个车门配备一个中频扬声器,低频扬声器和高频音扬声器固定于后视镜上;在后部左右两侧壁嵌板处还另配有中频扬声器和高频扬声器;外加低音炮;动态行车噪音补偿;10声道扩音器,总输出功率为465瓦。 ASF�0�3奥迪空间框架结构 采用铝镁框架,拥有高强度的结构,它是由真空压铸铝件联接做为载重元素,将铝薄片集成于车架中,在提高车架强度和车身硬度的同时,大幅降低车身重量。 独特的monoposto风格驾驶舱 驾驶舱全方位体现了新奥迪R8与赛车运动的密切关系。这种源自竞赛用车的驾驶座舱与仪表浑然一体,构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操控平台,机罩、组合仪表板和方向盘组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全尺寸安全气囊 全尺寸,两级释放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