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年奥迪的复兴 靠的就是前置前驱
还有一点,兴许是和大众同平台觉着被拉低了身份。不过,看看兰博基尼Urus还是Q8的超级运动版本呢~
当然,我不是在这里为奥迪辩解伪豪华,而是聊下品牌成长背后的那个时代,都经历了些什么。
一个品牌现在是什么模样,不能只看当下,而对它的过去选择性失明。
奥迪:鬼知道我当年经历了什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为啥奥迪采用纵置前驱这样一种特殊的结构
大家应该都有注意,奥迪很多系列车型,都是前置前驱(除了Quattro四驱车),很少见到后驱的车型,按照常理,前置前驱车不论从传动效率和节约发动机舱空间来讲前横置发动机是最为方便的,但为何我们看到的奥迪车型比如A4,A4L,A6L的车型,仍然坚持前纵置发动机布局。:office:
我们先说说奥迪的前驱车,为什么坚持使用前纵置发动机布局:
很多高端车,都采用前置后驱布置方式比如宝马、奔驰等,原因是只有纵置发动机方式,才能有效的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至后驱动轮,所以在这些车型上看到纵置发动机不足为奇,可奥迪的中端前驱车型,除了A3、A1还有TT之外,为何都是用纵置发动机布局来配置前驱车型呢?要知道前置发动机玩纵置发动机的,在全球都不多见。为什么奥迪要如此特立独行?难道仅仅是因为标榜自己的独特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奥迪在这方面的推广宣传。奥迪之所以采用如此特别的发动机布置方式,也完全是出于其品牌的车型定位考虑的,具体怎么回事呢?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返回头来,看看前横置发动机布局有什么特点:
采用前横置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发动机曲轴、变速箱的输出和输入轴与车前轴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而采用纵置式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曲轴与前轴是垂直布置,曲轴的转动平面和车轴的转动平面式垂直的,使得曲轴输出的动力不能像横置式发动机那样经过变速箱直接传递给车轮,纵置发动机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伞齿轮改变动力输出的方向,才能驱动车轮运动,这样就造成了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纵置发动机动力传递效率降低。这样说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多数前驱车都采用横置发动机的设计,Volvo作为着名的轿车品牌,就以横置式发动机闻名于世,其顶级车型S80的最新V8车型,也同样采用了前横置发动机的布置方式。
而以科技领先自居的奥迪,同样采用前驱平台的经典作品,但为什么奥迪却采用纵置式发动机设计呢?这种设计怎么体现出奥迪的技术优势呢? 原因如下:
1. 前纵置式发动机的重心分配比前横置发动机更为合理。
发动机纵向布置在汽车前轴之前,与发动机直接相连的变速箱受到发动机舱空间的限制,就要布置在前轴之后,变速箱的输入轴与发动机曲轴围绕同一轴线转动,对于承受着发动机和变速箱重量的车前轴来说,他就像是天平的支点,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布在前轴的前后两侧,使得前轴承受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重量分布更加均匀,重心配比更为合理。而横置发动机就做不到这一点,由于发动机采用了与车轴平行的布置方式,变速箱又是依靠齿轮将曲轴和变速箱的输入轴平行连接在一起,这样布置虽然缩短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总长度,使其可以布置在发动机前轴之前,但这样就造成了汽车前轴的受力不均匀,前部承受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重量,而后部则没有任何部件对其进行平衡,这就导致发动机和变速箱在前轴上的重量分配不均匀,迫使汽车的前轴结构强度需要更高。
2. 前纵置发动机需要更长的发动机仓,却能腾出更多的横向空间来布置悬架。
我们知道,一般发动机由于气缸排列所致,使得发动机长度要比宽度大,所以在发动机舱内采用横置式布置极大限度缩短了发动机舱的纵向空间,换来的则是增大了前排乘客的腿部拓展的空间。本田的飞度和日产的骐达可以算是这种结构的代表了。短小的发动机舱,宽敞的车内空间,就是被横置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所赐。但由于发动机横置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的长度消耗了发动机舱大部分的横向空间,导致发动机舱两侧的空间较为狭窄,限制了前轮悬挂结构的设计。前轮无法采用复杂结构的悬挂,不得不采用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少的悬挂方式,但这种简单的悬挂却又限制了整车的舒适性,同时也制约了整车的操控性。而采用纵置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虽然纵置发动机致使发动机舱纵向空间较长,不适宜那种短鼻头的设计,否则变速箱就有可能伸入乘员仓内,影响内部空间的拓展。也正因为此,奥迪也是从A4起步才开始采用纵置发动机布置方式的。恰好与前横置发动机相反,这种纵置发动机却大大节省了发动机舱的横向空间,使得发动机舱左右两侧能容纳下更多的辅助部件,此外,也给悬挂系统提供了更充裕的空间。充裕的横向空间可以布置结构更为复杂的悬挂系统,可以极大限度的提高车辆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同时完美的悬挂系统又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和驾驶安全性。
奥迪系列大部分车型由于侧重于运动性的设计,其灵活而又准确的操控、强筋的动力输出、舒适而又安全的乘坐感受,都是奥迪所秉承的设计理念。为了达到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完美结合,奥迪的前悬挂采用了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这种悬挂的结构较为复杂,更多在空间更为充裕的后轮采用这种方式的悬挂,而奥迪短小的车身,又要布置如此复杂的悬架结构,前轮就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因此采用横置式发动机就无法在这样一个小巧的车身上提供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所需的空间。相比大众的经典之作——高尔夫,由于采用了横置式发动机,虽然前部发动机舱的长度大大缩短了,但也牺牲了发动机舱的宽度,使得最新一代的高尔夫也只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相比奥迪A4的多连杆独立悬挂方式,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虽然结构简单,但舒适性和操控的准确性都较多连杆独立悬架要逊色许多。
这就是为何奥迪很多前驱车型,依然采用纵置发动机的原因了。
下面简单所说Quattro四驱车型,为何纵置,这个原因就比前驱的简单多了:
只有前纵置发动机才能真正匹配托森差速器实现完美配合。奥迪的quattro传动系统一直是奥迪引以为荣的科技成果,它使得奥迪在前驱平台上就可以实现全时四驱的驱动方式。要将动力传递到后轮就需要一根连接发动机和后轴的传动轴。我们刚才已经说过,采用纵置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需要伞齿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前轮,这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动力传动的传动效率,造成动力损失过多。机械传递过程中每多一个传递部件就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降低传递效率。但采用四轮驱动时,由于需要传动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后轮上,连接发动机和后轴的传动轴自然也要垂直于前后轴,因此将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传动轴,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的四驱系统采用的中央差速器,只能匹配纵置发动机,奥迪的托森差速器也不例外。迄今为止,能够在横置发动机平台上配备中央差速器的,仅仅只有三菱的EVO一款,而这也是三菱采用极端复杂和高成本的结构换来的,很难进入主流。
所以,大家就明白为何奥迪在大量车型中采用纵置发动机的原因了。就是:1. 优化车身重量分布,2. 配合操控,优化悬挂系统,3,配合四驱差速器系统。
㈢ 奥迪为什么都是前驱(四驱)没大有后驱
前驱+四驱 奥迪为什么没有后驱车?
在世界顶级豪华轿车领域中,无论是英国的積架,美国的林肯、凯迪拉克,还是德国的奔驰及宝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达到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及操控品质,其底盘结构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后轮驱动型式。不过与之同级别的奥迪却没有后轮驱动车型,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只有奥迪在特立独行?这要从奥迪的前身“汽车联盟”说起。1932年成立的“汽车联盟”由四个公司组成:霍希、奥迪、DKW和漫游者。这四个公司中,以奥迪的技术最前卫,德国首个前轮驱动轿车的技术就是出自于奥迪工程师的设计。在得到了奥迪的技术支持后,集团的另一个公司DKW因此在技术上受益匪浅。在市场上大红大紫的DKW F1小型轿车就是由奥迪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发成功的。作为德国前轮驱动轿车的创始者和发起者,奥迪锐意进取的形象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前轮驱动”成为了奥迪的另一个别称。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时,“汽车联盟”把旗下四个品牌定位在相互不冲突的四个市场:DKW负责摩托车和前轮驱动小型轿车,漫游者生产中型轿车,奥迪生产高档前轮驱动轿车,霍希生产顶级后轮驱动豪华轿车。前轮驱动车型已经成为“汽车联盟”的主力产品。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经济萧条,豪华汽车的市场已经消失,作为德国顶级豪华轿车的代表之一的霍希豪华轿车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它的停产也代表着“汽车联盟”后轮驱动底盘型式豪华轿车时代的结束。
当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联盟"被大众集团收购后,大众汽车公司要简化“汽车联盟”产品名称时,技术上锐意进取的“奥迪”就脱颖而出了,成了最佳的选择,奥迪成为“汽车联盟”的唯一传人,在前轮驱动轿车风起云涌的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这也符合当时轿车发展的潮流。也正是借助于奥迪的技术,大众成功地进行了产品转型,由后轮驱动和风冷发动机转变成前轮驱动和水冷发动机底盘结构,继续称雄家庭轿车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奥迪在前轮驱动底盘设计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也是它能在后轮驱动顶级豪华轿车世界中立足的根本。当然奥迪也很清楚把前轮驱动型式用于豪华轿车的不足,不过因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涉及后轮驱动设计和制造,造成了这方面的技术空白。因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作为补充,当然顶级的F1方程式赛车比赛奥迪是不能参加了。
㈣ 为什么奥迪A4L、A6L等车型是前驱,而不是后驱呢
因为奥迪前轮驱动车型更能适应激烈的驾驶方式。汽车最早就是后驱的,现在货车仍然是后驱。但很多人以为,后驱的技术含量更高,后驱是豪华高性能的代表。
其实不然,前驱车的传动效率比后驱车要高。发动机与驱动轮的位置很近,传动距离短。没有经过任何转换,发动机效率最高,由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变速箱、驱动桥,减速增扭后传递给车的前轮,效率是最高的。
民用的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动力从发动机经过变速箱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传递到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后驱车的这种结构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燃油消耗也会增加,所以,大部分车辆都采用前置前驱设计,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车,发动机的功率本来就有限,如果在传动系统中再损失一些一部分动力,它的实际加速性会明显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车内空间,所有的后驱车的车内空间,都要比同级别的前驱车小,这是由于后驱车的特性决定的。
后驱车是由两个后轮驱动车辆行驶,由于前轮只负责转向并不承担驱动的工作,因此后驱车的转向角度要比前驱车大得多。
前驱、后驱在性能上最大的差异表现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上,前驱动方式有着稳定性较高的优点,碰到驱动轮发生打滑情况,只须适度收油门并修正方向盘,就能恢复掌控,避免出现危险。
后驱车在过弯急加速的时候容易出现转向过度而导致甩尾。出现失控,必须立即收油并反打方向,但普通的驾驶者很难将转向时机和动作掌握得非常好,转向过度更加危险,容易发生事故!操纵稳定性不好!从转向特性来看,前驱车还是比后驱车更安全也更容易控制。
㈤ 为什么奥迪a6还是前驱
奥迪A6还是前驱的原因就是奥迪公司并没有投入太多去研制新的汽车,所以才会导致这个情况的出,毕竟奥迪公司的车一直都是停滞不前的,销量也是比较差的,而且,一些专家团队也没有提出一些好的方法去研制新的汽车,这就是原因。
㈥ 奥迪一是前驱还是后驱
奥迪汽车属于前驱驱动的系统。
奥迪车采用的是前驱车型,高配车型采用的是四驱设计。因为奥迪前驱轮驱动车型更能适应激烈的驾驶方式,所以奥迪一直使用的是前驱技术,前驱车的传动效率要比后驱车高,因为发动机与驱动轮的位置是非常近的,传动距离比较短,所以发动机的效率会更高。
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汽车产生的动力需要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来传递,传递到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后驱车的结构设计会使发动机产生的功率有所损失。
(6)奥迪为什么前驱扩展阅读:
奥迪汽车前驱驱动介绍如下:
一般后驱车的燃油消耗量要比前驱车的燃油消耗量大,中小排量的家用车使用的都是前驱设计,因为小排量的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有限,再使用后轮驱动就会损失一部分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就会明显下降。
后驱车是由两个后轮驱动车辆行驶,由于前轮只负责转向并不承担驱动的工作,所以后驱车的转向角度要大很多。没有增加成本的同时,解决了配重的问题。
㈦ 为什么奥迪采用纵置前驱的结构
内容如下:
奥迪很多系列车型,都是前置前驱(除了Quattro四驱车),很少见到后驱的车型,按照常理,前置前驱车不论从传动效率和节约发动机舱空间来讲前横置发动机是最为方便的,但为何我们看到的奥迪车型比如A4,A4L,A6L的车型,仍然坚持前纵置发动机布局。:office:
我们先说说奥迪的前驱车,为什么坚持使用前纵置发动机布局:
很多高端车,都采用前置后驱布置方式比如宝马、奔驰等,原因是只有纵置发动机方式,才能有效的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至后驱动轮,所以在这些车型上看到纵置发动机不足为奇。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返回头来,看看前横置发动机布局有什么特点:
采用前横置式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发动机曲轴、变速箱的输出和输入轴与车前轴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而采用纵置式发动机设计,发动机曲轴与前轴是垂直布置,曲轴的转动平面和车轴的转动平面式垂直的,使得曲轴输出的动力不能像横置式发动机那样经过变速箱直接传递给车轮,纵置发动机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伞齿轮改变动力输出的方向,才能驱动车轮运动,这样就造成了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纵置发动机动力传递效率降低。
㈧ 奥迪为什么都是前驱没有后驱
奥迪最早是和另外2家汽车企业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的,其中后驱技术在另一家手中。然后因为二战等种咱原因,那家挂掉了,所以奥迪的后驱就一直赶不上这项技术。
㈨ 为什么BBA三家只有奥迪用的是前驱
首先要明白后驱和前驱的区别。
一般我们理解的后驱就是前置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轴向后轮传递动力的形式,这样的布局虽然复杂且成本高,而且发动机还要纵置排列,会侵占不少机舱的空间,但是能够得到更好的操控性,车身动态比例更加均衡,前轮只负责转向,高速过弯不会有推头的迹象,而且高速的驾驶性也更稳定,加速更有推背感,相当于有人在推着你走,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只要遇到雨雪天气湿滑的路面,后驱的布局会更容易打滑,因为后轮没有发动机重量的压制,起步抓地力更薄弱一些,而且更容易失控,比较危险,不过只要起步慢给油,跑起来一般就不会有问题。
而前驱就非常简单了,造价也没后驱高,发动机也不用纵置,可以节省不少机舱空间,从而让车厢空间更大更合理化,动力从发动机输出传递到变速箱,然后直接就到了前轮上,动力损耗也更少,所以有不少紧凑车型和MPV采用这种布局形式,更好的动能形式以及更大的空间都是前驱的优势,但是缺点是转向和驱动都压在了前轮上,尤其是高速过弯的时候,动力衔接不当转向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冲出弯道,酿成事故,所以开前驱车在过弯时候还是要尽量慢一些。
最后,奔驰宝马之所以采用后驱更多的是因为品牌调性以及更优质的驾乘感,而奥迪的前驱形式则来自于市场以及机械结构上的妥协,所以,各有所长,都是现在工业水准上的上成之作。
㈩ 奥迪为什么没有后驱呢
先来讲一讲奥迪的前身,奥迪的创始人名字叫霍西,原本是奔驰公司的一个设计师,但由于它的设计理念和奔驰主方向不同,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因此他创立了奥迪,定位也是豪华车。但后来奥迪被二战的炮火洗礼了,几经波折被大众集团收购。
二十一世纪初,奥迪诞生的Quattro四驱,将其运用在轿车上,一时间奥迪又恢复了往日的威名。综上所述,奥迪专注于前驱是有原因的,一个全球品牌在做一件事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总有它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