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普京是如何復興國防工業的

普京是如何復興國防工業的

發布時間:2022-06-17 18:14:35

Ⅰ 普京在執政期間對俄羅斯各方面做了什麼改造有何作用

本文選自《慶祝俄羅斯聯邦總統弗·弗·普京訪華暨中國俄羅斯年正式開幕》一書。該書由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新聞處策劃,俄羅斯新聞社出版。在此致謝!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鮮明個性,使他在俄羅斯及蘇聯的歷屆領導人中顯得卓爾不群。普京很受歡迎。

難能可貴的是,人們對普京的好感並未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退(2000年,47歲的普京開始出任俄羅斯總統)。在2004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他獲得了65%的選票,這即是說,約5000萬選民將票投給了他。如今,俄羅斯國內不時傳出要求修改憲法、允許現任總統角逐第三任期的呼聲。普京倘若參加下屆競選,無疑會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

但普京本人並不贊成。他認為,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排除萬難才實現的國內政局穩定,不能再經受修改憲法這樣的劇烈震盪了。普京表示,8年任期對於政治家而言,足矣。

普京擔任總統期間做出了哪些政績,為何他的政策得到俄羅斯公民如此堅定的擁護?首先,他奉行政治中間主義。從這一理念出發,他將市場及社會價值觀相結合,採取謹慎的對待方式,贏得了眾多支持者。此外,中間主義相對於左派或是右派理論,還具備技術上的優勢,在當今的俄羅斯,這一優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普京上台前,俄羅斯的政治舞台上活躍著數十個政黨。「從政」經常被理解為成立自己的黨派,投入資金搞政治宣傳、與其他幾個大黨派的領導人聯手參加大選、進入議會,隨後,最初的聯盟可能於頃刻間瓦解,再形成同樣曇花一現的其他政治同盟。

這樣的政黨,其支持率不可能穩定。所以,以普京的中間主義為理論基礎,俄羅斯出現了第一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中間派政黨——「統一俄羅斯」。它註定會獲得成功。目前,該政黨在俄羅斯議會下院(國家杜馬)中占據了2/3以上的席位(超過300席),並控制著多數地方立法機關。

具有如此影響力、基礎如此穩固的中央政府令俄羅斯反對派感到恐慌。共產黨仍屬左翼,這是唯一能夠與「統一俄羅斯」抗衡的、具有群眾基礎的大黨。然而,它目前已陷入窘境。2004年的總統選舉中,其候選人尼古拉·哈里托諾夫的得票數位居第二,但只獲得了1000萬張選票,是普京的1/5。而右翼政黨至今沒能團結起來,當然,它們偶爾也會聯合,在不久前舉行的莫斯科市杜馬選舉上,聯手拿下了3個席位。

20世紀90年代,右翼自由主義理論在俄羅斯政治圈中廣泛傳播,因此,右翼生成的黨派最多,不少領導人正在傷神不已:是徹底退出政界還是聯合起來,去「干粗活」?

不少90年代的政壇風雲人物認為,遠離首都到地方,是去「干粗活」,大材小用。然而,隨著普京對政黨法的改革,各地的日常行政工作已成為政黨的主業,因為它是評判其工作優劣的標准。按照普京的提議,地區議會選舉中獲勝的黨派有權向總統推薦州長候選人,並在地方議會中投票通過。新舉措的實質是將地方的人事權交到政黨手中。由於「統一俄羅斯」是俄羅斯最具影響力的政黨,因而普京的政治支持率也相當穩定。

以上所述皆系普京支持率居高不下的技術原因,旁觀者未必明白。其他一些原因同樣重要、同樣具有說服力。普京執政期間提出的國家富裕理念,趕上了實現的契機。國內總產值10年內翻一番,消除貧困(目前,2500萬俄羅斯居民處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之下)、軍隊現代化,普京在向聯邦會議所作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上述目標。在俄羅斯百姓看來,這些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而且時機也已經成熟。

普京的中間主義還體現在他將市場改革與社會保障體系結合起來。去年,他推出了4大國家項目,包括住房、衛生、教育和農業領域。這些項目共獲得了1800億盧布(逾60億美元)的撥款。對俄羅斯預算而言,堪稱大手筆。

提及普京深受歡迎的原因,就不能漏掉近6年來取得的外交成就。正是在普京時代,俄羅斯徹底擺脫了冷戰的沉重包袱,戰勝了西方封鎖,與所有大國建立了夥伴關系。今年,俄羅斯成為「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這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威望及影響力的肯定。普京正是帶領俄羅斯收獲這一輝煌的引路人,他是數十年來最受歡迎的俄羅斯領導人。★
普京沒有辜負葉利欽的重託,在短短的六年中,用政績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有用之人」。經濟上,普京以「強國富民」為目標實施了一系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改革政策,俄羅斯經的濟不僅止住了下滑,而且從2000年開始全面復興。在這過程中,受惠最大的就是俄羅斯百姓,如今貧困人口大為減少,由於工資和養老金的提高,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長。政治上,普京以社會團結與和睦為目標,通過一系改革措施理順了各種重大的政治關系,如總統與國家杜馬、總統與總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徹底改變了葉利欽執政時代以「亂」為特徵的政治局面;外交上,普京以重振俄羅斯的大國雄風為目標,採取多邊務實的外交政策,以俄羅斯的利益籌碼平衡與各大國的關系。總之,普京已將俄羅斯帶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有的學者稱之為「普京中興」。從這個意義上說,「統一俄羅斯」黨在這次國家杜馬選舉中大獲得全勝完全可以說是俄羅斯民眾給予普京的豐厚回報。不僅如此,世界各種輿論幾乎普遍認為在明年3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中,普京將以絕對優勢再度當選,屆時他可以再從俄羅斯民眾那裡得到另一份厚禮。

Ⅱ 普京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如何

普京作為一名俄羅斯總統,他的影響力不僅僅只是在俄羅斯,甚至很多其他國家的政治家都非常佩服他。普京在美國《福布斯》「2015年全球1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的排行榜中位列第1名。這足以體現出普京,不論是在俄羅斯本國還是在世界上,都是擁有極高的影響力。

普京作為俄羅斯的領導人,贏得了俄羅斯人民廣泛的支持,尊重和愛戴。但是最能體現出他的成功之處的是他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可以說普京在總統中,算是一位可以被人銘記千年的人物了。他可以作為很多領導人的表率和榜樣,他的事跡和作為可能會影響著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治國方式,在國際上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Ⅲ 普京執政那麼多年,到底給俄羅斯帶來了多大的利益

普京作為俄羅斯第一任和第二任的總統,他也是俄羅斯執政時間最久的總統,還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就這樣一位掌管的俄羅斯20年的總統,雖然在世界上取得了不少的關注度,但他到底是讓俄羅斯變強大了還是變衰弱了呢?

其實要說普京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在國際影響力和軍事上,普京上熱後對內是加強了軍隊的建設,對外再擴展關系的基礎上又配上了強硬的態度讓俄羅斯,從之前幾乎失去話語權,又回到了吼一聲世界都能顛一顛的局面,特別是在敘利亞問題和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直接的針鋒相對,這就是在告訴世界俄羅斯還是一個強國。

當然我們看事不能只看錶面,從目前來看,普京確實是讓俄羅斯的國力變強了,還是穩坐了世界第二強國的位置,但大家也不難發現,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也就是北約的關系是日益緊張,北約在貿易軍事以及政治領域都對俄羅斯進行打壓和孤立,這樣俄羅斯在後期發展上也會遇到不小的挫折。

Ⅳ 俄羅斯國防工業體系是怎樣的

世紀末,伴隨著蘇聯的解體,統一的國防工業體系也隨之分崩離析,俄羅斯做為蘇聯的合法繼承者,大部分軍事技術和設備最終留在了俄羅斯。可隨之而來的社會動盪、經濟衰退重創了俄羅斯國防工業,即使是普京上台後的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國防工業日漸衰弱的局面。

低效制約國防工業的發展

俄羅斯國內各層人士對國防工業綜合體和部隊現狀的擔憂已不止今日,他們如此一致的悲觀看法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覺。

4月13日的俄《紅星報》刊載俄軍事專家的觀點認為,目前國防工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政府效率低下,落後的法律基礎已不符合目標計劃和管理要求。因此,來自於各個聯邦機關等部門對國防工業和軍隊建設所帶來的嚴重阻礙就不可避免了。

而挽救俄羅斯國防綜合體的方法只有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改造和開發有潛力的競爭產品。專家預測,國防工業綜合體競爭力的喪失將導致在不久的將來俄出口產品的成倍下降。

眾所周知,直到現在,俄羅斯國防工業領域還在使用著蘇聯時期所留下的資源。在技術比軍事產品本身更珍貴的條件下,俄羅斯的武器生產商們正在失去領地,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在產品中西方的電子技術和數字程序就佔了總價值的10至15%。比如出口給印度的3架遠程預警機、及A—50上的探測和導航系統就是安裝的以色列的設備。

預算只能保障戰略力量

俄羅斯的軍隊也面臨著同樣的悲慘境遇。由於財政撥款的捉襟見肘,改善國防工業現狀和更新部隊武器裝備的要求始終不能滿足。俄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指出,2005年的國防預算開支是近年來最多的。但這些錢基本上都用在了保持核武器的正常狀態上。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認為,軍隊裝備的更新與國防工業的發展相輔相成,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資金。

根據俄專家的猜測,俄羅斯國防部2005年用於戰斗核力量的軍事支出幾乎佔了本年度軍事預算的一半。如果考慮80%的戰略導彈都已達到服役年限,新的國防訂貨所購買的7枚導彈和向空軍所配備的2架圖—160轟炸機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解決戰略核力量所面臨的困境的。而陸軍所購買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系統、БТР—80裝甲車和T—90坦克也不能解決保持戰備的問題,而這些訂貨就已佔了國防訂貨的40%。

國防聽命於軍工利益

俄國內專家認為,軍事訂貨本想改變資金配置以利於國防工業發展,但不解決平衡發展武裝力量的前提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俄目前實行的集中組織管理措施存在極大問題,包括購買武器裝備的統一訂貨和進行科學研究實驗設計。如果不對國防工業進行結構性改革,無論是俄羅斯的軍事建設,還是軍工企業,都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軍事專家認為,目前是武裝部隊自身的發展過程主導著政策的發展。2004年4200多億盧布的國防預算都由部隊支配,而政府只是在等待結果和擴大軍事預算。軍事工業的成果主導著軍事學說中的變化。這一切都足以表明,沒有自己聲音的部隊將聽命於國防工業利益的主導,而不是國家。

俄軍事專家最後指出,對國防現實沒有清晰的定位,與世界先進軍事技術漸行漸遠,這必將一步步將昔日強大的俄軍工力量拖入崩潰的深淵。 本報專稿 李守祥

Ⅳ 普金執政二十年——他給俄羅斯和世界帶來了什麼

過去的20年,全球范圍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雲涌,新經濟模式大量產生,而俄羅斯基本上與此絕緣。普京上任之後,盡管確立了擺脫「能源附庸」的產業振興計劃,然而十多年過去了,俄羅斯財政越來越依賴石油和能源的出口,正在快速淪為沙特那樣的能源供應國,用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的話講就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奧巴馬稱之為「什麼都不能製造的國家」,似乎和真正的大國地位漸行漸遠。

目前俄羅斯出口總額的80%來自於能源等原材料部門,在工業產值中,這些部門的比重也接近70%,而在蘇聯解體的1990年,這一比重只有33.5%。從經濟結構的多元化來看,今天的俄羅斯連蘇聯時期都不如。

普京看似強勢,但並沒有給俄羅斯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反而加速了俄羅斯淪為能源供應國的步伐。這裡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普京任內,國際油價曾經在七八年的時間里狂升不止,快錢賺得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指望它抵制誘惑去改善經濟結構,完全不現實。而與美國相比,俄羅斯的差距在迅速擴大。蘇聯最強盛的時期,GDP相當於美國的60%;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的經濟相當於美國的10%;2017年俄羅斯GDP僅相當於美國的7%左右,總量已經跌出了全球前十。

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這一戰後強行改變戰後歐洲邊界的舉動,普京做得行雲流水,在俄羅斯國內獲得了巨大的掌聲和贊譽,推動他的個人聲望達到新的高峰。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這一做法徹底激怒了美國和歐洲,隨之而來的主要針對能源領域和金融領域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苦不堪言。可以說,普京和俄羅斯上上下下,對現代科技、新經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沒有認識,這導致俄羅斯在國家戰略上出現了重大偏差。

「強大的總統,強大的俄羅斯」,普京的這句競選口號,充滿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但強大的普京背後,未必是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Ⅵ 英媒:普京要求升級俄羅斯軍事裝備是明智之舉嗎

每日郵報:普京要求升級俄羅斯軍事裝備是明智之舉嗎? [英國媒體]

Is that a good idea? Putin orders Stalinesque upgrade of Russia's military hardware

弗拉基米爾·普京已經下令使俄羅斯軍備現代化,在相同的規模下,他的恐怖統治已經到達了與斯大林同樣的高度。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明確表示,他已經受夠了西方人對年度紅場閱兵展示出的過時武器的嘲諷。

正文翻譯


Vladimir Putin has ordered the modernisation of Russia's armaments on the same scale as achieved by Stalin at the height of his reign of terror.

弗拉基米爾·普京已經下令使俄羅斯軍備現代化,在相同的規模下,他的恐怖統治已經到達了與斯大林同樣的高度。

The Kremlin leader made clear he was tired of Western jibes about the country's outdated firepower as displayed at annual Red Square parades.

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明確表示,他已經受夠了西方人對年度紅場閱兵展示出的過時武器的嘲諷。
He is even thought to have reference the former dictators era as he told top security officials: 'We must modernise our defence instry as comprehensively as it was done in the 1930s.'

他甚至被認為引用了前獨裁者時代斯大林告訴國防官員的話:「我們必須在20世紀30年代全面完成國防工業現代化。」

He rapped his defence chiefs for failing to draw up plans to meet his ambitious demands for a giant leap forward in Russia's military capability which has slipped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普京嚴厲批評國防部長的無制定計劃行為,以滿足他的雄心勃勃的需求,那就是在冷戰結束之後下滑的俄羅斯軍事力量能夠有一次巨大的飛躍。

Stalin developed Soviet firepower in the 1930s after revolutionising the country's outmoded tsarist-era instry.

在徹底改變沙俄時代過時的產業後,斯大林在20世紀30年代發展蘇聯軍事。

But his ruthless state-controlled campaign was based on repression on a grand scale by the secret police and use of slave labour.

然而他殘忍的國家控股模式是以通過秘密警察的大規模鎮壓和奴隸勞動的使用為基礎的。

Putin has committed Russian to spending £450 billion on a massive armaments programme in the next decade, a modernisation that will include 400 ballistic missiles, 600 warplanes and a new fleet of state-of-the-art submarines.

普京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將耗資4500億英鎊用於大規模的軍備計劃,其中包括400枚彈道導彈、600架軍用飛機和一支最先進的潛艇艦隊的現代化。

As when Stalin began the process, it is far from certain that Russia's defence instries can cope with the demands of matching Western models at a cost-effective price. At a well-flagged meeting of the Russian Security Council, Putin blasted ministers for failing to draw up plans to meet his targets

當斯大林開始武器現代化的過程中,俄羅斯國防工業能否應對匹配西方模式下的劃算價格要求尚不確定。(這句話不確定)
'I still have not received your proposals. They are simply not there,' fumed the Russian president. 'If this continues, we will never be able to make procurements on time.

「我仍然沒有接收到你們的提案,它們根本不存在!」俄羅斯總統憤怒的說,「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我們將永遠不可能准時采購!」

He even threatened to inject private enterprise into defence plants that have been under strict state control since Stalin's time.
He said: 'We have to break down old stereotypes of the type that say only specialised state companies and agencies can involve themselves in defence.'
Highlighting his impatience on the subject, he added: 'Within short deadlines we should upgrade proction funds and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modernisation at enterprises in the defence instry.'

普京甚至揚言要向自從斯大林時代就受到國家嚴格控制的國防工廠注入民企勢力,他說:「我們必須要打破只有國有公司和機構才能參與國防事業的模式。」強調他在這些問題上的耐心,普京補充道:「在短時限內,我們必須提高產品投入資金,同時開展國防工業企業的技術現代化。」

Putin admitted that Russian manufacturers had failed to keep pace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nd even acknowledged Russia may require foreig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atch up.

普京承認,俄羅斯的製造商在過去的三十年內沒能跟上發展,俄或尋求外國技術以謀求發展。

'Foreign partnership is possible," he said, adding it was 'not shameful' to draw on overseas experience.
'But creating plants which assemble the analogues of foreign arms and hardware using imported component parts is unacceptable,' he insisted.

「外國合作夥伴關系是可能的,」他說,引進吸收他國技術經驗是「不可恥的」,但同時普京強調創造車間使用進口元件裝配外國武器和硬體的類似品是不能接受的。

Western military experts have in recent years regularly decried that lack of modern Russian firepower shown at the annual Red Square parade on May 9 marking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西方軍事專家在近幾年經常責難俄羅斯五月九號標志著二戰結束的紅場閱兵式上展現的武器缺乏現代氣息。

Ⅶ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任期間有何顯著政績

對俄羅斯人民來說,即將過去的2000年是普京年。普京執政一年
來,在加強聯邦中央和總統權力、推進市場經濟改革、打擊民族分離
主義和恐怖主義活動、拓展外交空間、恢復俄羅斯大國地位等方面都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普京執政後,為強化國家政權,加強對地方的治理和監督,推出
了一系列加強中央權力的重大舉措。他先是簽署建立7個聯邦行政區的
命令,然後又向國家杜馬提交了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組成法法案、
聯邦主體立法及權力機構組成原則修正案和聯邦地區自治原則修正案。
9月1日,普京又簽署總統令,宣布成立由聯邦總統為主席的聯邦國務
委員會,成員包括89個聯邦主體的首腦。此舉旨在幫助國家確定在重
大問題上的立場,排除中央政策在地方執行過程中的阻力,確保國家
權力機關在政治和經濟上步調一致。

普京在強化國家政權的同時,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
的政策措施,並提出了新的改革道路和經濟體制模式,制定了新的經
濟發展戰略。一年來,俄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據報道,俄國內生產總
值增長7%左右,通貨膨脹率持續下降;國債減少,黃金外匯儲備比年
初翻了一番,達271億美元;盧布匯率保持穩定,居民生活水平正在提
高。俄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俄經濟正處於自蘇聯解體以來發展最快的
時期。

在對外政策方面,俄制定了鞏固獨聯體、平衡東西方的全方位外
交政策,其特點是務實、靈活、穩定,更加註重進攻性、平衡性和長
遠性。獨聯體、歐美和亞洲被列為俄外交三大優先發展方向。普京頻
繁出訪獨聯體,加緊做團結工作,基本上遏制住了獨聯體國家離俄傾
向的進一步增長。在改善同西方關系問題上,普京採取積極進攻態勢。
他首訪英國成功後,又連續訪問了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西歐國家。
普京將外交重點放在西歐,旨在通過發展同西歐國家的關系來帶動俄
同美國和整個西方關系的改善,沖破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車臣問題上對
俄羅斯的孤立。與此同時,俄希望能與歐盟建立長期戰略夥伴關系,
擴大同西歐經濟合作,爭取早日融入歐洲。

普京總統為俄羅斯人民點燃了希望之火,其治國方略已得到大多
數俄羅斯公民的認同。可以相信,俄羅斯人民在普京總統領導下,定
能克服目前暫時的困難,實現強國富民的偉大目標。

Ⅷ 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

一、普京在需要的時候和需要的位子上台執政
1991年~1999年,在葉利欽執政的8年內,俄羅斯經歷了劇烈的政治動盪和嚴重的經濟危機。葉利欽先後5次更換政府總理,改組政府,但未能擺脫困境,國家狀況變得更糟。期間,俄GDP下降了50%,一半人口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失業人數高達1000萬人。同時,俄羅斯的犯罪率直線上升,官僚特權、貪污腐敗橫行社會。2000年,在俄社會底層強烈要求變革,而上層權力危機四伏,按老辦法管理國家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普京贏得大選,出任俄聯邦總統。當時西方經濟學家預言,不管誰當俄羅斯總統都無法改變現狀,俄仍然是一個在精神上和政治上都陷入崩潰的國家。普京上台執政後,勵精圖治,力求崛起,歷經6年的銳意改革,俄羅斯得到有效治理。國家政權得到加強,政局保持了穩定。俄經濟連續6年較快增長,增速保持在5%~7%。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秩序明顯好轉。伴隨國家實力的恢復和增強,俄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日趨活躍,參與國際事務日趨主動,在維護國家重大利益問題上敢於示強,俄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二、普京改革戰略的依據、手段和目標
普京執政後堅決推行適合俄國情的改革戰略,對原有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在經濟領域,普京既排除了葉利欽和蓋達爾實施的經濟全盤自由化的西方模式,也摒棄了高度集中全民動員的蘇聯模式。普京致力於建立適合21世紀俄現實條件的、新的生產關系,即以國家資本主義取代葉利欽時期實際控制國家政權的寡頭資本主義。普京改革的重點是,懲治非法掠奪國家財產,壟斷俄經濟命脈的金融、財政、石油乃至傳媒系統中的寡頭、財閥;打擊刑事犯罪,消除腐敗,強化法制,健全社會經濟秩序,力求將重要戰略資源掌控在國家手中。對一般大型私人資本企業主張在國家監督下運營。國家在經濟活動中起主導和調控作用,實行「可控市場經濟」。對中小私營企業,國家則通過完善法規,同時輔以行政手段保障其合法權利。另外,注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社會經濟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普京的改革實際上是修正葉利欽體制,在恢復被踐踏的社會公正和經濟公正基礎上,選擇一條符合俄現實國情的發展道路,以實現「強國富民」,重振俄大國地位的目標。
在政治領域,為鏟除分立主義、地方主義和民族主義,普京對聯邦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俄聯邦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聯邦的各個主體不僅擁有各種權力,還制定與中央相矛盾的地方法規。這種鬆散的管理體制暴露出俄聯邦政權制度存在嚴重缺陷,是影響俄聯邦保持完整統一的隱患。鑒此,普京在全國設立七大聯邦區並建立總統駐各聯邦區特別代表制度以加強對地方的管控。在政治體制改革措施中,首先改變地方領導人的選舉制度,即地方行政長官由總統提名,經由地方議會批准產生,從而把權力從地方集中到中央,實現對地方的垂直領導。各聯邦主體成為單一制國家下的行政單位。其次是改變國家杜馬議員的產生辦法。全部人選根據政黨得票比例產生,地方議會將接受執政黨議會的領導,形成「垂直立法體系」與「垂直行政體系」並存局面。這種體制有利於國家政局穩定和經濟發展,主要權力集中在總統手中,以保障俄聯邦的統一,政令暢通。普京的強勢總統地位得以確立,有利於貫徹其治國理念。
在外交領域,普京基於現實主義、實用主義和維護國家利益原則確定外交任務。首先,普京領導制定的俄對外政策新構想指出,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其活動的各個領域都擁有可觀的潛力和資源,同世界上主要國家保持著緊密關系,對新世界格局的形成施加著實質性的影響」。新構想是對國際關系多極化體系的一種構想,是俄的國際戰略目標。由此,俄在國際舞台上的定位就不僅僅限定為歐洲國家。由於俄橫跨亞大陸,其3/4的國土位於亞洲這一特殊地理條件決定俄必然是一個歐亞大國。俄還擁有世界第二大核潛力,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多的國家,且國民具備相當高的知識水平。因此,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從發展觀點看,俄將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獨立一極。多極化戰略目標決定俄奉行東西方兼顧的「全方位外交」。
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加強並發展同獨聯體國家關系是俄外交的首要重點。因為獨聯體國家是俄羅斯的「外部生存空間」,是俄的「特殊利益地區」。其次是對西方國家的外交,側重點是歐盟。俄與歐盟在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建立多極世界格局戰略中有共同利益,俄與歐盟進行戰略合作有助於制衡美國。但是,歐盟繼續推行東擴方針以及對俄在人權、安全和政經改革等問題上橫加指責,導致俄歐關系矛盾叢生,摩擦不斷。然而,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各有所求,又將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俄美關系是俄外交政策關注的中心。普京借「9·11」事件之機,對美發動反恐戰爭提供全方位支持,試圖以此改善對美關系,然而美國不僅沒給回報,反而借反恐之名擴大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進而又在獨聯體等策動「顏色革命」,企圖將俄的傳統勢力范圍納入其控制之下。美國還公然指責俄改革是「民主的倒退」,肆無忌憚地干涉其內政。在這種情況下,俄被迫調整對美外交,強調對美外交的自主性。在與西方拉開距離的同時,俄越來越重視開展東方外交,中國和印度可以說是俄對亞洲外交的兩大支柱。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將成為俄最重要的朋友。在外交策略上,普京揚長避短,務實靈活。近年來,俄利用資源優勢頻頻出擊謀求地緣戰略利益,又通過經濟和外交手段謀求對獨聯體油氣資源和輸送管道的控制。總的看,俄外交在維護國家利益上運籌比較得力。
三、改革初見成效,但普京將面臨新的挑戰
普京第一任期的改革目標之一是打擊寡頭,這一任務已基本完成。2006年8月1日,尤科斯石油公司被宣布破產,其數百億美元的巨額資產將由俄國有石油公司收購,由此國家對石油業的控制將上升到67%。支持破產的人士認為,將尤科斯收歸國有有利於石油產業的穩定,推動GDP的增長。俄《獨立報》就此發表評論指出,其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尤科斯的破產徹底為俄羅斯的寡頭政治時代畫上了句號。
普京第二任期的改革目標是將反腐敗斗爭繼續深入下去。普京上台之初曾局部進行反腐,各級官僚受到震懾,暫時有所收斂。但伴隨經濟好轉,俄國力增強,奢靡之風又起,貪污腐敗卷土重來,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導致俄民眾的不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因此,普京將反腐敗作為當前推動改革的首要任務。但其阻力和困難不少,因為俄羅斯的腐敗問題盤根錯節,已變成俄政治文化的積習。反腐必然觸及俄羅斯的官僚體制,體制不改,反腐便不能取得成功。為此,普京從源頭上抓起,正在領導俄進入以深化政府內部行政改革、法制改革為重點的內部制度變遷的新階段。普京此輪反腐決心很大,但也承擔很高的政治風險,僅靠一次大規模的反腐行動或者普京一己之力難以達到目標。因此,俄羅斯的反腐之路還將長期走下去。
迄今為止,普京執政6年為俄羅斯的復興確定了大政方針,在國家的重要部門進行了改革,使俄告別衰落,開始走向復興。但俄羅斯的復興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比如產業結構畸形:重工業過重,農業嚴重滯後,原材料產業機制膨脹,能源企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不及時進行調整將對俄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資源國有化改革問題上,普京雖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反彈力量的壓力也不少,包括來自西方的壓力。這對普京的改革構成牽制。可以預料,普京在致力於俄羅斯復興的征程中將不斷面對新的挑戰。

Ⅸ 普京有哪些獨特魅力,他是如何一手挽回頹廢的俄羅斯的

普京做事,勇敢果斷,不受外界威脅,詮釋了戰斗民族的精神。挽回了頹廢的俄羅斯,他做了以下幾步:第一步,就是清算國內寡頭,解決國企稅收問題;第二步:就是解決國內反叛勢力,雷厲風行解決車臣、喬治亞問題;第三步:提升國內經濟,普京收回寡頭企業後,開始實行資源國有控股發展

Ⅹ 深刻,終於講清楚了,普京為什麼不能讓俄羅斯重新強大

普京無法讓俄羅斯在二十年的時間內重新強大,俄羅斯到現在還是一個主要靠自然資源和蘇聯老本生存的國家,這樣的俄羅斯怎麼能夠參與世界的頂級競爭?而且蘇聯的軍事工業老本還能吃幾年呢?吃完了之後怎麼辦?變成一個大號的沙特嗎?今年年初,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在往返敘利亞的過程中被拍下了「黑煙滾滾」的照片,讓俄羅斯的能力受到世界質疑。

接近二十年的時間,普京為什麼不在工業化方面做點打基礎的工作?從普京對「十月革命」的態度,就能看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普京對十月革命態度是否定大於肯定,普京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他對蘇聯的某些懷戀是站在民族主義的角度,所以他說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而不是社會主義的角度肯定蘇聯。就跟有一篇文章說的那樣:普京對列寧和十月革命的立場和評價反映了普京的民族主義價值觀、歷史觀和執政理念。

2013年3月14日,在會見俄羅斯軍事歷史協會成立大會與會者時,普京多次使用過「十月政變」這個名稱用來指十月革命。從普京對於十月革命的稱謂,不難看出他本人對十月革命的態度。早在2006年,在紀念俄國議會(國家杜馬)成立100周年招待會上講話時,普京說1906年成立的第一屆國家杜馬的活動是「俄羅斯追求民主」的「鮮明例證」。他認為是「1917年革命終止了經選舉合法產生的代表機構的活動。對此我們不應當忘記。我們不應當忘記政治極端主義可能給我們國家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2017年,普京質問:「不通過革命,而是沿著演變的道路——不付出國家遭到毀壞、千百萬人命運受到殘忍損害的代價,沿著漸進的持續前進的道路,難道就不能發展了嗎?」從這些話里話外,普京對於十月革命的態度很清楚了。

普京對於蘇聯計劃經濟的評價也是矛盾的。他說:「計劃經濟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集中全國的資源來執行最重要的任務。醫療保健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教育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國防領域的工業化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我認為,如果不是集中全國的資源,蘇聯是無法准備同納粹德國戰爭的。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對於我們國家、俄羅斯民族和蘇聯其他民族來說,失敗的後果是災難性的。所以,這是絕對的優點。

但是,對變化、技術革命和新技術制度的遲鈍最終導致經濟的崩潰」。蘇聯的崩潰是因為蘇聯的計劃經濟嗎?前蘇聯的工業體系倒是被自由市場經濟一夜摧毀的。如果普京認為自由市場經濟能夠「對變化、技術革命和新技術制度」不再遲鈍,那俄羅斯在他領導下二十年怎麼沒有站在新技術的高點呢?告別了計劃經濟的俄羅斯在新技術方面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嗎?

普京的局限性就在於他對自由市場經濟的迷戀。在俄羅斯遭受西方經濟制裁,而資本大規模撤出俄羅斯帶來盧布匯率的劇烈震盪時,俄羅斯是用自由市場經濟的那套手段應對金融攻擊的。最近二十多年,俄羅斯的貨幣體系已經多次受到攻擊,但俄羅斯沒有修正對自由市場經濟的篤信。正是自由市場經濟讓俄羅斯的工業體系消失,金融自由化讓俄羅斯的金融體系飽受攻擊,但俄羅斯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依靠俄羅斯現有的經濟體制,俄羅斯重新工業化無望。不能工業化,俄羅斯的強國夢想就建立在沙灘上。

普京和斯大林的差距就在於,一個不認同社會主義,一個認同社會主義。道路迥異,結果也迥異。俄羅斯先是通過全面的私有化和市場化,把工業體系搞成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對抗西方工業體系的沖擊,後又被金融自由化引來的金融攻擊,把原有的工業體系摧毀大半。俄羅斯在自由市場經濟和金融自由化方面,吃了如此大虧,都沒有認真的檢討,反而把問題推給了十月革命的道路。

我們不是說蘇聯的體制就沒有問題,客觀上不存在沒有問題的體制,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也應該與時俱進,但不是全盤否定。就是站在民族主義的角度,蘇聯沿著十月革命的道路,讓蘇聯成為世界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而俄羅斯否定了十月革命道路之後,以為這下可以融入美歐的所謂世界主流文明了,卻迅速下滑為成為二流國家,成為一個主要靠資源出口為生的國家。

這個教訓,足夠給中國的民族主義者以提示,為什麼說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為什麼我們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看的那麼重,為什麼對經濟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那麼警惕,道路之爭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普京是如何復興國防工業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將汽車鑰匙改裝成手機開鎖 瀏覽:263
賓士glb機油位置怎麼測 瀏覽:931
奧迪a4l倒車鏡片怎麼調 瀏覽:655
2040萬的新能源汽車買哪個 瀏覽:191
工業風毛坯棚怎麼處理 瀏覽:795
西安馬家灣工業園什麼時候搬 瀏覽:111
賓士前後剎車片多久換一次 瀏覽:893
寶馬m5擋把怎麼掛 瀏覽:729
沙溝工業大廈怎麼走 瀏覽:528
明年汽車市場價格走向如何 瀏覽:167
汽車電瓶大線後開多久能充滿 瀏覽:165
奧迪車載流量用沒如何續費 瀏覽:584
為什麼汽車改裝輪轂好看 瀏覽:867
二手19奧迪a6l到底多少錢 瀏覽:415
賓士怎麼區分底盤 瀏覽:258
奧迪底板怎麼裝 瀏覽:915
汽車天窗是什麼 瀏覽:678
卡達工業有哪些 瀏覽:894
汽車談判技巧有哪些 瀏覽:961
汽車的免審單多久可以申領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