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震勘探有哪些用途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觀測和分析大地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響應,推斷地下岩層的性質和形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鑽探前勘測石油、天然氣資源、固體資源地質找礦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質勘查、區域地質研究和地殼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貳』 地震地質學對勘查技術與工程作用
摘要 地震工程地質勘察是為城市抗震設防和工程抗震設計而進行的專門勘察。其目的是對工程建設場地與地基在較強烈的地震作用下,可能產生的各種效應,作出分析和論斷,以作為抗震設計的依據。為此通常需要分析、論證岩土體在地震作用下的穩定性,地震可能造成場地地基本身的震害,以及評價場地地基在地震波及下對工程設施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
『叄』 現場勘察的目的和內容各是什麼(寫出四條
現場勘察目的是:
1、查明工程地質條件;
2、分析存在的地質問題;
3、對建築地區做出工程地質評價;
4、為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以保證工程建築物的安全穩定、經濟合理和正常使用。
工程地質勘察的任務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查明工程建築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闡明其特徵、成因和控制因素,並指出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2、分析研究與工程建築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價,為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
3、選擇工程地質條件相對優越的建築場地。建築場地的選擇和確定對安全穩定、經濟效益影響很大,有時是工程成敗的關鍵所在。在選址或選線工作中要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但工程地質條件常是重要因素之一,選擇有利的工程地質條件,避開不利條件,可以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安全。
4、配合工程建築的設計與施工,據地質條件提出建築物類型、結構、規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議。建築物應適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方法和具體方案也與地質條件有關。
5、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和建議。任何一個建築場地或工程線路,從地質條件方面來看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但從工程措施角度來看幾乎任何不良地質條件都是能克服的,場地選完之後,必然要制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只有在了解不良地質條件的性質、范圍和嚴重程度後才能擬定出合適的措施方案。
6、預測工程興建後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制定保護地質環境的措施。大型工程的興建常改變或形成新的地質營力,因而可以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環境地質問題,如開挖邊坡引起滑坡、崩塌;礦產或地下水的開采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水庫引起浸沒、坍岸或誘發地震等,所以保護地質環境也是工程地質勘察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鐵城際具有工程勘察甲級資質,專業從事地質勘察工作。
『肆』 工程地質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簡答
工程地質的目的級任務:
在城建規劃和建(構)築物、交通等的基本建設工興建之前,需要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其目的是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存在的地質問題,對建築地區做出工程地質評價,為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以保證工程建築物的安全穩定、經濟合理和正常使用。
工程地質勘察的任務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查明工程建築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闡明其特徵、成因和控制因素,並指出其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2、分析研究與工程建築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價,為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
3、選擇工程地質條件相對優越的建築場地。建築場地的選擇和確定對安全穩定、經濟效益影響很大,有時是工程成敗的關鍵所在。在選址或選線工作中要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但工程地質條件常是重要因素之一,選擇有利的工程地質條件,避開不利條件,可以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安全。
4、配合工程建築的設計與施工,據地質條件提出建築物類型、結構、規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議。建築物應適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方法和具體方案也與地質條件有關。
5、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和建議。任何一個建築場地或工程線路,從地質條件方面來看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但從工程措施角度來看幾乎任何不良地質條件都是能克服的,場地選完之後,必然要制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質條件的措施。只有在了解不良地質條件的性質、范圍和嚴重程度後才能擬定出合適的措施方案。
6、預測工程興建後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制定保護地質環境的措施。大型工程的興建常改變或形成新的地質營力,因而可以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環境地質問題,如開挖邊坡引起滑坡、崩塌;礦產或地下水的開采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水庫引起浸沒、坍岸或誘發地震等,所以保護地質環境也是工程地質勘察的一項重要任務。
『伍』 為什麼要進行工程地質勘察詳細勘察階段包括哪些內容
工程地質勘察是為查明影響工程建築物的地質因素而進行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質因素包括地質結構或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自然(物理)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這些通常稱為工程地質條件。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後,需根據設計建築物的結構和運行特點,預測工程建築物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質作用)的方式、特點和規模,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確定保證建築物穩定與正常使用的防護措施提供依據。
一般包括兩大部分:文字和圖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況,勘察目的、任務,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據的規范標准,工程地質、水文條件,岩土特徵及參數,場地地震效應等,最後對地基作出一個綜合的評價,提承載力等。圖表部分包括平面圖,剖面圖,鑽孔柱狀圖,土工試驗成果表,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分層土工試驗報告表等。
『陸』 勘探目標與地震部署
(1)3D3C地震勘探目標
1)小構造的精細解釋:查明主要煤層(13-1煤、11-2煤、8煤)中落差2m以上的斷層,其中落差3m以上的斷層不得遺漏,落差2~3m斷層的准確率達到80%以上;斷層平面擺動誤差不大於15m;查明幅度大於5m的小褶曲。
2)查明主要煤層(13-1煤、11-2煤、8煤)的變薄區和沖刷帶,邊界位置平面擺動誤差小於15m。
3)研究主要煤層(13-1煤、11-2煤、8煤)頂底板岩性和沉積岩相變化、裂隙發育情況以及主應力分布情況。
4)研究與瓦斯分布有關的彈性參數,預測瓦斯異常區(帶)分布。
(2)地震部署
3D3C地震勘探試驗區與顧橋礦井中央采區(首采區)的位置關系如圖1.4所示,南北長1.4km,東西寬1.2km,滿覆蓋面積1.68km2。
試驗區范圍的4個拐點坐標為:
拐點A1:X=3634600,Y=39459240;拐點B:X=3636000,Y=39459240;
拐點C:X=3636000,Y=39460440;拐點D1:X=3634600,Y=39460440。
圖1.4 3D3C地震勘探試驗區與顧橋礦井中央采區位置關系示意圖
『柒』 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
建設工程項目設計一般分為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為了提供各設計階段所需的工程地質資料,勘察工作也相應地劃分為選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詳細勘察三個階段。對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要建築物地基,尚應進行預可行性及施工勘察;對於地質條件簡單,建築物佔地面積不大的場地,或有建設經驗的地區,也可適當簡化勘察階段。各勘察階段的任務和工作內容簡述如下
1選址勘察階段
選址勘察工作對於大型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目的在於從總體上判定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能否適宜工程建設項目。一般通過取得幾個候選場址的工程地質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對擬選場址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工程地質評價。選擇場址階段應進行下列工作:
①搜集區域地質、地形地貌、地震、礦產和附近地區的工程地質資料及當地的建築經驗;
②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踏勘,了解場地的地層、構造、岩石和土的性質、不良地質現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質條件;
③對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已有資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條件較好且傾向於選取的場地,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選擇場址時,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一般情況下宜避開下列工程地質條件惡劣的地區或地段:(1)不良地質現象發育,對場地穩定性有直接或潛在威脅的地段;(2)地基土性質嚴重不良的地段;(3)對建築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設計地震烈度為8度或9度且鄰近發震斷裂帶的場區;(4)洪水或地下水對建築場地有威脅或有嚴重不良影響的地段;(5)地下有未開採的有價值礦藏或不穩定的地下采空區上的地段。
2初步勘察階段
初步勘察階段是在選定的建設場址上進行的。根據選址報告書了解建設項目類型、規模、建設物高度、基礎的形式及埋置深度和主要設備等情況。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對場地內建築地段的穩定性作出評價;為確定建築總平面布置、主要建築物地基基礎設計方案以及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質論證。本階段的主要工作如下:
①搜集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附有建築場區的地形圖,一般比例尺為l:2000~1:5000)、有關工程性質及工程規模的文件。
②初步查明地層、構造、岩石和土的性質;地下水埋藏條件、凍結深度、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和分布范圍及其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和發展趨勢。當場地條件復雜時,應進行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
③對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或7度以上的建築場地,應判定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
初步勘察時,在搜集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和場地條件還應進行工程勘探、測試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3詳細勘察階段
在初步設計完成之後進行詳細勘察,它是為施工圖設計提供資料的。此時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已基本查明。所以詳細勘察的目的是提出設計所需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各項技術參數,對建築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評價,為基礎設計、地基處理和加固、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工程等具體方案作出論證和結論。詳細勘察階段的主要工作要求是:
①取得附有坐標及地形的建築物總平面布置圖,各建築物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築物的性質和規模,可能採取的基礎形式與尺寸和預計埋置的深度,建築物的單位荷載和總荷載、結構特點和對地基基礎的特殊要求;
②查明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及危害程度,提出評價與整治所需的岩土技術參數和整治方案建議;
③查明建築物范圍各層岩土的類別、結構、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計算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
④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築物,提出地基變形計算參數,預測建築物的沉降、差異沉降或整體傾斜,
⑤對抗震設防烈度大於或等於6度的場地,應劃分場地土類型和場地類別。對抗震設防烈度大於或等於7度的場地,尚應分析預測地震效應,判定飽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井對液化等級作出評價;
⑥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判定地下水對建築材料的腐蝕性。當需基坑降水設計時,尚應查明水位變化幅度與規律,提供地層的滲透性系數;
⑦提供為深基坑開挖的邊坡穩定計算和支護設計所需的岩土技術參數,論證和評價基坑開挖、降水等對鄰近工程和環境的影響;
⑧為選擇樁的類型、長度,確定單樁承載力,計算群樁的沉降以及選擇施工方法提供岩土技術參數。
詳細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為主,必要時可以補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工作。詳細勘察的勘探工作量,應按場地類別、建築物特點及建築物的安全等級和重要性來.確定。對於復雜場地,必要時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適量的探井。
『捌』 地震勘探為什麼要做多次重復性觀測
地震勘探的目的就是要得出能清晰地反映地下界面形態的地震資料,當地面或地下條件復雜時,為得到滿足地質任務要求的高質量的地震記錄,人們研究出一種多次覆蓋技術。
那麼,什麼叫多次覆蓋技術呢?如果對地下每個點只觀測一次,則稱為單次覆蓋;若在不同接收點上,接收來自地下同一反射點上的反射波,即對地下界面上的每個點進行多次觀測,便得到多張地震記錄,將這些記錄疊加在一起稱為多次覆蓋。在地震勘探技術發展的初期,每個反射點只觀測一次,產生單次覆蓋記錄。磁帶地震儀的問世為推廣多次覆蓋技術創造了條件,地震勘探工作有了質的飛躍。
多次覆蓋技術為什麼能提高地震記錄質量呢?當地下存在反射界面時,地震記錄上就會出現我們需要的同相軸。這些同相軸有時會受到干擾波的影響發生畸變甚至被破壞。為突出有效反射,必須將干擾波去掉。多次覆蓋是將多張記錄疊加在一起,其結果使反射波得到加強,干擾波被削弱甚至消除。所以應用多次覆蓋技術就可以加強反映地下地層的有效反射。與單次覆蓋相比,多次覆蓋技術能明顯提高地震資料質量,提高勘探效果。此法一經提出就成為全世界廣為採用的工作方法,是地震勘探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單次覆蓋剖面(a)與多次覆蓋剖面(b)的比較現在,大多數地震記錄的覆蓋次數不小於12次(即對界面上每個反射點觀測12次的結果相加),常用的為24次或48次,有的地區可超過500次,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採用合適的覆蓋次數。
『玖』 關於地震勘探--低速帶測定的目的意義地震勘探原理的基本假設條件
低速帶指地表附近岩石受風化作用而變得疏鬆,波在其中傳播速度很低,一般為400——1000米每秒,地震波穿過低速帶時將使其旅行時增大,消除低速帶的影響是處理地震資料必不可少的環節。
地震勘探原理的基本假設條件:就是地面水平。
『拾』 現場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
1、選址勘察工作目的在於從總體上判定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能否適宜工程建設項目。任務是通過取得幾個候選場址的工程地質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對擬選場址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工程地質評價。
2、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對場地內建築地段的穩定性作出評價;為確定建築總平面布置、主要建築物地基基礎設計方案以及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質論證。根據選址報告書了解建設項目類型、規模、建設物高度、基礎的形式及埋置深度和主要設備等情況。
3、詳細勘察的目的是提出設計所需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各項技術參數,對建築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評價,為基礎設計、地基處理和加固、不良地質現象的防治工程等具體方案作出論證和結論。
(10)工業園區地震勘察目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觀測的主要內容有:
岩、土體位移范圍、速度、方向;岩、土體內地下水位變化;岩體內破壞面上的壓力;爆破引起的質點速度;峰值質點加速度;人工加固系統的載荷變化等。此項工作主要是在論證建築物的施工設計的詳細勘察階段進行,工程地質作用的觀測則往往在施工和建築物使用期間進行。
長期觀測取得的資料經整理分析,可直接用於工程地質評價,檢驗工程地質預測的准確性,對不良地質作用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確保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