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說煤是「工業糧食」
原因: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含量達50%~95%,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混合物。工業的 燃料動力80%靠煤,化工原料的65%用煤,煤除了作為燃料和冶金工業的重要原料外,經 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製取化肥、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炸葯、染料、醫葯等多 種重要化工原料。所以說,煤是「工業的糧食」。
煤分布情況:
自然界賦存的已查明的和推定的富集煤炭的資源。這些資源已證明在經濟上有開采價值,或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有經濟價值。據第11屆世界能源會議估計,世界煤炭預測儲量為13.6萬億噸。據世界能源委員會《世界能源統計評論》公布,1994年未世界煤炭可采儲量為10438.6億噸。其中獨聯體、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德國、印度、南非、波蘭、印尼、加拿大。世界煤炭探明儲量中,石炭紀佔41.3%,二疊紀佔9.9%、白堊紀佔16.8%、侏羅紀佔8.1%、第三紀佔23.6%。
世界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世界煤炭儲量十分豐富,居各能源之首,約占各種能源總儲量的90%,按規模可持續開采300年左右。據第14屆世界能源會議資料(1989年),世界煤炭總資源量約為14.3萬億噸,1991年底探明儲量10405.29億噸,其中硬煤略多於褐煤。煤炭資源空間分布特點,地球上含煤層的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5%,全球含煤地層煤炭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為200萬噸。按探明儲量世界煤炭資源的儲量、密度,北半球高於南半球,特別是高度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的中緯度地帶,合佔世界煤炭資源的96%,形成兩大煤炭蘊藏帶:一是亞歐大陸煤田帶,東起我國東北、華北煤田延伸到俄羅斯的庫茨巴斯、伯紹拉,哈薩克的卡拉於達和烏克蘭的頓巴斯煤田,波蘭和捷克的西里西亞,德國的魯爾區,再向西越海到英國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僅澳大利亞、南非和波札那發現有較大煤田。世界上已有80多個國家發現煤炭資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個。按硬煤經濟可采儲量計,以中國(佔11%)、美國(佔23.1%)和俄羅斯最為豐富,次為印度、南非、澳大利亞、波蘭、烏克蘭、德國等9國共佔90%。
2. 18世紀煤炭在英國工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具體表現
18世紀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時期,所用動力來源是煤炭,如蒸汽機
3. 世界煤炭產業的歷史發展
人類對煤炭的認識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古中國、希臘、古羅馬等地都有使用煤炭的記錄。距今大約2000多年前,古希臘開始開采和利用煤炭,而中國早在6800~7200年以前,煤炭就被發現和利用作為燃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國家。但是,由於生產力的限制,此時對煤炭的認識尚處於早期,柴草是當時最主要的能源。
直到17世紀後,隨著手工業的蓬勃發展,木柴作為燃料越來越滿足不了人類日益增長的需求,煤炭真正得到廣泛利用,取代木柴成為世界的主要能源。
18世紀開始,煤炭成為西方國家的主要工業和運輸能源。早期工業化國家發達的煤炭產業,為工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大量能源,為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蒸汽機的推廣,冶金工業的勃興及交通運輸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煤炭。因此,各國幾乎都在產業革命的同時,迅速興起近代煤炭工業。18世紀中葉由於工業革命的進展,英國對煉鐵用焦炭的需要量大幅度地增加,煉焦爐應運而生。
隨著鋼鐵工業的興盛,西方工業國家,尤其是英國,迎來了「煤鋼時代」。此時英國的主要煤礦產區大都經歷了一個鋼鐵行業耗煤量占煤炭總產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的時段,但是其峰值大多出現在1870年之前。
伴隨著能源消耗和產業轉型,煤炭產業在20世紀初迎來了繁榮時期。二戰前,煤炭生產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蘇聯,合佔世界總產量的3/4。1913年,世界煤炭產量13.20億t,佔世界一次能源總產量的92.2%,比1860年增加7倍,從而進入了能源「煤炭時代」。
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大批煤礦被關閉,眾多礦工被解僱,這又引發了不斷的煤礦工人罷工。與此同時石油的大量開發,又奪走了許多煤炭市場,迫使煤炭產量出現了下降和徘徊局面。20世紀30年代,煤炭產業進入了最暗淡、最困難的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加速了美國經濟的復興,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中期,美國煤炭產量迅速回升,支持了美國的戰爭和戰後歐洲的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及大戰期間,煤化工也取得了全面而迅速的發展。1950年,世界煤炭產量比1913年增長39.8%,達18.18億t,佔世界能源消費的62.3%。
20世紀50年代開始,煤炭在工業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不斷式微,煤鋼時代的幾個傳統大國在二戰後也都不復當年之輝煌。新興的美國和石油一起逐漸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天然氣與核能也在總的能源利用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總體而言,1950~1973年,是石油的黃金時代,其間煤炭產業發展緩慢。1951~1974年,是煤炭生產的蕭條時期,20多年間煤炭產量只增加12.2%。一些傳統煤炭生產國棄煤開油,西方國家的煤炭工業一度衰落。由於大量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除煉焦工業隨鋼鐵工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外,工業上大規模由煤製取氣體燃料的生產暫時中止,不少工業化國家用天然氣代替了民用煤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石油化工飛速發展,致使以煤為基礎的乙炔化學工業的地位大大降低。
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石油危機使煤炭工業重現生機,產量加速增長,生產和利用都有很大發展。1980年煤炭產量達37.89億t,比1970年增長29.3%;1989年世界煤炭產量達48.8億t,比1976年增加50%;1990年世界煤產量達47.167億t,為歷史最高水平,比1980年增長59.4%。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煤炭生產發生戲劇性的變化,由20世紀80年代的高速增長變為負增長,1996年產量為46.3億t,比1990年下降1.8%。主要原因是:前蘇聯經濟嚴重滑坡,煤產量陡降,從1990年的7.03億t降至1996的4.192億t,下降40.5%;西歐國家逐步取消煤炭生產補貼,導致產量大幅下降,英國從1990年的0.944億t降至1996年的0.505億t,下降46.5%,德國從3.975億t降至2.351億t,下降45.8%;全球環境浪潮的沖擊,使發達國家煤炭需求減少,OECD國家煤炭總需求量從1990年的13.552億t煤當量減至1996年的13.35億t煤當量,減少1.5%;世界第1和第3產煤國中國和印度煤產量增長速度趨緩。此外,曾是世界主要產煤國的法國和日本,煤炭工業即將消失,1996年產量已分別降到990萬t和650萬t。
進入21世紀,縱觀當今世界各主要產煤國的煤炭工業,煤炭企業的發展正逐步走向集團化、集約化、信息化和國際化。除中國外,目前世界主要產煤國家的前4家煤炭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均在40%以上(美國45.8%、南非62%、澳大利亞64%),單井平均生產規模200萬t左右(德國280萬t、波蘭200萬t、英國180萬t)。
EIA近期發布的一篇報道稱:作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國,2010年,中國的煤炭產量幾乎佔了世界煤炭產量的50%,是世界第二大煤炭生產國美國煤炭產量的3倍之多,差不多是繼中國之後十大煤炭生產國的產量之和。世界排名前五的中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煤炭生產佔了全球煤炭總產量的75%,總產量增長佔到了98%;而世界其他國家煤炭增長僅佔7%。2000~2010年間,全球煤炭產量上漲了66%,年產量一度超過80億t。
4. 工業革命中依靠煤和木材做燃料的動力機器的推廣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積極的影響
1.使生產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2.使人類工業文明得到了質的提升。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煤在英國工業革命中的作用
煤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了能源,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資源。
6. 工業革命時期最重要的工業能源為什麼是煤而不是水能
人需要的資源最好能從自然界直接獲得,煤所含的化學能大又便於獲得,而自然界中的水能存在並不廣泛,且不像煤那樣容易運輸,因此水能不可能成為主要能源(水能是靠勢能,煤是化學能,並不是所有的水都能用作能源的)
7.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是哪一自然資源成為重要的能源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能源各
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能源是由煤炭產生的蒸汽能源,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新能源是電能,第三次工業革命產生的新能源是原子能。第三世界國家利用資源為武器展開反帝斗爭,如歐佩克;由於列強對資源的爭奪使矛盾復雜化如海灣地區。工業革命利用大量的煤炭資源,極大的污染了環境,使倫敦成為霧都。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我建議使用清潔能源如原子能,深化這方面的研究提高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