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蘇聯工業為什麼能發達

蘇聯工業為什麼能發達

發布時間:2022-06-15 12:40:11

A. 蘇聯為什麼能快速工業化

一是鞏固國防的需要。
1926年,蘇聯的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到或接近於一戰前最高水平,即1913年的水平。但這時的蘇聯還是一個經濟上比較落後的國家,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很不發達,在技術方面大大落後於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鞏固國防和維護國家的獨立,為了以新的技術改造包括農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要求在短時期內實現工業化,使蘇聯變成一個強大的工業國。

二是高層領導的重視。
斯大林認為: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是發展重工業。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業。因此,蘇聯在資金分配上,側重支持重工業。另外,斯大林還一直強調要高速度發展工業,並以此作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的標志之一。

三是重視技術和人材
斯大林先後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兩個口號,強調必須使自己成為專家。當時蘇聯下大力量開辦各種學校培訓幹部,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到1940年工業已擁有93萬名工程技術幹部。同時用重金聘請外國的專家,1932年在蘇聯工作的約有 2萬名各國的專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擔任過總工程師等職務的一流技術專家。這對於改變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蘇聯的政策還積極鼓勵群眾的首創精神。蘇聯在工業化時期,開展了以掌握新技術為特點的、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的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特別是1935年冬開展的」斯達漢諾夫「運動,極大的調動和提升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B. 蘇聯實現工業化原因

蘇聯工業大發展實在20實際20年代至30年代,斯大林的2個5年計劃大力發展重工業,形成了著名的「斯大林模式」使蘇聯工業一度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二戰結束後,蘇聯工業在此得到空前的發展,利用大量從納粹德國手中接管的技術和設備,再一次大力發展了重工業。由於與美國冷戰的需要,蘇聯不得不集中發展軍工業,但由於長期忽視其他工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蘇聯的經濟模式畸形化,最終加快了蘇聯的解體。

C. 為什麼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就實現了工業化

提起蘇聯,想必人們都不陌生。蘇聯是上世紀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二戰後,強大的蘇聯更是敢和美帝掰手腕的狠角色,和美國爭霸數十年之久,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和頭號敵人。蘇聯之所以敢和美國叫板,最大的依仗就是其強大的工業和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軍事力量。不過在蘇聯建國前的沙俄時代,俄國可沒有那麼強,當時的俄國是落後的農業國,連半工業國都算不上,農業在俄國的國民經濟中仍佔主導地位,俄國雖然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干,和德國、法國等工業強國比差得遠。但在1917年蘇聯建立後,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從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眾所周知,一般工業化進程都是非常漫長的,英法等西方國家都花了上百年,但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就完成了工業化。那麼蘇聯為什麼能在短短的二十年內就實現了工業化的逆襲?
第一,蘇聯繼承了俄國的衣缽,俄國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遼闊的國家,俄國領土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人口高達上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此外,沙俄又有非常不錯的工業基礎,雖然工業算不上發達,但門類還算比較齊全,相當部分工業產品都能生產。蘇聯的工業化正是建立在沙俄的老底子之上,沒有沙俄雄厚的底子,蘇聯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內完成工業化。
第二,蘇聯採用的集權體制和計劃經濟充分激發出了蘇聯的國家潛力,把蘇聯豐富的人力和自然資源有效組織起來,把國民的勞動積極性調動起來,所以蘇聯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完成了西方需要上百年工業化的道路,這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第三,蘇聯工業化趕上了好時機。一戰後,由於德國和俄國同時遭到西方的排斥和限制,因此兩國順理成章的走到一起。德國為了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將很多軍事工業和武器研發試驗搬到了蘇聯,讓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技術得到飛躍式的發展。此外,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更是幫了蘇聯的大忙。由於空前嚴重的大蕭條讓西方經濟遭到了重創,大量的歐美人員、技術和資本被迫前往蘇聯尋找出路,至少有十幾萬歐美技術人員因為失業移民去了蘇聯,許多陷入危機的歐美企業都是靠蘇聯的巨額訂單活下來的。可以說,蘇聯的重工業大部分是西方產能過剩轉移過去的滯銷貨。

第四,蘇聯採取片面的重工業路線,以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為代價瘋狂發展重工業,因此造成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飛速發展,所以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就實現了工業化。不過蘇聯的片面工業化路線也為蘇聯埋下了隱患,由於過度發展重工業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低甚至長期吃不上飯。可以說,蘇聯的解體,一定程度上,和蘇聯忽視農業、輕工業生產以及國民生活質量有關。

D. 又搞集體經濟又受到西方封鎖的蘇聯為何能迅速成為超級大國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由此誕生。1922年,十五個加盟國正式組成了蘇聯。在之後的幾十年中,蘇聯獲得了極為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二戰之後,蘇聯更是成為同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全世界也進入了美蘇爭霸的冷戰時代。

那麼,蘇聯本身是一個大國,搞的是集體經濟,又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阻撓,發展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可以為什麼卻能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快速崛起呢?

還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清楚,那就是雖說蘇聯是超級大國,但也僅僅是限於工業和軍事上。在其它經濟方面,蘇聯一直都存在一些問題的。

在斯大林執政時期,蘇聯曾經推行了“農業集體化”的政策。為了積累資金,蘇聯農民的利益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這也使得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降低。“農業集體化”與當時的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狀況,存在嚴重矛盾,這最終破壞了蘇聯的農業生產力。蘇聯農業生產長期停滯落後,嚴重阻礙了蘇聯經濟的發展。

到了二戰之後,無論斯大林還是赫魯曉夫,其實都沒有讓蘇聯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勃列日涅夫上台後,他減少了中央指令性計劃指標,增強了企業的自主權。這使得蘇聯在1965年到1975年這段時間,國民收入增長了近2倍。

按照這樣狀況,蘇聯的經濟本來是可以取得有效發展的。但勃列日涅夫在搞軍事和經濟的同時,卻無視了國內貪腐成風的政治問題。在執政晚期,他更是搞起了個人崇拜。這最終使得蘇聯政治制度暴露出了嚴重的問題,經濟反而陷入了崩潰邊緣,而這也為後來蘇聯的解體,埋下了隱患。

E. 蘇聯的工業化進程如此迅速,順利的原因

優先發展重工業斯大林認為,不是發展任何一種工業都是工業化,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製造業。因此,蘇聯在資金分配上,側重支持重工業。頭兩個五年計劃用於重工業的投資佔全部投資的84.2%和82.8%。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輕工業和農業。重工業、輕工業、農業各自的年遞增速度,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分別為:28.5%、11.7%、-2.9%;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分別為:19%、14.8%、4.6%。
高速度斯大林一直強調高速度發展工業,並以此作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的標志之一。蘇聯在工業化期間工業發展的年平均速度為17~20%,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速度幾乎達到30%。

資金積累靠國內斯大林提出,工業化的資金來源要「靠自己」,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靠掠奪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資本,靠戰爭向外國勒索賠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債。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採取這些辦法,而只能靠自己國內的積累,靠節約。蘇聯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國內外資本家的剝削,擴大了資金積累的源泉。工業化的成就又增加了新的積累源泉。國家通過農產品義務交售、機器拖拉機站的實物報酬、農業稅以及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等途徑也為工業化積累了一部分資金。在蘇聯工業化時期,積累基金占國民收入的26~29%。
重視技術和人材斯大林先後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兩個口號,強調必須使自己成為專家。當時蘇聯下大力量開辦各種學校培訓幹部,派出大批人員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到1940年工業已擁有93萬名工程技術幹部。同時用重金聘請外國的專家,1932年在蘇聯工作的約有 2萬名各國的專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擔任過總工程師等職務的第一流技術專家。這對於改變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鼓勵群眾的首創精神蘇聯在工業化時期,開展了以掌握新技術為特點的、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的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特別是1935年冬開展的斯達漢諾夫運動,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蘇聯以比較快的速度,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例1913年為42:58,1926年為38:62,1929年工業比重第一次超過農業,比例為54.5:45.5,到1940年達到85.7:14.3。在工業中,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1913年為33:67,1925年為43.4:56.6,1932年為53.4:46.6,到1940年達到61.2:38.8。蘇聯在30年代末已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強國之一。但在工業化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關系不協調,經濟效益差,國家財政負擔過重,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生活提高得不快,市場供應緊張,並形成了一套管理過分集中的經濟體制。

F. 為什麼前蘇聯的科技那麼發達都是誰發現的

本身基礎就好,盡管沙皇俄國很腐敗,但是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實力顯然就不錯,肯定比新興的日本和沒落的大清強很多,盡管日本曾打敗俄國,但是俄國出動的都是落後部隊,而日本卻是最好的部隊。蘇聯成立之後,繼承了沙俄的大部分財產,從法國借的貸款也沒還,所以資金技術基礎都不錯,從他能打敗協約國干涉軍就可看出。

制度的優越,在剛開始是實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盡管後來漏洞百出,但在蘇聯前期絕對是十分有效,集中力量辦大事,是蘇聯的重工業在二戰前就十分發達,這從他能同強大的納粹陸軍決戰就可看出

資源豐富,蘇聯國土廣大,橫跨九個時區,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物產很多方面居於世界前列,它與工業基礎實現互補,工業發達推動資源開發,資源開發給工業以動力!!!

二戰後,蘇聯的地位更加提升,作為在二戰中付出巨大代價的正義參戰國,蘇聯可以做任何它認為對的事,納粹尖端科技先進與蘇聯,於是蘇聯從德國獲取了大量技術,例如噴氣式飛機,導彈,潛艇技術尤其是尖端技術,使得科技努力向前,使得蘇聯科技實力不斷上升!!
綜上所訴

蘇聯科技實力強

G. 蘇聯工業迅速增長的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

工程式控制制論的核心思想,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而這也是集權國家的特點.因此,雖然此類國家,包括我國,雖然這類國家可能有很多方面不盡如人意,但往往能做成許多大事.
至於具體到前蘇聯的工業,則和他們政府的執政思想有關,而他們的執政思想,又受國際形勢所左右.由於前蘇聯的地理位置,以及西方集團對其圍追堵截,因此他們的軍工非常發達,這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而軍工的發達又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其它工業的發展,例如重工業和能源業,因此前蘇聯的工業增長很迅速.但是,正因為前蘇聯進入了一個死胡同,因此他們的其它方面比較不發達,特別是與民生相關的,例如輕工業等.

H. 蘇聯科技為什麼發達呢

蘇聯科技發達的原因

蘇聯是由沙俄帝國發展而來,是在列寧領導下的「十月革命」成功後,建立的聯邦國家。因此要了解蘇聯的科技,我們還是要從沙俄時代說起。

在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上,工業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8世紀中葉,英國憑借著瓦特的蒸汽機,成為了全球工業界的帶頭大哥,而此時的俄國已經對這項技術有所耳聞。

1697年,沙俄皇帝彼得一世帶著龐大的使團,前往歐洲學習先進的技術。在彼得大帝的努力下,英國人的造船、航海、蒸汽機等技術都學到手,還帶回了大批的科技人員來俄國工作。

因此,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俄國雖然腳步稍慢,卻還是緊跟著世界的潮流。彼得一世出國學習的時間,對應中國是清朝康熙三十六年。

結語

蘇聯的科技力量最初來自於沙俄,雖然在工業革命的改革上,沙俄沒有成為全球的領跑者,但是他們也不是落後者。

從蒸汽機到內燃機,沙俄始終保持著革新的態度,因此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二戰後的蘇聯又得到了德國的先進技術,因此在歷中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蘇聯就有了明顯的優勢,在核技術、航天技術等領域敢於和美國一較高低。

I. 為什麼蘇聯的軍工業發達

俄羅斯在歐洲國家裡面是落後的,但是他的教育基礎還是不錯的。從彼得大帝 到葉卡女皇 再到末代尼古拉,俄國的教育是非常不錯。俄羅斯有這個基礎。

列寧革命成功以後,建立了蘇聯。在蘇共的執政下,國家容易朝一個方向走,為了快速恢復戰亂所傷的元氣,對農業大力鼓勵之外。對工業更是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國家掌握了壟斷了生產資料,制定五年經濟計劃,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戰時期,蘇軍裝備並不落後的原因。

二戰結束以後,是因為蘇聯在經濟調整上要考慮和美國的政治博弈,因此,對有助於蘇聯贏得政治資本的工業(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大幅度傾斜,忽視了輕工業農業的發展。

蘇聯的技術人員可不差,俄羅斯的諾貝爾獎也不少啊。

J. 蘇聯工業為什麼那麼強大

因為當年蘇聯實行了全面社會主義制度和五年計劃,可以集中全國力量辦工業,所以就迅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工業超級大國。中國的工業化道路也是學蘇聯的,發展也很快。

閱讀全文

與蘇聯工業為什麼能發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將汽車鑰匙改裝成手機開鎖 瀏覽:263
賓士glb機油位置怎麼測 瀏覽:931
奧迪a4l倒車鏡片怎麼調 瀏覽:655
2040萬的新能源汽車買哪個 瀏覽:191
工業風毛坯棚怎麼處理 瀏覽:795
西安馬家灣工業園什麼時候搬 瀏覽:111
賓士前後剎車片多久換一次 瀏覽:893
寶馬m5擋把怎麼掛 瀏覽:729
沙溝工業大廈怎麼走 瀏覽:528
明年汽車市場價格走向如何 瀏覽:167
汽車電瓶大線後開多久能充滿 瀏覽:165
奧迪車載流量用沒如何續費 瀏覽:584
為什麼汽車改裝輪轂好看 瀏覽:867
二手19奧迪a6l到底多少錢 瀏覽:415
賓士怎麼區分底盤 瀏覽:258
奧迪底板怎麼裝 瀏覽:915
汽車天窗是什麼 瀏覽:678
卡達工業有哪些 瀏覽:894
汽車談判技巧有哪些 瀏覽:961
汽車的免審單多久可以申領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