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運用物聯網技術提升
(一)加快技術研發,突破產業瓶頸。以掌握原理實現突破性技術創新為目標,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圍繞應用和產業急需,明確發展重點,加強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感測器的研發與產業化,著力突破物聯網核心晶元、軟體、儀器儀表等基礎共性技術,加快感測器網路、智能終端、大數據處理、智能分析、服務集成等關鍵技術研發創新,推進物聯網與新一代移動通信、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的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創新資源,形成一批物聯網技術研發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促進應用單位與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合作,加強協同攻關,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二)推動應用示範,促進經濟發展。對工業、農業、商貿流通、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重要領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礎設施,圍繞生產製造、商貿流通、物流配送和經營管理流程,推動物聯網技術的集成應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應用示範工程。積極利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提升生產和運行效率,推進節能減排,保障安全生產,創新發展模式,促進產業升級。
(三)改善社會管理,提升公共服務。在公共安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圍繞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創新,實施物聯網典型應用示範工程,構建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發揮物聯網技術優勢,促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信息化,擴展和延伸服務范圍,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四)突出區域特色,科學有序發展。引導和督促地方根據自身條件合理確定物聯網發展定位,結合科研能力、應用基礎、產業園區等特點和優勢,科學謀劃,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物聯網發展,信息化和信息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要強化物聯網技術研發、產業化及示範應用,信息化和信息產業基礎較弱的地區側重推廣成熟的物聯網應用。加快推進無錫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建設。應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城市,要加強統籌、注重效果、突出特色。
(五)加強總體設計,完善標准體系。強化統籌協作,依託跨部門、跨行業的標准化協作機制,協調推進物聯網標准體系建設。按照急用先立、共性先立原則,加快編碼標識、介面、數據、信息安全等基礎共性標准、關鍵技術標准和重點應用標準的研究制定。推動軍民融合標准化工作,開展軍民通用標准研製。鼓勵和支持國內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提升自主技術標準的國際話語權。
(六)壯大核心產業,提高支撐能力。加快物聯網關鍵核心產業發展,提升感知識別製造產業發展水平,構建完善的物聯網通信網路製造及服務產業鏈,發展物聯網應用及軟體等相關產業。大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骨幹企業,積極發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建設特色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不斷完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集群。強化產業培育與應用示範的結合,鼓勵和支持設備製造、軟體開發、服務集成等企業及科研單位參與應用示範工程建設。
(七)創新商業模式,培育新興業態。積極探索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共贏的新型商業模式。大力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物聯網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推進應用服務的市場化,帶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培育新興服務產業。鼓勵和支持電信運營、信息服務、系統集成等企業參與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的運營和推廣。
(八)加強防護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物聯網信息安全管理與數據保護水平,加強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推進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和安全評估機制,有效保障物聯網信息採集、傳輸、處理、應用等各環節的安全可控。涉及國家公共安全和基礎設施的重要物聯網應用,其系統解決方案、核心設備以及運營服務必須立足於安全可控。
(九)強化資源整合,促進協同共享。充分利用現有公共通信和網路基礎設施開展物聯網應用。促進信息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島。重視信息資源的智能分析和綜合利用,避免重數據採集、輕數據處理和綜合應用。加強對物聯網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分析和風險評估,避免重復建設和不合理投資。
⑵ 如何有效的實施工業物聯網與工業4.0
如果使用了工業4.0技術,一個新的加工製造生產線可以實現多達25種的產品變化,同時將產量提高10%,庫存減少30%。工業4.0架構的應用讓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可以獲得更豐厚的投資回報率。
工業4.0是一場工業的革命,目的是將信息技術(IT)的虛擬世界、機器的物理世界以及互聯網合為一體。其中心是將具有IT功能的所有工業領域都整合起來。
在工業4.0中,對機器工具或一組機器的操作,應該允許使用諸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這樣的智能設備進行簡單的連接。
1.分布式智能
這里說的分布式智能是指在智能傳動和控制技術網路的機器設備中,加入盡可能多的智能和控制功能、或者單獨的傳動軸,而不是從一個中央處理單元(CPU)來處理所有的動作。
2.快速連接
在決定應該使用現場匯流排的什麼功能時,應該看一下生產平台是否支持例如OPC UA(來自於OPC基金會)這樣的標准。消除不同供應商系統的障礙,而且對通訊和控制平台採取一種更加開放的方式很重要。
3.開放標准和系統
開放標准允許基於軟體的解決方案可以更加靈活地集成,並有可能將新的技術移植進現有的自動化架構中。
4.實時數據整合
可能利用實時的機器和工廠性能數據來改變自動化系統和生產工藝的管理方式。不用捕捉並分析數月以來有價值的關於生產率、機器停機時間或者能源消耗的數據,支持工業4.0的平台能夠將數據整合到常規的工廠管理報告之中。這會讓製造商和機器具備詳細的信息來執行快速的工藝和生產變更,以實現產品滿足特定客戶需求的願景。
5.自適應性
科技幫助生產線變得主動。目標就是讓工作站和模塊可以適應個性化的客戶或產品需求。
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能夠為設備(從感測器到大規模控制系統)、數據和分析之間提供更好的連接性,Beckhoff自動化的TwinCAT產品專家Daymon Thompson這樣認為。感測器和系統需要網路連接來共享數據,分析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物聯網主要包括4個基本元素:實體的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雙向連接、數據以及分析設備可以是小到一個感測器大到一個大規模控制系統中的任何一種。感測器和系統需要與更大的網路進行連接,以共享由感測器或系統產生的數據。對此數據進行的分析會產生可執行的信息,其結果是讓人們做出精明的決策。
在決定實施工業4.0之前,要對智能工廠提出的3個問題是:
1.你是否想要自動完成快速的產品轉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響應更好?
2.你是否想通過識別出可以進行持續改進的區域來提升你的設備綜合效率(OEE)以及生產總產量?
3.你是否想要根除浪費,例如能源、原材料和閑置時間?
在確定和完善真實世界裡智能工廠的目標之後,採用基於PC控制的硬體和軟體有助於幫助你早日成功。
因為在工業世界裡普遍使用了聯網的感測器而比商業的物聯網(IoT)更加先進,這些感測器就是物聯網裡面的「物」。數以億計的聯網的有線及無線壓力、液位、流量、溫度、震動、聲波、位置、分析儀表以及其他感測器被用於工業領域,而且每年以數百萬台的速度增加,為工廠提供了更多的監控、分析和優化。
IIoT通過將感測器連接到分析和其他系統中,來自動提高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能源效率,具體方式為:
1.從感測器上採集數據比以往經濟有效得多,因為感測器很多都是電池供電和無線通訊的
2.使用大數據分析和其他技術將這些數據翻譯成可以理解的信息。
3.將這些可操作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呈獻給正確的人員,要麼是工廠人員,要麼是遠程專家。
4.如果工作人員採取了正確的操作,將帶來性能上的提升。
基於平台的方式提供了一種靈活的硬體架構,可以部署在許多不同的應用場合中,消除了硬體的復雜性,並讓每一個新的問題基本上都成為軟體方面的挑戰。系統設計師選擇的平台應該基於一個對信息技術(IT)友好的操作系統(OS),這樣它們可以安全地進行供給和配置,進而來正確地認證和授權用戶維護系統的整體性,並讓系統最大程度地可用。
如果沒有數據,就沒有大數據、雲和分析功能,也沒有區別於物聯網(IoT)的工業物聯網(IIoT);PI北美組織的副總監Carl Henning說,IIoT中的「物」造就了IoT中的「物」。IIoT需要開放的標准,乙太網和軟體標准可以為控制和制定決策所需要的信息提供數據。
其中一部分)時,大多數人認為最有用的特性是實時功能。
通過將信息、自動化、以及運行在工業物聯網上的生產系統之間不斷融合,物聯網正在積極地影響著未來的工業自動化,Softing 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裁Mark Knebusch指出。隨著乙太網速度越來越快,電纜系統的集成更加重要,而電纜的認證有助於提升工業網路的性能。
⑶ 工業物聯網時代,如何善用移動HMI提升工廠運營效率
1、選擇適當的實施公司,熟悉工廠的業務。
2、選擇合適的系統。
3、採集盡量多的數據。
4、控製成本。
⑷ 工業物聯網如何助推工業節能
這個怎麼說,就比如我們公司現在做的能耗管理系統,他就是一種對工廠,對企業非常好的節能方式
⑸ 工業物聯網涉及哪些技術
1、智能數據採集技術:工業互聯網發展需具備低成本、精確、高效且智能的數據採集技術,數據採集技術是智能製造應用的基礎。
2、網路技術:網路技術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各種數據及信息在系統不同層面和區域間均通過網路進行傳輸。
3、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智能化工廠生產線所採集的數據量龐大,有效清洗、脫敏、分析、存儲數據並產生對企業及生產線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和應用,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
4、安全技術: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用戶可通過視頻及網路數據傳輸實時監控作業人員所處的作業環境中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並分析周邊危險系數,來保障工作安全。
這一塊可以參考圖撲的IoTopo及HT for Web;
除了IoTopo,HT for Web 也非常適用於實時監控系統的界面呈現,廣泛應用於電信網路拓撲和設備管理,以及電力、燃氣等工業自動化 (HMI/SCADA) 領域。
HT for Web 提供了一套獨特的 WebGL 層抽象,將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設計模型延伸應用到了 3D 圖形領域。使用 HT for Web 您可更關注於業務邏輯功能,不必將精力投入復雜 3D 渲染和數學等非業務核心的技術細節。
⑹ 物聯網如何在倉庫存儲上提高企業生產效益
通過人、機器、互聯網連接的物聯網方法助力企業的刀具管理,提高企業生產效益,歐麗仕工業雲櫃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⑺ 物聯網是如何應用到工業領域的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生產製造環節、經營管理環節、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領域得到應用。
1、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領域的應用
產品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被物化在產品中,以提高產品中的信息技術含量的過程。推進產品信息化的目的是增強產品的性能和功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目前,汽車、家電、工程機械、船舶等行業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提高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在汽車行業,物聯網汽車、車聯網、智慧汽車等逐漸興起,為汽車工業發展注入新動力。2010年6月,針對物聯網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國際標准化組織提出了全網車(The
Fully Networked
Car,FNC)的概念,其目標是使汽車駕駛更安全、更舒適、更人性化。通用汽車推出了電動聯網概念車EN-V,通過整合GPS導航技術、Car-2-Car通信技術、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實現了自動駕駛。車主可以通過物聯網對汽車進行遠程式控制制。例如在夏季,車主可以在進入停車場前通過手機啟動汽車空調。在車輛停放後,車載監控設備可以實時記錄車輛周邊的情況,如發現偷竊行為,系統會自動通過簡訊或撥打手機向車主報警。汽車晶元感應防盜系統可以正確識別車主,在車主接近或遠離車輛時自動打開或關閉車鎖。售後服務商可以監測車輛運行狀況,對故障進行遠程診斷。Car-2-Car通信技術可以使車輛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避免對撞或追尾事故。
在家電行業,物聯網家電的概念已經出現,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促進智能家電的發展。美的集團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了物聯網家電解決方案。海爾集團推出了物聯網冰箱和物聯網洗衣機,小天鵝物聯網滾筒洗衣機已進入美國市場。小天鵝物聯網滾筒洗衣機專門針對美國新一代智能電網進行設計,能識別智能電網運行狀態及分時電價等信息,自動調整洗衣機的運行狀態以節約能耗。
在工程機械行業,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等都已在工程機械產品中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工程機械運行參數實時監控及智能分析平台,客服中心可以通過電話、簡訊等糾正客戶的不規范操作,提醒進行必要的養護,預防故障的發生。客服中心工程師可以通過安裝在工程機械上的智能終端傳回油溫、轉速、油壓、起重臂幅、伸縮控制閥狀態、油缸伸縮狀態、回轉泵狀態等信息,對客戶設備進行遠程診斷,遠程指導客戶如何排除故障。
2、物聯網技術在生產製造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應用於生產線過程檢測、實時參數採集、生產設備與產品監控管理、材料消耗監測等,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智能化水平。在鋼鐵行業,利用物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控加工產品的寬度、厚度、溫度等參數,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流程。在家電行業,海爾集團在數字化生產線中應用了RFID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年可節省1200萬元。
3、物聯網技術在經營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企業管理方面,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於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等領域。
(1)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於運輸、倉儲等物流管理領域。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車輛監控、立體倉庫等,可以顯著提高工業物流效率,降低庫存成本。海爾集團通過採用RFID提高了庫存管理水平和貨物周轉效率,減少了配送不準確或不及時的情況,每年減少經濟損失達900萬元。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的RFID應用項目實施3年來,成品處理效率提高了50%,差錯率減少了5%,人力資源成本減少了2700萬元。
(2)在生產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紡織、食品飲料、化工等流程型行業,物聯網技術已在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管理領域得到應用。例如,無錫一棉開發建立了網路在線監控系統,可對產量、質量、機械狀態等9類168個參數進行監測,並通過與企業ERP系統對接,實現了管控一體化和質量溯源,提升了生產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此外,還可以及時、准確地發現某台(某眼、某錠)的異常情況,引導維修人員有的放矢地工作。
山東泓坤紡織有限公司車間溫濕度監控物聯網應用系統由前端設備、控制設備和管理後台組成。前端設備主要是各類溫濕度感測器,負責實時採集車間環境數據並上傳到控制設備;控制設備負責將各感測器數據通過GPRS網路上傳到管理後台,並通過LED顯示屏實時顯示溫濕度數據。如果環境數據超過既定的閥值,管理後台將通過簡訊等方式提醒相關工作人員,以便及時採取必要措施。該系統的應用使布機的作業效率從原先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0%。
4、物聯網技術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已在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化工、紡織、造紙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得到應用,有效地促進了這些行業的節能減排。智能電網的發展將促進電力行業的節能。江西電網公司對分布在全省范圍內的2萬台配電變壓器安裝感測裝置,對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用電檢查、電能質量監測、負荷管理、線損管理、需求側管理等高效一體化管理,一年來降低電損1.2億千瓦時。
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可以對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D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控,為優化工藝流程提供依據。
5、物聯網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已成為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手段。通過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礦山井下人、機、環監控及調度指揮綜合信息系統,可以對採掘、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等關鍵生產設備進行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可以監測溫度、濕度、瓦斯濃度等。一旦感測器監測到瓦斯濃度超標,就會自動拉響警報,提醒相關人員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的發生。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可以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定位和跟蹤,並識別他們的身份,以便在礦難發生時得到及時營救。
二、工業領域物聯網技術推廣策略
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建設「智慧企業」,發展「智慧工業」的關鍵技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一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中的應用。鼓勵企業將物聯網技術嵌入到工業產品中,提高產品網路化、智能化程度。重點在汽車、船舶、機械裝備、家電等行業推廣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汽車、智能家電、車聯網、船聯網等的發展。推進電子標簽封裝技術與印刷、造紙、包裝等技術融合,使RFID嵌入到工業產品中。
二是在生產製造環節推廣物聯網技術,提高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通過進料設備、生產設備、包裝設備等的聯網,發展具有協作能力的工業機器人群,建設「無人工廠」,提高企業產能和生產效率。
三是在經營管理環節推廣物聯網技術,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在供應鏈管理、車間管理等管理領域推廣物聯網技術。
四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節能減排領域的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對企業能耗、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能耗、COD、SO2等數據進行分析,以便優化工藝流程,採取必要的措施。
五是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安全生產領域的應用。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工礦企業作業設備、作業環境、作業人員進行實時監測,對溫度、壓力、瓦斯濃度等數據進行分析,當數據超標時自動報警,以便有關人員及時採取措施;或自動停機、切斷電源、加大排風功率等,以避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⑻ 物聯網如何重塑中國製造業
市場研究機構IDC日前發布了中國製造業物聯網市場預測報告,預計到2020年,中國製造業企業物聯網支出將高達1275億美元,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為14.7%。其中軟體和服務將會引領中國製造業物聯網支出快速增長,二者所佔市場份額將超過60%。而Gartner公司研究預測,全球目前已有約50億個能夠連接無線網路的各類產品和設備,這還不包括手機和電腦。到202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高達210億。這些互聯產品所產生的海量數據將催生未來工業企業的新模式:生產服務。一直以來,傳統工業關注如何製造產品,產品的銷售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結束」,而在未來,產品售出以後則是真正的「開始」——生產商基於產品被終端用戶使用時所產生的數據了解其使用情況,提供後續運營與維護,並基於用戶信息開發出其他服務。
物聯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並寫入「十三五」規劃當中。而「中國製造2025」更是中國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在中國政府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下,推動智能製造發展、提升網路化協同製造水平、加快製造業向服務轉型將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會在未來3至5年推動製造業物聯網支出保持較高增長。
中國物聯網在製造業的發展雖然仍處於初期階段,但是其應用的深度與廣度在不斷加強,新的應用場景不斷涌現。隨著新興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技術)與物聯網的融合以及IT(信息技術)與OT(運營技術)集成,物聯網技術的潛能將加速釋放。IDC預計,未來兩年,中國製造業物聯網發展將呈現以下三大趨勢。
——物聯網平台競爭將日趨激烈。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部署物聯網應用,IDC認為,製造業物聯網平台將是代表智能製造變革與重塑的主要方向之一。未來的平台,既可以來自硬體領域,也可以來自軟體領域。在硬體管理領域,主要是生產設備的連接管理;軟體領域主要包含企業應用管理平台、企業信息顯示與報告平台,以及企業數據分析與洞察平台。
——物聯網應用將加速製造業創新。製造業物聯網應用將引領製造業企業進入創新和變革的新時代。物聯網應用的低成本感知、高效的數據收集、實時的數據記錄、分布式計算和高級數據分析等優勢,必將加速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此外,機械學習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也將促進製造業數據分析變得更加迅速和精確。
——邊緣計算將成為下一個熱點。隨著物聯網終端的大量部署,物聯網產生數據將呈現幾何式的增長,因此通過分散的終端設備和物聯網網關進行數據過濾和處理,將是製造業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數據將逐漸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邊緣的智能化,將在網路或者數據中心出現異常時,保證數據的安全,幫助企業規避風險。
IDC製造業高級研究經理王岳表示:「中國製造企業已紛紛開始部署物聯網戰略,旨在提高企業生產運營效率,並加速由生產向服務轉型。隨著智能製造的推進,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快速融合,以及 數字化雙胞胎 概念的普及,物聯網技術將在製造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物聯網與雲計算、移動技術、大數據等新興數字技術的結合,將進一步釋放物聯網的潛能,為打造物聯網生態閉環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相信未來,隨著生態的逐漸成熟,基於物聯網平台的行業與細分行業應用將迎來快速增長。」
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不僅使數據流、硬體、軟體實現智能交互,更將從本質上顛覆傳統工業模式,形成新的工業業態,而「軟硬結合」將是未來工業企業在這一輪技術革命新浪潮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全方位整合的安全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能夠為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能夠實現設備與資產的智能互聯、數據管理和現場控制,還可以實現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協同,大幅提升生產力。這正是得益於物聯網和大數據平台的構建。霍尼韋爾過程式控制制部的陳延表示:「傳統製造業的工藝越來越精密化,工業設施和操作過程也日益復雜,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未來不僅要著眼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要關注過程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物聯網還將給工廠管理人員和工人帶來全新的工作體驗,藍領和白領之間的界限未來將日漸模糊。」
此外,物聯網和大數據平台的出現讓工人也日益融入互聯平台。例如,在未來的互聯工廠里,作業人員的攜帶型設備可以實時地與指揮中心進行信息和數據交互,實時快捷地參與整個廠區的監測和操控。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對傳統工業形成新的挑戰,也帶來新的機遇。對中國製造企業來說,軟硬體相結合、效率和安全並重將成為未來工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⑼ 物聯網如何讓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給你舉個例子:
英特爾與霍尼韋爾共同合作,開發了一款基於物聯網的安全解決方案,這不僅可以防止員工在工業工作場所中發生意外,還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工業工作場所和建築工地的安全風險通常都比較高,此外,消防員或其他緊急救援人員每天也面臨著不同的危險狀況。
對此,英特爾基於物聯網的技術,提供了兩套新的解決方案,其中一套便是與霍尼韋爾聯手開發的實時工作環境監控解決方案。此外,英特爾也正在攜手 SAP研究同樣的解決方案。
基於物聯網的實施工作監控解決方案,由集成在員工可穿戴設備中的多個感測器組成。其基於雲的界面可顯示通過感測器實時傳輸的數據,從而支持其他人員即時響應。
該軟體支持從幾乎任何地方通過一個 Web 瀏覽器監控多個參數,並將數據保存至雲。這些參數包括對員工位置的精確定位、對有毒氣體含量的實時監控、對服務工作或能耗的自動記錄等。
⑽ 物聯網對提高生產力有什麼本質幫助
「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感測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聽起來很抽象,那不妨讓我們來看看「物聯網」時代的一些具體應用。
給養殖場的各種家畜貼上二維碼,通過「動物溯源系統」,消費者可通過手機知道所購買的各種家畜的成長歷史。
將帶有「錢包」功能的電子標簽與手機的SIM卡合為一體,手機就有了錢包的功能,可用來乘坐地鐵和公交車,或是去超市購物,去電影院看電影等。
在電表上安裝感測器,供電部門隨時都可以知道用戶使用電力的情況,使電網也具備智能。
在電梯上安裝感測器,當電梯發生故障時,無需乘客報警,電梯管理部門就會第一時間得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
在煤礦等危險作業區,在機械設備和員工服裝上配置感測器及電子標簽,通過網路系統連接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以隨時掌握煤礦內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結合,將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使物品的供應鏈智能化,是使各種物品在生產、流通以及消費的各個過程都具備智能,直至使智能遍及整個生態系統,這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物品和各種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
物聯網與互聯網
將高度整合
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並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路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路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築物,而另一方面是數據中心、個人電腦、寬頻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晶元、寬頻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運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我國高度重視
相關研究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近日表示,每一次大的危機,無論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它都會催生一些新的技術,而新的技術的誕生也是使經濟特別是工業走出危機的一個巨大的推動力。我國正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方面的研究,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開展一些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對於其新的發展方向,將通過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加以明確,然後確定一些新的支持政策措施,進而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