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

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

發布時間:2022-06-13 07:38:53

Ⅰ 中國第一顆原子爆炸時間是什麼時候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建立強大的國防,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我國於1955年開始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了支援中國的專家,中國開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核工業。

1962年,我國成立了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負者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我國的核試驗最終取得了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成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擴展閱讀

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除了要突破科技領域中的無數難關,真正掌握確保原子彈起爆成功的奧秘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歷史情況,那就是國家當時正處於經濟最困難時期。

可以說中國人勒緊了褲帶,把原子彈研製出來,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科學務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會永放光芒。

遠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百萬大軍在那裡從事科研工作和基建工程,那裡大戈壁的客觀條件本身就很艱苦了,在三年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曾經出現過斷炊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羅布泊本來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樹葉、沙棗樹籽,甚至駱駝草,幾乎都被他們拿來充飢了。

Ⅱ 江西省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轄南唐(南唐前期稱吳)。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Ⅲ 我現在在核電廠工作,做的是安裝。我想系統地了解一下核工業。

核能開發、利用的綜合性工業部門。主要任務是和平利用核能和研製、生產核武器。從事核燃料、放射性同位素生產,核反應堆和核動力裝置的研究、設計、建造和核能生產(發電和供熱)和核武器研製。
目錄

簡介
學科發展
體系
中國核工業概況
發展歷史未來趨勢核工業部
國外發展情況
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簡介
學科發展
體系
中國核工業概況
發展歷史未來趨勢核工業部
國外發展情況
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核工業是從事核燃料研究、生產、加工,核能開發、利用,核武器研製、生產的工業。是軍民結合型工業。主要產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動力裝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核電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核工業在國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規武器有更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能在戰爭中起到一般武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造成放射性污染,對生態環境有長期、嚴重的後果。所以,核武器已成為某些國家現代軍事戰略的基礎。同時,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核工業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編輯本段學科發展
核工業是一門學科門類多、開拓領域廣、技術密集程度高的綜合性新興工業。它涉及到地質勘探、采礦、冶金、化工、電力、機械製造、建築、電機和精密儀表等工業部門和物理、化學、電子學、半導體、計算技術、自動控制、材料學、傳熱學、醫學和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一個國家的核工業發展水平,能集中地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整個工業基礎和科學技術水平。 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發現,揭開了現代科學技術嶄新的一頁。20世紀中葉以來,核科學技術和核工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實現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究,從軍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轉變。核技術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它在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中應用廣泛,效益明顯,是當代技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輯本段體系
核工業體系主要包括核燃料的生產與加工(如天然鈾、濃縮鈾和釷燃料等)及氘、氚、鋰-6熱核材料的生產與加工;研究試驗堆、生產堆及動力堆的建造;輻照燃料的後處理(鈈-239及裂變產物、超鈾元素的提取);以及核武器的研究與製造等。為此,就需要建造一系列的工廠,如核武器製造廠、礦石加工廠、精製轉換廠、同位素分離工廠、燃料元件加工廠、後處理廠以及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設施等。編輯本段中國核工業概況
發展歷史
我國的核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創建和發展起來的。
發展初期
⑴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核科學技術研究工作。 ⑵1954年,我國地質工作者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毛澤東在聽取地質部門匯報後指出,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 ⑶1955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國家建設委員會設立建築技術局,負責原蘇聯援助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的籌建工作。 ⑷1956年11月16日,國家建立了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改為核工業部) ,在蘇聯援助下建設核工業。1958年,我國第一座重水型實驗用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建成並投入運行。 ⑸1960年,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定,翌年撤走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專家,並帶走了重要的圖紙資料。然而,我國核科技研究和核工業建設並未就此止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繼續發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直接領導研製生產原子彈的工作。 ⑹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⑺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 ⑻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潛艇試航成功,表明中國的核工業已有較快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70年代末,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核工業由主要為軍用服務,轉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主要從事核能、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民用產品的開發。 ⑼1983年6月,在浙江海鹽縣秦山,開始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功率為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的建設; ⑽1984年4月,引進技術設備,在廣東深圳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 ⑾1988年4月,核工業部撤銷,其政府職能劃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負責對核工業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 ⑿90年代以來,核工業繼續貫徹「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搞活經濟」的方針,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未來趨勢
中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2020年約為4000萬千瓦。到2050年,根據不同部門的估算,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方案:高方案為3.6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30%),中方案為2.4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0%),低方案為1.2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准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核電的比重將占電力總容量的4%,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4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於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並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具體地說就是,近期發展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為了充分利用鈾資源,採用鈾鈈循環的技術路線,中期發展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遠期發展聚變堆核電站,從而基本上「永遠」解決能源需求的矛盾。
核工業部
核工業部已作為國家能源部門之一,負責中國核電站的建設和營運。核工業部大力組織了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和同位素及輻射技術的推廣應用,1985年中國生產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製品已有700多種。編輯本段國外發展情況

核工業
核工業於20世紀40年代始建於美國,起因於軍事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猜測希特勒德國在研製核武器,決定趕在德國之前研製出核武器,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開展了空前規模的研究工作。1942年6月,當科學研究確定有可能造出用於戰爭的核武器時,開始了可望實現生產過程的初步工程的建設。為了保密,整個工程系統被稱為「曼哈頓工程區」,科研和建設以非常的戰時速度進行。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在1949年蘇聯第一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美國核壟斷被打破後,美國決定擴大易裂變物質的生產,在1951~1956年間,擴建了和新建了三座氣體擴散廠。與此同時,也擴大了鈈的生產。戰後,美國也致力於艦船用和民用核動力裝置的研究。為發展熱中子動力堆,經過各種堆型的試驗研究,決定主要發展輕水動力堆,包括船用動力堆和核電站用動力堆。到1982年擁有核動力船艦約128艘。到1985年,擁有核電站93座。 蘇聯於1943年決定研製原子武器。1946年鏈式反應試驗成功之後,著手建立核工業。1948年第一座生產鈈-239的反應堆投入運行,1952年第一座氣體擴散工廠投產。從40年代後期至50年代初,建立了易裂變物質生產工業。在核動力方面,蘇聯主要採用石墨水堆和壓水堆兩種堆型。至1982年,擁有核動力船艦約173艘。到1985年,擁有核電站51座。 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自己的核工業。法國於50年代建設了鈈的生產工業,60~70年代初,建設了大規模的鈾同位素分離工廠。聯邦德國和日本引進美國的核電技術,於60年代建設了一批核電站,掌握了核電站設備製造和工程建設技術,建立了核燃料元件製造工業。加拿大有自己的核燃料工業和重水反應堆核電站。印度也建設了較小規模的核燃料生產企業和核電站。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引進或以引進為主建設了核電站,有的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核工業。編輯本段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①核工業能利用核能使之轉變為電能、熱能和機械動力,與有機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異常高的熱值,單位質量核燃料產生的熱量為有機燃料的2.8兆倍。用它作為能源,成品燃料的保存和運輸費用很少,因而在選擇核電站廠址時不受燃料開采和加工地區的限制,適合於在缺乏有機燃料和水力資源的地區提供能源,也可作為持久航行的遠洋船艦的動力。核電站在正常運行情況下釋放的有害物質比火電站的少得多,有利於環境保護,是一種清潔的能源。核電技術已經成熟,在一些國家,核電已能在經濟上同火電相競爭。由於煤炭和石油儲量有限,能供開采利用的時間也是有限的,而利用水力發電,又受水利資源地域上的限制,因此,利用核能發電,已被公認為一種替代能源。到1985年底,在全世界26個國家和地區有374座核電站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為249754MW(兆瓦),約佔世界電站總裝機容量的15%左右。大力發展核能已成為世界能源發展的總趨勢。但迄今廣泛發展的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僅利用天然鈾中含量約0.7%的鈾-235。為滿足今後較長時間的能源需求,必須發展快中子堆核電站。在這種反應堆中,能以工業規模將鈾-238轉換為人工的易裂變核素鈈-239,使鈾資源的利用提高約60倍。法國和蘇聯已成功地建造和運行了快中子反應堆核電站。預計到21世紀初,這種堆型將進入商用階段。快中子反應堆核電站及其燃料循環系統將是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遠期則是發展利用氘氚核聚變產生能量的核聚變堆。 ②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多種放射性同位素產品、同位素儀器儀表以及輻射技術等核技術,在輻射加工、食品保鮮、輻射育種、滅菌消毒、醫療診斷、示蹤探測、分析測量和科技生產等方面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術應用的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能耗低、公害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在國際上已迅速發展成為新興的工業,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工、農、醫、科技等各個領域。 ③核工業的發展需要冶金、化工、機械製造、電子等工業的支持,從而也促進了它們的發展。核工業所要求的耐輻射、耐高溫、抗腐蝕、超導體材料將開辟新材料的發展途徑。核技術中的活化分析、示蹤技術,提供了其他方法所不能解決的研究、分析手段。核工業的發展還促進許多新的科學領域,如輻射化學、放射化學、輻射劑量學、核醫學、核電子學等的發展。核工業與國民經濟各部門密切相關、相互促進。

Ⅳ 天津再添一座大學,分期建設,是我國首個「國字頭」的核工業大學,是嗎

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我國開始重視教育事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為的就是培養更多的人才,因為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校的培養,那麼高校的質量和數量必然就受到很大的關注。雖然現在我高校數量已經很多了,但是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都在增加,這說明求學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建立更多的高校勢在必行。


中國核工業大學選址位於新天津生態城北端,東至玉砂道,南至漁澤路,西至雲溪道,北至漁帆路,緊鄰正在建設軌道交通Z4線玉砂道站,南邊不遠就是航母主題公園,地理位置很優越,那麼未來發展空間大。

中國核工業大學分期建設,一期工程總建築面積約7.4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7.09萬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3700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教學綜合樓、行政樓、學生生活組團、教職工生活組團及室外工程等。該項目於2019年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設完成。

Ⅳ 蘇聯對中國的援建,具體撤離時間是什麼時候啊謝謝您!

蘇聯對中國的援建,具體撤離時間是1959年6月20日開始,至1960年8月23日蘇聯專家全部撤離。

1959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了中蘇雙方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的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1959年6月20日,蘇聯領袖尼基塔·赫魯曉夫決定停止援助中國。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公然照會中國政府,單方面決定撤走在華的蘇聯專家。

到8月23日,在中國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蘇聯專家全部撤離,並帶走了重要的圖紙資料。

(5)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擴展閱讀

背景

1958年4月和7月,中共要求蘇聯提供承諾給予的核武器及核潛艇,蘇聯則提出要在中國領土上建設用於軍事的長波電台,和在中國領海和中方組建聯合艦隊作為交換。

在建設長波電台問題上,毛澤東認為這牽涉主權問題,提出中方出一半資金,蘇聯出另一半資金和全部技術,但長波電台主權屬於中國,被蘇聯拒絕;而組建聯合艦隊一事,毛澤東則認為蘇聯企圖軍事控制中國。

中國當時海軍十分薄弱,即使組建聯合艦隊也無能力共享蘇聯的海岸線。毛澤東後來在回憶這件事時說:「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

Ⅵ 中國核工業大學將建成,這所大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麼

中國核工業大學是中核集團創辦的,中核集團欲將中國核工業大學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地。


中國核工業大學意圖是在培養核工業領域的頂尖人才,為其在科研領域提供更專業的體系和平台。在本科階段設有核工程與核技術、核反應堆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核能與可再生能源技術、核譜學研究、核數據編評與測量研究、穆絲堡爾譜學研究、高能粒子物理、中子射線應用、核電子學等方向的專業。

中國核工業大學的建成,預示著我國在核專業領域以本科為起點,以原子能研究為主攻方向,核能、核燃料、核電子、核輻射、高能粒子、再生能源、核數據等方向有更專業、更系統的學術平台。

Ⅶ 我國核工業是哪一年開始建立的

我國核工業自1959年開始起步,當時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 同年6月,蘇聯政府撕毀中蘇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協定,隨後撤走專家,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這一任務。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全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Ⅷ 井岡山根據地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位於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開創的。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失利後,毛澤東審時度勢,毅然放棄攻打中心城市的計劃,率領部隊轉入農村,在井岡山地區開始了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斗爭。至1928年2月,根據地初步形成。1928年4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兩軍會合後,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後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紅四軍軍委書記。5月,湘贛邊界召開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毛澤東任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會後,成立了袁文才為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毛澤東任特委書記後,由陳毅擔任紅四軍軍委書記。10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後,譚震林任邊界特委書記。11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重新組織黨的前委(此前,前委於3月被取消),毛澤東任書記。同月,紅四軍第六次黨代表大會後,朱德任軍委書記。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會剿」,根據地得到擴大,全盛時期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個全縣,吉安、安福兩縣一小部,遂川縣北部和酃縣東南部。同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到達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後,留下紅五軍和紅四軍三十二團,堅持井岡山的斗爭。

Ⅸ 什麼是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即國防科技工業系統,是指由國家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主管部門為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防科技工業已建構起覆蓋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軍工電子和配套等行業的現代化完整工業體系,成為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成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骨幹力量,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9)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擴展閱讀: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對提升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水平、支撐國防軍隊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防科技工業作為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涵蓋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電子六大行業和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中國十一大軍工集團。

Ⅹ 中國核工業有多少年歷史

我國的核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創建和發展起來的。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核科學技術研究工作。1954年,我國地質工作者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毛澤東在聽取地質部門匯報後指出,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1955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國家建設委員會設立建築技術局,負責原蘇聯援助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的籌建工作。1956年11月16日,國家建立了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改為核工業部) ,在蘇聯援助下建設核工業。1958年,我國第一座重水型實驗用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建成並投入運行。1960年,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定,翌年撤走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專家,並帶走了重要的圖紙資料。然而,我國核科技研究和核工業建設並未就此止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繼續發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直接領導研製生產原子彈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潛艇試航成功,表明中國的核工業已有較快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70年代末,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核工業由主要為軍用服務,轉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主要從事核能、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民用產品的開發。1983年6月,在浙江海鹽縣秦山,開始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功率為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的建設;1984年4月,引進技術設備,在廣東深圳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1988年4月,核工業部撤銷,其政府職能劃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負責對核工業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90年代以來,核工業繼續貫徹「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搞活經濟」的方針,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吉安核工業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將汽車鑰匙改裝成手機開鎖 瀏覽:263
賓士glb機油位置怎麼測 瀏覽:931
奧迪a4l倒車鏡片怎麼調 瀏覽:655
2040萬的新能源汽車買哪個 瀏覽:191
工業風毛坯棚怎麼處理 瀏覽:795
西安馬家灣工業園什麼時候搬 瀏覽:111
賓士前後剎車片多久換一次 瀏覽:893
寶馬m5擋把怎麼掛 瀏覽:729
沙溝工業大廈怎麼走 瀏覽:528
明年汽車市場價格走向如何 瀏覽:167
汽車電瓶大線後開多久能充滿 瀏覽:165
奧迪車載流量用沒如何續費 瀏覽:584
為什麼汽車改裝輪轂好看 瀏覽:867
二手19奧迪a6l到底多少錢 瀏覽:415
賓士怎麼區分底盤 瀏覽:258
奧迪底板怎麼裝 瀏覽:915
汽車天窗是什麼 瀏覽:678
卡達工業有哪些 瀏覽:894
汽車談判技巧有哪些 瀏覽:961
汽車的免審單多久可以申領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