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文明是如何形成的

工業文明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6-13 04:32:42

① 工業文明何是興起

50年代,美國一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相繼開展了現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文化變遷》雜志編輯部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大家討論了貧困、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與會者認為,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比較合適的②。1958年,丹尼爾·勒納出版《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現代化》一書,認為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就是現代化。1959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比較政治委員會召開了政治現代化討論會,隨後出版了《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學》(阿爾蒙德和科爾曼,1960)。

60年代西方陸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現代化研究專著,現代化理論基本形成。例如,《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羅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現代化和社會結構》(列維,1966),《現代化的動力:比較歷史研究》(布萊克,1966),《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埃森斯塔特,1966),《現代化:增長的動力》(維納,1966)、《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頓,1968)等。在70~80年代,現代化理論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得到全面發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理論。

西方學者開展現代化研究,歷時50年(50~90年代),最終形成了現代化理論體系。盡管這種理論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並因此受到種種批評,例如,這種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認為是用來闡述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的有力理論,其他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們不妨稱之為經典現代化理論。

經典現代化理論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學者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統稱。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

附表1-2 不同領域經典現代化的主要特點
領 域
主 要 特 點

政治現代化
民主化、法治化、科層化(官僚化)

經濟現代化
工業化、專業化、規模化

社會現代化
城市化、福利化、流動化、信息傳播

個人現代化
開放性、參與性、獨立性、平等性

文化現代化
宗教世俗化、觀念理性化、經濟主義、普及初中等教育

雖然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學者對現代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現代化的兩個基本內涵,它們與現代化的基本詞義大體一致。

(1)指發達國家16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

(2)指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過程。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等。在40~6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步入高度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所以,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就是現代化。

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可以指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後所處的狀態(完成現代化進程後的狀態),也可以指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的世界先進水平所處的狀態。由於人們對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同的認識,高度發達工業社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弊端,而且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所以,關於現代化的辯論持續不斷。

目前,關於現代化有許多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上述定義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說法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北京大學已故教授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歸納了世界各國學者關於現代化的解釋,他認為①:「從歷史的角度來透視,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作為人類近期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把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實現作為現代化完成的一個主要標志也許是合適的。」

② 史前工業文明是怎麼回事

早在1846年,英國的大衛·布魯斯特爵士在向「英國科學進步學會」提供的一份報告中說,在英國北部的「卡因古抵」石場的花崗岩內發現了一枚釘子。據鑒定,這塊花崗岩石最少有6000萬年的歷史了。

1891年6月9日,據說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莫利遜維爾市一個名叫卡爾普的女人,在鏟煤往灶里燒時,居然在一塊分成兩半的煤塊中發現了一條金鏈。卡爾普太太起初以為金鏈條是什麼人無意中掉進煤中的。然而,她很快發現這種想法不對,因為這條金鏈原本是裹在一塊完整的煤塊中間的,煤塊裂開後,裡面的那條金鏈才露了出來。而這些媒是石炭期形成的,也就是說,距今也在數百萬年之前。

1967年4月10日,世界各國的許多報紙都報道了一條有趣的新聞: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古爾曼的「洛奇」礦山地下的400英尺的銀脈礦中,發現了人類的遺骸。與人骨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個4英寸的錘煉得極好的銅箭頭。然而根據地質年代標准,這處地層已有數百萬年的歷史。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數百萬年前人類就已進化得如此完善,並且就懂得煉銅、煉鐵、煉金並有了精緻的製作工藝了嗎?

無獨有偶,1951年6月出版的《美國科學》上,也有這樣一段報道:人們在15英尺深的地下炸岩石時,發現了一個嵌在岩石中的金屬花瓶。花瓶是鋅或含有相當數量的銀合金做的。瓶身上有用銀鑲嵌的花束、人物和花環,做工非常精細。無論是地質學家還是考古學家都無法說出這個花瓶的來歷。但從地質年代標准來說這一地層亦有數百萬年的歷史!

這可真是不可思議啊!

1972年9月25日,法國一家工廠驚奇地發現,從非洲加彭共和國奧克洛鈾礦進口的鈾,早已被人用過,一般鈾礦中的鈾(235)含量都在0.7%以上,而這批礦石的含鈾量還不到0.3%。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格蘭·T·西伯格指出,只有在極精確的條件下,裂變中的鈾235才能燒掉,必須有極純凈的水,而這種極純凈的水,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一批專家到礦區進行考察,不久奧克洛鈾礦又爆出了一條震驚全世界的新聞:科學家在這里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

這個「核反應堆」相當完整,由6個區域組成,大約使用了500噸鈾礦石,輸出功率很低,估計為100千瓦。

據地質學家考證奧克洛鈾礦的成礦年代大約是20億年前,而成礦後不久,「核反應堆」就開始運轉,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是誰在那麼久之前,設計出如此傑出的高科技產物,並能用於實踐呢?

此外在1976年,在前蘇聯瓦什卡河岸上,又發現了一塊拳頭大的閃著白光的怪石。經分析:是一塊稀有金屬的合金,其中錫佔67.2%,鑭佔10.9%,釹佔8.7%,還有鐵、鎂、鈾、鉬,但沒有鈾的衰變物。專家們認為:這是一塊人造合金,年齡不超過10萬年,地球上沒有類似的天然物,它很可能是用只有幾百個原子的微小粉末作原料,在幾十萬個大氣壓下冷聚而成。對這樣小的物質,加如此高壓,其設備和手段,即使是在我們現代文明社會里也無法達到。是誰用什麼方法製造了這塊合金呢?

眾所周知,美國為督促日本投降,盡快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日本本土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威力巨大的炸彈——原子彈,標志著人類步入了核技術時代。那兩次巨大爆炸的場面和慘烈的後果仍在人們的腦海迴旋。

可是,當人們了解到核爆炸的全過程,再去翻讀歷史的時候,不禁嗔目結舌,《聖經·創世紀》第十九章里關於索多瑪城和峨摩拉的災難描述竟如此與核爆炸相似!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關於恆河上游兩次戰爭的描述則更為詳盡!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先看看《聖經·創世紀》是怎麼描述的:

傍晚時分,有兩個天使來到索多瑪城,當時羅得正在城門旁等著兩位「天使」的降臨。「天使」告訴羅得:必須帶著妻子、兒女以及女婿與媳婦離開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很快就要被毀掉……天使又警告他們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以在平原上站住,要往山上跑,免得你被剿滅……

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羅得的妻子沒有聽從天使關於「不可回頭看」的警告,驀然轉身,於是看見了想必是今天的「原子太陽」一類的強烈光輻射,便猝然倒地死去,倒地時化成了一根鹽柱。

前蘇聯科學院的米蓋爾·埃格列斯博士這樣解釋:「這個傳奇是告訴人們要遠離將要發生爆炸的區域,不要暴露在曠野里,不要觀看爆炸的情形,否則就會像羅得的妻子那樣雙目失明而死亡。」他特別指出,《聖經·創世紀》里關於索多瑪,峨摩拉受到大災難的描述,如「火焰與硫磺如雨般降下」一類,是熱核反應的最佳寫照。要是廣島的居民文明程度較淺,他們也會用同樣的筆法來記述該城的毀滅的。燃燒著的硫磺發出高熱,一經附著,便會將其熔化等等。

不少科學家都認同埃格列斯對於索多瑪、峨摩拉兩城大災難原因的解釋。1973年,義大利地質學家柯羅西英說:「因為該地盛產岩鹽,爆炸的結果,將岩鹽細粉蓋在羅得妻子的屍體上,看起來就像一根鹽柱似的。」目前,考古學家在約旦河流域的兩城遺址,發出了遠古岩石熔化形成的碎屑,懷疑它就是核爆炸的遺物。

《摩訶婆羅多》圖讓我們再從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描繪中去體驗一下吧:

第一次大戰為科拉瓦人與潘達瓦人之間的戰爭:「英勇的阿特瓦坦,在維馬納里,發射了阿格尼亞武器。它噴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翻滾,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噴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流沸騰,魚蝦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被燒死,如同焚焦的樹干。」

《摩訶婆羅多》關於第二次戰爭的描述更是慘絕人寰:「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瑪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這火箭具有整個宇宙力,赤熱的煙火柱。其亮度猶如一萬個太陽滾滾升上太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的無可辨認,毛發、指甲盡皆脫落,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兒在空中就被燒死,食物被污染,再也不能食用……」

《摩訶婆羅多》成書於紀元後幾百年,以前屬口頭流傳,但其記載的史實要早出2000年以上,說那時就會有現代文明的高科技產物原子彈一類,許多專家都不屑一顧。

但有心人卻在史前大戰描述地的遺址上發現了大量佐證。考古工作者在恆河上游發現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里,有許多岩石大塊大塊粘連在一起,表面呈凸凹不平的形狀。由物理學知道,只有原子彈爆炸,才有此能量,其他森林大火,火山噴發均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在德肯原始森林裡,至今有的廢墟依然保留著被晶化的城牆,光滑的像玻璃,不僅建築物被晶化,連其內的石製品也被晶化的,而這正是原子彈爆炸中心的典型特徵。

另外,前蘇聯物理學家A·戈爾波夫在恆河上游發現了一具遠古的人體殘骸。據測算,它上面所存的放射性物質比同時期正常情況高出50倍以上。這副人體殘骸是否是《摩訶婆羅多》兩次大戰中的遇難者或受輻射者呢?不得而知。

人們還注意到,古代印度人曾使用過兩個時間度量單位:卡爾帕,約42億3200萬年,卡希達,約等於3/億秒。核物理學家知道:卡爾帕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半壽命,如鈾238的一半壽命為45億1000萬年;卡希達是同位素介子的半壽命單位,如K介子的半壽命1/100萬秒。

於是,近似荒唐,卻很合理的解釋出現了:古代人,特別是古印度人已掌握了製造核武器的技術,三四千年以前在恆河上游發生的兩次大戰,就是核大戰!

當然,真正地揭開它們留下的謎,仍需要努力去發現新的證據。

③ 工業文明的三個階段

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從英國發起,由於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開展起來,這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二階段:是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階段:發生在20世紀後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結果。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人類進入科技時代。

最新的狀態:

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

④ 什麼是工業文明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⑤ 工業文明的簡介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無限增長需要高生產率,高生產率需要發達的分工,還要求這種分工必須有不斷的、有時是迅速的變化,因為創新不停地帶來新的分工和新的產業。因此工業社會有著比農業社會多的多的職業,但它們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暫。這個社會中的人一般不會終身呆在同一個位置上,他必須時刻准備著從一種職業轉換到另一種職業。因而這是一個沒有嚴格劃分的職業的世界,人們可以任意選擇職業。因此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必須是其成員能夠順利地交流和流動(包括空間的和職業的)的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遷徙自由和擇業自由被工業社會視為基本人權的經濟根源。在一個高度流動的社會里,不可能在任何分工之間設置深刻的障礙,不允許社會層級的劃分一成不變,那樣做會影響流動性。由此帶來職業的平等。職業平等的邏輯結果就是呆在任何職業中的人的法律、社會和政治的平等,身份基本不起作用。換言之,工業社會有職業、有階級而無等級。階級和等級都是分工的產物,差別在於,階級的成員可以流動,等級的成員不能流動。工業社會在財產佔有方面存在著眾所周知的巨大差異,與階級、階層和職業有關的其他不平等也的確存在,但一般說來,相對於農業社會中的僵化、絕對和深刻的等級劃分來說,它們具有一種彈性、相對、溫和的性質。工業社會的平等主義既不是完全的幻想,也不是純粹的現實。工業社會成員不再是貴族、臣民、賤民和愚民,而是公民。
對此,筆者還想補充指出,工業社會的消費文化也有助於平等。大眾消費是不斷的經濟增長的絕對需要,為此,就必須使所有人都成為現代工業的終端消費者;進而,一切妨礙消費的過於懸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差距就不能允許長期存在。 工業社會成員的頻繁的大規模的流動和平等,意味著一個陌生人社會。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蓋爾納將掌握標准語及其他與他人溝通所必需的同時也是與他人共有的普通技能,即擁有讀寫算的能力、基本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和關於自然和所處社會的基本常識,稱為「識字」。
工業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半自然半人為的產品,即通過對一種精心選擇的方言的改造而來。霍布斯鮑姆指出,歐洲各國語言的標准化過程,多半發生在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⑧]漢語普通話、白話文和簡化字的形成,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50年代末,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統一的官方語言的物質基礎是工業文明。「標准化的民族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文字,若不是藉助印刷術的發明,識字率的普及,還有公立教育的廣設,將不可能出現。在工業社會里,「識字」不再是一種專長,而是所有專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賦予他公民身份的那部分知識不再是專門的技術,而是所謂的識字能力。真正職業的教育,雖然也必不可少,但和農業社會比較,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 因此,培養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即讓他們識字,使之能夠不那麼困難地和迅速地勝任不同職業,而非培養專家,成為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的主要任務。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建立在人人識字基礎上的、世俗的和大眾的文化,是農業社會所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業,這就需要現代國家。只有擁有社會內部最大范圍的和最高的權力及控制最多資源的政治組織即國家才有能力和意願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和持續不斷的教育。工業社會的成員要想具備工作資格並成為真正的公民,就必須按照共同的要求,達到一定的識字水準,這是家族和地方單位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因此產生的對教育的要求也規定了國家這種政治單位的最小規模。這種規模歸根到底是由工業的大規模生產和無止境增長所決定的人力資源的規模及大規模流動的必要所決定的。它必須比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多數文化單位和政治單位要大。
不能過於機械地理解這里的「識字」,蓋爾納把它理解為一種與時俱進的綜合素質。在他看來,工業文明的性質要求永遠占人口多數的普通勞動者具備大致相同的能力,工業社會的技術進步決定了這種能力肯定是越來越高的,而擁有真正專業知識的專家只是極少數。因此,用「識字」這個詞只是表明其大眾性。 從18世紀80年代到以後的三代人里,一場史無前例的、意義深遠的革命在整個英格蘭展開。「從那時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國工業革命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拉開了整個世界向工業化社會轉變的「現代化」帷幕。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各國看到了振興的希望,紛紛變法圖強,從此以後,工業革命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展開,至今方興未艾。從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地球上就開始存在著兩類主要的文明: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當然中間還有很多過渡地帶,因為不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級而更多的甚至還沒有開始工業化。工業革命是近代工業化的實際開端,是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過渡的轉折點。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偉大飛躍,工業革命所建立起來的工業文明,成為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農業文明的終結者,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農業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經濟、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會結構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無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所謂工業革命,其實是不同層次的統一,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然後是社會革命,最後是文化革命。不能把工業革命僅僅當做是產業革命,而應當從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著眼來進行全面把握。事實上,如果沒有社會革命的支撐,工業革命無法最終完成。工業革命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互為表裡。實際上工業社會的一切都以工業大生產為基礎進行,一方面國家建立起關聯度極高、分工極為嚴密的產業體系,產生了大批的「自由勞動者」——產業工人(包括藍領和白領),同時工業化要求從業者有較高的教育,因此國家建立起完整而系統的國民教育體系,使得教育和職業訓練社會化。另一方面,國家作為大企業利益的集中體現,與經濟管理高度整合,管理能力和國家權力大大增強。如此一來,整個國家和社會高度組織化,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日夜不停地產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 當前的文明研究將世界分為幾大文明圈,如基督教文明圈、儒家文明圈、印度文明圈、伊斯蘭文明圈之類,這種研究不是不正確也不是沒有價值,但這其實是對傳統文明的研究,基本上是對農業文明的劃分,不但不能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格局給出清晰地說明,而且還很容易混淆人們的思想。而將社會發展階段劃分為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也過於機械,沒能抓住生產力這個根本。實際上對文明的劃分應該以生產力為根本標准,按工業化水平來對人類社會進行劃分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最科學的,因為工業化是對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是生產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變革。可以用工業化水平作為唯一標准對全世界的國家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處於低端的是落後國家,處於高端的發達國家,處於最高端的國家曾經是大英帝國,而到了21世紀則是「大美帝國」。
評價
人類社會歷經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最終到達現在西方國家所處的知識文明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中間的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可省去。這是一個生產力水平不斷遞進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
相比較而言,工業文明早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這也使得一些左派人士對此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的產生是正常的,但也是不理性的。因為那些人只看到了工業文明早期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貧富差擴大等問題,卻絲毫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人類糧食產量的迅猛增長,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期社會福利制度的蓬勃發展,沒有看到工業革命後新生兒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因而,西方國家的曾經走過的工業化道路今天的我們也必須走,但我們要吸取西方先進國家的經驗教訓,使我們在工業化道路上盡可能少走彎路,以期更早進入知識文明。

⑥ 工業文明發展史

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階段,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16世紀初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工業文明首先在西歐興起。

2、工業革命開始以後到19世紀末,人類真正進入工業社會,同時工業文明從西歐擴散到全球。

3、20世紀上半期,工業文明全面到來,社會出現了巨大的震盪,也進行了調整和探索。

4、二戰後到70年代初,人類吸取了上一階段的經驗教訓,工業文明順利推進。

5、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文明深入發展。

(6)工業文明是如何形成的擴展閱讀:

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

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

工業社會的陌生人之間需要持續、經常和直接地進行交流,為此需要共享一種無條件通用的標准語言,對它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

他們還需要一種為使用這種標准語所必需的、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這樣才能使所有的人在面對面的短暫接觸中進行密切交流。這就要求創造一種標准語言並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這種標准語言的和其他為社會流動即多變的分工所必須的基礎性、通用性和標准化的知識的教育。

⑦ 工業文明發展史是什麼

1、工業革命

從18世紀80年代到以後的三代人里,一場史無前例的、意義深遠的革命在整個英格蘭展開。「從那時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了。」英國工業革命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拉開了整個世界向工業化社會轉變的「現代化」帷幕。

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使各國看到了振興的希望,紛紛變法圖強,從此以後,工業革命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展開,至今方興未艾。從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地球上就開始存在著兩類主要的文明: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當然中間還有很多過渡地帶,因為不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不同,有的很高級而更多的甚至還沒有開始工業化。

工業革命是近代工業化的實際開端,是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過渡的轉折點。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偉大飛躍,工業革命所建立起來的工業文明,成為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農業文明的終結者,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變革了農業文明的所有方面,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

2、文明發展

但卻是最科學的,因為工業化是對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是生產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變革。可以用工業化水平作為唯一標准對全世界的國家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處於低端的是落後國家,處於高端的發達國家,處於最高端的國家曾經是大英帝國,而二戰以後到現在則是「大美帝國」。

⑧ 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以人尊重機器為代價的人類文明的極端表現形式。從機器開始出現在人類社會起,機器便以一種救世主的尊貴,在這個社會里中獨步天下,人們像現在崇拜金錢一般崇拜它,把它作為現身的上帝來對待,許多游戲規則便以它作為參照來制訂。如同神台上供奉的神,盡管只是一尊泥塑,或許壓根兒什麼也沒有,只有一面殘垣斷壁,但是,它在人們心裡卻占據著統治的地位。工業文明擅長分割與組裝。分割是把鐵塊切削成機器所要求的形狀,組裝是把各種功能集中。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必須像加工過了的,有光潔的外表,然後作為社會這台大機器的一個部分,鑲嵌進去,成為社會機器中的一個部件。對於個體而言,一個人是人,而對於社會而言,一個人只是一個零件。如果現代社會有誰還在叫囂自己很偉大,那麼,我應該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沒什麼稀奇,大不了是一個小螺絲釘與一個大輪胎的區別。

⑨ 人類文明產生的過程是什麼

人類文明產生的過程:

1、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發展系統。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採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累積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發明。

2、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征服的發展系統。隨著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人類開始以自 然的「征服者」自居,對自然的超限度開發又造成深刻的環境危機。

3、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關於人類文明的名言:

(1)能聰明地充實閑暇時間是人類文明最新成果。——羅素

(2)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李約瑟

(3)財富的增長和閑遐的增加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兩大要素。——迪斯雷利

(4)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周海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類文明

⑩ 工業文明的產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嗎

工業文明是始於第一次產業革命,他是伴隨著
1牛頓的三大定理及一些科技進步
2原始資本的積累,促進了資本家追尋利益,從而帶動對先進的科技(成長動力:即後來的蒸汽機的發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核能等使用;
每一次掌握科技革命的國家都能實現國家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英國成為「世界的工廠」和「世界的霸主」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促使德國跨越式崛起和美國的大發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確定美國的地位和蘇聯的崛起
工業革命的意義:促使社會向現代社會發展,使社會的財富驚人增長,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向自由,全面的方向發展。

閱讀全文

與工業文明是如何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零件以什麼發放 瀏覽:67
人被汽車撞了司機跑了怎麼辦 瀏覽:779
馬雲牌榮威汽車多少錢 瀏覽:918
除了奧迪a7還有什麼車型 瀏覽:38
寶馬8系四門和雙門哪個好 瀏覽:537
寶馬525性價比怎麼樣視頻 瀏覽:857
路虎攬勝運動和奧迪a8哪個好 瀏覽:651
寶馬變數閥多少錢 瀏覽:458
紅色一鍵啟動是賓士什麼車 瀏覽:26
碳刷架汽車配件哪裡買 瀏覽:862
奧迪導演廣告怎麼拍 瀏覽:726
如何防止汽車胎壓過高 瀏覽:382
奧迪雨刷怎麼沒水 瀏覽:170
汽車開了一天多久需要開一次 瀏覽:238
奧迪a6改輪胎多少錢 瀏覽:96
網購汽車輪胎的網址有哪些 瀏覽:43
奧迪a3新車放多久不開虧電 瀏覽:220
奧迪一共要出多少系列 瀏覽:102
工業機器人和獸醫哪個好 瀏覽:372
寶馬迷你插電混動價格多少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