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是學什麼兩者有啥區別大學藝術專業里的
工業設計一般翻譯為Instrial Design, 產品設計一般翻譯為Proct Design。
國內的藝術學院對這兩個概念常有爭論,至少在選擇專業名稱英文翻譯的時候,常有工業設計大於產品設計的主張出現。因為從中文表述的角度來說,產品應該是從屬於工業化生產的,所以很多藝術大專院校的工業設計系所用英文表述都是Instrial Design而不是Proct Design。
國內一般認為工業設計是泛指工業化生產過程中涉及的設計行為的總稱,而產品設計一般指具體的針對性的個體設計,通過字面上的區別來區分涵蓋面,即 Instrial Design領域大於 Proct Design領域。
但是在工業/產品設計的發源地德國,這兩個概念是有著明確的從屬關系的。Proct Design是工業設計的全體總稱,Instrial Design是Proct Design之下的一個分支專業,見下圖德國藝術學院專業介紹,工業設計(Proct Design)是和繪畫藝術,藝術教育,藝術學還有視覺傳達並列的主專業,Instrial Design是和傢具設計,系統設計和染織設計並列的一個附屬專業:
柏林藝術大學
因為產品是所有工業化和非工業化生產的最終目的和直觀結果,而實際上Instrial Design才是國內常說的具體的針對性的個體設計,針對工業化生產某個環節進行設計的行為,從屬於總體的Proct Design范疇,Proct Design還包括其他諸多非工業化生產流程的產品,比如傢具,首飾,服裝染織(這個專業在德國是屬於產品設計領域的)和手工業產品等,因此Instrial Design的涵蓋面沒有Proct Design大。
另外,認為工業設計就是設計產品外觀造型的,是對工業設計的曲解,請尊重這個專業,這么說就好比是認為醫學護理專業就是學怎麼給人打針一樣可笑。
㈡ 什麼是去工業化以及它的後果
去工業化,,就是把工廠全部遷出去的意思,一般國家有三個方向,農業化,工業化,虛擬經濟化,比如中國從農業發展工業走上了強國之路,而美國走向虛擬經濟化,這也就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虛擬經濟也可以理解為金融,這種行業來錢很快,就像賣淫,別人辛辛苦苦幹一年,他兩腿一分就來了,而工廠女工臟累的工作交給了中國,但是不久後美國發現虛擬經濟問題很大,中國變強大後動搖了美元地位,導致劈腿也來不了錢,每年中國的對美國的順差也達到了4000億美元,於是美國跑來剪羊毛,但是中國明顯不是日本,沒剪動,所以美國想把工業化移回美國,但是美國是商業社會,工廠主根本不鳥政府,所以美國在中國安插很多帶路黨宣傳工業污染土地等等,什麼土地污染子孫全完,一百年治理不過來等等希望民眾阻止政府建廠,來把工廠主逼回美國,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重工業會去東南亞,那會中國可能也會衰落,總之去工業化,好處是不會破化環境,壞處是失業率高,國家會衰落,最明顯的例子,歐洲誰最牛逼,有點文化的都知道是德國,為什麼德國牛逼,,工業化,那麼哪個傻逼去工業化後完蛋了,美國?今天還不明顯,,但是有個國家叫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後十幾年就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
㈢ 非農化是什麼意思
非農化意思是不能在耕地上從事非農業活動,土地非農化途徑在我國現行土地制度下,土地非農化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家建設佔用農地、鄉村集體建設佔用農地和農村個人建房佔用農地。
農民非農化問題不單單是農民就業問題,它與我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國際化進程緊密相連並將貫穿於這一進程的始終。農民非農化也不單單是引發一場農民就業革命,而是推動了並必將繼續推動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和巨大變遷。
這表現為:其一,農民非農化首先引發農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優化,進而帶動農業內部就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農民的就地非農化轉移,優化了農民的收入結構,提高了工資收入的比重,促進了農民的兼業生產和持續的增產增收。
其二,農民的跨地區轉移推動了城市經濟中產業的分化和重組,推動了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如生產服務業的興起和比重增加),進而推動了城市就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增加了城市經濟對各類勞動力就業的吸納能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
㈣ 美國戰後在德國推行四D計劃(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工業化,民主化)失敗原因
是這樣的,非軍事化政策的失敗,實際上是和蘇聯崛起,美國感受到壓力有關
蘇聯組織了華沙條約,武裝了成員國和東德,美國覺得僅僅依靠自身的軍事實力不足以對付蘇聯的威脅,這種情況下,美國放鬆了對德國武裝力量建設的限制,試圖重新復制德國
非納粹化政策的失敗,主要在於一開始美國的政策過於嚴苛,反過來造成了德國人的不滿。此外,在第三帝國時期,專業技術人員和出任公職人員都要加入nazi,這就導致老美的政策無法繼續推行下去,還有就是民族主義的反彈
在去工工業化方面,主要是美國在實際政策執行過程中比較寬松,沒有刻意推行,後期處於武裝德國,抗衡蘇聯的考慮,取消了
至於民主化,主要是當時經濟因素,老百姓肚子也吃不飽,沒心思管別的
㈤ 城市化的好處和弊端
一、城市化的好處: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環境,例如:通過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措施,使得環境向著有利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發展的方向轉變,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
作為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促使生產方式、聚落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等的變化。
1、人口轉化
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餘人口。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四產業逐漸轉移。
2、產業調整
城市化過程能夠卓有成效地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3、工業發展
城市化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4、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的推進,使現代化大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進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5、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並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6、發展的動力
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動力無非兩種,一種是推力,一種是拉力。推力指使人群離開鄉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來到城市的因素。
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劇,自然災害頻發,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社會服務資源短缺等;拉力如就業機會多,社會服務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文化設施齊全等。
二、城市化的弊端:
1、生物圈
減少生物多樣性
2、岩石圈
導致耕地面積減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3、大氣圈
空氣污染。加劇熱島效應和溫室效應
4、水圈
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多;水質惡化;水資源短缺;酸雨
5、交通
交通擁擠
6、住房
住房緊張
7、就業
就業困難
8、社會秩序
社會秩序混亂(高犯罪率)
9、道德風氣
道德風氣日下
10、社保
社會保障壓力快速加壓,社保缺口難於填補。
11、經濟影響
地價上漲,成本上升。
12、糧食問題
農民大量離開原耕種土地,棄耕拋荒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糧食進口率逐漸增高,使得人口大國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存在隱患,這不利於中國國家發展和政局穩定。
13、大城市病
當今中國的大城市病已經相當嚴重。交通擁擠、資源緊缺、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在困擾著城市的進步。中國大城市的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開始在中國部分地區出現,而許多特大城市也開始著手興建「衛星城」希望能解決大城市病的諸多問題。
14、城市職能轉化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大體上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集中化」為特徵,第二階段則以「分散化」為特徵。於是,以大城市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帶」發展較快。
中國一些發達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廣州,已出現了生活富裕起來的階層從城裡向郊區遷移的趨勢,也就是說,進入了城市化發展的第二階段:「市郊化階段」。發展「城市圈」「衛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職能和周邊郊區職能的轉化和協調發展。
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不斷現代化的過程,中心城市應該不斷加強「城市帶」和「區域經濟」的規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職能的不斷演進,是中心城市良好發展的前提,同時也是解決大城市病、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
(5)什麼是非工業化擴展閱讀:
城市化的方面:
1、旅遊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化。可以說「城市化」並不等同於「工業化」,以旅遊業為導向的「非工業化」城市化模式,是一條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廣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
首先,要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方向,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實現城鎮化的主導性原則,引導城鎮化建設走「美麗」之路,讓「美麗中國」成為宜居、宜業和宜游的中國。
其次,要堅持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維持和強化地方個性,把文化塑造作為牽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並通過文化建設使地方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得到同步提升。
再次,要旅遊規劃、組織好產業業態,旅遊導向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倡導的是「非工業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要以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現代新型的實體經濟為主體,
構建具有突出特色的「以人流帶動物流、資金流」的新型產業結構,用創新的業態創造出比傳統業態更好、更高、更有質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績效。
最後,要著力提高旅遊產業的經濟貢獻率和社會貢獻度,以旅遊產業的高貢獻率使其成為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性、主導性產業,同時發揮旅遊產業吸納就業數量大、容納就業口徑寬等優勢,
使其成為承載地方就業的基礎性行業,讓旅遊業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吸納地方就業、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旅遊的介入可以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產業問題,還有城市化過程中基礎設施、農民福利、城市建設等的誰來投資的問題。產業的布局發展問題解決了,也就從根本上解決投資問題和發展問題。換而言之,就是用旅遊來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2、人的城市化
中央多次表態城市化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在城市化大趨勢的市場背景下,各地熱衷於新區、新城的報批,一些新區、城市副中心規劃大批量出台,預計未來將會有大規模新城涌現。
首先,調整與改革地方政府業績評價指標,弱化GDP等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導向的指標,強化一些新型的集約型的經濟評價指標。
其次,從調控角度而言,通過長效調控機制穩定宏觀經濟發展預期是避免炒房的基礎。形成了相對穩定宏觀經濟發展預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環境,這樣才會避免房地產投機與炒房市場行為,防止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而出現的「空城」現象。
第三,房地產不再依靠「政策市」這條路來刺激區域規劃與房地產市場開發,而是根據區域產業布局需求,使城市、資本、產業與人口的協調發展,逐步進行城市化的過程。
第四、發展產業新城,要產業先行,切實做到「產城融合」。
㈥ 誰摧毀了中國的東北重工業基地
中國版圖的輪廓猶如一隻雄雞,而東北三省則正好處於關鍵的雞首位置。東三省在上個世紀的50-80年代裡,在重工業的生產方面和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契合,東北曾擁有過輝煌的昨天。
「一五」打造大工業搖籃
東北有近百年的大機器工業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日偽統治東北時期,出於戰爭的需要,在東北強制推行「產業開發」政策,客觀上使東北工業有了一定發展。1945年日本投降前,工作母機達1312台。各種產業工人總數約為127萬。這些遺留的工業,很早就奠定了東北作為中國重工業中心的地位。20世紀40年代末和建國初期,東北依託毗鄰蘇聯的地緣條件,最早引入計劃經濟體制,成為當時新中國建立後,仿照蘇聯模式發動以重工業為主的第一輪工業革命的重心地區。「一五」計劃時期(1953-1957),中央將156個重點項目中的58個放在東北。這一時期國家僅對遼寧工業的投資,就占同期全國工業投資總額的18.5%。通過集中投資,在東北三省創建了以能源、原材料、裝備製造業為主的「新中國工業搖籃」東北工業基地,以此形成了能源重化工為主的東北產業體系。
「東方底特律」橫空出世
當年東北工業基地在中國的地位之重在全國可謂無出其右。東北為新中國工業崛起,曾孵化出無數神奇。第一爐火紅的鋼水噴涌,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凌空,第一艘萬噸巨輪入海,第一台深海機器人大洋探秘,第一個軟體園……。無數個新中國第一,就從這里冉冉升起。1956年7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正式建成投產,中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下線,長春從此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中心。在日本豐田、日產、本田等汽車巨頭出現之前,長春一汽曾是當時亞洲汽車業的老大。
鋼鐵工業方面,鞍山鋼鐵公司的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第七號自動化煉鐵爐,從1952年開始到1953年11月先後建成。該公司薄板廠、第二初軋廠也分別於1954年和1956年竣工投產。此外,北滿鋼廠、本溪鋼鐵公司基本竣工。遼寧的鋼鐵工業成為中國重工業的基礎工業。
在50年代末,東北地區掌握著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重工技術,能設計一些比較大型的技術復雜的工程。如年產150萬噸鋼的鋼鐵聯合企業,年產240萬噸煤的煤礦。
石油「血庫」支撐中國半世紀
東北工業建設的第二波高潮是60年代初的石油大會戰。50年代末,在黑龍江松遼盆地發現了大慶油田,中央決定抽調力量展開石油大會戰。來自西北、華北的數萬石油工人浩浩盪盪開進松遼平原腹地的荒原展開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1960年4月14日,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鑽,不久即噴出原油。大慶石油基地逐步建成。
之後的40多年間,大慶累計生產原油17億多噸,接近全國陸上原油總產的一半,創造了連續27年每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的紀錄,這在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算是奇跡。大慶成為中國經濟的「血庫」,支撐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工業化進程。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成果與「兩彈一星」一同載入中國科技發展的史冊時,大慶還向國家上繳了4061億元稅金,這是國家對大慶總投資的87倍。承擔原油價差4190億元,出口創匯495億美元。
幾十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鑄造了共和國的輝煌。僅遼寧一省,從1953年到1994年,全省就累計上繳中央財政3234億元,占同期地區財政收入的71.5%。
激情燃燒歲月英雄輩出
在那些輝煌的年代裡,無數響亮的名字都跟東北沾邊,盡管這些人的原籍可能不是東北,但他們清一色都是在東北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時代巨人,王進喜、雷鋒、孟泰……還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中國人也耳熟能詳———鞍鋼、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大慶油田、沈飛、哈工大等等;另外還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製造各種大型工業設備的骨幹工廠,大慶的石油、撫順的煤以及鞍鋼的鋼,源源不斷地輸往全國各地,這些都是當年中國工業的血脈。30年前,東北名氣最大的人除了王進喜外,就算是《智取威虎山》里的楊子榮。楊子榮當年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遠遠超過現在任何一位當紅的電影明星。東北兵團在當時青年中的名氣也很大,今天這一代的中國企業家中,不少總裁CEO之類的人物就是當年東北兵團的戰士。
為什麼東北會變成這個樣子?
這難道僅僅是偶然的嗎?為什麼我們無法發展,越來越差?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整個東北的"落後化","非工業化",並非偶然,而是某種無形的東西在起作用,如果你不想被任何的謊言和矯飾所迷惑,那就請往下看!
先看看剛剛建國的時候.如果大家看過那時候中央政府出的任何一個關於工業和產業布局的文獻,都回注意到這樣的一句話"中國的工業,主要集中於上海和偏居一地".這個"偏居一地"是什麼意思?中央政府可是對東北連稱呼一下都不屑的!毫無疑問的是,上海是輕工業的基地,佔全國輕工業產量的35%左右.).
而當時的東北,准確地說是遼寧,卻把當時全國重工業的產量囊括了近七成!其中,關繫到國際民生的主要產品:鋼材,成品油,電力,機床,軍工更高達八成以上!即便是原煤這樣在關內手工勞動盛行的產業,遼寧仍然佔到55%的份額(因為有撫順,阜新這兩個當時在亞洲無可匹敵的露天煤礦
今天,總有一些人牽強附會地說什麼武漢,青島,天津,甚至重慶,太原什麼的是"老工業基地",這真叫人笑掉大牙.不客氣地講,跟遼寧中部的重工業基地相比,這些城市根本不配叫什麼工業基地,頂多能稱得上"手工業基地". 當時東北區的主席高崗很牛,為什麼?資格老是一方面,主要是實力強,毛主席在北京閱兵,他在沈陽閱兵,然後的群眾隊伍展示的是什麼?北京老百姓拿出來的是棉花和麥子,沈陽的老百姓拿出來的是火車和機床!諸位有興趣的去看看老將軍們的回憶錄,多少人走南闖北很多年,"到了南滿才見到成片的高壓電網,密集的鐵路,知道了什麼叫工業".這里還必須提及一個城市-大連. 大連是日本人在中國的戰略基地,基礎設施良好,工業底子勝過川琦和廣島。
剛建國時,大連是中國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重化學工業基地,其中原因我就不說了.關於大連的貢獻,這里還要糾正一個歷史的冤案.大家可能都還記得某位元帥在淮海戰役之後講的一句話:淮海戰役是小推車推出來的。但是,歷史上的原話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靠的是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這里的"大連的大炮彈"指的是當時國內軍工第一廠"大連立新廠"的產品.這個廠就是後來的"大連五二三廠",首任廠長是吳運鐸.為什麼後來有人把後半句刪去了呢?僅僅是因為領袖人物講的"新疆和東北仍然是兩塊殖民地"嗎?請各位讀者自己去理解吧!!
毫無疑問的是,中央政府的高層也很清楚東北的重要性,否則也不會有"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這塊鞏固的根據地,即使失去了現有的所有根據地,中國革命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礎(見諒!可能記的不大准確)"這樣的話.東北人民不但肩負了解放中國的重任,在保家衛國的朝鮮戰爭中也是前方戰士流血,後方百姓拚命.大家想過沒有,如果不是遼南地區稠密的鐵路網,前方的物資如何能無誤送到? 比較一下此後的抗美援越,差距多大!可是令人氣憤的是,即便是這些,今天也被歪曲成了,流血犧牲的是四川人,山東人(今天甚至有人寫出是湖南人這樣的鬼話,真是無恥!),大生產的是上海人!奇怪了,難道中國的幾個王牌軍不是由東北子弟兵編成的?難道數萬火車皮的戰略物資不是由遼中工業基礎生產的?這等明目張膽的歪曲是不是太無恥了呢
再談談建國後的建設時期.筆者從祖父那裡認真地學習過"一五計劃建設綱要"(一本發了黃而且被老鼠啃過的小冊子).其中工業建設的中心意思其實只有八個字"完善一個,鋪開大網".最中心的一句話是"建設並完善以鞍山鋼鐵聯合企業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礎,使之能夠有效地支援全國的工業建設!"這里,前半句是手段,後半句是目的.不幸的是,這個"目的"一直持續了五十年!!! 請各位注意,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產品的輸出與八,九十年代的"廣貨北上"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叫"調配".所謂"調配"是無償地支援,如果是出售的話,年產量一直超過五千萬噸,穩產二十年,人口只有八十幾萬的大慶豈不早就成了科威特了? 全國機電產品的集中地--沈陽,每年無償調配到關內的產品多達89%!有人說,沈陽是共和國工業的長子,我看,應該叫奶娘才對!鞍鋼大型廠很長一段時期是國內唯一能生產重軌的工廠,可是諸位讀者你們想一想,建國以後,在東北地區究竟建設了幾公里的鐵路?就是七十年代建設的溝海線也是遼寧省自籌資金建成的!沒有東北的無私奉獻,何來的中國六十年代鐵路建設的黃金時代?其實,又何止是產品??
六十年代支援"大三線"建設,遼寧承擔了最重的任務.超過30%的技術,管理骨幹被抽調到了西部,很多甚至是整廠整礦地搬遷.今天在河南,在陝西,在四川,在雲南,在貴州,在甘肅,在湖北的工廠,礦山,軍企,基地中大部分,甚至整廠整礦的沈陽人,大連人,鞍山人,撫順人,本溪人...在金沙江畔,赤水河邊,陰山腳下,戈壁荒灘,他們甚至隱姓埋名,死了都不為人知(筆者父親的一位年輕時的好友,在一個叫金川還是金昌的地方工作,死後整整六年家裡人才知道). & 東北人民為國家作出了這樣的貢獻,可是得到的是什麼?別的不說,"陳三兩",想來大家都還記得吧?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作出了無數貢獻的人們,每人每年只有三兩油吃!難道是東北不產豆油嗎? 不是,東北的大豆產量佔全國的44-57%(1962-1977年).難道是全國人民都只吃三兩油嗎?不是,北京市的人均配比是東北的6.67倍,可是它半兩油都不產!年輕的人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問問任何一個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那究竟是怎樣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筆者外祖母的一個學生在溝幫子機務段負一點責任,現在回想起來滿肚子的氣: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東北的情況也不大好,但還可以勉強維持,因為有吉林和黑龍江兩地的大糧倉. 但是上邊連續的指令,調配口糧,飼料糧入關,目標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調走的那是什麼?那是人命啊!要不是東北的自然基礎好,大自然賦予的糧食多的話,這等釜里抽糧的作法保不齊也會在東北發生人間慘局.今天有人發貼說東北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死人較少是因為周總理從蘇聯那裡弄來了糧食,簡直是一派胡言!事實上,這樣的無償調配不僅滋長了懶惰和依賴,更重要的是它鼓勵了奸詐和詭辯! 今天,那麼多的人上網罵東北人的不是,他們可曾記得,他們的父輩,祖父輩是靠那一口東北大米活下來的?為什麼如此的忘恩負義!今天四十歲以上的人們應該還記得七十年代東北人到北京搶購的情景吧,"豬肉甚至整扇整扇地往回扛!",這裡面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東北的工業產品可以無償地調配給關內,而關內的農副產品卻不能無償地調配給東北呢,而是要東北人民千里迢迢進京去買?這其中是否就有資本外流一類的什麼問題呢
如果說八十年代之前,東北人民只是"小苦"的話,那麼改革開放之後,東北人民便是"獨享"這份苦果了.改革開放,鄧主席在南海邊畫了幾個圈搞窗口,搞實驗田,當然是有風險的,這就需要由上繳財政的大戶來分擔,這其中東北又是主力軍.八十年代初期,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每年的本級財政支出都是財政收入的三到六倍。這里筆者要澄清一個事實,一直有人聲稱,並有人相信,八十年代上海為國家上繳了最多的稅收,這其實是錯誤的,真正的第一是遼寧省.問題就在於上海是作為一個整體為國家交稅的,而遼寧省內還分出去了幾個所謂的計劃單列單位:沈陽市,大連市,鞍鋼,遼河油田...最為典型的是一九八八年,全國上繳稅利的前十名中,竟有四個來自遼寧省:遼寧,沈陽,鞍鋼,大連.此外在鞍鋼之前是大慶油田,東北一共佔了五個!佔全國人口總數不到十分之一的東北三省,是不是有些出血過度了呢?! 其實,按比例上繳稅金未嘗不可,但是問題就在於它的不公平,這時的廣東,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遼寧的 70%,可是上繳稅金之少,卻只能用"駭人聽聞"來形容了.同樣的情況發生的福建和浙江(這里必須提及,江蘇在東南地區是個例外,它經濟一直不錯,而且很少搞雞毛蒜皮的小動作). 這時候的東北已經顯出發展後勁的不足,表現在:工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企業留利過少,自我發展資金短缺(當然,這些都是相對於全國而言的)。!.
為了完成每年沉重的上繳任務,東北工業基礎錯過了八十年代後期工業領域升級換代的良機!這難道是無意中形成的嗎?錯!上層搞經濟的人心知肚明.舉個例子.鞍鋼是鋼鐵行業的老大,每年上繳的利稅是武鋼的3.5倍,首鋼的6 .5倍,可是它每年的留利只有三千多萬元,在冶金工業部十大鋼廠中名列第七,僅比酒鋼,水鋼高一點點,連首鋼的一個零頭都不夠!用鞍鋼計劃處的人的話講,每天的流動資金的最低線都不夠!"。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那幾年冶金工業部出的年鑒,你就會明白什麼叫不公平,什麼叫壓榨!九十年代初期,鞍鋼最困難的時候,連買煤的錢都是全體職工捐來的,可是國家的上繳任務卻未見絲毫的松動.同時的首鋼確實利稅全退,國家貸款多得擋不住,又是建大高爐又是買大鐵礦,真是風光無限!更多的例子發生在沈陽的鐵西區,這里就不再重復了.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86-89年出版的遼寧經濟信息報,那裡的東西更全面,相信會更有說服力
鄧主席在九十年代初的南巡後,說過一句話:改革開放把上海落下了,現在是該大發展了.這時陳雲的勢力已衰,對上海的控制已經不行了,上海得到了各種各樣,也許連它自己都不敢想 的優惠政策,如出欄的猛虎一般,大發展了. 而這時,用經濟界的一句共識來形容"東北,仍然是計劃經濟束縛下的籠中之虎".也就是在這幾年,遼寧的工業產值先後被江蘇,廣東,山東超過(接下去是浙江,甚至河北,河南!).不難看出,中央的經濟政策何等見效!共和國的工業長子就這樣被無情地廢掉了! 此時的中國,第一次出現了"東北現象"這個名詞,關於這個詞的理解,筆者清楚地記得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某期參考消息的第四版右上角,一位讀賣新聞的記者講的一句話"中央政府對滿洲的政策是歧視性的". 這句話筆者半個字也沒記錯,同時他也 半個字沒說錯.對於一個經濟日益衰落的地區課以重稅,並設法堵塞它左沖右突的道路,居心何在?良心何在?二零零一年的統計分析顯示,全中國社會發展水平排行中,遼寧省排名第四,在所有省區中名列第一,吉林,黑龍江也都在前十之列。但是,這樣的發展水平卻不能給我們帶來收入上的實惠,廣東,福建,浙江,甚至河北,湖北這樣的落後地區的收入都排名我們之前,為什麼? 如果說粵,閩,浙,蘇是第一批起飛的地區的話,京,滬,桂則是第二批了.那麼,東北能否成為第三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央政府的目光已經投向了西部,重慶,四川,甘肅,新疆...東北有一次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這一次,也許就是致命的
但是,這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其中關於地區經濟布局的部分,上面已經給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未來定了性:...完整的原材料基地,確定大農業的發展方向!看看,用心何其惡毒,決口不談一個"工"字.把一個工業區"發展 "為一個農業區也許就是這個"綱要"的指導思想。
由此,我想到了當年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工業化.對的,非工業化!!!套用當年德國人的話說"我們(東北人)將永遠為他們(南方人)生產煤,原油,提供木材,大豆,糧食,並世世代代作他們的奴隸! 德國人民是幸福 的,有鐵血的宰相,有自由發展的契機,頸上也沒有沉重的枷鎖,而的東北人民呢? 今天,我的朋友們,當你為了二,三百元的工資辛苦工作,當你年邁的父親省掉了晚餐上那一杯酒,你白發蒼蒼的母親不得不在寒冷的雪夜步行回家,你的兄弟們冰天雪地里為了掙一點小錢困苦掙扎,你的兒女在沒有暖氣的室內凍得瑟瑟發抖,你的好友為錢去拚命,你心愛的球隊不得不賣藝他鄉,受盡欺辱.甚至你的親人姐妹淪為娼妓的時候——你,一個東北人,有沒有想一想,這究竟是為什麼?
㈦ 什麼是去工業化
去工業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
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製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7)什麼是非工業化擴展閱讀: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上市中心區生活和環境質量的下降,導致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這些衰退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業基地,由此導致這些地區製造業出現嚴重的下降;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
㈧ 光伏大棚是工業化大棚還是非工業化大棚
光伏大棚就是農業范疇,屬於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伏扶貧這幾種。大棚內種植養殖,光伏發電自用外,可以離網儲電或並網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