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動控制系統里的「超調量」是什麼意思
超調量是線性控制系統在階躍信號輸入下的響應過程曲線,也就是階躍響應曲線分析動態性能的一個指標值。
超調量也叫最大偏差(maximum deviation)或過沖量。偏差是指被調參數與給定值的差。對於穩定的定值調節系統來說,過渡過程的最大偏差就是被調參數第一個波峰值與給定值的差A。隨動調節系統中常採用超調量這個指標B。
在y(∞)不等於給定值時:超調量=[Y(Tm)-Y(∞)]/Y(∞)×100%,(A—最大偏差;B—超調量)。
(1)工業里的調整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超調也叫過沖,其在電子學中的應用:
在電子學中,過沖是指,從一個值轉變到另一個值時,任何參數的瞬時值超過它的最終(穩態)值。過沖在放大器的輸出信號中有重要的意義。過沖發生於瞬時值超過最終值。當瞬時值低於最終值時,也稱為「下沖(undershoot)」。
一般電路設計,多半會使上升時間最小化,同時也將失真限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1、過沖表現為信號的失真。
2、在電路設計中,最小化過沖與減小上升時間的目標會發生沖突。
3、過沖的大小依賴於經歷阻尼現象的時間。
4、過沖通常伴有安定時間,即輸出到達穩態的時長。
2. 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速
不好意思,上周忙著考試,一直沒空上網
1、增加值數據包含數量因素和價格因素,在計算增加值增速的時候價格因素是要扣除的。比如說去年生產了10支鉛筆,成本5元,售價10元/支,增加值=(10-5)*10=50元。今年生產了20支鉛筆,成本5元,售價20元/支,增加值=(20-5)*20=300元。但是計算增速的時候仍然採用去年的價格,就是[(10-5)*20]/[(10-5)*10]=2倍。在實際計算的時候,由於涉及到工業的多個行業的多個產品,不同的行業採用了不同的價格縮減系數,所以個人基本上是沒辦法計算增加值增速的。
2、GDP數據只按照季度發布,確實沒有月度數據。因為不知道你想算什麼,所以也不知道你覺得哪兒不大對。目前能給的建議是,看工業是否具有代表性,比如說工業在GDP里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或者工業和你需要計算的其他指標具有最直接的關系,然後計算下看結果是否滿意。如果不具有代表性,那麼可以考慮選擇多種指標加權重的方法,以GDP下細分行業的比重為權數,乘以各行業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標增速,再加總。絕對數也可以這么算,不過要先經過無量綱化處理。指標的選擇和權數可能要經過多輪調整才能達到滿意效果,工作量比較大。一般來說,現在工業在各大中城市都具有顯著地位,在省市區也是經濟發展的領頭行業,只要不是北京的數據,非常建議直接使用工業數據。
3. 什麼叫產業結構的大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是當今各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課題,調整和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目的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產業結構合理性的主要標志是:能合理利用資源;個產業部門協調;能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能提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機會;能推廣應用先進的產業技術;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等. 根據以上概念進行思考全國各個地區(東中西三部分)各個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的途徑.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變化趨勢
第一,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佔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三,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所佔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二)工業內部各產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2、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3、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加工度的提高,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並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內部最重要的產業。
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例如,新中國建立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再回過來進行發展輕紡工業的「補課」,而現在則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三)農業內部結構各產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種植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但其生產水平日益提高;畜牧業的比重逐漸提高;林業日益從單純提供林產品資源轉向注重其環境生態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蓋率越來越受到重視;漁業日益從單純依靠捕撈轉向適度捕撈、注重養殖,其比重穩步上升。
「產業結構調整」漸成熱門詞語。由於中觀層面的產業結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向上關聯到宏觀經濟增長方式,向下關聯到微觀就業與可支配收入增長,在外需不振影響出口的情況下,中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增長方式轉變,進而推動就業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一定程度上以內需替代外需,確實可以作為抗衰退、抗周期的政策選項。但對於產業結構調整這個老生常談的經濟術語來講,含義是否足夠實在、豐富,是否真的能夠靈驗,很值得認真分析。
如何調整:
供給結構的優化.供給結構是指在一定價格條件下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勞動力,技術,自然資源等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間可以供應的比例,以及這種供給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供給結構包括資本(資金)結構,作為供應因素的投資結構,勞動力供給結構,技術供給結構,以及資源稟賦,自然條件和資源供應結構等.產業結構優化就是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進行投資結構的調整,教育結構的調整,科技結構的調整等.
2.需求結構的優化.需求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條件下政府,企業,家庭或個人所能承擔的對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比例,以及以這種需求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結構,企業需求結構,家庭需求結構或個人需求結構,以及以上各種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間(產品)需求結構,最終產品需求結構,以及中間產品需求與最終產品需求的比例;還包括作為需求因素的投資結構,消費結構,以及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等.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
3.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國際貿易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進出口比例,以及以這種進出口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國際貿易結構包括不同產業間的進口結構和出口結構,也包括同一產業間的進出口結構(即進口和出口的比例).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貿易結構進行優化.
4.國際投資結構的優化.國際投資包括本國資本的流出,即本國企業在外國的投資(對外投資),以及外國資本的流入,即外國企業在本國的投資(外國投資或外來投資).對外投資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對外轉移,外國投資則促使國外產業的對內轉移.這兩方面都會引起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投資結構就是指對外投資與外國投資的比例結構,以及對外投資在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和外國投資在本國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及其各種派生的結構指標.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投資結構進行優化.
4. 誰能告訴我沖床的滑塊調整量是什麼意思請詳細點介紹
滑塊調節量就是滑塊能夠通過絲桿移動的量,每種沖床都有固定的調節量,這是機床參數,主要通過調節滑塊的位置,安置沖模
5. 質量管理中的六要素(人、機、料、環、法、測)具體概念是什麼
在質量管理中,六要素分別表示:
人: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
機:機器設備、測量儀器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
法:這里包括生產工藝、設備選擇、操作規程等;
環:主要指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標准、正確;
測:工作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
由於這五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所以常簡稱為5M1E。
工序是產品形成的基本環節,工序質量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工序質量對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生產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工序標准化作業對工序質量的保證起著關鍵作用,工序標准化在工序質量改進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質量受5M1E即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因素的影響,工序標准化就是要尋求5M1E的標准化。
6.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綜合利用量、貯存量、處置量是什麼意思啊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 指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體廢物量(包括當年利用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如用作農業肥料、生產建築材料、築路等。綜合利用量由原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統計。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產生的都是,危險廢物除外
綜合利用:比如煤渣用於鋪路,廢塑料用於回爐再加工,廢紙外賣再造紙等
貯存:用容器儲存起來放置於廠內,一般用於危險廢物
處置:將固廢交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填埋,衛生填埋,焚燒,或無害化處理的方法.這里的處置並非通常所說的處理.
7. 裝修裡面的消耗量和調整系數是什麼意思
定額中定額消耗量是指完成一個定額單位所需要的人工、材料和機械,按照定額的計價規則,實際所發生的工作符合調整規定的,則按定額說明所規定的相應的系數進行調整。安裝和土建、市政、裝修等都有所不同。工程費用是根據個地方的造價取費標准規定的費率取定的。預算表中的綜合單價一般是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及利潤組成(管理費和利潤按工程類別不同記取的費率也不同,各專業的計費基礎也不一定相同)。材料編碼一般是在計價表人、才、機裡面有對應的編碼,如果計價表中沒有的,也可以自行編碼。建議多看一點造價方面的書籍,掌握定額計算規則,理解定額說明(包括章節說明)。
8. 工業轉型升級調整存量是什麼意思
就是企業盲目生產,把過期、過時的產品入倉入賬,創造了數字上的財富,所以在轉型升級時要調整存量
9. 采購當中的調整量指什麼意思
數量和比例,即采購數量、比例的增加或減少:如采購數量由原來的10000箱(件)調整(增加)到13000箱(件),因此采購量增加30%。
10. 地理工業結構的調整趨勢是什麼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第一,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佔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三,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所佔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總結: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