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要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如何走好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確定的區別於傳統工業化道路的新的工業化道路。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達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
這里可以想像下新型工業化道路其實就是工業4.0類似的一個想法,也就是最近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藍裕文化李設計師說:「企業要發展,必須擺脫高價的勞動力和落後的生產效率,還得面對客戶的定製需求,所以必須要走上信息化、高科技的道路,用最少的人作出最多最大限度的定製化產品,充分滿足市場的需求。」
這里就設計到工業旅遊的一部分內容,工業4.0標准下的工廠是可以供遊客參觀的,整潔的工廠,高等級的自動化,都能吸引遊客的注意力,所以未來工廠的設計不在只是單純的滿足生產的需求,還要以旅遊的思路去規劃整體的工廠,充分考慮參觀的需求。這樣就還要考慮融合周邊景點甚至涉及酒店餐飲等項目
② 如何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運用十七大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黨的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對於辰溪加快富民強縣步伐,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區域性「雙中心」戰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指導作用和歷史意義。辰溪是懷化北部經濟區的一個重要板塊,工業經濟成效明顯,工業發展來勢好,潛力大,在實施建設區域性「雙中心」戰略中,必須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依託優勢,突出特色,全面發展,重點突破,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要充分發揮優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辰溪發展的潛力在工業,優勢在工業,希望在工業。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既要堅持統籌兼顧,又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充分依託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支柱產業。辰溪境內礦產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充分依託這些資源優勢,立足現有工業骨幹企業、特色產業和名優產品,強化項目帶動,進一步發展壯大建材、能源、化工三大支柱產業,走產業集群的路子,在擴大總量的同時,實現質的提升。建材要重點扶持華中水泥300萬噸技改擴建;能源要突出抓好大洑潭20萬千瓦水電站、清水塘12.8萬千瓦水電站建成投產、煤炭資源的規范開采和綜合利用;化工要充分依託藍伯60萬噸電石擴建、德林耐火材料及華中莫來石製品擴改、鑫達及華榮工業硅等項目,傾力打造湖南「電石基地」、「莫來石生產基地」等特色品牌。要通過擴大增量,提升總量,力爭使三大支柱產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新增稅收5億元以上,成為辰溪工業發展的頂樑柱和主支撐。要充分發揮農業優勢,抓好農副產品加工。推進新型工業化,並不意味著要拋下傳統農業優勢「另起爐灶」,就工業而抓工業。農業產業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因此,要充分依託縣內豐富的農業資源,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施農產品精深加工。近些年來,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辰溪已初步形成了優質糧油、果蔬、畜禽、林木、中葯村等五大產業基地,並涌現出漢清生物、沅江米業、欽菊木業、金溪板材、老舵綠色食品等一大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了縣內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延伸了產業鏈條,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城鎮化。要進一步強化龍頭帶動,壯大龍頭企業,並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拓展生產規模,規范生產管理,實行產業化經營。要充分利用人才優勢,做好「兩頭在外」文章。在大力發展資源加工型企業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原國有工業企業改制重組後留下許多專業人才和先進技術的優勢,致力發展市場和原料「兩頭在外」的工業體系,做好來料加工,拓展市場份額,提高工業經濟外向度。要進一步創新思維,擴大開放,在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的同時,認真做好引技、引智、引料工作,把生產的上游要素「請進來」,做好「無中生有」文章;要進一步提升市場理念,把握市場脈搏,讓加工的產品「走出去」,實現「羽化為蝶」的飛躍。
二、要注重好字當頭,強化質量效益優先。新型工業化,新在體制機制活、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注重質量效益優先,強調又好又快發展。辰溪作為一個工業老縣,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工業經濟已逐步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和主要增長級,為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必須著力轉變思想觀念,切實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注重好字當頭,堅持用科學發展的理念,對縣域工業進行科學規劃、科學投資、科學管理,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和產業生態化的要求,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提升。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要繼續按照「國退民進、民有民營」的思想,創新所有制形式,做好國有和集體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掃尾工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資產,放手讓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活力從體制機制的弊端和束縛中解放出來,用體制機制的創新解放生產力,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工業企業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引導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強化內部管理,提升適應市場競爭的綜合實力,不斷完善以縣級領導和縣直部門聯產業、聯企業、聯項目、定目標、定責任、定時間、定獎罰的「三聯四定」責任機制,研究制定關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有關政策措施,興起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濃厚氛圍。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科技創新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過來,我縣圍繞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效率和節能、降耗、減排等目標,加大自主創新,先後在藍伯化工擴容、華中水泥技改、辰森綜合利用發電改造、德林及華中莫來石擴改,以及大洑潭水電站和清水塘水電站施工建設中,堅持科技創新,加強對環境資源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要進一步依託科技創新,加大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技術改造,全面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先進適用科技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工業經濟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要進一步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要求,對縣內所有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實施高起點、大投資准入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著力引進、培育生態環保型企業,採用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先進生產工藝,使環境資源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重點要抓好企業達標排放,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影響保護設施與全體工程「三同時」制度,確保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實現發展建設與效益的統一。
三、要著力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軟硬環境。工業要發展,環境是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的理念,堅持把創優環境作為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堅持基礎先行,搶抓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新農村建設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湘西地區開發等戰略機遇,加快城鄉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環境。重點要進一步加快火馬沖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前提下,按照「主業突出、特色明顯、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要求,高起點定位,高標准建園,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使之成為外有形象、內有實力、充滿活力的新型工業園區,成為辰溪對外開放的窗口、招商引資的平台、工業經濟的示範區和縣域經濟的增長極。牢固樹立「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逐步形成「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招商主體」的良好氛圍,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企業發展需要什麼政策就出台什麼政策,以超常規的手段營造開放的政策環境;堅持項目實施到哪裡,環境就優化到哪裡,以務實的作風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影響重點建設項目施工的違法犯罪行為,嚴肅查處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惡劣行徑,以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助推新型工業化發展。
怎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③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既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既要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要注重
選擇A。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能追求新而拋棄舊,要一步一步來。「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既要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要注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說明了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這些的發展。因此他們之間存在聯系。
B材料沒有提到誰是重點。C沒有突出一般和特殊,因此新型工業化不是特殊,即具體問題。
D沒有表達實現最佳目標這個意思。
④ 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總方針,戰略目標是什麼
總方針: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戰略目標: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年均增長7.2%左右,到2020年將超過4萬億美元(按2000年匯率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達到3000美元。
2、製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生產增值額的比重提高到64%左右。達到工業化國家該項指標60%以上的要求。
3、國民經濟信息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目前中國的信息化水平約為10%,迅速提高國家的信息化程度是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4、城鎮化水平達到55%左右。
5、一產從業人員在全社會勞動力中的比重降到35%以下。對應經濟發展速度、城鎮化的速率及第三產業發展的加快,一產從業人員在全社會勞動力中的比重將大幅度下降,到2020年降到35%以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以上,研發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以上。
(4)走新型化工業道路要堅持什麼擴展閱讀
工業化道路的選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產業的選擇,即重點產業和優先發展的產業、產業結構的類型及各種不同產業之間相互關系的確定和調整,比如發展的重點是選擇輕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重工業、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是犧牲農業去發展工業,還是工農業協調發展等。
2、技術的選擇,即工業發展中技術類型的採用,也就是選擇高新技術還是一般適用技術;是運用多使用勞動力的技術,還是多使用資本的技術。
3、資本來源的選擇,即通過什麼方式或渠道籌集工業發展的資本,也就是來源於農業剩餘的轉移、對外掠奪,還是工業自身的積累、引進國外資本等。
4、發動方式的選擇,即工業化進程是靠民間發動,還是由政府推動。
⑤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
十七大報告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為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確定了新的目標
黨的十七大報告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七大報告為我國經濟今後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對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把GDP總量實現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發展為人均GDP實現翻兩番。鑒於我國2000年人均GDP為840美元,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應為3360美元,而2006年我國人均GDP已超過2000美元,可見這個目標對經濟增長速度要求不高,甚至在年均7%以下都可達到。但其前提條件是,從原來的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基礎上實現總量翻兩番目標,發展為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GDP翻兩番目標。為此相應提出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
二是在政治建設部分提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在文化建設部分提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等。
四是提出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其中特別提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
五是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並要求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十七大報告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為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確定了新的目標。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展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論斷,對今後經濟建設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建議,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大任務,認為要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使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必須從多年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紙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資源節約型增長方式。從那以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僅是各經濟部門和企業的關注焦點和活動指南,而且是我國經濟學界的研究的熱點。實踐證明,提出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任務,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因為經濟的粗放擴張已難以為繼。
針對近兩三年我國經濟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但是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以及從2005年以來持續出現「三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信貸投放過多、貿易順差過大)問題且未能有效解決,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實際上比原來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寬的要求,現實針對性更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從又快又好發展轉變為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所在。
報告在論述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我個人體會,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比較,這一論述至少在內涵上有如下新的擴展:
第一,包括了改善或優化產業結構的內容。也就是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實現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形成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還要確保各類產品質量和安全。總的來說,是要改變主要由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第二,包括了擴大消費、改善民生,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內容。我們不能像上個世紀末有的國家那樣,經濟雖然增長很快,但是貧富差距懸殊,廣大民眾收入和生活水平沒有提高。而是要努力做到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使老百姓普遍增加收入,並大大增加政府的公共服務。這樣既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又能改善消費和投資結構,逐步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第三,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要求,並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起,確立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加快建立以企業業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把保護知識產權等提到戰略高度。
第四,把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生態放在突出位置。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十七大報告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列為基本國策,要求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特別提出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促進生態修復。加強應對氣候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可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總的要求是提高發展的質量,增加發展的「綠色」成分。好字當頭,好中求快,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舉措
黨的十七大報告特別突出改革開放,認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報告關於深化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的論述,有許多新的突破和舉措,目的在於更好地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這些年來,由於大力推進改革,國有企業已經走出困境,並逐步成為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較強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1997年,國有工商企業共實現利潤800億元,而到2006年,國有工商企業共實現利潤12000億元,增加了14倍。
國有企業利潤的大幅度增長,要求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以便更好地把國有資本集中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更好地用於深化國企改革和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推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國有股就能夠比較規范地獲得同非國有股一樣的股息或紅利,從而有利於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盈利上交制度。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重點是進一步發展各類要素市場和深化生產要素與資源產品價格改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深化生產要素和資源產品價格改革。長期以來,我國生產要素和資源產品價格受政府控制,嚴重偏低,這在事實上鼓勵了對資源的濫用和浪費,妨礙了粗放型增長方式的轉變。今後要大力推進生產要素和資源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使生產要素和資源產品價格很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的稀缺程度,使價格杠桿能很好地促進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報告提出,要著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公司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一是規范發展土地市場。目前農用地轉為非農用地中,只有15%是通過「招拍掛」實現的,絕大部分是行政劃撥和批租協議轉讓實現的,腐敗問題非常突出。今後商業用地一律實行規范的「招拍掛」,通過市場進行;二是要建立和健全統一規范的勞動力市場,形成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使數以億計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平穩有序地向城市、向二三產業轉移,以提高我國的勞動生產率。
把環境損害成本列入價格形成要素中。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第一次把環境損害成本列入決定價格的要素中。這是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
這幾年經濟兩位數增長,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並由此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實踐告訴人們,消耗資源帶來的環境損害成本,是要補償的,否則這種增長就不可持續。因此,生產要素和資源產品的價格必須反映環境損害的成本,即修復環境和生態的成本。
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建設型財政要向公共財政體系轉型,這已是經濟學界的共識。怎樣轉型?一是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變目前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嚴重不均的狀況,財政支出應更多用於改善對農民、對中西部地區居民、對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要為主體功能區建設服務,比如對於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各級財政應予大力支持,使當地居民能得到同其他地區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修恢生態,保護環境,促進主體功能區建設順利進行。
強調財稅改革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財稅改革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特別重要,甚至是問題的症結所在。現行的以間接稅(流轉稅)為主的稅收體制,刺激各地粗放擴張追求GDP的快速增長,以增加本地財政收入。原來的一些稅收政策如出口退稅政策也不利於科學發展。這兩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調整財稅的政策,如提高資源稅,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大規模調整出口退稅,規范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財政支出更多用於改善民生等。今後,估計還會有更多的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政策出台,並逐步完善財稅體制。
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
規范發展各類金融市場,是提高我國資源配置效率的關鍵所在,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依託。報告重申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這寫就對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報告提出,要適應新形勢,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在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方面,要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在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方面,要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方面,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等。
確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環節。
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關鍵在於政府改革。要轉換政府職能,從全能型政府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
政府五年一任期,考核政績一直以GDP增速為主要標准,這就使政府追求短期GDP最大化,熱衷於粗放擴張,而把有利於經濟長遠發展的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生態放在一旁。只有進行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政府轉變職能,切實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再充當資源配置主角,不再越位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考核政府官員政績也不再以GDP論英雄,政府才能把更多精力用到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用到改善民生上面,成為真正的服務型政府,並主動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不是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阻力。
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擴展為包括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這也是一大亮點。
把社會建設單獨為一個部分展開論述,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放在經濟建設部分附帶談到或只作簡要論述,表明黨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這也符合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要求,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糾正經濟腿長、社會腿短有重大意義。
社會建設部分的標題很鮮明,即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首先是講教育。報告把教育置於優先和突出位置,要求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明確要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范教育收費,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其次,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總的要求是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等。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公平與效率問題這幾年在理論界爭論不休。報告不再提「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這一方針政策的調整,對於逐步扭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有重要意義。與此相適應,報告還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規定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和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等。這一切,都著眼於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使他們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充分表明黨致力於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
第四,提出基本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個亮點。報告要求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其最大特點是全覆蓋。不僅城市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也要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解決農民看病難和農村缺醫少葯問題,要求普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財政要逐步增加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越來越多的城市,也把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老人、小孩、待業人員納入醫保范圍。
第五,明確了醫療體制改革的方針,既不是市場化,也不是完全福利化。報告提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公開、醫葯分開、營利性和非盈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最後是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社會穩定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心願,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社會建設以這一節作結尾,說明經濟社會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一致性。
社會建設好不好,可以說是檢驗經濟發展是不是又好又快的重要標志,是經濟建設能否做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標志。所以,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各項社會建設,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加快社會建設也能有力地推動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⑥ 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你好!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⑦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大力發展信息化,用高新技術取代傳統產業。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大力發展信息化,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術和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堅持信息化和工業化相結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既要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使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4)走新型工業道路,還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控制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題中觀點是片面的。
⑧ 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指堅持以()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
信息化 ⑨ 堅持走工業化道路必須堅持哪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⑩ 根據十六大報告,我們應該走怎樣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與走新型化工業道路要堅持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冰水機有什麼好處
瀏覽:118
康正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
瀏覽:598
福安站汽車票哪裡買
瀏覽:625
寶馬車自動擋怎麼倒車
瀏覽:351
汽車晶元短缺該如何談價格
瀏覽:936
14款寶馬3系收音機怎麼自動調台
瀏覽:566
寶馬X5波箱油加多少升
瀏覽:532
寶馬進氣直管冒煙怎麼回事
瀏覽:653
汽車光油的比例是多少
瀏覽:80
奧迪a8全車襯套多少錢
瀏覽:62
寧晉的工業有哪些
瀏覽:342
奧迪銷售賣出一輛a4提成多少
瀏覽:582
石獅到莆田汽車多久
瀏覽:881
兒童立體寶馬怎麼畫
瀏覽:476
上雪工業園如何到平湖順平
瀏覽:766
寶馬x3的轉向柱怎麼拆
瀏覽:348
內蒙蘇里格工業園位於哪裡
瀏覽:465
汽車底盤件多久換一次
瀏覽:105
摩卡汽車有什麼贈品
瀏覽:309
賓士g63四驅多少錢
瀏覽: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