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計算
一、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基本計算步驟:
第一步,由調查企業計算代表規格品個體價格指數。
其中,
為企業i在報告期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平均單價;
為企業i在報告期第h次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單價;
為企業i在報告期第h次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銷售量。
第二步,綜合部門匯總代表規格品價格指數。
全國(省、市)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由調查企業的代表規格品價格指數採用簡單幾何平均法計算。
其中,kj為全國(省、市)第j種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knj為企業n第j種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
第三步,計算代表產品的個體價格指數。
代表產品個體價格指數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其中,m為代表產品包括的代表規格品的個數。
第四步,計算價格總指數。
方法①:用代表產品個體價格指數直接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價格總指數,K為代表產品個體指數,W為代表產品權數。
方法②:按特定分組,分層計算。
第一層,計算行業小類價格指數。
只能用代表產品的權數之和去除,而不能用行業小類的權數去除。
第二層,計算行業中類的價格指數。
第三層,計算行業大類的價格指數。
第四層,最後計算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
該方法的優點:脈絡清楚,可以提供多種層次的價格指數,滿足不同層次管理部門的需要。
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的計算步驟
:
第一步,用簡單幾何平均法計算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
第二步,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代表產品的個體價格指數。
/n
第三步,用加權算術平均法計算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
/
其中:為第j個產品的購進價格指數,為第j個產品的權數。
⑵ 價格指數的定義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市居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影響。
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村居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該指數可以觀察農村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農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費支出的影響。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動與國家的財政收入、市場供需的平衡、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系有關。因此,該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指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其編制目的是了解農業生產中投入物質資料價格的變動狀況,服務於國民經濟核算。1994年以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僅僅是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一個類別,此後,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中分離出來,單獨編制。
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產品生產者出售農產品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及幅度的相對數。該指數可以客觀反映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水平和結構變動情況,滿足農業與國民經濟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產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全部有出售該產品行為的調查單位的個體指數進行幾何平均求得的,類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其所屬的類(或代表品)的價格指數進行加權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計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與分季指數的計算方法相同。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包括工業企業售給本企業以外所有單位的各種產品和直接售給居民用於生活消費的產品。該指數可以觀察出廠價格變動對工業總產值及增加值的影響。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是反映工業企業作為生產投入,而從物資交易市場和能源、原材料生產企業購買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產品時,所支付的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統計指標,是扣除工業企業物質消耗成本中的價格變動影響的重要依據。
目前,我國編制的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所調查的產品包括燃料動力、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九大類。
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品及取費項目的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固定資產投資額是由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完成額、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完成額和其他費用投資完成額三部分組成的。編制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應首先分別編制上述三部分投資的價格指數,然後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求出固定資產投資價格總指數。
該指數可以准確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中涉及的各類投資品和取費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消除按現價計算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標中的價格變動因素,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速度、結構和效益,為國家科學地制定、檢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並提高宏觀調控水平,為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科學的、可靠的依據。
⑶ 什麼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怎麼計算的!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是反映不同時期或不同年份全國或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在我國工業統計中,通常用總產值指數除以總產量指數的辦法,匡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出廠價格除包括工業企業售給商業、外貿、物資部門的產品外,還包括售給工業和其他部門的生產資料,以及直接售給居民的生活消費品。據此計算的指數,以分析出廠價格的變動對工業總產值的影響。目前工業總產值是按現價和不變價格計算的。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即為扣除了出廠價格變動因素的產品物量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
工業總產值總指數/工業總產量總指數×100%
⑷ 什麼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准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中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工業品價格指數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的相對數,以反映工業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出廠商品價格及工業企業中間投入品價格變
工業品價格指數
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准之一(另一個主要標準是CPI)。 目前中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中國參與調查的市縣410多個,調查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近50000家。 從指數內涵及其所處環節看,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最終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下游和終端。總體上說,上游商品價格的持續顯著上漲會逐漸傳導到下游商品的價格變動。根據過去近20年的經驗數據分析,這種傳導的時滯大約在一年半左右。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上游商品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該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因此,近年來上、下游商品間的價格傳導關系出現了一些新變動,表現為傳導時滯延長,某些方面傳導效應減弱等。對此,我們應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的價格傳導機制,既不要完全否定價格傳導作用,也不要隨意誇大和猜測傳導效應,更不能因為價格傳導機制的新變化,而懷疑價格指數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意義
(1)是中國價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是觀測與分析產品差比價關系的依據。
(3)是國民經濟計劃管理與預測的依據。
(4)是測量一定地區、一定時期對工業品貨幣購買力的依據。
(5)是計算不變價工業增加值和工業發展速度的依據。 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報告期現價工業總產值×上年工業增加值率/報告期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基期現行工業增加值×100%計算可比價工業增加值總量有兩種方法:
(1)總量縮減法:適用於計算總量的各項分組指標,如各種經濟成分的分組指標。
(2)分行業(中類)縮減法:用這種方法計算工業各行業的發展速度更為准確。
⑸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工業品價格指數的內容
現行的工業品價格指數包括兩方面內容: 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8%。 1-4月份累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3%。
日期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2008年4月 108.10
2008年3月 108.00
2008年2月 106.60
2008年1月 106.10
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0%。其中,採掘工業上漲27.2%,原料工業上漲10.4%,加工工業上漲6.0%。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4%。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1.9%,衣著類上漲2.3%,一般日用品類上漲3.7%,耐用消費品類下降0.5%。
分品種看:
(1)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7.9%。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10.8%、10.2%和11.7%。
(2)化工產品價格類中,聚苯乙烯價格同比下降0.1%,順丁橡膠上漲21.5%,滌綸長絲上漲1.2%。
(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0.9%。其中,原煤出廠價格上漲20.9%。
(4)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4.8%。其中,普通大型鋼材價格上漲29.3%,普通中型鋼材上漲41.1%,普通小型鋼材上漲34.6%,線材上漲37.0%,中厚鋼板上漲24.9%。
(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7%。其中,銅上漲0.6%,鉛上漲20.9%,鋁下降0.1%,鋅下降24.2%。
此外,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中,燃料動力類、黑色金屬材料類、有色金屬類和化工原料類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1.2%、20.8%、6.1%和4.2%。 工業中間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所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它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是計算工業增加值的重要基礎指標,是工業總產值與工業增加值之間所扣除的差額部分。准確計算工業中間投入是准確計算工業增加值的基礎和前提。
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對企業來講,難度相對較大,這一部分資可能料的取得需要通過對企業內部管理會計明細表的有關科目進行歸類整理,因此,准確地掌握中間投入計算的原則和資料取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中間投入的計算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 必須是從企業外部購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以及自製品價值。
2、 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等轉移價值。
3、 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必須是已經計入工業總產值的部分。
工業中間投入也稱工業中間消耗,中間消耗可進一步分為中間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以及其他實物產品和物質生產部門(工業、農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建築業、貨物運輸業、郵電業)的服務費用。中間勞務消耗,是指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如金融、保險、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的服務費用。
⑹ PPI是高好還是低好
當然不是的!
PPI,過低,表明經濟活動降低,影響GDP和就業
PPI,過高,會造成工業品價格過高,導致通脹壓力加大!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亦稱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一個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市場敏感度非常高。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與PPI對應,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搜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他們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搜集資料,搜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發布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點30分,報告在當月末的兩周後發布。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媒體注重PPI而經濟學家注重core PPI,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PPI短期內 會產生誤導作用。
如何計算,PPI主要著眼於工業、礦業、原料,半成品的價格,目前也加進了服務業,不過比重較小。美勞工部會在25000多企業做調查,得出產品價格,根據行業不同和在經濟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權重。
PPI能夠反映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推算預期CPI,從而估計通脹風險。
總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產者轉移成本,終端消費品價格上揚,通脹上漲。如果不轉移,企業利潤下降,經濟有下行風險。
⑺ 投資者如何分析CPI和PPI指標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假如通貨膨脹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時趨於回落,反而會利淡該地區的貨幣了。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
主要區別:PPI反應的是企業所購買的「生產原料」價格總水平的變化,而CPI是反映居民所購買「消費品與服務」價格總水平的變化。
主要聯系:PPI反映的是上游產品的價格,如果PPI上漲,那麼企業會想方設法將上升的成本轉嫁到消費品上,從而導致CPI的上漲。但是也不一定,如果是買方市場,則成本不易轉嫁,企業只有犧牲利潤。或者國家對消費品價格進行管制,比如汽油等。則PPI的上漲不能傳導至CPI。
⑻ 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它是反映不同時期或不同年份全國或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在我國工業統計中,通常用總產值指數除以總產量指數的辦法,匡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出廠價格除包括工業企業售給商業、外貿、物資部門的產品外,還包括售給工業和其他部門的生產資料,以及直接售給居民的生活消費品。據此計算的指數,以分析出廠價格的變動對工業總產值的影響。目前工業總產值是按現價和不變價格計算的。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即為扣除了出廠價格變動因素的產品物量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總產值總指數/工業總產量總指數×100%
PPI 又稱作生產者物價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
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
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 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 對CPI有一定的影響
PPI 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
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
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
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 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 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 與PPI 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 與PPI 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 與CPI 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CPI )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 )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