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肥市工業區規劃圖空間布局是怎樣的
合肥市工業區規劃圖(合肥市近期建設規劃圖(2006-2010)) 根據《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合肥市近期建設規劃(2006-2010)》規定合肥市工業區規劃如下:合肥市工業區近期發展重點:立足工業產業基礎和優勢,按照產業集聚、規模擴張、技術進步和國際合作的要求,重點發展汽車、裝備製造、家用電器、化工及橡膠輪胎、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體產業、生物技術及新醫葯、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8大重點產業。合肥市工業區規劃近期工業布局:積極構建市、縣聯動的「5大工業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西部工業組團: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蜀山經濟開發區等為主體,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西南部工業組團:以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區、包河工業區為主體,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相關產業。北部工業組團:發展廬陽工業區,重點發展現代印刷、電力設備、建材、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加強與長豐縣雙鳳經濟開發區相協調。東北工業組團:以瑤海經濟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物流、服裝、電纜、建材及相關配套產業。東部工業組團:發展肥東經濟開發區(龍崗),重點發展家用電器及配套、化工、冶金、輕紡、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
Ⅱ 特大城市中如何規劃城市,尤其是工業區和住宅區的混合規劃。
找一個專業的規劃研究院幫著設計一下看看,我知道一家在陝西的,叫中西部經濟發展規劃研究院,做得很不錯的,有空可以了解下看看
Ⅲ 城市總體布局的主要模式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和適用條件
集中和分散
1
集中式總體布局
優點:便於設置較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用地緊湊,節約用地
有利於生活經濟活動聯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適用條件:中小城市應鼓勵集中發展
方格網狀:適用於汽車交通發展,不宜地形復雜
環形放射狀:適用於大城市
注意問題:近期、遠期的關系
規劃布局要有彈性,為遠期發展留有餘地,避免近期雖然緊湊,但遠期用地會出現混雜。
2
分散式總體布局
適用條件:大城市應以分散式布局為主
Ⅳ 重工業城市如何規劃
把重工企業放在郊區,常年風向順風的地方,盡量避免建在市區或靠近市區的地方,成立一個重工業區,統一規劃,統籌管理,空氣污染在市區內起碼是很少了,至於污染是肯定有的,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盡力統一的區域的好處,可以集體整治,或通知集體檢修,統一檢查時也不用東跑西跑,而且還可以招商引資,這都會顯得很方便
Ⅳ 模擬城市5工業城市怎麼建設
首先地圖一定要有水運,而且保證能放下三個貨運碼頭,一個貿易港專門進合金,一個貿易港專門進處理器,一個貿易港專門出口電腦,因為水運的速度是最快的,選擇電子工業的利潤突然變低了很多,所以只有最大速度低進出口才能減少消耗金幣的開支,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技術等級,就算你滿級的技術等級,剛開始能生產9600,後面慢慢地就又變回4800了。
建造流程:
首先要建造道路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不過要記得的是要先看一眼礦藏、石油以及煤炭的儲藏地圖,注意在那些地方附近留出很大的空位。需要留空位的還有河岸和鐵路。
道路規劃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我用的全部都是「大道」類型,因為「街道」在後期乏力而且要升級成「大道」需要拆除設施。
然後規劃少量住宅區,大量工業區,極少商業區。(因為在隔壁有個30W人口大城市的時候,工業黃條一般都是滿的,不用擔心沒工人。)
之後就是公共設施了,我用的是石油發電、大水泵以及大污水處理。
接下來在有資源的地方建造相應的資源開發建築。
城市內哪個資源最多就主造哪個,附加建築全造滿,附加貨車也全造滿。
在資源開采建築附近,建造貿易中心,放相應資源的倉庫,在全球貿易里全部選出售。(可能需要若干個貿易中心。)
等你的開采量上去,開采量上去以後就造相應研發中心。(金屬資源的話是金屬總部,在專業菜單里能找到那個建築。)
繼續增加開采量,在開采量達到研發中心升級條件以後,在研發中心添加附加建築。金屬的話添加合金,石油的話添加橡膠。
然後就可以建造合金冶煉或者橡膠合成建築了。同樣,建造相應的貿易倉庫,全部出售。(越多越好,如果需要其他資源自己無法開採的,建造貿易倉庫,進口所需資源。)
如果是合金的話,到這時候就應該有不錯的收入了,基本上你就可以成為你區域里資助他人的小富豪了。
Ⅵ 大城市的總體布局中,如何做到城市的綜合協調發展
你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我找了點資料你看看,供你參考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城市總體布局
第一節 城市總體布局的影響因素
城市總體布局——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工作內容,是在確定城市性質、規模的情況下,在城市用地選擇的基礎上,根據經濟技術指標,從現狀出發,對城市各組成部分進行同意安排、合理布局,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布局。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環境綜合發展形成的。其影響因素有三個方面:
1、 國家的政策、經濟、社會、技術條件
2、 城市四周地區的影響
⑴工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⑵交通運輸發展的影響
⑶礦產資源的影響
⑷城鄉和周邊地區整體考慮
3、城市自身的因素
⑴自然因素
⑵社會因素
⑶功能要求
⑷藝術要求
⑸環境要求
城市總體布局是城市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城市總體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間形態演化中的有機構成,它是研究城市各項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考慮,城市不同時間和空間發展中的動態關系(包括城市化進程,城市及其相關的城市網路、城鎮體在不同的時空的動態關系)。
城市及城市總體布局受城市自身和城市周圍地區的影響。受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方式、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城市的性質和規模、所在地區的條件、資源、環境、交通運輸都不同程度地形向城市總體布局。
·城市功能活動主要體現在城市總體布局中。
從城市功能、結構、形態作為研究城市總體布局的楔入點、便於更本質地把握城市發展的內涵。
第二節 城市功能、結構、形態的關系
城市的功能活動總要體現在城市總體布局中。
1、城市功能:
1.1 基本概念:
功能是一種活力的表示,也可以理解為活動的過程;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質特徵,是城市系統對外部環境的作用和秩序。
如:服務功能、生產功能、組織管理、協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功能,物質、人才、信息集聚與輻射的功能。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發展是城市功能多元化表現為:
1.2 城市用地功能組織:
城市中各項建設用地的合理安排,統籌考慮,及城市用地功能的合理劃分(即用地功能分區)與交通組織等。最普遍問題是工業與居住用地的處理。
2、城市結構
(1)城市結構是功能活動的內在聯系,是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空間各組成部分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環境、用地、人口、設施等各種系統結構來表現。
城市用地結構:城市各項用地的數量、比例關系。
城市功能結構:城市各項用地為載體所賦予的功能及功能區之間的組織和聯系。
(2)功能和結構是緊密相關的,城市功能的變化是結構變化的先導,功能決定結構的變異和重組。功能是結構的締造者(芒福德),城市的結構調整必然促進城市功能的轉換,城市功能的重塑導致結構的調查和完善
3、城市形態
它是城市結構和功能的空間形態的特徵。
3.1 集中式
(1)塊狀
①城市是緊湊集中的
②城市各方向的發展力量均衡,城市由中心輻射向外發展
③由小城市各大城市發展過程中這種發展方式和形態多見
(2)帶狀發展
①條形、帶狀
②沿水運、鐵路、公路等交通軸帶發展
③兩個相距較遠的獨立組團向的連接
④受河谷和山體等地形限制
3.2 分散式
(1)組團式發展
①城市有一個中心,幾個組團中心
②城市郊區有大型工礦企業作生長極形成許多小組團
③地形限制
(2)城市群式
①大城市衛星城
② 都市圈
4、功能、結構、形態三者的關系
(1)城市的功能是主導的、本質的;城市的結構是內涵的、抽象的,是城市的主體;城市的形態是表象的,構成城市的空間形式的特徵。
(2)功能是城市發展的動力,結構是城市增長的活力,城市形態是城市形象的魅力。
(3)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質,結構是功能活動的內在聯系,形態是功能、結構的概括。
(4)經濟、社會、科技、決策影響城市功能;功能變換推動結構,功能的體現、決策、市民價值觀影響形態。
(5)功能決定結構。從一般系統工程原理上講,系統的結構和系統的環境決定系統的功能(錢學森等)
(6)目標:強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創造完美空間形態。
第三節 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與綜合協調
1、市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
⑴整體協調,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⑵城鄉融洽,力求系統綜合、時空發展有序。
⑶增強區域城市觀念,重在區域整體發展。
⑷體現政策、突出重點、帶動全局。
2、城市總體布局的綜合協調
2.1 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協調發展
①城市用地和空間結構的調整。
②城市產業結構的完善。
③社會結構的演化。
包括社會問題和以人為本。
2.2 城市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協調發展
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和(地下)市政基礎設施。
2.3 城市局部地區與整體布局相結合
2.4 城市近期建設和遠期控制相結合
第四節 城市總體布局的優化
1、 城市總體布局的一般步驟:
現狀——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用地數量,要求:優先安排對城市影響最大的城市現有要素——綜合布局、用地平衡——方案比較
2、經濟結構從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進行方案比較
3、方案比較的內容(對比)
(1)佔地、拆遷情況
(2)用地發展方向
(3)產業結構
(4)交通運輸與城市道路系統
(5)環境保護
(6)居住用地組織
(7)綜合防災
(8)市政設施
(9)總體布局
(10)工程造價
4、結實合評定方案,歸納匯總
比較內容
方案1
方案2
優點
缺點
1、發展方向
2、城市結構
3、城市功能分區
4、對外交通組織
5、城市路網
6、經濟性比較
Ⅶ 工業的工業布局
工業布局是關於政府等有關決策者如何規劃當地的工業,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環境。
水源 水廠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污染工業布局在下游空氣污染工業一般布局在城市下風處
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的定義及計算工業增加值的意義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因此,建立增加值統計,將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可靠依據,是建立資金流量的基礎。工業企業建立增加值統計,可以反映工業企業的投入、產出和經濟效益情況,為改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依據,並促進工業企業會計和統計核算的協調。 從工業增加值的概念出發,計算工業增加值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本期生產的原則
工業增加值的核算必須是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成果。只有進入了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過程,通過工業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產品和勞務才能進行工業增加的核算,非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即使在報告期內出售,也不能作為本期的工業生產成果;反之,只要是報告期內生產的產品,不論是否出售,均應計入報告期生產成果。
(2)最終成果的原則
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從產品形態上看,體現在本期生產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產自用的產品和勞務上,不包括用於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從價值形態上看,產品生產的過程也是價值轉移的過程,生產過程中所耗用的產品(中間投入)價值隨同生產過程轉移到新產品的價值之中。為了避免產品價值的重復計算,必須在工業總產值的基礎上扣除中間投入的轉移價值。因此,要保持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指標口徑范圍的一致性,避免工業增加值計算結果出現偏差。
(3)市場價格的原則
我國計算工業增加值所使用的計算價格是生產者的價格,即按生產者價格估算出的產出額減去按購買者價格估算的中間消耗額。
生產者價格對工業品來說,就是出廠價格,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或使用時所支付的產品稅或應得到的補貼,但不包括發票單列的增值稅和單獨開發票的運輸費用和商業費用。
購買者價格是購買者在購買單位貨物或服務所支付的價值,其中包括指定時間和地點提取貨物所發生的運輸和商業費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稅。
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都是市場上買賣雙方認定的成交價格即市場價格。為了保持工業增加值計算口徑的一致性,工業總產值和工業中間投入一律按市場價格計算。工業總產值按生產者價格計算,工業中間投入按購買者價格計算。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價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范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1〕工業中間投入的定義
工業中間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服務費用包括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工業、農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的服務費用和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保險、金融、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務費用。
2〕工業中間投入的確定須遵循的原則:
一是必須是從外部購入的,並已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以及自製品的價值
二是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轉移價值
三是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必須是已經計入了工業總產值中的價值。
3〕工業中間投入的分類
工業中間投入按企業支付的對象可分為中間物質投入和中間勞務投入兩部分。
a.中間物質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外購的各種物質產品的價值和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務費用,包括外購的並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向外單位支付的運輸費、郵電費、加工費、修理費、倉儲費等。
b.中間勞務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中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各種服務費用,這些費用構成非物質生產部門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廣告費、保險費、職工教育費、差旅費等。
工業中間投入按照具體內容,分為直接材料廠、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類。
a.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用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資料可直接取自會計產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業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設置成本核算科目,則可從會計「生產成本」科目的供方發生額中,將屬於直接材料消耗的項目匯總取得。
b.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運輸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租賃費、差旅費、保險費等。可從會計「製造費用」科目中查找計算,也可用「製造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項目,即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的辦法,倒算出中間投入價值。
c.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辦公費、運輸費、修理費、物料消耗、遞延費用攤銷、低值易耗品攤銷、綠化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土地損失補償費、排污費、工會經費、財產保險費、職工教育經費等。可從會計「管理費用」科目中查找計算,也可用「管理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項目,即工資、效益工資(指工效掛勾企業按規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職工福利費、勞動保險費、財產保險費、待業保險費、折舊費、稅金(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礦產資源補償費以及上交給國家和地方的各種規定費用的辦法倒算取得。
d.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包括運輸費、包裝費、辦公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租賃費、展覽費、保險費、廣告費、差旅費等。可從會計「產品銷售費用」科目中查找計算,也可用「產品銷售費用合計」減去屬於工業增加值的項目,即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的辦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減利收入)。可根據會計「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計算。 a.正演算法:即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屬於中間消耗的部分分別相加(中間物質消耗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
b.倒演算法:即分別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合計減去該三項費用中屬於增加值的項目,如工資、福利費等,倒算出三項費用中的中間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採用倒演算法計算比較簡便易行。
③本期應交增值稅
本期應交增值稅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當年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進項稅額-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年初未抵扣數-年末未抵扣數
1)銷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2)出口退稅:反映企業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
3)進項稅額轉出數:反映企業購進貨物、在製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必須轉出的進項稅額。
4)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5)減免稅額:反映企業在報告期按國家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6)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反映企業報告期內按國家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
7)年初(末)未抵扣數:是指當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才會出現未抵扣數,年初(末)未抵扣數必須小於等於零。
上述增值稅計算公式中的項目均可以從會計的「應上交應彌補款項表」中的有關項目取得。
小規模納稅企業,不分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其本期應交增值稅直接以銷售額乘以徵收稅率(6%)計算。
有出口退稅的企業,如果出口退稅出現跨年度的情況在計算出口退稅時,應加以調整,按當年應得出口退稅計算,調整後應交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為:
當年應交增值稅=當年銷項稅額×(現價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當年進項稅額×(原材料消費總值/原材料購進總值-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年初未抵扣數-年末未抵扣數當企業的應交增值稅出現負數時,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作為「0」處理。
Ⅷ 進行城市規劃時.工業區和居民區的相對位置主要考慮什麼
進行城市規劃時,工業區和居民區的相對位置主要考慮當地的盛行風向。
工業區往往會排放廢氣,污染環境。不同地區的主導風向不同,如果某地只有一個主導風向,進行城市規劃時,要考慮把住宅區布局在當地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工業區要布局在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如果某地的主導風向不止一個,住宅區就要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下風向或者最大風頻的上風向,工業區要布局在當地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者最大風頻的下風向。
有的城市還有河流流過,進行城市規劃時,工業區和居民區的相對位置還要主要考慮河流流向。為了住宅區有比較潔凈的水源,住宅區要布局在河流相對的上游位置,工業區要布局在河流相對的下游位置。
為了保護住宅區的環境,在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往往還要建設衛生防護帶。這個衛生防護帶主要是綠化帶,起到吸煙滯塵,減弱雜訊,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