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歙縣的經濟
古代歙縣的經濟一直以農業為主。由於山多地少,林茶收入成為農民生活的主要來源。糧食不能自給,須從外地調入。在地狹人稠、生活貧困的處境下,勇於進取的歙縣人民,為了擺脫困境和出售林茶等土特產品,不得不離鄉背井,遠赴他鄉,從事商業貿易活動。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歙縣商人即在江南城鎮進行貿易。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間,遂形成了一個人眾資巨、頗具特色的徽商集團,開始稱雄商界。明嘉靖至清嘉慶的近300年間(1522—1820),是徽商的鼎盛時期。當時徽商的足跡幾遍全國乃至海外,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江浙一帶有「無徽不成鎮」之譽。經營的行業主要有茶、糧、木、鹽、海上貿易、典當、絲布、漆、醬及文房四寶等。本縣富商不僅人數眾多,而且財力雄厚。清代兩淮鹽商八總商中,歙人恆占其四,富者積資達千萬兩銀以上。
2006年被安徽省列為12個享有省轄市部分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的試點縣市之一。
2012年,歙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02億元,同比增長1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27億元,同比增長19.2%;固定資產投資75.83億元,同比增長1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4億元,同比增長16.2%;財政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2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20363元、8946元,同比增長13.3%和15.4%。2013年歙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位居黃山市第一。 歙縣經濟以農業為主,其中又以茶葉為主,糧食不能自給。民國期間,農業生產發展緩慢。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生產發展較快。1957年,農業總產值7244.7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增長89.8%,1958—1961年由於「共產風」和自然災害的影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1962年農業總產值下降到4293.1萬元。之後,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但由於忽視本縣山高坡陡、耕地少的客觀條件,推行以糧為綱的生產方針,農業生產發展速度不快。1978年農業總產值為9501.5萬元,同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從「以糧為綱」轉向「林茶為主,多種經營,因地制宜,綜合發展」,對南鄉陡坡耕地有計劃地逐步退耕,改種林、茶、桑、果等,使農業經濟向多元化發展。糧食生產也上新台階,1982年糧食總產12.63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1978—1987年,農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長8.95%。1987年,農業總產值17228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0543萬元,佔61.2%。在種植業產值中茶桑果產值4359萬元,佔41.3%,糧食作物產值3141萬元,佔29.8%,蔬菜瓜類產值1820萬元,佔17.3%。農業人口人均產糧食221公斤。人均純收入276.57元,比1978年增長181.6元。
2011年,特色農產品基地發展到50萬畝,省、市龍頭企業發展到38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300家,茶葉、貢菊、繭絲綢、山核桃、枇杷、葡萄等產業形成品牌效益。歙縣農村經濟總收入增至81.8億元,年均增長15%。 歙縣唐代有麻紡業、釀酒業、造紙業、制墨和硯雕業。宋代新增帛、絹、綢織造業。元代,徽城設立染織局。明代,刻書業興起。民國12年(1923)始建電力工業。民國26年,官商合辦「歙縣平民工廠」,生產草紙、棕繩、肥皂、臘燭。民國37年,中心工廠有制油部、棉織部,手工生產食油、臘紙、棉布。至1949年,本縣始有機器織布工業,並有碾米、釀酒、油脂、粉絲、茶葉加工、造紙、徽墨、印刷等小型工業90家,總產值403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1950—1952年,工業、手工業恢復和發展較快,工業企業發展到135家,擁有職工2500人,總產值1675.57萬元,平均年遞增率60—67%。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進行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至1957年,有工業企業128家,職工5316人,總產值3621.57萬元,平均年遞增率16.67%。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盲目新建了一大批工廠,造成比例失調,之後,許多企業不得不「下馬」。1959年至1962年,工業企業由231家、職工8527人,下降到152家、職工3310人,總產值由7769萬元下降到1708.86萬元。1962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至1965年,工業企業有115家,其中全民17家、集體98家,擁有職工3563人,總產值回升至2067.27萬元。三年調整期間,平均年遞增率6.65%。1966—1970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正值「文化大革命」前期,一些企業黨政領導靠邊,生產發展緩慢。至1970年,有工業企業124家,職工5687人,總產值3066—21萬元,平均年遞增率8.2%。1971—1975年,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創辦了建材、農機、造紙等企業。至1975年,有工業企業125家,職工5945人,總產值5340.9萬元,平均年遞增率11.74%。1976年後執行第五個五年計劃,至1980年,有工業企業130家,職工7305人,總產值7261.97萬元,平均年遞增率為6.34%。1981年以後,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推行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擴大了企業自主權,加強老企業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新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至1987年,本縣有工業企業2565家,職工26270人,總產值18689.1萬元。
2011年,歙縣102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9.3億元、利稅3.5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3倍和4.7倍,產值超億元企業達30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達5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8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54個。 唐、宋以來,歙縣商業逐漸繁榮。明、清時輸出的大宗土特產品有茶葉、木材、桐油、貢菊、白術等;輸入主要有糧食、食鹽、布匹、南北雜貨等。民國時期,縣城和水陸交通比較方便的深渡等地已成為物資集散地,另一些集鎮定期不定期開展集市貿易。抗日戰爭暴發後,縣城幾次遭日機轟炸,數十家商店受災,市場蕭條。至建國前夕,物價暴漲,許多商號破產。建國後,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以國營商業為主,集體、個人商業並存的商業體系。對生產資料商品,1953年以後即實行計劃分配供應的辦法。1980年後,計劃外議價、高價商品逐步進入市場。對生活資料商品,初期敞開供應。1953年後,糧、油、棉實行統購統銷,部分其它商品也採取憑票供應的辦法,1980年後逐步敞開供應。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除少數年份外,基本上逐年上升。1949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382萬元,1965年為2934萬元,1978年為6713萬元,1987年達21064萬元,其中,生活資料商品零售額17765萬元,生產資料商品零售額3299萬元。
2010年,進出口總額五年累計完成17868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億元。
⑵ 黃山市金信財稅代理事務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安徽省注冊資本:10萬元法定代表:胡金仙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歙縣富堨工業園(歙縣招商投資服務中心內)
法定代表人:胡金仙
成立時間:2004-09-29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099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歙縣富堨工業園(歙縣招商投資服務中心內)
⑶ 歙縣富新路上跨鐵路橋什麼時候開工
歙縣富新路上跨鐵路橋2021-10-15 開工
歙縣,隸屬安徽省黃山市,位於皖南地區,北與宣城市績溪縣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衢州市開化縣毗連,西南與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接壤。地處皖南山區,丘陵起伏,溪谷縱橫,地貌多樣,有黃山山脈高聳於西北,天目—白際山脈屏障於東南,並以漸江、新安江谷地和練江谷地為兩大山系的接合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總面積2122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歙縣常住人口為362962人。
歙縣,秦朝置縣,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歙縣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先後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之鄉」、「中國牌坊之鄉」等榮譽稱號。 境內的徽州古城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東南鄒魯、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禮儀之邦」等美稱。
歙縣有徽州古城、鮑家花園、新安江山水畫廊、雄村、棠樾牌坊群、徽州國家森林公園、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譙樓、忠烈祠坊、漁梁壩、鄭氏宗祠、竹山書院、許村古建築群、新安碑園、斗山街等景點。
2020年歙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15億元
⑷ 歙縣王村二橋啥時開工
根據最新的計劃,大概在3月中下旬進行開工。
⑸ 安徽黃山市歙縣,休寧,黃山區,祁門,黟 縣哪個縣經濟比較好,工業比較發達
歙縣經濟比較好,徽州區工業比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