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用三個關鍵詞概括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即「形穩」「質優」「勢好」。
「形穩」,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大盤」是穩的。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就業基本穩定,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勢好」,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上半年我們既保持了『穩』,也實現了『進』,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❷ 誰表示工業運行更穩健態勢超預期
國新辦表示工業運行更穩健態勢超預期。
「2017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整體形勢超出預期。」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0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2017年6.6%的增速,改變了自2010年以來工業增加值增速單向放緩的運行態勢,我國工業運行處於近3年最好水平。
2017年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有多項指標明顯改善: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2%;規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6.8%;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同比下降約4.3%、6%;規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為2013年以來最好增長水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長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持續5年下降的態勢;全年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始終保持在51%以上的景氣區間;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10.7%。
「兩化融合」更深。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相關指導意見發布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大力推進,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上線運行,工業APP商業化應用,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截至去年底,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利用率達到63.3%,製造業骨幹企業互聯網「雙創」平台普及率達70%,生產設備之間的聯網率超過39%,個性化定製、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
❸ 我國工業利潤發展趨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6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增長21.1%,比4月份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08.8萬億元,同比增長7.4%;負債合計61.6萬億元,增長6.3%;所有者權益合計47.2萬億元,增長8.8%。來源:人民日報
❹ 「十三五」規劃環境下我國工業發展趨勢是如何
"十三五"時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五年,也是工業發展關鍵的五年。當前,我國進入了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現代工業發展階段,我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將穩步提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趨穩放緩態勢,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也越來越明顯。中大咨詢針對當今工業的發展進行分析,相信"十三五"將是中國工業發展的新時期。
❺ 一季度我國工業保持穩定恢復態勢,增長比例高不高
增長的比例非常高,已經達到了同比增長46.7%。
對於目前我國的工業增長速度來看,這個速度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我們已經同比增長了46.7%,就算不討論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也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7%以上,這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增長態勢。
我國的工業恢復速度特別快。
基本上從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後,也就是2020年的下半年開始,我國的工業就逐漸恢復了以往的增長速度,並且呈現復甦的態勢,這個態勢一直持續到了2021年的4月份,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工業已經恢復到了不錯的程度,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果要用數據來看的話,目前我們的工業恢復速度已經同比增長了46.7%。
❻ 我國工業運行依舊延續向好態勢嗎
在國新辦舉行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介紹,今年以來,工業通信業發展呈現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主要表現為:
四是提速降費落實生效,互聯網規模不斷壯大。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7月1日全面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遊」費,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7年底下降46.2%。6月底100Mbps及以上用戶佔比達到53.4%,較年初提高13.5個百分點,光纖接入用戶占固定寬頻用戶總數的86.7%。互聯網持續較快發展,上半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22.8%。全面參與5G標准制定,5G技術研發試驗有序推進。來源:人民網
❼ 我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如何
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較好,但在諸多因素作用下增速正逐月回落;預計下半年將延續下行走勢,但全年仍有望實現20%左右的增長。
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總體較好
1、產銷全面高速增長
工業增加值:今年1-5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4%,增速位居工業各行業之首,比同期全國工業的平均增速18.5%高出5.9個百分點。
工業總產值:今年1-5月機械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2854億元,同比增長38.93%,增速創近數年來新高。其中:工程機械、汽車增速最高,超過50%;機床、基礎件、內燃機次之,為40%左右;電工、儀器儀表、文辦、石化通用再次,為30%左右;農機、食品包裝機械、重機較低,為20-25%。
產銷率:今年1-5月機械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63%,同比提高0.62個百分點;1-5月機械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38.93%,而「存貨」總值同比增幅為21.44%,比銷售產值增速低17個百分點;「存貨」中的「產成品」同比增幅只有8.74%,比「存貨」總值增幅低13個百分點;這一組數字說明,產品銷售形勢不錯。
產品產量:今年1-5月累計,118種主要產品中,104種產量同比增長,佔88%;14種下降,佔12%。產品產量下降的產品主要是: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部分農機產品,變壓器、水電設備等電力設備以及金屬軋機等冶金機械。
產品價格:金融危機以來,直到去年11月為止,機械產品價格指數一直呈下行之勢;但從去年11月開始,機械產品價格指數止跌回升,今年以來繼續延續了這一逐月上揚態勢。
2、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今年1-5月累計,機械工業:
實現利潤3536億元,同比增長86.13%;其中:汽車、工程機械同比增速最高,超過110%;機床、儀表、文辦、基礎件、內燃機次之,為80%左右;電工、重型礦山、石化通用再次,為40%左右;農機、食品包裝機械較低,但也達到25%以上。
稅金總額1740億元,同比增長39.8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94%,同比提高1.62個百分點,達歷史最高水平;企業虧損面同比下降5.12%;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同比減少32.69%。
3、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繼續取得進展
(1)新產品研發趨於活躍
今年1-5月累計,機械工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0141億元,同比增長46.24%,明顯快於同期工業總產值38.93%的同比增速。
(2)關鍵零部件和專用優質原材料自主創新步伐加快
一些長期受制於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和專用優質原材料自主創新步伐加快,如:北方重工依靠自製的3.6萬噸垂直擠壓機,研製成功了超臨界鍋爐所急需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寶鋼和武鋼研製的優質冷軋取向矽鋼片已開始在國產大型變壓器生產中擴大應用;宜興企業與寶鋼合作研製成功了大型火電和核電設備所急需的U形管,西電公司和特變電工(600089,股吧)建成了高水平的交直流高壓絕緣套管卷制生產線,上海華明50萬伏變壓器用分接開關3個系列產品近日通過鑒定,大全集團研製成功了大型直驅式風電設備配套所需的變頻控制系統,天然氣長輸管線用大型閥門國產化取得突破;等等,這些產品長期受制於進口的局面即將改變。
❽ 我國工業分析的現狀如何
導語: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
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實現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以下對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工業的現狀
(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分門類看,製造業年均增長9%,采礦業年均增長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年均增長3.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年均增長4.4%;集體企業年均增長2.4%,股份制企業年均增長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年均增長6.1%;私營企業年均增長10.4%。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外需疲軟的現象未明顯改觀,主要發達經濟體回升不及預期,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普遍回落。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世界製造業年度同比增速僅在2%至4%的區間徘徊,我國工業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復雜嚴峻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實現中高速增長尤為不易。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2013年至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2%。其中,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8.6%,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從人均創造的主營業務收入看,單位勞動產出的上升體現出企業提質增效的進展。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達117.4萬元,與2012年98.8萬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內提高了18.6萬元,提高18.9%。
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
據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呈現以下幾點:
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增長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國工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導致工業的潛在增長率出現趨勢性下降。這種下降不僅是周期性的變化,而是具有發展階段轉換帶來的趨勢性減速特徵。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我國工業30多年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條件,低成本要素的保障程度不斷下降,工業增長面臨著全方位的高成本約束,原有的「低成本投入、低水平擴張、低價格競爭」的增長模式面臨重大挑戰。但另一方面,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在部分產業領域取得突破。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技術創新環境得到改善,技術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在外部需求低迷、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影響下,我國一些行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產能過剩長期持續不僅導致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而且阻礙企業技術進步,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當前,我國資源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資源成本越來越高;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矛盾正在集中顯現。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下,工業發展亟待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傳統發展模式向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精益發展模式轉變,在資源利用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約節約型轉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❾ 我國近幾年產業轉移的趨勢是怎樣的
①產業轉移中製造業比重下降,服務業比重上升。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產業結構其主要特點是: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並行,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製造業與新一輪以IT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生產製造環節轉移並行,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轉移並行,高技術與先進技術並行,且其擴散程度加大,速度加快。
②承接產業轉移的區域將轉向東北、中西部,轉移方式更趨多元化。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區域格局也將有所改變:東部仍是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規模最大的地區,但東北與中西部將成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增長最快的地區。在區域的產業分布上也將由於不同地區的產業特點呈現出較明顯的特色分工:東部將承接高技術產業及服務業轉移;中西部將承接重要原材料與能源及製造加工工業的轉移;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珠三角將更多地承按配套性裝備製造、電子通訊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如汽車、造船等國際產業的轉移。
在一些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比如高鐵、特高壓電網、4G、建築機械等,整體來講,工業基礎還是好的,只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比如說,今年春節期間,中國人跑到日本去買在中國生產的馬桶蓋,這就是說明中國的經濟水平不平衡,大多數人的購買力不行,大多數人都買便宜貨,不然為什麼中國能生產好的馬桶蓋,卻不是在中國銷售呢?
學機械的是不是在建築機械方面試試呢?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