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工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台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起來,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路化、系統化,而生產製造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常態。企業利用互聯網採集並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於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企業應進一步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為製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提供決策支撐。
B. 如何加快食品工業的措施
食品工業加快發展意見
公務員之家 2010-02-01
一、充分認識加快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食品工業是朝陽產業、民生產業,也是我市的支柱產業、品牌產業和優勢產業。
近幾年來,我市食品工業獲得快速發展,到20*年,全市食品工業企業達到12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23億元,銷售收入38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均達到10%左右。擁有九個「中國名牌」產品,四個「中國馳名商標」。已成為全國著名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啤酒飲料、麵粉加工、煙草等行業也涌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市食品工業還存在規模總量相對偏小、精深加工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外向度較低、規劃布局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加快食品工業發展,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食品工業強省的具體舉措;有利於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加快工業化進程;有利於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有利於增加社會就業,改善民生。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食品安全法》,適應消費升級和食品安全新要求,以「創新、優化、升級」為核心,以「產業支撐,龍頭帶動,打造品牌,壯大規模」為重點,強化招商引資,增強創新能力,支持項目建設,推動集聚發展,加大安全監管力度,構建比較優勢突出,產業帶動明顯,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布局合理的現代食品產業新體系。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全部食品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達到500億元;國家名牌達到12個,「中國馳名商標」達到5個;國家級行業技術中心達到3個以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將我市建設成為中部地區的食品工業強市和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食品工業大市。
三、發展重點
(一)做大做強速凍食品,方便、休閑食品,麵粉、糧油加工、啤酒,煙草行業
1.速凍食品行業。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改良配方,改進工藝,繼續做大總量,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鞏固全國冷凍食品生產基地,加快行業國際化進程,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50%以上。
2.方便、休閑食品。加快方便食品新產品開發,向多品種、營養化、高品質方向發展,擴大現有市場佔有份額。以滿足休閑、旅遊、嗜好為重點,開發各種風味、強化營養的焙烤食品;加快發展糕點、果脯、肉脯、糖果、乾果等風味獨特、營養健康的休閑食品,滿足市場細分需求。
3.麵粉、糧油加工。採用麵粉改良、保鮮防霉等新技術,加快專用麵粉與傳統主食品的融合,大力發展各種專用麵粉,培育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發揮我省花生、芝麻、油菜籽等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精製油、專用油、大豆蛋白等深加工產品,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鄭,我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麵粉生產和糧油加工基地。
4.啤酒行業。進一步拓寬市場,加大研發力度,採用先進生產工藝,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建設全國啤酒生產基地。
5.煙草行業。擴大一、二類卷煙生產規模,提高新產品、精品等優質煙的比重,進一步做大品牌,加快年產高檔卷煙150萬大箱生產項目,形成規模優勢突出、產品結構合理、經濟效益顯著的大型企業集團,提高市場影響力和佔有率。
(二)培育壯大飲料果蔬加工、乳製品、添加劑、農副產品加工行業
1.飲料果蔬加工業。實施名牌戰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果蔬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大棗等名優果蔬原料生產基地建設。
2.乳製品行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發展純奶、酸奶和含乳飲料等主導產品,開發高端產品,做大品牌和提高市場佔有率;建設高標准優質奶源基地;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產業整合步伐。
3.食品添加劑行業。發展大豆蛋白、骨素、木糖醇等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劑,開發生產與高檔方便麵、方便湯、調理菜餚等相配套的膏狀、液態方便調味料,提升具有優勢的乾粉復合調味料的產品檔次。加快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動傳統釀造產品規模化、現代化生產。
4.農副產品加工行業。以滿足畜牧、水產養殖為重點,加強飼料行業的監管,為畜牧、水產養殖業提供優質安全的飼料。
(三)加快發展食品機械、包裝印刷業,食品物流產業,食品觀光旅遊產業
1.食品機械製造、包裝印刷業。立足技術創新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加快發展高生產率、自動化、單機多功能的食品機械和食品包裝業。
2.食品物流產業。加快規劃建設符合食品保質、衛生、安全要求的冷鏈物流網路;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完善物流配送網路,提高物流效率。
3.食品觀光旅遊產業。充分發掘我市食品文化內涵,將其轉化為我市食品工業發展的優勢,把食品生產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起來。
四、主要措施
(一)培育龍頭企業
1.鼓勵食品企業做大做強。選擇年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的企業作為重點培育企業,加大扶持力度,鼓勵上市融資,擴大規模,盡快成為國內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挖掘一批傳統品牌,推進規模化、現代化經營,提高市場佔有率。
2.推進企業兼並重組。鼓勵食品龍頭企業以強化主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為主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資金注入、品牌運作、技術輸出、管理輸出等多種方式,實施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並、控股、參股,迅速擴張,壯大規模。
(二)創建知名品牌
1.鼓勵企業創建知名品牌。積極支持企業創建國家及省、市名牌。每年組織評選「*市十大食品名牌產品」,對入選企業給予表彰並優先推薦參加省和國家名牌評選;對獲得國家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食品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2.支持企業加大品牌宣傳。對在中央一級媒體做產品廣告的食品生產企業,按照宣傳費的1%予以補貼,最高補貼不超過300萬元。
3.鼓勵食品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活動。鼓勵食品企業參加各類食品展銷活動,對參展企業進行補貼,補貼金額根據參加展會的規模、層次等具體情況而定,原則上不超過參展費用的70%。
(三)推進技術創新
1.加強食品工業創新體系建設。瞄準國際食品工業發展趨勢,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校為支撐,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食品工業創新體系。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產品開發創新機制。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食品工業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和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水平。支持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和重點實驗室。
2.鼓勵企業新產品開發。對食品生產企業研發並認定的單項新產品,自認定之日起一年內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得A級、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的產品,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和30萬元。
3.鼓勵企業提高裝備水平。鼓勵企業採用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等先進技術,提高自動化水平。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更新和改造,加大設備和食品安全、節能環保設施投資,淘汰落後、高耗能設備。對食品企業新建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或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項目竣工投產後,經審核,財政按照其設備投資額的5%給予補貼。
4.支持食品企業節能環保生產。採取切實措施,加快食品企業採用節能環保技術實施清潔生產,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5.鼓勵企業創建人才培訓院校。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院校(所)聯合創辦行業專用人才培訓院校,或單獨創辦行業人才培訓院校。
(四)推進集聚發展
1.科學制定規劃。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加快編制《*市食品工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加強重點食品產業集聚區規劃工作,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聚。鼓勵引導骨幹企業做好發展規劃,引導企業配套協作,實現集聚共贏發展。
2.推進重點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大對重點食品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力度。鼓勵重點食品產業集聚區加快食品機械、裝備製造、印刷、包裝、食品物流及食品企業觀光旅遊產業發展,建成產業關聯度高的現代食品產業集聚區。
3.加快原材料基地建設。本著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相對集中、高產高效的原則,統一規劃和建設一批規模化、標准化、專用化的食品原料生產基地。支持龍頭企業向產業鏈前端延伸,通過聯合、租賃等方式,穩定企業與原料基地的供需關系。鼓勵乳製品加工企業創建、參股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對日處理50噸以上的乳製品加工企業自建的標准化奶站,一次性補貼20萬元。
(五)健全食品安全體系
1.推進食品標准化認證和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食品企業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建立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質量安全體系,推廣食品行業良好作業規范。
2.建立健全食品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對農業種養殖和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重點環節的全程監管和溯源體系建設,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嚴格審查企業生產條件、嚴格按標准組織生產、嚴格產品出廠檢驗,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3.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推動食品放心工程建設,堅決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綜合協調各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4.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整合現有的檢測資源,形成企業自檢、行業自律、部門監督抽檢的覆蓋全面的檢測體系。對購買先進食品檢測檢驗設備的企業,經審核,按購置設備款的10%予以補貼。
5.加強食品行業自律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宣傳、強化食品企業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觀念。
(六)建設現代食品物流和市場網路體系
運用現代食品物流理念和信息技術,圍繞食品生產企業和終端消費市場,建設一批設備齊全、設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輻射功能強的全國性綜合食品物流中心。大力發展符合食品保質、衛生、安全要求的冷鏈物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搭建工商對接平台,推動我市食品進入城市商超和連鎖超市。
(七)營造良好環境
1.加大對食品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每年設立3000萬元食品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食品產業發展。
2.優先保障用地。優先安排和保障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建設用地,積極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集約利用土地。
3.簡化項目審批手續。簡化重點企業新擴建和技改項目審批手續,對重點食品企業建設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審批制度。
4.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食品工業的支持力度。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流向食品工業。創新機制,改進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5.鼓勵企業增加就業。鼓勵食品生產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減少裁員。對穩定就業崗位的食品生產企業,經有關部門認定,其勞動力增量部分,給予適當補貼。
6.開展產業發展信息服務。建立食品工業統計和信息服務制度,及時分析和發布產業發展信息,引導食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八)強化組織推動
1.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工業發展的領導。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為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各食品行業協會作用,加強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協作,避免無序競爭,實現優勢互補。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協會開展工作創造條件,使其在行業管理、行業規范、行業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
C. 如何提升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的水平
據報道,日前有專家表示,工業機器人是實現柔性自動化的基礎設施,越來越靈活的機器人產品滿足工廠的需求,有利於加快企業對市場的響應速度,中國智造引擎 未來「任重而道遠」。
相信只要盡快地實現科研成果大規模產業化轉化,依託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聯盟,中國製造業將進一步夯實在世界產業舞台上的地位。
D. 新中國為何急迫的提高工業化水平
一是新中國成立時。我國工業化水平很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不符合建立富國,民主,文明國家的要求。
二是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包圍政策,需要發展工業,建設國防。
三是受蘇聯模式的影響,
四是抗美援朝戰爭,產生的緊迫感
E. 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你好!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F. 如何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
第三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服務功能推動著第一、二產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經濟體制轉軌、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僅具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廣闊的就業門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的一般意義,而且對於促進市場經濟發育、優化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和整個經濟的長期穩定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長遠意義。
一、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我市出台了《岳陽市流通產業中期發展規劃》(2014--2020),明確了我市總體產業布局,即「一中心」--城陵磯國際航運流通中心;「兩圈」--岳、臨、榮都市商業圈和汨、湘、營城市商業圈;「三帶」--沿長江航運流通帶,東西向陸運流通帶和南北向陸運流通帶。加大了工作力度,我市第三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結構逐步優化,內在質量明顯提高,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勞動就業的主體。
總體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到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937.07億元,是十一五計劃的2倍,年平均增長12%。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三次產業比例10.9:54:35.1其中第二產業佔比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高了1.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成為吸納社會勞動力的重要渠道。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29.7%,與十一五期間相比增加了6.6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我市社會從業人員共增加23.4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五年間減少了10.7萬人,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增加2.5和11.6萬人,也就是說,第三產業不僅消化了社會新增就業人員同時還吸納了大量從第一產業轉出的勞動力,第三產業已替代第二產業成為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為我市順利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減輕社會就業壓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十二五」時期,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三次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下降,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我市國民經濟走向高效、低耗、優質的更高水平。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我市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為31.3%,比2005年高2.7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在GDP年平均12.3%的增長速度中,有4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帶動的,第三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主共同帶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拉動國民經濟穩步增長。「十一五」以來,旅遊、房地產等消費熱點已逐漸形成,成為對服務業拉動作用較為明顯的行業。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311.06萬人次,增長13%,全年旅遊業總收入突破300億元,增長19.9%。旅遊已成為假日經濟中的主要消費熱點。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1%,銷售額增長23.7%,房地產稅收貢獻增長23.1%。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我市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收入所應達到的水平相比,與國內其它城市相比,還存在著總量不足、比重過低、服務領域狹小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三產業總體水平不高,比重偏低。縱向對比,我市第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佔GDP比重逐年提高,就發展趨勢來說,產業結構的變動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但橫向對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總量不足、比重偏低的問題十分明顯。從總量看,2014年我市GDP在全省同級城市中列第2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僅列第8位,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比較落後。從比重看,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比重為35.1%,明顯低於90年代初發達國家60%的水平,也低於國內先進城市平均45%的水平;第三產業比重低還表現在從業人員的比重上,2014年,我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僅為29.7%。
第三產業內部行業發展不均衡。商貿餐飲等傳統行業比重較高,但後勁乏力;信息、社會服務等新興行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規模不大;為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這種不合理的行業結構造成了第三產業內部行業發展的不平衡,同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成為制約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規模小,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務業發展空間狹窄。城市化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需求基礎,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結構,取決於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規模結構。改革開放以後,盡管我市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成效也非常顯著,但是仍然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上,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農業人口比重仍然較高,2014年我市農業人口比重為62.3%。農村人口相對較多、城市化水平偏低,使我市服務業發展空間狹小,客觀上制約了我市第三產業總量的提高。
市場化程度低、產業化進展慢、國際化水平不高。第三產業的一些領域,具有兼帶公益性、自然壟斷性、關系安全性等產業特性,影響了第三產業一些政策的制訂和改革開放措施的實施,使第三產業作為整體的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程度,都明顯低於其他產業,缺乏快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三、發展思路及具體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進入新的重要歷史時期。第一、第二產業整體上處於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階段,主要工農業產品相對過剩,僅靠數量擴張帶動經濟增長的餘地已經不大。與第一、第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潛在需求大,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帶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第三產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機遇: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不斷完善,許多與第三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改革難點問題將取得重大突破,直接為第三產業發展培育出更多的增長點;
其次,我國加入WTO後,到今年7月,15年的國內保護期即將結束,開放程度相對較低的第三產業領域將會成為外商投資的巨大潛在市場,外資的進入,一方面會加劇這些領域的競爭,另一方面將帶動第三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第三產業結構、擴大服務領域、改進服務質量、增加知識含量、提高國際競爭力。經濟、文化各領域互相交往和合作的進一步增加也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第三,結構調整將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空間,第一產業逐步走向市場,需要大量的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這將大大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第二產業的結構優化和升級,將加大對金融、證券、研究開發、中介咨詢、市場營銷、網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使教育、旅遊、文化、體育、醫療保健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將會促進服務性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
第四,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任務,將促進城市內部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從而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廣闊的需求空間。
「十三五」期間,第三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升發展水平,是第三產業工作的基本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第三產業工作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高素質的人才。結合我市第三產業自身發展特點,我們認為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圍繞「將岳陽打造成湖南經濟新的增長極」的目標任務,按照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提高水平的要求,抓住我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為方向,增加第三產業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逐步形成適應未來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完善、功能齊全,具有岳陽特色的第三產業發展體系。具體可採取以下措施:
1、在確保優勢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新興行業的趕超步伐,積極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抓住擴大內需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旅遊、批零貿易餐飲、交通運輸、金融保險和房地產等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行業,拉動全市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擴大第三產業整體規模。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扶持、壯大信息服務、社區服務和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產業關聯度高、滲透性強的現代服務業,使其逐步實現產業化,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2、擴大開放度,適應多元化供給市場。抓住中國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有利時機,按照國際標准,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第三產業國際化進程,努力與國際標准接軌,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整體服務水平;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落實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同時加大對內開放力度,立足滿足本地需求,延長服務半徑,加強對外輻射。
3、採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入。要廣開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按照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市政府和各市、區政府,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財政預算資金,通過貼息、補貼等方式,扶持第三產業發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優先安排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債條件的第三產業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調動社會個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吸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國外資本投入第三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第三產業社會化投資體系。
4、推進城市化進程,改善城市規模結構。有計劃地擴大小城鎮規模,合理引導城市工業企業向小城鎮轉移;加快戶籍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增加對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消費需求,刺激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業發展,促進我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拓寬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和發展領域。通過中心城區質量的提高、結構的轉換,輔城和小城鎮的擴張和功能的完善,來提高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
5、加大第三產業企業改革力度。加快企業改革步伐,打破地區、部門、所有制界限,鼓勵民營、私營企業參與企業間的重組、合並、購並,實現產權多元化,在服務業內部形成投資多元化、經營規模化的新格局。面對「入世」的激烈競爭,加快商業、旅遊、交通等重要行業的改革步伐,理順行業管理體制,形成整體發展合力。
6、積極培植第三產業名牌企業。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知名工業企業集團的品牌優勢,通過產業滲透、產業整合、資產重組、資本擴張等多種手段,引導工業名牌向第三產業輻射和滲透,發揮現有工業名牌企業集團的現代化管理和無形資產效應的優勢,帶動形成服務業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在旅遊、港口貿易、商貿餐飲、社區服務等窗口行業樹立品牌意識,亮化城市形象,培植形成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服務名牌。
7、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進三」。優化結構調整是我市「十二五」時期的重要經濟任務,要促進我市三次產業由當前2-3-1向3-2-1演變,切實在市區推行「退二進三」戰略。支持市區的工業利用級差地租,進行土地置換,遷往市郊或五市,利用原有土地發展服務業,鼓勵市區的工業企業利用現有的資金、設備和場地興辦服務業。
8、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第三產業的整體開發和管理水平。針對第三產業內部行業門類多、發展程度不平衡的特點,大力興辦各種相關的崗位職業培訓與職業教育,採取專業培養和定期培訓相結合的辦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高業務素質的服務業中初級專業人才隊伍。面向國內外高薪引進和培養造就一批金融、房地產、信息、社區服務、旅遊等行業的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對專業人才減收、免收城市增容費等積極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來青落戶,重獎從事第三產業有突出貢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通過發展高級人才評薦機構促進高級人才的合理流動,營造第三產業培養、使用、儲備和凝聚人才的良好環境。
9、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提升第三產業科技含量。按照「利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以加快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的結合作為我市產業結構升級的著力點,以優勢企業為依託,加大技術創新各種力度,選擇並扶持一批重點項目和產品,增加技術、人才、資金的投入,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技術含量,積極完善技術市場的建設和配置,促進科技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切實發揮科技進步在第三產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市第三產業的行業素質和生產競爭能力。
10、加快法制、規劃建設,營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環境。加快制訂和完善規范第三產業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對第三產業的行業標准、服務范圍、價格收費、監督管理和糾紛仲裁等作出明確合理的規定,作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對第三產業的發展要嚴格按照城市的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涉及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重點發展。
G. 如何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環境。廣西是一個後發展欠發達地區,工業發展環境與發達地區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制約了工業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推進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就要把優化工業發展環境作為基礎工程。
抑制「脫實向虛」現象,營造實業致富的認知環境。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是一對關系密切的兄弟。虛擬經濟以實體經濟為基礎,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以服務於實體經濟為最終目的。實體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有賴於以金融業為核心的虛擬經濟支持。金融市場的合理運行,可以讓閑置資金與合適的實體經濟投資領域匹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融資平台,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金融市場還能識別風險,預警實體經濟發展可能出現的問題。但虛擬經濟由於其復雜性和投機性,容易脫離實體經濟而自我循環、自我膨脹,助推資產泡沫的形成。當實體經濟不能夠消化這些泡沫時,過度膨脹的泡沫不可避免地產生破裂,形成經濟危機。因此,既要發展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又要控制虛擬經濟,使其處於良性的可控的范圍。近年來,我國經濟出現「脫實向虛」的現象,企業和資本熱衷於炒作並從中謀劃取利益,助長了社會的浮躁和功利,形成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因此,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抑制「脫實向虛」的現象,讓虛擬經濟利潤回歸合理水平,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投向以工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加大政策扶持、降低稅費負擔,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讓抓工業、干實業的人有搞頭、有奔頭、有甜頭。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扭轉整個社會對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科學認知環境,形成重視工業發展、支持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科學考核政績,優化發展工業的行政環境。在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各級領導班子的行政行為對工業發展的影響是重要的。要通過科學的政績考核來形成各級領導班子積極、科學抓好工業發展的行為導向。工業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比如周期長,即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回收周期長等;環節多,即生產經營環節多,從生產要素的准備,到開始進行生產、生產出產成品,再到銷售產品、回收資金,經歷多個環節;好群聚,即工業產業喜歡群聚,形成產業集群,共享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降低經營成本,等等。開展政績考核並確保考核結果的科學性,就要求深入研究和遵循工業發展規律,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和內容。要改變過去只看見結果看不見過程、只看見現在看不見將來、只看見表面看不見裡面的政績考核缺陷,既要重視考核結果也要重視考核過程,既要考核當前指標也要考核預期指標,既要考核顯性指標也要考核隱性指標。科學的政績考核還要突出可持續發展的考核,激勵各級領導班子捨得花時間、投本錢、下功夫,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同時,科學的政績考核還要注意遵循主體功能區規劃定位,設置好差別化的評價指標,激勵各級領導班子積極發展與功能區相適應的工業項目。
完善制度機制,優化工業發展的服務環境。為工業企業及相關主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要完善服務制度,規范服務行為。要完善財稅制度,減輕企業負擔作為完善制度機制的一個重點。從現實看,財政收入的層層壓力使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突破財稅法律法規的限制,設置各種不合理收費,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廣西工業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大多數企業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弱,不合理的負擔更使其難於輕裝上陣,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招商引資中也難於與其他環境更優的地方競爭,削弱吸引力。完善財稅制度,就要取締不合理收費,堅持「放水養魚」而不是「竭澤而漁」,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H. 如何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
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1,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如在可持續分配的工資條件下的勞動力,管理人員等,自然資源,如煤電水等,和穩定的社會生產秩序)2,內生發展動力,即消費者對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3,保障工業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技術支持,即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水平投入生產實用。所以,綜合這幾點,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嚴格控制自然資源的濫用,盡可能在自然資源的使用上進行長期規劃,同時尋找可替代資源,堅持進行分配收入的的合理調控,以保證勞動者的勞動動力和勞動者同時作為消費者的不斷提高的消費能力,對高科技術的生產投入進行適當的鼓勵政策,避免落後產能的重復建設
I.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J. 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談如何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環境
一、當前開發區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
當前,開發區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機遇期」。但同時,隨著政策法規的調整,大的體制環境的演變,以及形勢任務的深刻變化,更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
首先,政策法規環境的變化。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各項政策相繼出台,特別是所得稅政策調整、用地指標供求矛盾突出、環境保護加強以及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收緊銀根等,從多個層面制約了開發區的發展。此外,開發區財政綜合收入雖然較高,但可用財力尤其是償債能力低,融資額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資困難。目前,我區執行與市屬城區幾乎無差異的市區分稅制財政體制,財權與事權不統一,在推進大建設、優化大環境過程中,資金十分困難,壓力很大。
其次,體制環境的束縛。一是經濟管理權分散化。近年來,國家對稅務、土地、環保等機構先後實行了垂直領導,一些原來下放的職能許可權逐一上收,有些雖未上收但須逐事逐項上報「確認」、「審核」,導致辦事環節增多,協調難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經濟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職能行政化。開發區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能日益加重,肩負著經濟開發和社會管理的雙重重擔,由此導致管理服務職能延伸,管理鏈條增長,財政負擔增大,精幹、高效的管理架構面臨膨脹的極大壓力。同時,上級部門要求開發區象其他行政區一樣,開展統一要求的各種社會活動,參加名目繁多的各類會議,承擔與工作無關的社會事務,增設相應的工作機構,接受各種檢查評比,導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動性減弱,呈現出明顯的行政化趨勢。上述問題,使開發區以往所具有的觀念新、體制優、人員精、效率高等比較優勢受到挑戰,開發區面臨向舊體制回歸或受舊體制「反向輻射」的巨大壓力。
二、對優化開發區發展環境的思考與建議
環境建設是一個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礎工程。優化發展環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確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問題。盡管我國工業區建設已實行了20多年,但關於工業區的成立、運作、監管的法律、法規卻仍然處於缺失狀態。在國家法律法規對開發區地位沒有法定認可的情況下,地方黨委和政府更應給以相對寬松的政策法規環境,為開發區管委會「正名」。建議政府對開發區管委會進行書面正式授權,讓管委會代表政府對開發區范圍內土地的開發、使用行使權力。在進行土地徵收、管理、開發過程中雖然「無法可依」,但至少「有據可依」,而不至於說不清、道不明,做的時候是對的,檢查起來又都是錯的,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問題。開發區作為城市戰略定位和產業發展的載體,其功能應為城市戰略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開發區的主要職能是吸引、發展先進製造業,同時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城市第三產業,最終目標是建設成為合肥市經濟實力最強、人居環境優良、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新城區。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經過14年的努力,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年增加,基礎設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適應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型新城區發展的城市配套設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進一步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公共交通、商業等服務業體系。同時,要創造良好條件,吸引法律、會計、保險、金融等中介組織充實到開發區的城市框架中,使靜態的「城」變為動態的「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帶動現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為合肥市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電、熱、氣、以及污水處理等,還有會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點工程,都由開發區來投入和運營,壓力極大,建議應納入全市的統一規劃和綜合配套之中,不能僅僅依靠開發區的投入和負債來解決。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開發區,其實是一個觀念轉變的問題。從開發區來說,不能就開發區說開發區,更要認識到開發區是合肥的開發區,是安徽的開發區。從上級部門來說,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慮,不能把開發區簡單地等同縣區或市直部門,以同樣的標准、規范和尺度來要求,而必須當成「特區」來看,給予特別的政策、特殊的關注、特事特辦,更多地關心、幫助和支持,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只有這樣,才能舉全市之力,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集中精力辦好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為工業立市多做貢獻。
四是大力優化體制環境。在硬體設施、政策環境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開發區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體制環境上的競爭。吳儀副總理去年在視察長沙經濟開發區時指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必須由政策優勢向體制機制優勢轉變。當前,開發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進一步壯大,必須實施體制創新戰略,保持其在區域經濟社會競爭中的領先優勢。但是,體制創新不能僅靠開發區的努力,更需要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第一,支持開發區在用人機制、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以及分配機制上大膽試驗,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都應放手讓開發區先行先試。第二,鼓勵開發區進一步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探索市場化招商、中介機構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進招商手段的市場化和專業化。引進專業咨詢公司、財務公司、律師所、評估機構、代理公司等中介機構,提升招商層次和水平。第三,切實為開發區「減負」。對開發區的機構,不能要求對口設置,盡量採取合並、綜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項工作不能按區一級政府來要求;各種會議、檢查、評比對開發區應給以特殊對待。第四,應對審批許可權上收的壓力,應學習西安、南昌等地開發區的經驗,將垂直部門設置在開發區管委會的職能部門,實施管委會統一領導,上級對口指導。開發區工委管委會可根據發展情況和形勢變化,自主對機構、幹部、編制等進行適當調整,在很多做法上,賦予開發區先行先試、試驗的權力。
合肥市工業經濟發展環境,集中體現在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環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