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達國家工業厲害還是台灣工業厲害
發達經濟體包括了很多非工業化國家/地區,比如科威特,迪拜,卡達,盧森堡,紐西蘭,香港,澳門等,這些國家/地區就沒有像樣的工業,怎麼跟台灣比?
你的意思應該是問台灣和老牌資本主義列強和新興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對比
主要的工業化發達經濟體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韓國,台灣,新加坡,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丹麥,瑞典,捷克和瑞士。
為例便於比較,大致把工業分成五大類別:
民生/食品工業:
這一領域台灣有一定優勢,其實並不比日本差多少。比如下圖的食品企業排名,台灣的統一集團(就是那個生產泡麵,飲料的統一),頂新國際(康師傅泡麵,餅干,飲料的母公司),旺旺集團(零食,乳品)都名列全球前30。
另外像是製鞋工業的寶成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公司。服裝工業的Roo Hsing(如興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牛仔褲製造商,遠東新世紀紡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運動布料廠商,儒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運動服裝生產商
另外台灣是全球最大的機能性紡織品(防火布,防彈材料,醫用抗菌織物,抗紫外線布料等)製造基地網頁鏈接
新穎材料,二維晶體,量子計算,三五族半導體
這個只是台積電跟台灣大學合作的項目,還有台積電和台灣其他機構的項目不一一拿出來
台積電領先的不止是3nm/5nm
其實下一代半導體要走向chiplet,走向異質整合
問題是三星和英特爾還沒找到路呢,台積電就已經把未來十年的事情想明白了
再看看這份蘋果的供應鏈名單網頁鏈接
台灣占據蘋果供應鏈200大的1/4
蘋果的晶元,觸控屏,金屬機殼,天線,光學鏡片,電路板,NOR內存,液晶屏幕,鋰電池模組,組裝代工等都是台灣企業負責
僅晶元一項就佔了蘋果采購成本的40%以上,可以想像一下蘋果的產品一半以上甚至更大比例的采購成本都流向台灣
另外像液晶屏幕,電腦主板,筆記本電腦,晶元設計,光電元件,被動元件(電阻,電容,電感),精密光學等,台灣的產能和技術都位居全球前三的水平。
另外像是世界500強,世界2000強這兩大排名,台灣的企業競爭力很明顯優於大部分西歐老牌列強,除了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之外,其他西歐國家的企業競爭力很明顯不如台灣,而且差距不小。
Ⅱ 台灣的工業能和一個發達國家的工業比嗎
中國台灣地區的經濟以出口為導向,不同於韓國和日本,中國台灣地區的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但中國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心長期集中在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和碩、華碩、宏碁、日月光、環球晶圓等少數國際頂尖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他產業則相對薄弱。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至關重要,全球大多數的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中國台灣地區生產,但中國台灣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未能自主掌握核心技術,高度依賴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科技或設備的供應鏈,台灣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幹,2016年的數據顯示,製造業佔台灣GDP的比重為30.16%。
中國台灣地區的工業規模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有一定地位,但它整體經濟規模與G7國家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拿G7國家最弱的加拿大比較,2019年加拿大人均GDP大致4.6萬美元,中國台灣地區人均GDP大致為2.7萬美元。
Ⅲ 台灣的工業有什麼特點
自80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台灣當局於1986年提出 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 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Ⅳ 理性分析台灣工業落後世界水平多少年
哈哈,很遺憾的跟你說,台灣在世界屬於先進國家,只比日本美國韓國德國法國英國落後點,其他大部分都落後台灣,包含大陸。
Ⅳ 台灣的工業有什麼特點
自80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台灣當局於1986年提出 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 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
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年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8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Ⅵ 台灣工業發展的特點
台灣經濟奇跡的基礎其實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國民政府「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政策
先是在農業方面做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
自民國38年實施三七五減租、40年公地放領、42年實施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工業培植計劃,一面開辟交通,開發電力,一面鼓勵民間企業以發展紡織工業為重點,亦即食、衣二項民生建設列為首要之務,自民國40年美國經濟援助之後,42年開始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政府訂立了獎勵投資條例,技術合作條例,加工出口區管理條例等,引進技術、資金、 再結合土地和勞力,於是我們的工業開始起飛
民國46年第二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民國50年第三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直到民國54年第四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美國宣布中止美援
另一方面從就業人口結構來看
光復初期,農業部門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60%以上。
40年代初期,就業人數中農業所佔比率仍高達56.7%,服務業佔27.0%,而工業僅佔16.3%。至49年,農業所佔比率下降為50.2%,工業上升為20.5%,服務業提高為29.3%。
50年代農業部門對勞力的吸收漸臻飽和,農業就業人數增幅已較前減緩,乃大力發展勞力密集工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至59年,就業人數中農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比率下降為36.7%,工業及服務業分別上升為27.9%及35.4%。
從人力的結構更可以明顯看出農業與工商業的興衰對比
另外找到一篇文章也很值得參考
其中提到了「進口替代」政策
或許這正是您所要的答案
踩著農業向上發展的工業
瞭解了國家從戰後,透過各種制度與機構,以當時農業經濟的兩大中心,稻作及蔗作為主軸,剝奪農家生產剩餘的手段。前面也稍微提到,這些剝削農家而來的成果,使政府掌握糧食並藉著壓低米價而壓低工資,以及賺取外匯進口工業原料,是工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所以說農業部門的發展成果,經政府制度性的剝奪後,被轉移到工業部門,是促成今日台灣的工業化的基礎所在。接下來,我們仔細看看:被剝取的農業剩餘是如何被轉移到工業、促成工業發展;而工業發展過程中美援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1背景--外匯危機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台灣一下子增加了近兩百萬的人口,使得原本混亂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通貨膨脹、糧食不足、外匯短缺等等。50年代起,經過改革幣制,通貨膨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經過農地改革的農業,也迅速從戰後復原,生產力並有所提升,糧食壓力減輕。然而,外匯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缺少外匯,政府既無法進口工業生產的設備及原料,進行工業復原與生產;也無法進口民生必須品,供給島內遽增的人口,對執政當局而言,缺少外匯,無法進口軍事設備等防禦資料,更對政權產生最大的威脅。
2進入「進口替代」發展時期
A「進口替代」
50年代起,美援陸續來到台灣,雖然美援背後,主要是為防堵共產世界的軍事意圖,而美國也必須協助受援國的經濟發展,使受援國能夠自立地應付軍備支出,避免超額的軍事負擔,也拖垮美國自己。所以,除了表面上平均一年一億美元援助,美援勢力,更在台灣的經濟政策上扮演引導決策的角色,使台灣得以發展工業化,並以自身的經濟成果支付軍事費用。五0年代起,台灣一方面在外匯短缺的背景,一方面為配合美援要求,而展開『進口替代』的經濟策略:主要重點是,以大量米糖及其他農產或加工品出口,賺取外匯;以及,為減少外匯需求,採取關稅保護、限制進口,並扶持國內生產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發展。1953年,國民政府實施第一期的四年計畫,發展『進口替代』,就是第一期經建計畫的中心內容。緊接著,1957年實施的第二期四年經建計畫,主要也延續『進口替代』策略,所以說兩期的經建計畫期間,或整個50年代通常被稱做『進口替代時期』。
進口替代策略,的確有效地為政府解決外匯問題,並扶植了國內的製造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從50年代台灣經濟的進口結構的變化,即擴大生產資料與工業原料的進口,減少消費品出口,特別是消費品的進口比例減少很大,從1952年占進口總額的的20%,下降到1959年的7%。
以發展內銷市場的進口替代工業,之所以有顯著成效,自然少不了各種具保護性質的國家政策來推動,貿易與匯兌政策尤其重要。例如制訂外匯配額優先次序;採用不利出口的復式匯率與進出口連環制;此外為抑制進口而採用的進口數配額、高關稅;以及為節約進口原料外匯以及為防止過剩投資而限制設立新廠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50年代輕工業的發展主力是農產品加工和棉紡業,另外,當時的重化學工業雖然只佔整體工業生產的25%左右,但是生產率有相當程度地提升,其中的石油、煤製品更漸漸地嶄露頭角。
B進口替代時期的公民營事業發展
(1)糖業、電力與肥料--五0年代公營事業的三大巨頭
公營事業是國民政府從殖民政府接收而來,五0年代作為發展工業中的戰略基礎並主導成長的產業部門是糖業、電力、肥料。其中,糖業是賺外匯的主力,占出口總額的49%,重要性可以想見。再者,電力事業做為能源部門,是供發展的基礎關鍵,所以成為政府投資的最大重點,五0年代投注了最大比例的美援資金在上面,例如1954年,電力投資佔了69.1%的美援資金,1952到1964年並完成了15個電力開發項目,主要供給肥料工業,其次鋼、鋁、紡織和水泥等等。最後看看肥料工業,肥料對農業,尤其糧食生產的重大影響,前面也有詳細說明,五0年代肥料年產約20萬頓,供應30%的島內需求,也發揮了進口替代的功能,1960利用美援增設新廠,就迅速地擴大生產規模1964年,自給率攀升到79%。
綜合五0年代的公營事業發展特色,一方面就是支撐工業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則是相當依賴美援資金。公營企業的資金來源65%是依賴美援,事實上,如果電力沒有美援是不可能進行開發,沒有電力,肥料工業也不可能開發,少了肥料,農業會受影響,另外,各種輕重工業也不可能順利開展,由此可見,美援對進口替代時期的作用有多重大。
(2)民營事業的四大主角--食品、紡織、水泥、造紙
工業化初期,食品與紡織是發揮進口替代作用的主導部門,是台灣也是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台灣的特點是,食品工業有他的歷史基礎,紡織業是戰後從大陸遷來的,若說到紡織業遷台後隨即迅速竄起,本書另外有詳細說明。
至於水泥與造紙,是拜台灣的自然資源之賜。當然無論哪一種產業,都少不了政府政策的保護。
C美援協助下的剩餘轉移
縱使初期主要是軍事意圖,但美援對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相當大,幾乎可以說,少了美援,不知台灣是否可以創造所謂的『經濟奇跡』!當然必須強調的是,美援絕對不是美國愛做慈善事業---一切都是了美國自身的軍事以及經濟利益著想!
從使國民政府初步穩定政權的農地改革來說,在改革辦法的擬定與政策的實行工作等技術協助,美援在台重要執行機構之一的農復會都會派專家參與、指導,並且在經費方面補助國民政府,例如補助改革計畫需要僱用人員的人事經費,最多高達3萬3千多人,可以說,少了美援或農復會,台灣很難在短期間內完成農地改革。
而農地改革的完成,使地主階級解體,對國民政府而言,不僅消解本土的反對勢力,更容易就個別農家進行剩餘的剝削;對農民而言,改革後,農民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相當程度地激勵他們的生產意願,提高農業生產力。說到生產力的提升,美援透過農復會提供技術,如品種改良、栽培技術革新以及農葯與農機具的購買補助等等,對提高生產力相當重要。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是,美援初期不但提供進口肥料,更著重對化學肥料工業的投入與建設,以促進農業發達生產,並且為了協助在美軍佔領下的日本解決糧食以及外匯不足,要求政府簽訂中日貿易協定,採取以貨換貨,即台灣的稻米輸出日本,並交換肥料進口,為了讓台灣有更多的米可以輸出日本,農復會除了協助稻米增產,美國又以美援農產品來減少台灣的稻米消費,而農民遭剝削徵收的稻米出口後,換回的肥料又讓政府得以進行,再剝自己一層皮的肥料換谷制。從直接提供肥料、要求中日易貨到投資肥料工業生產的過程來看,沒有美援的支持,國民政府也無法順利進行肥料換谷制。
再說到農業技術改良、機械化以及肥料使用,既幫助生產力提升,還造就多餘農業勞動力,為工業發展初期,『進口替代』時的輕工業提供勞動力;而農業生產發達,農家所得提高、生活改善的結果,又能夠提供消費市場給正值發展的輕工業;加上農業生產提高和政府制度性地收奪米糖,用以出口賺外匯,進口工業生產資料;政府掌握糧食又以低量價政策壓低工資水準。
總之,美援透過農復會在經濟發展策略中扮演『橋頭堡』角色,首先通過農地改革消除地主勢力和散地權,改變農村結構,鞏固農村秩序;然後引進農業技術,並使農業部門的勞動力與資源轉移至工業部門,因應工業發展需求。
工業成功、農業成仁
總之,進口替代策略的成功關鍵,是50年代在美援協助下,經政府對農業蓬勃發展的剩餘進行制度性剝削,並移轉而扶植了工業發展,在進口替代期間,政府高喊的口號就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只是,農養工的成績斐然,還被稱為『經濟奇跡』,而後半句『以工業發展農業』,無人聞問,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
Ⅶ 台灣的工業對比發達國家的工業
看具體是什麼發達國家,比較頂尖的歐美發達國家工業是很強的,但是換做澳大利亞、加拿大他們就很一般,台灣的工業比起所有的發達國家,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Ⅷ 台灣工業是如何發展的
台灣沒有工業,以前農業是全島的支柱,比如種甘蔗製成白糖賣給美國啊這些,後來東南亞南美一些國家甘蔗種的更好,台灣的甘蔗沒人買全部爛在地里,現在往台南高雄這些地方走,鄉下很多荒地都是甘蔗地。農業做不起走以後台灣在搞代工業,代工業和工業的區別我想你應該知道。其實是有一些大的工業工廠要進台灣,比如大眾,比如微軟,但是最後都泡湯了。台灣現在好像20年前的香港,民權綁架了一切的利益,台灣應該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整天把民主掛在嘴邊,一點屁事兒就能連續上一個禮拜的頭條,條件待遇要的賊多,又不願意付出賊矯情的地方,把大眾嚇跑了。不過大眾過去也是死,金融危機這么多年了,大眾在全世界那麼多生產基地都賠錢,只有上海大眾一家賺錢。所以真的台灣沒啥工業
Ⅸ 台灣的工業
...這是作業嗎?直接找老師要「標准」答案吧!!
所謂的標准答案是拿來應付考試用的,有些與台灣現況不相符。
1.主要出口蔗糖、稻米
糖業出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台灣的糖幾乎都是國外進口;而稻米,從來就不是出口主力,甚至這十年來,還進口泰國米。
若要說現在農業出口主力,算是蘭花和水果。
2.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西部)
西部有較廣闊的平原,陸上交通也較東部方便太多了。
3.北部(桃園)、中部(雲林)、南部(高雄)
桃園和高雄有煉油廠,雲林則有台塑六輕工業。
4.台灣矽谷之稱(新竹)
矽谷!? 台灣人說「矽谷」不說矽谷。
Ⅹ 台灣重工業情況怎麼樣,航空航天,造船,軍工什麼的
台灣的航空工業曾經能組裝F-5E/F戰斗機(美式第二代戰斗機),甚至在美國幫助下研製IDF戰斗機(入門級的第三代戰斗機),現在已經退步了。
台灣沒有航天工業。
台灣的軍艦製造曾經輝煌過,90年代能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仿製改進佩里級導彈護衛艦(美國70年代研製的4000噸級導彈護衛艦,台灣稱為成功級導彈巡防艦),後來也退步了,21世紀研製的比較著名的艦艇有磐石號綜合補給艦(按民船標准建造的2萬噸級綜合補給艦)、沱江級「迅海艦」(雙體構型的500噸級大型導彈艇,有一定的雷達隱身處理,火力強大,航速較快,電子設備落後,適航性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