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河北遷安東部工業園區發展如何

河北遷安東部工業園區發展如何

發布時間:2022-05-26 02:47:03

❶ 河北遷安市有什麼產業

經濟實力
(1) 綜合實力雄厚,縣域經濟發達。 2004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78億元,同比增長2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5.5億元,完成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101.2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93億元,同比增長25.3%;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61.3億元,同比增長27.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6億元,同比增長45.9%;全部財政收入達到21.19億元,同比增長69.5%。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06億元,同比增長39.7%;工業利稅達到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50元,同比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10元,同比增長13%。
1996年撤縣設市。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跨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分別名列第82位、第80位、69位、53位,綜合經濟實力名列河北省縣級30強之首。在全國最發達百強縣中名列第97位。
(2)工業基礎雄厚,支柱產業鮮明。2001年,工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2.2%(一產佔13.7%,三產佔34.2%),初步形成了冶金鑄造 (15.7%) 、水泥建材(4.9%) 、地毯服裝(1.3%)、造紙包裝(2.5%)、醫葯食品(7.3%)、電線電纜(0.7%)等六大支柱產業 (上述比例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2001年六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2%(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82.5%)。全市工業企業總資產達到35.67億元,其中固定資產超千萬元企業達到35家,產值超千萬元企業達到89家(其中超億元的7家:華豐造紙廠、弘業地毯有限公司、第一包裝有限公司、冀東線纜公司、建源鋼鐵有限公司、趙店子鐵礦、西峽口鐵礦),利潤超百萬元企業達到49家,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40家(超1000萬元的3個:天波集團、隆宇工貿公司、弘業地毯有限公司)。全市564家鄉村集體企業和105家市屬企業已全部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累計盤活存量資產20.5億元,國有資產「退出」的達到21億元,出租的資產達到11.5億元,年可收取租金1.1億元。
(3)農業條件明顯改善,結構調整扎實推進。近年來,累計投入農業開發資金2億多元, 開發高標准「圍山轉」工程20萬畝,完成中低產田改造22.3萬畝,全市水澆地面積達到54萬畝,噴灌面積達到30萬畝,分別佔耕地面積的71%和40%,是全國農業噴灌示範縣。以實施菜籃子、花卉、苗木、綠色食品「四大工程」為載體,農業結構調整扎實推進,生產區域化、規模化格局初步形成。到2001年底,已經建成萬畝以上精品干鮮果品基地3個,千畝以上設施果菜基地1個,年出欄10萬只以上的養雞小區47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生豬生產基地5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肉牛生產基地4個。2001年出欄生豬71.5萬頭,肉牛5.7萬頭,肉雞800萬只。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在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中, 已由「八五」末的半壁江山躍升到目前的四分天下有其三,上繳稅金已佔全市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4)第三產業發達,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到2001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達到41032戶、私營企業1090家,從業人員達11.7萬人, 綜合注冊資金16.5億元,實現個體工商稅收9430.4萬元。 全市已擁有各類市場55個,其中,綜合市場37個,專業市場12個,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市場6個,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5億多元。城鄉市場日益活躍繁榮,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23.3%。
(5)雙向開放活躍,經濟外向度高。全市已建成投產三資企業10家,新加坡勝科能源有限公司、北愛爾蘭戴爾特印刷包裝有限公司、日本歧阜武株式會社先後落戶遷安,累計利用外資2274.98萬美元,利用亞行貸款248萬美元。已與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和80家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經濟技術協作關系,引進合作項目100多項,資金3.8億元,人才1000多人。擁有自營出口權企業6家,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258萬美元,增長48.5%;引進省外資金達到20億元,同比增長32.5%;出口創匯達到3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9.7%。
基礎設施完善,城建日新月異。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01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全市固定電話使用量達到101311部,行動電話使用量達到27886部,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15.3部/百人,其中市話普及率達到44.4部/百人,農話普及率達到10.4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2.1部/百人;供電能力達到22億千瓦時,電信、電力設施日益完善。全市有5座220千伏變電站、15座110千伏變電站,已形成以220千伏變電站和11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35千伏變電站為骨架,6—10千伏線路為網路,覆蓋全市的供電系統,供電能力達到22億千瓦時。「九五」以來,全市累計用於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的資金達到9.81億元,市區「四縱四橫」的道路骨架已經形成,新增鋪裝道路面積22.9萬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4平方米;新增公用設施面積40萬平方米,電力大廈、建行大樓、標志性廣場、文化廣場、利用電廠余熱集中供熱工程等一大批公用設施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1.13億元的全省首家縣級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市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自來水供水能力6萬噸/日,污水處理8萬噸/日。市區面積達到7.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7.2萬人。統一供熱面積達到5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0%。一座現代化的小城市已初具雛形。
自1987年以來,已連續10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城」,連續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衛生城」,連續3年榮獲省政府頒發的城市容貌治理競賽「新貌杯」;1999年,在全國衛生城市檢查驗收中名列全省前茅;2000年,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全國鄉村城市試點市」。2004年獲得了省政府授予的「省級環保模範城」、「省級園林城」榮譽稱號和「河北省人居環境獎」。楊店子、野雞坨、沙河驛3個小城鎮被列為全省百鎮工程試點鎮,建昌營鎮、遷安鎮被確定為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礦產儲量豐富,物產種類齊全。
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鐵、銅、鎂、金和石灰石、白雲石、膨潤土等20多種。其中鐵礦資源儲量達27.2億噸,年生產礦石3600萬噸,年產鐵精粉1200萬噸,連續14年位居全國縣級地方鐵礦之首。石灰石資源儲量4億多噸,白雲石、花崗岩、大理石儲量均在1.5億噸以上。

❷ 遷安、三河與武安,誰的發展潛力更勝一籌

眾所周知,我國的河北省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蕭條的省份了,名聲低調到身處在京津冀經濟圈裡也難以被人想起,而今天的河北開始突出重圍一鳴驚人,在華北地區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在省會石家莊這座年輕城市的帶領下,有一些本身默默無聞的縣城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下面趕快跟隨小編的步伐,我們來到河北省的三個“百強縣”里看一看,誰最具有發展潛力呢?未來誰會成為河北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呢?


經過小編對這三座縣級市的描述,你有沒有對河北省的發展情況更加了解呢?你認為這三座百強縣誰的潛力更大呢?在評論區給小編留下你的看法吧。

❸ 河北遷安在改革之前主要靠什麼發展

遷安市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制定了以「五大戰略」為核心的轉型攻堅計劃,提出了建設「魅力鋼城、綠色遷安」目標,決心用3年多時間再造一個新遷安,實現一個新跨越。
遷安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到2013年,主要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比2009年翻一番,其中GDP達到1100億元以上,全部財政收入達到140億元以上。
遷安市實施了大城區、大園區、大產業、大交通、大開放戰略,這也是推進轉型的基本思路和戰略部署。遷安市創新五大機制,即科學決策機制、工作推進落實機制、大督查機制、幹部考評任用機制、扶持獎勵機制,是推進轉型攻堅的體制機制保障。
「五大戰略」是整個轉型攻堅計劃的核心。大城區戰略:將全市劃分為三大主體功能區,東部和南部定位為優化開發的都市生活服務區,西部定位為重點開發的新型工業區,北部和東部定位為限制工業開發的農業生態區,實現三區互動、分類推進、重點攻堅、差異發展;大園區戰略:建設遷安現代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冶金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北方物流產業園區、曹妃甸遷安臨港產業園區等四大園區;大產業戰略:構建「三足鼎立(精品鋼鐵、現代裝備製造、現代物流)、兩翼齊飛」(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和旅遊業)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大交通戰略:投入100億元,建設直通三大海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對接京津唐三大都市、輻射周邊地區的「七橫八縱」路網,打造高速化、便捷化、信息化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大開放戰略:以開放理念為先導,加快形成經濟社會全方位、立體式的招商引資大格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❹ 唐山市遷安的工業園區具體位置在哪裡

平青大線北行,有個熱電廠,再北行300米左右,有個丁字路口,右轉就是了。
或者從東安超商(遷安市中心)一直向東走,2千米左右,第三個紅綠燈右轉,150米左右還是丁字路口,左轉。

❺ 遷安東部工業園區潘庄村有何規劃

赤曹公路非高速,赤曹公路唐秦界至G205段自遷安市建昌營冷口村北平青樂公路K202+000處,利用原平青樂舊線加寬至丁庄北,利用段12Km,後撇開舊路,向南途經北白庄東側、曬甲山西側、向南進入遷安開發區,在扣庄東與遷徐線相交,後經寺前、寺後與馬莊子之間,潘庄與半坡營之間。

❻ 遷安發展鋼鐵工業的優勢區位條件

(1) 沿河、沿海;沿鐵路分布(沿交通線分布)。(2分)交通便利,便於對外聯系。(2分) (2) 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任答三點計6分)

❼ 遷安市的經濟怎麼樣

遷安的經濟實力很強,是唐山市所以縣區GDP排名第一縣。
遷安經濟指標參考:
一、綜合
2010年,遷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8.7億元,較2009年增長13.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2.8億元,較2009年增長36.3%;全部財政收入達到80.6億元,較2009年增長12.6%,其中全部財政收入(不含基金)56.9億元,較2009年增長2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60元,分別較2009年增長8%、12.1%。
二、第一產業
2010年,遷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32元,較2009年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62元,較2009年增長20.8%。
三、第二產業
到2010年底,遷安市擁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唐山市級26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287.9億元,完成增加值459億元,較2009年增長1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5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108家,較2009年增加38家;利潤超億元企業44家,較2009年增加9家。
四、第三產業
2010年,遷安市以現代物流業加速增長為標志,全行業完成增加值203.8億元,較2009年增長11.1%。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7億元,較2009年增長17.6%。
唐山市各縣區GDP詳情:

1、遷安市:總面積1208KM,人口總數69萬,國民生產總值312.5億元(不含首鋼產值),財政收入42億元;
2、豐南區:總面積1568KM,人口總數53萬,國民生產總值227億元,財政收入28.3億元;
3、 遵化市:總面積1521KM,人口總數70萬,國民生產總值252億元,財政收入20億元;
4、遷西縣:總面積1439KM,人口總數36萬,國民生產總值167.8億元,財政收入17.6億元;
5、豐潤區:總面積1334KM,人口總數90萬,國民生產總值198.7億元,財政收入11億元;
6、開平區:總面積250KM,人口總數28萬,國民生產總值127.6億元,財政收入7.3億元;
7、灤南縣總面積1270KM,人口總數58萬,國民生產總值154億元,財政收入9億元 ;
8、樂亭縣總面積1308KM,人口總數50萬,國民生產總值140.6億元,財政收入8.2億元;
9、灤縣總面積1028KM,人口總數55萬,國民生產總值115億元,財政收入7.2億元;
10、玉田縣總面積1165KM,人口總數66萬,國民生產總值142億元,財政收入5.8億元;
11、唐海縣總面積725KM,人口總數15萬,國民生產總值40億元,財政收入3.3億元。

❽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如何發展

一、影響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經濟特徵

欠發達地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般認為,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相對發達的地區,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更確切地說,所謂欠發達地區,是指受歷史、區位、觀念等條件的限制和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影響,相對於發達地區而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著較大差距,但又有較大發展潛力、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尚未遭到嚴重破壞,且隨著改革的深化、社會的發展和制度的創新,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有可能實現高速發展的區域。工業園區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活動地域空間,其成長和發展是多方面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深受該地區經濟發展特徵的影響。

制約工業園區發展的欠發達地區經濟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相對較小,工業總體規模小,經濟增長緩慢,政府財政收入相對匱乏,民間資本積累規模小,因此,資金、中高級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缺乏,該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僅僅依靠地方政府或本地區民間要素積累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然要藉助外部力量;

2.欠發達地區的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十分豐富,供大於求,價格相對比較低廉,這些低成本要素優勢對那些土地和能源日趨緊缺的發達地區必然能夠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具有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融入到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圈中的有利條件;

3.欠發達地區的區域內經濟發展往往存在著不平衡性,但也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如一些區域中心城鎮,這些地區的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為雄厚,並以自身的特色產業為主導,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這些相對優越的條件必然為這些地方的工業園區成長和壯大提供強勁的內在動力,因此,促進區域內經濟協調發展,是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戰略;

4.從制度特徵來看,一般而言,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建設起步較晚,配套改革相對落後,總體的經濟發展還處於模仿階段。由於制度決定了各種影響經濟發展要素的投入方向和產出效率,因此政府在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以彌補市場制度尚不完善的缺陷;

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社會文化和思想觀念的落後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由於社會文化與思想觀念是該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交往等實踐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具有很強的區域特徵和穩固性,直接影響著人的選擇和行為方式。因此,必須積極引入新的思想和觀念,不斷增強該地區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逐漸改變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落後思想和陳舊觀念。

二、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思考

1.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仍是能否贏得競爭的首位因素。例如,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得生產地接近原料產地或消費市場,從而降低交通運輸成本;豐富且價格相對低廉的自然資源、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可為工業生產節約大量的生產成本。這些低成本優勢是吸引國外、境外及沿海發達地區眾多生產商入園投資辦廠的主要因素。這些地區工業園的東向發展模式概括起來有三種:

(1)吸入式。注重吸引周邊的資金、技術,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吸引外省的企業入駐工業園區。如淮北、宿州的東南部等地工業園區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託本地資源深加工產業為主體的招商引資載體,藉助江蘇徐州經濟圈和連雲港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優勢,內外資源並重,加快對接,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輻射,迅速建立了工業化平台和城市發展新區;

(2)融入式。安徽東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區,形成了與江浙等省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局面,從基礎設施、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等方面融入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圈內。如合肥、馬鞍山、蕪湖、廣德等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園區已經開始進入到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中,同時形成向省內各地區輻射的趨勢;

(3)移植式。在與江浙等省的地理條件相類似的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直接仿效東部省份的成功案例,學習和借鑒其園區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為安徽工業園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新思路。如天長市綜合工業園區、滁州市汊澗鎮工業園區和銅陵有色金屬工業園區地處安徽東南部,緊鄰江蘇省,貫通蘇南、蘇北,屬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南京都市經濟協作區域,其園區的建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趨同於「長三角」經濟圈內的工業園區。

2.政府發揮積極作用,探究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建設初期,政府不只是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還是園區的規劃主體、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和管理主體,這就需要政府根據具體的區域經濟特點,探索和採用適合該地區的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目前,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型為主,也開始出現了新的管理方式。從安徽經濟發展的現實來看,大企業、大公司數量少,實力不足,引進大公司投資建廠的機會不多。因此,政府設立的行政管理仍為主要形式。但有條件的地區和產業也開始注重發展多種管理方式,鼓勵大企業、大集團組建聯合體,興辦工業園區,積極引進省外、國外的公司和社團來安徽興辦工業園區。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開始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和企業混合型、企業管理型過渡。巢湖市富煌工業園由富煌集團自主領辦,這種「企業管理」方式與「政府管理」方式相比,在實際發展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企業自我管理有利於園區內的招商引資,可以根據項目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吸引配套企業;也有利於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對將要進入園區的項目進行精心論證、篩選,選擇那些適合在該區發展的項目企業進園;還有利於對企業在園內的基礎建設、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規劃、管理和整合;更有利於提高園內企業的運營效率,因為園內企業的溝通要比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有效。

3.充分利用內外兩個輻射功能,統籌區域間與區域內的協調發展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經濟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民間資本不斷積累,產業結構也在調整和升級,大量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呈現出向欠發達地區進行梯度轉移的趨勢。資本、技術和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是欠發達地區最為稀缺的生產要素,成為工業園區發展的瓶頸。而這卻正是同外、境外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強項。此外,沿海發達地區工業園區起步早、發展快,創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如城市傳統工業復制型的蘇南模式、市場導向型的溫州模式、進口替代型的晉江模式等,為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借鑒素材。因此,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建立長期的經濟發展合作機制,不斷地進行資本、技術和人才的跨區域合理流動和補充,並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本地區的工業園區經濟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安徽實施東向發展戰略,並主動融入「長三角」經濟圈,隨著合寧(合肥至南京)高速、合滬(合肥至上海)鐵路的開通,從合肥到南京、上海等地只需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安徽經濟融入「長三角」的步伐加快,其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了江浙發達地區對皖的輻射功能,合肥、蕪湖、馬鞍山、巢湖、天長、滁州、廣德等地區的工業園區在東向發展戰略上走在了前列。

欠發達地區內部工業園區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相對較快。因此,要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做好區域內的協調發展,利用區域內發展較快的工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其他發展較為滯後的地區。安徽工業園區發展從空間分布上看,主要聚集在以合肥為中心的皖中、以安慶為中心的皖南和以馬鞍山、蕪湖和滁州為中心的皖東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地區為中心輻射四周,東南部發展較快的基本態勢」」。安徽89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共有32個分布在安徽東南地區及長江沿線,皖中地區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共有39個,其餘主要分布在蚌埠、阜陽、亳州、宿州等皖北地區。從全省經濟整體來看,東部的發展快於西部,南部的發展快於北部。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使得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態勢不均。合肥地區和東南部發展較快,合肥位於皖中,貫通東西、南北,是省內交通樞紐,有著很好的地理條件優勢,工業園區建設較早,發展速度較快,並帶動了合肥四周的城市和地區發展,如六安、淮南、蚌埠、巢湖等。安慶以化工工業為依託,產業鏈發展優勢明顯,為園區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產業基礎。沿江地區和皖東地區,馬鞍山、蕪湖、滁州、天長、廣德等地區,與東部的江浙聯系緊密,有著資金、技術、交通等條件的優勢。

4.鼓勵發展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

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在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般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這些具有地域特徵的特色產業往往是該地區的支柱性產業,其發展速度較快,規模相對較大,發展趨於成熟。因此,立足於本地區,鼓勵發展地區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是欠發達地區發展工業園區經濟的一個重要思路。在特色產業工業園區內,以特色產業為中心,發揮連帶效應,發展相關連帶產業」」。安徽各地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託,並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產業、資源和環境的優勢,形成了特色工業園區。阜陽市潁州區工業園認真做好工業園區規劃,在整體布局上,堅持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學定位。潁上縣依託旅遊產業,突出綠色工業園區特色;阜南縣工業園憑借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突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潁州區工業園依託阜陽城區區位優勢,突出辦好高新工業項目;宿州市符離鎮政府於 2004年起開始興建符離集燒雞工業園,園區以符離集燒雞產業為依託,大力發展符離集燒雞的相關產業,連帶產生了養雞業、飼料業、包裝運輸業等產業連鎖效應,先後有六家企業入駐,由於這些企業規模擴大、技術含量提升,很快在燒雞同行中脫穎而出,產值利潤翻了幾番。六安市山區面積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因此,多年來,六安經濟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形成當地的傳統產業,如茶葉、蔬菜、板栗、蠶繭、山珍等農特產品的分布點多面廣。工業園區產業圍繞著地方特色產業,特色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充分發展,形成連帶效應,這是安徽各地的工業園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

5.更新觀念,完善內外製度,提高園區自我創新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日趨完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外部制度逐漸優化,因此,無論是體制上還是思想意識上的障礙都在逐漸減少,促進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安徽作為欠發達地區,由於本身的資金積累和財政收入都十分有限,以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因此園區建設和發展的速度緩慢,規模很小,水平低。在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的今天,全省工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數十個項目同時投產,從選址、建廠到投產只需一年,大型項目也不會超過兩年。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雖還處於模仿階段,但政府也逐漸採用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明確地將培育產業集群的戰略思想貫守到了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產業集群是一種新型的產業組織形式,是指在既競爭又合作的特定領域內,彼此相互關聯的公司、專業化供貨商和相關產業的企業以及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如大學、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的地理集聚體。產業集群作為實現企業向有效協作轉變的組織形式,是降低園區內企業交易成本、構建良好創新環境、提升工業園區和區域競爭力的最佳手段」」。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安徽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分別佔全省和全市的35%和65%。形成了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與新醫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了科大訊飛、凱立電子、陽光電源、美亞光電等知名企業,引進了微軟合肥技術中心、安徽移動、美的、榮事達、三洋等著名企業,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兩大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在建成初期,憑借其低成本要素優勢和優惠政策,確實能夠獲得暫時的競爭優勢,為園區的起步創造條件。但是,優惠政策畢竟有底限且極容易在短時間被其他地區模仿而具有暫時性,因此僅僅依靠廉價的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維持的優勢不是長久之策。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日趨膨脹,要素價格也會持續上升,優勢便不復存在。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幫助企業或地區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是知識和人才的存量,經濟增長的根源是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而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便是學習和創新。因此,培養、提高和強化學習和創新能力,成為園區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保證。

❾ 遷安還往東發展嗎

遷安往東發展,遷安市中心城區東部目前建設有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遷安市中心城區東部,原為「遷安現代裝備製造業產業聚集區」,是以發展生物醫葯、高端裝備製造、新興產業拓展、傳統產業及提升創新、創研及綜合服務和園區的生活服務為主的產業創新示範開發區。
近年來,遷安市交通條件不斷改善,正成為北京連通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面對日益便利的交通條件,開發區依託中心城區的發展,積極開展各項建設,吸引和聚集相關產業。

❿ 遷安怎麼樣

那裡很好啊,環境也不錯,教學質量很好 。升學率很高。只是不讓出來,必須住宿。

閱讀全文

與河北遷安東部工業園區發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結合自己的崗位如何展現奧迪精神 瀏覽:94
奧迪a8l掛擋桿如何拆 瀏覽:902
山東賓士c哪裡優惠最大 瀏覽:225
璧山哪個工業區人最多 瀏覽:519
燕山大學工業工程類學費多少 瀏覽:391
臨沂市輕工業學校怎麼走 瀏覽:550
寶馬x1禮包有哪些 瀏覽:443
訂車一般多久能提車寶馬 瀏覽:652
宜興老工業園區有哪些企業 瀏覽:107
汽車音響改裝dsp放哪裡 瀏覽:108
2015款賓士el400多少錢 瀏覽:364
吉林大學汽車學院92年在哪個校區 瀏覽:667
選擇奧迪a5的是什麼人 瀏覽:567
汽車軸距為什麼不一樣 瀏覽:618
奧迪a4l的時間怎麼調 瀏覽:416
賓士glb200怎麼設置超速提醒 瀏覽:78
小崑山鎮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982
賓士can在車上哪裡 瀏覽:565
賓士7速雙離合變速箱什麼牌子 瀏覽:569
工業設計師如何找客戶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