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農業生產可以向工業生產借鑒什麼

農業生產可以向工業生產借鑒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3 23:52:49

㈠ 中國農業改造道路和經驗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有何借鑒意義

隨著美國學者布朗先生十年前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文發表後,近年來還發表了一些文章和言論,中國的糧食問題,中國的農業問題,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都成了世界上關注的問題。他最近忠告,中國的發展狀況已經和世界緊密相連,難以割捨,中國將敦促世界重新思考全球經濟的前途。我們認為這句話要一分為二,不光有他主觀判斷的消極一面,但事實上還應該有客觀存在的和正在發展的積極一面。
這是因為,中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育著世界上20%的人口,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達到272億美元,比建國初期的5億美元,增長53.4倍。目前,農產品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6%,占農業增加值的9.6%。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4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佔世界農產品貿易的比重為3.2%。2006年前四月,中國穀物出口同比增長12%以上,進口大幅下降56%,從去年同期的凈進口變為凈出口格局。這標志著中國正由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向農產品貿易大國邁進。中國的農業確實要對全球經濟生產很大的影響。
我們認為與其反駁布朗的預言,不如總結和介紹出中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成功經驗給世界人民,看中國是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實現了快速發展,讓世界上農業人口最多的國家,10億多農民,占總人口的80%,如何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並發展了國民經濟。中國不但養活了自己眾多的人口,還養活了少數其他國家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中國的農業發展成功經驗影響世界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帶動不發達貧困地區和國家的農業進行良性發展,並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例如,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就可能對俄羅斯、印度、非洲等農業發展緩慢地區的國家生產重要影響。總結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有以下15條,可以供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借鑒和學習。
1.解放生產力,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積極性
中國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數地主和富農手裡,廣大農民沒有土地,就無法滿足自己的糧食生產需求。中國解放後(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這樣大大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後來學習國際共產主義,建立人民公社,實現土地集體化,使中國農業從1960-1980年基本沒有太大發展,走了許多彎路,也出現過糧食短缺的現象。在1980年以後進行了農村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生產得到了明顯恢復,直到今天中國糧食基本得到自給。
2.引進國內外農業先進經驗,特別是動植物優良品種
在建國初期,農業力量還很薄弱的時期,採用引進農業技術,是帶動國內農業生產發展最好的動力。日本等國家也走過了先學習國外技術,進行模仿和改進的技術研究,然後再進行創新和理論基礎研究的過程。這些經驗是世界許多國家發展的共同經驗,在農業方面也是如此。中國農業在上世紀50年代,主要是從國內外引進大量動植物特別是作物品種,然後進行馴化和篩選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特別是在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最快和最省錢,見效快,效益在相當長時間能夠穩定發揮,同時還為以後的品種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種質(基因)資源基礎。實踐證明,利用地理遠緣的品種進行雜交,更容易出現表現優良,具有多種綜合優良性狀和新性狀,產生更大的生產和社會及經濟效益,極大地促進和加快了中國農作物和動植物品種資源的改良。
3.大力發展水利,保證部分地區糧食高產穩產,增強農業持續增產能力
中國有句古話,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水是農業生產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就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沒有水的旱地農業是低產而且不穩產的生產狀況,只有發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產旱地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保證糧食持續穩定高產。當時因為沒有很好的經濟實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簡單實用技術土法上馬,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發動人民戰爭,利用人力手工進行水利建設,修建了許多大型水利工程,發展灌溉農業是中國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紅旗渠,就是極端困難條件下,利用簡單設備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為人類水利史上的壯舉,是不少非洲領導和來華客人的「必修課」,令非洲國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白手起家的自強精神,也為非洲等工業不發達國家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了樣板。中國經過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灌溉面積就達50%。這為中國農業發展中國糧食生產發揮了很大的關鍵作用。
4.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
解放初期,我國政府就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一方面在全國普遍建立從小學到中學到中等專業和專科、大學的各類學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農村開展了掃除文盲的運動,開辦農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在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還推廣了農民廣播學校,廣播電視大學等,大大地提高了農民和農業科技人員的知識水平。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間有所間斷和發展緩慢,走了些彎路,但改革開放的後的8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產業。
在農業科研方面,我國政府長期重視,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間,也沒有放鬆,甚至還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一方面在國家和省市地區縣級建立各種農業科研和推廣院所和機構,同時還在農村建立農業科學研究站,直到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戶以前還基本存在。目前我國農業推廣技術體系網路已經不如從前。農業技術推廣目前主要靠市場經濟調節,但效益明顯提高。
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英明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近些年糧食生產上表現得非常突出。僅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和雜交油菜良種繁育技術的推廣應用,就可以使單位面積產量實現翻了5-10倍。可以說,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並不低,作物栽培、遺傳育種、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等等領域都有可觀成果。但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並不高,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5.控制人口發展
我國解放初期還鼓勵人口生育,但到上世紀60年代就發現問題,一方面是人口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農業基礎薄弱,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加上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糧食生產明顯不足,出現了糧食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在70年代就開始將計劃生育控制人口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到上世紀80年代就基本初見成效,糧食在政策和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增長,人口得到控制,到了90年代,我國已經基本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目前人口和糧食和經濟基本得到協調發展。但目前由於我國長期沒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環境污染和破壞比較嚴重,走了許多先開發後治理的彎路,特別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目前我國已經注意到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社會。
6.改良低窪易澇的鹽鹼地,變不毛之地為噸糧田
上世紀60-8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家開展了黃淮海農業治理。這些地區水分不是問題,光溫資源也很好,但是因為低窪易澇,鹽鹼嚴重,不能種植莊稼。中國科學家通過井灌井排和渠排,降低了地下水位1-3米,沒有了農田淹漬,將表層土壤的鹽份洗壓了下去。由原來的「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的鹽鹼不毛之地,變成高產田和穩產田,在黃淮流域的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等許多地方已經變成旱澇保收的噸糧田,成為中國農業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之一。目前這些地區的小麥高產潛力已經達到500-700公斤/畝,玉米高產潛力達到600-800公斤/畝。
7.增施肥料
我國自古有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無論在旱地和灌溉地區,肥料的增產作用都是非常重要。解放以前,中國化肥工業不發達,主要靠種植豆科綠肥來輪作倒茬和施用數量不多的農家肥。在1980年農業改革開放後,化肥製造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化肥施用量有了快速提高,為中國糧食生產再上新台階和持續穩產起了決定作用。同時還起到了以肥調水,水肥耦合增產增效的良好效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國家,許多地方化肥過量施用,已經造成了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目前發展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控釋性肥料和復合肥以及專用肥料,並進行平衡施肥,已經成為化肥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化肥在中國糧食產量提高和自給中的貢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中國糧食持續高產的保障。
8.多種經營,發展農村經濟
在上世紀1980-1984年短短的5年間,由於農村土地實行了家庭責任承包制,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空前的提高,肥料投入急劇增加,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中國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但在糧食得到滿足之後,農民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好轉,有糧沒錢。我國政府及時提出發展多種經營的農業政策,讓農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發展煙草、西瓜、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代表的種植業。目前我國的部分糧食如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有一定的出口,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有大量的出口,這就是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進行多種經營,擴大種植業生產的碩果。
9.重視地膜和溫室栽培,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上紀80年代,中國大地進行了一場白色革命,利用塑料薄膜進行地膜和溫室栽培,大大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克服了低溫對農作物生產的限制因子,同時提高了水分和光溫利用效率,使作物可以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反季節生產和提前上市,特別是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寒山區,在城市郊區,地膜和溫室栽培成為一道現代農業的風景。後來利用溫室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家畜和家禽養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我國的糧食、蔬菜和動物商品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經驗可以在俄羅斯等氣候寒冷地區的國家進行借鑒和學習。
10.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糧食基本就有剩餘,許多地方出現了賣糧難的現象,這時中國政府提出,利用余糧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擴大了規模化的養殖業發展,特別是在籠養雞、催肥養牛、規模化養豬、水產養殖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的糧食生產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大豐富了我國農業經濟和農村市場,特別是肉蛋奶人均水平的快速提高,對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畜牧和水產品在出口方面佔有很大的比例。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起到了很大的貢獻。目前我國利用余糧和陳糧、作物秸稈等進行深加工,發展酒精等生物新能源,對促進環境改善和發展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
11.重視旱地農業,發展節水農業
中國是個旱地農業悠久的國家,在旱地農業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和技術。但長期依靠旱地農業,一是沒有充分高效利用已有的水資源,二是難以很快改變農業及經濟和社會面貌。在從1950-1980年利用群眾集體力量,大力發展水利灌溉農業後,為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取得糧食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經過30多年的灌溉農業發展,隨著水資源的短缺和乾旱的日益加重,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又提出了水路不通走旱路,旱地農業和節水農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在旱地農業方面以最大限度充分儲蓄和保持土壤水分,再高效利用的旱地農業增產體系得到了建立,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減少水土流失,利用深耕耙耱保墒,增施化肥,利用地膜和秸稈等覆蓋技術增溫保墒提高產量。到90年代,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節水農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旱地農業方面,主要是通過利用窯窖等中小型集流雨水的工程,改變有限降水的時空利用效率,首先是滿足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和牲畜用水,部分用於發展有限灌溉農業,大大地改善了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狀況和農村面貌。
在灌溉農業地區,改變大水慢灌的落後灌溉方式,主要是發展和採用小畦灌,隔溝灌、管灌、噴灌、滴灌等農藝和工程節水灌溉措施。
目前節水農業也包括旱地農業,特別是以農藝節水:抗旱保墒等,工程節水:集流雨水,防止滲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生物節水:培育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種,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氣候變化進行精確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產量及經濟和社會效益等為體系的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型的新型中國節水農業體系已經基本建立。這些應該成為非洲等其他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國家學習的榜樣。
12.重視農業生物技術,有效防治農業病蟲害
農業病蟲害對農業的嚴重影響僅次於乾旱的危害,我國政府在80年代以前除了重視農葯化學防治病蟲害危害外,還重視了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例如,例如用白僵菌防治樹木的天牛蟲害等等,我國目前發展綠色環保生物農葯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非常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例如,利用組織培養,進行果樹、花卉、蔬菜、馬鈴薯等脫毒苗的培養繁殖,目前我國轉基因抗蟲棉花就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績。特別是中國政府統一組織,在防治蝗蟲、小麥銹病等大型病蟲害方面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近30年來,中國沒有出現大范圍的農作物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糧食的穩產和增產。
13.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現代化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在中國農業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因為中國工業基礎不發達,主要是靠密集型的手工和人力資源進行農業工程建設和農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快速的發展,中國農業機械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統一組織引導下,中國的農業機械從小型到中型化再到大型化快速發展。我國許多大型農場和農民,特別是東北地區,近年來還從美國等國家進口了大型農業機械。我國近10年來統一組織全國的聯合跨區小麥機械化收割就取得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方面大大地解放了勞動力,讓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同時提高了收獲質量,減少了損失;三是推廣了秸稈還田,起到覆蓋保墒和增加土壤有機肥料、減少雜草等多重效果;四在推廣了小麥留茬玉米直接播種技術,擴大了玉米等其他夏播作物面積,對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都實現了機械化收割和秸稈粉碎還田,推廣了少耕和免耕技術、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在群眾經濟條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推廣政府補貼,群眾集資等方式投資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減輕農民負擔,解放生產力,都有重要作用,這些都是非洲地區國家應該學習的重要經驗之一。
14.重視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後農業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由於工業等發展更快,工農業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都明顯拉開。由於農村面積大,人口多,基礎薄弱,因此許多工業和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出現了農村面貌變化較慢、農民經濟收入相對很低,農業發展緩慢的三農現象。目前我國政府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業反脯農業,減免農業費,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等新方針,這將大大加快農業發展。
15.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
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了分田到戶的改革,但在一些地區還保留了農村集體經濟,並沒有進行一刀切的改革,而是採取相對靈活的改革政策。目前這些農村集體經濟成為中國農村發展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利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民營企業、集體企業等,都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多,進行統一組織,建立不同類型農村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模式化和工廠化生產農產品,是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中國許多地區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對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典型帶頭示範作用。
從中國的農業發展來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分階段進行農業改造和發展,不能套用其他國家的模式,因為不同國家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不同,農業發展的模式也不相同。因此,非洲等不發達國家和一些農業發展緩慢的國家和地區,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借鑒中國的經驗改造和提升他們國家的農業發展,首先是利用各種辦法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自給,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這樣才能國富民安。

㈡ 農業經濟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中國的農業

啟示如下:
(1)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推行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荒地開墾,土地面積增加
(3)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4)農學著作的問世(如漢代《_勝之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明清的《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著名的農學著作)
(5)農作物新品種引進並推廣種植(如占城稻、玉米、薯類)
(6)重視水利的興修
(7)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拓展資料:
一、借鑒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實踐方法。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中通常有著與其他產業關聯性巨大的特點,例如與農業經濟發展有著緊密聯系的農業設備研究方面,就需要工業作為依託,農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同樣也離不開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跟隨這樣的發展趨勢,發達國家的農業模式已經完成由傳統農業向創意農業的過渡,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農產品的質量、數量得到保證。為此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使我國完成同樣的轉型,而在此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正是相關實踐方法,這也正是為何我國在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方面要對發達國家進行借鑒
二、理論和政策體系不完善,生態農業的綠色性與可持續性缺乏堅實的保障我國的生態農業雖然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旦自身的理論體系仍然不夠完善,統一的定義尚未形成,發展目標以及在整個國家農業與農村發展中的戰略定位仍然不明確。雖然《農業法》在2002年修訂時,便已將發展生態農業的要求列入其中,旦是與生態農業相關的規定常見於各級政府的紅頭文件以及工作報告之中,至今尚未專門針對生態農業的發展制定可操作的、強制性的法規和部門規章。生態農業的運作、監督、管理和激勵機制缺乏,標准體系不健全。這些均使得生態農業的綠色生缺乏堅實的保障,一些生態農業模式中還存在不司形式的污染,並未真正提供「綠色產品」。較低的標准化管理水平使生態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缺乏引導和規范;激勵機制的缺乏,阻礙了區域管理者以及農民對於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態農業的推廣和普及。 _
三、以分散化經營為主,生態農業難以充分實現循環與高效 受農業市場化水平以及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制約,C四長期以來分散化經營的家庭生態農業仍然是我國生態農業主導的經營模式,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較低。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農業只有在一定規模的區域范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

㈢ 舉例說明農業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哪些原料

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和發展動力,如農業種植棉花,可以為紡織工業提供原料;種植甘蔗可以為製糖工業提供原材料;種植花生可以為食品工業提供原材料等等。

農業生產作為一個經濟過程,既要追求高產,還必須強調效率,要計量產出產品數量與消耗資源數量,以及二者之間的產投比。

包括農業系統輸出產品的總量與輸入資源總量之間的比值,也包括初級生產與次級生產的每一子系統的生產產品與其消費資源量之比,實質上是一系列的生態效率與功能問題。

(3)農業生產可以向工業生產借鑒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農業可分為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近代農業指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向機械化農具轉變、由勞動者直接經驗向近代科學技術轉變、由自給自足的生產向商品化生產轉變的農業。

現代農業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生產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農業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交織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

㈣ 農業在生產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工業的什麼,在生活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什麼和什麼

為工業提供了生產原料和部分能源,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必須的生活資料。

㈤ 工業與農業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政治獨立以後,普遍都走上了尋求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在這一進程中,「工業化就是一切」,農業的發展幾乎處於一種被忽視狀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重工抑農」、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傾向,導致了原本就很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農業的停滯和落後從根本上制約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正如國外有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段時間經濟上的糟糕處境是和農業政策的失誤分不開的。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對農業的要求,農業發展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實際的農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開始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內容,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緊密互動開始成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討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農業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是根據「工業是主導,農業服從工業」的理論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許多西方的發展經濟學家都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是經濟發展中能夠起能動作用的主導部門,農業則是應該被削弱的部門,農業的作用只是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以此來推動工業的發展,推進現代化的進程。採用了以這一理論為依據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農業的發展必然以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為視角。因此,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所進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術的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訓,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為了支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配之以這一發展戰略實施的農產品低價收購政策,在資本積累方面導致了農業部門的資金流向工業部門。正是制定和實施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這一出發點,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和農業生產增長率的低下。在20世紀的整個6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只有0.1%,人均農業生產增長率則為零。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減緩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工業部門安置農業中產生的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大量的失業,這是不言而喻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開始重新認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農業與工業的關系,重新探尋發展農業的道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新的農業發展戰略,這就是以實現農業的商品化和工業化為目標,以農業的發展既具有支持工業發展的手段價值也具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內在價值為內容的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這一經濟發展戰略首先實施於泰國,隨後在其他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實施。

㈥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有什麼不同

1、側重點不同

工業生產注重於製造業、礦業與公共事業。

農業生產注重民生。

2、目的不同

工業生產在於推動生產製造為社會科技進步人民快捷便利分不開。

農業生產跟人民的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相對應。

3、受影響不同

工業生產受到季節性 、地域性、周期性制約較小。

農業生產受到季節性 、地域性、周期性制約較大。如:農作物的播種時間 ;在南方種秈稻,北方種粳稻;水稻在南方種兩季 ,在北方種一季 。

(6)農業生產可以向工業生產借鑒什麼擴展閱讀:

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和發展動力;工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工業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生產器材。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發展保障,工業反哺農業。

工業反哺農業是發展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產業。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農產品生產則受到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嚴重製約,增產的困難很大。

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的要求:為了克服我國農業經營規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就必須實行工業反哺農業,不斷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務,全面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工業反哺農業是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既是減緩乃至扭轉這種城鄉差距擴大趨勢的要求,是按貢獻取酬和提高社會公平的要求,也是穩定社會的要求。

㈦ 農業化國家向工業化國家轉變過程中的經濟現象

新福利經濟學不再把資源的配置理解為社會經濟福利達到最大化狀態是以收入均等化為前提。而是把效率研究放在首位,並認為效率來自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借鑒帕累托最優實現的條件來評估我們的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應該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

如何借鑒帕累托最優實現的條件。來為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評估服務呢?那就是要在堅持效率優先的前提下,來兼顧公平。只有把效率放在優先地位,才有可能在效率提高的基礎上實現收入和分配的合理化,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公平和效率是各國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時都要面對的選擇,傳統觀點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與效率的選擇是處在兩難的境地,兩者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認為要提高效率就會有礙於公平,要講究公平就要犧牲效率。那麼人類能否實現效率和公平的協調和同步增長呢?這是人類還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

無數農業政策的實踐證明,在效率與公平這對矛盾中,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效率,將「蛋糕」做大,才能夠實現更好的公平分配。這里所說的公平不是平均,而是機會均等,這里的公平是在機會均等條件下導致的收入不均等。由於農民在能力上和智慧上的差異,有人收入豐厚,有人收入低微,這正是公平的一種反映。如果你硬要把他們的收入拉平,反而是不公平的表現,結果必然會降低經濟效率。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反映著生產和分配的矛盾。很顯然,一個國家在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過程中,不能只考慮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效率和公平的協調和同步增長,也是一種類似於帕累托最優的理想化模式,在農業政策的實際運行中難以完全做到,但卻是國家應該始終努力的目標。效率是解決公平問題的基礎,但效率的提高並不會自動形成公平,公平的實現離不開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的轉移。

三、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評估的基本標准

(一)生產力標准

就是把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是否促進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衡量其正確與否的根本標准。運用農業政策轉移經濟利益之後,衡量其對整個國民經濟影響的綜合指標就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及其人均量的增長、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兩類指標綜合反映了社會財富的增長程度和生產工具及科學技術進步的程度,這些指標是極其重要的,但還不能夠對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作出確切的評價。因為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主要是要來協調工農業的發展,因此還要用下列指標來反映和評估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適度性。

1.工農業的發展速度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的發展速度只能建立在農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礎上。為使農業政策所轉移的經濟利益適度,必須使工農業的發展速度保持適當的比例。工農業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各個國家所處的工業化階段不同,工農業發展速度的比例關系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根據世界銀行歷年的《世界發展報告》,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系統分析與考察表明,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的國家或地區,工業與農業的產值增長速度之比大約為3:1;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國家或地區,這一比例為2—2.5:1;處在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發達國家或地區,這一比例約為1.5—2:1。又據對世界32個國家走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300美元到1000美元這段路程來分析,工農業增長率之比為3:1。超過了這一范圍,往往就意味著工業的發展已超越農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就要過多地擠占農業的經濟利益,就會損害工農業之間的協調發展。

2.工農業的就業構成

在以農業為主或由農業向工業化國家轉變的初期階段,社會勞動力大多在農業部門就業。隨著工業化的實現,不僅工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而且在工業部門就業的勞動力比重也逐年提高,這是工業化過程的一般規律。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工業的轉移,不僅有利於工業的發展,而且也有利於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為進一步轉移農業經濟利益或增加農業經濟利益創造條件。因為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之後,對農業部門來說,勞力與土地的比率關系發生了變化,將使稀缺的土地要素變得相對寬松,不僅會使農業的產品剩餘增多。而且農民的收入也會增加,儲蓄也會增加,從而可以使農業提供更多的資本剩餘。這也就是說,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對農業和工業來說都是有利的,對於轉移農業經濟利益以及後來保護農業經濟利益的農業政策來說,都是一個有利的手段和杠桿。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在轉移農業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充分地考慮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要把勞動力在工農業中的就業結構及其變化作為評估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社會福利標准

對於作為評估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社會福利標准來說,只能是農民及全體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會保障程度。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會保障程度提高了,就說明整個社會的福利增加了。必須用下列指標來評估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的轉移。

1.工農產品的價格關系

工農兩大產業之間的經濟關系表現為商品交換關系,能否實現工農產品等價交換,核心是兩部門產品的比價問題。某些國家在工業化的初期,通過工農產品的不等價交換,或者是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來轉移農業的經濟利益,為國家的工業化積累資本。這里暫拋開這種政策手段在轉移經濟利益時的效率損失不談,如果剪刀差過大,雖然暫時為工業轉移了較多的農業經濟利益,但由於農業收入減少,那麼農業的發展就會停滯甚至萎縮,這就給進一步轉移農業利益帶來了困難。如果到了工農業的平等發展時期還存在著剪刀差,這是對農業的不公平,工農業也就難於協調發展,農民的社會福利也就難於獲得相應的提高。因此,應該根據工業化的不同發展階段,確定工農產品的不同比價關系。

2.工農業的收入關系

工農業或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存在著差距,即工業或城市居民的收入高於農業或鄉村居民的收入,這是從工業化以來就存在著的普遍經濟現象。據國家統計局對44個國家和地區橫截面資料的計量分析,城鄉民居收入差距實際上是經濟增長的函數:即在低收入階段,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般較小,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居民收入都大幅度提高,但城鄉居民的入差距也趨於擴大;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下降,這一階段往往稱為高收入階段。在工業化過程中,合理的城鄉收入差距是必要的。因為部分農民追求工業高收入而棄農經營非農產業,或成為城市工業的勞動大軍,會使企業在市場上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工業化加快,工業提供的產品或勞務增加;另一方面留在農業內部的勞動力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生產手段,保持旺盛的投資熱情,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推動農業增長。工業的發展不僅吸收了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而且提供了價格適宜的工業產品和生產技術;農業的增長不僅為工業提供了充足的食品和原料,而且具有對工業品的足夠購買力。結果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必然使工業化失去農業的支撐;差距過小,將會延誤整個經濟的發展。但要提出一個籠統的所謂合理的城鄉收入差距是困難的。因為不同的社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程度,並且這個差距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處在經濟經常變化之中。合適的城鄉收入差距必須根據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來加以測定。一般來說,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00—1000美元時,農業勞動力與非農業勞動力報酬比大致在1:2—2.5左右。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其收入差距在縮小。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美元和10000美元以下時,農業與非農業勞動力報酬比大致在1:1.5—2左右。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時,農業與非農業勞動力報酬比大致在1:1—1.4左右〔1〕。所以,應根據一個國家在工業化發展不同階段所應該具有的工農業收入差距,與實際的工農業收入差距相比較,來評估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

參考資料:http://www.studa.net/Profession/080725/08315846-2.html

㈧ 對傳統農業的評價,以及傳統農業對現代農業的借鑒

傳統農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採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是採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耕作方法和農業技術的農業。基本特徵是:金屬農具和木製農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農具,鐵犁、鐵鋤、鐵耙、耬車、風車、水車、石磨等得到廣泛使用;畜力成為生產的主要動力;一整套農業技術措施逐步形成,如選育良種、積肥施肥、興修水利、防治病蟲害、改良土壤、改革農具、利用能源、實行輪作制等。傳統農業在歐洲是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奴隸制社會(約公元前5世紀-6世紀)開始,直至20世紀初葉逐步轉變為現代農業為止。中國傳統農業延續的時間十分長久,大約在戰國、秦漢之際已逐漸形成一套以精耕細作為特點的傳統農業技術。在其發展過程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盡管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徵而言,沒有根本性質的變化。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對世界農業的發展有過積極的影響。重視、繼承和發揚傳統農業技術,使之與現代農業技術合理地結合,對加速發展農業生產,建設農業現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傳統農業是由粗放經營逐步轉向精耕細作,由完全放牧轉向舍飼或放牧與舍飼相結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產力水平等均較原始農業大有提高。傳統農業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農業部門結構較單一,生產規模較小,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仍較落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態系統功效低,商品經濟較薄弱,基本上沒有形成生產地域分工。傳統農業從奴隸社會起,經封建社會一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甚至現在仍廣泛存在於世界上許多經濟不發達國家。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古國,歷來注重精耕細作,大量施用有機肥,興修農田水利發展灌溉,實行輪作、復種,種植豆科作物和綠肥以及農牧結合等。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仍需保持和發揚中國傳統農業特點,逐步走「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道路,建設優質、高產、低耗的農業生態系統,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現代農業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性質和水平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屬於農業的最新階段。其基本特徵是:
一整套建立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的農業科學技術的形成和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由經驗轉向科學,如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育種、栽培、飼養、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農業科學技術迅速提高和廣泛應用。
現代機器體系的形成和農業機器的的廣泛應用,使農業由手工畜力農具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如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拖拉機、耕耘機、聯合收割機、農用汽車、農用飛機以及林、牧、漁業中的各種機器,成為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使投入農業的能源顯著增加,電子、原子能、激光、遙感技術以及人造衛星等也開始運用於農業;
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態系統逐步形成。
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農業企業規模的擴大,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工、企業分工日益發達,「小而全」的自給自足生產被高度專業化、商品化的生產所代替,農業生產過程同加工、銷售以及生產資料的製造和供應緊密結合,產生了農工商一體化。
經濟數學方法、電子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企業管理和宏觀管理中運用越來越廣,管理方法顯著改進。
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使農業生產、農村面貌和農戶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

閱讀全文

與農業生產可以向工業生產借鑒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陽工業學校去火車站怎麼走 瀏覽:692
嘉明工業園區屬於哪個鎮 瀏覽:616
銅山哪個鎮有工業園區 瀏覽:876
溫江哪個地方有工業園 瀏覽:699
汽車led位置燈在哪裡 瀏覽:802
半坡居民都有哪些手工業 瀏覽:968
汽車門檻條如何拆開 瀏覽:520
蘇州市工業園區哪個老小區拆遷 瀏覽:182
工業電器廠和傢具廠哪個好 瀏覽:945
賓士r底盤升降如何啟用 瀏覽:412
長城汽車全國都有哪些廠 瀏覽:633
汽車裡面的電怎麼來的 瀏覽:875
汽車電瓶短路無法啟動如何搭電 瀏覽:467
怎麼查汽車去了哪些地方 瀏覽:819
寶馬分期哪個合適 瀏覽:797
工業工程最早產生哪個行業 瀏覽:726
工業噴塑怎麼退塑 瀏覽:343
我國核工業創建於什麼年 瀏覽:292
凌派汽車代碼怎麼查 瀏覽:977
江蘇丹陽工業用電多少錢一度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