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支持老工業城市發展

如何支持老工業城市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19 07:19:11

Ⅰ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具體措施

加強環境改造。加強發展新能源。

Ⅱ 如何借鑒發達國家傳統工業區發展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所謂借鑒,在中國不過照搬照套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Ⅲ 沈陽、哈爾濱這些老牌工業城市現今發展的如何

這些老牌工業城市現在發展的其實越來越好了,因為被其他一線城市給帶動了經濟發展

Ⅳ 工業革命如何推動城市化發展

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生產力的影響: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商品經濟最終取代了自然經濟,手工工場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工廠,這是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也說明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2)對資產階級的影響: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使資產階級專政建築在社會化的大機器生產和物質財富空前豐富的基礎上,使資本主義方式擴展至世界各地,保證了資本主義完全戰勝封建主義。(3)對階級結構的影響:工業革命使得使用機器生產和現代大工業(工廠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普遍建立起來,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最終形成。資本家用種種手段,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們用自己的勞動和發明所創造的巨大財富,落到資產階級手中,無產階級卻日益貧困,這就使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化了。(4)對全球交通和市場的影響:歐美國家為了促進商品交流,大規模從事交通運輸建設,為了擴大海外殖民掠奪和市場,致力於遠洋運輸網的開拓,逐漸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網路,世界市場開始形成。(5)對亞非拉國家的影響:工業革命加速了弱小國家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過程。同時,歐美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掠奪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歐美先進的工業技術帶到這些地區,使這些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改變了他們的歷史命運,將其捲入了工業文明的潮流之中。(6)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它促進了城市化進程,卻引發了工業帶來的交通、污染等問題;另一方面,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強國後,以世界為市場,密切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同時,對外掠奪和傾銷造成了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落後。此外,有學者指出,工業革命在發展生產力、在人同自然作斗爭方面具有劃時代的巨大歷史意義。同時,工業革命後,社會日益分裂和混亂,物慾橫流,金錢第一,物質享受至上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目標,人剛剛有可能擺脫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會本身纏結的羅網。

Ⅳ 政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一)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界限,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防止重復建設。 推動裝備製造、鋼鐵、石化、汽車等傳統優勢產業結構調整。 積極培育新興潛力型產業。 扶持重點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 研究制定物流業、旅遊業發展專項規劃,推進文化產業、軟體和服務外包、金融業發展。 (二)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充分挖掘人才優勢,建立鼓勵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重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提高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通過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 加快設立裝備製造產業投資基金。 繼續組織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業基礎地位。 要圍繞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抓緊研究制定加快東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東北糧食生產、運輸和倉儲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 目前,東北和內蒙古部分地區乾旱嚴重,要加大抗旱救災工作力度,千方百計爭取全年糧食的好收成。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重點推進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項目建設。 加快客運專線、煤運專線、沿海疏港等鐵路建設。 加大對黑龍江、吉林和蒙東地區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資力度。 統籌抓好乾線和支線機場建設。 開工建設一批骨幹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 支持發展東北高寒地區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五)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組織實施好資源型城市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專項。 出台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 抓緊研究制定資源型城市接續替代產業發展規劃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條例》。 (六)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天然草場恢復和保護、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等生態工程建設。 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發展以生態為主導的林業。 開發和應用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城市垃圾分類處理、清潔燃燒,加強大氣和水體污染治理,抓好以遼河、松花江為重點的河流治理。 (七)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重點做好大學生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 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 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城鎮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和城市棚戶區、國有林區棚戶區、國有墾區危房、農村危房、危舊校舍改造力度。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 (八)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落實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加快推進東北三省與蒙東地區產業對接和合理分工。 加強跨省區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區域發展重大問題的協商協調。 (九)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繼續搞好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妥善安排職工生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著力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加快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 全面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組織實施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抓緊編制圖們江區域開發開放規劃。 抓緊建設好綏芬河綜合保稅區。 開展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Ⅵ 怎樣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非常難,東北最大的困難來自於人口流失,每年外流200萬勞動力,要知道多數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東北總人口也就一個億。加之生育率全國倒數,東北地區面臨的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社會危機。
所以要振興東北,首先就要解決人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東北從清末才開始開發,東北的社會也是近100多年建立起來的。具體影響就是農村人口比關內少,城市化率高,普遍不存在中原地區那種農村大家族。因而東北城市無法像北京、上海那樣通過吸納周邊省份農業人口來發展壯大。現在就算國家投入再多的錢,東北的四大城市也無法發展成上海深圳那樣的一線城市,因而對關內人才的吸引力無法和東南沿海比。
如果能降低東北地區個人所得稅,或許能有些作用,或者通過提供免費住房的方式吸引人才,用放開計劃生育、發放育兒津貼等辦法挽救人口災難,避免養老金過快破產。但是中國很快將迎來歷史上最嚴重的老齡化危機,整個國家發展都面臨問題,全國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和養老難的問題,國家支援東北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
我本人不是東北人,但是東北是中國人走出長城後開發的最成功的地方,發展成今天這樣我覺得真的很可惜。

Ⅶ 我國東北部老工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摘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令人興奮的輝煌目標。而一直依賴資源開發發展起來的老工業基地的重新雄起,實非一件易事。目前,東北地區想要走上振興之路還存在著相當多的阻礙:粗放型增長的方式還大量存在;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的模式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危害;產業機構不合理導致發展緩慢;執法力度不夠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必須加以解決的。因此,對於老工業基地來說,重振雄風必須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只有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老工業基地的重新振興才有意義,才會實現。
關鍵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作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主要形成於我國國民經濟恢復初期,基於當時國家戰略角度的考慮,將前蘇聯幫我國建設的156項重點項目中的58個安排在東北三省,而這些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機械、石油、化學和冶金等行業。這就奠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重工業的基礎。東北老工業基地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工業的搖籃,為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而1990年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趨顯現,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就業矛盾突出,資源性城市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發展步伐相對較緩慢,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在逐步擴大。
對此,國家也出台相關政策決定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雄風,而傳統的東北地區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顯然不能帶來老工業基地的再度崛起,堅持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改變傳統思維模式才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未來之路。

二、文獻綜述
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諸多方面,是一個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系統工程,衡量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理論難題。目前已經有很多國際組織對可持續發展的度量和評價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提出和建立了一些評價指標,但並沒有獲得一致的結論。國際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建立的人類活動強度指標(HAI);聯合國際化與開發署(YNDP)所建立的人類發展指數(HDI);由世界銀行資助,Daly和Cobb所制定的可儲蓄發展經濟福利指標;Pfliegner等提出的綠色人文發展指數等等。國內學者毛漢英建議了四大類、共90個指標衡量山東省的可持續發展;馬茜樺也建立了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四個子系統來衡量可持續發展。
過去的十多年裡, 學者與政策制定者越來越關注科技進步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一般認為,大多數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主要取決於科學技術進步。也有研究結果顯示,科學技術的擴散對減少環境污染影響很大。例如I terlaboratoryWorki gGroup的報告認為,可持續技術對於溫室氣體減排非常必要。很多學者建立各種模型考察科技進步、資源—環境、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孫剛通過引入環境保護,對分析污染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 Stokey- Aghio模型進行了擴展,對污染、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研究發現可以通過促進環保技術進步,採用較少污染的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使可持續發展成為最優發展戰略。胡鞍鋼等在分別考慮多種代表性污染物排放量的條件下,運用Muml quist指數對全國30個省的技術效率進行排名,並進行比較研究;彭水軍構建三個帶有環境污染約束的經濟增長模型,系統地分析了環境污染外部性、物質資本積累、人力資本開發以及內生技術進步影響長期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結論表明在環境污染約束的條件下,人力資本投資和研發創新是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和決定性因素。

三、評價
中國對於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大大遲於發達國家,這也是與經濟發展的程度密切相關的。而且,目前對於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卷帙浩繁,內容繁雜。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阻礙。

四、我的內容
(一)可持續發展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我們都知道,可持續發展從概念上理解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利益,而又不能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目前,人民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基本上集中在兩個方面,全面發展和公平發展。而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應運而生。區域可持續發展即在區域空間范圍內,以合理利用自然和社會資源為基礎,以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為手段,以解決環境問題為途徑,以建設和諧區域為目標,實現國家每一個區域的科學、合理、持久、安全和協調的發展。
東北地區作為一個重工業區域,其未來要堅定不移地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也是毋庸置疑的。而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振興的過程中更是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到底老工業基地該如何行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如何利用循環經濟優化自身的結構將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二)東北地區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消耗大,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東北三省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是我國的重工業之一,汽車、化工等行業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但是這些產業存在結構不夠合理、工藝技術落後、設備陳舊等問題,生產過程中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消耗高、污染重,屬於資源型初級加工型生產方式。

2、 資源緊張、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
在一些資源性老工業城市,由於礦產資源枯竭以及常年開采導致地面下沉和環境破壞,出現了經濟發展十分困難,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大等問題。煤炭、石油、木材、鐵礦等資源日趨枯竭,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新的市場壓力在逐步增強。

3、產業結構調整緩慢、新興產業比重過低,缺乏後續替代產業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整個經濟結構中,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工業所佔比重較高。經過近二十多年的改造調整,傳統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仍然未能有較大改變,其主要表現:第一,傳統產業比重仍然居高不下。第二,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比重低,缺乏對經濟增長的整體帶動。
東北老工業基地由於國有經濟比重高,體制改革相對之後,以及多年來重型產業結構慣性發展的影響,導致後續新型產業發展嚴重不足,是整體經濟增長面臨著後勁乏力的嚴重形勢。

4、 污染物排放有增長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重工業污染物排放量也呈現同向增長趨勢,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遠遠高於環境的承載能力。如果繼續保持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資源投入與污染排放將隨經濟同步增長。

5、法律環境尚不完善,懲治力度不足
在貫徹和實施一項計劃或方案的時候,光依靠群眾的自覺和道德底線的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人們都能很好的約束自己不去破壞和污染環境,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如今環境被破壞至此的情況。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道路如果想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必須完善法律環境,細化法律條文,增強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之路順利無阻。

(三)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即循環經濟模式改造東北老工業基地
傳統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 所構成的單行物質流動的經濟。循環經濟倡導建立在物質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模式,根據資源輸入減量化、延長使用壽命、使廢物再生資源化等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 的循環流動過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末端處理。其實質就是生態經濟,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基本特徵,強調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摒棄以大量消耗資源為主要途徑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圍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技術創新工程,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優先選用適應市場機制、效益明顯、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提高企業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整體水平。
這種健康的循環經濟模式無疑是有利於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的。通過對老工業基地生產模式的循環經濟改造,達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從而促進老工業基地堅定不移地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那麼,如何在老工業基地該實現循環經濟呢?
首先,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及加大監管力度。作為資源型城市,政府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循環經濟模式對資源型城市的重要現實意義,要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觀念,正確認識循環經濟模式對資源城市的價值,要注意到循環經濟的根本並不僅僅在於建立一個節約型社會,而在於它是一種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政府要把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和推廣作為一項經營城市的主要工作,作為產業調整和培育的前提條件。而且,作為起主導地位的政府來說,必須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法律的權威,逐步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和實現。
其次,企業應做到優化產業結構,優勝劣汰。在以資源開采為主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有很多企業存在浪費資源、效率低下、污染嚴重的現象。對於這樣的企業,要通過清潔生產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和更新,形成循環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循環經濟型企業。
第三,要實現農業生產的生態化。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也是很有優勢的,但是其發展農業的過程卻是比較粗放的。化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農村固體廢棄物的隨意堆放和畜牧業、水產養殖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地排放已經對東北地區的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在實現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農業生產的生態化也是必須要實現的過程。比如農村沼氣工程的開發就是一個典型的循環經濟的例子。在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要貫徹這樣的生態化的思想。而且,東北農產品雖然豐富,但是其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使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為東北經濟重要的增長點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第四,再生資源的回收和再加工。東北地區是重工業基地,其工業廢物之多自不必說,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廢棄物也是與日俱增的。這些廢棄物形成嚴重的污染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由於市場經濟的作用,國有廢品回收公司已經失去作用,而民間自發形成的廢品撿拾收購體系是一種無序狀態,加工利用體系混亂,如果不妥善引導和管理,還有可能存在社會治安、衛生防疫、二次污染等社會問題。因此,建立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體系,不進有利於環境保護、有利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經濟增長,而且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的核心問題。

2、 如何保護老工業基地資源及生態環境
(1)科學利用所剩無多的資源,同時大力開發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資源
東北地區的資源利用方式以及生產方式與東北人的性格可以說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這里是中國最北端也是最寒冷的地方,這種天寒地凍的天氣也造就了東北人直爽、豪邁的性格,在對資源的利用上也是一樣的。比如,在寒冷的冬日裡,東北家家戶戶都要生火取暖以挨過這漫漫風雪。在這個過程中,本地的居民就直接把煤炭放在爐子里燃燒,取暖或做飯。這種最直接的方式產生了最直接的效果,然而也造成了最嚴重的浪費和污染。煤炭有取暖的功效,可是取暖功能的只是煤炭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煤炭中含有許多成分,而這樣直接的燃燒,除了那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之外,剩下的原可以被提煉以作他用的部分便成了無用的灰燼。顯而易見,這種粗放的使用能源的方式必須得以改善,以遏制能源的無度浪費。
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改變使用資源的思維。在運用資源之前首先應該把資源用科技手段提煉分離,以使其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浪費和污染的現象。同時,還應大力開發清潔能源,來代替這種粗放的使用資源的方式。

(2)旅遊與生態保護相結合
東北地區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環境,但是由於不加以保護而導致環境的嚴重惡化,而通過教育和號召很難達到一步到位的效果,必須通過一定的促進機制,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一種必然。因此,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便是解決環境保護的措施之一。因為在堅持發展生態旅遊地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旅遊業創造經濟上收益,同時還可以與環境保護形成良性互動。這樣,便促進了人們自覺地區保護環境,因為這是與其利益相關聯的。

(四)針對老工業基地後續替代產業的研究
1、發展替代產業,在各地區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利用高新技術發展深加工等產業
東北老工業基地中,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和地區較多。目前,有的產業如森工、煤炭、有色金屬等正處於衰退狀態,產業接續問題比較突出。因此,針對東北地區不同產業、不同城市的接續產業的發展應採取不同的方法:如煤炭資源性城市應把煤化工的發展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森林資源型城市應把木材深加工、林木資源深加工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這樣的方式既滿足了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又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

2、 另闢蹊徑,形成以東北特色文化為代表的無可替代的新型產業
眾所周知,東北地區擁有特殊的氣候條件,冬季降雪量較大,雪期較長,具有開展冰雪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哈爾濱的冰燈、吉林的霧凇更是舉世無雙。黑龍江的冰雪旅遊在全國已是小有名氣,很多在南方城市生活的人根本無法想像在冰雪之中的美妙感覺。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冰雪旅遊帶動東北地區的旅遊業,讓外地遊客盡情領略北國之風光。
除此之外,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在發展工業旅遊方面也佔有絕對優勢,東北地區一直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的工業企業擁有過無數的輝煌:這里生產了新中國第一輛卡車、第一台轎車及全國唯一的一輛東風轎車,珍藏過毛主席乘坐過的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這些都是東北無與倫比的獨特的文化。
相信具有濃郁的東北風情的藝術形式「東北二人轉」等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東北地區可以以此為中心,大力促進具有東北特色的文化事業的發展。

(五)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於東北地區大致存在的問題以及所應採取的措施的深入研究。總結來說,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提高資源利用率,用循環經濟模式代替原先的粗放型增長模式。
其次,開發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的繼續耗費;
第三,旅遊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第四,發展替代產業,以替代以資源開采為主的老工業;
第五,形成以東北特色文化為中心的新型產業;
第六,加強法治建設和執法力度,確保可持續發展的順利施行。

參考文獻:
[1]陸大道,金鳳君等.東北地區振興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8.
[2]郝家龍,翟純紅等.循環經濟與資源城市成長路徑[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3]劉學敏等.論區域可持續發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4]楊桂霞等.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幾點思考[J].經濟理論與管理科學,2010
[5]李銀秋,高煥男,齊春雨等.發展循環經濟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J]經濟研究,2007
[6]楊國柱,馬英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J]社會科學,2008

Ⅷ 如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拿長春為例,工業總值全國前列,長春的工業總值相當於哈爾濱一年的地方生產總值,但第三產業薄弱。只要三產服務業上去了振興指日可待。再就是工業轉型。

沈陽工業產值於長春不分上下,三產比長春早發展3,4年。,從近5年gdp看沈陽比長春高高在了三產上,5年前東北主要城市的gdp相差不大。

大連典型的三產較發達的城市,足以證明3產對城市gdp的貢獻,中國的3產大部分是房地產業拉動的,泡沫較大,如大連的房價均價過萬,沈陽長春房價均價在5000左右。房價高也會拉動地方經濟gdp。

從09年末國家戰略來看未來振興東北的主要城市是沈陽長春。遼寧環渤海國家戰略,吉林長吉圖國家唯一開放戰略(自深圳特區以來第二個)。2010年中旬長吉圖開放區實行深圳待遇,允許冠名中國兩字,和允許經營法律非禁止的項目產業。

從近4年看,長春連續3年gdp增速15個副省級第一,09年和大連相差0.1百分點位居第二,沈陽增速也在前5。東北的長春大連沈陽增速都在15個副省級城市連續3年以上位居$前5名。哈爾濱因為工業比較薄弱(不到沈陽長春工業產值一半)城市管轄10縣市(長春沈陽大連為5縣市)中心城區gdp競爭力不足。加上申請的哈大齊國家戰略2010年被否,發展狀況堪憂。

Ⅸ 如何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企業

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即循環經濟模式改造東北老工業基地
傳統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 所構成的單行物質流動的經濟.循環經濟倡導建立在物質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模式,根據資源輸入減量化、延長使用壽命、使廢物再生資源化等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 的循環流動過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末端處理.其實質就是生態經濟,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基本特徵,強調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摒棄以大量消耗資源為主要途徑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圍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技術創新工程,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優先選用適應市場機制、效益明顯、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提高企業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整體水平.
這種健康的循環經濟模式無疑是有利於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的.通過對老工業基地生產模式的循環經濟改造,達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從而促進老工業基地堅定不移地走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那麼,如何在老工業基地該實現循環經濟呢?
首先,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及加大監管力度.作為資源型城市,政府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循環經濟模式對資源型城市的重要現實意義,要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觀念,正確認識循環經濟模式對資源城市的價值,要注意到循環經濟的根本並不僅僅在於建立一個節約型社會,而在於它是一種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政府要把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和推廣作為一項經營城市的主要工作,作為產業調整和培育的前提條件.而且,作為起主導地位的政府來說,必須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法律的權威,逐步實現循環經濟的發展和實現.
其次,企業應做到優化產業結構,優勝劣汰.在以資源開采為主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有很多企業存在浪費資源、效率低下、污染嚴重的現象.對於這樣的企業,要通過清潔生產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和更新,形成循環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循環經濟型企業.
第三,要實現農業生產的生態化.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也是很有優勢的,但是其發展農業的過程卻是比較粗放的.化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農村固體廢棄物的隨意堆放和畜牧業、水產養殖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地排放已經對東北地區的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在實現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農業生產的生態化也是必須要實現的過程.比如農村沼氣工程的開發就是一個典型的循環經濟的例子.在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中都要貫徹這樣的生態化的思想.而且,東北農產品雖然豐富,但是其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使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為東北經濟重要的增長點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第四,再生資源的回收和再加工.東北地區是重工業基地,其工業廢物之多自不必說,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廢棄物也是與日俱增的.這些廢棄物形成嚴重的污染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由於市場經濟的作用,國有廢品回收公司已經失去作用,而民間自發形成的廢品撿拾收購體系是一種無序狀態,加工利用體系混亂,如果不妥善引導和管理,還有可能存在社會治安、衛生防疫、二次污染等社會問題.因此,建立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體系,不進有利於環境保護、有利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經濟增長,而且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的核心問題.
2、 如何保護老工業基地資源及生態環境
(1)科學利用所剩無多的資源,同時大力開發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資源
東北地區的資源利用方式以及生產方式與東北人的性格可以說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這里是中國最北端也是最寒冷的地方,這種天寒地凍的天氣也造就了東北人直爽、豪邁的性格,在對資源的利用上也是一樣的.比如,在寒冷的冬日裡,東北家家戶戶都要生火取暖以挨過這漫漫風雪.在這個過程中,本地的居民就直接把煤炭放在爐子里燃燒,取暖或做飯.這種最直接的方式產生了最直接的效果,然而也造成了最嚴重的浪費和污染.煤炭有取暖的功效,可是取暖功能的只是煤炭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煤炭中含有許多成分,而這樣直接的燃燒,除了那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之外,剩下的原可以被提煉以作他用的部分便成了無用的灰燼.顯而易見,這種粗放的使用能源的方式必須得以改善,以遏制能源的無度浪費.
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改變使用資源的思維.在運用資源之前首先應該把資源用科技手段提煉分離,以使其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浪費和污染的現象.同時,還應大力開發清潔能源,來代替這種粗放的使用資源的方式.
(2)旅遊與生態保護相結合
東北地區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環境,但是由於不加以保護而導致環境的嚴重惡化,而通過教育和號召很難達到一步到位的效果,必須通過一定的促進機制,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一種必然.因此,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便是解決環境保護的措施之一.因為在堅持發展生態旅遊地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旅遊業創造經濟上收益,同時還可以與環境保護形成良性互動.這樣,便促進了人們自覺地區保護環境,因為這是與其利益相關聯的.
(四)針對老工業基地後續替代產業的研究
1、發展替代產業,在各地區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利用高新技術發展深加工等產業
東北老工業基地中,以資源開采為主的城市和地區較多.目前,有的產業如森工、煤炭、有色金屬等正處於衰退狀態,產業接續問題比較突出.因此,針對東北地區不同產業、不同城市的接續產業的發展應採取不同的方法:如煤炭資源性城市應把煤化工的發展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森林資源型城市應把木材深加工、林木資源深加工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這樣的方式既滿足了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又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
2、 另闢蹊徑,形成以東北特色文化為代表的無可替代的新型產業
眾所周知,東北地區擁有特殊的氣候條件,冬季降雪量較大,雪期較長,具有開展冰雪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哈爾濱的冰燈、吉林的霧凇更是舉世無雙.黑龍江的冰雪旅遊在全國已是小有名氣,很多在南方城市生活的人根本無法想像在冰雪之中的美妙感覺.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冰雪旅遊帶動東北地區的旅遊業,讓外地遊客盡情領略北國之風光.
除此之外,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在發展工業旅遊方面也佔有絕對優勢,東北地區一直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的工業企業擁有過無數的輝煌:這里生產了新中國第一輛卡車、第一台轎車及全國唯一的一輛東風轎車,珍藏過毛主席乘坐過的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這些都是東北無與倫比的獨特的文化.
相信具有濃郁的東北風情的藝術形式「東北二人轉」等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東北地區可以以此為中心,大力促進具有東北特色的文化事業的發展.

Ⅹ 東北老工業區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地理

可持續發展措施
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
二、更新設備,發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產品的科技含量;
三、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東北老工業區的振興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下。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支持老工業城市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4年賓士g55多少錢 瀏覽:718
汽車門框壓條哪個牌子好 瀏覽:737
寶馬改裝車怎麼處理 瀏覽:339
鎮遠汽車站怎麼去古鎮 瀏覽:971
監利工業園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瀏覽:421
威海工業區什麼時候復工 瀏覽:101
汽車安上新電瓶可以多久不開車 瀏覽:792
如何用百度識別汽車 瀏覽:927
如何注銷汽車商業險 瀏覽:279
尼桑和奧迪a4哪個貴 瀏覽:183
怎麼汽車美容開店 瀏覽:116
齊魯工業大學校企合作的通知書什麼樣 瀏覽:201
賓士gla雨刷出水口在哪裡 瀏覽:230
三亞至澄邁汽車開多久 瀏覽:104
寶馬車訂車到交車要多久 瀏覽:49
上海都昌工業設備怎麼樣 瀏覽:358
羅山縣有哪些工業 瀏覽:940
越野汽車懸架怎麼改教學 瀏覽:440
湖南工業貿易學校都有哪些專業 瀏覽:872
汽車玻璃貼膜你們學了多久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