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的時間
1939年即為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第三個五年計劃頭兩年計劃的實施,在蘇聯已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㈡ 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時間為哪一年優先發展什麼措施措施1928到1937年實施
從1926年開始,優先發展重工業,1928到1937年先後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
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生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㈢ 蘇聯實行工業化是誰在統治時期
從1927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為止,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內實現趕超發達國家的目標,於是按照每五年一計劃的方式,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經濟。1928年-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隨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則以犧牲農業為代價,大規模發展重工業。在這段時間內,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以驚人的速度增長,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後,工業總產值達到1928年的446%,平均每年增速為18%。其中鋼產量達1770萬噸,煤為1.28億噸,電力為362億度。期間在烏拉爾山以東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庫茲涅茨克等地建立諸多新興工業區。1938年起第三個五年計劃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到1941年6月,蘇聯的坦克總數高達2.4萬台,火炮約11萬門,飛機1.8萬架,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
㈣ 蘇聯完成工業化建設什麼時候
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標志是一五完成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為擺脫蘇聯落後的農業國面貌而實行的大規模有計劃的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263186.htm
採納
㈤ 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時間
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1918年11月21日—1921年3月國內戰爭時期採取的經濟政策。1921年,蘇俄政府用新經濟政策取代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在1921年3月開始實行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策。後來隨著1924年列寧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經濟政策被慢慢廢除。1929年,斯大林公開宣布停止實施新經濟政策,在全國范圍加速開展農業全盤集體化和社會主義工業化運動,在事實上採納了托洛茨基的建國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經濟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1929-1937年。
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提出是在1925年12月,蘇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斯大林代表蘇共黨中央提出了必須把國家變為經濟上不依賴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國的迫切任務。他強調指出:「把我國從農業國變成能自力生產必需的裝備的工業國——這就是我們總路線的實質和基礎」。第十四次黨的代表大會,批准了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方針。
1929年,社會主義工業化正式取代「新經濟政策」。至1937年,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基本實現(以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為標志)。
農業集體化是蘇聯於1930年1月5日開始推行的政策,1934年蘇聯政府宣布農業集體化基本實現。
㈥ 為什麼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就實現了工業化
提起蘇聯,想必人們都不陌生。蘇聯是上世紀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二戰後,強大的蘇聯更是敢和美帝掰手腕的狠角色,和美國爭霸數十年之久,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和頭號敵人。蘇聯之所以敢和美國叫板,最大的依仗就是其強大的工業和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軍事力量。不過在蘇聯建國前的沙俄時代,俄國可沒有那麼強,當時的俄國是落後的農業國,連半工業國都算不上,農業在俄國的國民經濟中仍佔主導地位,俄國雖然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干,和德國、法國等工業強國比差得遠。但在1917年蘇聯建立後,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從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眾所周知,一般工業化進程都是非常漫長的,英法等西方國家都花了上百年,但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就完成了工業化。那麼蘇聯為什麼能在短短的二十年內就實現了工業化的逆襲?
第一,蘇聯繼承了俄國的衣缽,俄國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遼闊的國家,俄國領土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人口高達上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此外,沙俄又有非常不錯的工業基礎,雖然工業算不上發達,但門類還算比較齊全,相當部分工業產品都能生產。蘇聯的工業化正是建立在沙俄的老底子之上,沒有沙俄雄厚的底子,蘇聯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內完成工業化。
第二,蘇聯採用的集權體制和計劃經濟充分激發出了蘇聯的國家潛力,把蘇聯豐富的人力和自然資源有效組織起來,把國民的勞動積極性調動起來,所以蘇聯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完成了西方需要上百年工業化的道路,這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第三,蘇聯工業化趕上了好時機。一戰後,由於德國和俄國同時遭到西方的排斥和限制,因此兩國順理成章的走到一起。德國為了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將很多軍事工業和武器研發試驗搬到了蘇聯,讓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技術得到飛躍式的發展。此外,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更是幫了蘇聯的大忙。由於空前嚴重的大蕭條讓西方經濟遭到了重創,大量的歐美人員、技術和資本被迫前往蘇聯尋找出路,至少有十幾萬歐美技術人員因為失業移民去了蘇聯,許多陷入危機的歐美企業都是靠蘇聯的巨額訂單活下來的。可以說,蘇聯的重工業大部分是西方產能過剩轉移過去的滯銷貨。
第四,蘇聯採取片面的重工業路線,以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為代價瘋狂發展重工業,因此造成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飛速發展,所以蘇聯僅僅用了二十年時間就實現了工業化。不過蘇聯的片面工業化路線也為蘇聯埋下了隱患,由於過度發展重工業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低甚至長期吃不上飯。可以說,蘇聯的解體,一定程度上,和蘇聯忽視農業、輕工業生產以及國民生活質量有關。
㈦ 蘇聯是什麼時候完成工業化的
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實現時間一般認為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之際。
因為此時的蘇聯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佔全世界的10.5%.許多主要工農業產品位居世界前列.我們認為以衛國戰爭爆發之前的1940年,作為蘇聯工業化完成的時間,194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比1937年又增長了45%.因此學術界的共識是:蘇聯的工業化完成的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衛國戰爭爆發之前.蘇聯的工業化具有強烈的國防色彩,重工業發展特別的迅速,高度集中和計劃化。
㈧ 蘇聯哪一年實現工業化
俄羅斯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在20世紀30年代就完成了工業化,冷戰時期的工業實力與美國不相上下,蘇聯解體後完整的工業體系遭到破壞,但是工業基礎依然十分雄厚。特別是在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金屬加工工業,油氣開采與冶煉工業,軍事工業,軟體開發與應用產業等方面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其工業化水平不是發展中國家所能企及的。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另外,也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
㈨ 蘇聯什麼時候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實現時間一般認為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之際。因為此時的蘇聯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佔全世界的10.5%。許多主要工農業產品位居世界前列。我們認為以衛國戰爭爆發之前的1940年,作為蘇聯工業化完成的時間,194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比1937年又增長了45%。因此學術界的共識是:蘇聯的工業化完成的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衛國戰爭爆發之前。蘇聯的工業化具有強烈的國防色彩,重工業發展特別的迅速,高度集中和計劃化。
㈩ 中國和蘇聯有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在什麼時候實現的
蘇聯實現了,大約在1930-1935年期間
中國沒有實現。
工業化標准其中之一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50%。中國在1980年時,依然是20%城市人口。
現在達到了,問題是,現在還是社會主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