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利潤如何計算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人當期的利得和損失等。
(一)利潤的計算方法
企業利潤的計算方法如下:
公式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總稱為期間費用,其核算方法如下。1.銷售費用的核算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工業性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具體包括的項目內容為: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展覽費、廣告費、租賃費(這里的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以及企業為銷售本企業產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費用,包括職工工資、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損耗和其他經費。銷售費用屬於間接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人當期的損益。企業發生的銷售費用在「銷售費用」賬戶中核算,並按項目設明細賬。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借記該賬戶,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一等賬戶;月終,將借方歸集的銷售費用全部由本賬戶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計入當期損益。「銷售費用」賬戶月末沒有餘額。【例8-1】甲工業企業2月28日發生的與產品銷售費用相關的業務有:計提當月銷售人員工資5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廣告費8000元。計提銷售人員工資時:
借;銷售費用50000貸:瘟付職工薪酬50000支付廣告費用時:借:銷售費用8000貸;銀行存款80002.管理費用的核算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的項目有: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咨詢費、訴訟費、公司經費、上交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其中公司經費包括總部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及其他公司經費;勞動保險費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基金)、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辦法的企業按規定提取的退休統籌基金;待業保險費是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交際應酬費用,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益。進行管理費用的核算,需設置「管理費用」總賬,並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企業發生各項管理費用時,借記「管理費用」賬戶,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累計攤銷」、「累計折舊」、「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等賬戶。期末將「管理費用」賬戶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例8-2】甲工業企業2月28日發生的與管理費用相關的業務有:計提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20000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1500元;無形資產攤銷1400元;用庫存現金支付業務招待費800元;行政管理人員報銷差旅費600元,以現金支付。計提行政管理人員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20000貸:應付職工薪酬20000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時借:管理費用1500貸:累計折舊1500攤銷無形資產時:借:管理費用1400貸:累計攤銷1400支付業務招待費時:借:管理費用800貸:銀行存款800行政人員報銷差旅費時借:管理費用600貸:庫存現金6003.財務費用的核算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銀行手續費、短期借款利息。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籌集資金所發生的費用,在固定資產尚未完工交付使用前發生的,應計人有關固定資產價值,不包括在財務費用內。在會計核算中設置「財務費用」賬戶進行總分類核算。「財務費用」屬於損益類費用賬戶,借方登記支付各項費用,貸方登記結轉各項費用,期末結轉後無余額。(1)企業發生各項財務費用時:借:財務費用(有關明細賬戶)貸:應付利息(借款利息支出)銀行存款(手續費)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和匯兌損失)
(2)發生應沖減財務費用的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時借:應付利息(借款利息支出)銀行存款(手續費)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和匯兌損失)貸:財務費用(有關明細賬戶)(3)期末結轉財務費用時:借:本年利潤貸:財務費用如果是收益大於支出時借:財務費用貸:本年利潤【例8-3】甲工業企業一季度末轉付銀行借款利息支出5000元,其中已預提3500元。借:財務費用1500應付利息3500貸:銀行存款5000
(二)損益類賬戶的結轉
設置「本年利潤」賬戶,用來核算本年度內實現的利潤(或虧損),分別將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轉入其賬戶的貸方,將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轉入其賬戶的借方。「本年利潤」賬戶借貸兩方相抵後的差額若在貸方,為本期凈利潤;若在借方,則為本期虧損。
2. 簡述利潤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
1、利潤的結構以「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等式為依據,利潤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單步式兩種,我國主要採用多步式。其步驟和內容如下:
第一步:計算主要業務利潤:即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第二步:計算營業利潤:即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期間費用
第三步:計算利潤總額:即營業利潤+補貼收入+投資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第四步:計算凈利潤: 即利潤總額-所得稅
3. 會計中本年利潤是怎麼核算的
基礎會計中,本年利潤是個什麼概念?
1.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實現的收入減去費用後的余額。
本年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
2.
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是什麼關系?
當期發生的所有收入費用在期末計入本年利潤里,得到的數額是本年凈利潤。之後將本年利潤結轉至利潤分配後,進行所有利潤的分配。因此,本年利潤只有當期的收益狀況,且期末數額為零,而利潤分配則是以往年限利潤綜合。如:
(1)
年度結轉利潤分配:
將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的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如果是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4. 工業企業會計賬務處理
處理流程:原始憑證——記帳憑證——(成本計算單、工資計算單等結轉成本、材料)——登記帳簿(包括明細帳、日記帳等)——科目匯總表——總賬——報表(月、季、年)。
工作重點:
1、積極核對銷售業務,盡快填開銷項發票,確定當月銷項稅額。銷售是企業日常工作的重點,是企業經營的核心。銷售發票是財務記賬,確定業務發生的合法憑據,因此企業在發生銷售業務時應盡快給對方開具發票,確定當月銷售情況。
2、認真核對當月進項發票,保證發票及時認證,確定當月進項稅額。通常商品要比發票提前到達企業,企業在收好貨物的同時還應確認發票的開具情況,在規定時間未收到發票時應與對方聯系,索要發票。
3、控制銷項開票稅額,調控進項發票稅額,做好稅款計算與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繳納的主要稅種就是增值稅,增值稅的通常計算是用當月銷項稅額減去當月進項稅額和上月留存的未抵扣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較為簡單,但是控制起來非常復雜,企業要同時考慮到當月銷項開票情況和進項發票到達、認證情況,還要考慮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負要求。
同一企業日常業務內容比較固定,所以憑證編制內容變化不大,會計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編制憑證即可。企業通常業務憑證類別有以下幾類:
1、完稅憑證,每月月初企業成功申報後,可去銀行列印完稅憑證,不能在銀行列印完稅憑證的應去稅務機關列印。取得憑證後及時入賬,沖減上月計提稅金或直接記入當月費用。
2、業務發票處理,將當月填開和取得發票分類入賬,按照發票的性質分別通過存貨、現金、銀行存款、往來賬戶、應交稅費以及費用科目進行核算。
將全部專用發票入賬後,查看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明細賬的金額合計,是否與當月防偽稅控開票系統統計的金額以及網上認證返回的認證金額是否一致,然後計算當月繳納稅金金額。
3、費用類發票處理,做好內部單據報銷制度,規定報銷時間,及時收集公司員工手中的費用單據,將其歸類入賬。認真查看費用單據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憑據的費用是無法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的。
平時還應做好費用入賬金額控制,對類似招待費、廣告費等存在抵扣限額規定的費用科目,應及時核對發生金額,對超過抵扣標準的費用應減少其入賬金額。
4、成本計算及入賬處理。對生產性企業,應做好內部單據傳遞規定,將公司發生的所有與生產有關的內部單據及時有效的傳遞到財務手中,進行成本核算,確保成本計算的准確。
及時編制製造費用歸集、分配憑證;生產成本歸集、分配憑證;產品入庫憑證以及銷售成本結轉憑證。
5、做好費用計提及攤銷。做好每月固定發生的計提業務,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水電費計提、工資計提以及以工資為基數計提的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
6、歸集損益類科目,結轉本年利潤。將所有單據入賬後應認真歸集當月損益類科目發生金額,將其分類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查看當月利潤實現情況。
網路--會計全套賬務處理
5. 工業會計,成本核算主要核算的總結歸類
產品製造成本構成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
獲取成本計算單、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材料發出匯總表、材料明細賬中各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等資料。
①審查成本計算單中直接材料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相關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標準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於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採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採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後,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本年利潤(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第二、混淆不同產品成本。通過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產品的成本,相應降低本期暢銷產品成本,以調節跨年度的利潤。審查注意那些不能確指產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時應科學地選擇分配標志、計算方法及會計記錄。
正確方法:在消耗定額比例法下,通常採用按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處理:
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採用其他分配方法。如:產品產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發出匯總表,選主要材料品種,統計直接材料的發出數量,將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乘,計算金額數,並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該種材料成本比較,看其是否相等。審查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企業是否採取提高成材料單位成本,多計產品成本。
第二、審查領料單授批准及領料人是否簽字,防止虛假領料多計成本。
第三,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調節成本或利潤。如果企業年度內改變計價方法,應按原計價方法計算發出材料結轉成本,其差額調整材料成本或當期利潤。
審查方法參見「材料成本的審查要點」。
⑵採用定額成本法
抽查某種產品的生產通知單若產量統計記錄及其直接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根據材料明細賬中各該項直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總成本,與有關成本計算單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對,看其是否相等。並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通知單是否經過授權批准,防止虛假業務產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改變方法而影響成本。
⑶採用標准成本法
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記錄,直接材料單位標准用量,直接材料標准單價及發出材料匯總表。
根據產量、標准用量及標准單價計算出標准成本,與成本計算單價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對是否相符,有無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以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前後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還應審查廢料及多料的返庫是否及時,是否辦理「假退庫」手續。通過查看「生產成本」賬紅字沖減成本金額,判斷其正確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對於採用計時工資制的,抽取實際工時統計記錄、人員工資分類表及人工費用分配匯總等,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從成本計算單中選擇核對直接人工成本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應的實際工資費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無將非生產人員工資計入成本。
②選 取某月資料核對實際工時記錄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相應的實際工時是否相符,查明有無虛報工時、多列工資擴大成本,減少利潤。
③抽取並核對生產部門若干期間的工時台賬與實際工時統計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時記錄,確保工資核算真實性。
④當沒有實際工時統計記錄時,根據人員工資分類表,計算復核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資費用是否合理正確,有無出現與生產量偏離太大的數據,如有,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⑵對採用計件工資制的,抽取產量統計報告、個人(小組)產量記錄和經批準的單位工資標准或計件工資制度,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核對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⒊製造費用成本
抽取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按項目分列的製造費用明細賬、與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關的統計資料及其相關原始記錄。
⑴審查「製造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歸集的製造費用內容是否正常,開支的標准、發生的費用是否是應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不符合規定的應剔除計稅處理。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固定資產折舊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其審查方法在第五節中講解。
⑵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中選擇一個產品,核對其分攤的製造費用與相應的成本計算單的製造費用是否相符。
⑶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選擇的標准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分配的方法有無變更,防止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多分配應稅產品成本,相應少分配免稅產品成本。審查發現此類問題應重新正確計算,作出會計調整。
二審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
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內容是為企業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在建工程及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和勞務的車間所發生的費用。從服務的對象上看,部門多、非生產性佔有一定的比例,正確分配輔助生產成本關繫到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抽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生產統計表等原始記錄資料,從分配標准、費用分配方法、費用分配金額三個環節查證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是否真實、正確。
⒈審查各車間的費用分配標准。審查有無將為基本建設、專項工程、福利部門提供的水、汽、機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勞務費用計入輔助生產;審查是否按實際受益對象進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確,採用復算方法重新計算,對少分配或非生產性費用擠入生產成本的情況 ,調增計稅利潤。
6. 工業企業的利潤由哪幾部分構成各構成項目應如何計算
工業企業的利潤一般是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1、主營業務利潤,這部分利潤是單位的主要營業產品銷售形成的;
2、其他業務利潤,這部分利潤是單位的非主營業務收入形成的;
3、營業外收入,這部分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例如: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的凈收入等;
4、投資收益。
計算方法:就需要掌握計核算過程了,你只要掌握了各項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和月底結帳方法,就能計算每月的利潤。例如:你單位的銷售收入是:100000元,主要業務成本是70000.元、會計處理一般如下:
(1)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2)計提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5550
貸:應交稅金--營業稅-----5000
其他應付款---城市建設維護費--- 350 --- 教育費附加費--200
(3)月末結轉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貸:本年利潤----100000
借:本年利潤----85550
貸:主要業務成本------70000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5550
管理費用-------10000
本年利潤貸方余額(100000-85550=14450)14450元,就是本月的主營業務利潤,
其他利潤核算就不一一舉例了。
7. 會計利潤怎麼計算啊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會計利潤也就是賬面利潤,是公司在損益表中披露的利潤。
本年利潤=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成本-稅金-費用-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凈收益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8. 會計利潤總額怎麼求計算公式是什麼
會計利潤總額=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期間費用+(-)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凈利潤+所得稅=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拓展資料: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的總收益減去所有的顯性成本或者會計成本以後的余額。顯性成本是指企業為獲得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而發生的實際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生產中購買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在經濟分析中提到利潤時,是指企業獲得的所有收益中扣除土地、勞動、資本等所有生產要素的全部機會成本之後的剩餘。機會成本是指廠商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代價。在會計利潤的計算中沒有考慮隱性成本,也就是企業使用的早已佔有的並非購買亦非租用的要素進行生產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在會計記錄中體現不出來,但經濟分析中必須考慮這部分成本。
會計利潤(AccountingProfits)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雖然對公司盈利的最科學表述是考慮機會成本在內的經濟利潤,從長期看是自由現金流,但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會計利潤因易於獲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仍是業界和投資者廣泛使用。用於衡量公司盈利水平的標准。盡管如此,由於會計利潤會因為客觀和主觀原因經常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盈利狀況,因此分析會計利潤的質量高低是投資者在使用公司披露的會計利潤做投資決定前不容忽視的工作,如果會計利潤里存在非經常性損益或可疑成分,就不能依賴這樣的利潤指標作為估值依據。
會計利潤是由財務會計核算的,其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對收益的確認是嚴格遵循會計制度確定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成本和費用的確認是嚴格遵循與收入配比的原則。為了使企業財務報表真實反映企業期末的財務狀況和期間的生產經營成果,企業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則的前提下,自由選擇會計准則與會計制度允許的會計處理方法。為收入減去費用成本後的差額。
會計利潤是根據企業平時實際發生的對外交易計算而得的。企業每發生一筆對外交易,就加以記錄。每筆經濟業務在記錄時都涉及定時和計價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將某一特定期間的費用成本與有關收入進行恰當配比,以便及時計算利潤。企業在計算會計利潤時,要運用諸如應計原則、實現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基本原則。按照這些基本原則計算而得的會計利潤,可以反映出多種會計信息,如銷售收入、費用成本、銷售利潤、營業利潤等信息,這些信息對於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預測企業未來的損益,都有較大的幫助。有鑒於此,除非面臨大幅度的個別或一般物價水準變動,各國會計普遍採用會計利潤概念,中國也是如此。
9. 工業會計成本如何核算
工業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設立材料明細帳,按主材,輔材分類
(9)工業會計如何核算利潤擴展閱讀:
核算要點
1.確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種目的,如存貨計價、計算銷售成本和確定收益;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產品定價等。
2.確定成本核算的對象。不同核算目的決定了對象的多樣化。如以各種、各批、各生產步驟產品作為對象,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各個責任單位為對象,計算責任成本等。
3.確定成本核算的內容。成本核算內容一般包括費用歸集分配與產品成本計算兩部分。費用歸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須確定成本開支的范圍,明確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對於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後測定和記錄所積累的成本數據,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歸集,採用一個標准在各個成本核算對象間進行分配,以匯總所耗用的費用總數。產品成本計算就是按照成本計算對象,把匯總的費用進行分配,計算出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工業企業,由於一個企業往往生產多種產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產品,因此還要將生產過程的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以求得各種產成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參考鏈接:網路——成本核算
10. 工業會計成本怎麼核算
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一般是不編制對外報表的。總賬編制可能會對外披露或報給監管部門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等);稅務會計報送納稅申報表,按期繳納相關稅費。
成本會計月末主要是出具成本計算單,核算出產成品和在產品的成本,給產成品賦予單價(即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與入庫數量相乘後,得出本月入庫產品的成本。在成本會計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才能後續計算銷售成本,從而計算利潤。
成本核算,其實就是將本月月初還沒有入庫的在產品的成本(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列示),與本月投入該批產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加總後,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這些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投入成本=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本期期末在產品成本
半成品屬於在產品的一種,如果半成品沒有入庫,放在產線上,成本在「生產成本」科目中反映;如果半成品入庫,要核算出相應的單位成本,將該半成品從生產成本轉入「自製半成品」科目反映。
借:自製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後續工序領用該自製半成品時,再:
借:生產成本
貸:自製半成品
建議你買套成本會計的習題,先練習一下。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機器,如果是你們的產品,就如上進行成本核算;如果是你們用於生產產品的固定資產,則在該固定資產達到使用狀態時,將與之相關的成本費用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並在固定資產入賬的次月起開始計提折舊。
國稅地稅是國家的規定,其中,國稅由國稅局負責徵收,任何地區無權私自減免。地稅由地稅局徵收,屬於地方稅種,地方上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酌情制定稅率或相關減免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