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為什麼工業互聯網這么難落地

為什麼工業互聯網這么難落地

發布時間:2022-05-17 13:53:37

㈠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是大勢所趨

人工智慧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如果AI不能在工業落地,那麼人工智慧賦能生產力就只會是夢想。

01

人工智慧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

工業上也有IT技術,包括感測器、執行器、監控與數據獲取系統SCADA、製造執行系統ME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工業上OT技術包括材料、機器、方法、測量、維護、管理、模型,這兩者需要結合,否則工業互聯網還是「兩張皮」。


傳統製造業不擅長信息技術的研發,但有些信息技術領域的公司是願意進入傳統產業領域的,與製造企業共同為生產力賦能。人工智慧在工業的應用,包括質量分析、裝備診斷、能源能效管理、采購管理、製造銷售等環節,都可以派上用場

㈡ 互聯網+工業的道路到底該怎麼走

互聯網+工業的道路到底該怎麼走? ——獨家復盤紅領集團個性化定製模式


紅領集團轉型之路不僅走通了,還形成了獨特的模式,吸引了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慕名參觀。本期專訪紅領集團副總裁李金柱先生,以服裝業紅領集團為典型樣本進行深入探討,復盤一個踐行12年變革史的鮮活案例——互聯網+工業的道路到底該怎麼走。


復盤:紅領是如何走上定製化道路的?
紅領從2003年開始,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投入數億資金,以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對傳統製造業升級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與實踐,這條路是怎麼走通的?

專訪記者劉成軍(以下簡稱專訪記者):李總,您好,很高興能接受我的訪問。紅領集團作為服裝業個性化定製的標桿企業,聲名在外,很多人現場參觀過。本次跟您聊的是那些現場參觀看不到的變化,復盤一下關於紅領變革前後的對比變化,官方解讀下紅領酷特模式和價值。在正式對話之前,先請介紹下您在紅領集團的職業經歷和負責領域。

李金柱:紅領集團副總裁,中國互聯網工業聯盟、青島互聯網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在紅領工作了10餘年,參與、見證了紅領「打造數據驅動智能工廠和C2M跨境直銷模式,形成互聯網+工業全程徹底解決方案」的探索、試驗和落地過程;代表紅領為「國際產業互聯網大會、全球物流與供應鏈大會、國際工業4.0峰會,工信部、發改委、各級政府、各協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歐商學院、阿里學院」等做「企業轉型升級、互聯網+、工業4.0、兩化融合、大數據、電商、新營銷方式」等方面的經驗分享。

目前,主要負責互聯網工業、紅領酷特智能模式的培訓、推廣和項目落地工作。還有線下店面和大巴的眾籌工作。

專訪記者:紅領服飾個性定製的12年的實踐和進化,證明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們來回看一下當年開始嘗試走新模式的情形,也就是2003年時候,當時服裝業尤其是西服生產供應與需求情況,紅領的狀況是?

李金柱:當時的市場形勢非常好,可以說,衣服做出來都搶著買。但是,由於普通的服裝生產進入門檻是非常低的,2個人能做,10個人能做,100個人建工廠,1000個人,10000個人也是工廠。有的小作坊買台機器,雇個人就開干。有些服裝老闆賺錢後拚命擴產、上新生產線、開新工廠;其他行業的老闆認為服裝賺錢容易也開始大舉進入。當時,紅領的生意也非常好,來提貨的客戶在廠門口排隊。

我們董事長張代理先生看到了這生機後的隱患。認為,不用多久產能就會飽和,大家就會進行惡性的價格競爭。為了找到一條與眾不同的、可以支撐未來的、健康發展道理,他跑遍了全球各地最好的服裝企業,甚至跨行業學習寶馬公司和日本重機公司。從2003年起,便率先開始了服裝定製的研究和探索。

專訪記者:基於當時哪幾個關鍵原因讓紅領走上這條漫漫探索之路呢?

李金柱:一是,我們的企業老闆看到了繁榮與瘋狂背後的危機,決定率先尋找具備絕對優勢的藍海;二是,當時在國內做品牌、做銷售非常不規范,無論是做團單還是做品牌,沒有關系不處理關系幾乎可以說寸步難行;三是,國內的企業都在走同質化的道路,你請代言人我也請,你贊助奧運會我也贊助,你做廣告我比你做的更多。惡意的模仿、不負責的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的對待消費者,導致競爭的無序和混亂。紅領下定決心打造別人難以短時間內模仿的競爭力。

專訪記者:張代理董事長醞釀啟動變革的時候,在場的高管、中層管理人員的反應如何?變革前的意見統一是如何實現的?

李金柱:任何一個機會都會經過四個階段:看不起;看不見;看不懂;來不及……
一個新生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紅領在2003年公司決定轉型的時候,除了張董以外都是反對的。而且,在將近10年的時間里,大家都感覺他得了「神經病」。為了統一思想,張董天天開會培訓,利用內刊宣傳,身體力行的和我們一起加班加點工作,並把辦公室搬到車間和大家一起工作。當意見實在無法統一時,就以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強行通過」,並承諾出現任何後果自己承擔。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原有生產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以及紅領模式的路徑逐漸清晰,意見也就逐步統一起來。

專訪記者:董事長拍板之後,在執行初期遇到哪些阻力?是如何解決的?像這種公司變革,應該是從外到內、從上到下進行組織變革和流程再造,動靜很大,興奮與挑戰並存,給大家講幾個具體有感觸的小例子。

李金柱:在執行初期,張董開完會離開會議室後,很多部門直接說,別聽他的,我們還是按照以前的做法執行。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後,張董發現並沒有他當時設想的結果,大家又不承認沒按要求做。經過他親自檢驗後,發現大家是陽奉陰違,非常生氣。接下來又開始統一思想、統一價值觀。經過反復的教育、督促和堅持不懈的說服,大家堅持做下來發現他的要求還是有道理的,再執行起來就好多了。

在生產線要由傳統大流水改造成柔性生產線的過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力;為了確保改造的質量和效率,小的改造都是在員工工作的同時進行的。將吊掛架上的六組夾子改為四組應該說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在改造之前,班組已經開了動員會,車間廣播也播了好幾天,並且給每個員工發了一份改造說明,圖文並茂的描述了改造後的好處和使用方法,但還是引起了一些員工的不滿。其中一位員工直接找到我,質問我為什麼要改?為什麼每天那麼煩人的、不停的改。我做了2 個小時的工作,也沒有起效。她走時放下一句話,你再改,明天我就不幹了。我們一定會堅持改,她真的再也沒來。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專訪記者: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具有較大變革影響力事件在階段性的表現出來,在變革管理學上叫「里程碑事件」,請您回顧下在這長達12年的過程中,有哪些里程碑事件發生,最後才有現在的好成績。

李金柱:在紅領的變革過程中,我們真的無法總結出或記得有什麼樣大的里程碑事件。因為每一步的改變都是艱難的,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沒有先例可以參考。每前進一步,還沒來得及收獲喜悅,就要面臨另一個更為艱難的任務。沒有時間也沒有想到要在這條路上留下足跡或思考些什麼,每時每刻想的都是如何走下去,如何完成任務。

專訪記者: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的改造,從管理角度理解,就是一場組織再造和流程再造的過程,人和組織、職責定位重新釐定的過程。家電業的海爾和美的變革也都顯示了這點。這場變革最難的是什麼?具體應該去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的路徑?

李金柱:從紅領的經驗來講,我們的組織變革是花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我們認為組織再造和流程變革一定是與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相輔相成的。如果將企業的發展或創新寄託於組織和流程再造,一定會失敗的。因為組織、流程與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不匹配,不但會造成組織的混亂也會影響業務的開展和正常的運營;如果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發生了重大變化或變革,組織和流程不改變,也會嚴重障礙或拖累企業的業務和運營。所以說,這兩方面一定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協調同步的。

專訪記者:關於公司組織及管理變革,一般來說,高層接觸到的外部信息和經營信息最多,激發變革的決心也最大。而中層和基層員工的主要目光還是在企業內部和自己的崗位上,內心會評估這次變革對於自己的利益和部門的利益有沒有沖擊。他們能否真正動起來,配合和支持變革,決定了改革能走多遠和改革的成敗。請您介紹下中層和基層員工在變革中的表現。

李金柱:首先必須處理好變革中對員工利益的影響,特別是要讓員工相信變革給企業和他本人帶來的益處,如果不變將產生的重大影響和損失。其次,是真誠的溝通和講究方法的教育、引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層和基層都是超載企業這條大船的水,不要讓大家站到對立面,要讓絕大數的員工擁護變革,齊心協力推動變革。

專訪記者:在漫長的變革過程,肯定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企業家對未知的擔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變革決心。請問如何控制變革中的風險並降到最低?

李金柱: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成功的企業家不一定是冒險家但一定是「預言家」。企業家最重要的素質是他的視野、境界和遠見;他們一定不會堅持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未來。規避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堅守,認准了方向,便心無旁騖,不猶豫、不彷徨、不盲從、不懈怠。

專訪記者:據說現在公司上下完全處於互聯網化的辦公環境中,離開了互聯網就無法辦公。請問紅領目前的組織架構是什麼樣的?與傳統架構相比關鍵差異點在哪裡

李金柱:紅領目前的組織是完全打破組織、部門壁壘的、扁平化的強組織、自組織。紅領源點論管理模式下,打破原有部門割裂的狀態,改變部門分工造成的視線「向領導看」的局限,所有節點都考慮客戶需求怎樣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考慮上遊客戶提出的實際需求怎樣得到滿足,同時考慮生產流程的承諾與契約,使輸出的產品和服務即能滿足需求又適於生產線生產。這種去部門化、去科層、最大限度釋放每個員工的創造力的自組織模式,是對古典管理理論(韋伯的科層制組織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等)的變革創新。

㈢ 工業互聯網平台行業落地要抓三個視角中什麼是主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3

㈣ 各省市、各個地區應該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主要任務

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之後,各地紛紛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步伐。發展工業互聯網,網路體系是基礎,平台體系是關鍵,安全體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區應緊緊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全力推進七大任務:

1.夯實網路基礎

夯實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基礎,應圍繞網路改造升級、提速降費、標識解析,推進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業無源光網路(PON)、工業無線、時間敏感網路(TSN)等技術,改造工業企業內網;

第二,以IPv6、軟體定義網路(SDN)以及新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即5G技術),實現工業企業外網的升級改造;

第三,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圍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推動行業性二級接機點的建設與連接。

2.打造平台體系

第一,培育工業互聯網平台,以企業為主導,構建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實現多平台互聯互通。

第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驗證。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台,開展技術驗證與測試評估。

第三,推動、吸引企業上雲。鼓勵工業互聯網平台在產業集聚區落地,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的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第四,培育工業APP,支持軟體企業、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3.加強產業支撐

要加強產業支撐,必須加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產品與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第一,關鍵共性技術支撐。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網路技術、融合應用技術開展聯合攻關,促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應用。

第二,系統解決方案支撐。圍繞智能感測器、工業軟體、工業網路設備、工業安全設備、標識解析等領域,推廣一批經濟實用的微服務化系統解決方案。

4.促進融合應用

融合創新工作應圍繞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兩大主體開展:

針對大型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工業現場的應用;開展用於個性需求與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精準對接的規模化定製;

針對中小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型應用。

5.完善生態體系

第一,構建創新體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圍繞重大共性需求與行業需要,面向關鍵技術與平台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第二,構建應用生態,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展示展覽、行業資訊、人才培訓、園企對接等增值服務。

第三,構建企業協同發展體系,以需求為導向,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中介型共享製造、眾創型共享製造、服務型需求共享製造、協同型共享製造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第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

6.強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底線,必須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推動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此外,各地區還應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動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開展安全咨詢、評估和認證等服務,提升整體安全保障服務能力。

7.堅持開放合作

第一,加強地區乃至國際的企業協作,形成跨領域、全產業鏈緊密協作的關系。

第二,建立政府、產業聯盟、企業等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協同與合作,參與工業互聯網標准規范與國際規則的研討與制定。

㈤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前景如何

1、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競爭格局

從軟體企業來看,工業互聯網主要代表企業有用友、東方電信等,以Saas服務轉型為戰略目標。在製造業企業中,以三一重工、海爾等企業為代表,其優勢是熟悉生產製造流程但雲計算技術較為薄弱;在互聯網企業,以BAT為代表,雖然雲技術領先但是缺乏專業和全面的工業知識;在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方面,華為和寶信軟體等帶領行業可以製造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平台、應用服務等整體信息化服務,但雲計算技術稍弱;此外,初創企業以昆侖數據、樹根互聯等代表企業為主,其領域專注度高,創始團隊通常來自頭部信息科技和工業企業,但資金實力較弱。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㈥ 中國工業互聯網為什麼爆發

政策頻發 推動工業互聯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2007年政府提出 「兩化融合」,為我國工業升級和轉型奠定了政策基礎。2015年國務院提出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提出了中國版智能製造的概念。而2017年年底國務院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到2025年,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百萬工業APP,實現百萬家企業上雲,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製造業新生態。在中央政策支持的條件下,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相關政策文件,如江蘇發布《關於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為產業發展創造了積極的環境,有望引導和驅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再加速。工業互聯網被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躍升為「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
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促進相關政策的落地。工信部相繼與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政府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政府鼓勵示範基地發揮資源聚集的優勢,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創業創新環境和專業化服務,構建資源集聚、創新活躍、高效協同的產業鏈"雙創"新生態。江蘇省省經信委聯合阿里雲啟動實施首批江蘇「1+30+300」工程,主要是推進阿里雲與省內30家兩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製造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築全服務鏈體系,支持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目前徐工集團、吉利等大型製造企業均已加入該工程,與阿里雲合作進行產業升級。
製造業智能化的內生需求和新興技術興起 驅動工業互聯網快速崛起
製造業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具備內生需求驅動力。首先是工業數據的爆發式增長需要新的數據管理工具:隨著工業數據採集范圍不斷擴大,數據的類型和規模都呈指數級增長,需要一個全新數據管理工具,實現海量數據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儲和管理。其次是企業智能化決策需要新的應用創新載體:數據的豐富性為製造企業開展精準化管理創造了前提,但工業場景高度復雜,行業知識千差萬別,傳統由少數大型企業驅動的應用創新模式難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迫切需要一個開放的應用創新載體,通過工業數據、工業知識與平台功能的開放調用,降低應用創新門檻,實現智能化應用的爆發式增長。三是新型製造模式需要新的業務交互手段:為快速響應市場變化,製造企業間在設計、生產等領域的並行組織與資源協同日益頻繁,要求企業設計、生產和管理系統都要更好支持與其他企業的業務交互,這就需要一個新的交互工具,實現不同主體、不同系統間的高效集成。
近年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尤其是新興技術的興起,為整個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打下了相應的技術基礎。首先是雲技術的成熟大幅降低製造企業IT化的運營成本和部署的成本;其次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帶來進一步的優勢:物聯網實現研究、設計、生產和銷售各種資源的動態配置以及產品全程跟蹤檢測,獲得大量數據;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挖掘數據的價值,強化製造企業的數據洞察能力,實現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㈦ 工業互聯網市場目前到底怎樣

工業互聯網的未來是什麼?我認為是工業智能。人工智慧起源於1956年,但直到最近才爆發,這期間核心在於互聯網的發展,催生的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千萬台設備的互聯,邊緣計算植入,都將催生更高級的智能。可能單個機械臂所具有的計算處理能力有限,但是互聯之後,這些龐大群體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群體智能。

所謂群體智能,是指無智能或僅具簡單智能的個體通過分布式、自組織式的群體協作,涌現出高級宏觀智能行為的特性一隻螞蟻智力水平有限,當你把它單獨拿出來時,就會看到它漫無目的四處亂串,不知道去哪,不知道從出口在哪裡。然而蟻群有數百萬只螞蟻,他們就能建造起一座城市,他們能成群穿過街道,並以最短的路徑找到食物。當大量智愚個體聚集在一起,並通過某種規則相互協作,他們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智能。

人腦其實也是無數智愚部分相互連接,而出現的高級智能。大腦皮層每一個不同部位,控制人體不同功能,有的部位專門控制視覺、有的部位專門控制聽覺,同樣要是只把某一部分拿出來,它的智慧不會和一隻螞蟻有太大區別,正式由於神經網路的互聯,才出現了意識、記憶、邏輯判斷等高級智慧行為工業互聯網通過將全球所有設備互聯,每一台設備、每一個邊緣計算器,它所擁有的智慧及其有限,但當他們實現互聯,實現大規模協作後,它們也必將實現某種智能;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人類的智慧是不可以遺傳的。

你小時學會了1+1=2,你的孩子任然需要從零還是學習,你的畢生所學不會遺傳給你的孩子。但機器不一樣,它可以遺傳得到上一代的經驗。當然現有人工智慧也在不斷的進化,通過工業互聯產生的海量數據,不斷餵食,現有小學水平的人工智慧,也將很快進化到大學、研究生水平……..

工業互聯也是我國的國家戰略,也已經出台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白皮書》。但作為企業來說,不能為了互聯而互聯,互聯不是目的,降本、增收才是目的。

㈧ 工業互聯網對接企業的難點在哪裡

總結為以下幾點:

1、事實知識
此類知識更接近於信息(或情報)。直接一點是企業是否建立有數字化應用及數字化分析,通過分析,還原問題的本真,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典型的應用包括MES應用、EAM應用及其他數字化應用系統。
2、原理知識
關於自然界(含人類社會)的原理和法則的科學知識。對於問題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可以通過SAAS級的產品直接針對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法推送給用戶的各級層面(高層、中層、基層推送不同的分析解決方法)、同時也包括研發相關的知識。
3、技能知識
關於做事的技藝或能力的知識。技能知識分類比較詳細,可以通過模塊化功能,由模塊化向所在模塊化人員推送相關知識體系。
4、人際知識
關於誰知道以及誰知道如何做某事的知識。這類知識本身不是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通過組織協調,通過知識地圖搜索功能,獲取到解決問題的資源,達到應用的目的。比如企業級社交應用中的通訊功能,必要時可備注技能,通過搜索內部就能解決問題。
5、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相互轉換
通常說高手在民間,他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通常從外形特徵是無法顯現出來,這部分知識稱為隱性知識,是知識產生價值的體現。另一種是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的,如文字、圖形、流程、視頻等方式,這部分知識稱為顯性知識,雖然不直接產生於價值創造,卻有利於企業知識的沉澱和持續學習。企業的隱性和顯性知識互換,可以是用於改善通道和十分鍾教育材料編制通道的應用,也就是常說的企業創新體制的構建。
綜上所述,企業級的應用無論是SAAS級,還是線下應用,應該具備以上功能,由此產生的數據,才能將其瓶頸和需求識別出來,為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對接產生鏈接。

㈨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分析:萬億級市場規模,五大建議構建安全保障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

㈩ 互聯網可能存在的問題會有哪些

目前來看,我國「互聯網+」的縱深發展,或者說產業互聯網的順利推進還存在以下的制約要素:

1.制度不適。目前信息生產力還未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主要是受到了原有基於「工業經濟」的生產關系的束縛,具體體現在制度安排上的落後。比如:沒有促進信息(數據)的流動與共享的政策;只有IT投資預算制度,沒有購買雲服務的財政支持制度;再比如,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不能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等等。

2.觀念落伍。目前我國的傳統產業存在較為嚴重的觀念固化的現象,具體體現在因襲原有的信息化老路,對雲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服務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應用,也沒有適應消費者作為主導的商業格局的轉變。

3.基礎設施滯後。與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持續進步相比,寬頻、現代物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城鄉、中西部的「數字鴻溝」嚴重製約信息經濟的深入普及、應用。

4.技術創新體系陳舊。當前我國的技術創新體系,仍然倚重傳統的高校、科研機構及國有企業,相關的產業扶持資金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一些依賴補貼的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技術進步效果不佳。

5.小微企業環境欠佳、經濟活力不足。盡管小微企業在解決就業、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上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政府扶持措施仍難落地,體現為對小企業重視不足,更多的扶持政策還是落在「中型企業」上。在國家經濟「降速轉型」形勢下,「大眾創新」愈發受到重視,而承擔「大眾創新」的主體正是小微企業。

6.人才匱乏、教育體系落後。目前,與低技能的勞動力相比,適應「信息經濟」發展的相關專業人才非常短缺,人才結構不盡合理。比如,電子商務人才、移動互聯網人才、互聯網金融人才等領域培養機制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

(10)為什麼工業互聯網這么難落地擴展閱讀:

首先,高度重視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經濟不是一個靠刺激內需的短期投資思維,而是內生驅動的經濟體,是解決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問題的新範式。與傳統的工業經濟相比,基於互聯網的信息經濟的生產要素、基礎設施、經濟形態、競爭規則都在發生重大轉變。在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互聯網公司中,中國佔了兩家。在新的國際競爭形勢下,中國有可能實現換道超車,取得先機,甚至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因此,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經濟的戰略地位和發展前景。

其次,寬容創新,不要急於「規范」和實現「健康」發展。我國互聯網經濟過去10年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一個較為寬松的發展環境。隨著互聯網經濟發展壯大,不可避免對傳統壟斷行業利益形成沖擊,有關部門也開始高度「重視」電子商務,主要表現在:法規密集和零散、監管大於扶持,行政許可過於繁雜,重復許可、許可審批不透明等問題。對於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要確立「先發展、後管理、在發展中逐步規范」的原則。建議對於目前各部委已經出台的相關政策進行梳理、清理、刪除;對於正在擬定中的相關行政法規暫緩出台,待《電子商務法》出台之後再完善補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工業互聯網這么難落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尾門雙開門都有什麼車 瀏覽:736
奧迪的銘牌在什麼地方 瀏覽:554
傑森教父怎麼開奧迪 瀏覽:190
汽車代理需要投資多少 瀏覽:173
定州哪裡的汽車加油好 瀏覽:160
如何看懂新能源汽車充電器 瀏覽:534
徐州東汽車站到觀音機場多少錢 瀏覽:529
汽車15t有什麼車 瀏覽:250
寶馬525怎麼設置歡迎詞 瀏覽:932
賓士雨傘什麼材質 瀏覽:960
太和到宿州的汽車多久 瀏覽:101
十五萬能買到哪個年份的寶馬五系 瀏覽:110
寶馬525顯示屏怎麼關機 瀏覽:586
賓士a油表空了還能跑多久 瀏覽:163
賓士b180車門安全鎖在哪裡 瀏覽:991
桑植到永順汽車多少錢 瀏覽:166
朋克汽車是個什麼鬼 瀏覽:665
汽車進氣壓力多少 瀏覽:308
風陵渡工業園區有哪些企業 瀏覽:470
賓士車賣給4s店多久錢到賬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