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或條件)
您好!我認為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外資的侵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市場、勞動力等條件。(外因)
2、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3、洋務運動的誘導。
4、受外資利潤刺激,中國的一些地主、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
如果寫道試卷上大致就這么多,也可以在後面再加上民族企業家的積極推動。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㈡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是如何產生的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洋務運動發展民族工業是因為國家落後、挨打,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是一直在救亡和圖存的民族主題下進行的。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全球擴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甲午戰火剛剛熄滅,列強便紛紛爭做中國的債主,搶奪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甲午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為擴大財源,支付巨額賠款,解決財政危機,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於是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熱潮。
從歷史上看,洋務運動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階段,其中又有兩個過程:先是官辦,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緊接著喚醒了民眾,很多的民族企業應運而生,代表人物有侯德榜、詹天佑等。從洋務運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構成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第一階段;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民族工業的魂魄基本形成。
㈢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3)民族工業怎麼豎起來的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㈣ 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產生的主要途徑
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近代民族工業的出現
(1)出現:隨著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19世紀70年代前後,近代民族工業首先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出現。
(2)原因:①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②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以「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形式創辦的近代民用企業,也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③外商企業的刺激(技術和設備、先進的生產方式、利潤)
(3)產生的途徑:一般來說,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有兩條途徑: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4)主要企業:1866年,鐵匠方舉贊、孫英德在上海虹口創辦發昌南器廠,專為美國商人經營的船塢加工、打制船舶零件。1972年,廣東南海商人陳啟源在南海便辦繼昌隆繅絲廠,產品行銷歐美,獲利頗豐。
2、19世紀70年代到甲午戰爭前的民族企業
(1)民族資本主我開設的工礦企業較少,且資本額較低;投資總額和每年新增投資額都較低。
(2)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繅絲業、棉紡織業、麵粉業、火柴業、造紙與印刷業、船舶修造業、機器製造業以及采礦業等幾個部門。
3、從甲午戰爭到一戰爆發前中國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原因:甲午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向中國大量輸出資本,繼續增加商品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擴大了帝國主義華的商品銷售和勞動力市場,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某些客觀條件。嚴重的民族危機使許多人紛紛呼籲「設廠自救」「實業救國」,以挽救民族危機,張謇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下,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2)狀況:全國新建的工礦企業數量較多且資本額較高,民族工業發展的速度較快。著名的民族工業企業有:張謇在江蘇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榮宗敬、榮德生在江蘇無錫
創辦的保興麵粉廠,周學熙在河北唐山創辦的新洋灰公司,劉懋賞、馮濟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晉礦務公司等
㈤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1、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雖然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但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市場、勞動力等條件。(外因)
2、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3、洋務運動的誘導及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政策放寬。
4、受利潤刺激,中國的一些地主、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及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
㈥ 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
造船業是中國最早的民族工業,1865年,江南造船廠的前身——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創建,揭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
主要企業:方舉贊創辦的上海的發昌機器廠、陳啟沅創辦的廣東南海的繼昌隆繅絲廠、天津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1840~1949年)在中國設立的、由民族資本創辦的、使用機器和機械動力生產的製造工業。近代民族工業從洋務運動開始,包括洋務派創辦的企業和民族資產階級創辦的企業。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時間是19世紀六十年代。
辛亥革命後,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的數年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輕工業中的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此外,火柴、毛紡織、榨油、造紙、玻璃等輕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艱難發展的重工業,在這個期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號稱近世商人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新式企業的發展與洋務運動以及清末新政時期有著不同的特徵。後者是以國家資本主義為主,重點是發展重工業;而前者則是以私人資本為主,側重於發展輕工業。輕工業的發展以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最為成功。
【發展特點】
(1)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
(2)地區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是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較早的地區,封建自然經濟最早解體;再者通商口岸便於出口和運輸,易於取得外國原料和技術設備。
(3)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賴性。由於民族工業誕生之日便受到雙重壓迫,發展艱難,矛盾是必然的。但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業對它們產生依賴性。
㈦ 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歷程
嚴格按照中學歷史課本來說:
1。誕生:19世紀60-70年代,隨著外國資本的進入和洋務運動的開展,一些中國民族工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通商口岸建立起來。
2。第一次發展高峰:1895年之後。由於《馬關條約》的影響,外國資本大量湧入,清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困難逐漸放棄「抑商」政策,鼓勵興辦工廠,民族資本快速擴大(雖然還是不大);
3.「黃金時代」: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在最初幾年為建立工業做出了很多努力。廣大工業和商業工作者以及對革命感到興奮的愛國華僑積極投入。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外,外國公司放鬆了對中國民族工業的鎮壓和排斥。在戰爭期間,對許多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內外因素使民族工業迅速發展;
4.春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所有國家的首都都回來了,許多國有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甚至破產。一些戰時出口熱點消失,國家產業陷入蕭條;
5.第二個發展高峰:過去十年,南京國民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鼓勵經濟發展,進行經濟改革,在國家統一後,政局相對穩定(事實上,它可能是不是很穩定),民族工業再次發展起來。許多經濟數據此後多年未被更新;
6.嚴重罷工:1937年全面戰爭爆發。戰爭的巨大破壞摧毀了一個在緊急情況下無法行動的民族工業。許多企業被日本人和日本人抓住了。在國民黨區,由於戰時制度的實施,經濟監管得到加強,一些官僚機器遭到勒索,民族工業難以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7。崩潰:抗戰結束後美貨又大量湧入,國貨受到擠壓。戰火頻仍,國民政府對民族企業的盤剝越發嚴重,惡性通貨膨脹更是令民族企業陷入絕境。
民族工業是中國人在現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建立的機器製造業。 洋務運動建立的軍民企業應屬於民族工業。 中國的資本主義民族工業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造船業是中國最早的民族工業。 1865年,江南造船廠的前身 - 江南機械製造局的成立,開啟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
(1)建國初期(1949-1952),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下,得到恢復和發展。
(2)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實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利用,限制和轉化方式,採取了一系列加工訂單,統一采購和承銷,分銷和銷售,公私合作夥伴關系。 個體企業,整個行業的公私合作夥伴關系以及固定利率的支付。 國家資本主義從低到高的過渡形式成功地實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和資產階級的和平救贖。
(3)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上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民族工業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㈧ 導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的原因
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封建經濟日益解體。同時,外國在華設立的企業和洋務派創辦的近代工業,在客觀上誘導和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中國產生,使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增強了新的因素,出現了新的階級力量,為中國社會變革提供了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的艱難發展是中國近代史的一條主要線索,本章分別在第三節、第七節中講述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初步發展的內容,以後還有這方面的內容。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中國無產階級的特點是本課重點。
近代中國是資本主義民主革命時期,1840-1919年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一時期革命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的產生,這就意味這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產生了。但是,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決定了它在領導革命時會動搖妥協,無法完成革命任務,最終革命領導權會轉移到無產階級手中。所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是本課重點之一。
中國的無產階級自產生之日起就深受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壓迫,所受壓迫最深,因而革命性最強,再加之其他的自身優點,這就決定了它必將成為近代中國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最終會取代中國資產階級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所以,中國無產階級的特點也是本課重點。
二、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
讓學生回憶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時間。告訴學生,雖然清朝的封建統治使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沒有向西方國家那樣發展成資本主義經濟,但是,在少數地區、少數部門仍然存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也將緩慢的走向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摧殘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打斷了中國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進程。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外國資本主義分揀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即由於西方商品的大量湧入,造成中國大批手工業者失業和農民破產(中國農民的經濟來源一為農耕、一為紡織,當洋紗洋布湧入後,農民通過紡織而得的收入大量減少甚至消失,導致其入不敷出,最終破產。),這就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商品生產,這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和可能。強調受外商獲利的刺激和洋務運動的誘導,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發展起來。
讓學生閱讀課文中關於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情況的文字,由學生製作民族工業出現表。要包括中國近代工業興起的時間、主要分布地區、早期著名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國早期民族資產階級的身分。關於中國近代工業分布地區,要讓學生認識到中國近代工業的分布與外國經濟的入侵有著密切聯系。
通過讓學生閱讀課文中有關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情況的補充材料和引文,分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規模、資本情況、與外國企業的關系(就此點教師可以適當介紹製造繅絲和加工麵粉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是自歐美引進的,繅絲業更是與出口密切相關。)、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民族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關系等問題。從中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勢單力薄,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面前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而且,其發展必須依賴外國企業。中國最初投資近代工業的人是官僚、地主和商人,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與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妥協的一面。也就是說,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是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產物。
三、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
教師要強調中國的無產階級的產生早於中國資產階級。
通過分析中國無產階級的來源,使學生認識到他們與農民階級有著天然的聯系,便於結盟;通過閱讀課文中有關中國無產階級境遇的補充材料,使學生認識到他們受到的壓迫最深,所以革命性最強;通過回憶中國境內的近代企業的分布,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無產階級高度集中,便於宣傳和組織。
通過閱讀課文中有關中國無產階級早期斗爭的補充材料,使學生了解早期工人的斗爭方式及影響。
㈨ 民族工業產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強的侵略,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
②中國政府的政策: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晚清政權、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都曾鼓勵興辦實業。
③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 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不斷興起,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④實業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支撐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動力和力量的源泉。
㈩ 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
世界發展的必然。由於英國等歐洲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大航海時代來臨了。自1840年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就再也無法關閉。只能被動的選擇接納,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政府開始允許地方興辦工廠,洋務運動也隨即展開。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給中國帶來了契機。銀行的興起增加了資本的攻擊與流動,股份公司也相應出現。這一時期,是中國工業短暫的春天。但隨著一戰結束,經濟危機緊隨其後,嚴重的通脹導致滯漲,最後民族工業沒落。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人們大無畏的犧牲自我,仿效俄國,飛速發展工業。真正的興起,應該在改革開放,政府對企業的大力扶持,同時引進外資,一切為發展讓道。新中國的發展犧牲了中國大多數人的利益。尤其對於一代人的價值觀打擊巨大,民族工業興起,也必然帶來了各方面問題。有什麼問題朋友你可以提的具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