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工業組網

如何工業組網

發布時間:2022-05-16 17:32:06

Ⅰ PLC的工業乙太網組網問題

計算機上裝普通網卡就行。每個PLC系統都是獨立的,不過加的343,需要重新組態。上位機WINCC建3個乙太網連接分別連3個CPU,可同時取3台CPU的變數,組態畫面就得融合到一個WINCC里。3台上位機是同等的,配置組態都是一樣的。

Ⅱ 工業無線區域網怎麼弄有什麼好的工業無線設備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一門科學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些同學們,上計算機系已經有近三年了,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一直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門專業,在本科階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因為計算機科學需要相當多的實踐,而實踐需要技術;每一個人(包括非計算機專業),掌握簡單的計算機技術都很容易(包括程序設計),但計算機專業的優勢就在於,我們掌握許多其他專業並不"深究"的東西,例如,演算法,體系結構,等等。非計算機專業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做一個晶元,寫一段程序,但他們做不出計算機專業能夠做出來的大型系統。今天我想專門談一談計算機科學,並將重點放在計算理論上。 計算機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從數學談起: 記得當年大一入學,每周六課時高等數學,天天作業不斷(那時是六日工作制)。頗有些同學驚呼走錯了門:咱們這到底念的是什麼系?不錯,你沒走錯門,這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我國計算機科學系裡的傳統是培養做學術研究,尤其是理論研究的人(方向不見得有問題,但是做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而計算機的理論研究,說到底了,如網路安全,圖形圖像學,視頻音頻處理,哪個方向都與數學有著很大的關系,雖然也許是正統數學家眼裡非主流的數學。這里我還想闡明我的一個觀點: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從實際生活當中抽象出來的理論,人們之所以要將實際抽象成理論,目的就在於想用抽象出來的理論去更好的指導實踐,有些數學研究工作者喜歡用一些現存的理論知識去推導若干條推論,殊不知其一:問題考慮不全很可能是個錯誤的推論,其二:他的推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導實踐。嚴格的說,我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政治課上學的理論聯系實際一直是指導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航標(至少我認為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當本著這個方向)。 其實我們計算機系學數學光學高等數學是不夠的(典型的工科院校一般都開的是高等數學),我們應該像數學系一樣學一下數學分析(清華計算機系開的好像就是數學分析),數學分析這門科學,咱們學計算機的人對它有很復雜的感情。在於它是偏向於證明型的數學課程,這對我們培養良好的分析能力極有幫助。我的軟體工程學導師北工大數理學院的王儀華先生就曾經教導過我們,數學系的學生到軟體企業中大多作軟體設計與分析工作,而計算機系的學生做程序員的居多,原因就在於數學系的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從所受訓練的角度上要遠遠在我們之上。當年出現的怪現象是:計算機系學生的高中數學基礎在全校數一數二(希望沒有冒犯其它系的同學),教學課時數也僅次於數學系,但學完之後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難道都是學生不努力嗎,我看未見得,方向錯了也說不一定,其中原因何在,發人深思。 我個人的淺見是:計算機系的學生,對數學的要求固然跟數學系不同,跟物理類差別則更大。通常非數學專業的所謂"高等數學",無非是把數學分析中較困難的理論部分刪去,強調套用公式計算而已。而對計算機系來說,數學分析里用處最大的恰恰是被刪去的理論部分。說得難聽一點,對計算機系學生而言,追求算來算去的所謂"工程數學"已經徹底地走進了誤區。記上一堆曲面積分的公式,難道就能算懂了數學?那倒不如現用現查,何必費事記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s或是Matalab好了。 我在系裡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學弟學妹們推薦參考書。中文的數學分析書,一般都認為以北大張築生老師的"數學分析新講"為最好。萬一你的數學實在太好,那就去看菲赫金哥爾茨的"微積分學教程"好了--但我認為沒什麼必要,畢竟你不想轉到數學系去。吉米多維奇的"數學分析習題集"也基本上是計算型的東東。書的名氣很大,倒不見得適合我們,還是那句話,重要的是數學思想的建立,生活在信息社會里我們求的是高效,計算這玩意還是留給計算機吧。不過現在多用的似乎是復旦大學的《數學分析》也是很好的教材。 中國的所謂高等代數,就等於線性代數加上一點多項式理論。我以為這有好的一面,因為可以讓學生較早感覺到代數是一種結構,而非一堆矩陣翻來覆去。這里不得不提南京大學林成森,盛松柏兩位老師編的"高等代數",感覺相當舒服。此書相當全面地包含了關於多項式和線性代數的基本初等結果,同時還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又比較深刻的內容,如Sturm序列,Shermon-Morrison公式,廣義逆矩陣等等。可以說,作為本科生如能吃透此書,就可以算高手。國內較好的高等代數教材還有清華計算機系用的那本,清華出版社出版,書店裡多多,一看就知道。從抽象代數的觀點來看,高等代數里的結果不過是代數系統性質的一些例子而已。莫宗堅先生的《代數學》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討論。然而莫先生的書實在深得很,作為本科生恐怕難以接受,不妨等到自己以後成熟了一些再讀。 正如上面所論述的,計算機系的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將抽象的理論再應用於實踐,不但要掌握題目的解題方法,更要掌握解題思想,對於定理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掌握證明過程即掌握定理的由來,訓練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這樣才達到了學習這門科學的目的,同時也縮小了我們與數學系的同學之間思維上的差距。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門課很重要,可惜大多數院校講授這門課都會少些東西。少了的東西現在看至少有隨機過程。到畢業還沒有聽說過Markov過程,此乃計算機系學生的恥辱。沒有隨機過程,你怎麼分析網路和分布式系統?怎麼設計隨機化演算法和協議?據說清華計算機系開有"隨機數學",早就是必修課。另外,離散概率論對計算機系學生來說有特殊的重要性。而我們國家工程數學講的都是連續概率。現在,美國已經有些學校開設了單純的"離散概率論"課程,乾脆把連續概率刪去,把離散概率講深些。我們不一定要這么做,但應該更加強調離散概率是沒有疑問的。這個工作我看還是盡早的做為好。 計算方法學(有些學校也稱為數學分析學)是最後一門由數理學院給我們開的課。一般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視程度有限,以為沒什麼用。不就是照套公式嘛!其實,做圖形圖像可離不開它,密碼學搞深了也離不開它。而且,在很多科學工程中的應用計算,都以數值的為主。這門課有兩個極端的講法:一個是古典的"數值分析",完全講數學原理和演算法;另一個是現在日趨流行的"科學與工程計算",乾脆教學生用軟體包編程。我個人認為,計算機系的學生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計算機系的學生為什麼要學這門課,我是很偏向於學好理論後用計算機實現的,最好使用C語言或C++編程實現。向這個方向努力的書籍還是挺多的,這里推薦大家高等教育出版社(CHEP)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聯合出版的《計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華中理工大學數學系寫的(現華中科技大學),這方面華科大做的工作在國內應算是比較多的,而個人認為以這本最好,至少程序設計方面涉及了:任意數學函數的求值,方程求根,線性方程組求解,插值方法,數值積分,場微分方程數值求解。李慶揚的那本則理論性過強,與實際應用結合得不太緊。 每個學校本系裡都會開一門離散數學,涉及集合論,圖論,和抽象代數,數理邏輯。不過,這么多內容擠在離散數學一門課里,是否時間太緊了點?另外,計算機系學生不懂組合和數論,也是巨大的缺陷。要做理論,不懂組合或者數論吃虧可就太大了。從理想的狀態來看,最好分開六門課:集合,邏輯,圖論,組合,代數,數論。這個當然不現實,因為沒那麼多課時。也許將來可以開三門課:集合與邏輯,圖論與組合,代數與數論。(這方面我們學校已經著手開始做了)不管課怎麼開,學生總一樣要學。下面分別談談上面的三組內容。 古典集合論,北師大出過一本《基礎集合論》不錯。 數理邏輯,中科院軟體所陸鍾萬教授的《面向計算機科學的數理邏輯》就不錯。現在可以找到陸鍾萬教授的講課錄像,自己去看看吧。總的來說,學集合/邏輯起手不難,普通高中生都能看懂。但越往後越感覺深不可測。 學完以上各書之後,如果你還有精力興趣進一步深究,那麼可以試一下GTM系列中的《Introction to Axiomatic Set Theory》和《A Course of Mathematical Logic》。這兩本都有世界圖書出版社的引進版。你如果能搞定這兩本,可以說在邏輯方面真正入了門,也就不用再浪費時間聽我瞎侃了。 據說全中國最多隻有三十個人懂圖論。此言不虛。圖論這東東,技巧性太強,幾乎每個問題都有一個獨特的方法,讓人頭痛。不過這也正是它魅力所在:只要你有創造性,它就能給你成就感。我的導師說,圖論裡面隨便揪一塊東西就可以寫篇論文。大家可以體會裡面內容之深廣了吧!國內的圖論書中,王樹禾老師的"圖論及其演算法"非常成功。一方面,其內容在國內教材里算非常全面的。另一方面,其對演算法的強調非常適合計算機系(本來就是科大計算機系教材)。有了這本書為主,再參考幾本翻譯的,如Bondy & Murty的《圖論及其應用》,人民郵電出版社翻譯的《圖論和電路網路》等等,就馬馬虎虎,對本科生足夠了。再進一步,世界圖書引進有GTM系列的"Modern Graph Theory"。此書確實經典!國內好象還有一家出版了個翻譯版。不過,學到這個層次,還是讀原版好。搞定這本書,也標志著圖論入了門。 離散數學方面我們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有個世界級的專家,叫邵學才,復旦大學概率論畢業的,教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最後轉向離散數學,出版著作無數,論文集新加坡有一本,堪稱經典,大家想學離散數學的真諦不妨找來看看。這老師的課我專門去聽過,極為經典。不過你要從他的不經意的話中去挖掘精髓。在同他的交談當中我又深刻地發現一個問題,雖說邵先生寫書無數,但依他自己的說法每本都差不多,我實在覺得詫異,他說主要是有大綱的限制,不便多寫。這就難怪了,很少聽說國外寫書還要依據個什麼大綱(就算有,內容也寬泛的多),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樣不是看誰的都一樣了。外版的書好就好在這里,最新的科技成果裡面都有論述,別的先不說,至少是"緊跟時代的理論知識"。 組合感覺沒有太適合的國產書。還是讀Graham和Knuth等人合著的經典"具體數學"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有翻譯版。 抽象代數,國內經典為莫宗堅先生的"代數學"。此書是北大數學系教材,深得好評。然而對本科生來說,此書未免太深。可以先學習一些其它的教材,然後再回頭來看"代數學"。國際上的經典可就多了,GTM系列裡就有一大堆。推薦一本談不上經典,但卻最簡 單的,最容易學的:這本"Introction to Linear and Abstract Algebra"非常通俗易懂,而且把抽象代數和線性代數結合起來,對初學者來說非常理想,我校比較牛的同學都有收藏。 數論方面,國內有經典而且以困難著稱的"初等數論"(潘氏兄弟著,北大版)。再追溯一點,還有更加經典(可以算世界級)並且更加困難的"數論導引"(華羅庚先生的名著,科學版,九章書店重印,繁體的看起來可能比較困難)。把基礎的幾章搞定一個大概,對本科生來講足夠了。但這只是初等數論。本科畢業後要學計算數論,你必須看英文的書,如Bach的"Introction to Algorithmic Number Theory"。 計算機科學理論的根本,在於演算法。現在很多系裡給本科生開設演算法設計與分析,確實非常正確。環顧西方世界,大約沒有一個三流以上計算機系不把演算法作為必修的。演算法教材目前公認以Corman等著的"Introction to Algorithms"為最優。對入門而言,這一本已經足夠,不需要再參考其它書。 再說說形式語言與自動機。我看過北郵的教材,應該說寫的還清楚。但是,有一點要強調:形式語言和自動機的作用主要在作為計算模型,而不是用來做編譯。事實上,編譯前端已經是死領域,沒有任何open problems,北科大的班曉娟博士也曾經說過,編譯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如果為了這個,我們完全沒必要去學形式語言--用用yacc什麼的就完了。北郵的那本在國內還算比較好,但是在深度上,在跟可計算性的聯繫上都有較大的局限,現代感也不足。所以建議有興趣的同學去讀英文書,不過國內似乎沒引進這方面的教材。可以去互動出版網上看一看。入門以後,把形式語言與自動機中定義的模型,和數理邏輯中用遞歸函數定義的模型比較一番,可以說非常有趣。現在才知道,什麼叫"宮室之美,百官之富"! 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的關系有點奇怪。二三十年以前,計算機科學基本上還是數學的一個分支。而現在,計算機科學擁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和眾多的研究人員,在很多方面反過來推動數學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孩子長得比媽媽還高了。但不管怎麼樣,這個孩子身上始終流著母親的血液。這血液是the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of 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也就是理論計算機科學。原來在東方大學城圖書館中曾經看過一本七十年代的譯本(書皮都沒了,可我就愛關注這種書),大概就叫《計算機數學》。那本書若是放在當時來講決是一本好書,但現在看來,涵蓋的范圍還算廣,深度則差了許多,不過推薦大一的學生倒可以看一看,至少可以使你的計算數學入入門。 最常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放在一起的一個詞是什麼?答:離散數學。這兩者的關系是如此密切,以至於它們在不少場合下成為同義詞。(這一點在前面的那本書中也有體現)傳統上,數學是以分析為中心的。數學系的同學要學習三四個學期的數學分析,然後是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數等等。實變和泛函被很多人認為是現代數學的入門。在物理,化學,工程上應用的,也以分析為主。 隨著計算機科學的出現,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視的數學分支突然重要起來。人們發現,這些分支處理的數學對象與傳統的分析有明顯的區別:分析研究的問題解決方案是連續的,因而微分,積分成為基本的運算;而這些分支研究的對象是離散的,因而很少有機會進行此類的計算。人們從而稱這些分支為"離散數學"。"離散數學"的名字越來越響亮,最後導致以分析為中心的傳統數學分支被相對稱為"連續數學"。 離散數學經過幾十年發展,基本上穩定下來。一般認為,離散數學包含以下學科: 1) 集合論,數理邏輯與元數學。這是整個數學的基礎,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 2) 圖論,演算法圖論;組合數學,組合演算法。計算機科學,尤其是理論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是 演算法,而大量的演算法建立在圖和組合的基礎上。 3) 抽象代數。代數是無所不在的,本來在數學中就非常重要。在計算機科學中,人們驚訝地發現代數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應用。 但是,理論計算機科學僅僅就是在數學的上面加上"離散"的帽子這么簡單嗎?一直到大約十幾年前,終於有一位大師告訴我們:不是。D.E.Knuth(他有多偉大,我想不用我廢話了)在Stanford開設了一門全新的課程Concrete Mathematics。 Concrete這個詞在這里有兩層含義: 首先:對abstract而言。Knuth認為,傳統數學研究的對象過於抽象,導致對具體的問題關心不夠。他抱怨說,在研究中他需要的數學往往並不存在,所以他只能自己去創造一些數學。為了直接面向應用的需要,他要提倡"具體"的數學。在這里我做一點簡單的解釋。例如在集合論中,數學家關心的都是最根本的問題--公理系統的各種性質之類。而一些具體集合的性質,各種常見集合,關系,映射都是什麼樣的,數學家覺得並不重要。然而,在計算機科學中應用的,恰恰就是這些具體的東西。Knuth能夠首先看到這一點,不愧為當世計算機第一人。其次,Concrete是Continuous(連續)加上discrete(離散)。不管連續數學還是離散數學,都是有用的數學! 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計算機科學研究的范疇 前面主要是從數學角度來看的。從計算機角度來看,理論計算機科學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可計算性理論,演算法設計與復雜性分析,密碼學與信息安全,分布式計算理論,並行計算理論,網路理論,生物信息計算,計算幾何學,程序語言理論等等。這些領域互相交叉,而且新的課題在不斷提出,所以很難理出一個頭緒來。想搞搞這方面的工作,推薦看中國計算機學會的一系列書籍,至少代表了我國的權威。下面隨便舉一些例子。 由於應用需求的推動,密碼學現在成為研究的熱點。密碼學建立在數論(尤其是計算數論),代數,資訊理論,概率論和隨機過程的基礎上,有時也用到圖論和組合學等。很多人以為密碼學就是加密解密,而加密就是用一個函數把數據打亂。這樣的理解太淺顯了。 現代密碼學至少包含以下層次的內容: 第一,密碼學的基礎。例如,分解一個大數真的很困難嗎?能否有一般的工具證明協議正確? 第二,密碼學的基本課題。例如,比以前更好的單向函數,簽名協議等。 第三,密碼學的高級問題。例如,零知識證明的長度,秘密分享的方法。 第四,密碼學的新應用。例如,數字現金,叛徒追蹤等。 在分布式系統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理論問題。例如,進程之間的同步,互斥協議。一個經典的結果是:在通信信道不可靠時,沒有確定型演算法能實現進程間協同。所以,改進TCP三次握手幾乎沒有意義。例如時序問題。常用的一種序是因果序,但因果序直到不久前才有一個理論上的結果....例如,死鎖沒有實用的方法能完美地對付。例如,......操作系統研究過就自己去舉吧! 如果計算機只有理論,那麼它不過是數學的一個分支,而不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事實上,在理論之外,計算機科學還有更廣闊的天空。 我一直認為,4年根本不夠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因為面太寬了...... 這方面我想先說說我們系在各校普遍開設的《計算機基礎》。在高等學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我國高教司明文規定的各專業必修課程要求。主要內容是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學會簡單的使用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表格處理功能和初步的網路應用功能。但是在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此門課程的目標決不能與此一致。在計算機系課程中目標應是:讓學生較為全面的了解計算機學科的發展,清晰的把握計算機學科研究的方向,發展的前沿即每一個課程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搞清各學科的學習目的,學習內容,應用領域。使學生在學科學習初期就對整個學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以做到在今後的學習中清楚要學什麼,怎麼學。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能的位置應當放在第二位或更靠後,因為這一點對於本系的學生應當有這個摸索能力。這一點很重要。推薦給大家一本書:機械工業出版社的《計算機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看了這本書我才深刻的體會到自己還是個計算機科學初學者,才比較透徹的了解了什麼是計算機科學。另外在廈門大學趙致琢老師的著作《計算科學導論》當中的很多經典理論都是在同類書籍中很難找到的。看看他也許你才會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計算機科學叫計算科學更為准確。這本書在世界上也可成為精品級的著作。 一個一流計算機系的優秀學生決不該僅僅是一個編程高手,但他一定首先是一個編程高手。我上大學的時候,第一門專業課是C語言程序設計,念計算機的人從某種角度講相當一部分人是靠寫程序吃飯的。在我們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計算機系裡一直有這樣的爭論(時至今日CSDN上也有),關於第一程序設計語言該用哪一種。我個人認為,用哪種語言屬於末節,關鍵在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當年老師對我們說,打好基礎後學一門新語言只要一個星期。現在我覺得根本不用一個星期,前提是先把基礎打好。不要再猶豫了,學了再說,等你抉擇好了,別人已經會了幾門語言了。 匯編語言和微機原理是兩門特煩人的課。你的數學/理論基礎再好,也占不到什麼便宜。這兩門課之間的次序也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無論你先學哪門,都會牽扯另一門課里的東西。所以,只能靜下來慢慢琢磨。這就是典型的工程課,不需要太多的聰明和頓悟,卻需要水滴石穿的漸悟。有關這兩門課的書,計算機書店裡不難找到。弄幾本最新的,對照著看吧。組成原理推薦《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清華大學王愛英教授寫的。匯編語言大家拿8086/8088入個門,之後一定要學80x86匯編語言。實用價值大,不落後,結構又好,寫寫高效病毒,高級語言里嵌一點匯編,進行底層開發,總也離不開他,推薦清華大學沈美明的《IBM—PC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有些人說不想了解計算機體系結構,也不想製造計算機,所以諸如計算機原理,匯編語言,介面之類的課覺得沒必要學,這樣合理嗎?顯然不合理,這些東西遲早得掌握,肯定得接觸,而且,這是計算機專業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的少有的幾項優勢。做項目的時候,了解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說,僅僅為了技術而技術,只懂技術的人最多做一個編碼工人,而永遠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整個系統的設計,而編碼工人是越老越不值錢。關於組成原理還有個講授的問題,在我學這門課程時老師講授時把CPU工作原理譽微程序設計這一塊略掉了,理由是我們國家搞CPU技術不如別的國家,搞了這么長時間好不容易出了個龍芯比Intel的還差個十萬八千里,所以建議我們不要學了。我看這在各校也未見得不是個問題吧!若真是如他所說,那中國的計算機科學哪個方向都可以停了,軟硬體,應用,有幾項搞得過美國,搞不過別人就不搞了,那我們坐在這里干什麼?教學的觀念需要轉變的。 模擬電路這東東,如今不僅計算機系學生搞不定,電子系學生也多半害怕。如果你真想軟硬體通吃,那麼建議你先看看邱關源的"電路原理",也許此後再看模擬電路底氣會足些。教材:康華光的"電子技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還是不錯的(我校電子系在用)。有興趣也可以參考童詩白的書。 數字電路比模擬電路要好懂得多。推薦大家看一看我們北工大劉英嫻教授寫的《數字邏輯》業績人士都說這本書很有參考價值(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原因很明了,實用價值高,能聽聽她講授的課程更是有一種"享受科學"的感覺。清華大學閻石的書也算一本好教材,遺憾的一點是集成電路講少了些。真有興趣,看一看大規模數字系統設計吧(北航那本用的還比較多)。 計算機系統結構該怎麼教,國際上還在爭論。國內能找到的較好教材為Stallings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esigning for Performance"(清華影印 本)。國際上最流行的則是"Computer architecture: aquantitative approach", by Patterson & Hennessy。 操作系統可以隨便選用《操作系統的內核設計與實現》和《現代操作系統》兩書之一。這兩部都可以算經典,唯一缺點就是理論上不夠嚴格。不過這領域屬於Hardcore System,所以在理論上馬虎一點也情有可原。想看理論方面的就推薦清華大學出版社《操作系統》吧,高教司司長張堯學寫的,我們教材用的是那本。 另外推薦一本《Windows操作系統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這本書是我國操作系統專家在微軟零距離考察半年,寫作歷時一年多寫成的,教操作系統的專家除了清華大學的張堯學(現高教司司長)幾乎所有人都參加了。Bill Gates親自寫序。裡面不但結合windows2000,xp詳述操作系統的內核,而且後面講了一些windows編程基礎,有外版書的味道,而且上面一些內容可以說在國內外只有那本書才有對windows內核細致入微的介紹, 如果先把形式語言學好了,則編譯原理中的前端我看只要學四個演算法:最容易實現的遞歸下降;最好的自頂向下演算法LL(k);最好的自底向上演算法LR(k);LR(1)的簡化SLR(也許還有另一簡化LALR)。後端完全屬於工程性質,自然又是another story。 推薦教材:Kenneth C.Louden寫的"Compil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即是《編譯原理及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的譯本) 學資料庫要提醒大家的是,會用VFP,VB, Power builder不等於懂資料庫。(這世界上自以為懂資料庫的人太多了!)資料庫設計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資料庫實現則是典型的工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資料庫是最典型的一門計算機課程——理工結合,互相滲透。另外推薦大家學完軟體工程學後再翻過來看看資料庫技術,又會是一番新感覺。推薦教材: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的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作為知識的完整性,還推薦大家看一看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數據倉庫》譯本。 計算機網路的標准教材還是來自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s》(清華大學有譯本)。還有就是推薦謝希仁的《計算機網路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問題講得比較清楚,參考文獻也比較權威。不過,網路也屬於Hardcore System,所以光看書是不夠的。建議多讀RFC,里可以按編號下載RFC文檔。從IP的讀起。等到能掌握10種左右常用協議,就沒有幾個人敢小看你了。再做的工作我看放在網路設計上就比較好了。 可以參考一下。可以選擇,2011/10/8 11:18:54

Ⅲ 工業網路由哪些主要部分組成

是指安裝在工業生產環境中的一種全數字化、雙向、多站的通信系統。具體有以下三種類型: (1)專用、封閉型工業網路:該網路規范是由各公司自行研製,往往是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設,效率也是最高。但在相互連接時就顯得各項指標參差不齊,推廣與維護都難以協調。專用型工業網路有三個發展方向:①走向封閉系統,以保證市場佔有率。②走向開放型,使它成為標准。③設計專用的Gateway與開放型網路連接。 (2)開放型工業網路:除了一些較簡單的標準是無條件開放外,大部分是有條件開放,或僅對成員開放。生產商必須成為該組織的成員,產品需經過該組織的測試、認證,方可在該工業網路系統中使用。 (3)標准工業網路:符合國際標准IEC61158、IEC62026、ISO11519或歐洲標准EN50170的工業網路,它們都會遵循ISO/OSI7層參考模型。工業網路大都只使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一般工業網路的制定是根據現有的通信界面,或是自己設計通信IC,然後再依據應用領域設定數據傳輸格式。例如,DeviceNet的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是以CANbus為基礎,再增加適用於一般I/O點應用的應用層規范。

Ⅳ 誰知道工業級串口伺服器的組網方式嗎

1.直連組網方式
將計算機上的網線口與工業串口伺服器上的乙太網口直接相連該組網方式布線簡單,可以實現較長距離傳輸。

2.乙太網組網方式
通過工業串口伺服器將串口設備連接到乙太網上,其接線方式簡單,只需要將工業串口伺服器連接到路由器或者交換機上即可,通過設置串口伺服器的IP地址,就可使串口伺服器成為乙太網上的一個節點,從而使連接到該工業串口伺服器的設備連接到乙太網上, 通過該組網方式能夠將不同的設備, 將不同形式的串口 (如TTL、RS232、RS485 和 RS422)連接到乙太網上。

該組網方式可以將整個系統的設備連接到網路上,在組網過程中,除了可以利用交換機和路由器擴展外,還可以利用工業乙太網交換機,擴展不同型號的工業串口伺服器,實現設備的靈活組網,可以按管理需要分許可權、分級別對設備進行監控。實現了網路資源的共享和對所有系統的集中管理,為網路製造技術搭建平台。

Ⅳ 工業路由器怎麼實現組網功能

不知道你所指的工業路由器是否是跟我現在用的一樣,我現在用廈門才茂通信的4G路由器,他們是通過無線4G LTE網路上網的,組網很簡單通過4G LTE無線運營商網路實現點對點,點對多點通信上網,而且還有wifi熱點共享一些wifi設備上網!我們目前還在測試,效果非常不錯,准備年底采購呢!希望對您有用!

Ⅵ 工業交換機的相切環組網怎麼做

工業交換機相切環方案

中控室採用訊記科技CK6062工業乙太網交換機作為主幹交換機與配電間及鼓風機房控制站1#PLC、污泥脫水間控制站2#PLC的CK6044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進行主環網鏈接。控制站1#PLC與預處理區、加葯裝置、提沙裝置、杵架吸泥機等多區域的CK6062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進行相切環鏈接。控制站2#PLC與濾池、濾池電磁閥、紫外線池、污泥脫水間等多區域的CK6062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進行相切環鏈接。主幹網路拓撲採用訊記科技百兆光纖CK-RING冗餘自愈環網進行數據交換, 滿負載下故障恢復時間<20MS。

Ⅶ 如何使用工業級4G路由器及無線AP組網方式

方法/步驟

Ad-hoc模式:

Ad-hoc網路是一種點對點的對等式移動網路,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支持,網路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網路中不存在無線AP,通過多張無線網卡自由的組網實現通信。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要建立對等式網路需要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為您的電腦安裝好無線網卡,並且為您的無線網卡配置好IP地址等網路參數。注意,要實現互連的主機的IP必須在同一網段,因為對等網路不存在網關,所以網關可以不用填寫。
2)設定無線網卡的工作模式為Ad-hoc模式,並給需要互連的網卡配置相同的SSID、頻段、加密方式、密鑰和連接速率。

Infrastructure模式:

集中控制式模式網路,是一種整合有線與無線區域網架構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無線網卡與無線AP進行無線連接,再通過無線AP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實際上Infrastructure模式網路還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一種是無線AP與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
「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模式是目前很多家庭都使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無線路由器相當於一個無線AP集合了路由功能,用來實現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的連接。例如我司的無線路由器系列,它們不僅集合了無線AP功能和路由功能,同時還集成了一個有線的四口交換機,可以實現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的混合連接,如下圖所示:
AP加無線網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無線AP應該如何設置,應該如何與無線網卡或者是有線網卡建立連接,主要取決於您所要實現的具體功能以及您預定要用到的設備。因為無線AP有多種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它所能連接的設備不一定相同,連接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下面是我司的無線AP TL-WA501G的工作模式及其設置。我們的501G支持5種基本的工作模式,分別是:AP模式、AP client模式、repeater模式、Bridge(Point to Point)模式和Bridge(Point to Multi-Point)模式。

AP模式:

AP(Access Point,接入點模式),這是我們無線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於構建以無線AP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網路,所有通信都通過AP來轉發,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交換機的功能。這種模式下連接方式大致如下圖所示:
AP即可以和無線網卡建立無線連接,也可以和有線網卡通過網線建立有線連接。我們的501G只有一個LAN口,一般不用它來直接接電腦,而是用來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直接連接前端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換機。
在這種模式下,無線1到13。選擇中應該注意的是,如果周圍環境中還有其他的無線網路,盡量不要與它使用相同的頻率段。然後選擇501G工作的模式,我們的501G支持11Mbps帶寬的802.11b、54Mbps帶寬的802.11g模式(兼容802.11b模式)。同時注意開啟無線功能,就是不要選中『關閉無線功能』的這個選項即可。選中『Access Point』選項,設置好SSID號即可。注意,通過無線方式與我們的無線AP建立連接的無線網卡上設置的SSID號必需與我們無線AP上設置的SSID號相同,否則無法接入網路。

AP客戶端模式:

AP client模式下,即可以有線接入網路也可以無線接入網路,但此時接在無線AP下的電腦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進行連接,不能以無線方式與AP進行連接。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建立連接的方式大致的如下圖所示:
圖中的無線設備A ,即可以是無線路由器,也可以是無線AP。注意在進行連接時,我們的無線AP所使用的頻段最好是設置成與前端的這個無線設備A所使用的頻段相同。
首先當然是頻段、模式等基本設置,注意開啟無線功能。然後選擇AP的工作模式,使我們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並注意關閉WDS功能,否則無法與無線路由器建立無線連接。在client模式下,可以有兩種方式使無線AP接入前端的無線路由器,一種就是通過設置和無線路由器相同的SSID號,從而連接無線路由器;另一種就是通過在『AP的MAC地址』處填寫無線路由器的LAN口的MAC地址來建立連接。
注意:在這種工作模式下,無線AP下面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連接一台電腦。因為我們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並且關閉WDS功能時,它只學習一個MAC地址。如果需要下面還可以連接多台電腦的話,可以在我們的501G下面連接一個路由器,501G的LAN口與路由器的WAN口連接,路由器LAN口下面可以接多台電腦。
當需要我們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再與另外的無線AP建立連接時,連接的無線AP可以是AP模式,也可以是repeater模式。此時AP client模式下的WDS功能即可以是開啟的,也可以是關閉的。
當與設置為AP模式的無線AP進行連接時,我們設置為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可以通過設置一個SSID號,使這個SSID號與設置成AP模式下的無線AP的SSID號相同來建立連接;也可以通過在client模式下的『AP的MAC地址』欄中填寫前端設置為AP模式的無線AP的MAC地址來進行連接。
當前端的AP設置為repeater模式時,它並沒有SSID號,因此,我們設置為AP client的無線AP要與它建立連接,只能通過在『AP的MAC地址』欄中填寫前端AP的MAC地址來實現連接

Ⅷ 工業交換機可以怎麼組網

工業交換機和收發器(光電轉化器)結合使用,特別適合終端節點分散,距離遠的應用場合,比如說高清視頻監控領域,收發器一端通過雙絞線和終端設備相連,另一端通過光纖,遠距離接入到工業交換機光口,至於和光端機,特別是視頻光端機配合使用,多應用於視頻+數據+語音等多業務場合。

Ⅸ 如何將工業串列設備連接到乙太網網路

1. RealPort - 遠程 COM 埠 RealPort 是一種享有專利的軟體,它能誤導計算機視其為傳統的 COM 埠,而實際上我們的軟體正將虛擬 COM 埠指向網路中 Digi 設備伺服器的IP 地址。它的優勢是,您可以使用能與 COM 埠通信的幾乎任何一個軟體應用程序,並能讓該應用程序與網路中的串列設備進行通信,就象該設備在本地連接一樣。 單擊此處以獲取 RealPort 指南。 2. 協議網關 - 工業協議轉換器設備伺服器(如 Digi One IA RealPort)實際上採用串列協議時,協議網關可將它轉換為不同的乙太網協議。這種情況包括: a. Modbus RTU/ASCII 串列到 ModbusTCP b. Allen-Bradley DF1 串列到 Allen-Bradley Ethernet c. Allen-Bradley DF1 串列到 EthernetIP 協議網關可將串列設備加入工業乙太網網路,就象本機乙太網設備一樣。 有關工業協議的更多信息,請參閱 "支持何種類型的工業協議?"3. 串列隧道 4. TCP 套接字 應用程序連接 Digi One 時,TCP 套接字可直接打開與 Digi One 的 TCP 會話。這種情況出現在串列數據被封裝在 TCP 數據包中,然後發送到連接 Digi One 特定 TCP 地址的應用程序時。 其中一個示例是使用 Kepware OPC 伺服器軟體。配置 Kepware 時,需要知道它要連接的 PLC(或其它工業設備)類型以及它將啟動 TCP 套接字連接的 IP 地址(和埠號)。

Ⅹ 工業交換機的組網方式

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專門為滿足靈活多變的工業應用需求而設計,提供一種高性價比工業乙太網通訊解決方案。而其組網方式則更重點關注於環路設計。環路有單環和多環的區別,同時亦有在STP和RSTP基礎上,各個廠家設計的私有環路協議,如RingOn、RingOpen開環、FRP環、turbo環等。
集線器的發展產生了一種叫非管理型交換機的設備。它能實現消息從一個埠到另一個埠的路由功能,相對集線器更加智能化。非管理型交換機能自動探測每台網路設備的網路速度。另外,它具有一種稱為「MAC地址表」的功能,能識別和記憶網路中的設備。換言之,如果埠2收到一條帶有特定識別碼的消息,此後交換機就會將所有具有那種特定識別碼的消息發送到埠2。這種智能避免了消息沖突,提高了傳輸性能,相對集線器是一次巨大的改進。然而,非管理型交換機不能實現任何形式的通信檢測和冗餘配置功能。
乙太網連接設備發展的下一代產品是管理型交換機。相對集線器和非管理型交換機,管理型交換機擁有更多更復雜的功能,價格也高出許多-通常是一台非管理型交換機的3~4倍。管理型交換機提供了更多的功能,通常可以通過基於網路的介面實現完全配置。它可以自動與網路設備交互,用戶也可以手動配置每個埠的網速和流量控制。一些老設備可能無法使用自動交互功能,因此手動配置功能是必不可缺的。
絕大多數管理型交換機通常也提供一些高級功能,如用於遠程監視和配置的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用於診斷的埠映射,用於網路設備成組的VLAN(虛擬區域網),用於確保優先順序消息通過的優先順序排列功能等。利用管理型交換機,可以組建冗餘網路。使用環形拓撲結構,管理型交換機可以組成環形網路。每台管理型交換機能自動判斷最優傳輸路徑和備用路徑,當優先路徑中斷時自動阻斷(block)備用路徑。
可網管交換機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管理:通過RS-232 串列口(或並行口)管理、通過網路瀏覽器管理和通過網路管理軟體管理。
1. 通過串口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附帶了一條串口電纜,供交換機管理使用。先把串口電纜的一端插在交換機背面的串口裡,另一端插在普通電腦的串口裡。然後接通交換機和電腦電源。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里都提供了「超級終端」程序。打開「超級終端」,在設定好連接參數後,就可以通過串口電纜與交換機交互了,如圖1所示。這種方式並不佔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外管理」(Out of band)。
在這種管理方式下,交換機提供了一個菜單驅動的控制台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你可以使用「Tab」鍵或箭頭鍵在菜單和子菜單里移動,按回車鍵執行相應的命令,或者使用專用的交換機管理命令集管理交換機。不同品牌的交換機命令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品牌的交換機,其命令也不同。使用菜單命令在操作上更加方便一些。
2. 通過Web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可以通過Web(網路瀏覽器)管理,但是必須給交換機指定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除了供管理交換機使用之外,並沒有其他用途。在默認狀態下,交換機沒有IP地址,必須通過串口或其他方式指定一個IP地址之後,才能啟用這種管理方式。
使用網路瀏覽器管理交換機時,交換機相當於一台Web伺服器,只是網頁並不儲存在硬碟裡面,而是在交換機的NVRAM裡面,通過程序可以把NVRAM裡面的Web程序升級。當管理員在瀏覽器中輸入交換機的IP地址時,交換機就像一台伺服器一樣把網頁傳遞給電腦,此時給你的感覺就像在訪問一個網站一樣,如圖2所示。這種方式佔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內管理」(In band)。
如果你想管理交換機,只要點擊網頁中相應的功能項,在文本框或下拉列表中改變交換機的參數就可以了。Web管理這種方式可以在區域網上進行,所以可以實現遠程管理。
3. 通過網管軟體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均遵循SNMP協議(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協議是一整套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網路設備管理規范。凡是遵循SNMP協議的設備,均可以通過網管軟體來管理。你只需要在一台網管工作站上安裝一套SNMP網路管理軟體,通過區域網就可以很方便地管理網路上的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等。通過SNMP網路管理軟體的界面如圖3所示,它也是一種帶內管理方式。
可網管交換機的管理可以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來管理。究竟採用哪一種方式呢?在交換機初始設置的時候,往往得通過帶外管理;在設定好IP地址之後,就可以使用帶內管理方式了。帶內管理因為管理數據是通過公共使用的區域網傳遞的,可以實現遠程管理,然而安全性不強。帶外管理是通過串口通信的,數據只在交換機和管理用機之間傳遞,因此安全性很強;然而由於串口電纜長度的限制,不能實現遠程管理。所以採用哪種方式得看你對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要求了。
工業交換機的應用十分廣泛,在行業應用方面,主要應用於:煤礦安全、軌道交通、工廠自動化、水處理系統、城市安防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工業組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結婚租寶馬750怎麼租 瀏覽:108
臨沂哪裡可以配寶馬車鑰匙 瀏覽:330
如何自己開一家汽車廠商 瀏覽:646
賓士冷車氣格在哪裡 瀏覽:766
2021年賓士glc300提車要多久 瀏覽:106
汽車標志更改有哪些車 瀏覽:35
奧迪車常規保養包括哪些 瀏覽:191
什麼是工業級麵粉 瀏覽:227
東北工業怎麼發達 瀏覽:728
汽車水溫高有焦味是什麼原因 瀏覽:474
c620賓士怎麼啟動 瀏覽:105
吉利汽車2萬公里三年值多少錢 瀏覽:491
鹿寨華力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瀏覽:126
汽車高壓分杠線圈跑多少公里更換 瀏覽:809
賓士威霆改邁巴赫多少費用 瀏覽:550
工業用烤箱和食品有什麼區別 瀏覽:149
加長版的賓士有哪些 瀏覽:86
和寶馬5系一個級別的車有哪些 瀏覽:416
國產汽車買什麼好 瀏覽:338
汽車門滑不動怎麼辦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