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朝到唐太宗時候最大的發明是什麼
在唐朝發明了灌溉工具簡車和曲轅犁。在唐朝,冶煉技術得到顯著提高。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在造船方面,唐朝在使用推進器上開創了先河。還有就是唐三彩。
附(唐朝的文化藝術和宗教):
唐朝為中華文化做出了許多貢獻。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致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首都長安小雁塔近景唐朝的傳奇小說繼承六朝筆記小說的傳統並有新的發展。從唐傳奇起,小說真正開始有完整的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並開始反映社會現實。唐朝的傳奇代表作有:《枕中記》《鶯鶯傳》和《李娃傳》等,這些作品為後世宋朝的話本和明清小說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特此興建了大雁塔來保存這些佛經。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迎來空前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
附(唐朝經濟):
唐朝經濟雖不如其後的宋朝那樣發達,但亦可圈可點。
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制茶業。
商業與交通
唐朝錢幣「開元通寶」唐朝的城市商品經濟仍不發達,但已有成長。長安、洛陽、蘇州、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內的商業中心。唐朝國內交通發達。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道路遍布全國。水路交通則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為主。全國共有驛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其中陸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二百六十所。自安史之亂後,由於大批士紳與工匠南遷,長江流域商業城市發展快速,國家的經濟財政亦仰賴南方的補給,當時有所謂「揚一益二」的說法;而江南最大城市、江南東道治所蘇州的繁華程度在中唐時已逐步超越揚州和洛陽,在全國僅次於長安,成為整個中國南方唯一的、最高等級的州——雄州,有「甲郡標天下」之說,即所謂「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蘇最為大」;此外杭州、湖州等地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發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和揚州等地成為海上貿易中心。而坊市分開的制度在蘇州、揚州等商業城市被打破,還出現了夜市。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飛錢又叫便換,類似於現在的匯票。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後期的繁榮。
『貳』 唐朝時的手工業
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如:唐三彩)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制茶業
『叄』 中國四大發明的時間和發明者
1、造紙術
西漢初年我國人民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蔡侯紙」。
2、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術由畢升於宋朝時發明。
3、火葯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4、指南針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現。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3)唐朝手工業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2、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3、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4、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肆』 唐朝至今有幾項偉大的發現和發明
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
農業:曲轅犁、水車和筒車
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
唐朝醫學的另一個傑出成就,是在659年(顯慶四年)由蘇敬等人集體編修的,圖文並茂的葯物學專著《唐新本草》。此書共五十三卷,收集葯物844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定的葯典。
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長安在盛唐年間的極盛時人口達到100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之一,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當時的:日本奈良平安京、京都、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
『伍』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徵
1.官營手工業:
發展概況:夏商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統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據著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
主要特徵:主要生產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生產規模大,分工細致,代表著古代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
2.紡織方面手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會:紡織業開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為主,但也出現了絲織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綢的國家。②漢:遠銷海外,被稱為絲國(開辟絲綢之路).
③唐朝:中期以後,私營作坊興起.④宋元:棉紡織業興起,
元朝時松江成為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⑤明:紡織業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蘇州和杭州是絲織業的中心。
3.冶金方面手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就:
①新石器時代:已經出土了小件銅器,②夏商周:青銅鑄造業進入繁榮時期,被稱為青銅時代。.③春秋戰國:發明了冶煉生鐵和鋼的技術,出現了鐵器④漢:開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風形式發生革命性變化.⑤東漢時期: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為動力鼓風.
4.制瓷方面手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會:彩陶出現.②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陶發展過渡到瓷.商朝燒制出原始瓷器。③唐朝:釉陶製品的精品唐三彩,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④宋元:宋代的景德鎮到元朝發展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青花瓷器。.⑤明清:景德鎮成為瓷都,明中後期五彩瓷,清代琺琅彩。
5.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①生產部門不斷增加,並且勞動分工越來越細②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③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且出現工場手工業
④官營、私營、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
⑤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成相應變化。⑥長期領先於世界,產品遠銷海外。
『陸』 唐代的歷史現象(經濟,政治,文化,手工業,科技 )簡要概述
唐朝概括
政治
行政區劃
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中央官制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中書令、門下省(侍從、諫議)侍中、尚書省(行政)尚書令;
尚書省下轄六部(主官:尚書):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制,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
地方官制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五里一鄉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為一村
保:保長;五鄰一保
鄰:鄰長;四家一鄰
坊:坊正.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
軍事體制
在軍事上,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唐朝統一了隋朝末年軍閥割據的中國.唐太宗、高宗、武後在位時又遠征東西兩突厥,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打敗日本援軍,又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民族征戰.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制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這些戰績的基礎.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結果後來唐朝因安史之亂在軍事上全面收縮,中國的勢力從此退出中亞.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天策府的李世民、神將薛仁貴、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占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胡人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仆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的破壞導致府兵制改為徵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亂中,臨時代府兵制而起的擴騎並不能抵禦與節度使的兵力.唐朝在軍事上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犯邊.但在晚唐會昌三年唐軍在陰山之巔擊潰回鶻烏介可汗及回鶻十三部,安定了北部邊境.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十五日,但不久就被郭子儀驅逐.此後唐朝與吐蕃在西北地區進行了近百年的拉鋸戰,咸通七年(866)二月,張議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鶻首領仆固俊克復西州、 北庭、輪台、清鎮等城②.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 敗吐蕃軍,並斬殺尚恐熱,傳首京師③.吐蕃余眾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 擊,再敗,奏遷於嶺南.吐蕃遂衰亡④.河西肅清,使唐廷無西顧之憂.
南詔軍一度佔領安南.次年春,唐軍收復安南.此後,唐與南詔在安南進行了數次交鋒,至咸通七年,唐終於將南詔軍全部驅逐出去.乾符二年,唐天平節度使高駢在大渡河擊敗南詔軍,擒其酋長數十人.南詔自此不再寇擾西川.南詔在與唐朝的戰爭中耗盡了國力經此數敗後再也不成氣候,先於唐朝五年即唐天復二年,南詔滅亡.因為晚唐時期唐武宗和張議潮分別收復了一些失地,使得唐朝滅亡前夕仍然維持了五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
經濟
貨幣唐王朝建立後,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lěi),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juàn)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綉、綾、羅、絹、絁(shī)、綺(qǐ)、縑(jiān)、紬(chōu)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
農業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
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制茶業.
文化
文學
唐三彩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致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美術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贊嘆.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宗教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保存這些佛經.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
科技
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葯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柒』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歷程是什麼
中國古代手工業的重要部門主要有紡織業、冶金業、陶瓷業、造船業、造紙業等。
紡織業的發展:張騫溝通西域後,漢朝絲織品傳到西域。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遠銷西亞和歐洲的大秦,中國被譽為「東方絲國」。中國絲織技術也遠播到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唐朝至清朝,我國絲織業中心城市很多,其中唐朝有定州、益州、揚州,明代為蘇州、杭州,清代又有南京、廣州等。明朝中後期,蘇州有許多以絲織為業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即手工工場),僱傭機工進行生產,成為早期的資本家,這表明我國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的萌芽。清朝前期,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陶瓷業的發展:我國居民早在母系公社時期就已掌握了制陶技術,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都使用陶器,尤其是半坡氏族的彩陶非常有名。秦朝兵馬俑聞名世界。唐代邢州白瓷和越州青瓷最為著名;還創制了著名的「唐三彩」。北宋制瓷業發達,定窯白瓷、汝窯青瓷享有盛名,景德鎮為著名瓷都;明代規模大、分工細,清代景德鎮制瓷業擴大規模並出現瓷器工場。
『捌』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史
中國古代手工業:
一、按照行業分類
1、冶煉
商周:青銅。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器;春秋戰國:冶鐵;東漢:杜詩 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灌鋼法。
2、陶瓷
東漢: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朝:五大名窯,景德鎮成為瓷都;明清:青花瓷、彩瓷、琺琅彩。
3、紡織
元:黃道婆推廣先進棉紡織技術;明:紡織工業大規模發展。
二、按所有制分
1、官營手工業:政府直接經營,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產品精美,不進入市場,僅供皇室貴族,或武器。
2、民營手工業:明中葉後,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民營超過官營;明朝後期,蘇杭紡織業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基本特徵:僱傭關系)
3、家庭手工業:農業的補充,主要供家庭消費和繳納賦稅,剩餘部分出售。中國古代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8)唐朝手工業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早期手工業的發展和布局受自然資源分布影響較大,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商業的發展,區域性和全國性統一市場的形成。
手工業的發展突破了原料產地的限制,產品走向全國,這些都為手工業專業化生產中心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如果沒有活躍的商品經濟,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各地區的手工業分工及專業性手工業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
盡管中國古代手工業很發達,但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場合,手工業服務於農業,始終處於農業經濟的從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