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按照什麼的思路加快工業轉型

按照什麼的思路加快工業轉型

發布時間:2022-05-12 18:02:57

⑴ 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以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各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為載體,大力推進技術改造、研發設計、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產業鏈整合,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走上創新型、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發展道路,加快做大、做優、做強。

⑵ 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什麼為導向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造產業發展新空間

需求是現代經濟發展最大的動力,企業的效益歸根結底取決於市場需求。國際市場上我國遊客消費能力十分強大,這表明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潛力真實存在而且巨大。一般來說,企業以消費者為導向,以需求為中心,但很多時候消費者對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十分了解,需要企業創造性地開發出新產品,進而激發消費者的新需求。當前,我省傳統產業出現很多市場上產能過剩,而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卻產能不足。這要求在提高產品質量前提下,通過產品多樣化和特色化來細分市場,創造市場需求,在擴大市場需求過程中不斷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企業的發展空間大小,往往是由其創造的需求決定的。只有符合市場需求並能創造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需瞄準市場潛在需求特別是群眾多樣化需求,發揮創新原動力作用,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上持續發力,以創新開辟市場需求新天地。

二、以技術革新為導向,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步伐

技術優勢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撐。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以手工業和簡單機械加工為主的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到嚴峻挑戰。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成為發達國家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主要路徑。抓住傳統產業市場倒逼的機遇,鼓勵企業加大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投入,健全技術革新機制,重點圍繞改善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提高裝備水平、優化工藝流程、提高信息化和安全生產水平,支持建立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加快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和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技術改造項目,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

三、以融合發展為導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

傳統產業在安徽經濟中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很多地區傳統製造業仍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脊樑。因此,我們不能照搬一些發達國家(地區)用高端產業來完全取代傳統製造業的道路,而只能通過新舊產業的交互作用、融合滲透、逐步創造出全新的產業體系,完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種產業融合是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達到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它降低了傳統行業間的進入壁壘,為企業提供擴大規模、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巨大商機,是一種新舊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產業融合可從產業重組、產業交叉和產業滲透三個方面展開:一是通過產業鏈的上下游產業的兼並、重組來融合,是一種傳統產業內部重組融合,它所產生的產品或服務往往不同於原有。二是通過高新技術嫁接改造等多種方式,推出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是一種傳統製造業與高新產業融合。例如,傳統家電行業與液晶顯示屏技術整合形成液晶電視新產品。三是推動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提高雲計算、大數據、電商化對產業的滲透能力,帶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網路化發展。

四、以產業集聚為導向,打造經濟發展高地

產業集聚帶來「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並可以促進創新、促進競爭,為提高企業競爭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我省要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走集聚發展模式,依託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和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特色鮮明、集中度高、關聯性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重點扶持一批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一批百億元和千億元產業集群與產業基地。推進產業集群內傳統產業鏈條的完善和企業間的協作,探索建立傳統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效應。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加快推進省級傳統產業集聚基地建設。

五、以價值鏈攀升為導向,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

我省傳統產業如鋼鐵、有色、化工、煤炭、電力、家電、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綠色食品、輕紡鞋服、資源再生利用等多處於產業鏈低端,這種低端的產業轉型升級一般遵循的路徑是: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鏈條升級,具體路線可能是OEM(貼牌生產)→ODM(自主設計生產)→OBM(自主品牌生產)。這要求每個產業都必須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向「微笑曲線」兩端拓展。因此,我省傳統產業的升級,除了關注「前端」的研發、設計,更需要向「後端」的銷售、物流、售後服務發力,特別是讓用戶獲取更多價值。產品的用戶價值越高,企業就會擁有大量忠誠用戶群。當用戶累計到一定程度,用戶給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將會遠遠超過產品所帶來的價值。傳統行業產業價值鏈的延伸發展,實際上是通過產業組織的持續變化和價值的不斷創新以保持產業的增長,要求從根本上去改變那種獨立發展和在產業邊界內從事價值鏈一系列固定活動的傳統模式。

⑶ 如何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經濟提速轉型發展

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努力在轉型發展中實現新突破。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培育優勢產業引領轉型、促進創新創業驅動轉型;堅持協調發展、共享發展,就是要堅持城鄉統籌助推轉型;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鼓勵資產重組加速轉型;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加強環境保護倒逼轉型。
要搶占發展制高點,打造產業升級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產業引導基金的杠桿作用,重點培育生命健康、3D列印及智能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資產重組,鼓勵企業走資本運作和上市之路,下決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推進園區經濟和循環經濟深度融合、臨港經濟和園區經濟有機融合、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業高度融合。
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精緻繁昌」城市升級版。規劃建設要精美,按照城鄉一體化、全域城鎮化思路,強化規劃引領,高標准、高質量、高品位建設一批精品工程。功能設施要完善,加快供水、供電、供氣、通信、公交、污水管網、城市防洪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要精細,整合城市管理和服務各類資源,構建運行順暢、服務高效、監管有力的現代城市管理模式。市民生活要便捷,科學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要推進「五個繁昌」建設,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建設「山水繁昌」,依山造林、依水設景,建設青山環城、綠水繞城、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新城。要建設「人文繁昌」,充分發掘繁昌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要建設「活力繁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建設「智慧繁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要建設「幸福繁昌」,以實施民生工程為重點,不斷提高惠民、富民、利民、安民指數。
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教育、基層黨建、幹部管理、改進作風、懲治腐敗、落實責任務必從嚴,為「十三五」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⑷ 如何推進工業農業旅遊城市動力五個轉型

首先是推進城市空間轉型升級。促進由單中心向多中心、組團式發展的轉變,形成布局合理、規范有序、高效暢通、生態宜居、疏密有度、錯落有致的城市空間秩序。
其次是推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轉型升級,實力顯著提升,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四化」同步發展,依託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資源優勢,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著力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進一步把握產業關聯規律和城市發展規律,樹立全域發展理念,突出規劃銜接、項目支撐,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提高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⑸ 企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部分企業還出現生產經營困難,這些都是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我們要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宏觀政策、微觀發展形成的倒逼機制,在調整中提升,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YC孵化器是美國一家風險投資機構,為廣大企業提供轉型升級服務。

⑹ 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根據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製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⑺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 什麼為向導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為導向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製造業分工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為重振實體經濟,增加就業機會,紛紛推進「再工業化」,重塑製造業新優勢;新興經濟體和東盟等周邊國家則利用我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機會,加大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力度,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兩頭受壓的困局,必須改變以往以做大規模為導向的產業政策,調整為以創新驅動為導向的產業政策,具體思路可以歸納為:「抓兩頭、放中間,調結構、促創新,搭平台、造環境,定標准、強監管」。「抓兩頭、放中間」要求產業政策轉向從產業發展生命周期角度支持處於發展階段「兩頭」的產業,即對處於孕育期和幼兒期的新興產業給予扶持,扶上馬再送一程,促進產業快速成長;對處於衰退期的傳統產業,在職工再就業培訓、轉產就業安置、設備淘汰補助等方面給予企業退出援助,盤活存量資源;而對處於「中間」即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產業,則要充分放開,讓其在市場競爭中強筋健體、自由發展。「調結構、促創新」是指產業政策的目標要從原來的「擴能增量」調整為「創新驅動、提質增效」。一方面,要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的全面創新,加快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另一方面,要按照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目標,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動傳統製造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促進產業結構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水平。「搭平台、造環境」要求政府支持產業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搭建發展平台、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上。「定標准、強監管」主要強調通過標准引領,規范行業發展秩序,並積極推動我國產業標准上升為國際標准,提升我國產業發展國際競爭力,努力搶佔全球產業發展制高點,逐步掌握行業話語權。

⑻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第二章 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本質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工業強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為轉型升級的中心任務。正確處理好工業增長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重大關系,以提高工業附加值水平為突破口,全面優化要素投入結構和供給結構,改善和提升工業整體素質,強化工業企業安全保障,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堅持把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努力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躍升。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堅持把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推廣應用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強化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加快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向綠色低碳、清潔安全轉變。
——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加快推動製造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
——堅持把提高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發展水平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完善公共設施和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空間結構,加快推動工業布局向集約高效、協調優化轉變。
——堅持把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穩定外需、擴大內需,實現內需外需均衡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動宏觀調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場力量轉變。 根據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十二五」時期要力爭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高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10%,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重點骨幹企業達到3%以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產業核心技術,重點領域和新興產業的關鍵裝備、技術標准取得突破。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實現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15%左右;面向工業生產的相關服務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規模經濟行業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培育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中小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佔比進一步提高。
——信息化和軍民融合水平顯著提高。重點骨幹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行業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達到70%,大中型企業資源計劃(ERP)普及率達到80%以上。軍民資源開放共享程度明顯提高,軍民結合產業規模顯著擴大。
——質量品牌建設邁上新台階。新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明顯增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准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食品、葯品、紡織服裝等民生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十一五」末降低21%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1%以上;工業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0%,工業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5%;主要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到「十二五」末,努力使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工業的創新能力、抵禦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工業強國建設邁上新台階。
專欄1:「十二五」時期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指標(略)

⑼ 如何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大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大意義,是當前和今後時期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當前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統籌規劃,調動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二是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按照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規劃,落實並完善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繼續安排專項資金,統籌推進20項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和應用示範工程。二是完善市場培育、應用與准入政策。支持擴大節能環保、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市場,繼續做好「三網融合」工作,加快建立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優化市場准入管理程序。三是加快突破新興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加大投入、依託企業、健全機制,整體推進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葯等領域技術研發,爭取掌握一批具有發展主導地位的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

二、加快企業技術改造

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先進技術產業化應用。二是加快推廣應用先進製造系統、智能製造設備及大型成套技術裝備。支持重點企業瞄準世界前沿技術,加快裝備升級改造,推動關鍵領域的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是加快推廣國內外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適用清潔生產技術普及率。四是著力推進精益製造,改進工藝流程,提高製造水平。五是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加快推廣應用現代生產管理系統等關鍵共性技術,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三、鼓勵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並重組

總的要求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規模效益顯著的行業為重點,堅持市場化運作,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推動重點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一是堅持市場化運作,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准則,尊重企業意願,由企業通過平等協商,自願自主地開展兼並重組。二是完善政策措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完善相關行業規劃和政策措施,努力營造有利於企業兼並重組的政策環境。完善企業兼並重組服務管理體系,努力消除制約企業兼並重組的體制機制障礙,規范行政行為。三是推動體制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支持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完善治理結構,增強技術優勢,開展管理創新,加強品牌建設,淘汰落後產能,培育國際競爭力,推進轉型升級。四是實行分類指導,促進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結合行業自身特點和企業實際情況實行分類指導,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促進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形成結構合理、有效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格局。五是加強統籌兼顧,維護企業、社會和諧穩定。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兼顧國家、地方、企業和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債權人、債務人和企業職工等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社會和諧穩定。

四、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

要立足我國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重點,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集聚,構建結構優化、水平先進、開放共贏、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發展格局。一是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圍繞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和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中、高端發展,深化產業融合,細化專業分工,增強服務功能,提高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我國產業綜合競爭力。二是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豐富服務供給,完善服務標准,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在鞏固傳統業態基礎上,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不斷培育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從促進消費升級出發,不斷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特別是要把基於寬頻和無線的信息消費作為新一輪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領域,積極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網路文化、數字家庭等新興消費熱點。三是以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重點,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協同推進城鎮化和農村發展,積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進入,推動農村服務業水平盡快上一個新台階。四是緊扣海洋經濟發展戰略部署和要求,加強陸海統籌,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層次和水平。五是統籌國內服務業發展和對外開放,加快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推動有條件的服務業企業「走出去」,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有效防範風險,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服務貿易規則制定,深入推進與港澳台地區服務業合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服務業國際合作與競爭。五是大力推進服務業各項改革,著力破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爭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創新政策支持,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務業市場監管體系,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

五、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

小型微型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一,要進一步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建立財政支持資金穩定增長機制。要進一步落實好國發14號文件「資金總規模要逐年增加」的政策,繼續加大力度,建立資金總規模穩定增長的機制。二是要抓緊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設立工作。加快出台基金設立、管理、運作等相關文件,讓基金盡快發揮作用。三是要進一步研究稅收政策。突出扶持科技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的發展,形成系統完備、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四是要繼續清理整頓涉及小微企業的不合理負擔。繼續減免部分涉企收費,規范具有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性收費。

第二,要進一步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精神,研究建立小微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徵集與評價體系,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強信貸產品創新。要加大政策引導小微企業創業(風險)投資發展的力度,切實降低融資成本,多方位滿足小微企業金融需求。

第三,要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大力轉變中小企業發展方式,堅持「專精特新」,鼓勵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堅持集群發展,積極發展專業化產業集群,提高中小企業集聚度,提高與大型企業的協作配套水平;堅持轉型升級,支持中小企業運用先進適用技術以及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堅持加強管理,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加強基礎管理,推進企業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大力提升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第四,大力推進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建立和完善為小型微型企業服務的公共服務平台。實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工程,調動和優化配置服務資源,增強政策咨詢、創業創新、知識產權、投資融資、管理診斷、檢驗檢測、人才培訓、市場開拓、財務指導、信息化服務等各類服務功能,重點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質優價惠的服務。

⑽ 如何運用新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為推動產業發展提供原動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決定行動,思想引領行動,思想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幾乎都是先有思想革新,後有重大的變革行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定要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特別對於大理州而言,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深刻理解和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著力培育大理州的產業競爭力,走出比較優勢陷阱,樹立創新發展的理念,培育競爭優勢謀求新的發展;要樹立開放發展的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加強國際國內的聯合與協作,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要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建設,走出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做到優勢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戰略性產業培育並重、資源利用與綠色發展並重,科技進步與人才支撐並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二、實施創新發展,著力培育產業競爭力
在技術創新上,政府與企業要共同發力。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圍繞支柱產業和重點領域,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推進大理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政府要努力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在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公平、改善金融支持、深化激勵機制等方面積極作為,構建具有區域產業特色自主創新體系。在產品創新上,要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樹立「生產一代、試制一代、研發一代和構思一代」的產品生產理念,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在營銷創新上,引導企業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和品牌運作思維,以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管理創新上,要激發企業家精神,引導企業家更加重視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最大限度向管理要效益。在人才創新上,要加強企業家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技術工人隊伍建設。
三、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產業效益
順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鼓勵引導工業企業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經營模式,推動工業上下游服務環節外包,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比重。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遠程技術支持等服務業新興業態。著力推動大理州高原特色農業與二、三產的融合發展。與二產融合,重點是延伸農業生產的產業鏈,促進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與三產融合,重點是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形成「批發市場+農戶」「互聯網+農產品營銷」「定製農業」等新型產業化組織方式。特別要與旅遊業相結合,拓展休閑旅遊業的發展空間,提升消費對大理州經濟的拉動。
四、加大開放力度,促進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立足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加強與周邊國家高層次、寬領域的經濟技術合作,建立邊境貿易經濟合作機制,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勢共享。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開通道、完善網路、提升功能、構建重要樞紐。著力產業培植發展,加大特色產業加工基地建設,加大培育開放型經濟。加快與沿海發達地區及中部地區經濟對接,在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承接產業轉移。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大理州各類企業到境外開拓周邊國家參與市場競爭。著力打造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實力。促進人文交流,廣泛開展科技、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發展道路
著力構建科學、集約、高效的國土空間開發和區域生態建設新格局,著力打造綠色、循環、低碳的產業經濟體系,致力推廣理性、節儉、文明的大眾消費模式,傾力建設山青、水秀、天藍的生態環境系統。以環境競爭力創造產業競爭力,以生態文明率先突破帶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要以洱海流域的保護與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多措並舉、綜合施策,讓蒼山洱海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同時要推動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以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區試點為抓手,全面推進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建設,深入推進「森林大理」建設。讓「綠色化」成為一種理念、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生產生活方式,一種行為指南。
六、切實推進改革,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保障
推動經濟在穩定增長中優化結構,只能也必須依靠改革。從一定意義上說,優化結構本身就是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才能真正收到成效。要把簡政放權、財稅金融、科技體制、投融資等改革推向縱深,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台,真正做到不該操心的不操心、該操心的操好心,才能充分激發創新的活力和潛力。

閱讀全文

與按照什麼的思路加快工業轉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燈泡怎麼回炸掉 瀏覽:204
寶馬3c車輛怎麼樣 瀏覽:533
賓士glb怎麼去西藏 瀏覽:887
新款奧迪a6油箱蓋鎖怎麼拆 瀏覽:643
奧迪q2首付多少錢 瀏覽:63
廣東到柳州汽車多少錢 瀏覽:993
電動汽車充電寶能用多久 瀏覽:824
賓士方盒子多少錢一盒 瀏覽:288
汽車貼膜有毛如何處理 瀏覽:124
e39寶馬改裝姿態要花多少 瀏覽:686
汽車氣缸有哪些品牌 瀏覽:850
奧迪哪些車型有急救醫療包 瀏覽:56
賓士的顯示屏怎麼發綠了 瀏覽:829
歐德寶汽車銷售在哪裡 瀏覽:201
龍岩寶馬哪裡最好 瀏覽:733
吉利星越汽車怎麼連接電話 瀏覽:657
奧迪四缸機油加多少升 瀏覽:797
奧迪和火箭哪個省錢 瀏覽:835
工業鹼指什麼 瀏覽:482
長興哪裡賣汽車輪胎鎖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