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懂工業4.0是什麼意思麻煩指導下。謝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德國所謂的工業四代(Instry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工業4.0已經進入中德合作新時代,中德雙方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有關工業4.0合作的內容共有4條,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就是「工業4.0」對於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雙方認為,兩國政府應為企業參與該進程提供政策支持。
「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4] 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
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❷ 工業4.0概念有哪些股票
工業4.0概念股票如下:
黃河旋風[600172]
應流股份[603308]
海得控制[002184]
科遠股份[002380]
信維通信[300136]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
❸ 工業40龍頭股有哪些
工業4.0龍頭股票有:TCL科技:工業4.0龍頭股。2016年2月公司擬聯手紫光集團打造100億元產業並購基金,重點投資於紫光集團和TCL集團產業上下游及相關產業、TMT、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及互聯網+等行業的直接投資、並購等。
工業4.0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隆盛科技、安泰科技、傳化智聯、科瑞技術、科大智能、匯川技術、長園集團、蘇大維格、華鵬飛、藍海華騰、克來機電、科大訊飛、興瑞科技、埃斯頓、智慧農業等。
一、什麼是龍頭股?
龍頭股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龍頭股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在股票市場中,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龍頭股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行業和概念中的股票表現來檢驗股票是否屬於該行業或概念的龍頭股。一般情況下,行業龍頭股是強勢股,常常會強於行業中其他的股票。在行業板塊上漲時,會優先出現股票漲停的情況。並且,龍頭股的基本面是較為穩定的,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里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而且,龍頭股的流通股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在行業板塊屬於中等區間。
投資者在交易龍頭股時,也需要注意根據市場環境進行投資,並不是龍頭股就一定會漲的。例如:如果股票市場處於「熊市」下跌階段,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較低,這就會導致龍頭股所處的行業受到市場的影響出現調整下跌,就會龍頭股出現下跌調整。
二、什麼是概念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概念股是股市術語,做為一種選股的方式。相較於績優股必須有良好的營運業績所支撐,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話題,將同類型的股票列入選股標的的一種組合。由於概念股的廣告效應,因此不具有任何獲利的保證。
❹ 智能工廠:到底什麼是工業4.0
先聲明,兔哥只是個知識的搬運工,我說的不一定對,不過是看了很多材料後消化理解的結果而已。事實上,工業4.0就沒有標准答案,連德國人自己都沒有。
先看三個概念:
工業1.0
機械化,以蒸汽機為標志,用蒸汽動力動力驅動機器取代人力,從此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正式進化為工業。
工業2.0
電氣化,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用電力驅動機器取代蒸汽動力,從此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實現分工,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
工業3.0
自動化,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PC的應用為標志,從此機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體力勞動,同時也接管了一部分腦力勞動,工業生產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類的消費能力,人類進入了產能過剩時代。
這三個定義都很學術,你們放心,這是全文最學術的一段話,後面就都是講故事了。
要理解工業4.0,我們得先看下目前的狀況,我們稱之為工業3.X,用修真小說的時髦描述,也就是3.0中後期,這種狀態叫做完全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
咱們還得從工廠的業務模式說起。
作為一個工廠,存在的目的只有兩個,生產產品,然後賣出去。所以在工業企業中,通常會分為兩個大的部門,一個是生產部門,一個是業務部門,前者通過MES(製造執行系統)管理,後者通過ERP(管理信息系統)來管理。
這兩個系統啥區別呢?ERP更傾向於財務信息的管理,而MES更傾向於生產過程的控制,簡單的說,ERP主要告訴你客戶需要生產多少個瓶子,哪天下單,哪天要貨,而MES主要負責監控和管理生產這些瓶子的每一個步驟和工序如何實現。
在中國工廠的很多車間里,各個生產設備之間、生產設備和控制器之間,都已經基本實現了連通。再牛逼一點的公司里,整個工廠已經通過製造執行系統(MES)連通起來,而業務部門全部通過ERP連通起來了。
發現問題了嗎?
ERP和MES其實並沒有連起來!
所以當ERP給MES下達生產計劃指令後,MES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與計劃偏差的事項(比如設備壞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會根據車間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是ERP是不知道的!所以它會繼續按照原本的計劃執行訂單,時間久了,財務系統和工廠的實際情況就會出現非常大的偏差。
至於為啥沒連起來,兩個原因,首先是ERP和MES的開發公司通常是兩撥人,搞財務的和搞生產的合作,不但互相不懂對方的職業術語,雞同鴨講,而且互相看不上對方。另外,業務部門和生產部門在公司里通常是分開運營,各自的領導有各自喜歡的供應商(原因你懂的)。
當然,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是斷然不會乾等著兩個系統的偏差越來越大的,既然系統不給力,咱人工上,咱們工人有力量。所以工廠車間通常會定期把MES的調整項做成一個表,交給業務部門,然後由業務部門手動在ERP中調整過來。
ERP和MES的問題只是工廠內系統斷層的一個問題縮影,事實上工廠里還有非常多的其他系統,設計、製造、采購、辦公等等,這些系統都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互相都不知道對方在幹啥,干到哪一步了。其中一個部分出了特殊情況,其他部分都不知道,只有等到問題出現了,才能退回來,所有系統再一個個改。
插一句,老羅的錘子手機之所以難產,就是因為在設計的時候,生產人員並沒有實時了解情況,所以實際生產時發現原本的牛逼設計會導致良品率很低,只能退回去重新設計。這樣每一個產品都要改來改去,所以一個工業品從設計到上線量產,往往要用一兩年的時間。
當然,這種事也不是第一天存在的,以前因為在工業時代,產品的生命周期很長,兔哥的老東家西門子一個型號的變頻器可以賣三十年,這樣一兩年的研發上線時間也就顯得不那麼長了,其餘的問題,靠著人工溝通,雖然有錯,倒也都相安無事。
然而,可怕的狼終於還是來了。
這兩只狼,一隻叫產能過剩,一隻叫互聯網。
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往一款產品賣三十年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你跑不快,有的是快的。老羅的錘子手機僅僅晚上線了幾個月,就從一款萬眾期待的爆款,成為了臭大街的過時貨,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了。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撼動了工業時代的一大基礎,信息不對稱。工業時代里,因為生產廠家無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個客戶的需求,所以往往採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組合到一起,成為一款產品。
比如你想要一雙適合你的腳的鞋子,鞋廠是無法知道你的腳多大的,所以只能測量很多人的腳之後,把最集中的尺碼分成40號,41號,42號等等,但是如果你的腳偏肥或偏瘦,對不起,概不伺候。
互聯網改變了這個局面,人與人,人與廠商,可以低成本的實現連接,從而讓每個人的個性需求被放大,人們越來越喜歡個性化的東西。但是個性化的東西需求量沒有那麼大,這就需要工業企業能夠實現小批量的快速生產。
這兩只狼,逼迫著傳統工業必須做一件事,一件工業社會最不愛做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製化的生產。
這個時候,先得做點准備工作,就是工業3.0首先要進化為3.X,所謂工業3.X,其實就是先把ERP和MES等等信息系統徹底打通,讓工廠原本的所有信息孤島實現連通。這個時候,就從完全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進入了完全的自動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也就是工業3.0大圓滿階段。
別小看這個過程,單就這一條,也許我們中國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才能完成。
好了,前面的都是現實問題,3.0大圓滿之後,我們就要開始科幻燒腦之旅了,我們終於要沖擊工業4.0了。這個過程中,3,0中以及完全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要開始做一件事,就是結婚,生孩子。
這個過程,德國叫工業4.0,美國叫工業互聯網,我們工信部稱之為兩化融合,物聯網的腦殘粉們把它叫做萬物互聯。
這里我要說一下,所有的物,如果需要互聯溝通時,就有一個問題,說什麼語言?說英語、德語、還是四川話?
通訊協議是什麼,這個是一個關鍵問題。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不用現在互聯網的通訊方式,也就是TCP/IP協議,這是個技術問題,沒法給你這種小白解釋明白(其實我這個曾經的半桶水自動化工程師也不怎麼太懂)。簡單的來說,互聯網的通訊方式,速度還是太慢,精準度還是不夠,安全性還是不好。而工業生產中,對於速度、精度和安全性的要求,要遠遠高於你在家下德藝雙馨的蒼老師電影的要求。
所以萬物互聯,必須需要一個專門的通訊協議。
這也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以及中國的兩化融合中國製造2025,這些時髦的名詞背後隱藏的核心問題,大家在爭這個通訊標准。美國的互聯網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希望從信息化層降維到自動化層;而德國的機械製造業最強,所以他更希望從自動化層升格到信息化層;中國嘛,製造業第一大國,互聯網第二強國,所以兩邊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個互聯網+,也叫中國製造2025。
按照修真小說的習慣,每一個境界都要分成一個小境界,以突顯差異和牛逼,我按照這個方法,把工業4.0也分成六重天。
工業4.0第一重天,智能生產。
之前我們說過,生產設備和管理信息系統也各自連接起來,並且設備和信息系統之間也連接起來了。你有沒有覺得還缺點什麼?沒錯,就是生產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還沒有連接起來。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東西,叫做RFID,射頻識別技術。估計你聽不懂,簡單來說,這玩意兒就相當於一個二維碼,可以自帶一些信息,他比二維碼牛叉的地方,在於他可以無線通訊。
我還是來描述一個場景,百事可樂的生產車間里,生產線上連續過來了三個瓶子,每個瓶子都自帶一個二維碼,裡面記錄著這是為張三、李四和王二麻子定製的可樂。
第一個瓶子走到灌裝處時,通過二維碼的無線通訊告訴中控室的控制器,說張三喜歡甜一點的,多放糖,然後控制器就告訴灌裝機器手,「加二斤白糖!」。
第二個瓶子過來,說李四是糖尿病,不要糖,控制器就告訴機器手,「這貨不要糖!」
第三個瓶子過來,說王二麻子要的是芬達,控制就告訴灌可樂的機械手「你歇會」,再告訴灌芬達的機械手,「你上!」
看到了,多品種、小批量、定製生產,每一灌可樂從你在網上下單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為你定製的,他所有的特性,都是符合你的喜好的。
這就是智能生產。
工業4.0第二重天,智能產品。
生產的過程智能化了,那麼作為成品的工業產品,也同樣可以智能化,這個不難理解,你們看到的什麼智能手環、智能自行車、智能跑鞋等等智能硬體都是這個思路。就是把產品作為一個數據採集端,不斷的採集用戶的數據並上傳到雲端去,方便用戶進行管理。
德美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分歧之一,就是先干智能工廠,還是先搞智能產品。德國希望前者,美國希望後者。至於中國,我們就搞加,還是加這個東西好,正加反加都行,反正能糊弄住大家就行。
工業4.0第三重天,生產服務化。
剛才說了,智能產品會不斷的採集用戶的數據和狀態,並上傳給廠商,這個就使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向服務收費。我好多年前在西門子的時候,西門子就提出來向服務收費,當時我覺得這是德國佬拍腦袋想出來的傻×決定,但是現在我才明白這是若干年前就已經開始為工業4.0的生產服務化布局了。你對西門子的印象是什麼?冰箱?你個糊塗蛋,西門子這些年已經悄然並購了多家著名軟體公司,成為僅次於SAP的歐洲第二大軟體公司了。
這個服務是什麼呢?比如西門子生產一台高鐵的牽引電機,以往就是直接賣一台電機而已,現在這台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的把數據傳回給西門子的工廠,這樣西門子就知道你的電機現在的運行狀況,以及什麼時候需要檢修了。高鐵廠商以往是怎麼做的?一刀切,定一個時間,到時間了不管該不該修都去修一下,更我們汽車保養沒什麼差別。現在西門子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需要修什麼時候需要養護,你要想知道,對不起,給錢。
再舉個例子,智能產品實現後,每一輛汽車都會不斷地採集周邊的數據,來決定自己的行駛路線,整個運輸系統會完全服務化,任何人都不需要再買車,有一天也許自己開車會成為嚴重的違法行為,因為設備是智能的,而人確實不可控的。
在這個階段,所有的生產廠商都會向服務商轉型。
工業4.0第四重天,雲工廠。
當工廠的兩化融合進一步深入的時候,另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就有要孕育而生了,這就是雲工廠。
工廠里的設備現在也是智能的了,他們也在不斷地採集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工業互聯網上,此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哪些工廠的哪些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哪些是有空閑的。那麼這些存在空閑的工廠,就可以出賣自己的生產能力,為其他需要的人去進行生產。
互聯網行業為什麼發展的這么快,就是因為創業者只需要專注於產品和模式創新,不需要自己去買一個伺服器,而是直接租用雲端的服務就行了。而目前工業的創業者,還是要不斷地糾結於找OEM代工還是自建工廠中,這個極大地限制了工業領域的創新。當雲工廠實現的時候,我預言中國的工業領域將出現一個比互聯網大百倍以上的創新和創業浪潮,那個時候這個社會的一切都將被深刻的改變。
兔哥之所以堅定地要做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和創業服務,就是在等這個風口。但願我是先輩,不是先烈。
工業4.0第五重天,跨界打擊。
互聯網行業天天說降維打擊傳統行業,什麼谷歌小米阿里巴巴樂視,可是我告訴你,當工業4.0進入第五重天時,工業企業的跨界打擊將比這些互聯網企業猛烈百倍。這個過程將從根本上撼動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根基,重塑整個商業社會。
舉個例子,一個生產手錶的廠商,這個表每天貼著你的身體,採集你身體的各項數據,這些數據對於手錶廠商也許沒啥用,但是對於保險公司就是個金庫,這個時候,手錶廠商搖身一變,就能成為最好的保險公司。
當自動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時候,跨界競爭將成為一種常態,所有的商業模式都將被重塑。
工業4.0大圓滿,黑客帝國。
整個工業4.0過程,就是自動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的過程,也是用軟體重新定義世界的過程。
在未來,多元宇宙將在虛擬世界成為現實,一個現實的世界將對應無數個虛擬世界。改變現實世界,虛擬世界會改變;改變虛擬世界,現實世界也會改變。一切都基於數據,被精確控制,人類的大部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將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所取代,所有當下的經濟學原理都將不再適用。
但是我相信有一些東西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人類的愛、責任、勇敢,對未來和自由的嚮往,以及永無止境的奮斗。
❺ 工業40和互聯網 論文
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有三種形式:
①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揭示出謊言同事實、謬論與真理之間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證明與論敵的論點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以此來證明論敵的論點是錯誤的。
②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
③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
駁論文的駁法有三種: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反駁論證相對於前兩者更高了一個層次。
議論雖有立論、駁論兩種方式,但兩者不是完全分開的。駁和立是辨證的統一。在立論性的文章中,有時也要批駁錯誤論點;在駁論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駁錯誤論點的同時,闡明正確的觀點。因此,立論和駁論在議論文中常常是結合起來使用的。
直接駁和間接駁的差別
①如果直接以論點出發,那就算是直接駁論
②如果通過各種論據來反駁論點的算間接駁論
③如果從始至終都通過論點論據來論證中心的,就是典型的駁論文,如魯迅先生的《友邦驚詫論》就是典型的駁論文章。
總之,寫駁論性的文章,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對准靶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並且還要強調出敵論的弊端。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可以引用一些較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強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
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❻ 到底什麼是工業4.0
「工業4.0」的本質是產業互聯網。「互聯網+製造」的融合,這是一場時代的革命,是顛覆和自我顛覆。實際上在過去的15年當中,見證了自動化到互聯網化,還洞察了萬物互聯所帶來的技術變遷。「工業4.0」是人類社會最後一次工業革命,引用工信部部長苗圩的一句原話:「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概念,「互聯網+製造」最具備條件,「工業4.0」也將成為「互聯網+」的最先突破的一個領域。
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領域里,在過去15年裡,所有的資源、資金都壓在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上面,所以我們稱之為消費互聯網。現在移動互聯網來到了第二產業工業,第一產業農業。按照馬雲的說法互聯網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的頂層基礎設施,是水、電、煤和高速公路。那麼,隨著移動互聯網對工業領域、農業領域的顛覆、侵襲,實際上整個移動互聯網我個人認為它進入深層次的再造,深層次的重新產生效率的一個階段。
根據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延續視覺大概為30到40年,所以說工業4.0移動互聯網對中國工業的顛覆、再造和融合才剛剛開始。
❼ 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有什麼區別
1、首次提出時間不同
德國工業4.0: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
中國製造2025:2014年12月,「中國製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2、目標不同
德國工業4.0:通過工業4.0戰略的實施,將使德國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術的供應國和主導市場,會使德國在繼續保持國內製造業發展的前提下再次提升它的全球競爭力。
在社會根本上,德國完善的民主法制和知識產權保護,是保障德國製造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後盾,更是降低社會生產成本、提升效率的真正利器。
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於國際產業變革大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戰略部署。
其根本目標在於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製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3、主要內容不同
德國工業4.0:
1、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2、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3、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中國製造2025:
1、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葯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製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2、智能製造工程
緊密圍繞重點製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並實現產業化。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
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搭建智能製造網路系統平台。
到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製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3、工業強基工程
開展示範應用,建立獎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領域應用。組織重點突破,針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急需。
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強化平台支撐,布局和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於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天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志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4、綠色製造工程
組織實施傳統製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製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範。
實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源頭防治專項。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准體系,開展綠色評價。
到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百家綠色示範園區,部分重化工行業能源資源消耗出現拐點,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到2025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基本建立。
5、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
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組織開展應用試點和示範,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到2020年,上述領域實現自主研製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❽ 什麼是工業4.0;各國的名稱各不同;各國的特點各
德國:產學研推動,升至國家戰略。工業4.0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於2013年將其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的十大未來項目中,計劃投入2億歐元資金,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企業界西門子、SAP等企業積極跟進,德國在工業4.0的理念思考和創新實踐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美國:政府戰略推動創新,積極實施‚再工業化‛。在美國,‚工業4.0‛的概念更多的被‚工業互聯網‛所取代,盡管稱法不同,但它們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將虛擬網路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將發展先進製造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生產方式重塑製造業。2009年12月,出台《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詳細分析了重振製造業的理論基礎及優勢,成為美國發展製造業的戰略指引;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先後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劃‛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以加快搶佔21世紀先進製造業制高點;2013年1月,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高端製造業國家項目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初步設計》,投資10億美元組建美國製造業創新網路(NNMI),集中力量推動數字化製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應用等先進製造業的創新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先進製造業能力的創新集群。
日本:特色工業4.0,人工智慧是突破口。日式工業4.0的一大特色是對人工智慧產業的探索,以解決勞動力斷層並支持未來的工業智能化,而其首先應用的領域就是工業化生產線。以日本汽車巨頭之一本田公司為例,其通過採取機器人、無人搬運機、無人工廠等先進技術和產品,加之採用新技術減少噴漆次數、減少熱處理工序等措施把生產線縮短了40%,並通過改變車身結構設計把焊接生產線由18道工序減少為9道,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車型生產線。日本政府近期加大了對3D列印機等尖端技術的財政投入。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繼續把3D列印機列為優先政策扶持對象,計劃當年投資45億日元,實施名為‚以3D造型技術為核心的產品製造革命‛的大規模研究開發項目,開發世界最高水平的金屬粉末造型用3D列印機。
中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速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2014年3月,主席訪問德國,在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重點提到德國工業4.0戰略;同年10月,總理訪問德國,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宣布了中德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產業結構轉型時強調,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目前,工信部與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國製造2025》規劃,很快要上報國務院。《中國製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被譽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將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圍繞在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和生物醫葯與生物製造產業。
❾ 最新工業4.0有哪些股票和基金
工業4.0概念股票如下:
黃河旋風[600172]
應流股份[603308]
海得控制[002184]
科遠股份[002380]
信維通信[300136]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