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

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2-01-27 06:43:00

1.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如何實現未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使資本主義經濟和軍事、政治實力得到空前發展,
資產階級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和銷售,他們不僅更大規模地輸出商品、掠奪原料,
還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輸出資本,開辦企業,
利用那裡的廉價勞動力,謀取高額利潤.世界市場向縱深發展
工業革命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性成就的同時,
由於片面地把自然當作征服的對象,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
另一方面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開發利用不僅是寅吃卯糧甚至已經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
如果說寅吃卯糧、竭澤而漁必然給未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影
響的話,那麼,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則
可以說是對於當前人類的存在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在人類活動中生產是與環境發生作用最頻繁、最密切的部分.
環境問題是指人類活動給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這兩大類.
環境問題貫穿於人類發展的整個階段.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生產方式和生產力水平的差異,
環境問題的類型、影響范圍和程度也不盡一致,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自人類出現直至工業革命為止,是早期環境問題階段;
從工業革命到1984年發現南極臭氧空洞為止,是近現代環境問題階段;
從1984年至今為當代環境問題階段.
十八世紀興起的工業革命,既給人類帶來希望和欣喜,
也埋下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潛在威脅.西方國家首先步入工業化進程,
最早享受到工業化帶來的繁榮,也最早品嘗到工業化帶來的苦果.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環境公害事件」層出不窮,
導致成千上萬人生命受到威脅,甚至有不少人喪生.
當前世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氣候變化,
臭氧層破壞、森林破壞與生物多樣性減少、大氣及酸雨污染、
土地荒漠化、國際水域與海洋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和有害廢物越境轉移等.
由此,人們逐漸認識到,治理環境問題已刻不容緩.
自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以來,
人類為保護「唯一的地球」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92年6月,聯全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
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是一個廣泛的行動計劃,
涉及與地球持續發展有關的所有領域,給各國政府提供了至21世紀來的行動藍圖.
因此,各國必須制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和政策,
以迎接人婁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由於工業活動是造成污染問題的主要根源,
因此,自工業化革命以來的環境治理主要集中在工業環境治理.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採用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辦法,又稱「末端治理」.
這種污染治理的模式導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資源日趨短缺的局面.
工業發達國家在對其經濟發展過程進行反思的基礎上,
認識到不改變長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
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必須尋找污染的根源,
進而避免產生污染,這就是清潔生產.
所謂清潔生產,聯合國在1989年提出這一術語時提出,
清潔生產是對生產過程、產品及服務中不斷採用的一體化預防性環境策略,
它可以全面提高效率以減少產業發展對人類與環境的危害.
清潔生產既是一種戰略,體現於宏觀層次的總體污染預防,
又可以從微觀上體現於企業採取的預防污染措施.
清潔生產與末端治理的不同在於:
末端治理把環境責任只放在環保研究、管理等人員身上,
把注意力集中在對生產過程中已經產生的污染物的處理上,
具體對企業來說只有環保部門來處理這一問題,
因而是消極、被動的辦法.而清潔生產是要引起決策者、
研究開發者、生產者、消費者,也就是全社會對於工業產品生產
及使用全過程對環境影響的關注,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辦法.
而且推行清潔生產包含了末端治理,是更為有效的措施
雖然清潔生產具有多方面的優勢,
然而廢物資源化、循環利用在清潔生產中還無法得到很好地應用.
因此,對於推動整個產業界走向可持續發展,
為人類提供對環境友好的產品和服務還缺乏足夠的推動力.
為此,生態學家、環境學家和產業界都在不斷擴展和深化清潔生產的概念和內容,
一種系統化和一體化的新的環境管理理念應運而生,
這就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新興交叉學科――工業生態學,
這就是循環經濟的本質,即以工業生態形式出現的循環經濟.
由此可見,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的基石和重要途徑,循環經濟是清潔生產的擴展.
它們有共同的時代背景,都是為了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應運而生的;
它們有共同的實現目標和相通的實施途徑.
循環經濟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
其核心是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
重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和低開采、
高利用的低排放的循環利用模式,
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
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與能源利用率.
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實現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的雙贏,
可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

2. 傳統工業區都面臨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

正確

3. 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前,在國際社會和世界學術界,「發展」一詞是一個被廣泛使用和頻繁提及的概念,是一個人類千百年來始終執著追求的最基本、最崇高、最普遍的目標,同時也是一個全世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命題。在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績,也遭受過無數的自然界無情的懲罰和報復。它所以重大,是因為它涉及各國、各地區和各民族的切身利益,關繫到未來世界的面貌與形態,影響著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因此構成了對世界各國決策者、國際社會和全人類的嚴重挑戰。

按照西方的傳統觀念,發展和經濟增長是一個概念。美國版和英國版的《國際社會科學網路全書》的經濟發展條目下註明「見經濟增長」。而《牛津英文詞典》對「發展」的釋義為「與進化是一個意思」。德文詞典中以間接方式來闡述「發展」一詞,通過例舉闡述其含義:「例如,可以說我國的文化、社會、歷史、經濟的發展。」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發展」這一概念,主要適用於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關於「發展」的定義,我們還可以闡述和列出一些,但是都不外乎如下兩種觀點:

1.發展就是經濟增長,就是國民總產值的增加,適用於一切國家;2.發展不同於經濟增長,它主要適用於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

總之,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多數專家和學者認為:發展的實質就是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如何通過多方努力實現現代化的問題,即研究、探討、總結和尋求在通往現代化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如發展的目標、發展的模式、發展的途徑、發展的方法、發展的優先領域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等。

從廣義上講,發展問題不應只適用於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是全球性的共同問題,只是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內容上的階段性差異和發展模式、發展途徑及發展方法上的選擇不同而已。對發達國家來說,主要是回答工業化實現以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新變化和向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發展以及擔當更多的責任以解決全球性環境等問題;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當務之急仍是如何實現工業化和全面現代化以解決貧困和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等問題。

從狹義上講,發展問題又是一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它更主要的是針對發展中的國家和社會如何通過經濟、科技、政治、社會、文化和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努力,來完成由落後的不發達狀態向先進的發達狀態的過渡和轉化。

因此可以說,發展問題正日益成為各門學科密切注意的重大課題,從生態學到工程學,從經濟學到社會學,從哲學到數學,從系統工程學到未來學,從事各種不同學科研究的學者都從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以各自學科的思想內容和理論為基礎去認識、研究和探討這一影響人類未來的發展問題,並且這個問題正日益成為各國從事國內和國際事務的政治家、戰略家和廣大公眾所普遍注目的焦點。

4.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工農業生產中

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考慮到資源的永續利用,考慮到環境的保護問題,我們應該把可持續發展貫徹到工農業生產。

5. 地理主觀題:1,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如何實現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

1、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現階段,對土地經營規模相當於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15倍,務農收入相當於當地二、三產業務工收入的給予重點支持。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許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2、健全市場化資源配置機制。建立健全農業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制定水權轉讓、交易制度,建立合理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推行階梯水價,引導節約用水。建立農業碳匯交易制度,促進低碳發展。

培育從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業環境污染治理的專業化企業和組織,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實現市場化有償服務。

3、樹立節能減排理念。引導全社會樹立勤儉節約、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改變不合理的消費和生活方式。發展低碳經濟,踐行科學發展。

加大宣傳力度,倡導科學健康的膳食結構,減少食物浪費。鼓勵企業和農戶增強節能減排意識,按照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自覺履行綠色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責任。

4、建立社會監督機制。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和監督作用,保障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廣泛動員公眾、非政府組織參與保護與監督。逐步推行農業生態環境公告制度,健全農業環境污染舉報制度,廣泛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5)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擴展閱讀

在智慧農業的建設框架中,移動終端系統(如無人機、噴葯飛機、溫度控制器、濕度控制器等)、感測器、 定位系統、大數據、通信網技術、雲計算是最重要的五種技術力量,大數據扮演著核心大腦作用。

各式各樣的感測器負責收集信息及數據,比如位置信息、視頻信息、植物蟲害信息、植物光照信息等關於植物的全方面的信息通過感測器收集匯總,大數據則處理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智能決策,通過控制中心對各式各樣的移動終端系統發號施令,做出相應的反應,以確保整個農業生產系統分工協作、有條不紊的運行。

6. 中國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關於高中地理的,謝謝!!

①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②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③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

④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素質;
⑤治理環境污染。

7. 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確保在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條件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把節水、節能、節材、節地與環保、降耗、增效結合起來,發展農業和國企改革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提高對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應關注一下方面。

一.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

二.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

三.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於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製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麼,我們使用過的工業製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四.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五.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

六.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

七.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對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言,關鍵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我國經濟的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8. 怎樣實現製造業可持續發展

一、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作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不僅要調整需求結構,要把國民經濟增長更多地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不僅要調整產業結構,要更好、更快的發展現代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產業,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要素投入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不能永遠老是依賴物質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和管理的創新上來。 二、要把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我們還是要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這個基本國策,在全社會的各個系統都要推進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 三、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叫代內平等,它實際上講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權利,可持續發展的所有問題,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要在圍繞以民生為重點來加強社會建設,來推進公平、正義和平等。 四、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實際上很多不可持續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創新。 五、要把深化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和合作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樣的體制和機制,特別是要深化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的責任制,保障人人享有良好環境的權利。

9. 生態工業園區怎樣才能可持續發展

生態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經驗總結:
1、應當確定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功能和產業定位;
2、應當明確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結構模式;
3、政府提供建立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的保障;
4、應當提升園區循環經濟的科技發展水平。

與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商務車七座排量多少 瀏覽:905
賓士德系車有哪些 瀏覽:286
如何給汽車加字 瀏覽:213
滕州到棗庄汽車總站怎麼去 瀏覽:228
霸州市工業園有哪些 瀏覽:128
崇明有多少工業園 瀏覽:683
泰國有哪些工業集中 瀏覽:219
杭州工業都集中哪個區 瀏覽:879
賓士a的鼓風機在哪裡 瀏覽:459
長沙通信工業網關要多少錢 瀏覽:709
賓士銀白色哪個好看 瀏覽:141
寶馬523車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839
汽車轉矩增量變化之比是什麼 瀏覽:535
哪裡可以查汽車最新批次號 瀏覽:239
賓士v怎麼樣 瀏覽:230
本科汽車服務專業有哪些學校 瀏覽:102
買奧迪車需要首付多少錢 瀏覽:477
奧迪a610款後面鏈條怎麼拆 瀏覽:240
奧迪a4l門處拉手怎麼拆 瀏覽:91
格爾翰汽車配件怎麼樣 瀏覽:771
© Arrange www.stampinkub.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