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寫出傳統工業區形成的區位因素,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新工業區的區位因素
以魯爾區為例
魯爾工業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
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充沛的水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使了魯爾區化學工業的發展.便捷的水陸交通,為魯爾區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條件.其中,內河航運尤為重要,因為,魯爾區所需的鐵礦石主要經荷蘭的鹿特丹通過內河運入,而工業產品的輸出也主要依靠這條運輸線.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由煤炭工業開始,隨後是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個:(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工業生產以煤炭工業為基礎,鋼鐵工業為主導,高度集中於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在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的下降,這是造成煤炭工業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煉鋼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量下降的綜合結果,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這是傳統工業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魯爾區的綜合整治: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劃,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1)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綜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對煤炭、鋼鐵工業進行改造,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2)調整工業布局.為就近獲得通過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鋼鐵公司甚至將高爐建到荷蘭海邊.(3)加強交通建設.魯爾區有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萊茵河的水運也很便利.(4)發展科技.這是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環境.通過治理工業污染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改變了重工業區污染嚴重的局面,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地區.
Ⅱ 鞍山鋼鐵工業基地和德國魯爾區都屬於傳統工業區,鞍鋼在改革與發展中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在綜合整治中的哪
魯爾工業區的環境治理就已經很不錯了,原本的環境污染已大大改善。被人們譽為花園工業區。而從上世紀60年代末起,魯爾區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對傳統的老礦區進行清理整頓,對那些生產成本高、機械化水平低、生產效率差的煤礦企業進行關、停、並、轉,並將採煤業集中到盈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業中去,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對其他大魯爾工業區型企業改革也採取了基本穩定的政策,盡量實行漸進的方式。對於大企業的破產相當慎重,以免引起社會震盪。 其次,加大開放力度,努力吸引外來資金和技術,在加快老企業改造的同時,大力扶持新興產業。還有就是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和再就業機會的創造。
Ⅲ 魯爾區治理方案
1發展第三產業和新興工業
2調整產業布局,如把鋼鐵產業向沿海靠攏,方便進口鐵礦
3發展科技繁榮經濟,如興建高等學府,研究院等
4美化環境,消除污染
5完善交通網
詳細如下:
魯爾區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區,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西部,介於萊茵河及其支流魯爾河、利伯河之間。在行政上魯爾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區域,通常以該區最高規劃機構--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管轄范圍為界,面積4 430 km2,不到全國面積的1.3%;人口約540萬,佔全國的6.6%。傳統上魯爾區是一個老工業區,從19世紀中葉開始發端,其顯著特點一直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並是該國的能源基地、鋼鐵基地和重型機機械製造基地,這三大部門的產值曾一度佔全區總產值的60%。二戰後,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紛紛陷入嚴重衰弱危機之際,唯有魯爾區仍保持較強的生命力,經濟持續發展。目前,魯爾區已形成了新老工業並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這與其審時度勢,緊跟經濟全球化趨勢,面對逆工業化過程和區域衰退,利用科學技術革命,不斷創新,全面進行區域整治和更新分不開的。
1 魯爾區區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由於廉價石油的競爭,百年不衰的魯爾工業區爆發了歷時10年之久的煤業危機,繼而又發生了持久的鋼鐵危機,礦區原有的以採煤、鋼鐵、煤化工、重型機械為主的單一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日益顯露弊端,全區的經濟受到很大的打擊,魯爾區的聲譽開始下降,經濟的中心地位減弱。面對著衰落和發展兩條道路的抉擇,魯爾區選擇了發展。發展的核心就是開展區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點是改變原有單一的經濟結構,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20世紀60年代以來,魯爾區就上述問題開展了全面的區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顯成效,是聯邦德國區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實例,也為傳統工業區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嘗試。
2 成立權威領導機構,區域發展規劃不斷創新
1920年5月5日,德國政府頒布法律,成立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簡稱SVR),是魯爾區最高規劃機構。這一規劃機構的職能和許可權隨著區域的發展一再擴大,現已成為區域規劃的聯合機構(KVR),州聯邦的權力部門。協會由88個成員組成的議會和7個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協會成員中60%是市縣政府代表,40%是企業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當局管轄,財政上由地方當局撥款和協會自身籌款,協會自身還有貸款的權力,總部設在埃森。針對魯爾區存在的問題,協會於1960年提出了魯爾區總體發展規劃,作為法令要求全區嚴格遵守執行。此外,還有一個魯爾工商局組織,作為區域性的工商經濟管理機構,對魯爾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也起著協助和監督的作用。
在魯爾煤管區協會成立以前,魯爾區無論是在發展工業生產,還是在城市建設、交通以及環境保護方面,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因此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導致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直接影響到工業區的生存發展。但在協會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開發規劃」(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為工業和民用地,交通線路,綠化環境等提出輪廓性布局方案。從20世紀60年代起,協會逐漸擔負起對工業區的全面規劃,直接與全區的建設和發展掛鉤,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國普遍認為KVR組織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1960年,協會提出了把魯爾區劃分三個地帶的設想:第一個地帶是「南方飽和區」,主要是指魯爾河谷地帶,這里是早期的礦業集中地區,隨著採煤業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經濟結構相對比較協調,今後的發展是繼續保持其穩定性。第二個地帶是「重新規劃區」,這是魯爾的核心地區,該區包括魯爾區的重要城鎮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鎮,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存在著許多社會和經濟問題。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三地帶是「發展地區」,包括魯爾西部,東部和北部正在發展的新區,其中北部是重點發展地區。根據三地帶的不同情況,協會提出發展第三地帶,穩定第一地帶,控制第二地帶的戰略設想,這一設想為以後魯爾區的全盤規劃打下了基礎。1966年在修改上述規劃的基礎上,協會又編制了魯爾區的總體發展規劃。這是聯邦德國區域整治規劃史上的第一個地區性的總體規劃,也是第一個在法律上生效的規劃方案。此方案於1969年又進行補充,以補充報告的形式公布於眾。總體規劃的主要宗旨是發展新興工業,改善區域經濟部門結構和擴建交通運輸網;在核心地區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業和人口的增長;在具有全區意義的中心地區增設服務性部門;在工業中心和城鎮間營造綠地或保持開闊的空間;在邊緣地帶遷入商業;並在利伯河以北魯爾河谷地及其周圍丘陵地帶開辟旅遊和休息點,為人們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個為期10年的國際建築博覽會的宏偉計劃(IBA),重點是對魯爾區核心地區800 km2、擁有200萬人口、有17個城市參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魯爾區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邁進21世紀。
3 區域創新發展的成效
3.1 以傳統工業為基礎,充實、調整區域產業結構
魯爾區是德國許多大企業總部的所在地,區域產業結構的特點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業產業結構的特質和變動的影響。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煤、鋼兩大部門一直是魯爾區發展的兩大支柱,因此這兩大部門陷於危機便直接導致魯爾區經濟結構的老化,並使魯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國家的資助下,魯爾區首先採取了對企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過程。從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撥款150億馬克資助煤礦集中改造,並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煤炭工業。1969年魯爾區26家煤炭公司聯合成立魯爾煤炭公司,把採煤集中到機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礦井,關閉不盈利的小企業,對整個魯爾煤田重新規劃,統一部署,安排生產,並且實行了全盤機械化,現煤炭生產就集中在7個大煤礦中。鋼鐵工業也從同期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關閉和合並老廠,擴建新廠,進行企業內外調整,加強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專業化與協作化;同時對鋼鐵工業的布局作了合理調整。其次,為了使魯爾區的經濟結構趨向多元化,聯邦、州政府及魯爾區煤管協會都想方設法改善魯爾區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工業遷入魯爾區,而魯爾區也完全具備發展這些新興工業的有利條件:勞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新建和遷入的工業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僅1958―1973年,新建和遷入企業達459個。1985―1988年間魯爾區新建企業數量增加41%,大大超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目前這類企業已遍及全區,大多是技術精良的中小企業,產品種類繁多,有汽車、煉油、化工、電子以及服裝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奧佩爾汽車廠,興建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個已關閉的礦井舊址上,現已發展成為擁有20多萬人的世界最現代化的汽車廠之一。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工也由於從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魯爾區的輸油管建成發展很快。從威廉港到魯爾的兩條輸油管,直徑分別為71和102 cm,年通過能力約45 000 kt/a。戰前,魯爾區以煤化學工業為主,只有兩個規模不大的煉油廠,目前已有10多個煉油廠,煉油能力達到30 000 kt/a,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工已成為化學工業中的主業。同時,第三產業蓬勃興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務業,服務網點遍及各個角落,在邊緣地區開辟了不少新的旅遊點,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條件。
由於採取了上述措施,使魯爾區的經濟結構得到了調整、充實和提升。煤鋼比重大幅下降,現產值僅佔全區的16%,煤、鋼兩大部門職工人數也從20世紀50年代初占工業部門總數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鋼工業的就業人數卻從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產業部門的比重則從29.8%提高為56%。尤其是新興工業的發展趨勢方興未艾,在信息技術領域中魯爾區的發展速度在德國遙遙領先,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軟體企業從241個增加到2 720個,這些企業大多落戶在魯爾區。魯爾區正朝著一個既有強大傳統工業作基礎、又有日漸壯大的新興產業為增長點的多部門的綜合工業區方向發展。
3.2 合理調整區內生產力布局
魯爾區早先的產業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為原則,如採煤業是在魯爾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後隨著煤炭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礦也逐漸向北推移,因而生產力布局歷史上也是由南向北發展。到二次大戰前,基本形成東西延伸,以中部為核心的工礦區。尤其是從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條狀地帶,城市鱗次櫛比,已找不到一塊面積大於100 hm2的空地。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20世紀60年代區域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劃分三個不同地帶、平衡全區生產力布局的設想,並規定在布局新企業時應首先考慮到安排在邊緣發展地帶,同時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發展,有計劃地從核心地區向外緣遷廠。同時對傳統產業依據不同的情況實行關、停、並、轉。調整變化最明顯的是鋼鐵工業,原來鋼鐵生產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虜伯等幾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魯爾河東西走向的生產格局。通過改造調整,鋼鐵工業面貌一新,如為增強競爭力,同為鋼鐵生產巨頭的蒂森鋼鐵公司與克虜伯公司在1998年實行了強強聯合,現鋼產量佔全區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調整中又針對目前區內鋼鐵工業所用的幾乎全是進口鐵礦的新趨勢,考慮從鹿特丹經萊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噸礦石的運費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於是就以最低運費為原則,一改過去鋼鐵工業布局就煤的東西向布局格局為就鐵的南北向格局,在萊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狹長地帶內形成了29 000 kt/a鋼鐵生產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鋼城"。電力生產主要集中在費巴和來因-威斯特法倫電力股份公司,化學工業則集中在休斯、舒爾文和格爾貝克三家化學公司。由於大公司科技力量強,現代化水平高,生產成本低,產品精良,煤、鋼、化工、機械等一大?quot;魯爾製造"的特色產品在國內外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為魯爾區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現整個魯爾區的生產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來的魯爾煤田范圍束縛,向西(越過萊茵河)向北(越過利伯河)發展。
魯爾區區域結構的變化同樣集中體現在其城市的職能演變上。魯爾區是一個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區,城市的發展經歷了單一的煤礦城市-鋼鐵城市-化工城市-綜合性城市的發展道路;城市規劃也從早期的雜亂無章的無規劃狀態向全面規劃的現代化城市發展。在區域更新過程中,許多城市從原先的單一職能演變成為一專多能的綜合性城市,但大企業的業務性質仍為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費巴公司總部所在地杜塞爾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鋼鐵、機械、電氣等工業的中心,同時又是德國最大的銀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鋼鐵、機械、化工頹岱墓ひ檔鬧行模質塹鹿畲蟮哪諍癰劭誄鞘校籖WE公司所在地埃森是以能源、鋼鐵、化工、建築工業的中心,也是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博覽會城市等。大企業的發展不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並加快了城市建設的步伐,提升了城市的能級。現區內5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在50萬以上,構成了一個多中心的萊茵-魯爾城市集聚區,人口超過1 000萬,為世界主要大城市集聚區之一。
3.3 科研與實踐相結合,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國的工業技術佔有重要的一席,而魯爾區就是德國的許多技術發明誕生地,因此科研基礎十分雄厚。魯爾區許多大企業都有自己的科研機構,並根據企業特點和國際國內市場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計劃,科研中心和生產中心緊密結合也是德國科學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制勝法寶。如魯爾煤炭股份公司下屬的煤礦研究中心是全國最大的煤炭研究機構,擁有17個研究所、4個實驗場以及計算機處理中心,科研人員曾達1 100多人,研究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煤炭工業的機械化和現代化,煤炭的綜合利用。面對新的形勢,魯爾區採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改革創新,加強科研界與經濟界的合作,從多特蒙德、經過波鴻、埃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條橫貫全區的"技術之路",把區內的經濟中心和研究中心聯系起來,以加快科研成果的應用,並建立"魯爾區風險資本基金會"和新技術服務公司,為新技術企業提供資金和咨詢。其次,改革傳統教育,創立新興學科,並把高等院校的教育於本地區經濟發展相結合,州政府試圖將魯爾區建成"歐洲高等院校區"。現魯爾區擁有15所高等院校,14萬多大學生,其中對區域經濟有重要影響的理工科和經濟專業學生占總數的63.5%,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
另外,用新技術改造老工業。魯爾區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單純發展新興工業,所以,在發展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快了用新技術對傳統工業的全面改造,如建立科學技術革新的信息中心,政府幫助企業擬定技術革新計劃、結合中小企業具有靈活應用新技術的特點,優先向中小企業轉讓技術等,大大加快了將科研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並提升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層次,魯爾區的目標是成為歐洲新經濟中心。
3.4 加強企業間的聯系與協作,保證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
魯爾區大企業之間以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系和密切的協作關系,最早出現的煤鋼聯營的形式,以後又出現煤化、煤電以及鋼鐵與機械的聯營,有的以合同的形式,有的則組成聯合公司,既保證了生產,又穩定了銷售,使區域內部的資源優勢和加工能力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例如,魯爾區所生產的煤約76%在本區消費,主要用於煉焦和發電;魯爾區的大鋼鐵公司都有自己的煤田,自行開礦,辦煉焦廠,蒂森、克虜伯等大鋼鐵企業都有自己的煤礦。魯爾區所產鋼材的70%提供本地區機械製造業;煤化工聯營從煉焦開始,大力回收煉焦副產品,供化學公司作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如區內最大的休斯化學公司就是從煤礦購入煤,供自備電廠;從煉焦廠購入焦爐氣提取甲烷,購入粗苯和酚,生產塑料和橡膠;機械工業與鋼鐵的聯營表現在大鋼鐵公司大多轄有機械製造業,鋼鐵工業的中心也是機械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所產的礦山機械70%在本地銷售,主要用戶是礦山、冶金和化工等。同時,通過有效的企業組織結構,大企業還為當地眾多的中小企業提供配套技術、資金和配套生產。魯爾區的企業聯盟關系促進了區內資源、交通等優勢的發揮,使魯爾區成為既是資源地、生產地和消費地。
3.5 完善交通運輸網,推動區域綜合開發
魯爾區原有的交通運輸系統就很發達。但由於新建企業以及城市住宅區向郊區發展,出現了區內交通負荷不斷增大,邊緣地區和核心地區交通相脫節的局面,急需進一步改善交通網路和設備現代化。魯爾區煤管協會在1968-1973年的交通規劃中提出,有計劃地對現有的線路進行技術改造,發展區內快車線。1969年魯爾區架起了高架鐵道,解決了鐵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發揮了很高的效能。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爾塔爾-多特蒙德兩條高速公路竣工,採用新型列車,時速高達200 km。新建的兩條高速公路,一條平行於魯爾河北,在穿越埃森市區中心時有800 m的地下道,另一條大部分在埃姆舍河旁也以地下道方式通過。在該交通規劃中還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區內任何地點距高速公路的距離都不超過6 km。現全區擁有鐵路線長度近10 000 km,年貨運量超過150 Mt。還有6條水運內航道,為此魯爾區提出在最大限度發揮本區水運優勢的基礎上搞好水陸聯運,加速南北向交通線路的建設,組成統一的運輸系統,把全區彼此分隔的工業區和城市緊密地銜接起來,這些措施對全區的綜合開發起了極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6 開發工業傳統資源,拓展區域產業新功能
在逆工業化的過程中,魯爾區開始對自身積淀的區域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思考,尤其重視對工業遺產旅遊資源的再開發。借鑒英國、瑞典等一些國家的經驗,魯爾區從1989年提出"IBA計劃",運用國際博覽會形式,通過工業旅遊開發,達到區域復興。經過長達10多年的摸索,走過了一條從零星景點的獨立開發到區域性統一開發的模式,工業旅遊已成為魯爾區的新時尚。
從景點開發模式來看,大致有四種具體模式:(1)博物館開發模式。最典型的是將一個建於1854年的老鋼鐵廠改建為一個露天博物館,其特色是設計了可提供兒童開展各種活動的游戲故事,導游由原工廠志願者擔任。活化了旅遊區的真實感和歷史感;(2)休閑、景觀公園開發模式。蒂森公司將1985年停產的一家企業改造為以煤、鋼鐵工業景觀為背景的大型景觀公園。該公園佔地2.3 km2,內容豐富多樣,既有青少年活動場所,又可進行各種文藝演出活動;(3)購物旅遊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即在工廠原址新建大型購物中心,旁邊仍保存原有工業設施的博物館,還配套建有美食文化街、體育中心、游樂園、影視設施,吸引大量旅遊和購物的人流。(4)傳統的工業區轉換成現代科學園區、工商發展園區、服務產業園區等。1998年,區域規劃機構制定了一條連接全區旅遊景點的區域性旅遊路線,這條被稱為"工業遺產之路"連接了19個工業旅遊景點、6個國家級博物館和12個典型工業城鎮等,並規劃了25條旅遊線路,幾乎覆蓋整個魯爾區。工業旅遊的開發在改善區域功能和形象上發揮了獨特的效應。
3.7 完善環境管理和建設,重塑田園都市風光
長期以來,魯爾區企業各自為政,公害嚴重,環境污染大於國內任何一地。魯爾區上空的6 600多個大煙囪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約4 000 kt,其中600 kt滯留在本區上空,空氣污染嚴重到汽車無法通行,行人感覺肺疼的程度。礦區排放的污水又嚴重污染水質,使魚類曾一度絕跡。為了根除公害,治理環境污染,州政府投資設立環境保護機構,頒布環境保護法令,統一規劃。第一個行動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魯爾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統,在長達100 km的河面上先後建立起4個蓄水庫,108個澄清池,凈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設立微生物凈水站,所以至今尚未發生過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狀況。魯爾河水利工程設備之先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決水污染問題外,還具有蓄水攔洪、發電、旅遊等多種用途。另外,全區的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已全部建起,各工廠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氣體及灰塵的裝置,使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為了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在區域總體規劃中制定了營造"綠色空間"的計劃,全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昔日滿目荒涼的廢礦山披上了綠裝,塌陷的礦井成了碧波盪漾的湖泊。目前,區內共有綠地面積約75 000 hm2,平均每個居民130 m2(1968年魯爾核心地區這一指標只有18 m2),大小公園3 000多個,整個礦區綠蔭環抱,一派田園風光,往日濃煙滿天,黑塵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魯爾河上空蔚藍色的天空"早已成為現實,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擁有1 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總之,經過上述調整和改造,魯爾區遠不是一個衰落的工業區,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全區GDP約占原聯邦德國GDP的7%左右,相當於葡萄牙或丹麥全國的GDP。1989年,聯邦德國慕尼黑經濟發展研究所對歐洲共同體11 000家企業和區域研究專家的調查結果表明,魯爾區是歐洲產業區位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1990年12月,美國華盛頓人口危機委員會發表了世界100個特大城市和產業和人口密集區生活質量的評估報道,按生活質量和等級排序,魯爾區列為世界第二位。魯爾區區域整治的經驗表明傳統工業區的改造和建設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順應發展潮流,才能充滿活力,保持經久不衰,景氣長存的局面。
Ⅳ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傳統型:「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區位優勢):★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1)分布: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①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特徵: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區位優勢:
自然因素:①氣候:氣候溫暖濕潤②地形:平坦開闊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條件好
社會經濟因素:①地廣人稀,農場規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場廣闊,面向國際市場④機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勵扶持
4、大牧場放牧業
(1).分布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圍欄放牧,劃區輪牧③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政策、技術、動力(能源)工農業基礎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1、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記憶]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2、社會效益[了解]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防的需要:
個人偏好的影響:工業慣性的影響:
3、環境效益[理解+記憶]
讀課本《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理解記憶]
1.工業聯系
(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
業
3)信息聯系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理解記憶]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記憶]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記憶]
(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主要原因[記憶]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記憶]凡世界區域的傳統工業都可借鑒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 (擴大單個廠礦的生產規模,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中小型企業)
B、調整工業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
C、發展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工業旅遊、金融服務業)
D、優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這類型的城市或區域轉型出路: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規律:(1)優化產業結構,(2)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培育優勢產業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理解記憶]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記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
② 20世紀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③
國內條件
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 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
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
(2)作用
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3、溫州工業可以借鑒的地方:(1)企業間相互交流與協作(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3)提高生產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微電子工業為主導[理解記憶]
1.特點
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
(2) 產品:研發費用高;
(3) 增長和更新速度快;
(4) 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記憶]
(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舊金山東南部
(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
(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航空港)。
(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美國國防部)
世界區域內的高科技產業的區位因素:(1)地理位置(2)環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 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 濱洲-濱 南昆
七縱
京滬 京九 京哈 京廣 焦枝-枝柳 寶成-成昆 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略意義--(1)有利於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2)有利於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1)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展。(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1)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6.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記憶]
時期
人類思想
人地關系
采獵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協調
農業社會
利用自然
對抗性增強,環境受到破壞
工業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新技術革命
人類謀求協調發展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直面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的產生 [理解記憶]
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納和清除能力(環境自凈能力)。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就會出現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記憶](1)資源短缺(2)生態破壞(3)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壞、資源的枯竭、生物物種的減少)兩大類。
3、環境問題的分布:[記憶]
城市地區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鄉村地區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較發達地區嚴重(其原因是:環境承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經濟、技術水平落後;發達國家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
三、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的防治:[理解記憶]
從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既滿足其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內涵概括為: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系統。(課本圖)
(2)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
6、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1、必然性:[記憶]
1)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 3)深刻的環境危機
2、途徑--循環經濟是重要途徑。[記憶]
循環經濟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益為核心,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1)循環經濟在工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原料開采-生產製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克服了傳統工業生產只重視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帶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循環經濟在農業中主要表現為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將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納入協調一致的軌道。它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形成經濟上和生態上的良性發展。留民營村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所採取主要措施:調整產業機構,開展綜合利用,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3、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綠色食品市場應採取什麼措施前景才會更廣闊?:(1)加強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產品價格(3)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健康觀念、消費觀念,促進綠色食品的發展
Ⅳ 高一必修2地理知識總結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1.1人口的數量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記憶]2、幾個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億(1987/7/11);中國13億人口(2005/1/6)。[記憶]
3、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理解記憶)
時 期 人口變化特點 原 因
農業革命之前 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生產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期間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較快 生產力水平提高,醫療條件改善,壽命提高
工業革命開始後 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生產力、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死亡率逐漸降低
4、20世紀以來特別過去100多年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理解記憶)
過去100多年,伴隨著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力等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適應性不斷增強,死亡率進一步降低。5、某個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共同影響。(理解記憶)
6、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變化比較:(理解記憶)
自然增長率水平 人口增長特點 原因分析 今後變化趨勢 典型國家舉例
發達國家 保持較低水平 增長緩慢 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比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 俄羅斯、德國、日本
發展中國家 水平較高 人口增長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發展中國家佔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很多國家實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記憶)
公式: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記憶)
人口模式 特 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9、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記憶]
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原始型向傳統型,繼而向現代型轉變。
轉變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
10、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記憶]
1.2人口的空間變化
1、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記憶]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2、人口遷移的類型(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3、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比較: [記憶]
遷移原因 特 點 遷移路線
二戰前 1.殖民主義擴張和資本主義發展
2.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開辟 1.從舊大陸到新大陸
2.從已知開發國家到未開發地區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3.東亞、南亞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戰後 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1.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
2.定居移民減少,流動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亞、南歐、非洲人到西亞打工
3.南歐、非洲人到西歐
4、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人口遷移:[記憶]
遷移原因 特點 遷移方向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 1.計劃經濟體制
2.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1.國家從東部城市抽調各種人員支援西部、內地和邊疆地區的建設2大量農村人口從東部人口稠密區遷往西北和東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 改革開放政策 自發遷移 1. 內地到沿海、山區到平原
2. 貧困地區到發達地區、「民工潮」
5、人口遷移的意義[理解]
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理解記憶]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記憶]
(1)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2)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國古代和近幾十年來人口遷移的因素:[理解記憶]
古代:主要是戰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其次為開疆拓土、流放、戍邊等。
近幾十年:主要是國家政策、社會變革、經濟發展、個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系[理解]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約因素[記憶]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區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貨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制約因素:資源(成正比)、科技發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記憶]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緊迫性表現:[記憶]
日益嚴峻的人口過快增長問題、人口城市化問題、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記憶]
(1) 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內
(2) 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1、城市形態的概念:[記憶]
城市佔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記憶]
類型 團塊狀 條帶狀 組團狀
分布地區 平原地區 沿鐵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嶇不平的丘陵山地
舉例 我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 蘭州、洛陽、西寧、宜昌 重慶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應[理解]
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種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
4、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界線,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類型用地。[記憶]
5、功能區比較[理解記憶]
6、城市地域結構模式:[記憶]同心圓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體現在各種活動的付租能力。影響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理解記憶]
8、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理解]
9、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其他因素:[記憶]
收入的高低,導致住宅區的分化;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的聲譽;種族或宗教團體(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響。
10、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隨城市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理解]
早期:功能區分異不明顯,市中心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工業聚集
一定規模後:由於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工廠企業向外搬遷,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記憶]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國的劃分:特大城市(100萬以上)、大城市(50~100萬)、中等城市(20~50萬)、小城市(20萬以下)、以下為縣城、建制鎮等。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2、城市等級與服務范圍的關系[理解]
城市等級低,服務種類少,服務范圍比較小;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比較大。
3、上海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變化的影響因素[理解記憶]
(1) 上海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以及巨大的市場
(3)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開闊。
4、城市等級體系:[記憶] 城市的服務種類、服務范圍是與城市的等級相對應的,在同一個區域中,城市的空間分布也與城市的等級密切相關,這些不同級別的城市空姐組合,構成了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系統。
5、城市等級與城市數目、相互距離的關系[理解]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相距較近。(德國南部為例)
6、中心地理論[理解]前提:環境幾乎一樣的平原地區,人口分布均勻,區域的運輸條件一致
分離的圓形服務范圍 相切的服務范圍 六邊形的服務范圍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義[理解]1土地的城市化(鄉村用地變為城市用地)2人口的城市化(鄉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3一個城市等級提升的過程4一個區域城市等級體系形成的過程
2、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動力:[記憶]推力: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
動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記憶]4、城市化的意義:[記憶]
1、城市市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城市的發展
2、促使聚落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變化
5、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理解記憶]
城市化階段 水平 發展速度 地域擴展趨勢 常見的問題
初期階段 25%~30%以下,低 緩慢 緩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雜布置,功能區分異不明確
中期階段 30%~70%,較高 迅速 快 交通擁擠、環境惡化、住房緊張等
後期階段 70%以上,高 緩慢,甚至停滯 繼續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比較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水平低;發展不合理(出現畸形發展);處於初期和中期階段
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處於後期階段
7、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記憶]
來源 危害
大氣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煙塵;工礦企業[排放的煙氣;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 污染物有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危害健康(倫敦煙霧事件、光化學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質變壞,危害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體廢棄物污染 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居民消費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白色污染、廢舊電池等)
雜訊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 妨礙人們休息、工作、危害人體健康
8、如何建設「生態城市」:[記憶]
(1) 在城市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污染2、使城市景觀盡可能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天人合一」)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3.1農業的區位選擇
1、農業的概念:[記憶]
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
2、農業區位的含義:[理解記憶]
1農業生產的位置2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聯系
3、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記憶]
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機械、科技
決定農業活動的類型和規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場因素。
4、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記憶]
5、對農業活動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風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因素)
千煙洲立體農業(地形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農業景觀的變遷(市場和政策)
茶葉宜在南方酸性紅壤種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邊的乳畜業、園藝業(交通因素)
6、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理解記憶]
自然因素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種促進農業發展(袁隆平雜交水稻、橡膠樹種植范圍的擴大);改善局部自然條件發展農業(大棚農業生產反季節蔬菜)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冷藏技術的進步使世界農業出現專業化和地域化
7、農業地域的含義:[記憶]
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
8、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因素:[記憶]
(1)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條件(3)社會經濟條件
9、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自然區位條件: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條件:市場廣闊(世界主要小麥、畜產品產地);勞動力豐富;生產方式、技術先進
10、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主要特徵:[記憶]
生產結構: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的混合農業(小麥—牧羊)
經營方式:家庭大農場。科技應用:劃區輪牧、種植優質牧草、輪作制。農業專業化、地域化水平較高
發展措施:東水西調
3.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季風水田農業分布及作物[記憶]分布:亞洲的季風區(東亞、東南亞、南亞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為主(水稻的習性:好暖喜濕)
2、季風水田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1、氣候以季風為主,高溫多雨適合水稻生長2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4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產的歷史悠久(7000年歷史)
3、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記憶]
1、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2單產高,商品率低3機械化和科學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穀物農業分布及作物[記憶]
分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
作物:小麥、玉米
5、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1、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運輸便利3市場廣闊4地廣人稀5機械化程度高6農業科技先進
6、商品穀物農業的主要特點[記憶]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1、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及生產對象[記憶]
分布: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生產對象:牛、羊
2、大牧場放牧業區位條件[記憶]
(1) 氣候溫暖,草類茂盛
(2) 地廣人稀,地價地
(3) 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場放牧業特點[記憶]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措施[記憶]
(1) 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開辟水源
(2) 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業的分布及農產品[記憶]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農產品:牛奶及乳製品
6、乳畜業的區位條件[記憶]
(1) 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7、乳畜業的主要特點[記憶]
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圍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4.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一、 經濟效益
從經濟利益看工廠應選擇在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
類型名稱 典型工業部門 優勢發展地區
原料指向型工業 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 所需工業原料豐富的地區
市場指向型工業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工業 接近產品消費市場的地區
動力指向型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化學工業 能源供應充足的地區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
技術指向型工業 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二、社會效益
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工業的大發展,到21世紀初我國對西部地區的大開發。
國防的需要: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內地建立一些大型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個人偏好的影響:大批華僑和海外華人在家鄉投資辦廠。
工業慣性的影響:可能由於工廠搬遷的費用太高,政府的影響,出於對當地經濟的考慮等,常常可以看到,某個工廠的區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裡,這稱為工業慣性
三.環境效益
讀課本P61《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圖》,分析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應如何選擇?
分析過程:某工廠——污染類型——如何治理
四.一個工廠的區位選擇整體分析思路:
1、 經濟效益2社會效益3環境效益
4.2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系(1)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製造。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也屬於這種聯系方式,如生產流水線。
(2)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並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1)工業地域的概念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兩類:
①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系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3)工業地域的性質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為兩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為主,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系復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著名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復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4.3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1、主要分布: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
2、傳統工業區的特徵
⑴一般是在豐富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
⑵以大型企業為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
3、歷史:
20世紀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後開始衰落,之後許多國家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改造。
二、魯爾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讀課本圖)
1.發展的區位特點
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廣闊的市場
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少數重工業部門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區的五大傳統工業部門: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5)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3.綜合整治措施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則,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A、調整工業結構B、調整工業布局C、發展第三產業D、優化環境
三、新興工業區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興工業區是指20世紀50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的一些鄉村地區,逐漸形成了以靈活多變的中小企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2、 主要分布: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德國南部地區,以及美國「矽谷」等,日本的「硅島」(九州島)
四、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讀課本圖)
1.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
① 大批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當地條件;2、20世紀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漲價是發展的國際條件;
3、發達的信貸體系
④義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發展特點
工業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以 中小企業為主 以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生產
資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布 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 集中布局
3.獨特的發展模式—工業小區
(1)概念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 、比較穩固的 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2)作用有助於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五、美國「矽谷」(讀課本圖)
1.特點20世紀中、後期以來,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 人才:從業人員水平高2產品:研發費用高;3增長和更新速度快;4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2.崛起原因(1)位置優越,環境優美(2)氣候宜人。這里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學(4)便捷的交通,通達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5)軍事訂貨:特殊的條件!
必修2 第五章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見課本P80圖)
發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路化、國際化(二條亞歐大陸橋、四條世界主要航海線),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化(集裝箱運輸節省包裝費用,便於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且貨物運輸安全)。
三、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1、合理布局交通網,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2、盡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發展的關系。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託。
Ⅵ 2021年地理 如何將傳統工業區轉型升級措施
1、發展高科技產業;
2、提升產品附加值;
3、引入文創類產業;
4、淘汰落後型產業;
5、老舊廠房改旅遊;
……
Ⅶ 魯爾區綜合整治有哪些經驗
我轉文章,樓主注意裡面的小標題就可
魯爾區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區,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西部,介於萊茵河及其支流魯爾河、利伯河之間。在行政上魯爾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區域,通常以該區最高規劃機構--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管轄范圍為界,面積4 430 km2,不到全國面積的1.3%;人口約540萬,佔全國的6.6%。傳統上魯爾區是一個老工業區,從19世紀中葉開始發端,其顯著特點一直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並是該國的能源基地、鋼鐵基地和重型機機械製造基地,這三大部門的產值曾一度佔全區總產值的60%。二戰後,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區紛紛陷入嚴重衰弱危機之際,唯有魯爾區仍保持較強的生命力,經濟持續發展。目前,魯爾區已形成了新老工業並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這與其審時度勢,緊跟經濟全球化趨勢,面對逆工業化過程和區域衰退,利用科學技術革命,不斷創新,全面進行區域整治和更新分不開的。
1 魯爾區區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由於廉價石油的競爭,百年不衰的魯爾工業區爆發了歷時10年之久的煤業危機,繼而又發生了持久的鋼鐵危機,礦區原有的以採煤、鋼鐵、煤化工、重型機械為主的單一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日益顯露弊端,全區的經濟受到很大的打擊,魯爾區的聲譽開始下降,經濟的中心地位減弱。面對著衰落和發展兩條道路的抉擇,魯爾區選擇了發展。發展的核心就是開展區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點是改變原有單一的經濟結構,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20世紀60年代以來,魯爾區就上述問題開展了全面的區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顯成效,是聯邦德國區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實例,也為傳統工業區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嘗試。
2 成立權威領導機構,區域發展規劃不斷創新
1920年5月5日,德國政府頒布法律,成立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簡稱SVR),是魯爾區最高規劃機構。這一規劃機構的職能和許可權隨著區域的發展一再擴大,現已成為區域規劃的聯合機構(KVR),州聯邦的權力部門。協會由88個成員組成的議會和7個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協會成員中60%是市縣政府代表,40%是企業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當局管轄,財政上由地方當局撥款和協會自身籌款,協會自身還有貸款的權力,總部設在埃森。針對魯爾區存在的問題,協會於1960年提出了魯爾區總體發展規劃,作為法令要求全區嚴格遵守執行。此外,還有一個魯爾工商局組織,作為區域性的工商經濟管理機構,對魯爾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也起著協助和監督的作用。
在魯爾煤管區協會成立以前,魯爾區無論是在發展工業生產,還是在城市建設、交通以及環境保護方面,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因此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導致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直接影響到工業區的生存發展。但在協會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開發規劃」(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為工業和民用地,交通線路,綠化環境等提出輪廓性布局方案。從20世紀60年代起,協會逐漸擔負起對工業區的全面規劃,直接與全區的建設和發展掛鉤,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國普遍認為KVR組織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1960年,協會提出了把魯爾區劃分三個地帶的設想:第一個地帶是「南方飽和區」,主要是指魯爾河谷地帶,這里是早期的礦業集中地區,隨著採煤業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經濟結構相對比較協調,今後的發展是繼續保持其穩定性。第二個地帶是「重新規劃區」,這是魯爾的核心地區,該區包括魯爾區的重要城鎮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鎮,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存在著許多社會和經濟問題。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三地帶是「發展地區」,包括魯爾西部,東部和北部正在發展的新區,其中北部是重點發展地區。根據三地帶的不同情況,協會提出發展第三地帶,穩定第一地帶,控制第二地帶的戰略設想,這一設想為以後魯爾區的全盤規劃打下了基礎。1966年在修改上述規劃的基礎上,協會又編制了魯爾區的總體發展規劃。這是聯邦德國區域整治規劃史上的第一個地區性的總體規劃,也是第一個在法律上生效的規劃方案。此方案於1969年又進行補充,以補充報告的形式公布於眾。總體規劃的主要宗旨是發展新興工業,改善區域經濟部門結構和擴建交通運輸網;在核心地區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業和人口的增長;在具有全區意義的中心地區增設服務性部門;在工業中心和城鎮間營造綠地或保持開闊的空間;在邊緣地帶遷入商業;並在利伯河以北魯爾河谷地及其周圍丘陵地帶開辟旅遊和休息點,為人們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個為期10年的國際建築博覽會的宏偉計劃(IBA),重點是對魯爾區核心地區800 km2、擁有200萬人口、有17個城市參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魯爾區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邁進21世紀。
3 區域創新發展的成效
3.1 以傳統工業為基礎,充實、調整區域產業結構
魯爾區是德國許多大企業總部的所在地,區域產業結構的特點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業產業結構的特質和變動的影響。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煤、鋼兩大部門一直是魯爾區發展的兩大支柱,因此這兩大部門陷於危機便直接導致魯爾區經濟結構的老化,並使魯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國家的資助下,魯爾區首先採取了對企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過程。從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撥款150億馬克資助煤礦集中改造,並制定相應的政策保護煤炭工業。1969年魯爾區26家煤炭公司聯合成立魯爾煤炭公司,把採煤集中到機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礦井,關閉不盈利的小企業,對整個魯爾煤田重新規劃,統一部署,安排生產,並且實行了全盤機械化,現煤炭生產就集中在7個大煤礦中。鋼鐵工業也從同期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關閉和合並老廠,擴建新廠,進行企業內外調整,加強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專業化與協作化;同時對鋼鐵工業的布局作了合理調整。其次,為了使魯爾區的經濟結構趨向多元化,聯邦、州政府及魯爾區煤管協會都想方設法改善魯爾區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工業遷入魯爾區,而魯爾區也完全具備發展這些新興工業的有利條件:勞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新建和遷入的工業企業像雨後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僅1958―1973年,新建和遷入企業達459個。1985―1988年間魯爾區新建企業數量增加41%,大大超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目前這類企業已遍及全區,大多是技術精良的中小企業,產品種類繁多,有汽車、煉油、化工、電子以及服裝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奧佩爾汽車廠,興建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個已關閉的礦井舊址上,現已發展成為擁有20多萬人的世界最現代化的汽車廠之一。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工也由於從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魯爾區的輸油管建成發展很快。從威廉港到魯爾的兩條輸油管,直徑分別為71和102 cm,年通過能力約45 000 kt/a。戰前,魯爾區以煤化學工業為主,只有兩個規模不大的煉油廠,目前已有10多個煉油廠,煉油能力達到30 000 kt/a,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工已成為化學工業中的主業。同時,第三產業蓬勃興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務業,服務網點遍及各個角落,在邊緣地區開辟了不少新的旅遊點,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條件。
由於採取了上述措施,使魯爾區的經濟結構得到了調整、充實和提升。煤鋼比重大幅下降,現產值僅佔全區的16%,煤、鋼兩大部門職工人數也從20世紀50年代初占工業部門總數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鋼工業的就業人數卻從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產業部門的比重則從29.8%提高為56%。尤其是新興工業的發展趨勢方興未艾,在信息技術領域中魯爾區的發展速度在德國遙遙領先,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軟體企業從241個增加到2 720個,這些企業大多落戶在魯爾區。魯爾區正朝著一個既有強大傳統工業作基礎、又有日漸壯大的新興產業為增長點的多部門的綜合工業區方向發展。
3.2 合理調整區內生產力布局
魯爾區早先的產業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為原則,如採煤業是在魯爾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後隨著煤炭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礦也逐漸向北推移,因而生產力布局歷史上也是由南向北發展。到二次大戰前,基本形成東西延伸,以中部為核心的工礦區。尤其是從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條狀地帶,城市鱗次櫛比,已找不到一塊面積大於100 hm2的空地。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20世紀60年代區域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劃分三個不同地帶、平衡全區生產力布局的設想,並規定在布局新企業時應首先考慮到安排在邊緣發展地帶,同時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發展,有計劃地從核心地區向外緣遷廠。同時對傳統產業依據不同的情況實行關、停、並、轉。調整變化最明顯的是鋼鐵工業,原來鋼鐵生產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虜伯等幾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魯爾河東西走向的生產格局。通過改造調整,鋼鐵工業面貌一新,如為增強競爭力,同為鋼鐵生產巨頭的蒂森鋼鐵公司與克虜伯公司在1998年實行了強強聯合,現鋼產量佔全區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調整中又針對目前區內鋼鐵工業所用的幾乎全是進口鐵礦的新趨勢,考慮從鹿特丹經萊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噸礦石的運費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於是就以最低運費為原則,一改過去鋼鐵工業布局就煤的東西向布局格局為就鐵的南北向格局,在萊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狹長地帶內形成了29 000 kt/a鋼鐵生產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鋼城"。電力生產主要集中在費巴和來因-威斯特法倫電力股份公司,化學工業則集中在休斯、舒爾文和格爾貝克三家化學公司。由於大公司科技力量強,現代化水平高,生產成本低,產品精良,煤、鋼、化工、機械等一大?quot;魯爾製造"的特色產品在國內外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為魯爾區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現整個魯爾區的生產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來的魯爾煤田范圍束縛,向西(越過萊茵河)向北(越過利伯河)發展。
魯爾區區域結構的變化同樣集中體現在其城市的職能演變上。魯爾區是一個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區,城市的發展經歷了單一的煤礦城市-鋼鐵城市-化工城市-綜合性城市的發展道路;城市規劃也從早期的雜亂無章的無規劃狀態向全面規劃的現代化城市發展。在區域更新過程中,許多城市從原先的單一職能演變成為一專多能的綜合性城市,但大企業的業務性質仍為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費巴公司總部所在地杜塞爾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鋼鐵、機械、電氣等工業的中心,同時又是德國最大的銀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鋼鐵、機械、化工頹岱墓ひ檔鬧行模質塹鹿畲蟮哪諍癰劭誄鞘校籖WE公司所在地埃森是以能源、鋼鐵、化工、建築工業的中心,也是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博覽會城市等。大企業的發展不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並加快了城市建設的步伐,提升了城市的能級。現區內5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4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在50萬以上,構成了一個多中心的萊茵-魯爾城市集聚區,人口超過1 000萬,為世界主要大城市集聚區之一。
3.3 科研與實踐相結合,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國的工業技術佔有重要的一席,而魯爾區就是德國的許多技術發明誕生地,因此科研基礎十分雄厚。魯爾區許多大企業都有自己的科研機構,並根據企業特點和國際國內市場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計劃,科研中心和生產中心緊密結合也是德國科學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制勝法寶。如魯爾煤炭股份公司下屬的煤礦研究中心是全國最大的煤炭研究機構,擁有17個研究所、4個實驗場以及計算機處理中心,科研人員曾達1 100多人,研究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煤炭工業的機械化和現代化,煤炭的綜合利用。面對新的形勢,魯爾區採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改革創新,加強科研界與經濟界的合作,從多特蒙德、經過波鴻、埃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條橫貫全區的"技術之路",把區內的經濟中心和研究中心聯系起來,以加快科研成果的應用,並建立"魯爾區風險資本基金會"和新技術服務公司,為新技術企業提供資金和咨詢。其次,改革傳統教育,創立新興學科,並把高等院校的教育於本地區經濟發展相結合,州政府試圖將魯爾區建成"歐洲高等院校區"。現魯爾區擁有15所高等院校,14萬多大學生,其中對區域經濟有重要影響的理工科和經濟專業學生占總數的63.5%,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
另外,用新技術改造老工業。魯爾區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單純發展新興工業,所以,在發展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快了用新技術對傳統工業的全面改造,如建立科學技術革新的信息中心,政府幫助企業擬定技術革新計劃、結合中小企業具有靈活應用新技術的特點,優先向中小企業轉讓技術等,大大加快了將科研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並提升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層次,魯爾區的目標是成為歐洲新經濟中心。
3.4 加強企業間的聯系與協作,保證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
魯爾區大企業之間以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有著廣泛的聯系和密切的協作關系,最早出現的煤鋼聯營的形式,以後又出現煤化、煤電以及鋼鐵與機械的聯營,有的以合同的形式,有的則組成聯合公司,既保證了生產,又穩定了銷售,使區域內部的資源優勢和加工能力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例如,魯爾區所生產的煤約76%在本區消費,主要用於煉焦和發電;魯爾區的大鋼鐵公司都有自己的煤田,自行開礦,辦煉焦廠,蒂森、克虜伯等大鋼鐵企業都有自己的煤礦。魯爾區所產鋼材的70%提供本地區機械製造業;煤化工聯營從煉焦開始,大力回收煉焦副產品,供化學公司作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如區內最大的休斯化學公司就是從煤礦購入煤,供自備電廠;從煉焦廠購入焦爐氣提取甲烷,購入粗苯和酚,生產塑料和橡膠;機械工業與鋼鐵的聯營表現在大鋼鐵公司大多轄有機械製造業,鋼鐵工業的中心也是機械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所產的礦山機械70%在本地銷售,主要用戶是礦山、冶金和化工等。同時,通過有效的企業組織結構,大企業還為當地眾多的中小企業提供配套技術、資金和配套生產。魯爾區的企業聯盟關系促進了區內資源、交通等優勢的發揮,使魯爾區成為既是資源地、生產地和消費地。
3.5 完善交通運輸網,推動區域綜合開發
魯爾區原有的交通運輸系統就很發達。但由於新建企業以及城市住宅區向郊區發展,出現了區內交通負荷不斷增大,邊緣地區和核心地區交通相脫節的局面,急需進一步改善交通網路和設備現代化。魯爾區煤管協會在1968-1973年的交通規劃中提出,有計劃地對現有的線路進行技術改造,發展區內快車線。1969年魯爾區架起了高架鐵道,解決了鐵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發揮了很高的效能。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爾塔爾-多特蒙德兩條高速公路竣工,採用新型列車,時速高達200 km。新建的兩條高速公路,一條平行於魯爾河北,在穿越埃森市區中心時有800 m的地下道,另一條大部分在埃姆舍河旁也以地下道方式通過。在該交通規劃中還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區內任何地點距高速公路的距離都不超過6 km。現全區擁有鐵路線長度近10 000 km,年貨運量超過150 Mt。還有6條水運內航道,為此魯爾區提出在最大限度發揮本區水運優勢的基礎上搞好水陸聯運,加速南北向交通線路的建設,組成統一的運輸系統,把全區彼此分隔的工業區和城市緊密地銜接起來,這些措施對全區的綜合開發起了極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6 開發工業傳統資源,拓展區域產業新功能
在逆工業化的過程中,魯爾區開始對自身積淀的區域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思考,尤其重視對工業遺產旅遊資源的再開發。借鑒英國、瑞典等一些國家的經驗,魯爾區從1989年提出"IBA計劃",運用國際博覽會形式,通過工業旅遊開發,達到區域復興。經過長達10多年的摸索,走過了一條從零星景點的獨立開發到區域性統一開發的模式,工業旅遊已成為魯爾區的新時尚。
從景點開發模式來看,大致有四種具體模式:(1)博物館開發模式。最典型的是將一個建於1854年的老鋼鐵廠改建為一個露天博物館,其特色是設計了可提供兒童開展各種活動的游戲故事,導游由原工廠志願者擔任。活化了旅遊區的真實感和歷史感;(2)休閑、景觀公園開發模式。蒂森公司將1985年停產的一家企業改造為以煤、鋼鐵工業景觀為背景的大型景觀公園。該公園佔地2.3 km2,內容豐富多樣,既有青少年活動場所,又可進行各種文藝演出活動;(3)購物旅遊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即在工廠原址新建大型購物中心,旁邊仍保存原有工業設施的博物館,還配套建有美食文化街、體育中心、游樂園、影視設施,吸引大量旅遊和購物的人流。(4)傳統的工業區轉換成現代科學園區、工商發展園區、服務產業園區等。1998年,區域規劃機構制定了一條連接全區旅遊景點的區域性旅遊路線,這條被稱為"工業遺產之路"連接了19個工業旅遊景點、6個國家級博物館和12個典型工業城鎮等,並規劃了25條旅遊線路,幾乎覆蓋整個魯爾區。工業旅遊的開發在改善區域功能和形象上發揮了獨特的效應。
3.7 完善環境管理和建設,重塑田園都市風光
長期以來,魯爾區企業各自為政,公害嚴重,環境污染大於國內任何一地。魯爾區上空的6 600多個大煙囪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約4 000 kt,其中600 kt滯留在本區上空,空氣污染嚴重到汽車無法通行,行人感覺肺疼的程度。礦區排放的污水又嚴重污染水質,使魚類曾一度絕跡。為了根除公害,治理環境污染,州政府投資設立環境保護機構,頒布環境保護法令,統一規劃。第一個行動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魯爾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統,在長達100 km的河面上先後建立起4個蓄水庫,108個澄清池,凈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設立微生物凈水站,所以至今尚未發生過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狀況。魯爾河水利工程設備之先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決水污染問題外,還具有蓄水攔洪、發電、旅遊等多種用途。另外,全區的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已全部建起,各工廠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氣體及灰塵的裝置,使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為了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在區域總體規劃中制定了營造"綠色空間"的計劃,全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昔日滿目荒涼的廢礦山披上了綠裝,塌陷的礦井成了碧波盪漾的湖泊。目前,區內共有綠地面積約75 000 hm2,平均每個居民130 m2(1968年魯爾核心地區這一指標只有18 m2),大小公園3 000多個,整個礦區綠蔭環抱,一派田園風光,往日濃煙滿天,黑塵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魯爾河上空蔚藍色的天空"早已成為現實,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擁有1 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總之,經過上述調整和改造,魯爾區遠不是一個衰落的工業區,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全區GDP約占原聯邦德國GDP的7%左右,相當於葡萄牙或丹麥全國的GDP。1989年,聯邦德國慕尼黑經濟發展研究所對歐洲共同體11 000家企業和區域研究專家的調查結果表明,魯爾區是歐洲產業區位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1990年12月,美國華盛頓人口危機委員會發表了世界100個特大城市和產業和人口密集區生活質量的評估報道,按生活質量和等級排序,魯爾區列為世界第二位。魯爾區區域整治的經驗表明傳統工業區的改造和建設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順應發展潮流,才能充滿活力,保持經久不衰,景氣長存的局面。
Ⅷ 傳統工業區都面臨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
正確
Ⅸ 高一地理必修2總結(必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課程教材研究所)
新課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復習提綱 Ⅹ 傳統工業區整治的核心 調整產業結構 所謂產業結構就是三大產業的比例關系,對於傳統工業區的改造一般是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的 與如何治理一個傳統工業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工業獎補專項資金獎補怎麼計算
瀏覽:423
寶馬放大鏡怎麼樣
瀏覽:679
20萬的寶馬怎麼樣
瀏覽:89
奧迪車燈罩劃傷了怎麼處理
瀏覽:450
工業蓬房安全性怎麼樣
瀏覽:281
工業煉鐵的原理酒精燈有什麼反應
瀏覽:621
汽車和總成送修規定有哪些
瀏覽:938
樂平工業鍋爐司爐操作證在哪裡考
瀏覽:78
威馬汽車如何帶家用電器
瀏覽:830
長理和長春工業大學哪個分高
瀏覽:350
進寶馬廠子當監護應該注意哪些
瀏覽:254
二十五萬左右賓士車有哪些
瀏覽:848
賓士c加包等多久
瀏覽:668
工業房產怎麼拆遷門面廠房騰退
瀏覽:877
蘭州市工業商鋪用電多少錢
瀏覽:925
工業鹽腌菜怎麼便認
瀏覽:206
汽車前擋裂紋怎麼修復
瀏覽:32
奧迪鎖了車為什麼後備箱還能開
瀏覽:548
汽車後鼓剎怎麼調
瀏覽:422
奧迪q5水泵保修期內多久
瀏覽: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