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問題
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是實現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是擴大我縣經濟總量,增強綜合經濟實力的根本性措施;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迫切要求;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事關××未來發展的全局。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結合縣情,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市化「兩化」進程,實施縣城與濱博高速、龐家鎮,純化工業園與陳戶工業園,京博工業園與呂藝工業園,店子、曹王工業園與興福工業園,縣經濟開發區與周邊企業自辦工業園之間的「五大對接」,全力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工作思路,走活了一盤全縣城鄉持續、統籌、和諧發展之棋。預計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0億元,增長20%;完成財政總收入4.1億元,增長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億元,增長57.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多億元、銷售收入80多億元、利稅6億元、利潤3億元,增幅都在50%以上,再創歷史新高。
一、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必須把握規律、認識縣情
把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實施「五大」對接,作為我縣「十五」、「十一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工作重點、戰略重點,這是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是工業化、城市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發展要求決定的。縱觀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程,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業份額的下降,必然出現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鄉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移的城市化進程。同時,人口城市化所帶來的聚集效應和大量農業人口離開土地,又會促進工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縣是一個擁有40萬鄉村人口的中等規模縣。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農民從農業中增加收入幾乎沒有餘地,盡管有許多農民外出打工賺錢,但勞動力異地轉移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採取就業轉換方式來吸收農村人口,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而且從發展條件看,我們面臨著極好的歷史機遇,可以說,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一是經過建國5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的建設,我縣經濟實力增強,工業經濟、城鎮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以及初具規模的城鎮體系。尤其是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到2007年跨入全省『第一方陣』」的奮斗目標,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毫不動搖地抓招商引資、工業興縣、民營經濟,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民營企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一批在全市規模較大的工業園區,培育了京博、渤海、香馳、華潤、順天、華興、魯豐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這為加快我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奠定了物質基礎。二是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有了新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推進我縣工業化、城市化創造了良好的體制環境。三是我縣地處煙台、青島聯結京津的樞紐位置,緊臨半島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為我們在更廣泛的領域和更深的層次參與國際、國內競爭與合作,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經驗,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我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四是我縣境內石油、天然氣和沙礫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是勝利油田的原油主產區之一;水資源充裕,有6條跨流域河道、54座大中型平原水庫,日供水能力達8000方,可滿足工業生產及城區居民生活需要;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這為工業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
二、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近年來,我們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始終堅持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進步與創新為支撐,發揮優勢,突出重點,用現代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面提高質量和效益,實現產業優化升級;重點發展縣城,加快發展中心鎮,壯大城鎮規模,完善城鎮功能,推進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是以農民增收為重點,在以工促農上求突破。著力於以工促農,實現工農良性互動,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方針,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以抓工業的思維抓農業。狠抓農業產業化經營,利億嘉肉業、華康食品、龍升食品等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佔到全市的一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例不斷下降,綜合效益在結構優化中得到新提升,全縣實現了「穩糧、擴經、增產、增收」的目標;進一步擴大了肉牛、奶牛、波爾山羊、冬棗、有機蔬菜、南美白對蝦等特色種養業規模,畜牧、林果、蔬菜、水產四大主導產業邁出新步伐。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勞務輸出,積極做好減少農民、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的文章,更多的農民轉向非農產業,多渠道、多形式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以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在培植支柱產業上求突破。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沒有大項目的支撐就沒有工業化的大推進。近年來,我們按照「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投入」的思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工業強縣步伐。全面落實培優扶強的各項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努力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特別是抓住重點項目建設不放鬆,實行縣級領導幹部包保責任制,盯上靠上,定期檢查、督促,搞好協調、服務,幫助解決問題,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2003年京博集團鋼板、抄紙、環能熱電、供水等四大投資過億元的項目同時開工,兩年累計投入近20億元,今年投入將達到30億元;香馳、順天公司三年發展目標並作一年走,香馳大豆分離蛋白項目生產規模亞洲第一,順天公司與上海太平洋集團合資3.8億元的紡紗項目已全面開工;京博、華興等骨幹企業都與國內外一些大企業實現了強強聯合,華興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鋸石機生產企業,進入全國機械行業500強;魯豐鋁箔生產規模居國內第五位,新上的總投資10億元的豐潤鋁業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等等。去年全縣完成工業投入35億元,安排重點工業項目48個,其中投資過億元的21個。今年計劃完成工業投入70億元,安排重點項目48個,其中過億元的26個。下一步,對已完工的重點項目,促其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對即將投產的重點項目,加強調度,促其年內及早竣工投產。
三是以園區建設為重點,在搭建發展平台上求突破。牢牢抓住「工業興縣,項目帶動」戰略不放鬆,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優化園區綜合環境,膨脹園區規模,突出抓好縣經濟開發區、興福民營經濟園區、陳戶工業園區和京博、香馳、華興、渤海、順天、魯豐等大型企業領辦工業園建設,建成了一批在全市規模較大的工業園區。今年,我們以實施「五大對接」工程為契機,繼續舉全縣之力,以更大的氣魄、超常的措施,更快更好地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採取招商引資、向上爭取和將生活用地、商業設施、廣告權推向市場等多種辦法,廣開籌融資渠道,繼續保持園區投入高強度、建設快速度的良好勢頭,高標准配套路網、水、電、燃氣、通訊、路燈、綠化、美化等工程。賦予園區管委會更靈活的經濟管理和相關的行政管理權,進一步充實園區管理力量,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進一步開闊思路,健全完善「封閉式管理、開放式經營、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等制度,堅決把一切有礙園區發展的行為拒之門外。創新園區服務方式,對所有入園項目,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務,全程代辦,創造一個優質、便捷的服務環境,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凝聚力。
四是以新城區建設為重點,在提升城市競爭力上求突破。城市是一個地區競爭力水平的綜合體現,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形態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工業化的空間依託。我們緊緊抓住縣城東進、西拓、南優、北上的機遇,牢固樹立擴張城市就是擴張經濟的新觀念,把城市作為最大的產業來發展、最大的資本來經營、最大的增長點來培植。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今年投資近3億元,重點建設濱博大道、工業西路等13項基礎設施工程,為我縣城市擴張、招商引資、工業膨脹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長12公里的濱博大道、5.5公里的工業西路、5.5公里的博城五路東西延伸等公路已經試通車,其中濱博大道成為建設效率最高、質量最好、速度最快的工程,拉開城市化大發展的框架,加快了與濱州市南區的對接融合。科學運作城市資產。按照「道路搭骨架、土地換資金、資源換項目、存量換增量」的思路,發揮縣鑫達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和土地儲備中心的作用,盤活城市有形和無形資產,聚集更多的資金用於城市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城市供水、道路建設等公用事業的市場化進程,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多主體開發的城市發展機制。高效能管理城市。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工程,狠抓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從根本上解決縣城臟亂差問題。突出抓好小城鎮建設。以中心鎮、重點鎮和示範村建設為重點,增強城鎮的聚集、輻射和服務功能,加快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農民市民化進程。
三、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必須對外開放、廣借外力
靠招商引資擴大投資、加快發展是我們最現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我們明確提出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頭號工程,每年都選派200多名機關幹部赴發達地區掛職招商,在上海、寧波設立辦事處,積極參加赴日本、韓國招商活動;轉換思路,不等不靠,努力通過盤活閑置土地、吸納民間資金、上市融資等方式破解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制約;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全縣進一步形成了「以招商論英雄」的氛圍,招商引資取得可喜成績。去年實際到位縣外資金64.8億元,增長1.5倍,列全市各縣區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全縣共引進市外招商項目217個,合同利用外資90多億元,實際到位外資53億元。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國際國內資本流動、產業轉移步伐不斷加快,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正在加速向我國大陸轉移,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受電力、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制約,向內地產業轉移的態勢已經形成。在南方缺電、北方缺水、東部缺勞動力、西部缺配套基礎設施的情況下,我縣在這些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第一,在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尤其在利用縣外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上下功夫。利用我縣勞動力、自然資源等優勢,進一步拓寬招商引資領域,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引導外資投向支柱產業和重點產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將吸收外資同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通過轉讓經營權、出讓股權、兼並重組等方式吸納外資,並通過嫁接改造促進企業的技術、產品升級。第二,在立足縣內資源與市場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注重利用縣外特別是國外資源與市場,在開拓縣外、國外市場上下功夫,把我縣的產品、品牌打出去,實現對外貿易新突破。第三,在優化軟環境上下功夫。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意識,形成寬松和諧、文明進步、富有吸引力的對外開放氛圍,努力創造投資效益最好、安全系數最大、投資成本最低、政府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良好投資環境,使投資者得到有吸引力的回報預期,以更好地吸引國外、縣外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爭取更多的「大、高、新」項目落戶××,實現招商引資的大突破。
四、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必須深化改革、和諧發展
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有市場、有效益的產業和企業加快發展,堅決杜絕高污染、高能耗項目,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嚴格執行國家土地政策,支持重點建設項目,嚴禁違法違規佔地,積極推進節約和集約用地;大力推進生態區建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堅決反對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行為,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切實加強環保意識,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抓好污染防治,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子。二是深化市場體系改革,實現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的統一。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前提下,更加註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善於運用市場手段推動經濟發展,大力推進市場體系的改革。繼續深化企業改革,積極推進社會事業、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下決心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努力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三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產力水平。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註重社會事業的發展,實現經濟與社會事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快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加快科技成果的引進、轉化和推廣,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投入,創新機制,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加快建立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繼續大力發展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各項社會事業,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有力保障。四是牢固樹立執政為民思想,努力建設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堅持以鞏固完善社區就業為主線,以困難群體再就業為重點,完善就業政策措施,創新就業服務手段,建立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長效機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就業的最大化;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確保受災群眾和特困群體的生產生活得到及時有效地救助;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扎實有效地推進「平安××」建設;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切實抓好安全防範,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堅決杜絕重大安全事故和惡性事件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營造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全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確保「到2007年跨入全省『第一方陣』」的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Ⅱ 為什麼要發展工業經濟工業園區在其中的作用。從著名的理論角度出發說
工業園區(1nstrial Park),日本和韓國稱工業團地,中國香港稱工業村。它是二戰後一些發達國家為發展經濟、改善城市布局結構,所採取的一種重要的企業地理集中的建設方式。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工業園區起到了引進外資、促進工業發展、解決就業、擴大出口和增加外匯收入的作用。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興辦各類工業園區對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新技術研發、振興出口導向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上早期建設的工業園區中,美國矽谷、中國台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安蒂波里斯、韓國大德、以色列拉馬特-霍瓦烏和愛爾蘭國家科技園等八大工業園區的成功都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認可,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發展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例如矽谷,它通過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應對當地經濟衰退,最終成為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之地。
我國工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起步於1979年的深圳蛇口工業區,到2000年底,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擁有總資產111億元,凈資產由開發時的2億元人民幣滾動發展到56.3億元,年銷售收入47億元,稅後利潤近4億元,連續8年取得AAA級信用評級,有下屬全資和合資企業 70多家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創業,現在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金融、證券、旅遊文化娛樂、商貿、港口、房地產、石化儲運與銷售、供水供電及通訊、電子、軟體、信息技術等現代高科技產業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性企業集團。蛇口工業集團以改革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出中國改革和經濟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這里誕生了全國第一家企業銀行———招商銀行;全國第一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成為中國改革的「試管」、對外開放的「窗口」,並以經濟建設的「蛇口模式」為世人關注。
近30年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對工業園區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工業園區發展不斷加快,其作用日益顯現。工業園區的建設直接促進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如今,全國已經建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含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的蘇州工業園區、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寧波大榭開發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海南洋埔經濟開發區)。長期以來,54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都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實現工業增加值7414億元,工業總產值 30219億元,稅收收入1570億元,出口1492億美元,進口1339億美元。工業園區作為現代產業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載體,其重要性愈加凸顯。
首先,工業園區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是拉動GDP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火車頭。以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區為例,該工業園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二戰後,新加坡是一個缺乏資源、工業基礎落後、失業率極高的彈丸之地。為了改變這種面貌,新加坡建立了開發區,選擇了以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為主的發展道路。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1961年政府計劃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1968年園區內的廠房、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JTC),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島內已建立了30多個工業園區,共佔地8025公頃,已開發5069平方公里,包含了7000多家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對新加坡GDP的直接貢獻率為25%,僱傭了全國1/3以上的勞動力。裕廊工業園區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實現了快速工業化,且時至今日依然保持發展活力。其開發模式一直是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和模仿的對象。
又如,江蘇省的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十三年來,園區的開發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40%左右,累計上交中央和省市各類稅收460億元。200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億元,增長19%,超過了青海全省GDP總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2.5億元,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395億元,增長11%;進出口總額500億美元,其中出口251億美元,分別增長23%和31%;新增注冊外資3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在較高平台上繼續穩步增長。目前,園區以占蘇州市4% 的土地和人口、7%的工業用電量,創造了全市15%的GDP、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26%的注冊外資、到帳外資和30%的進出口總額。
其次,工業園區在產業集群化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產業集群化是21世紀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工業園區專業化開發建設是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最主要的力量。工業園區在依託一定的區域條件和資源稟賦基礎上,對產業鏈下的各個產業聚集能力越高,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就越強,也就越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聚至麾下。有「亞洲矽谷」之稱的印度班加羅爾軟體園就是一個突出的範例。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該園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 IT產業集群,英特爾、微軟、惠普等IT巨頭在此均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又如,國內珠江三角洲各工業園的專業化發展形成了以計算機、家電為主的產業集群,百公里內即可完成90%以上計算機零部件、80%以上的手機部件以及100%的彩電部件的采購。工業園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不僅可以形成資源高地、技術高地、人才高地,還可以大幅提高輔助產業的專業協作程度和產出效率。
再次,工業園區已成為產業升級與和諧發展的孵化器。園區經濟的發展,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周邊區域逐步走向城市化,工業園區隨之也由單一工業化的經濟功能區逐漸向多元功能的新城區發展,這是工業園區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一些優秀工業園區的實際情況已印證了這種轉變。崑山工業園區已經與崑山市融為一體,無錫高新技術工業園已與無錫新區融為一體,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甚至直接將市政府等行政中心機構及商務區、生活區規劃在工業園一期的核心地帶。
第四,工業園區的發展對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1955年法國發展經濟學家佩魯提出了「增長極」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在經濟增長中,由於某些主導部門或有創新能力企業或行業在一些地區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種資本與技術高度集中、具有規模經濟效益、自身增長迅速並能對鄰近地區產生強大輻射作用的「增長極」,通過具有「增長極」的地區優先增長,可以帶動相鄰地區的共同發展。如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以政府推動型的發展模式設立若干個經濟特區,從而改變了我國傳統產業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徵,建立了以新興城市為圓心、以新興產業鏈的邊界為半徑的動態的增長極。由於這種增長極的形成有著顯著的偶然性,所以在後發優勢地區內利用以政府為主的開發區建設模式,可以在資金、土地、勞動力要素供給方面提供低成本的流動,從而加速本區域內增長極的形成。增長極往往也會帶來很大的技術溢出,從而改變區域產業結構和建立區域競爭優勢。
顯而易見,工業園區的發展絕不是僅僅實現資源轉換、循環利用、增加GDP、增加稅收和解決就業,更重要的是工業園區能通過引進和發展高新技術,提升全省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成為青海今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業基地。
Ⅲ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具有哪些特點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化的特點
新中國成立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新起點,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已經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
1.都市圈(城市群)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
由於一些具有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的城市,經歷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這些城市互相融合,形成了城市發展相對集中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其中,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水平較高、相對成熟;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漢都市圈、海峽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關中城市群等初具規模。都市圈(城市群)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標志著我國城市發展體系逐漸走向成熟。
近年來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顯示出區域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以都市圈為基礎的區域間的整體競爭。都市圈的形成和都市圈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主導全國經濟的發展格局。而在都市圈或城市群內部則形成了一定的產業組織和分工協作關系,地域分工協作網路正在形成和發揮作用。
2.城市投資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中共「十六大」以來,我國城市建設迅猛發展,交通設施日趨完善,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綠色環保的城市生活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快構建城市快速路網,是大多數城市交通建設的重點;在城市新區,加強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成為建設的重點;加快市政、公用、能源設施和環境建設,推進基礎設施配套,更是多數城市共同關注的中心議題。
由於各城市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改善的力度,增強了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為吸引更多優質外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例如,2006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新簽外資項目(合同)數30024個,項目(合同)金額133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金額730億美元,分別是2002年的1.3倍、1.7倍和1.5倍。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城市化發展的成就。
3.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初具規模,社會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與城市經濟不斷發展同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市社會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地提出了我們要縮小的是「城鄉、區域間公共服務、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從而從指導思想上規定了城市發展的目標導向,就是加強城市的社會功能,優化城市的發展環境。
我國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比較多地關注城鄉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而「十一五」之後,則轉到注重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城市政府把提供公共產品服務的基本職能突出出來,期望通過轉移支付、社會保障等公共財政工具,實現城鄉人均收入差距的縮小。所採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廣大鄉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加快發展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
4.城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城市的產業結構優化,與國際和國內產業轉移密切相關。國際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由過去轉移加工製造業,到現在轉移公司總部、市場營銷機構、營運中心等整個產業鏈,在這種背景下國內的產業轉移也會加快。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主要的省會城市成為公司總部、產品研發中心、市場營銷中心,中小城市作為加工製造業基地的趨勢日益明顯。
這種城市之間的分工,從地區的協調發展上顯現出來。在生產要素和部分產業由東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邊地區轉移擴散的同時,包括高端勞動力、研發和公司總部等則表現出進一步聚集的趨勢,中心城市的積聚效應進一步加強。
二、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相互關系
城市是發展工業的最好的載體。工業化是城市化的經濟內涵,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空間表現形式,二者相互促進。上面關於我國城市化的特點,無疑是與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化進程分不開的。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處在一個轉折點,對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評估,將影響到我國的城市發展政策。
1.關於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爭論
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是大家的共識。實踐表明,城市化的快速進展,解決了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的問題。
在城市化問題的研究中,關於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水平的探討始終是中心話題。Davis和Golden(1954),Graves和Sexton(1979),WDR(2000)通過收集並分析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觀測值,得出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世界各國城市化軌跡是一條被拉長的S型曲線,先是緩慢發展然後有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最後趨於平緩。
Davis和Henderson(2003)指出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支持「S型」關系。由於各個國家在統計口徑、經濟結構等各方面的差異,世界各國的城市化演進不會完全遵循統一的發展模式,以某些觀察值對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模擬不一定客觀。
對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是否協調的爭論是全球學術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大多數國內外專家學者認為,相比其他國家類似的工業化發展階段,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滯後。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城市化起步晚,基礎差,但是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一直在縮小和其他國家城市化的差距,例如 Ebanks和Cheng(1990),Chan9和Brada(2006)。2000年以後,國內涌現出一批學者認為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發展階段之間是協調發展的關系,例如安虎森和陳明(2005),陳明星、陸大道和查良松(2009)。鄧宇鵬認為中國存在著「隱性超城市化」,認為應當將在鄉鎮企業就業和外出就業6個月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再乘以平均每個勞動力需要分攤的人口1.75,作為隱性的城市人口,從而計算出1997年我國的隱性城市化率為30.4%,再加上政府統計的城市化率29.92%,實際城市化率為60.32%,這樣,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國就處於超城市化狀態。
我國的城市化是伴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而出現,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是農村要素不斷轉化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斷向農村擴散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建國到改革開放的初期,由於受傳統體制的約束,我國的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互分離,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阻礙了工業化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從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開始,中國城市化滯後的現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互適應的關系正在逐步得到確立。本文通過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總結世界各國和人口規模大國的城市化規律和經驗,作為衡量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客觀標准,探討中國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之間的關系。
2.計量研究方法
(1)指標選取
城市化率是城市化進程的代表性指標,普遍接受的衡量方法是城市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不同的國家對城市區域有不同的定義,因而世界各國城市化率沒有完全統一的標准,雖然聯合國提議各國統一將2萬人口聚居地定為設市標准,但是聯合國人口司也認為出現多樣化的定義是可取的(United Nations,2002)。因此我們在對比各國城市化率時要考慮不同國家對城市人口的差別化標准。
城市化是一個復雜的進程,有許多潛在的解釋變數影響城市化進程,除了人均收入以外,結構和非經濟因素也加速或延緩城市化進程(Henderson,2003。但是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水平,既能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也是廣義上的工業化程度的標志。同時我們選取工業總產值占當年GDP的比重作為工業化水平的直接衡量標准,這兩個指標作為解釋變數最能衡量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進程的關系。
(2)數據處理
為保證收集的數據的連續性和可比性,我們利用世界發展指數在線資料庫(world Development In dicators,縮寫為WDI),收集整理1980—2007年完整時間序列數據的國家和地區,不包含中國的160個國家28年城市化水平數據、人均GDP數據和工業總產值占當年GDP的比值,其中人均GDP數據採用2000年美元不變價處理。
中國的數據同樣來自WDI,一方面是為了與其他國家的城市化率口徑盡量一致,另一方面是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我國的國家統計局對城市人口的統計口徑在不斷調整,不同年份的城市化率口徑不一致可比性不強,因此統一用WDI的數據更具備說服力。
(3)分析方法
為了使我們對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評價更有說服力,在分析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同時,我們給中國的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提供不同層面的參考標准,我們設計了三類共五個估計方程。①世界總體估計方程,在1980年-2007年間的世界發展指標中選出不包括中國的共160個有數據國家,考慮部分國家在某些年份數據缺失,我們保留了4014個觀測值;②四類收入水平國家的估計方程,根據世界發展指標中對不同國家收入水平的劃分,我們將這160個國家分為高收入國家水平、中高收入國家水平、中低收入國家水平和低收入國家水平。同樣在1980—2007年間的世界發展指標中選出,其中高收入國家39個,考慮部分國家在某些年份數據缺失,共保留了998個觀測值,中高收入國家34個,共843個觀測值,中低收入國家45個,共1124個觀測值,低收入國家42個,共1049個觀測值;③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關聯估計方程,數據同樣是從1980—2007年間的世界發展指標中選出,共28個觀測值。其中世界總體估計方程和四類收入水平國家的估計方程用固定效應模型,中國的估計方程由於所有指標都有明顯的時間趨勢,通過一階差分後各變數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均為平穩,我們利用Johansen協整檢驗可以得到標准化協整方程。所有回歸結果見表1。
3.國內外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比較
從表1的五種不同類型國家的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回歸結果來看,我們總結出以下三點結論:
第一,世界的工業化發展整體是推進城市化水平的進程,其中世界的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013個百分點,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148個百分點。但是世界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呈現顯著的負相關,同時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工業化與城市化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在抽取的樣本國家中,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數量又略占優勢,就造成了世界的工業化對城市化存在不顯著的正相關。
第二,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對城市化水平呈現反方向的推動作用,其中高收入國家的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下降0.019個百分點,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092個百分點,中高收入國家的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下降0.065個百分點,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215個百分點。對於以上回歸結果的解釋是,高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都屬於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也推進到了工業化後期或後工業化階段,主導產業從第二產業替代為第三產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下降,所以工業化發展對城市化水平呈現負相關性。
第三,欠發達國家的工業化發展促進城市化水平的推進,其中中低收入國家的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073個百分點,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222個百分點。低收入國家的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054個百分點,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增加0.05個百分點。欠發達國家大多數處在工業化發展初期或者中期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大多數國家以第二產業為支柱產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工業化發展對城市化水平的推進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
4.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關系的結論
現在我們對1980—2007年與國際樣本相對應的中國變數的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判定其是否單整。表2的上半部分是對各變數的原序列不差分的單位根檢驗,可以看到除了LNGDPPC時間序列平穩外,LNURBAN和LNIND時間序列由於檢驗T值比顯著性水平為10%的臨界值都大,所以不能拒絕原假設,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這樣我們無法進行OLS回歸,會導致OLS偽回歸。表2的下半部分是我們對變數LNURBAN和LNIND做一階差分平穩性檢驗,從檢驗結果看,所有序列都是平穩的,因此,我們可以判斷變數LNURBAN和 LNIND均為一階單整I(1)。
基於前面的檢驗結果,我們可以對以上多個變數進行協整檢驗。由於考察的變數多於2個,所以採用。Johansen協整檢驗。通過對模型選擇的聯合檢驗並考慮到變數均存在趨勢性,所以確定序列有線性趨勢且協整方程有截距項的模型為最合適的協整檢驗模型。我們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可以得到標准化協整方程(1)。
對照上述五個估計方程得出的參考標准,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的方程與中高收入水平國家的回歸方程最為接近,工業化水平與城市化率呈現負相關。這並不是表明我國也處在工業化後期或是後工業化階段,而是反映我國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在不斷增加。由於選取的工業化指標是工業增加值占當年 GDP的比重,也可以理解為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近年來由於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工業的貢獻率在45%左右徘徊,而城市化率則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長。在其他國家的各項系數對比中,中國的工業化水平與城市化率的關系富有彈性,經濟發展水平對城市化水平的變動也是富有彈性。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中國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的現象正在得到糾正。
蘭、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新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城市化與工業化基本相適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
1.城市人口集聚和城市規模普遍大型化的問題
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會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提高公共設施的利用率。當城市化大大落後於工業化的時候,先把人口聚集起來是大多數城市的選擇。我國平均的城市人口2007年是1990年的1.7倍。
當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的現象逐步消失、製造業企業開始向中小城市轉移的背景下,我們是否還要繼續追求城市平均規模的大型化,就成為一個疑問。
2.城市產業集聚及其路徑選擇問題
產業的集聚有利於形成專業化分工和協作,推動相關產業和市場的建立,降低企業的生產流通費用,提高經濟效率。產業發展的分工與合作的密度、細度、頻度,只有在城市才能實現。城市是形成產業集群的重要環境基礎,城市的發展通常會形成一定數量的產業集群。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大批產業集群發展較好的城市,其經濟發展及城市化水平較高。
當企業按照產業鏈條布局成為趨勢之後,以發展總部經濟為主的中心城市和以布局生產車間為主的外圍城市的區分就十分明顯。第三產業本質上是消費產業,是人類聚居模式改變後帶來的。第二、三產業內部及相互之間的高度分工與合作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分工。
對於一個城市,是選擇做辦公室,還是生產車間?選擇哪種類型的產業集聚,是擺在各類城市面前的一個艱難抉擇。
3.城鄉發展的土地佔用與失地農民問題
從世界各國的工業化、現代化歷程看,城市化是伴隨著市場化、工業化發生的,從二元社會結構向一元化結構轉化和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從事非農產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民的職業、身份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即由農民轉變為居民,從鄉村生活轉為城鎮生活。城市化實質上是人口和土地同步城市化的過程。
然而,城市的刺激內需被狹義地理解為城市房地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亂佔耕地現象的抬頭。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的空間失控現象嚴重,突出表現為城市蔓延式的擴張,大量佔用耕地,造成了大量的失地農民。中央嚴控18億畝土地紅線的政策使這種趨勢被遏制,但目前又面臨新的威脅。2000年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是22439平方公里,2006年達到33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積擴張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長8.3%;相比之下,2000年我國城鎮總人口為45906萬人,2006年增加到57706萬,城鎮人口的年均增長速度僅為4.3%,建成區面積增速與城鎮人口增速之比為1.93:1。這種城市面積擴張致使大約4000至5000萬農民失去土地,從而出現了就業、保障、征地補償等社會問題。
4.城鄉人口流動問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流動規模逐年增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為14735萬人,約佔全國總人數的10%,其中,跨省流動人口4779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流動人口增加296萬人,跨省流動人口增加537萬人。人口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農村流向城市,大規模跨區域的人口流動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經濟現象。
隨著大規模人口的跨區域流動,農民工在為城市繁榮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他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卻無法得到妥善解決。就業不穩定,收入水平低,生活狀況差,社會保障滯後。農民工雖然生活就業在城鎮,與當地人一樣為城鎮的經濟發展作貢獻,卻只能成為漂泊在城鎮的邊緣群體,城鎮沒有完全接納農民工,農民工遠沒有真正融入城鎮。
上述城市化發展中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理清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
第一,城市定位不準確,對城市發展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的認識出現偏差。
城市的定位包括等級定位和功能定位兩個方面。等級定位是指城市在區域城鎮體系中的地位。功能定位是指城市在區域城鎮體系中的功能分工,這是避免產業(部門)相同構成重復建設的關鍵。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很多城市的發展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例如,有很多小城鎮要求形成中等規模的城市,中等城市規劃要做成大城市或者是特大城市,多個城市要求建成國際大都市。
歸納起來,一是城市功能定位求高求大,很多城市沒有依據本地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形勢進行科學的等級定位和功能定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地方政府追求做大區域的增長極,片面強調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反映了該國或地區的城市規模結構和人口集中程度,首位度是一個中性詞,尚沒有理論研究表明首位度越高越好。
第二,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和城鄉發展的巨大差異,造成城鄉人口的大量流動,使農村的資源幾乎沒有成本地流向城市。
近年來,我國戶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許多成就,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城鄉分割的二元管理體制。城鄉二元管理體制使城鄉二元結構得以制度化,在強有力的國家制度約束下,農村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資源,農村發展落後於城市,城鄉差距日漸拉大。
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是導致城鄉經濟差距拉大、城鄉失調最直接的原因,是城鄉關系失調的制度基礎。鑒於在城市中取得的較高工資報酬和較好的生活條件的預期,許多農村居民開始移居到城市。農村社會分裂的推力和城市經濟發展的引力,是城鄉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由於傳統的戶籍制度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使得外來務工人員難以真正融入當地社會的工作和生活圈,即安居樂業,導致已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出現大規模的迴流現象。因此,城市化的過程,難以有效地轉變為吸納農村人口的過程和覆蓋城鄉的人口結構轉變過程,
第三,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征地與供地之間具有巨大的利潤空間。
就土地制度因素而言,一般認為我國城市大規模圈地的動力源自征地制度與供地制度之間巨大的利潤空間,導致地方政府熱衷於利用征地制度中的缺陷「以地生財」。征地制度的缺陷包括:征地范圍過大,許多土地被徵用的目的是商業開發而非公共利益;征地補償過低,征地按原土地用途進行補償,這種測算方法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沒有體現土地潛在的收益和利用價值,沒有考慮到土地對農民承擔的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的雙重功能,更沒有體現出土地市場的供需狀況;對被征地農民的安置不落實;征地程序不規范等。征地費使本應由農民分享的部分農地城市化溢價收益受到侵佔,甚至使地租水平低於正常農村經濟的要求。征地制度創造的巨大尋租空間,誘導開發商及政府行為扭曲,人為加大土地市場的投機性,開發區「開而不發」、工業園「圈而不建」的現象極為普遍。由於利益驅動的結果,地方政府特別是城市政府把土地看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以地生財,熱衷於經營土地、經營城市。
四、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新思路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看到: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和國家綜合實力加強,城市化作為21世紀中國實現和平崛起、邁向現代化的重大發展戰略,目前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基本適應的階段到來,也到了城市化進程戰略思路的轉變時期。對於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時期我國城市的進程,筆者提出三點新思路:
1.擺脫城市發展僅僅為工業提供載體的思路
由於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城市發展也必然受到經濟全球化、新技術革命、構建和諧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城市化滯後工業化的問題的逐步解決,決定了我們必須從城市發展的本身去確定發展的目標,賦予我國城市化以新的內涵,構建一個全新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健康發展的城市化道路。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進程中,我們需要把握各個階段城市化發展的程度,了解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城市的狀態,調整城市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朝著良性城市化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建設宜居城市的問題。
2.從強調做大城市轉變到力求做強城市
准確理解衡量城市發展的各種指標,從城市綜合發展的大局去進行城市的定位。如前所述,城市首位度是一個綜合的指標,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率同樣是一個綜合的指標,不能只從城市人口這個指標去衡量。要關注各項約束條件的情況,防止虛假城市化。城市化速度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和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一些地區經濟發展快,就業崗位多,城市化速度可加快些;城市化並不意味著城市空間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設施的完善,而是需要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享受現代化帶來的成果,城市居住環境質量的不斷提高,城市社會治安穩定有序。
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在推進城市化進程時不僅是調控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質的提升。城市化進程是一個復合型過程,涉及經濟、社會和制度的方方面面,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化質量,保障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銜接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實現城鎮化率的明顯提高到城鎮化質量顯著優化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3.從城市獨立發展的路徑轉變為城市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維
城市是區域系統中的一部分,是區域的中心,區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發展要依據區域規劃,從整體考慮,發揮各大城市的優勢,挖掘潛能,打破行政束縛,放眼於大市場,實現區域經濟規模化、集團化、建立區域共同市場。要克服城市狹隘理解區域競爭,搞區域分割,互不妥協,自成體系,導致小而全和功能趨同。
以區域為載體,以交通為紐帶,以經濟分工與協作為基礎,組成城市群,充分發揮城市組團發展的優勢作用。城市群內部結合現有各城市的現有實力和發展潛力,對城市群實行職能分工定位,達到充分發揮緊鄰城市優勢互補的功能,實現結對成群,融合發展,帶動城市群區域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Ⅳ 石景山區成為重工業區的原因
現代製造業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製造業相結合的產物,高度發達的現代製造業和先進的製造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成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適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符合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符合首都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環境保護的內在需要,是石景山區的現實選擇。
一、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優勢、劣勢與機遇、挑戰
1.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石景山區在資產總量、人才和土地級差上有一定優勢,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如:可借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能物理所等科研院所人才智力優勢,可借首鋼等製造業產業優勢。石景山區是首都的西部門戶,距天安門16公里。地鐵一線橫貫全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將本區與海淀區、豐台區等區域的科技園區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相連。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二是石景山區政府和企業已經形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共識。石景山區確定了建設具有首都經濟特徵的現代工業區的目標,與企業形成共識,區內的協調、聯合、合作進一步發展。駐區大企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的力度加大。
三是製造業基礎較完備,擁有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較多資源。石景山區是北京製造業重要基地,能源、材料、加工基礎較完備,區內製造業大企業擁有製造業生產技術、配套能力。這些大企業是影響製造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性因素。
四是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具有一定規模。以高新技術為特徵的新的產業基礎正在形成。如首鋼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包括晶元製造、IC設計、軟體、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成立於1992年的八大處高科技園區以及北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石景山孵化基地、首特科技孵化器等現在基本成型。
2.劣勢
一是傳統重工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緩慢。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是以重工業的調整、轉移為必要條件,以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為大背景。石景山區是北京市傳統重工業區,有經濟總量巨大的傳統工業企業群。面對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變化和發展首都經濟的挑戰以及北京承辦奧運會對環保提出的更高要求,首鋼鋼鐵主業壓產、轉型和向外地轉移已成定局,但首鋼結構調整和發展規劃至今未得到國家的批准,不少發展設想不能付諸實施。
二是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企業是區域競爭力的主要載體。從石景山區的實際情況看,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區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多年計劃經濟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使企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落後於其它一些城區,特別是近年來新增企業的數量、質量、科技含量、規模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遠慢於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區,以至於在全市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形勢下,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趨勢顯現。
三是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缺乏有力支撐。石景山區有現代製造業企業53家,從總體上看,規模有限,缺「大」少「強」,在結構上呈現「小企業、小產業」的局面。
四是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少。石景山區土地資源少,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更是有限。全區可供開發利用的建設用地僅為950公頃左右,且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地塊。
3.機遇
一是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競相進入我國市場和產業領域,提供了利用更多資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機遇。自2001年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加快了參與中國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的步伐,並呈現出一些新特點:①由進入下游產業為主轉向進入中上游產業和研究與開發領域為主,並向研究與開發本地化的目標前進;②由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布局發展轉向積極在北京、沈陽等北方工業重鎮推進;③由參與中國消費市場競爭為主轉向參與中國生產資料市場、金融市場等全方位市場競爭。由於這些新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進入全方位、寬領域的投資跨越期,成為海外投資者競相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拉動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並正處於上升趨勢。外商對北京市競相加大投資,必然將具有較好製造業基礎的石景山區域列入自己的選擇視野。
二是北京市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展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開展奧運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製造業提供大量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設施。
三是北京市有關政策將改善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大環境。2003年上半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振興北京現代製造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加快振興現代製造業作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撐點和突破口,確定了振興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領域,提出了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最近,北京市又在研究制定新的城市規劃,其中京西區域大開發將成為重要內容。
四是大型製造業企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有利於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首鋼、北京重型電機、北京鍋爐廠等駐本區的大型製造業企業正加快改革、調整步伐,向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方向邁進。
4.挑戰
一是體制機制挑戰。由於石景山區是重工業區域,國有企業眾多,國有經濟比重很高。改革以來,石景山區也同北京市其它區縣一樣,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但由於多種因素制約,與先進地區比,改革步伐還比較慢,在體制機制上存在著較多計劃經濟的痕跡,區域內大企業、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受到不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影響。
二是人才競爭挑戰。本區的教育培訓體系不健全,人才市場不發達,為人才提供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有待進一步改進;且區域內和鄰近區域內的求職人員大多文化、技術水平較低,很難適應現代製造業的就業崗位,人才競爭挑戰的壓力很大。
三是區域競爭挑戰。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政策條件差異及對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要求的提高,北京市各區縣在一些方面形成競爭。如:在吸引資金、技術、智力資源、人才等方面形成競爭;在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上形成競爭;在提供文化、衛生、醫療、教育、交通等綜合服務設施和條件上形成競爭。以財政稅收政策為例:國家對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包括一區五園)內的企業有明確的優惠政策,而非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企業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前不久,北京不少區縣出台了對企業雙稅(所得稅和流轉稅)返還的政策,就比只返還所得稅的區縣對企業吸引力大。許多納稅大戶很在意流轉稅方面的優惠政策,不少有實力有規模的高科技企業落戶到實行雙稅返還政策的區縣。
二、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戰略選擇
1.指導思想
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適應發展首都經濟的要求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需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爭取國家、北京市給予重要政策支持,發揮政府與企業各自優勢,突出石景山區產業重點,充分整合利用內外各種優勢資源,堅持全面持續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5-10年努力,使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躍上新台階,最終達到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
全新的制度與經營理念是實現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樹立國際化經營理念;營造產業文化;培育核心競爭力;走合作共贏道路;打造信息化基礎。
2.產業構架
以機電加工業、電子信息產業、鋼鐵產品深加工業和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核心產業。通過不斷的科技投入和有效整合內外資源,做強做大核心產業。圍繞核心產業,結合汽車行業、現代建築業、家電業等行業需求,不斷延伸產業鏈,發展金屬製品、汽車零配件配套加工、光掩膜、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上下游相關產業,有效拓展現代製造業的產業規模。要將現代物流業、會展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補充,並通過發展「總部經濟」豐富全區產業構架。使現代製造業成為石景山區的支柱產業。
3.產業區域劃分
未來5到10年,石景山區將形成「二園三基地」的產業布局。
以八大處科技園區為核心地區建設石景山生態工業園。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製造業產業鏈,對進入園區的企業要求具備生態產業鏈的條件,八大處科技園區面積應隨著今後發展逐步擴大,並爭取在2005年前進入中關村科技園區。
以首鋼主廠區為核心建成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和鋼結構加工業,並在首鋼主流程生產中消納塑料廢棄物,為城市清潔環境做貢獻。同時,將首鋼特鋼公司廠區建成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建立石景山現代機電製造基地。以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等駐區大企業為基礎,建設現代機電製造基地。
在劉娘府地區建立石景山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以生態工業理念開展研發工作。
建立石景山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對中小製造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進行統一規劃,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三、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發展規劃設想
1、生態工業園建設
生態工業園是工業生態學的典型實踐形式。它謀求工業群落的優化配置,節約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謀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生態工業園區通過成員間的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水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共享來實現整體在經濟環境上的良好表現。石景山區從規劃、政策、服務等方面促進:以首鋼高新技術企業和其它發展前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將八大處高科技園區著力打造成生態工業園,嚴格規定進入園區的企業必須具有可行的生態產業鏈。
2、首鋼科技工業園建設
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鋼結構加工業、新材料和環保產業。
首鋼機電業發展以汽車配套產品板塊為主的重型機械產品、施工工程機械、液壓電氣產品和電站設備四大板塊。
通過對鋼鐵產品進行深加工,發展鋼結構產業。鋼結構加工能力將在現有2�5萬噸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到2005年形成年產15萬噸輕重配套的鋼結構生產規模,用於現代場館、橋梁、廠房、住宅建設。
鎂合金製品是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強度優於鋁合金和鋼材,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是國家和北京市當前工業重點發展的產業化技術。首鋼特鋼公司投資組建鎂合金製品有限公司,到2005年,成為具有年生產能力500萬件的國內最具影響力、生產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打造國際一流的鎂合金產業化基地。
利用特鋼停產後的土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3、現代機電製造基地建設
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擴大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合作,引進、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加以改進和創新,以實現大功率汽輪發電機組國產化為主帶動技術裝備升級。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的產品結構繼續向高節能和環保型調整,發展環保產業,保持生產技術水平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4、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建設
掌握尖端核心技術是持續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關鍵。不斷創造有利條件,建設好劉娘府地區研發基地,使石景山地區不僅成為製造中心,還要成為設計中心和創新中心,盡可能將有限的發展空間向研發機構傾斜,吸引眾多國內外著名研發機構入駐基地。
5、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
在政策導向上,石景山區中小製造業企業的發展關鍵在於找准產業定位,整體發展的定位應由分散式的自由發展向集中式的集聚發展、由配套式發展向裝配製造式發展邁進。通過著力打造中小企業群,逐步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四、政策措施支持
國內工業園區的發展實踐表明,政府應在發展環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環境建設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軟環境指制度與政策,硬環境指基礎設施建設。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環境建設同樣應在這兩方面加以完善。
1、積極推進創新,形成有利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體制機制
(1)區委、區政府積極向北京市建議,由一名副市級領導牽頭,組成京西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該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制定京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國家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協調解決規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該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和北京市有關部門代表、京西地方領導、駐區大企業領導及專家組成。
(2)北京市對京西地區政府進一步下放權利,將京西地區作為將傳統製造業改造為現代製造業的試點,並爭取國務院給予類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支持。
(3)區政府借鑒德國魯爾區的經驗,做好規劃指導、法制保障、招商引資優化等工作,還要強化為企業服務工作,加大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如批准實行對現代製造企業雙稅(流轉稅和所得稅)返還政策。
(4)考慮發行京西開發債券(地方債券)。
(5)駐區大企業在本區域內的發展要與區域規劃發展相協調,駐區大企業在區域內發展規劃內容發生重大變化和調整,應及時告知京西開發領導小組和所在區政府。
2、石景山區將發展現代製造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抓
區政府將振興石景山地區現代製造業工作當作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建立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全區部署現代製造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統一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現代製造業所遇到的立項、資金、市場、信息等問題。要完善發展現代製造業的信息服務,在區政府網站中設立專題欄目。要利用首鋼等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機會,做好有關項目配合工作,爭取國家、北京市的資金支持,以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早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為極具現代製造業特色的新型工業區。
3、結合石景山地區產業優勢打造產業鏈
由於歷史的原因,石景山區工業始終以鋼鐵業為主導產業,鋼鐵業對全區經濟起著首要的支撐作用,是名副其實的鋼城。因而也致使區內製造業資源豐富。首鋼發展非鋼產業幾十年,至今大部分非鋼產業仍然依賴鋼鐵業生存。因此,要從鋼鐵生產上游、過程中和鋼鐵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尋找契機,近期應重點結合奧運場館建設、汽車產業騰飛等首都經濟新特點,在鋼結構、汽車零配件加工等領域拓展產業規模。
根據石景山區鋼城的特點,改變區內鋼鐵產品有物流無交易的現狀,創建鋼鐵產品交易市場。在鋼鐵產品交易的基礎上,逐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製造業交易中心,形成鋼鐵產品、汽車、醫療器械、金屬製品等多種交易平台,如可設立鋼材物流港、汽車物流港等,由物流交易促進產業發展,放大產業效應。
4、從制度和政策上鼓勵擴大開放,吸引更多的海內外資本和資金
區人大、政府完善對內對外開放的制度、政策措施,使內外開放建立在全面、系統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穩定、透明和可預見發展的擴大開放的體制機制。政府要大力推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統一實施。進一步提高投資、生產、貿易、研發等活動的市場化自由度和便利程度,加強服務功能,減少行政干預。要按照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考察、借鑒北京其它區縣的先進經驗,研究整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徵求區類各類企業、研發機構的意見,找出不足,確定新的突破口,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要從打造現代製造業產業鏈的視角,改進現行招商引資工作,形成全方位吸引海內外資本和資金的服務體系。近期引資的重點應是大外資企業和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民營100強企業)。
5、促進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要鼓勵民營企業大力發展製造業,發揮民營經濟機制靈活、決策快捷等特點,形成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石景山區中小製造企業應是民營經濟的主力軍。
6、進一步明確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產業、財政政策
北京市政府將適當增加工業發展資金規模,專項用於扶持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推進重點產業基地建設。石景山區首先要用好用足國家和北京市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相關政策。加強有關產業和人才政策的研究和宣傳,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信息服務。爭取區內有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北京市支持的投資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其次是盡快出台石景山區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每年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用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進入科技園區的企業進行場地租金減免和獎勵;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處於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貸款擔保支持;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作為政府跟進資金,支持前景好的現代製造業項目。
7、增強石景山區製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石景山區著力將劉娘府地區的現代製造業研發中心建設好,吸引著名跨國公司在本地區建立研發基地,鼓勵支持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集團將研發中心建在區內,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創造優厚條件,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積蓄後勁。
8、加大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
積極採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數控技術和其他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改造、提升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核心產業的工藝製造水平,使傳統製造業增添科技含量,更具競爭力。
9、實施廣聚人才戰略
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針對石景山區人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缺乏學術帶頭人和人才隊伍不穩定、市場配置人才資源力度不夠等問題,要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
10、努力為現代製造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政策服務環境
一是生產經營環境。要充分發揮石景山區交通便利的優勢,重點抓好物流環境。現代製造業已從設計、管理、加工生產等技術孤島發展為集成的CIMS,大量的原輔料、能源、零部件、產品和人員、資金等形成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流,包括物的采購、儲存、搬運、運輸、分撥、集散、通關、檢驗、銷售、結算和服務等物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現代製造業基地要有現代、可靠的供應鏈和現代物流為支持系統的環境保證。
二是政策服務環境。重點是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區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制定規劃、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完善和規范「服務大廳」的服務,深化「一站式」、「首問制」、「代辦制」服務,進一步完善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市場的建設。
Ⅳ 工業化和城市化有哪些利益和壞處
21世紀的中國城市化
--------------------------------------------------------------------------------
城市化是要讓一部分農民進城,但又不僅是讓農民進城,更重要的是通過進城農民的就業和收入結構的改變,使他們能有尊嚴地參與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鎮中的現代生活。
城市化不是簡單地等於城市建設數量增加,而忽視產業結構的優化,自然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城鄉協調發展。更不能是只顧城市,不顧農村。
城市化要建立在工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而且要市場主導,政府有效引導,二者有機結合,是城市化健康發展的有效保證。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顧條件,一味追求速度。
■大勢觀察■朱鐵臻
21世紀,我國進入了城市化發展的新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值得研究和關注的新問題。
一、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
中國是在農業人口眾多,耕地資源十分有限,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總體脆弱的情況下推進城市化,中國城市化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從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城市化率由11%增加到18%,增加了7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28個百分點。屬於慢速發展的城市化階段,自1958年起實行嚴格的戶口改革,限制農村人口進城。從1978年到1998年城市化進入穩定發展時期,1998年城市化率達到33.35%,20年間平均每年提高0.77個百分點,中國的城市化開始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時期。從1998年到2005年,全國總人口從12.47億增加到13.075億,城市化率提高到43%,年均增長1.42個百分點,城市人口達到5.63億(其中主要是有統計口徑變化的因素,實際不可能有這樣的超高速增長)。
未來15年是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據預測2010年中國城鎮人口將達6.5億左右,城市化率將達到47%,平均年增長速度為0.8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左右。如果屆時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7億,城市人口將是8.4億,農村人口6.3億。
從歷史角度看,我國人口歷來是流動的,不是固定不動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比如上海過去比較多的是寧波人、蘇北人,真正的本地人沒有多少;深圳就更不用說了,絕大多數是外地移民。實際上我國解放初期,人口也是自由流動的,直到1958年開始,才把戶口管死了。人力資本的發展主要就是靠流動。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發展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不僅對中國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將會大大推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最為巨大的人口遷徙和生活方式的變更,而且必將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對於世界的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都有歷史意義。
二、走出城市化認識的誤區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於城市化的概念、內涵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根據不同的學科和自己的專業作出不同的解釋,這種爭論還會長期進行下去。為了更好地推進城市化進程,使其健康發展,正確把握城市化內涵,提高認識是完全必要的。尤其要走出當今城市化認識上的誤區。
(一)城市化不是簡單地等於農民進城。即,城市化≠農民進城。
城市化是要讓一部分農民進城,但又不僅是讓農民進城,更重要的是通過進城農民的就業和收入結構的改變,使他們能有尊嚴地參與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鎮中的現代生活。國際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鎮內的人口總數占該國總人口的比重來表示城市化水平,這在操作上比較簡便,也利於橫向比較,但這種城市化的內涵缺乏全面性,容易產生重城市化數量,輕城市化質量。城市化過程最重要的應通過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吸收他們進城市定居,改變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實質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單純的人口城市化。進城的農民,不僅當做外來的勞動力,而且要當做城市居民、城市的主人,並逐步達到減緩城鄉收入差距的長遠目標。同時城市化還包括農村生活方式的變化。
城市化是一個復雜綜合的現象。大量的農民進城打工,不能在城鎮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鄉二元結構沒有解決,還可能出現新的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這正是城市化質量不高的表現。
(二)城市化不等於城市建設、城市無限擴張。即,城市化≠城市建設與擴張。
現在有一股風,一說加速城市化,就是加快城鎮建設與擴張。城市無限擴大,小城市要迅速變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加速變成大城市,大城市要盡快成為特大城市,甚至國際城市。
城市化必然會促進城鎮發展和規模擴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簡單地等於城市建設數量增加,而忽視產業結構的優化,自然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城鄉協調發展。更不能只顧城市,不顧農村。不能只建設城市,而不建設農村。所以,城市化既是城市的事,又是農村的事,中央十分強調城鄉統籌。在城市化開發度達到中期和工業化程度較高時,必須及時將城市化戰略轉移到以城市反哺農村,城市支持農村,工業支持農業,城鄉統籌發展。在不降低城市生產力的前提下,降低城鄉二元結構系數,縮小貧富差距,推進社會公平,補助農業,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要從政策導向、物質支持、資金傾向、項目帶動等方面對農村實施全方位的反哺。
(三)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即,城市化≠越快越好
城市化是一個漸進的自然歷史過程和經濟社會轉型過程。城市化要建立在工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而且要市場主導,政府有效引導,二者有機結合,是城市化健康發展的有效保證。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顧條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現的問題會越多。城市化要由經濟發展水平,就業崗位的增加來決定。過分強調城市化率會帶來巨大風險。大量農民進城找不到工作崗位,會帶來生活、社會、環境、治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要避免拉美和非洲部分地區的過度城市化教訓,加強城市化過程的宏觀調控,要扎扎實實地推進速度、規模適度的高質量的城市化。
總之,城市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概念,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徵,經濟結構轉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變更才是城市化的內在動力和實質內涵。而廣義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組織、行為規范、道德准則、價值觀念等)的變更則是城市化的綜合結果。城市化是伴隨著經濟增長、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和社會變遷的一個發展過程,是經濟生活空間的轉移、國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國民意識和生活模式的重大轉變的文明過程。城市化的對象不單是城市,也包括農村,也是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逐步城市化的過程。同時與區域的發展也是緊密聯系的。
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戰略和動力機制
加快城市化進程,必須要有正確的戰略指導和尋求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模式。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決定指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戰略方針,這種戰略也有人稱之為體系化戰略。即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鎮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形成結構有序、優勢互補、功能配合、共生共進、和諧高效的城市化體系。體系戰略,它有利於吸納更多的非城市人口,有利於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有利於不同人的需求及其對不同類型城市的自我選擇。
進入新世紀後,國家「十五」城鎮化發展規劃中,在強調把「發展小城鎮作為推進城鎮化重要途徑」的同時,進一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的城鎮化發展戰略。根據世界經驗,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超前發展是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大城市、特大城市是現代化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精華所在,也是一個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的支撐力量。當前,我國大城市的發展還有一定的空間,特別是中西部省區還缺少足夠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以,適當增加大城市的個數及其比重是必要的,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不能過度發展,城市規模不是越大越好,盲目擴張會帶來許多負效應,如房價高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治安惡化等多種「城市病」。
在大城市發展的同時,有條件的中小城市,合理地擴大規模,發展成為適度的更優城市也是必要的。不同規模的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城市規模結構是具有等級、共生、互補、高效和嚴格「生態位」要求 的開放系統,大中小城市都應當在統一規劃下得到合理發展。
選擇和確定國家、地區的城市化戰略,一定要符合國情和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走低成本、節約型、空間布局「緊湊型」、集約化的協調發展之路。不要片面追求城市化率,追求過快過大的城市規模擴張,追求高、大、洋、國際化等,導致無序擴張,大量損耗資源,包括土地、自然空間等。中國絕不能走高成本、浪費型的城市化道路。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建立完善的節約資源的體制和機制以及節約資源的法規、標准和監管體系,實現和諧的城市化。
城市化戰略最重要的緯度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城鄉利益的「共贏」。這雖然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但又必須是堅定不移的。21世紀的中國城市化要走出一條不同於傳統的城市化之路,既不能直接和變相地剝奪農民利益,大搞「圈地運動」,實現城市化的「原始積累」,也不能聽憑「城市病」蔓延,犧牲城市生活質量,更不能步入拉美國家「過度城市化」的陷阱。
城市化離不開工業化,但中國未來城市化的動力機制不僅是靠工業化,不是所有的地區都要建成製造業中心,而是同時需要依賴於服務業的大力發展。當前我國城市化發展是以新型工業化作為主要推動力量,但當人均GDP3000美元以後,城市化水平達到50%以上時,第三產業發展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將會起到主導作用,成為城市化深入發展的後續動力。同時要與基礎設施的布局、水資源的分布、人口和資金流動的方向等相協調。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做好規劃,處理好城市發展容量與土地利用、新老城區建設的關系,創造有利於城市化發展的體制環境和政策環境。
中國當今的城市化不能單純以數量擴張為主,要十分注重質量。而提高城市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改善人居環境,我們有一段較長的艱苦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
Ⅵ 為什麼不大可能出現主城區污染嚴重,就把重工業往衛星城移啊
污染不管轉移到那裡不從根本上解決,還是等於零,禁放解決不了污染最多隻是老百姓省幾個錢
Ⅶ 還有第四問一百多年,中國「工業化強國之夢」歷經艱辛與坎坷,今天正在逐漸變為現實,對此你有何認識
轉變產業結構的背後,實際上是轉變我們發展模式和發展的思路。我們的工業化到目前為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是世界上製造業第一大國,但是我們不是製造業的強國。新興工業化本質上是要在新的生產方式基礎上來考慮我們的工業化推進。這也促使我們考慮,如何使我們的製造業迅速成為一個強大的市場。
製造業實際上是一種實體經濟。我們在這方面實際上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很多的技術和研發要做。如果能夠結合新型工業化,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迅速地使我們趕超發達國家,成為真正的強國,這可能是我們中國夢的一部分。
新型工業化新能源使用是核心
新興工業化與城鎮化道路, 「十八大」提出了新目標,就是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工業化的指標,從衡量的標准來講,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至少要達到60%,製造業的比重應該降到35%左右,農業大概佔GDP的5%。我們現在的比重,距離還非常遙遠。所以2020年完成工業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我看來是一個蠻難的,但是又想要完成的一個艱巨目標。
「十八大」還提到了城鄉人均收入要在目前的基礎上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職工的收入還不止要翻一番。因為人均的收入包含你父母加小孩,是所有人。而即便是翻一番,也就是勞動力的成本會不斷增加,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怎麼辦?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何來實現目標,「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的工業化道路。這個新型的工業化究竟是什麼含義?從表面上看,新型工業化是綠色、節能、環保、有資源配置效率的工業化;更深入地理解,新型的工業化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而這種新的發展模式背後,實際上是生產方式發生變化,是生產組織方式發生變化,是技術發生變化,包括能源的使用方式發生很大變化。比如你要做到綠色、環保,你就不能再依賴於石油和煤炭這種一次能源的消耗,而我們要更多地依賴於再生性能源。用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這一些能源來發電,替代掉現在的化石,我覺得這是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核心所在。
沒有能源,工業化是不可能進行的。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能源是煤炭,它依賴於蒸汽機,然後開始了一輪工業化,英國成為了強大的國家。第二輪是美國,美國依賴石油、內燃機,依賴流水線,成為工業強國。到了今天,石油與煤炭越來越枯竭,在這樣的基礎上,工業化的模式有問題。所以新型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基礎之上。中國製造業轉向中國創造,並不是在現有的運行模式上能實現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不是這個思路了,如果我們還走它們二十世紀的老路,那肯定不行,我們必須和它們一起走二十一世紀的新路。
求新的路徑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再認識
新的模式,需要新的路徑,這也需要我們認清基本問題。
第一,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我認為工業化不等於一個國家的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有多大,工業化的實質是工業生產方式,工業生產的組織方式,為社會所有領域的生產方式。美國工業化的實現,大規模、大批量的生產方式,從製造業慢慢轉化到零售業,所以我們有了沃爾瑪,然後它又延伸到農業,所以它有標准化的大農場。這種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生活娛樂方面去,比如連鎖影城。
我們的工業化完成了沒有?沒有。我們的農業小生產方式,給食品的不安全性創造了條件,因為這么多人在生產牛奶時,稍有一個道德水準比較低的人,在裡面摻一點假,整個品質就會有問題。所以,大規模、標准化的生產方式,它與食品的安全性保證也有關。所以,新型工業化最終是這樣一種生產方式能不能夠最終在所有的領域確立起來。
第二,城鎮化。城鎮化是城市化的一種方式,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我們不能離開工業化來奢談城市化。我曾參觀過所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造了很多別墅,甚至所謂的社會主義新型城鎮。問題是農民住進去以後,沒有就業機會,沒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沒有工業化進程,所以這種所謂的城市盲目擴張是有問題的。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裡?城市形態新,這是表象,本質上是要與新型工業化呼應的,應該是適應我們未來生活、工作,宜居的城市。它不光是硬體,高樓大廈建起來,更重要是軟體,比如人文、社會、社區,需要管理,需要公共服務。不能說造了房子就是城鎮化。如果人到了這個城市裡,他的行為還很落後,還很不文明,這個城市化就是虛假的。
美國的戰略眼光回歸實體經濟
美國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有其重點和對策。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發現了一個道理:沒有實體經濟,光靠金融和互聯網,容易產生危機。奧巴馬政府開始痛定思痛,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諸如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網路技術等一些新興產業,為它未來的競爭力預先進行戰略的布局。具體來講,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個,全新的能源產業。美國過去的能源是不多的,53%依賴於進口石油,美國人認為這是對它的能源和經濟安全性的最大挑戰,所以最近美國大力推進油頁岩的開發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希望最終實現美國的能源獨立問題。美國能源一旦相對獨立(目前來講有獨立的趨向),它就可以把很多關注的焦點從中東撤出來,所以美國人提出重返亞太地區,重返亞洲地區。我們很緊張,重返亞太,是不是要遏制中國人?我認為不一定是遏制中國,亞太地區人口特別多,市場很大,美國重返亞太可能是爭奪亞太的市場,跟你做生意,賺你的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這個能源新政是非常厲害的戰略措施。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新能源的發展也是為美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一旦主要使用清潔能源,整個產業體系就會發生根本改變。比如只能用石油煤炭的那些產業肯定要被淘汰,所以整個產業體系會有很大變化,而這個變化才是真正可持續的——當能源本身可持續的是再生的,你的經濟和產業也是可持續的。
第二個,信息網路產業領導全局。美國的創新議程提出要繼續支持信息技術基礎和應用研究,重點是發展下一代的寬頻網路,來適合21世紀商業通訊的需要,這個叫做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反觀我國,有很大問題,我上海家裡接入了一個所謂的10M的光網通訊網路,光網到家,號稱可以有10M速度,實際上最多也就是2M,非常慢。速度提不上去,收費卻很高。高收費實際上對經濟有很大影響,因為信息網路的廣泛普及和信息廣泛利用、低成本的利用,對創新和知識傳播有極大的溢出效應。
第三個,重振製造業,向實體經濟回歸。所以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再工業化的舉措,原來他們去工業化,就是把一些製造業不做了,為什麼?製造業掙不了多少錢,丟到發展中國家去。現在重提這個口號,叫再工業化,希望製造業重回美國,因為美國人做了這樣的研究,他們分析下來,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收入水平如果按照若干年再翻一番的話,已經跟美國相對比較差的州勞動力的薪水差不多,再加上如果製造業搬到美國去,運輸費用不需要了。因為原來在中國生產,還要運到美國去,還有運費,這個運費一節約,再加上生產效率的提高,完全可以回歸美國。如果是這樣,當然對我們國家的製造業沖擊是非常大的。
第四個,發展生物醫療產業。他非常重視生命科學的研發,在他的研發預算當中,50%主要是用在生命科學的研發上,推動健康產業,我覺得這個投入和發展的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健康始終是人類最大的需求,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生物醫療產業非常關鍵。美國在這方面已經領先,還要繼續在這方面保持領先地位。
第五個,鞏固航天、海洋的王者地位。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和海洋方面的領先者,他新一代載人飛船正在研發,他的私人公司可以發射飛船到太空站上去,進行銜接,也開發了很多太空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已經可以投入使用。在海洋方面,開發也是投入巨資。
所以,我們從這五個方面大概可以看到,美國在下一輪產業的發展當中有它獨到的戰略眼光,而且希望把他們已經有的,處於比較領先地位的產業,繼續保持領先,以便今後在全球的產業競爭中獲得領先的位置,所以它的戰略眼光是非常深遠的。
戰略新興產業可持續能力的比拼
美國推動了戰略新興產業有其政策措施。
第一是市場導向。市場經濟國家,在發展產業時,主要是市場導向。雖然奧巴馬上台以來政府出了很多錢,但這些錢並不是很多,跟我們的4萬億相比少很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市場導向是它們很重要的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措施。作為一個幼稚的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有一些政府的扶持,但如果我們對這種產業盲目扶持,盲目擴張產能,就會有問題。比如我們的光伏產業,理論上講,也是戰略新興產業,但在政府的支持下過度發展,結果現在整個行業處於不景氣的狀態,這實際上是一個教訓。
第二個特點,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誰擁有了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成為這個產業的控制者。歐美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科技的引領作用,他們重視開發這個產業的技術標准,掌握核心技術後,把這個技術標准掌握在手,然後申請專利,直接坐地收費。
可見,誰擁有了核心知識產權,誰就可能成為這個產業的價值鏈控制者,這是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第一要素。
第三個特點,是它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新能源和低碳經濟為主的。新能源和低碳經濟為主的綠色經濟背後,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新型的工業,實際上是一種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發達國家最後的目標是謀求新發展模式的轉換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推進。當它們比較早地擺脫了對化石能源依賴,如果它們變成了主要依賴於再生性清潔能源的時候,實際上產業體系、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就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坦白講,它們也擁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際上目前已展開了所謂誰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競爭,這是二十一世紀里最關鍵的領域競爭,所以我們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實際上就是要使我們整個國家真正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要擺脫土地經濟
當國家提出要發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後,各個省市地方政府都提出了自己所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的目錄,包括各種各樣的開發區設置,甚至不惜採取所謂各種優惠政策,比如稅收、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來招商引資、擴大產業。這種做法背後有他的邏輯性。因為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可以成為當地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拉動GDP的增長,甚至可能產生良好的稅收,為當地的經濟和就業提供解決方案,所以政府有它的想法,這個邏輯也是合理的。但如果大家都用這個邏輯,宏觀上來講,這個邏輯就有問題。因為照此下去,新一輪戰略新興產業的產能過剩即將爆發。
我們的地方政府在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時,並沒有真正地考慮這個產業的市場究竟有多大。舉個例子,美國在推動太陽能電池產業時,它的做法是,消費者如果買這個太陽能電池板,裝在自己家裡的話,所得稅不扣。這樣一來,消費者就願意去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市場就擴大了,市場一擴大,光伏電池的製造商就有訂單,就會努力去競爭,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包括技術創新,這就形成了一種市場的引導良性機制。
我們現在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直接給企業補貼,比如土地。所以最後無錫尚德破產了,一大塊那時候買下來的土地,現在轉讓掉,就沒什麼事了。很多企業把圈地看成它的本事,而把附加值上的製造看作是應付,這就變味了。包括三一重工,在臨港那裡,市政府也給了一大塊地,我始終想不明白,三一重工要這么大地干什麼?顯而易見,這塊地能為它的製造業失敗找到一個可靠的資產保證,因為土地值錢。更何況它也算得上是知名企業,在這樣的條件下,我覺得有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需要檢討。
下一輪經濟發展的上海優勢
上海有非常特殊的狀態,跟一般的省,比如浙江、江蘇不太一樣。作為一個城市型經濟,從它的產業結構、目前的人均GDP水平來講,它的服務業比重應該是60%以上,但是我們現在上海是60%不到。換句話說,我們製造業在上海依然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製造業中,重化工業又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今天看來,一個大都市發展重化工業是不夠合理的。因為重化工業污染、能耗都非常大。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政府希望把寶鋼逐步遷移出去,這個決策是政府的,但上海的重化工業改革開放之後有了很大的發展,使得它在上海的產業結構比重中起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現在如果全部搬遷出去,它會對現有的上海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什麼?就等於GDP的貢獻當中缺了這么一塊,而缺的這一塊要補上。如果加不上一塊的話,上海的GDP,包括人均GDP水準全部下降,而且會引發很多社會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進一步來反思,我們在推動重化工業發展時,實際上把我們很有品牌的一些輕工業全部扔掉了,比如我們自行車不要了,人家捷安特不是做得很好嗎?我們還有手錶,那時我們上海的手錶還是全國搶著買,買不到的。但瑞士手錶做到現在,還不是繼續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而且賣得這么貴。我們當時把這些產業都認為不是重化工業階段所需要的產業,被逐步地放棄掉。現在反思,我們覺得很可惜,實際上在一個都市型的城市經濟當中,不應該照搬教科書上的理論,說上海的工業化也要從輕工業階段到重工業化階段,再到服務經濟階段。以為一個都市型經濟都要有這樣一個過程,這個看法實際上是錯的,但不幸的是我們已經走了這條路,走了就沒有回頭之徑。
所以下一步結構的調整是放在上海面前最關鍵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把這些產業去掉的話,我們用什麼產業來補起來?戰略新興產業也要做篩選,不是說七大產業我們上海都要做,我們上海過去犯的錯誤就是什麼都要做。
Ⅷ 舉例說出影響區域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農業布局的區位選擇:(1)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結合氣候、地形、土壤、水分等條件分析該地適宜種植什麼作物。(2)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條件的需要,主要是應優先考慮市場區位,如臨近城市需要什麼樣的農產品,再考慮到交通運輸條件的評價(包括運費、保鮮可能性與運時等)。(3)注重某種農業布局對區位因素的特殊需求,綜合核算經濟效益,如乳牛業、園藝業對交通、花卉對水源的需求。(4)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注意區位因素的變化。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1)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例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物的區位范圍擴大。(2)低窪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體農業的發展。主要形式有基塘農業,魚塘一台田農業,丘陵山區的林地一梯田一魚塘,黃土高原的打壩於地與梯田等,都是對不利的地形條件加以改良。再進行立體農業的綜合開發。(3)改良土壤,使之適宜農業發展,提高產量。如東北的沼澤土改良,黃淮海鹽鹼地的治理,南方山區紅壤的改良等。(4)開發水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對於乾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影響,包括節約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南疆綠洲農業。(5)城市、工礦區(市場區位)與面向城市的農業類型。如園藝業和乳畜業。(6)鄉鎮企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故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區分「主要發展條件」、「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異分項概念說明舉 例主要區位因素指某一區域某種農業發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條件)。要求分析某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發展農業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如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社會經濟因素,如政策、科技、勞動力、市場、交通等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因為該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最大,沒有這種因素(或條件),就不可能有該種農業在該區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如果沒有這種地勢低窪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當地的農業生產可能就是水稻種植業,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的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農業生產需滿足許多條件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必須能滿足,惟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等條件優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為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當這個制約因素得到滿足,該因素轉而就變成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如河西走廊由於祁連山的冰雪融水,能夠進行糧棉生產,當地水源就成了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 工業生產、工業區位、工業地域與地理環境⑴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自然因素――工業生產除採掘業(必須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外,一般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小,土地和水源為一般工廠所必需。有的工廠,對環境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如集成電路廠需要潔凈的空氣,釀酒廠對水質要求很高;經濟因素――原料、動力、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地價、社會協作等,工廠傾向於設在成本低而收益大的地區。不同的工業部門,主導因素不同,布局趨向也就不一樣;社會因素――國家政策(促進就業、社會進步、區域均衡發展,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等)、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等;環境因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於污染嚴重的工廠,要根據風向和水流方向合理布局。城市工業微觀布局的基本原則:主要考慮地價、交通運輸條件以及對城區環境的影響,規模大、污染嚴重的工廠,應遠離城區;規模小、幾乎無污染的工廠,可以布局在城區內;居民區和工業區之間,最好用衛生防護帶(綠地、大片的水面)隔離。⑵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原料地對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正在逐漸加強。工業原料的運入、產品的運出,都需要交通運輸。隨著交通運輸技術與手段的進步,運費在產品成本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在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不再成為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工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不斷解放體力勞動的同時,工業對勞動力技能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勞動力素質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加。⑶工業的集聚與分散許多工廠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空間聯系)、生產協作(生產聯系、投入-產出聯系)或交流信息(信息聯系)而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從而形成工業地域。集聚的好處是: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工業分散的原因有三種情況:①老工業區工業過度密集,地價、工資上漲,資源緊張、污染嚴重,促使新的工廠到其他條件較適合的地區發展②電子元器件廠(技術密集型)和電子裝配廠(勞動密集型)之間,由於布局趨向不同而發生分散③跨國公司在全球尋找最優區位,復雜產品如汽車的生產,整車廠與眾多的配件生產廠家形成了一個全球一體化生產網路。⑷區域工業區位分析:傳統工業區――煤鐵復合體型、臨海型,新興工業區――義大利型新工業區、高技術新工業區(臨空型)。某地區工業區位分析,一般從經濟地理位置、資源配置、交通條件、市場容量(人口數量、消費能力)、科技教育、勞動力價格、數量與素質、政府政策、工農業基礎等方面入手,分析其突出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從而提出合理的發展方向。交通運輸區位與影響⑴交通線的區位分析交通線的建設一般投資大,主要考慮社會經濟的需要(資源開發與調配、促進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合理布局交通網、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鞏固國防等),自然因素(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影響線路的選擇(趨利避害,減少工程量,如盡量選擇平原或河谷地形,避開陡坡、斷層、沼澤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的制約。微觀選線方面,不同性質和等級的線路要求不同,要區別對待。如鐵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線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選擇沿等高線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國道以直達運輸為主,而地方性公路則要盡量多連接一些節點。管道盡可能利用現有管道,充分考慮沿線油氣供應地和消費市場,盡量避開山脈、河流等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當然,方便快捷、少佔好地、減少對居民區的不必要干擾是共同的原則。⑵交通站點的區位分析①長途汽車站:一般建在市區邊緣、城市交通干線附近或火車客運站附近。②港口:社會經濟條件――經濟腹地(服務范圍)、城市依託,是影響港口興衰的最主要因素;自然條件――航行、停泊、築港條件,如水道的通暢、避風避浪的條件、近岸水深、陸地建築條件、水源等。③航空港:佔地廣,要平坦開闊,利於跑道建設,以及飛機起飛有凈空保證;坡度適當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質條件,保證地基穩定;機場建在與城市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風的方向修建,利於飛機逆風起降;霧和低雲較少,大氣能見度好;航空港噪音較大,與城市應有一定的距離,並有快速交通干線連接。⑶城市交通的規劃 ①放射狀線路方便市中心和郊區的聯系;環行線路避免將車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縮短各端點距離,緩解對市中心的壓力,擴大市中心區的交通容量;方格線路有利於分散交通流量,但增加了對角點之間的路程。三種線路一般要相互結合運用。②城市布局要緊湊,生活區和工廠區、機關區相互接近,但商業服務區和文娛場所要避免過分集中。③過境道路最好從市區邊緣通過,與市內道路相分離。④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城市道路。 </TD></TR></TBODY></TABLE></SPAN>
Ⅸ 中心城區與主城區
主城區包括主城區的所有區域(建成區和郊區),而建成區是一個城市所管轄的所有區域的建成區面積之和。
建成區是指在城市行政區域內徵用的土地和通過實際建設開發的非農生產建設區域。它包括城區集中連片的部分和分散在近郊、與城市聯系密切、市政公共設施基本完善的城市建設用地。
(9)為什麼要讓工業重回主城區擴展閱讀:
主城區建設區通常是指主城區內的中心城區、衛星城、工業區、倉儲物流區和正在大規模建設的新開發區。
以重慶的主城區為例,指的是郊區九個區中的大部分,不包括郊區九個區中的偏遠山區。根據目前城市發展水平,應將璧山縣、江津區等靠近主城區的整個區域納入主城區發展規劃。那是11個區縣。
由於山水相連,重慶的衛星城、工業區、倉儲物流區、新開發區往往被山水隔開,數量非常龐大。
例如,成都的主城區可能是指五個郊區的整個區域。根據目前城市發展水平,應將周邊新都區、龍泉驛區、溫江區、郫縣、雙流縣、青白江區納入主城區發展規劃。相當於,也是11個區縣。
Ⅹ 主城區是什麼意思
主城區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載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中心。
考慮到各區情況的不同,在功能定位上可以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和多元化。關於主導產業、發展高增值、強輻射的現代服務業是進一步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能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國際大都市之需和中心城區之優的最佳結合點。
主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學界通常把對國家或省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主要基地作用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稱作中心城市,它們構成了全國經濟活動網路的主要連接點,對全國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咨詢專家周立群說。
國家中心城市的確定,將是中央的戰略性決策要義和重要棋子。他說,現在一個國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區域大小來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