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標志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面臨知識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建設 「大學精神」不僅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概括為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
創造精神
創造精神是「大學精神」的大學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大學在社會有機體中保證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繼承不能依賴遺傳,只能通過傳遞方式繼承並發展下去。教育從一開始就成為傳遞和保留人類文化的重要手段。愛因斯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學校的:「學校向來是把傳統的財富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與過去相比,這種情況更加適用於今天。
由於經濟現代化的作用,作為傳統的教育的傳遞者——家庭,已經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學校,大學教育通過確立教育內容,對人類文化進行選擇;對人類文化進行整理。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更新人們的價值觀念,更新人們的價值取向,改變思維方式,實現文化的再生。
從洪堡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原則看,科學研究成為大學的一個基本職能,現在大學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標志著大學對社會的貢獻的大小。如果把大學為社會培養的創造性人才稱為高素質的勞動者,那麼,大學的科研成果則是對社會生產力的又一直接貢獻,二者共同構成了大學的生產力與生命力的標志。「斯坦福精神」之所以被世人稱道,關鍵在於她擁有眾多的諾貝爾獎及全美科學獎的獲得者,擁有把科學研究轉化為生產力的矽谷效應。
大學是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的,而創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質。曾任哈佛大學校長40年之久的艾略特認為,大學文化最有價值的成果是使學生具有開放的頭腦,經過訓練而謹慎的思考態度,謙恭的行為,掌握哲學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積累的思想。愛因斯坦更直接地認為「學校的目標應該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社會服務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
另一方面,大學也創造社會理想,並把這些理想傳遞給社會成員,通過人們的實踐,使理想變成現實的文化實體。社會理想是社會需要的具體反映,這種需要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並以社會發展規律為基礎的。由於在文化積累方面的特殊優勢,知識分子,特別是集中在大學校園里的知識分子比其他社會成員更能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有了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就能夠提出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理想。
批判精神 與社會其他結構相比,大學具有自身的優勢。具體表現在:知識聚集的場所。大學是繼承傳統科技文化遺產,不斷創造新科技文化的場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種知識,具有很強的知識容量。 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大學生產生新思想,包容新觀念,在這里不同的學術觀念可以並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過學術交流相互影響,具有良好的爭鳴傳統。 追求理想的永恆特性。
從歐洲中世紀早期的大學開始,就有了自治的傳統,並以傳播知識和研究學問為最高理想,相對超越於社會現實。 大學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現為大學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與現實,否定非科學的內容,破除迷信與保守主義,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可以這樣說,大學的教學與科研發展史就是科學史重要過程的展開史,是一個肯定與否定相結合的揚棄過程。
大學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對社會現實的理性反思和價值構建。進入技術時代後,技術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對他人的熱情和敏感,結果,人性變成了技術的犧牲品。同時,人性又屈服於技術,把技術崇拜為神。科學與人文分離的結果就兩個極端而言,出現了兩種畸形人,一種是只懂技術而靈魂蒼白的「空心人」,一種是不懂技術、奢談人文的「邊緣人」。現實社會改變這種「技術毒害」是無力的,而大學教育者,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卻將其作為應有的內容。
早在本世紀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學就注意克服這種片面性,探索科技與人文的匯通之路。哈佛的學生在一二年級開設「通識課程」,廣泛涉及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學生要學占總課時22%左右的人文課程。我國現行被一再呼籲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無不是針對技術對人的異化進行批判的結果。
批判精神的最後一個方面是大學知識群體對政府決策的參謀和建議。科學決策是政府決策的關鍵,但是由於決策者自身素質的限制,做到科學決策並不容易,所以要傾聽專家意見,請專家參與決策成為決策機制中的一環,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就是因為他們職業所特有的對問題的科學態度和客觀的批判精神。
社會關懷精神 高等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需要是第一推動力。在工業化、信息化的社會里,大學已經被越來越深入地卷進社會機器的運轉之中。關注現實、服務社會成為高校的第三職能,高等教育通過科學研究直接轉化為社會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通過人才培養,為社會提供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社會關懷精神還表現在大學對社會精神文明的參與和建設。除了在生產力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外,大學通過直接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和宣傳為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包括哲學研究、文學創作與批判、思想道德建設等。知識分子在提煉和批判社會生活的同時,又把各種精神產品投資到社會,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直接的內容。
大學還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為社區文明提供示範作用。擔當示範角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時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價值。大學的創造力為其走在時代前列提供了無限的動力源泉,而大學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又保證了各種思想觀念的撞擊,有利於形成較為和諧的精神環境。 如果說示範作用是綜合的、顯性的,那麼價值引導則是深層的,久遠的。
社會的現實價值存在總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變性等特徵,但大學的價值觀念由於受到歷史文化積淀的影響,具有擺脫短期功利狹隘性的特質,因此它可以藉助於批判精神,制衡社會負價值的發展,擔當起引領主流價值的形成和推廣的作用。布魯貝克認為,60年代以來的美國大學「不僅是美國的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國生活的中心,它僅次於政府成為社會的主要服務者和社會變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導者、推動者和交流中心。
⑵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模式和機制
一、長三角的概念
對於長三角,可從地理概念、工業經濟概念及泛長三角的概念等不同角度來理解,但目前通常從工業經濟角度來分析,即長三角是指由蘇、浙、滬兩省一市15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性區域,具體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等15個城市。本文即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
截至目前,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以民間自發推動為重要特徵的階段、以企業聯合推動為主的階段、以市場和政府推動型為主的階段、以市場推動型為主的階段。
從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來看,其合作的內容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表現為「五化」,即交通一體化、人才一體化、市場一體化、產業一體化、政策一體化。
交通一體化是指長三角政府共同規劃,在未來5年內,把長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個小城鎮全部納入「3小時都市圈」。盡快建立以公汽、地鐵、輕軌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架體系,減少對汽車的需求以形成高效率、高強度、高密度、清潔的城市空間。盡快建設滬通(上海—南通)大通道、杭州灣大通道,打通上海—寧波的快捷通道。
人才一體化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整合實現突破。長三角15個城市共同簽署了《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人才開發一體化共同宣言》,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簽署了《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緊缺人才培訓合作協議書》。15個城市的人事部門還在專業技術職務、異地人才服務、博士後工作合作、高層次人才智力共享、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務員互派等6個制度層面開展合作。
市場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標志。它包括商品市場一體化、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權市場一體化、信用市場一體化等。目前,長三角已建立起了一批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額超過百億元的商品市場。據統計,在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三角就有6個,其中包括華東不銹鋼中心批發市場、上海寶山鋼材交易市場、寧波開發區生產資料綜合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城原料市場等。
政策一體化包括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體化。
產業一體化則主要體現在長三角的產業分工按照「一個發展極(上海),兩個支撐點(南京、杭州),五條發展軸(滬寧、滬杭、杭甬、寧通、寧杭)」的基本格局展開。各市在區域性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發揮自己的優勢。長三角各個城市已建立了一批自己的優勢行業和特色,如上海以金融、證券、信息為代表的高層次服務業、以信息、汽車、電子、生物工程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南京的石化、電子業,杭州的輕紡、旅遊業,寧波的石化,舟山的海水捕撈和養殖都具有相當規模。
二、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模式
1、蘇南模式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鄉鎮企業就有了所謂的蘇南模式。蘇南模式是中國城郊經濟在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下,通過城鄉結合,「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使農工商協調和平穩發展,並進而帶動工業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典型路子。它反映了中國70年代開始形成的鄉鎮集體經濟和鄉鎮工業在改革開放以後,在逐步實行市場經濟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並最終成為一個地區的工業化主體和地方經濟主體的發展軌跡。
新世紀初葉,蘇南模式進入創新與提高階段。如要與原來的蘇南模式有所區別,則可稱新蘇南模式。新蘇南發展模式是在經濟國際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蘇南模式基礎上,經過創新演進所形成的新型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其基本內涵是「三以三堅持」,即以實現「兩個率先」(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以園區經濟為載體,以打造現代國際製造業基地為引擎,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國際化互動並進。具體看,新蘇南模式呈現出諸多新特徵。
外向型經濟。以外促內、內外互動是蘇南在對外開放過程中逐步實現經濟國際化的一大特色。蘇南是一個經濟基礎較為雄厚的地區,但是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裡,蘇南一直在「外」字上做文章,堅持「兩頭在外」和「三外(外經、外貿、外資)一起上」,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外部市場,實施外部帶動戰略。統計數據顯示,蘇南外貿依存度高於全國平均數10個百分點。外資依存度高出全國平均數2倍多。
園區經濟。蘇南把開發園區的建設和管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蘇南已建成國家級開發區10家,省級開發區38家,如蘇州4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9個省級開發區,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在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資金。經過7-9年的大規模建設,現在這些園區已進入產出階段。園區不僅是蘇南發展的外資高地;園區還是蘇南發展的產業高地;園區更是現代國際製造業基地的核心區域。
混合型經濟。蘇南鄉鎮企業的改制實質意味著傳統意義的集體經濟趨於消亡,代替它的是個私經濟和混合經濟。蘇南民營經濟發展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鄉鎮企業改制以後,企業出資主體變成了民間資本為主;另一來源是十五大以後在各級政府鼓勵下,民間新的投資熱情高漲。另外,由於蘇南地區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的心臟地帶,與上海浦東近在咫尺,勞動力素質較高,很多跨國公司都選中蘇南作為它們的加工基地。因此,隨著中外合資合作的發展、企業橫向聯合的展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資和外資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和個人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相互交叉滲透,蘇南地區已形成多種形式的混合經濟。
城市化。蘇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既是一種經濟鄉鎮企業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農村城市化的過程。目前,蘇南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走上城市化之路。蘇南的城市化是以工業化為根基的,蘇南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互動並進的。本世紀初以來,隨著中心城市現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蘇南地區通過開發區建設、行政區劃調整、都市圈規劃等戰略措施,逐步邁進了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的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嶄新時代。這不僅有助於工業化、城市化水平的同步提升,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的協調發展。如今,蘇南城鄉企業的界限已明顯淡化,在這種情況下,鄉鎮企業總部及其營銷中心逐步進入城市,利用城市市場中心,利用城市第三產業,利用城市廠商集聚效應,降低交易成本。新一輪的城市化進一步豐富了蘇南模式的內涵。
2、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指溫州人民率先運用市場機制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富民強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總結溫州模式三條重要的經驗是:一是發展市場經濟,二是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三是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體現在以下特徵:
時代性。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初級階段是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經歷的特定階段。而溫州模式正是在這一階段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自然打上這一時代的烙印。同時,由於溫州模式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益補充」,而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有一個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民本性。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是在缺乏國家投入的前提下靠老百姓自己發展起來的,所以,溫州經濟是「老百姓經濟」,是一種「民辦、民營、民有、民享」的民本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出發點是「以民為本」,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經濟就是民本經濟。就其本質而言,民本經濟是按人民自己的意志、人民自己的力量來創造財富和配置資源的。溫州模式是民本經濟的集中體現,是百姓經濟的典型代表。百姓是經濟的主體,是產權的主體,是創造財富和配置資源的主體。這正是溫州模式存在和發展極其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基礎。
區際性。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範式的溫州模式,區際化或區際性是其重要特徵之一。它不僅重視發揮溫州急劇增長的私人儲蓄及私人投資在區域資本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重視跨地區的貿易在總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溫州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l4個沿海城市之一,全國首批農村改革實驗區之一,並且是全國第一個金融改革試點和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溫州已獲得「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汽摩配之都」等24個「國字型大小」金名片,顯示了國際性輕工城的強大實力。「炒房」、「炒煤」、「炒車」,龐大的民間資本在四處尋找創業增值機會。現如今溫州的市場與貿易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正由貿易區際化向國際化拓展。
創新性。溫州模式的靈魂是創新。凡是到過溫州的人,就不難發現溫州人在思想觀念、運行機制、企業制度、政府職能等方面都在大膽創新。溫州人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本地實際相結合,敢於沖破一切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觀念、舊思想、舊框框,率先進行市場改革,率先發展家庭工業、個體私營經濟、專業市場,率先推行金融浮動利率,率先經營包機航線,率先建設中外合資的地方鐵路,率先發展股份合作經濟,率先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和途徑,率先培育社會中介組織,率先建立私營企業的地方性法規,現在又正在努力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成為東南沿海城市群的「領跑城市」,到2010年,把溫州建設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現代化的工業、商貿、港口、旅遊城市。如此等等,無一不體現出溫州人的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精神。
發展性。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看,溫州模式不是永遠停止在一個水平上,而是隨著溫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溫州模式不是一成不變、永遠如此的,而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範式。溫州模式的發展要保持其持久的內在生命力,不僅取決於溫州模式自身的不斷創新和有序演進,取決於溫州經濟與文化、經濟與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取決於溫州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全面推進和發展,還要取決於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3、浦東模式
20世紀90年代浦東通過開發區龍頭的帶動形成了由都市經濟支持的中心城區和開發區、由城鎮經濟支撐的中小城鎮共同構成的城市體系即「中心城—開發區—中小城鎮」體系,因此我們把這種以開發區帶動整個地區城市化的方式稱為浦東模式。
浦東開發開放是在我國一個特大型國際大城市裡進行的,具有全方位、多領域、高起點的特點。它肩負著黨中央賦予的推動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帶動長江流域經濟騰飛的重要使命。這就決定了浦東新區在開發戰略上要注重塑造以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群為支柱的現代化國際中心城市功能;要多元化地籌措資金,保證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要制訂和推行一系列符合國際慣例的政策,使國內外投資者較快地適應辦事程序,便於對投資的回報作出基本預測;要處理好新區建設和上海舊城改造的關系,以東西聯動等方式把城市建設推上新台階;要搞好土地的規劃、開發和管理,充分發揮土地開發的效益。這五個方面是浦東開發開放帶有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鑒於此,當時上海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浦東開發開放要實施五個戰略,這些也是浦東模式的特徵:
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三個先行」。浦東新區的起步,是金融貿易先行,先行發展金融、商貿等服務性的第三產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為浦東開發開放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新區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為今後上海真正成為金融中心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建設自己的商業街、商業中心、中央商務區,開展出口貿易等,使上海成為全國各省市產品的大貿易市場和亞太地區貨物集散中心之一。其次,城市化也是一個基礎設施的發展過程。當時對上海來講,浦東新區之所以是一個有待發展的區域,根本原因是越江交通不方便。因此,開發開放浦東,頭等重要的是基礎設施,以越江交通、通訊、能源等項目為重點,把浦東浦西連為一體,這樣浦西的經濟能量自然會順勢蔓延,形成千軍萬馬開發浦東的燎原之勢,使浦東成為城市布局合理、交通網路完善、通訊系統便捷和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多功能新城區。最後,城市化更是一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過程。通過吸引技術含量高的內外資項目,移植世界先進技術,使浦東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科技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實現越過一般工業化直接進入後工業化的發展跨越。
多元化籌集資金。要把浦東新區建成一個現代化的國際新城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時估計,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前五年,基礎設施、基建項目和工業、商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資需要近百億美元。通過多元化、多渠道地籌集資金,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中央的政策資金、新區財政收入和土地批租收入、內聯投資、發行證券、外商投資、國外貸款、國內金融機構融資等等。
以政策為第一推動力。在中央的支持下,當時浦東新區不僅有全國各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全部優惠政策,而且在第三產業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浦東特有的新的開放政策。例如,允許外國企業在浦東新區開辦百貨商店、超級商場等第三產業;允許外資在整個上海范圍內開辦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允許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為浦東開發開放自行審批發行人民幣股票和B種股票;允許在外高橋設立中國開放度最大的保稅區,也就是自由貿易區。正是在中央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在浦東新區率先進行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建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外貿公司和零售商業企業等試點,把對外開放擴展到金融、貿易、電訊、會展、旅遊以及律師、會計、咨詢、教育、醫療等服務貿易領域。
東西聯動、城鄉一體化。浦東開發要以浦西為依託,讓浦西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為浦東開發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浦東開發又推動了浦西的改造和發展,為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歷史的發展機遇。通過浦東浦西聯動發展、功能互補,實現管理體制一體化、城市規劃一體化、市政建設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發展一體化,促使上海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當時,市政府特別確定浦東未來的城市化地區,融入上海的城市規劃布局。浦東陸家嘴中心地區2平方公里同浦西的外灘、南京路4平方公里,共同構成上海的中央商務區;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28平方公里,與浦西30平方公里共同組成上海市的中心商業區;內環線內浦西80平方公里與浦東40平方公里共同構成上海市的中心區域;沿著浦江兩岸,外環線內浦西的400平方公里和浦東的200平方公里共同形成上海的主城區。
綜合管理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基礎資源。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浦東從開發開放之初就十分重視對土地資本的管理。從土地預徵到一級市場批租出讓,從二級市場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到房地產交易,都形成了一套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實行土地預征,控制土地潛在效益(這種做法相當於現在的土地儲備)。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和使用性質的情況下,把這部分土地由農村集體的所有權和管理權轉為國家所有、國家管理,這樣有效地控制征地費用的上漲,降低開發成本,使開發建設帶來的部分土地級差增值效益留在國家手中。二是國家投資成片開發,控制土地一級市場。市政府和浦東新區管委會投資成片土地的開發建設,把財政資金投入到國資開發公司,並把成片土地批租出讓給這些開發公司,由這些開發公司組建合資企業或股份制企業,進行「七通一平」建設,然後再轉讓。三是按規劃帶項目批土地,規范土地二級市場。明確規定所有內外商投資的項目,必須符合浦東新區的總體規劃。凡是沒有項目或者項目不符合規劃的,一律不批土地。對於拿了土地、項目遲遲不開工、資金長期不到位的,就收回土地。四是實行補地價政策,防止國家土地資源流失。五是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節等。
三、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目標和協調機制
1、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指導思想
結合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國內經濟發展格局及長江三角洲在我國及東亞地區的發展現狀與條件,長江三角洲的戰略定位應是:中國及國際(東亞經濟區)的重要經濟、金融、貿易區,中國的知識產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產業結構總體呈現「二、三、一」格局,第二產業以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以貿易、金融、咨詢、信息服務、旅遊及賓館業為主導,第一產業以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為特徵。
從這一戰略定位的要求出發,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應該體現「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特點。
高起點——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方向,不僅是為了以整體優勢面向國內市場,在國內經濟中的地位更加凸顯,而且更是為了參與國際經濟循環,面向國際市場競爭。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的趨勢,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在中國地域分工體系發展過程中,使長江三角洲成為國內外經濟循環的接軌區和融合區,充分發揮極化和擴散效應。
高層次——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著眼點,應該是增強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其關鍵在於增強知識生產、分配與使用的能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在國內率先成為創新和創新應用的中心,率先建立科技先導型經濟。因此,區域合作的重點應放在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和未來技術利用的高層次上,通過合作加快教育和科技的發展,提高研究與開發能力,從而帶動區域的整體技術水平。
多方位——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范圍,應該是在擴大地區間開放領域和開放程度基礎上的多方位全面合作。即使各成員經濟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發展區域內經濟合作的好處,又有與區域外發展經濟聯系的充分空間。因此,除了已經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外,還要進一步開展以區域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全面合作,以及電信、咨詢方面和服務業領域的嘗試性合作。
新模式——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形式,應該是在形成利益互動的協調機制的基礎上,開創更為規范、更為緊密的長期合作局面。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高密度城市群的特點,構建有某種特定內化結構系統、開放系統及系統結構巨大的城市群的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2、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戰略目標
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要求,其要實現的戰略目標是:
進一步確立長江三角洲在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的經濟主導地位,未來10年內力爭使該地區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亞太地區經濟發達地區之一;
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外向型經濟示範區,通過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接軌點和國內與國際經濟循環的戰略支點,帶動全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成為新技術改造傳統支柱產業的基地,並且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改造和創新基地,在長江經濟帶及全國起產業示範作用;
培育和完善上海的城市綜合功能,增強其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鞏固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及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作用,更好地為全國服務。
為此,要充分發揮長江三角洲的比較優勢,加速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到2010年,成為經濟實力最雄厚的,以市場導向為主的半緊密型區域經濟聯合體;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個經濟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區域內產業結構高度化、區域經濟外向化、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共同體。
3、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基本原則
為了在一個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框架內展開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實現其總體目標,除了要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外,首先要確立若干基本原則:
互惠互利,共同繁榮。長江三角洲的區域合作與發展,不能期望用行政推動型方式來實現合理的區域分工,而要以利益關系為紐帶,以經濟促動型為主的方式來推進,具體模式有二:一是市場群落——商業城鎮——城鎮網路——區域經濟網路——區域經濟聯動發展;二是企業群落——企業城——城鎮網路——區域經濟網路——區域經濟聯動發展。在此過程中,不能靠損害一個地區的利益去增加另一個地區的利益,而要在充分尊重各地不同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利益協調和利益分享的機制使各地都能從區域合作中獲得好處,取得「雙贏」局面。
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區域合作的目的在於獲取分工協作的好處,使總體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應通過市場選擇,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按比較利益原則進行合作。通過區域內的要素流動實行互補,充分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資源、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消除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盡可能節約人、財、物的消耗,使不具有產業絕對優勢或絕對優勢很少的地區也能獲得較充分的發展機會,使具有許多產業絕對優勢的地區能夠集中配置於一個或少數幾個具有更高絕對利益的產業上,最大限度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要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性的協調力量,通過強化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來擴展地區合作秩序,深化區域分工體系。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加以引導與推動,消除區域合作中的各種行政性保障和市場自身無法克服的障礙,以保證區域合作的有序化。
多邊協調,互相聯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是兩省一市的整體性合作,不能搞雙邊關系協調,而要從區域合作的角度形成多邊協調關系,形成區域內整體性行動,實現各地區相互之間的聯動效應。
4、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可供選擇:一是制度化的協調機制;二是非制度化的協調機制。這兩種協調機制的運作方式及內容是不同的,其成效也有所不同。
四、區域合作協調機制比較
制度化
非制度化
締結條約或協議,具有法律強制性
由領導人作出承諾,缺乏法律效力
進行集體談判
採取集體磋商形式
組成嚴密的組織
鬆散的組織形式
一般來講,制度化的協調機制更有利於推進區域緊密型合作與發展,但這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如中央和地方關系,行政體制框架、外部競爭環境、內部經濟關聯等。從目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實行制度化的協調機制尚不具備,宜通過「倡導式」的機制不斷擴大地區合作的范圍。從原則上來說,採取「自主參與,集體協商,共同承諾」的方針,其行事方式應是以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資源和漸進的方式來處理各種事務,採取協商一致和非約束性的運作方式。具體構想為:
把設定區域發展目標作為推動力。也就是,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內容;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行動議程;通過單邊行動和集體行為來落實議程。這樣,目標本身就成為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不斷發展的一個動力機制。
有一套制度化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定期召開市場高層會議,為各地政府就地區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協商並形成共識提供必要的經常性機制。它既有靈活性(包括在議程安排和進行承諾,就有了「隱形壓力」,必須完成。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以來,在商貿、旅遊等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今後,「協調會」作為一個制度化的議事機構要繼續發揮自身作用,進一步推動長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間、鄉村之間及城鄉之間的合作向高層次、寬領域、緊密型方向發展。
建立起一套功能性的機構。除負責日常聯絡和組織工作的秘書處外,還應設立各種專業委員會和工作小組。它們具有一定的管理、協調、研究分析和組織職能,並越來越具有一定的常設性質。如可設立長江三角洲區域規劃委員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管理委員會、太湖流域環境保護與治理委員會等專業或綜合職能管理機制。
建立合理的投資管理機制和區域共同發展基金制度。要按照區域開發銀行的模式。組建長江三角洲開發銀行,參與國家投資項目的「拼盤開發」融資,也可以按照商業銀行法則,經過嚴格審貸,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開發項目實行一般商業貸款或短期融資。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區域共同發展基金,使協調機構具有相當的經濟調控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以促進區域合作與發展。
鼓勵建立各類半官方及民間的跨地區合作組織。例如,建立在政府指導下的長江三角洲城市聯合商會和行業協會,大企業聯合會和企業聯誼會,產權交易聯合中心和證券交易中心,以及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和長江三角洲發展研究中心等。
作為區域合作的制度創新,「倡導式」協調機制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政府的行為方式。為了形成這種協調機制,最重要的是要有具體的實際的東西來逐步啟動,先易後難,從時間中走出一條路來,逐步予以完善。以後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調整,行政體制的改革,逐步淡化政府產值業績考核,以及經濟區劃功能逐步替代行政區劃功能,這種協調機制可以進一步轉向制度化的正規方式。
⑶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一、從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
從中國情況看,自201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經濟明顯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特徵:中國已經進入到工業化的中後期,經濟增速在7%以下運行,這是中國經濟自身周期所決定的。這一特徵從發達國家工業化的歷程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二、經濟發展新時代的第二個特徵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大,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特別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同時資源環境的硬約束日益凸顯,人民群眾對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文化建設、生活質量等有更高要求。
三、創新是經濟發展新時代的根本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是全球競爭的大勢所趨。
從創新的體制機制看,效率有生產效率、勞動效率、投入和產出的效率,但最重要的是資源配置的效率。從創新的動力看,科技創新是第一推動力。
從創新的主體看,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研究認為,決定經濟增長效率的最關鍵要素是擁有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擁有核心關鍵技術以及全球化視野的管理機制創新。可見,激發主體活力才是創新的第一推動力。
⑷ 趙鑫珊:什麼是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標志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面臨知識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建設「大學精神」不僅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大學精神」的本質特徵概括為創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會關懷精神。
創造精神
創造精神是「大學精神」的大學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大學在社會有機體中保證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繼承不能依賴遺傳,只能通過傳遞方式繼承並發展下去。教育從一開始就成為傳遞和保留人類文化的重要手段。 愛因斯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學校的:「學校向來是把傳統的財富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與過去相比,這種情況更加適用於今天。
由於經濟現代化的作用,作為傳統的教育的傳遞者——家庭,已經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學校,大學教育通過確立教育內容,對人類文化進行選擇;對人類文化進行整理。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更新人們的價值觀念,更新人們的價值取向,改變思維方式,實現文化的再生。
從 洪堡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原則看,科學研究成為大學的一個基本職能,大學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標志著大學對社會的貢獻的大小。如果把大學為社會培養的創造性人才稱為高素質的勞動者,那麼,大學的科研成果則是對社會生產力的又一直接貢獻,二者共同構成了大學的生產力與生命力的標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稱道,關鍵在於她擁有眾多的諾貝爾獎及全美科學獎的獲得者,擁有把科學研究轉化為生產力的矽谷效應。
大學是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的,而創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質。曾任 哈佛大學校長40年之久的 艾略特認為,大學文化最有價值的成果是使學生具有開放的頭腦,經過訓練而謹慎的思考態度,謙恭的行為,掌握哲學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積累的思想。愛因斯坦更直接地認為「學校的目標應該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社會服務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
另一方面,大學也創造社會理想,並把這些理想傳遞給社會成員,通過人們的實踐,使理想變成現實的文化實體。社會理想是社會需要的具體反映,這種需要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並以社會發展規律為基礎的。由於在文化積累方面的特殊優勢,知識分子,特別是集中在大學校園里的知識分子比其他社會成員更能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有了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就能夠提出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理想。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與社會其他結構相比,大學具有自身的優勢。具體表現在:知識聚集的場所。大學是繼承傳統科技文化遺產,不斷創造新科技文化的場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種知識,具有很強的知識容量。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大學生產生新思想,包容新觀念,在這里不同的學術觀念可以並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過學術交流相互影響,具有良好的爭鳴傳統。追求理想的永恆特性。
從 歐洲中世紀早期的大學開始,就有了自治的傳統,並以傳播知識和研究學問為最高理想,相對超越於社會現實。大學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現為大學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與現實,否定非科學的內容,破除迷信與保守主義,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可以這樣說,大學的教學與科研發展史就是科學史重要過程的展開史,是一個肯定與否定相結合的揚棄過程。
大學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對社會現實的理性反思和價值構建。進入技術時代後,技術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對他人的熱情和敏感,結果,人性變成了技術的犧牲品。同時,人性又屈服於技術,把技術崇拜為神。科學與人文分離的結果就兩個極端而言,出現了兩種畸形人,一種是只懂技術而靈魂蒼白的「空心人」,一種是不懂技術、奢談人文的「邊緣人」。現實社會改變這種「技術毒害」是無力的,而大學教育者,特別是 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卻將其作為應有的內容。
早在本世紀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學就注意克服這種片面性,探索科技與人文的匯通之路。 哈佛的學生在一二年級開設「通識課程」,廣泛涉及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學生要學占總課時22%左右的人文課程。我國現行被一再呼籲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無不是針對技術對人的異化進行批判的結果。
批判精神的最後一個方面是大學知識群體對政府決策的參謀和建議。科學決策是政府決策的關鍵,但是由於決策者自身素質的限制,做到科學決策並不容易,所以要傾聽專家意見,請專家參與決策成為決策機制中的一環,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就是因為他們職業所特有的對問題的科學態度和客觀的批判精神。
社會關懷精神
社會關懷精神高等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需要是第一推動力。在工業化、信息化的社會里,大學已經被越來越深入地卷進社會機器的運轉之中。關注現實、服務社會成為高校的第三職能,高等教育通過科學研究直接轉化為社會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通過人才培養,為社會提供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社會關懷精神還表現在大學對社會精神文明的參與和建設。除了在生產力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外,大學通過直接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和宣傳為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包括哲學研究、文學創作與批判、思想道德建設等。知識分子在提煉和批判社會生活的同時,又把各種精神產品投資到社會,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直接的內容。
⑸ 如何提升湖南農業縣域經濟競爭力
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3.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構建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通過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戶籍、社會保障制度和城鄉社會管理機制。
4. 堅持特色發展。發揮資源、區位優勢,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形成縣域經濟特色。因地制宜,將優勢產業做出特色、將特色產業做出規模。注重特色園區、特色項目建設,促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
5. 堅持開放發展。以開放增強活力、凝聚動力,加大對外開放和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實行多元化招商,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引導縣域中小微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推進中小微型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壯大縣域非公有制經濟規模,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農業領域。
6.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系統建設,著力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工業源頭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和城鄉之間交叉污染。
三、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重點
7. 以水利和路網建設為核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強縣域水利、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和抗災避險設施建設。完善交通路網結構,提高道路等級標准,提升通達、通暢能力,連通省際、市際斷頭路。加快縣域電力的擴容提質,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和農村通信全覆蓋,逐步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切實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水利建設,加大洞庭湖和病險水庫治理力度,抓好灌區續建配套和塘、壩、堰等小型水利設施改造,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災減災能力。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重點,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統籌中心鎮、中心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
8. 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途徑,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提高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立足縣域現有工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以技術改造、創新發展為突破口,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用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現代工藝,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後產能。發揮縣域優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縣域產業園(集中)區,完善產業園區布局規劃,明確功能定位,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和標准廠房建設,引導資源要素、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中。支持縣域骨幹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縣域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增強縣域工業發展活力。
9. 以縣城和中心鎮為著力點,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做大做強縣城和中心鎮,加快中心村(社區)發展,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中心村(社區)為基礎,交通干線為主軸的新型城鎮體系。重點突出縣城擴容提質和功能完善,將產業園區建設與縣城擴容提質有機結合,提升縣城的承載力、帶動力和輻射功能。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配套、產業特色鮮明、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及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鎮。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促進資本與人口向中心鎮聚集。加快省際邊界小城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鎮域產業,提高管理水平,推進省際邊界城鎮之間交通、旅遊、商貿、物流、人流的對接,建設一批省際邊界重點鎮,使其成為省際邊界區域性經濟中心,推動具備條件的省際邊界鄉改鎮工作。
10. 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優勢品牌為支撐,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農業基礎地位,用現代工業和科技裝備改造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縣域內每個主導產業重點打造1—2個骨幹龍頭企業,使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糧食、生豬、油料、果蔬、棉麻、茶葉、烤煙、水產、竹木等優勢產業。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步伐,提高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機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實施現代種苗工程,提高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優質率,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體系,著力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與加工。著力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注重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每個產業形成3—5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科技推廣普及、農民素質提升。
11. 以生產和生活服務為主要內容,努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配套服務。重點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縣域主導產業融合互動。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培育一批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形成便捷高效、規范有序、聯通國內外的物流網路。適應加快縣域城鎮化要求,大力發展商貿、餐飲、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著力完善農村商品流通體系,新建一批農村綜合性市場,加快建設縣域商圈、商貿重鎮等。大力推進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構建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圍繞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抓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銷售、農業科技信息、農村金融保險等社會化服務。
12. 以地域文化和鄉村旅遊為內涵,加強文化旅遊建設。統籌推進城鄉文化建設,實施基礎文化設施全覆蓋工程,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培育壯大文化龍頭企業,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整合縣域文化旅遊資源,實施旅遊精品戰略,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依託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等重點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著力培育一批休閑農業示範點。加強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與合理利用,加快將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產業、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13. 以資源節約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著力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新技術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和節約資源,引導縣域經濟創新發展。依靠科技加快縣域新型工業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傳統工業的技術含量,加強高新技術對工業的滲透嫁接,提升傳統工業產業,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重點抓好良種繁育、農業生物、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集約化高效養殖、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等農業新技術。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逐步形成國家扶持與市場引導、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鼓勵科研機構到縣市創辦經濟實體,促進縣市、院(所、校)對接,開展科技合作。
四、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
14.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配套措施。適當調整市、縣財政收入分配,促進財力分配向縣域傾斜,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增強縣級政府可支配財力。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專項轉移支付使用限制,使縣級財政有更大的調劑空間。實行分類分檔配套,視情況逐步降低公益性建設、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的縣級配套。支持縣域產業發展,從2012年起,增加省縣域經濟工作引導資金。創新財政扶持機制,實施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每年扶持3個特色產業,每個特色產業集中扶持3個重點縣市區,每個重點縣市區扶持3年。整合現有相關專項資金,支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鼓勵撤鄉並村,每撤並一個鄉(鎮)、村由省財政給予一定獎勵,並列入補助基數。探索研究建立流域內生態補償機制。
15. 強化金融支撐。完善縣域金融服務功能,建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款佔全省各項新增貸款的比重,到2015年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縣域存貸余額比達1∶0.55以上。開發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推動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金融、民間金融共同發展。引導股份制商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等到縣市設立分支機構。大力支持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力爭5年內每個縣市區設立一家村鎮銀行。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支持每個縣市設立1—2家小額貸款公司。支持對中小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實行差別授權管理,下放授信審批許可權。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支持組建中小微型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為信貸資金介入創造條件。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引導規范農戶和農村中小微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資金互助。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住房及宅基地、農業機械、水域使用權等抵(質)押貸款試點。對縣域內工業園區、中小微型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個體工商戶等經濟主體,開展信用評定,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繼續做好現有農業保險項目實施工作,積極探索將農房、土地規模流轉及地方農業支柱產業納入農業保險范圍,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抗風險能力。實施「縣域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加強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
16. 加強用地保障。確保科學發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重點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項目。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等戰略性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分解下達土地使用年度計劃時予以統籌,納入所在市州計劃,對於重大項目徵收耕地所在市州、縣市區不能占補平衡的,實行跨市跨縣占補平衡。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縣域產業園區傾斜,縣域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與農村村莊整理復墾和新造土地增量掛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據項目投資強度確定用地規模,減少園區非生產性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廠區綠地面積,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盤活土地存量,對未按照土地用途用地、達不到投資強度、建築容積率過低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時收回並重新進行招商。
17.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縣域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和「三支一扶」人員的選拔制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著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把經濟管理經驗豐富、專業化水平較高的人才交流到縣域各層次領導崗位,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定期選拔優秀幹部到縣市區工業園區或企業掛職或任職,鼓勵技術人員和海外留學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到縣市區創業,對縣市區引進的高級技術人才(博士或具有高級職稱)到縣域經濟領域創業滿3年的,由當地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繼續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每年從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選派技術人員到縣市區、鄉鎮掛職。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眼縣域產業提升和發展需要設置專業,切實培育縣域技能型人才。縣市區要加大統籌力度,充分發揮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能,統籌區域內各類專業培訓。
五、加強組織保障
18. 加強組織領導。省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重大事項,組織、指導、協調、考核全省縣域經濟工作。省直有關部門要制定支持措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分工協作、責任明確、服務到位的工作格局。市州要加強對縣域經濟的指導和支持,要保持縣市區領導班子相對穩定,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無特殊情況至少干滿一個任期。有計劃地選派經濟強縣市區的領導到經濟欠發達縣市區任職,加大縣域幹部與省直、市直幹部交流任職和掛職、跟班學習的力度。建立全省縣域經濟運行綜合分析制度,對縣域經濟運行中傾向性、前瞻性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加強縣域經濟區域協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
19. 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按照「能放則放、權責統一」的原則,選擇瀏陽市、耒陽市、澧縣、沅陵縣為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試點縣市,試點縣市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外,享受與地級市相同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省級行政審批權,試點縣市能夠辦理的(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以及水電、礦產開發等涉及環境、資源保護等項目外),原則上直接放權或委託給試點縣市。試點縣市可直接參加省及省直部門召開的相關會議。試點取得經驗後,擴大推廣范圍。縣市區爭取上級支持的項目申報實行雙軌制,不需市級配套資金及平衡安排的項目由縣市區直接報省,國家、省的項目資金由省直接安排到縣市區。
20.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銳意改革,敢於創新。在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硬體建設的同時,著力優化縣域經濟發展軟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實行部門聯企業、領導聯項目負責制。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的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微型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創新、知識產權、投資融資、管理診斷、檢驗檢測、人才培訓、市場開拓、財務指導、信息化等服務。建立法治、陽光、規范、效能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打造誠信政府,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強化信用自律。
21. 完善考評和激勵機制。實行不同類型縣域經濟考核評估,從2013年起在繼續以規模總量為主考核經濟強縣市的同時,按長株潭、湘南、洞庭湖、大湘西四個區域,對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實行分類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體系,新增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開放經濟及社會發展等指標。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將縣域經濟發展實績作為縣市區主要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每年對上一年度經濟強縣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進行通報表彰,並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⑹ 什麼是工業化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有哪些特點
1.什麼是工業化?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有哪些特點?
答:(1)工業化的定義有許多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較窄的定義,認為工業化是指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發展。這一定義可見之於許多有關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文獻。巴
格奇(A.K.Bagchi)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撰寫的辭條「工業化」就採用了類似的定義:「工業化是一種過程。下面是一種明確的工業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特徵。首先,一般說來,國民收入(或地區收入)中製造業活動和第二產業所佔比例提高了,或許因經濟周期造成的中斷除外。其次,在製造業和第二產業就業的勞動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趨勢。在這兩種比例增加的同時,除了暫時的中斷以外,整個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加了。」
另一類定義較為寬泛,中國經濟學家張培剛即持此種觀點。張培剛把「工業化」定義為「國民經濟中一系列基要的生產函數(或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或變革)的過程」。
(2)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
我們所謂「歷史上的工業化模式」是指歐美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歷過的工業化模式。這些國家的工業化模式的共同特徵為:
第一,這些國家的工業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規模工業企業為載體。工業集中於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外部經濟」;大企業可以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工業化過程中,人口不斷地向城市流動,社會逐漸城市化。
第二,在這些國家中,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化是民間發動的。所謂民間發動的工業化就是主要由個人積累資本和進行投資而推動的工業化,這種工業化一般表現為一種進化的、比較均衡的經濟進步過程。
第三,這些國家的工業化大多是消費品導向的;工業化起步於消費品工業,最早的重大機器發明是機器紡織,然後逐漸擴大到投資品工業,其進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消費品工業占優勢的階段、投資品工業的相對增加階段和投資品工業漸占優勢的階段。
概括地說,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模式是追隨市場的模式,表現為自發的進化過程,政府幹預造成的扭曲較少,資源配置較為合理,但這一過程往往十分漫長。
⑺ 現實意義是什麼意思
資本論》關於三大系列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一)關於社會化生產一般規律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資本論》及其手稿在這方面的思想是很豐富的,下面試列舉10條:
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經濟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無論哪一種生產關系,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能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
2.生產總過程是直接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四個環節的統一。其中,直接生產是基礎,它決定著其他三個環節;另一方面,後三個環節又反作用於直接生產,並在一定條件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反過來,消費又決定生產,因為沒有消費也沒有生產。
3.科學是重要的生產力。科學知識應用於生產能變成巨大的直接的生產力。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於勞動耗費,較多地取決於所運用的科學知識的力量。要從一切方面去進行探索,以便不斷發現新的使用價值和新的社會需求。
4.社會生產必須按比例發展。生產的發展必然促進社會分工和協作的擴大。社會分工和協作能產生無形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資本家利用的是整個分工制度的優點。建立在分工協作基礎上的社會生產客觀上要求按比例發展,這種必要性決不可能被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實現形式。因此,每個部門生產的結構與規模必須符合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的要求,如果超過了社會的需要,就等於廢品,同時還會影響社會再生產的有效實現。社會生產所要求的比例有許多,馬克思當時主要分析了生產資料與消費資料兩大部類生產的比例,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兩大部類內部的比例,以及農業與整個社會生產之間的關系等。強調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的基礎。
5.社會再生產的不同類型。社會再生產分為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社會化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而簡單再生產是每個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是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是由簡單再生產創造出來的,簡單再生產的維持過程還包含著擴大再生產的潛力。所以,一定要在維護好簡單再生產的基礎上實現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又分為外延與內涵兩種類型。外延擴大再生產是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實現的擴大再生產,屬於粗放型經濟增長;內涵擴大再生產是主要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的擴大再生產,屬於集約型經濟增長。在實際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這兩種類型的經濟增長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階段側重面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在工業化的初期,以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當工業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以後,就應該以內涵擴大再生產為主,轉到集約型經濟增長的軌道。
6.節約勞動時間與提高經濟效益。真正的經濟就是節約,即勞動時間的節約,或者說把生產費用降到最低限度,這種節約等於發展生產力。真正的財富在於用盡量少的價值創造盡量多的使用價值,或者說,在盡量少的勞動時間里創造出盡量豐富的物質財富,並使商品盡可能便宜。勞動時間的節約與合理分配,是一切社會生產的首要經濟規律,更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生產的首要經濟規律。
7.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馬克思把勞動過程看成是人類與自然界間的物質變換關系。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人類的生產活動簡單地歸結為改造和戰勝自然,忽視人與自然物種變換的良性循環。對此,恩格斯早就告誡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其實,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進行了報復,因此,我們決不能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對待自然界,而要與自然界保持協調的關系。恩格斯希望並相信,未來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在最無愧於人類本性的條件下合理地調節他們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
8.全面發展人的素質。馬克思非常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他認為,社會化大生產由於以大工業為物質技術基礎,科學知識日益應用於生產,分工協作不斷變換,必然要求全面發展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過程也為此創造了多方面的條件。而人的素質的提高,又成為推動社會化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馬克思還進一步從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視角,深刻地指出,要發現、創造和滿足新的社會需要,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使他具有盡可能豐富和廣泛的需要,即把他作為盡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會產品生產出來。因此,社會化大生產不僅要發展不斷擴大和日益廣泛的勞動體系,而且要發展不斷擴大和日益廣泛的需要體系。
9.社會化生產必然走向世界化。建立在社會分工協作基礎上的社會化生產的發展,必然推動流通和市場的不斷擴大,其發展趨勢必定要突破各國的國界,形成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交流往來和互相依賴所代替。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現代化建設,必須對外開放。社會生產的世界化與資本的世界化是緊密相連的。資本主義必然發展為世界體系。這樣,資本主義的矛盾也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了,一旦發生危機,往往帶有世界性質,後果嚴重。對此,不發達國家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有效的防範措施,做到趨利避害。
10.社會化生產需要必要的指揮管理。凡是由共同勞動組成的直接生產過程,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因而必然產生監督和指揮勞動。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權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服從,這兩者都是必需的。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呢?恩格斯在談到權威與服從的關系時指出: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權威與自治是相對的,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這對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管理中的權威與民主的關系無疑是很有啟迪的。
這些關於社會化生產一般規律的基本原理,對於我們在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關系,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結構優化戰略、啟動內需戰略、開發人力資源戰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對外開放,重視增產節約,加強對經濟的科學管理,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高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關於社會化商品經濟一般規律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商品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因此,《資本論》為了深刻地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規律,必然詳細分析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馬克思把商品經濟分為兩個階段,即簡單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前者建立在小生產基礎上,以個體的私有和勞動為特徵;後者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由於歷史的局限性,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經濟,但實踐突破了這個觀念,商品經濟已經擴展到社會主義體制中來了,並且,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有許多共性,這就有必要確立一個「社會化商品經濟」的新概念,以便系統研究其運行的規律性。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資本論》的內容,如果抽掉其對資本主義剝削性質的分析,就是一部「社會化商品經濟論」。這方面的思想是極為豐富的,前面已作過系統介紹,下面摘其要者歸納為10條。
1.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1)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它們分別由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所創造。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對立的統一,這個矛盾只有在交換中才能解決。(2)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是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交換以價值為基礎進行。它通過價格波動的形式起作用。(3)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具有推動生產技術的發展、調節社會勞動在不同部門之間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價值規律作用的發揮,要求平等競爭的環境,堅持等價交換原則。
2.貨幣和貨幣的運行規律:(1)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紙幣是金屬貨幣的符號。(2)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在商品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貨幣是再生產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的推動力,商品向貨幣的跳躍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經濟必然發展為貨幣經濟。(3)一定時期流通中的貨幣(這里指金屬貨幣)數量不是隨意決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律,即貨幣流通量規律,其公式為:一定時期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待售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平均流通次數。紙幣的發行量必須反映這個規律的要求。(4)由於貨幣是再生產的第一推動力,因此,再生產的有效實現要求貨幣必須回到它投放的出發點,這是個客觀規律,可稱之為貨幣迴流規律。
3.資本和剩餘價值規律:(1)根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應區別資本的一般和特殊。資本一般即資本的共性,就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是價值不斷增值的運動過程,是商品經濟運行的紐帶。資本特殊即資本的個性,就是資本所有權及其體現的生產關系的特殊性質。(2)根據同樣的原則,剩餘價值也要區別一般和特殊。剩餘價值一般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大於勞動力價值的差額,它是社會化商品經濟中企業生產追求的直接目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剩餘價值規律也是社會化商品經濟的共同規律。剩餘價值特殊就是佔有的社會性質不同。(3)剩餘價值分配由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決定,分別表現為利潤、利息、地租等形式。勞動者在投資的條件下,也參加剩餘價值的分配。這些分配的社會性質也因所有制關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原則相聯系,對勞動力商品也要作一般與特殊的分析。勞動力成為商品不是資本主義的特殊現象,在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中,勞動力也是商品。這是因為,勞動力都屬於勞動者個人所有,具有價值與使用價值,與企業的結合都要通過市場交易,簽訂契約,這是勞動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於所有制決定的勞動者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同。承認社會主義勞動力的商品性質,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與勞動者的社會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4.資本積累和資本集中的規律:(1)資本積累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社會主義經濟不僅同樣要重視資本積累,而且更要用好積累,不斷提高積累的使用效益。(2)擴大資本的基本途徑包括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後者是多個資本的聯合,是擴大資本更快的途徑。而股份制則是實現資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馬克思認為失業人口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特殊產物,但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也出現了失業人口。可見,失業的產生與社會制度沒有必然的聯系,它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不過,社會主義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把解決勞動就業問題、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重大的國策,經過努力,在實際效果上超過類似國情的資本主義國家。
5.產業資本循環和周轉的規律:(1)產業資本的循環是從貨幣出發,經過購、產、銷三個階段的變化,實現價值增值,最後又回到貨幣形式這樣一個運動過程因此,產業企業的經濟活動是生產和流通的統一,購、產、銷三者的統一,而銷售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2)實現產業資本循環的條件,一是企業的總資本在購、產、銷三個階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個環節的資本連續不斷地運行,也就是說,企業的生產經營要均衡地運轉。(3)資本周轉是連續不斷的資本循環。加快資本周轉速度的主要途徑,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由於固定資本周轉慢,流動資本周轉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條件下,企業總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與固定資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變化。所以,要提高企業的效益,既要重視提高生產設備的技術水平,又要重視固定資本的節約。二是適當提高固定資本的折舊率,縮短固定資本的更新期。三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產品的生產時間。四是通過改進交通運輸,縮短流通時間。(4)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利於節約預付資本,提高投入產出的效率,促進社會再生產的協調發展。
6.利潤和平均利潤率規律:(1)商品的成本價格是所費資本的轉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經濟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補償是再生產的必要條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產盈虧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2)剩餘價值作為預付總資本的轉化形式就成為利潤,它是企業生產追求的直接目的。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就是利潤率,它是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尺度。決定年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是:剩餘價值率、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年周轉次數等。(3)由於各經濟部門的利潤率有差別(多種因素引起),而資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就驅使不同部門的資本展開競爭,通過資本的轉移,引起各部門商品供求關系和價格水平的上下變化,從而導致不同部門利潤率的平均化。所謂平均利潤率就是社會一般利潤率,即不同部門的特殊利潤率的加權平均化,不過,這只是一種總的趨勢。平均利潤率的形成,為不同部門的職能資本家在自由競爭條件下分配利潤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市場調節機制。當然,這不排除各部門內部的某些優勢企業仍可以獲得超額利潤;(4)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的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成本價格+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的形成,使價值規律作用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在這以前是市場價格直接圍繞價值運動,在這以後是市場價格直接圍繞生產價格運動,不過,價值仍然是深層的基礎。(5)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意義,值得研究。
7.信用制度和借貸資本的運動規律:(1)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資本的借貸關系和信用制度,從而使商品經濟、貨幣經濟進一步發展到信用經濟。(2)借貸資本是以貸放為特徵的資本商品,其所有權與使用權發生了分離,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息,它的運行表現為雙重的支出和雙重的迴流。所謂雙重支出,就是貨幣資本家先把貨幣資本借給職能資本家,然後職能資本家再投放貨幣資本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謂雙重迴流,就是職能資本家通過生產經營先收回資本和剩餘價值,然後向貨幣資本家支付貸放資本和利息。這個運動過程的順利實現,一是要以職能資本的有效增值為基礎,否則就無法還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證,否則貨幣資本家也不敢貸放資本。(3)利息是借貸資本的單純所有權的收入,是職能資本家獲得的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於平均利潤率,在這個限度內,利息率的水平由資本的供求關系決定。(4)信用制度是借貸資本的實現形式,包括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商業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產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礎形式。銀行信用是銀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級形式。銀行資本同產業資本、商業資本一樣屬於職能資本,要按照銀行自有的資本獲得平均利潤。銀行在商品經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會的貨幣資本的總管理人,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最精巧、最發達的產物,是社會范圍的公共簿記。中央銀行是整個信用制度的樞紐。(5)資本主義信用制度具有兩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進了資本的集中和運動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滋長了投機、冒險、欺詐行為,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促進危機的發生,同時又為向新社會的過渡創造了條件。
8.股份公司和虛擬資本的運動規律:(1)信用制度的發展,必然促進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來越多的資本採取股份資本的形式。股份資本是社會資本,股份企業是社會企業,在它裡面,資本的所有權與使用權進一步分離,資本的所有權與勞動進一步分離。(2)股份公司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馬克思當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標志著現代各國經濟生活的新時代,它們是發展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杠桿,對國民經濟迅速增長的影響估計再高也不為過。同時,股份資本是私有財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范圍內的揚棄,是資本主義社會向新社會的過渡點,股份資本作為最完善的形式是導向共產主義的。(3)隨著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發展,必然產生各種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形成虛擬資本。其主要特點,第一,它不是投入生產和流通的現實資本,而只是現實資本的證書或紙制復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資本化,股票、債券不僅可以獲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債息),而且可以作為資本商品出賣,獲得更大的收入。(4)虛擬資本作為有價證券,它的價格形成有特殊規律,以股票為例,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額÷社會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關系也是一個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為這樣,虛擬資本的積累與現實資本的積累之間的差別很大,一方面,現實資本的積累是基礎,虛擬資本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實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兩者的積累又很不一致,虛擬資本的積累並不反映現實資本的積累,甚至相脫離。(5)虛擬資本的作用。以有價證券為代表的虛擬資本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證券市場為企業資本的擴大開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資渠道,為資本的自由轉移和結構的調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還為國家進行財政和金融的宏觀調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時虛擬資本又有一定的消極作用。
9.地租和土地價格決定規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必然產物,是土地所有權藉以實現的經濟形式。資本主義地租是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的產物,是剩餘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級差地租、絕對地租以及壟斷地租等形式。所謂級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資本具有不同生產率而形成的地租。為滿足社會需要而耕種的土地總是有差別的,由於土地的有限性和經營壟斷,土地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是由劣等條件決定的,這就使中優等條件的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從而穩定地獲得超額利潤,形成級差地租。級差地租又有兩種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遠近等橫向差別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塊上多次投資的生產率差別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Ⅱ。所謂絕對地租,就是租種任何有所有權的土地都必須交納的地租。所謂壟斷地租,就是由對特殊的自然或社會條件的壟斷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土地的所有權可以成為商品,進行交易。土地價格是資本化的地租,土地價格=地租額÷利息率,此外,決定土地價格的因素還包括土地的供求關系、土地資本的折舊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土地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其所有權不能作為商品買賣,但土地使用權可以進入市場轉讓,其轉讓費也要反映土地價格的決定規律。
10.商品經濟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1)商品經濟是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存在的經濟條件,馬克思講了兩條,一是不同的社會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關系。但他沒有看到,即使是全社會范圍的公有制,只要人們之間還存在經濟主體的差別,商品經濟就不會退出歷史舞台,更何況多種所有制結構將在社會主義社會長期存在。(2)商品經濟的歷史作用具有積極與消極兩重性。當然,在它必然存在的歷史限度內,其積極作用無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極作用也不容否認。這一點,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不例外。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興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場經濟固有的弊端。馬克思當年分析了商品經濟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產生貨幣拜物教,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拜金主義。理論和實際表明,這是導致社會各種病態現象的因素之一。(3)馬克思還分析了商品經濟必將走向消亡的歷史趨勢。不過,他把這個問題看得簡單了,認為一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就沒有商品貨幣關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經濟社會將為自由人聯合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這個歷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確的。
⑻ 中國改革是以什麼實施為突破口和第一推動力的
中國改革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為突破口和第一推動力的。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是我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當年,小崗村糧食大豐收。該「生死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開始。
(8)投資工業化第一推動力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在處理「三農」問題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實踐和探索。新中國的成立圓了農民的土地夢,實現了世代農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這一階段,農業主要是承擔著為國家工業化提供原始積累及解決農民溫飽問題的責任。然而,「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的推行,使農民處於有田卻無權的尷尬境地,不僅沒給農民帶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而且新中國成立近30年中國仍有2.5億農民的溫飽不能保障。改革開放給中國農村帶來生機與活力,使農業逐步走向現代化發展道路。
⑼ 為何股權激勵要比薪酬績效更重要
因為現在的商業往輕資產方向發展了這個問題真研究的話,也許可以寫一篇管理學論文了,不談過多的研究,談談我的感受吧。「工廠」和「公司」兩個名詞的變化就是這種商業的轉變。我出生農村,從小學畢業後就不斷聽到、看到身邊的人「外出」了,去了沿海,「打工」這個詞也聽得越來越多,到現在每次回到老家,老人們都會問我:「在哪裡打工」?「在什麼廠上班」?「工廠」成了他們最深的印記。能去富士康是一種值得驕傲的事情。
所以傳統薪酬績效和股權激勵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適應時代的產物罷了,判斷自己的項目是屬於哪個階段的,再採取適用的模式才是最恰當的。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當前,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5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8%,是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作為創業者選對趨勢比什麼都重要,在對的趨勢下選擇適用的激勵模式才能是公司發展。專注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股權設計和激勵,業余愛好搏擊認同我的觀點,歡迎點贊、關注咨詢請私信
⑽ 工業化是什麼
一、工業化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隨著西方手工業和商業的迅速發展,就產生了大商業資本家,而在同時,西方創造性的學習繼承了東方初級科學文明成果,並在後來將之發展為人類髙級科學文明。即高級數學,高級化學,髙級物理學。之後這些學科又服務於人類經濟發展,便產生了機械學和動力學。而機械學與動力學最初產生了原始動力機械,如風動或水動的各種大型機械,如荷蘭風車,英國水動力紡織機等。這些科技理論原產於北歐,後來由於英國豐富的自然和人文及商業資本資源,這些初級科技機械又發展為高級機械和動力設備,這就是瓦特利用機械學,熱學和動力學等學科,發明了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即由初級手工機械和自然動力,向人類高級機械和科技動力發展的階段。這就是人類科技工業革命的開端。簡稱第一次工業革命。
二、工業化的三次模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又產生了斯特拉發明的交流發電機為主的電力革命簡稱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又產生了,電腦和數控機床及晶元為主的電子自動化工業革命,簡稱第三次工業革命。
三、工業化對人類社會的巨大貢獻和不足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生產效率成幾十倍上百倍的增長,資本投資效益成百倍的增長,商業資本開始大量湧入工業經濟投資領域,使工業資本迅速積累和擴大,產生了工業資本階級,也即工業大資產階級。這些階級的利益被政府大量侵吞和剝削,便形成了大資產階級與政府的予盾,而之後大資產階級發動工人和農民組織,組織平民與政府展開各種斗爭。結果形或了西方奴隸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發展,肯定了大資產階級的功績,並提高了大資產階級的地位,成立了以大資產階級為主的聯合政府。這種斗爭最終也是通過兩種手段為主,一種是和平改良奴隸制政府,以英國逼退英王為主的政變。一種是推翻和消滅現政府,如法國大革命巴黎公社,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並把王朝王後並家族推上斷頭台。
在以上階段,西方經濟主要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市場經濟主導發展。在這之後,西方資本主義迅速崛起,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英國和法國成為歐洲兩大強國,之後為了爭取經濟利益,英法之戰開始,同時德國利用英法大戰之機,在卑斯曼首相的領導下,德國經濟迅速發展,發展為可與英法爭奪霸主的強國,並發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德國徹底戰敗被瓦解。從此,歐洲列強灰飛煙滅,美國利用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戰爭軍火之財,美國經濟和軍事與科技迅猛發展,在歐洲三敗具傷之機,迅速拉起了北約聯盟,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巨頭。
之後人類社會先基本處於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北約聯盟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華約聯盟的冷戰階段時期。後美英法同謀,利用蘇聯政府和蘇共的腐敗,玩死了蘇聯,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並成為金融和軍事國際寡頭的超級大帝國。
在這個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和美國經濟,又進入的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期,資產階級日益強大,又產生了與工人和民眾的利益斗爭。加之市場經濟導致大工業經濟的迅猛無序發展,這種無序發展,必然引起社會部分產能過剩和產品滯銷(現在中國也處在同期現象與結果)。而這一經濟現象,必然導致經濟的停滯不前,大批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的嚴重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使原本資本家過分壓榨勞工和員工利益的嚴重予盾沖突快速發展為武力沖突,一批資本家被消滅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應運而生。
此時,美國總統,羅斯夫在對人民的重大承諾之下,被選為美國總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資本主義改良運動,簡稱羅斯福新政。主要舉措有三點,一是主要戰略型和關鍵科學技術型企業收歸為國有。二是大幅減稅降費,讓利於民,扶助貧困人員,對企業和貧困人員實行金融和政策懷柔與優惠。三是訂立《勞工法》以工會為工具,代表工人與資本家進行合理合法的斗爭,以保障勞工的工資權益和勞保福利等。自新政以後,純市場經濟理論和模式退出了美國經濟領域。成了政府主導為主的市場調節經濟,使美國經濟又一次飛躍發展,人民快速富裕,吸引力更大,很多科技人員移民美國,使美國科技主導世界科技發展,引領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並掌握了世界工業和軍事科技的制高點。與此同時西歐國家向美國學習,經濟和國民收入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工業富裕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