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增加值指數是什麼意思
首先,明確工業增加值是什麼——工業增加值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中間消耗
從這里就可以肯定工業增加值是受時間變化影響的。
工業增加值指數是反映各個時期工業增加值水準變動情況的指數。單位是百分比。
具體的計算方法稍微復。
常見的有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和不變價格計算兩種形式。
可比價格指計算各種總量指標所採用的扣除了價格變動因素的價格。可進行不同時期總量指標的對比,常見的就是將上一年當做100。
不變價格計算可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便於比較各年之間的經濟發展速度。常見的就是將歷史中某一年當做100。
㈡ 有誰知道工業增加值是什麼意思
工業增加值是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工業增加值與工業中產值比賽,他們確定最終重組的范圍,不同工業增加值,社會最終成果作為計算的依據。而工業總產值是以企業最終成果作為計算依據,你社會范圍確定最終成果不包括企業之間,部門之間相互消耗產品的專業價值。
工業增加值的價值構成是欣欣創造的價值加固定資產折舊
工業增加值的價值構成是新創造的價值+固定資產折舊。
㈢ 工業增加值概念是什麼,怎樣計算
增加值是反應企業生產過程中產出超過這一過程中間投入的價值,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規定按收入法計算,增加值為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之和。參考公式為:增加值=全年應發工資總額+勞動保險費和待業保險費+當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本年應交稅金-儲備糧油差價-預算彌補虧損及補貼本年應補數-增值稅本年度應收出口退稅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計算工業增加值通常採用兩種方法。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公式為:工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二是「分配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工業增加值=工資+福利費+折舊費+勞動、待業保險費+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盈餘。或:工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㈣ 生產總值和增加值的區別是什麼
學生的學習成果是通過考試用分數來表示的,那麼整個社會的生產成果是用什麼來衡量的呢?總產值和增加值就是人們用來衡量社會生產活動總成果的兩個重要總量指標。
以工業生產為例,可以說明總產值與增加值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工業總產值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總量,也就是全部工業產品價值的總和。它既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物質消耗轉移的價值,也包括新創造的價值。具體地說包括了:(1) 成品價值,即在本企業內不再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的產品價值。(2) 按加工費計算的已完成的工業性作業價值,包括在作業過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價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產品的價值。(3) 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未期初差額價值。工業總產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但不允許把企業內部各車間的生產成果相加重復計算。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工業增加值就是工業總產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和各項勞務消耗以後的價值。
由此可見,總產值和增加值這兩個指標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總產值包括了轉移價值的多次重復計算,因此其數值最大,但它不能確切地反映生產發展狀況;增加值是生產活動所增加的價值,其數值最小,可以比較確切地反映生產的規模和速度。隨著現行統計制度方法逐步向國際接軌,總產值指標將逐步被增加值指標所代替。
㈤ 工業增加值指什麼
這是一個統計意義上的指標,一般指的是前後兩期的工業產值的差額。
㈥ 什麼是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因此,建立增加值統計,將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可靠依據,是建立資金流量的基礎。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價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范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收入法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具體計算方法
a、正演算法:即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屬於中間消耗的部分分別相加(中間物質消耗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
b、倒演算法:即分別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合計減去該三項費用中不屬於增加值的項目,如工資、福利費等,倒算出三項費用中的中間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採用倒演算法計算比較簡便易行。
③本期應交增值稅
本期應交增值稅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應繳納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本年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進項稅額-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年初未抵扣數-年末未抵扣數
1)銷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2) 出口退稅:反映企業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
3) 進項稅額轉出數:反映企業購進貨物、在製品產成品等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必須轉出的進項稅額。
4) 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5) 減免稅額:反映企業在報告期按國家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6)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反映企業報告期內按國家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
7) 年初(末)未抵扣數:是指當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才會出現未抵扣數,年初(末)未抵扣數必須小於等於零。
上述增值稅計算公式中的項目均可以從會計的「應上交應彌補款項表」中的有關項目取得。
小規模納稅企業,不分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其本期應交增值稅直接以銷售額乘以徵收稅率(6%)計算。
㈦ 工業生產總值和工業增加值是一個意思嗎
工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是指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總量。
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是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